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__雪地贺卡教案4
寒假手工活动,让孩子欢乐学习——《雪地贺卡》教案

寒假手工活动,让孩子欢乐学习——《雪地贺卡》教案。
1.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准备一些胶水、剪刀、笔、卡纸、花边、贴纸、海绵、毛线等等材料。
2.制作卡纸
我们需要将卡纸按照所需大小裁剪成合适的大小。
然后将其中一张卡纸折叠成两半,成为折叠卡。
将折叠卡的中心线处用一个尺子或是一根铅笔轻轻划一条线,作为我们制作贺卡的基准线。
3.制作雪地
将海绵剪成合适大小,用白色的颜料或是涂料,将海绵表面均匀涂抹。
然后将涂抹了白色颜料或是涂料的海绵放在卡纸的基准线处,利用海绵的纹理擦出雪地的效果即可。
4.设计图案
在制作完雪地之后,我们需要给贺卡设计一些图案。
可以用彩笔或是颜料,在白色的雪地上涂上一些图案,比如雪人、圣诞树等等,加上贴纸或是花边等装饰物,让贺卡更加漂亮。
5.制作里面的芯片
里面的芯片一般可以写上祝福语或是寄语,让收到贺卡的人感到温暖和关怀。
将一张白色的卡纸按照卡纸的大小裁剪成合适的大小,然后用自己的话写上一些祝福的话语即可。
6.将卡片装起来
将写好的里面的芯片装入贺卡的折叠部位内,然后在外面再覆盖一层,用胶水粘合即可。
最后将制作好的贺卡装入信封中,邮寄或是亲自送给心爱的人,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温馨和关怀。
以上就是雪地贺卡的制作方法,这个手工活动不仅能让孩子在寒假里快乐学习,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这个活动能够让孩子在玩耍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手工制作的乐趣和魅力。
让我们在寒假里一起来玩这个有趣的手工活动吧!。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雪地贺卡 鄂教版

18雪地贺卡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围绕“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幸福”这句话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纯真。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
教学难点:体会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雪地贺卡课文教案

雪地贺卡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雪地贺卡》,感受冬季雪景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形象描绘,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情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雪地贺卡》的内容介绍。
2. 课文中的形象描绘分析。
3. 课文主题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
3. 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与感悟。
四、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理解。
2. 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描绘的雪景。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4.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雪地贺卡》。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雪景的美丽。
3. 分析课文中的生僻字词,解释其含义。
4. 让学生描绘自己心中的雪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僻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分析课文中的形象描绘,如“雪花飘飘”、“白雪皑皑”等。
3. 教师举例,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修辞手法描绘雪景。
第三课时:1. 朗读课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雪景的美丽。
2.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探讨作者表达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送给朋友一张雪地贺卡?4.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讨论课文的主题。
第四课时: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主题的理解。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生活中体现主题。
4.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第五课时:1.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堂小结。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以“雪地贺卡”为主题的作文。
《雪地贺卡》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贺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写作技巧: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文章结构的安排,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举例说明:
-在学习“晶莹”一词时,教师可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词义,并举例说明如何将该词运用到描述雪景的句子中。
2.教学难点
-情感理解与体会: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作者在雪地贺卡中表达的对远方朋友的关爱和思念,需要教师引导,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雪地贺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收到贺卡时,有没有感受到过特别的温暖和喜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贺卡传递情感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雪地贺卡》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这篇文章通过描绘雪景和贺卡传递的温暖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2.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如作者为何选择雪地贺卡作为传递情感的载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3.增强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感受课文描绘的雪景美和传递的温暖情感中,学会欣赏自然美和人文关怀,培养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了解贺卡在传递祝福和情感中的作用,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雪地贺卡教学设计

雪地贺卡教学设计雪地贺卡教学设计1一、说文本解读孩子的童年也需要真诚的关怀,被真诚的心灵温暖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没有童话的童年,没有幻想的童年,没有秘密的童年不是幸福的童年!”是__的思想主旨。
这篇__是写给儿童看的,因为儿童的心灵纯真,情感真实,心理上更为好奇,更趋于趣味和幻想,他们往往把神话、童话乃至梦幻当做真实,他们喜欢沉浸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纯真、美好的孩子气!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成人,现实的、理性的、功利的东西在人身上不断的增加,在丧失孩子气感受的同时,往往也可能流失一部分纯真、美好和童趣,所以,这篇__也是写给“长大了的孩子们”看的,希望能唤醒那美好纯真的童子。
课文从整体来看,以时间为序,以贺卡为线索,展开了具体的故事情节的叙述,语言平实质朴,却处处流露着感动人心的情愫,这情愫来自于小女孩刘玲对雪人的关爱,更来自于“我”对这纯真童心的呵护和珍重。
二、说教学目标⑴学会10个字。
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⑶理解课文内容,围绕“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幸福”这句话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纯真。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__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
【教学难点】理解“我”为什么郑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然后又不回了?”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三、说教学策略1、树立人物形象,使学生融入角色。
__表面来看是一篇叙事的课文,有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在阅读教学中的主要策略是以故事为依托,激活学生的内心体验,逐步树立刘玲这个人物形象,让学生从这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中感受到通信的可贵与真挚,因此,围绕刘玲写,给雪人的和我的两封信来来做__,通过各种形式的而朗读来引导学生融入“刘玲”这个角色之中,使人物形像在学生心目中逐渐鲜活起来,让学生从刘玲身上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从而喜欢上这个主人公,产生阅读兴趣!2、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中感受“我”的情感变化。
飘雪中的创意——《雪地贺卡》教案

飘雪中的创意——《雪地贺卡》教案。
一、材料准备制作雪地贺卡所需要的材料如下:1、一张A4大小的白色厚纸片;2、宣纸(或其它颜色);3、铅笔与橡皮擦;4、画笔、水彩等绘画工具;5、剪刀与胶水。
二、步骤讲解1、制作准备我们需要将A4白色厚纸片对折,折成卡片的样式,制作出一张小卡。
2、绘制雪花先在纸片上画出一些简单的雪花图案,可以是五角星状或六边形等,然后再用白色的水彩或彩笔进行绘画,将雪花填满。
3、创建场景接着,我们就需要创造出一个满是雪的场景了。
用水彩笔或颜料在背景上涂抹一些颜色,比如淡蓝、淡灰等,营造雪地的感觉。
4、贺文主题在卡片上写上贺词或祝福文字,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在其它地方可以加一下祝福语或签名等的文字。
5、剪切、粘贴我们要将刚才准备的宣纸等用剪刀剪成不同的形状,比如心形、五角星、枫叶、雪花等模样的,然后进行拼贴,制成一个独特的雪地贺卡,这样创意和贺词就十分生动了。
三、点拓展以上就是制作雪地贺卡的简单步骤,但是,如果是想让自己的创意更上一层楼,可以尝试以下几点:1、创意引导可以在贺卡上添加些创意的小引导,让接收者也可以来一次有趣的制作过程,增进间的感情。
比如说在卡片背面写下:“拿上你的笔、颜料,来一次自己的雪地贺卡创作吧!”2、制作工艺可以尝试添加一些其它材料,比如饰品、亮片等,以及不同的制作工艺,比如手工剪纸、刻印等,让雪地贺卡更生动有趣。
3、创意场景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节日,可以尝试不同的场景和色彩搭配,比如圣诞节、春节等,来展示你的创意。
四、注意事项1、尽量手动制作,让自己的创作更可爱和真诚。
2、可以根据自己所得到的途径进行多次的创新尝试,让自己的创意更加突出。
3、如果不确定某一步骤,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进行寻找教程或者技巧研究。
4、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损伤自己的手指。
以上就是关于“雪地贺卡”的制作口诀,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进行制作,让自己的礼物更具有温度和意义。
雪地贺卡教案

【 - 写作素材】【篇一】雪地贺卡教案《雪地贺卡》教学设计-公开课-优质课(北师大版七上精品)《雪地贺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1、体会李小屹纯真的童心,把握小说的主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家真诚,朴素的习作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
2、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执著追求。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体会李小屹纯真的童心。
2、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1、打开课件出示课题,播放罗大佑演唱的《童年》,轻松愉快的旋律,把同学们带回童年的梦境,他们的思维在理想的天空自由翱翔。
2、课件出示胸前别有贺卡的雪人图片。
3、口述: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雪人有什么特别呢?(胸前别有一张贺卡),那么是谁会给雪人写贺卡呢?(圣诞老人;白雪公主)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鲍尔吉?原野的《雪地贺卡》,去了解有关雪人的故事。
4、口述:大家边听边看全文。
放音频文件:范读课文。
5、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课文1、正确读音、理解字义:课件(字词略)2、(课件出示)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介绍。
(略)3、快速默读课文。
(出示课件)试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根据内容。
(温馨提示:概括【篇二】雪地贺卡教案《雪地贺卡》教学设计预设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
(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情感目标: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
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
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
(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学难点:把握主旨,体会珍惜纯真的童心。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情入境,拨动心弦导入:同学们都培过雪人吧?那么,我再问一问:你们当中谁给雪人写过贺卡呢?我告诉你们,有个叫李小屹的小朋友,她就给雪人写过贺卡,而且她还收到了雪人贺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鲍尔吉.原野的一篇散文-----雪地贺卡师:请同学们把课文速读一遍,看一看本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雪地贺卡教案1、读一读下面的字:颏下埋没颏雀斑班级襟怀屹立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襟怀嫉妒十万火急臃肿奇遇3、本文分几个部分,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课堂交流,明确: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能收到李小屹这么恳挚的关爱。
让创意飞扬,让孩子乐在其中——《雪地贺卡》教案

让创意飞扬,让孩子乐在其中——《雪地贺卡》教案教案名称:让创意飞扬,让孩子乐在其中——《雪地贺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雪地贺卡的制作原理和过程;2.掌握贺卡的基本制作技能和方法;3.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耐心和创造力;4.运用手工贺卡体现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1.提前准备好手工纸、色彩笔、刻刀、剪刀等相关工具;2.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具和材料,如茶杯、纸巾等;3.为同学们准备一些雪花贺卡的样板和图片,以激发他们的创意。
三、教学流程:1.制作贺卡的原理和方法:(1)雪花贺卡的制作过程:即将图案打印在纸上——找到纸上的图案根据要制作的形状将其进行剪切——将相应的颜色的纸张添加在折叠的贺卡中——将纸张旋转180度,将剩余的部分添加到折叠好的贺卡中。
(2)利用工具来辅助制作贺卡:刻刀等。
2.贺卡的主要特点:(1)色彩鲜明:通过色彩搭配和不同的颜色,让贺卡具有更好的视觉和艺术效果。
(2)形式新颖:通过独特的贺卡制作方法和创意设计,制作出多种新颖的贺卡形式,给人以新鲜感和新颖感。
3.贺卡制作的具体步骤:(1)在纸张上印刷出要制作的图案。
(2)根据图案形状将其进行剪切。
(3)将相应颜色的纸张添加到已经折叠好的贺卡里。
(4)将剩余纸张的部分添加到折叠好的贺卡里。
(5)完成卡片贺卡制作,准备写上祝福语。
4.贺卡的祝福语和交流:在卡片的内部写上祝福语并附上对方的名字,以体现对对方的关注和感恩之情。
在进一步的交流中,学生们需要注意贺卡和祝福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巩固自己的文字表达和思维能力。
5.实践操作和应用:通过实践操作和应用,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贺卡制作技能和方法,并且通过在贺卡上写下他们的祝福语,以增强他们的感情交流和情感沟通能力。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掌握了贺卡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步骤,体验了贺卡制作的乐趣和美感,提高了他们的创造性和表达能力,加强了同学们的情感交流和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雪地贺卡(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以三张贺卡为主线,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纯真,深层感悟“我”正是因为感受到了美好童心,所以要去呵护童心的内心情感。
一、整体回顾,入情入境
1、师:今年,沈阳的雪下得大,埋没膝盖,到处都有胖乎乎的雪人。
就在这个寒冷的冬天,
发生了一段充满温情的故事:有一个小女孩给雪人寄去了贺卡,居然得到了回音。
我们知道,这是通过雪人,在刘玲和“我”之间传递着的贺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一一雪地贺卡。
2、学生齐读课题。
二、感悟文本,发现童心
(一)学习2、3自然段,感悟第一张贺卡
1、学生自由读
2、3自然段。
师提示:请大家自由读读2、3自然段,特别关注第一张贺卡的内容,看看你能读出什么。
2、学生围绕第一张贺卡谈感受,引导读中感悟。
(课件出示第一张贺卡)
(1)给雪人写贺卡是很奇特的,刘玲是个很可爱、有童趣的小女孩。
(2)雪人又白又胖,很漂亮。
(刘玲和你一样她喜欢雪人,也很喜欢这个雪人!)
(3)“一定不怕冷,半夜自己害怕吗?你饿不饿呀?”
•课件标红“你一定不怕冷”请你们把这两句话好好读读。
读出了什么?
•你们想想,寒冷的冬天,窗外的雪下得那么大,也许别的孩子早已躲进温暖的被窝,可刘玲还在惦记着谁?(生:雪人)是呀,她还在给雪人写着贺卡呢……
•一连串的问句,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份诚挚的关爱。
(4)“咱俩做个好朋友吧!”
•想交朋友的愿望还不够强烈。
•不仅关心它的冷暖饥饱还担心它会孤独,想和它成为朋友。
(5)刘玲祝雪人新年快乐。
(她把最好的祝愿都给了雪人,真是个善良的姑娘)
3、师:从这张小小的贺卡里,我们读出了刘玲对雪人的喜爱,更读出了她对雪人的关爱。
谁愿意把贺卡的内容完整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贺卡)
4、师:是呀,刘玲是很当真的,她那么认真地把雪人当成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孩子,把热情诚挚的关爱给了一个冰冷的雪人。
我们一起读这张贺卡!(齐读)
5、师:多么可爱的雪人,多么幸福的雪人,在飘着雪的圣诞夜,收到了这张特别的贺卡,收到了一份诚挚的关爱。
透过贺卡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有着纯真情感和美好愿望的小姑娘。
这让文中的“我”格外心动,所以作者说一一(指名读第三段)
4、师小结:正是这张贺卡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竟生出了羡慕、嫉妒雪人的孩子气,情不自禁地走进了刘玲的童话世界。
(二) 学习第4自然段,感悟第二张贺卡
1、 师过渡:同学们,你们寄过贺卡吗?当你寄出贺卡的时候最希望得到什么?文
中的“我” 一定是理解孩子的,他说“回到家,还放不下这件事
,于是以雪人的
名义,给刘玲写了一张贺卡。
”
2、 (课件出示第二张贺卡)师:谁来读读这张贺卡?想说什么?
(1) “我”以雪人的名义回了贺卡 (满足了刘玲的心愿)
(2) 无数、从来没有 好朋友 ( 对关爱、朋友的渴望) 3、 关注句子:“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希望不至于伤害孩子的感情。
”
(1) 师:贺卡是回了,但作者却说一一(出示句子)
(2) 学生谈对“我”内心情感的理解。
4、 教师引导:文中的“我”是个成年人,他非常理解一个孩子发出贺卡后的
期盼,于是他以雪人的名义写了这张贺卡。
但他做了之后,内心又有些矛盾和犹 豫。
他担心什么?是呀如果刘玲知道这不是雪人写的,会不会失望呢?会不会伤 害一个孩子的感情呢?
(三) 学习5— 9自然段,感悟第三张贺卡
1、 师:“我”还是把贺卡寄了出去,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自由读课文5-9自然段。
2、 学生自由读5-9自然段,然后说说大致内容,引出第三张贺卡。
(听录音) 3、 师:从这张贺卡里又能读出什么?(学生整体说)
4、 学生围绕第三张贺卡交流,指导感情朗读。
重点把握:
(1) (课件标红1、2句)“神话不是实现了吗?”
•给雪人的贺卡居然收到了回音,怎么能不让人惊喜、激动呢?(连续指名读)
•让我们回过头想一想:假如你就是刘玲的好朋友、好同学,10天前,刘玲告诉你她给雪 人写了张贺卡的时候,你会对她说什么?假如你是刘玲,又会怎么回答呢?
(2) (课件标红3、4句)师:即使今天收到了贺卡,同学们仍不相信。
(指读) (3) (课件标红后面的句子)“我爸……十万火急”
•谁能把刘玲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为什么这样读?
这种经历你们有过吗?(学生谈)
师:说得真好。
童年,就是那个想爬上月亮、想摘下星星的日子;就是那个拿着玩具手枪
•你们听出来了吗?
•看看这个词“十万火急”心情如何?再加上
•你不仅理解了她的心情,还读出来她的心情
5、 师小结:无比惊喜一半信半疑一急切期待,
现出来了,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6、 师:咦,刘玲知道这贺卡不是雪人写的吗?
15个惊叹号”呢?怎么读? 第三张贺卡把刘玲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都表 (评价落脚:童真)(板书) (生答)明明知道是假的,却又希望是真的
抓坏蛋,抱着布娃娃过家家的时光;就是那个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常常冒出些稀奇古怪想法的年龄……明明知道是假的,还是希望那是真的。
原来这种愿望就是幸福的、美好的!这就是孩子,就是童心。
7、师:我还会再给刘玲回一张贺卡吗?(学生读出第6自然段)
&学生围绕“在这场游戏中,我应该小心而且罢手了。
尽管刘玲焦急地期待回音。
”谈理解。
(师评:说得不错,读到后面我们会更加明白)
9、过渡:尽管没有等到雪人的回音,但刘玲的身后却有了一双深情关注的眼睛。
10、师反复引读第7自然段:
•我”一直惦记着刘玲,“就在昨天,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着一个女孩一一”(一学生接读第7自然段)
•“我”站在窗前,见到了那个平安夜用贺卡给雪人送去美好祝福的小女孩一一(一学生接读第7段)
•看,E是一个小手冻得通红却不时捧雪拍在雪人身上的小女孩一一(学生一起接读第7段)12、小练笔:(课件出示)她痴痴地站在雪人边上,不时捧雪拍在它身上,嘴里轻轻念叨
(师:刘玲在想什么,又在说什么呢?学生写后集体交流,选出三个学生)
13、师生读第7段。
师:看着屏幕,王老师引读,选出的学生接读自己写的内容。
14、师:尽管刘玲还在痴痴地等待,但我还是决定罢手。
因为,我不忍心一一(课件标红,生接读)那么去告诉她真相?(生说)不,如果这样,刘玲就会一下子从神话中跌进现实,所以我更不忍心破坏她的纯真的梦。
所以我更不忍心一一(课件标红,生再接读)不妨一
15、师:原来,我的矛盾,我的犹豫全都源于爱。
(板书)刘玲长大后就会明白贺卡必定是哪位好心人给她写的,一定能感受到那份爱与呵护。
16、出示第9自然段(指读然后齐读)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师引导:课文到这儿就读完了,它儿童化的语言,细腻的内心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和意蕴深刻的细节都让我们回味无穷!说到细节,其他有同学注意到文中三次写到的关于贺卡的摆放方式,再比如三张贺卡落款的时间等等。
细细品味,还会有更多的感动。
2、师小结:是啊,这雪地贺卡传递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关爱。
我相信这美好的情感会化作童年美好的记忆留在刘玲心中,它也是文中的“我”人生旅途中的美好回忆。
相信这
雪地贺卡还是一片冬日的暖阳,让我们每一个读者心中涌起阵阵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