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篇目

合集下载

高中外国小说整本书阅读——以海明威《老人与海》为例

高中外国小说整本书阅读——以海明威《老人与海》为例

专论平台高中外国小说整本书阅读□李静摘要:进入课程层面的整本书阅读与我们习见的学生课外自由化、兴趣化和散点化的阅读不同,课堂实践中的整本书阅读要体现它的课程价值和教学价值。

教学价值则指向三大问题。

第一,选择什么样的整本书来阅读?第二,以什么样的方法来阅读整本书?第三,以何种方式来评价整本书阅读的效果?简言之,即读什么、怎么读和如何评价的问题。

我们以《老人与海》为例,探讨以什么样的方法来阅读整本书。

关键词:高中;小说;整本书阅读——以海明威《老人与海》为例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15个学习任务群之一,贯穿于必修、选修课程之中,使整本书阅读从理念倡议层面正式进入课程层面,在语文课堂实践中落地生根。

下面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为例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

一、选取《老人与海》作为整本书阅读的理由人教版必修1到必修5的课文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录包括演讲稿、小说、话剧、散文和科普文,但选为必读课文的仅为2篇,其他皆为自读课文,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的了解并不多。

从理论上说,只要是公认的经典著作,只要读进去了,就会有收获,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就能行得通。

因为整本书的阅读者是高中生,是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应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式等具体学情。

《老人与海》作为小说较其他文体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能够满足高一学生阅读需求,尤其是高中生易受影视作品、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的影响,具有很强的英雄主义情结,而老人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可以让学生对“硬汉”“英雄”产生正确的认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另外,一般情况下,整本书阅读所选用的整本书选取有三个途径:一是由教材节选章节辐射到整本书,比如学习《老人与海》后,可指导学生阅读完整的《老人与海》。

二是根据学生阅读兴趣自主选定阅读篇目。

三是教师在调研学情的前提下,指定统一的阅读篇目。

相对而言,第一个和第三个路径可行性更强,因为整本书阅读最终要落实在学生的读上面,并且是进行深度阅读。

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指定阅读书系

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指定阅读书系

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指定阅读书系
1.《红楼梦》:这是一部关于封建家族的荣辱兴衰和人性命运的经典巨著。

通过描绘林家的兴衰和贾家的荣辱,反映了封建社会道德败坏、家族利益激烈冲突的现实,表现了人类的生存境遇、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刻的社会历史现实。

2. 《水浒传》:这是一部关于反抗封建统治和追求自由平等的英雄史诗。

通过描绘108位好汉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愤怒,表现了人民对于真理、正义和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3. 《西游记》:这是一部关于人类追求真理、正义和智慧的奇幻小说。

通过描绘孙悟空等人的西天取经之旅,反映了人类对于真理、正义和智慧的追求和探索,表现了人类的智慧、勇气和无畏精神。

4. 《三国演义》:这是一部关于英雄豪杰、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的历史小说。

通过描绘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了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表现了英雄豪杰的气概和人性的多面性。

5. 《论语》:这是一部关于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的经典著作。

通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反映了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的精髓和实践,表现了人类对于道德和人性的追求和探索。

6. 《诗经》:这是一部关于古代诗歌和音乐的文化经典。

通过收录众多古代诗歌和音乐,反映了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优美性,表现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鉴赏。

7. 《史记》: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历史和人物的著名史书。

通过描
绘中国历史和人物的生动和真实,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历史的辉煌,表现了人类对于历史和文化的追求和探索。

《老人与海》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高一整本书阅读《老人与海》(主题探究)教学设计整本书阅读《老人与海》的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分析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坚持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强调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

目前高考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但相对落后的教材体系,有待更新的教学理念等情况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在旧教材的基础上,创新课堂形式,改良学习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整本书阅读能以创新的阅读形式,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水平。

整本书阅读属于中学生的略读范畴。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的姚菊老师讲过,整本书阅读大致分为阅读前的指导、学生阅读中的笔记指导、阅读过程中及阅读完成之后的讨论与汇报、阅读完毕的考察评价。

本次课程属于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讨论与指导。

二、教材分析这学期本人选择了《老人与海》这本书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实验。

高一整本书阅读《老人与海》(主题探究)教学设计首先,这部名著在人教版的语文必修一教材中有节选,可以说它是现代小说的典型代表,也是西方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

阅读这部小说,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50年代的社会文化面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其次,这部作品的人物形象是丰满的,积极向上的,也能够给学生正面的价值观引导。

三、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同学正在经历新高考改革方案酝酿阶段,学习教材的同时也需要结合学习任务群的新思路扩大阅读量,提升阅读速度,改良阅读方法。

整本书阅读符合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符合高一学生的学习实际的好方法。

高一学生这学期也要积极参加名著阅读活动,《老人与海》也是其中的可选篇目。

本班学生大部分同学已经读完前三部分,就是读到到桑迪亚哥捕到大马林鱼的部分。

有的同学已经读完了整本书。

高中阅读材料推荐

高中阅读材料推荐

高中阅读材料推荐阅读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高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为了帮助高中生丰富知识、拓展眼界,这里推荐几本优秀的高中阅读材料。

一、历史类1.《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刻画了封建社会后期官场、贵族社会和封建家庭的生活,并对封建伦理进行了深入剖析。

通过该作品的阅读,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风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围城》作者:钱钟书《围城》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以特殊的视角讽刺了新旧社会之间的融合与碰撞。

通过对人性的透彻刻画,这本书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矛盾。

二、科学类1.《时间简史》作者:斯蒂芬·霍金作为天体物理学界的重要人物,斯蒂芬·霍金以简明的语言解释了宇宙的起源、发展和未来。

这本书不仅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具有吸引力,还能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理性思考能力。

2.《飘》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经典之作,《飘》通过一个女性角色思考了爱情、家庭、战争等深刻的主题。

这本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性和社会问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三、文化类1.《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了孙悟空等人物的奇幻经历。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傲慢与偏见》作者:简·奥斯汀作为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傲慢与偏见》描绘了19世纪英国乡村社会中的爱情故事以及社会等级的困境。

通过阅读这本书,学生可以体会到社会观念的变迁和女性地位的变化,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

四、哲学类1.《存在与时间》作者:马丁·海德格尔这本书被认为是现代哲学中的经典之作,其中探讨了存在与时间的本质问题。

虽然对于高中生来说可能有些晦涩难懂,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必备篇目

高中语文必备篇目

高中语文必备篇目作为高中生,学习语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语文的学习涉及到阅读理解、写作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等方面。

为了帮助高中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下面介绍几篇必备的语文篇目。

1. 《红楼梦》 - 曹雪芹《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它以细腻的描写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众生相,既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思,又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高中生阅读《红楼梦》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丰富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2. 《古文观止》 - 刘义庆《古文观止》是一部中国古代文言文选集,收录了从先秦至宋代的一百零七篇古文。

这些古文包含了各个时期的文化、历史和思想的精华,读者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并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论语》 - 孔子及其弟子《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对话。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伦理等哲学思想,对培养高中生的品德修养和思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论语》,高中生可以学习到正确的处世之道和为人之道。

4. 《诗经》 - 周文王等《诗经》是中国古代五种经典文献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以古朴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古代人民的感情、生活和思想。

通过学习《诗经》,高中生可以提高鉴赏古代文学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人对美的追求和思想的深度。

5. 《骆驼祥子》 - 老舍《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一个骆驼车夫祥子追求自由和尊严的故事。

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祥子的命运曲折和社会环境的严酷,对人性的探讨和社会现实的揭示颇具启发性。

阅读《骆驼祥子》可以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

在学习这些必备语文篇目的同时,高中生还可以结合每篇文学作品进行写作练习。

可以尝试撰写读后感、议论文、记叙文等各种不同形式的作文,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以上所介绍的几篇必备语文篇目都对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书目及必背篇目

高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书目及必背篇目

高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书目及必背篇目高中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新的课标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教材中的知识,还要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新课标课外必读书目及必背篇目,供大家参考。

一、小说类书目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品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荒谬。

阅读《红楼梦》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艺术。

2.《活着》《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中国农民夫妻的悲惨命运。

通过描写主人公福贵的奋斗和遭遇,作品深刻地展示了人在社会变革中的挣扎和生命的尊严。

阅读《活着》,学生可以思考人的尊严与价值,对社会变革和人生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3.《围城》《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以讽刺的手法描写了中国传统婚姻观念的荒谬和现实主义的发展变革。

作品通过婚姻生活的揭示,反映了社会主义时期人们对个体幸福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抉择。

学生通过阅读《围城》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理解和对现代生活的思考。

二、诗歌类书目1.《长恨歌》《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以杨贵妃的生死离别为主题,咏史唱史,抒发诗人对美和爱情的渴望。

通过诗人巧妙的描写和抒发,使诗人的思想和感情与历史事件相结合,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2.《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以写景的方式描绘了楚天远望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以平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和对家园的热爱,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精神的力量。

三、散文类书目1.《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主人公的“狂言狂语”,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愚昧。

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不公,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

《乡土中国》先导课一、导入解题:《乡土中国》的英译版书名为《From the Soil——The Foundations of Chinese Society》(费孝通先生译),后半部分意为中国的基层社会,前半部分说明了中国基层社会最大的特点——从泥土中来。

因此《乡土中国》书名的含义:从泥土中来,构成了中国的基层社会。

同学们处在青春洋溢的年纪,但终有一天会踏入社会。

对于中国的社会,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大家都会产生一定的疑问与看法。

因此在本阶段,阅读《乡土中国》能够帮助同学们走进中国的基层社会,了解当下所生活的社会。

二、从乡土中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和泥土息息相关。

中国的创世神话:最有名的是女娲“抟土造人”。

神话自然是虚构的,但是这则神话却也能深刻地反映出在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中,中国人和泥土是息息相关的,是“泥土”滋养了中国社会。

西方的创世神话:最有名的是丢卡利翁抛石再造人类。

他与妻子将石头往脑后抛去,每扔出一个石头,石头便化为一个人。

明确:对于一个航海民族来说,石头所代表的坚毅、勇敢是更为重要的品质。

而在中国神话中,泥土的滋养以及泥土对民族性格的塑造会更为重要。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农业文明史,更是一部家族、家庭史,把握农村社会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前提。

因此,《乡土中国》开篇第一句是:“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所有的社会现象,如果究其根源,都来源于泥土、乡土,也就是所谓的“土气”。

从古至今,关于泥土的崇拜与信仰比比皆是。

举例:重耳流亡列国、臧克家诗歌、中国人各处种菜、亲属间的称谓、《白鹿原》中族长的权力三、本书简介费孝通可谓是中国最早、最著名的社会学家。

留美回国后,他借助美国的“社会分析法”分析中国的社会。

《乡土中国》便来源于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当时他应《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14篇文章,《乡土中国》由这些内容、文章辑录而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宝黛爱情(标准课件47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宝黛爱情(标准课件47张)
宝玉厌学、厌恶官场甚至厌恶男子的世界,口号喊得很响:“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
便宝觉黛仙浊 的臭思草逼想人对,。封建使社会其来说久是大延逆不岁道的月。 。在神瑛侍者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 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眼泪还他。
这一阶段涉及的是:3回、8回、14回、16回、17回、19回。
• 其三
• 彩线难收面上珠,
• 湘江旧迹已模糊。
• 窗前亦有千竿竹,
• 不识香痕渍也无?
• “湘江旧迹”、“香痕”都指泪珠。 . • 典故:舜妃娥皇、女英哭亡夫,泪
水洒在湘水边的竹子成斑竹。天帝 被她们感动,封“舜”为湘君,娥 皇、女英为湘夫人(湘妃)。
• 在这首诗里,黛玉把自己同宝玉的 关系比作舜与娥皇女英的关系,坚 贞的夫妻关系。
部编版高中必读篇目
图说《红楼梦》系列
共舞的风筝------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2
爱打喷嚏的小 发布
共舞的风筝
—--寻觅宝黛爱情意(二)
宝玉的第四次誓言:愿粉身碎骨,化成 一股烟,一股灰,为林妹妹九死不悔。
-----57回
宝黛爱情的高潮
:紫鹃帮黛玉试探宝玉,谎称黛玉要回苏州老 家去。宝玉听了,便如头顶上响了一个焦雷一般。无奈 宝玉发热事犹小可,更觉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 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给他枕头,他便睡下,扶他起 来,他便坐着,倒了茶他便吃茶。后宝玉一把拉住紫鹃, 死也不放,“要去连我也带了去"。宝玉听了一个"林"字, 便满床闹起来说: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们来了,快 打出去罢!"有时宝玉睡去,必从梦中惊醒,不是哭了说 黛玉已去,便是说有人来接。
第二句:“宝玉,黛宝玉玉,你好痛----” 呛:听到宝玉出事,李嬷嬷说不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篇目
目前公布了四本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就是教材,需要深度阅读、全面理解和整体掌握。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快速阅读+整体掌握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岀版的长篇反骑士小说。

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堂吉诃德原名)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堂吉诃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

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

回到家乡后死去。

文学评论家称《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它提出了一个人生中永远解决不了的难题: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它奠定了世界现代小说的基础。

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认为:“在欧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

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尼日利亚作家奥克斯说:“人生在世,如果有什么必读的作品,那就是《堂吉诃德》。

冯至《杜甫传》:对比阅读+深度阅读
一般从两个方面评价这本书,一是其中表现出来的史识,一是此传记写作的风格。

就赏析而言,也可以相应地从两个角度加以欣赏,一个是冯至写作传记时采取的“以杜解杜”的方法,就是从对杜诗的反复阅读当中咀嚼出杜甫的生活和思想;另一个是此传记“诗人写诗人”的风格,冯至善于把杜甫的诗句融成自己的语言,写来娓娓动听,富于感染力,不像有的同类论著那样,堆砌繁琐的引文和枯燥的分析,令读者望而生畏。

这部十万字左右的著作,构设了13个大节次,把握住杜甫一生的基本生活历程。

除了“家世与出身”“童年”这两节外,其余11节,与杜诗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都能相对应,是一部谱写了伟大诗人动荡漂泊的一生及创作发展历程的优秀传记。

这本书是作者年轻时期的作品,研究年代较早。

为了更好地理解杜甫,阅读这本书的同时,可在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杜甫》、朱东润《杜甫叙论》、莫砺锋《杜甫评传》、陈贻焮《杜甫评传》、洪业《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再选择一两本对比阅读,更推荐《杜甫》及后两本。

《乡土中国》:标注阅读+整体掌握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著,是2013年4月中华书局首先出版发行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这本书6万字左右,可感性强,非常好读;书中用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前面的章节甚至有点像小说,后面的章节说理却无深奥的语言,而且处处用于阐释实有的现象;全书着力回答一个问题:“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期待读后,能够给你一个较为明晰的答案。

《红楼梦》:深度阅读+全面理解+整体掌握+整理性阅读
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

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

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举世公认的巅峰,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华文化的集中结晶。

煌煌巨著,老少皆知,不多介绍。

另推荐适合高中生阅读的其他经典名著(前15本必读):《苏东坡传》、《万历十五年》、《寒夜》、《目送》、《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王小波文集》、《围城》、《自卑与超越》、《红与黑》、《月亮和六便士》、《曾国藩家书》、《平凡的世界》、《人间
词话》、《史记》、《世说新语》、《美的历程+美学四讲》、《谈美书简》、《叶嘉莹说诗讲稿》、《人间食粮》、《1984》、《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飘》(又译《乱世佳人》)、《安娜·卡列尼娜》、《静静的顿河》、《欧也妮•葛朗台》、《包法利夫人》、《呼啸山庄》、《茶花女》、《高老头》、《刀锋》、《教父》、《雷雨》、《家》、《活着》、《嫌疑人X的献身》、《巨流河》、《精神明亮的人》、《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如何阅读一本书》、《千秋一寸心》、《中华大帝国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