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竞赛培优辅导练习

高一化学竞赛培优辅导练习

高一化学竞赛培优辅导练习(2)三、氧化还原反应1.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 + N2 + 3 C 2 AlN + 3 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D、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2.重铬酸铵(NH4)2Cr2O7是一种受热易分解的盐,下列对重铬酸铵受热分解的产物的判断符合实际的是A.CrO3+NH3+H2O B.Cr2O3+NH3+H2O C.CrO3+N2+H2O D.Cr2O3+N2+H2O. 3.NaH是—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它也能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

下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A.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B. NaH中H-半径比Li+半径小C.跟液氨反应时,有NaNH2生成D.跟乙醇反应时,NaH被氧化4.对于反应H—+ NH3 = H2 + NH2—的正确说法是A.属于置换反应B.被氧化的仅是HC.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每生成1molH2,必转移电子2mol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D.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6.将铜片溶于稀硝酸中,发生下列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在上述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A.3:8 B.8:3 C.2:3 D.3:27.已知化学反应3Cl2+8NH3 =6NH4Cl+N2,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A.1:8 B.8:1 C.3:2 D.2:18.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船以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2NH4ClO4=N2↑+4H2O↑+Cl2+2O2↑;△H<0。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参考答案与解析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参考答案与解析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参考答案与解析第一章元素与化合物第一节卤素一.1.IO3-十5I-+6CH3COOH===3I2+6CH3COO-+3H2O2.KI在潮湿空气里,在阳光的作用下会被空气氧化而产生紫黑色固体(或紫色蒸气),而KIO3不被空气氧化。

4I-+O2+2H2O===2I2+4OH-二.l.(1)主要反应:I2+2KClO3==2KIO3+C12↑(2)可能的副反应:C12+H2O(冷)==HClO+HClC12+H2O==2HCl+1/2O2 3C12+3H2O(热)==HClO3+5HClI2+5Cl2+6H2O==2HIO3+10HCl一步:I2+5H2O2−−催化剂2HIO3+4H2O−→二步:2HIO3+K2CO3==2KIO3+CO2↑+H2O2.使氧化生成的I2再还原为碘化物I2+2S2O32-==S4O62-+2I-三.3I2+6OH-===IO3-+5I-+3H2OS2O32-+4I2+10OH-===2SO42-十8I-+5H2OS2O32-+2H+===SO2↑十S↓+H2O4I-+O2+4H+===2I2+2H2O四.加入过量KI生成I3-离子以减少I2挥发1.在强酸性溶液中S2O32-遇酸分解,且I-易被空气氧化:(反应略);在碱性溶液中:S2O32-+4I2+10OH-===SO42-+8I-+5H2O3I2+6OH-===IO3-+5I-+3H2O上述到反应的发生,使定量反应难以准确.2.前者,I2与S2O32-的反应速度大于I2与OH-的反应速度;后者,S2O32-与I2的反应速度大于S2O32-与H+的反应速度。

五.I2(反应略)七.A CaF2 B H2SO4 C HF D NaF E NaHF2九.紫2I-+CI2===I2+2CI-棕紫2Br-+Cl2===Br2+2Cl-棕红色I2+5Cl2+6H2O===2IO3-+5Cl-+12H+十.A AgNO3 B AgCl C [Ag(NH3)2]Cl D AgBrE Na3[Ag(S2O3)2]F AglG Na[Ag(CN)2]H Ag2S (反应略)十三.1.该固体一定含钠和碘,使煤气灯火焰显黄色表明钠的存在;不溶于NH3,而溶于强络合剂CN-或S2O32-的黄色银盐一定是碘化银。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元素与化合物)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元素与化合物)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第一章元素与化合物第一节卤素一.为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国家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碘酸钾或碘化钾的形式存在。

1.有人烹调时,把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加碘食盐混合,当滴食醋时,产生紫色蒸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这两种加碘食盐可以在潮湿的空气中曝露而加以鉴别,其原理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二.1.食盐加碘剂—碘酸钾的制备可以采用二条工艺路线:第一条:利用碘与氯酸钾反应来制备。

试回答:(1)该制备法的主要反应为:(2)可能的副反应有:第二条:碘与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碘酸,再与碳酸钾作用生成碘酸钾,请写出以上二步的反应方程式:一步:二步:2.在传统的加碘盐中,使用的加碘剂主要是碘化钾。

为减少碘元素的损失,需加入一定量的硫代硫酸钠,为什么?三.分析化学上常用硫代硫酸钠与单质碘反应来进行元素分析。

硫代硫酸根(S2O32-)离子与I2之间的反应进行得迅速、完全,但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因为在碱性溶液中,I2会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而且I2与S2O32-发生副发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若在强酸性溶液中,Na2S2O3会发生分解,其离子方程式为,同时I-离子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用碘量法进行测定时,为防止碘的挥发,在实验中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四.I2和Na2S2O3之间发生既快又完全的反应:I2+2Na2S2O3===2NaI+Na2S4O61.若相互倾倒时上述反应需要在接近中性(pH值为5~9)的条件下进行,为什么?2.当把I2溶液滴入Na2S2O3溶液中时,即使在碱性溶液中(pH=11)也能发生完全的反应;若把Na2S2O3溶液滴入I2溶液中,那么在酸性溶液中亦能发生完全反应,试简要解释上述两个实验事实。

五.物质Z是有金属光泽的微晶状粉末.将2.8g Z的称样分成两等份。

在加热下将其中一份溶于过量的浓硝酸中,蒸发溶液至痕量的HNO3逸出。

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练习竞赛辅导

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练习竞赛辅导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第一章物质结构》练习及答案第一章物质结构1、在有机溶剂里令n摩尔五氯化磷与n摩尔氯化铵量地发生完全反,释放出4n摩尔的氯化氢,同时得到一种白色的晶体A。

A的熔点为113℃,在减压下,50℃即可升华,在1Pa下测得的A的蒸汽密度若换算成状况下则为15.5g/L。

(1)通过计算给出A的分子式。

(2)分子结构测的结论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在A分子所处的环境毫无区别,试画出A的分子结构简图(即用单键一和双键=把分子里的原子连接起来的路易斯结构式)。

2、PCl5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到160℃不经过液态阶段就变成蒸气,测得180℃下的蒸气密度(折合成状况)为9.3g/L, 极性为零,P—Cl键长为204pm 和211pm两种。

继续加热到250℃时测得压力为计算值的两倍。

PCl5在加压下于148℃液化,形成一种能导电的熔体,测得P—Cl的键长为198pm和206pm 两种。

(P、Cl相对原子质量为31.0、35.5)回答如下问题:(1)180℃下PCl5蒸气中存在什么分子?为什么?写出分子式,画出立体结构。

(2)在250℃下PCl5蒸气中存在什么分子?为什么?写出分子式,画出立体结构。

(3)PCl5熔体为什么能导电?用最简洁的方式作出解释。

(4)PBr5气态分子结构与PCl5相似,它的熔体也能导电,但经测其中只存在一种P-Br键长。

PBr5熔体为什么导电?用最简洁的形式作出解释。

3、NO的生物活性已引起家高度。

它与超氧离子(O2—)反,该反的产物本题用A为代号。

在生理pH值条件下,A的半衰期为1~2秒。

A被认为是人生病,如炎症、中风、心脏病和风湿病引起大量细胞和组织毁坏的原因。

A在巨噬细胞里受控生成却是巨噬细胞能够杀死癌细胞和入侵的微生物的重要原因。

家用生物拟态法探究了A的基本性质,如它与硝酸根的异构化反。

他们发现,当16O 标记的A在18O标记的水中异构化得到的硝酸根有11% 18O,可见该反历程复杂。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无机元素练习题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无机元素练习题
六、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应用十分广泛。1979年化学家将H2O2滴入到SbF5的HF溶液中,获得了一种白色固体A。经分析,A的阴离子呈八面体结构,阳离子与羟胺NH2OH是等电子体。
(1)确定A的结构简式。写出生成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在室温或高于室温的条件下,A能定量地分解,产生B和C。已知B的阳离子的价电子总数比C的价电子总数少4。试确定B的结构简式,写出B中阴、阳离子各中心原子的杂化形态。
3为什么NF3常温不水解,而NCl3常温可以水解?写出水解产物。
九、回答下列关于磷的问题:
高中化学竞赛练习(无机化学主族元素)
第一章卤素
一、于酸性溶液中混合等物质的量的KBrO3和KI,生成哪些氧化还原产物,它们的物质量的比是多少?
(2)用漂白粉漂白物料时,常采用以下步骤:将物料浸入漂白粉溶液,然后暴露在空气中;将物料浸在稀盐酸中;将物料浸在大苏打溶液中,最后取出放在空气中干燥;试说明每一步处理的作用,并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2)石硫合剂在空气中与H2O及CO2作用又生成具有杀虫作用的S,写出分步的反应方程式。
四.氯化亚砜(SOCl2)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试剂,可以作为氯化剂和脱水剂。
1.氯化亚砜分子的几何构型是;中心原子采取杂方式,
是(等性、不等性)杂化。
2.写出亚硫酸钙和五氯化磷共热,制备氯化亚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氯化亚砜在有机化学中用作氯化剂,写出乙醇和氯化亚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写出N2O4在登月飞船的液体推进系统中所发生主要反应的方程式;
2.说明N2O4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和成键情况;
3.画出偏二甲肼的构型。
4.写出我国长征系列火箭二元推进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偏二甲肼可用二甲胺被亚硝酸氧化、再用锌还原来制备,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无机元素化学习题2氧族元素1. 写出臭氧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在酸性溶液中I-到I2。

(2) S到硫酸(在水存在下)(3) [Fe(CN)6]4-到[Fe(CN)6]3- (在碱性介质中)2. 写出H2S与Fe3+、MnO4-、Br2和Cr2O7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酸性条件下)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各反应(1) 过氧化氢在酸性介质中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2) CaS5与盐酸反应(3) SO2(OH)Cl与水反应(4) PCl5和SO2反应(5) 二氯氧化硫(VI)慢慢地加入硫氢化钾(KHS)的水溶液内(6)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碘反应(7) 亚硫酸钠溶液与碘的反应(8) 以过量的硫代硫酸盐处理酸化的碘酸钾溶液4.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各物质发生的作用(1) 通二氧化硫于二氧化硒的稀硝酸溶液中(2) 用盐酸酸化多硫化铵(3) 三硫化二铬溶于水(4) 通H2S于三氯化铁溶液中(5) 金溶于浓热的硒酸中5. 从标准电极电位看φөH2O2/H2O(+1.776V)>φөMnO4-/Mn2+(+1.491V)>φөCl2/Cl-(+1.358V)但为什么H2O2遇KMnO4和Cl2时都起还原剂的作用?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6. 实验室中制备H2S气体,为何用FeS与盐酸反应?而不用CuS与盐酸反应?也不用FeS与硝酸反应?H2S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为什么变浑浊?7. 画出下列各阴离子的结构式:S2O32-,S2O42-,S2O62-,S2O82-8. 为什么氧的单质分子是O2,而硫的单质分子是S8?9. 为什么SOCl2既可以作Lewis酸,又可以作Lewis碱?在SeOCl2Py2中Se原子采取什么杂化类型,说明Se与每个配位原子的成键类型,并画出该分子所有可能的几何构型。

()10. 试解释:(1) S2Cl2与H2O2的结构式相似(2) SO2有偶极距,但SO3没有偶极距(3) 亚稳态的紫色的S2具有顺磁性11. 硫代硫酸钠为何可用作卤素、重金属离子,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硫代硫酸钠溶液在保存时,为何加入微量的Na2CO3,以保持溶液偏碱性?12. 一种盐A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一种刺激性气体B生成,同时有黄色沉淀C析出,该气体B能使KMnO4溶液退色。

高一化学竞赛辅导练习(一)

高一化学竞赛辅导练习(一)

高一化学竞赛辅导练习(一)班级 姓名( )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5.6L 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 B .标准状况下,14g 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 AD .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 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2.在a L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BaCl 2,恰好使溶液中的SO 42—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 3气体,则原溶液中的Al 3+离子浓度(mol ·L —1)为A .a cb 22- B .ac b 22- C .a c b 32- D .acb 62- ( )3.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g ·cm —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

300mL 该溶液中Cl —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A .0.37molB .0.63molC .0.74molD .1.5mol( )4.在标准状况下,ag 气体A 及bg 气体B 的分子数相同。

则及此有关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气体A 及气体B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a ∶b B .同温同压下,气体A 及气体B 的密度之比为b ∶aC .质量相同的气体A 及气体B 的分子数之比为b ∶aD .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 及气体B 的质量之比为a ∶b( )5.将a%的酒精和(100—a)%的乙醇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A .大于50% B .小及50% C .小及或等於50% D .大及或等於50% ( )6.下列离子方程式及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 .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 —+ CO 2 + H 2O = HClO + HCO 3—B .用浓盐酸及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 2 + 2H ++ 2Cl —=== Mn 2++ Cl 2↑+ 2H 2OC .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制Al(OH)3:AlO 2—+CO 2 +2H 2O = Al(OH)3↓+ HCO 3-D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及Fe(OH)3反应生成Na 2FeO 4: 3ClO —+2Fe(OH)3= 2FeO 42—+3Cl —+H 2O+4H +( )7.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 +、Al 3+、Mg 2+、NH 4+、Cl -、SO 42-、HCO 3-、MnO 4-中的几种。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按章节分块有详细解答)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按章节分块有详细解答)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按章节分块有详细解答)第一章元素与化合物第一节卤素一.为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国家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碘酸钾或碘化钾的形式存在。

1.有人烹调时,把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加碘食盐混合,当滴食醋时,产生紫色蒸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这两种加碘食盐可以在潮湿的空气中曝露而加以鉴别,其原理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二.1.食盐加碘剂—碘酸钾的制备可以采用二条工艺路线:第一条:利用碘与氯酸钾反应来制备。

试回答:(1)该制备法的主要反应为:(2)可能的副反应有:第二条:碘与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碘酸,再与碳酸钾作用生成碘酸钾,请写出以上二步的反应方程式:一步:二步:2.在传统的加碘盐中,使用的加碘剂主要是碘化钾。

为减少碘元素的损失,需加入一定量的硫代硫酸钠,为什么?三.分析化学上常用硫代硫酸钠与单质碘反应来进行元素分析。

硫代硫酸根(S2O3-2)离子与I2之间的反应进行得迅速、完全,但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因为在碱性溶液中,I2会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而且I2与S2O32-发生副发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若在强酸性溶液中,Na2S2O3会发生分解,其离子方程式为,同时I-离子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用碘量法进行测定时,为防止碘的挥发,在实验中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四.I2和Na2S2O3之间发生既快又完全的反应:I2+2Na2S2O32NaI+Na2S4O61.若相互倾倒时上述反应需要在接近中性(pH值为5~9)的条件下进行,为什么?2.当把I2溶液滴入Na2S2O3溶液中时,即使在碱性溶液中(pH=11)也能发生完全的反应;若把Na2S2O3溶液滴入I2溶液中,那么在酸性溶液中亦能发生完全反应,试简要解释上述两个实验事实。

五.物质Z是有金属光泽的微晶状粉末.将2.8g Z的称样分成两等份。

在加热下将其中一份溶于过量的浓硝酸中,蒸发溶液至恒量的HNO3逸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第一节化学平衡与电解质溶液一.现将25℃时PbCl 2在HCl 液中溶解度列于下表:PbCl 2于1.00mol/L HCl 溶解度最小,请说出可能原因。

二.在一个典型的实验里,将43mL 95%(质量百分数)乙醇(密度0.79g/mL )、19mL 83%醋酸(密度1.15g/mL )和0.5mL 浓硫酸(密度1.8g/mL )的混合物,在连有回流冷凝器的容器中进行长时间煮沸后,生成乙酸乙酯的质量分数为15.6%。

1.计算在使用300L 70%含水乙醇(密度0.85g/mL )、500L 75%乙酸(密度1.18g/mL )以及按比例量的硫酸,并在与上述同样的回流温度下反应时,生成酯的量是多少?2.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出酯的产量?3.使用同样的原料,怎样才能提高酯的产量?三.已知293K 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5克/100克水及在0.9282巴的二氧化碳压力下碳酸钙的溶解度为0.109克/100克水。

请用计算说明,当持续把二氧化碳(压强为0.982巴,下同)通入饱和石灰水,开始生成的白色沉淀会否完全“消失”? 在多次实验中出现了下列现象,请解释。

1.把由碳酸钙和盐酸(6mol/L )作用生成的二氧化碳直接通入饱和石灰水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通二氧化碳时生成的沉淀到最后完全“消失”。

若使生成的二氧化碳经水洗后再通入饱和石灰水溶液,则开始生成的白色沉淀到最后就不能完全“消失”,为什么?2.把饱和石灰水置于一敞口容器中,过了一段时间后溶液表面有一层硬壳。

把硬壳下部的溶液倒入另一容器中,再通入经水洗过为二氧化碳,最后能得清液,请解释。

若把硬壳取出后,全部放回到原石灰水溶液中,再持续通入经水洗过的二氧化碳,最后能得清液吗?3.用适量水稀释饱和石灰水溶液后,再持续通入经水洗过的二氧化碳,结果是因稀释程度不同,有时到最后能得清液,有时得不到清液。

请估算用水把饱和石灰水稀释多少倍时,谁能得到清液?(设反应过程中温度保持恒定,即293K )五.已知碘的碘化钾水溶液里存在如下的化学平衡: I 2十I -I 3-其平衡常数为:[][][]--=I I I K 23β式中的方括号均表示各物质的平衡浓度;而碘的总浓度C I2==「I 2」+[I 3-]。

在碘的碘化钾水溶液里加入四氯化碳,碘将分配于水和四氯化碳两种液相中,达平衡时平衡常数:[][]OH CClD I I K 2422=式中的方括号分别表示碘在四氯化碳和水中的平衡浓度,而C I 2(CCl4)/ C I 2(H2O )==D ,则称为分配比。

1.通常测定水溶液中的碘的方法是用已知浓度的Na 2S 2O 3水溶液滴定,因为下面的反应是定量进行的,并可用淀粉作为指示剂: 2Na 2S 2O 3+I 2==Na 2S 4O 6+2NaI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测定碘在水和四氯化碳中的浓度(不要求写出实验的细节)。

2.写出用你的实验测得的碘的浓度来计算K D 值的数学关系式。

四.像你所知道的,水能“分裂”出一个质子而离解,此处打引号是由于分裂出来的质子不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真实的化学体系中,而是立即与另一水分子结合:H 2O +H 2OH 3O +十OH -K 1==[H 3O +][OH -]/[H 2O ]==1.8 ×10-16(25℃) 或 9.9×10-15(100℃) 氢氧根离子的进一步离解则是相当少的; OH -+H 2O H 3O +十O 2-K 2==[H 3O +][O 2-]/[OH -]==10-36(25℃)1.计算25℃时纯水中所有粒子的浓度。

2.在多少体积的水里含有一个氧负离子?3.纯水的离解度等于多少?当0.569氢氧化钾溶于ldm 3水中时离解度的变化如何?4.确定在25℃和100℃时纯水的pH 值。

按照你的计算,沸水将是怎样的反应介质——中性的、碱性的或酸性的?5.试解释,哪一种水(轻水1H2O或重水D2O)将具有较大的离解度,为什么?六.酸碱的概念在化学上非常普遍,人们多次以各种方式给它们下定义.其中最常见的定义有:质子定义——凡是提供质子的分子或离子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是碱;溶剂定义——凡能增加由溶剂派生出的阳离子的溶质都是酸,凡能增加由溶剂派生出的阴离子的溶质是碱;Lewis(路易斯)定义——酸是电子对的接受体,碱是电子对的给予体,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BrF3溶剂中,BrF2AsF6属于哪类物质?试说明之。

2.纯硫酸具有高沸点、高粘度,所以在外电场作用下,一般离子在纯硫酸中的迁移速度很慢,试推测什么样的离子在纯硫酸中的迁移速度特别快,并解释你的推测。

3.H3PO3与碱反应仅形成两种类型的盐,这说明H3PO3是几元酸?画出其结构式并写出固体H3PO3加热时的分解方程式。

4.当SbF3加到氟磺酸中,获得一种超酸(superacid),试写出有关反应式来说明超酸的形成。

超酸体系能否在水溶液中形成?试说明你的结论(注:超酸的酸性比强酸如HNO3、H2SO4的浓水溶液大106~1010倍)。

七.将难溶化合物的沉淀和其饱和溶液之间的多相平衡状态,以称为溶度积K SP常数来表述。

溶度积数值在化学实践中广泛用于与溶解度和沉淀的析出有关的许多计算中。

1.试用K SP的概念说明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条件。

2.室温时氢氧化镁的溶度积等于6.8×10-12,求此化合物在指定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mol/L或g/L)。

在何pH值时,由10%的氯化镁溶液(密度为1.07g/mL中开始析出氢氧化镁沉淀?3.若氢氧化铝的K SP==3.2×10-34,它的溶解度是多少?4.计算氢氧化铝在0.lmol/L KOH溶液中的溶解度.计算时认为生成四烃基合铝酸盐离子。

5.溶解0.39g的氢氧化铝,需要多大起始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00mL?6.溶解1g氢氧化铝,需要0.01mol/L NaOH溶液多少体积?一些参考数据:K SP==[A]n·[B]m,此处[A]和[B]为饱和溶液中离子A和B的平衡浓度(mol/L);水的离子积K SP== [H+]·[OH-]==10-14;铝的羟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稳==[Al(OH)n3-n]/([Al3+]·[OH-]n),其数为108.9(n=1),1017.8(n=2),1026(n=3),1033(n=4)。

第二节氧化还原与电化学一.如图示实验中,把四根洁净的金属条A、B、C、D轮流放置在没有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

在每次轮流实验时,记录了电压表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右表)。

1.金属可能是最强的还原剂;2.金属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铜。

二.在酸性溶液(H2SO4)中,KBrO3能把KI氧化为KIO3,本身可还原为Br2,KIO3与KI反应生成I2。

现在酸性溶液中混合等物质的量的KBrO3和KI,生成哪些氧化还原产物?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这些氧化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多少?三.以金属锌(阴)和铜(阳)为电极组成电解槽,以含有酚酞和淀粉的碘化钾水溶液为电解液。

电解开始不久,阴极区溶液呈红色,而阳极区溶液仍为无色。

过了相当长时间后阳极区溶液才呈蓝紫色。

1.写出阴、阳极上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怎样才能使阳极区溶液在电解开始后不久即呈蓝紫色?四.在一个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里,放人质量相同的锌片和银片。

两个金属片与一个小灯泡相连。

经过一段时间后,从溶液中取出金属片,这时发现,二者的质量有相同的变化。

试确定所形成原电池的有效功率(完成的电流功对理论可能功之比)。

假设整个过程是定量地进行的,而且原电池的电压不变。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与试题解析化学平衡与电解质溶液一.当HCl浓度较小时,由于同离子效应占优势,使PbCl2溶解度减小;当HCl浓度较大时,由于盐效应特别是形成H2[PbCl4]而使PbCl2溶解度增大。

1.00mol/L HCl正好是一分界点,因而PbCl2溶解度最小。

二.1.14.8%2.乙酸乙酯产率的测定可通过对液体混合物试样中的CH3COOH进行反滴定来实现。

3.从反应混合物中将生成的酯蒸出,即能破坏酯化反应的平衡,提高酯的产量。

三.饱和石灰水浓度0.0223mol/L;在0.982巴下碳酸钙的溶解度为0.0109mol/L;不能全溶。

1.由于生成的CO2中带有HCl气体之故;2.硬壳是CaCO3,其生成并取出使石灰水浓度减小,再通CO2于其中则生成的CaCO3量小于上条件下CaCO3溶解浓度,所以可得清液。

(略)3.1.05倍四.1.取V体积的I2-KI水溶液用Na2S2O3水溶液滴定,测得c1=C I(H2O)。

再取V体积的I2—KI水溶液,加入V体积的CCl4,达分配平衡后用分液漏斗将CCl4相分开,然后用Na2S2O3水溶液滴定,得c2,因此,c I(CCl4)=c1-c2,该值应是几轮结果的平均值。

2.K D==(1+Kβ[I-])D==(1+Kβ[I-])(c1-c2)/c2五.1.[H2O]==55.56mol/L [O2-]==10-36mol/L [OH-]==[H3O+]==1.0×10-7mol/L2.1.7×1012L 3.1.8×10-9 1.8×10-14减小105倍4.7.00 6.12 中性5.D2O中D—O键比H2O中H—O键强,轻水离解度大。

六.2BrF3BrF2++BrF4-;BrF2AsF6BrF2++AsF6-BrF2AsF6在BrF3中是酸(溶剂酸)。

2.HSO4-和H3SO4+两种离子在纯H2SO4中迁移速度特别快,这是因为H2SO4分子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成网状,在外电场作用下,HSO4-和H3SO4+在网上迁移,所以HSO4-和H3SO4+在纯H2SO4中迁移速度特别快。

超酸体系不能在水溶液中形成,因为在任何水溶液体系中,其酸度都被存在于水溶液中的H3O+所限定,即使最强的酸在水溶液中也只能是H3O+,达不到超酸的酸性。

七.1.若溶液中[A]a·[B]b>K sp,沉淀生成;[A]a·[B]b<K sp,沉淀溶解;2.6.90×10-3mol/L pH=8.39 3.3.2×10-13mol/L4.0.024mol/L 5.0.21mol/L 6.5.38L氧化还原与电化学一.1.C,2.B电子由C流向Cu,Cu为正极,C为负极,测出电动势数值最大,说明C比A、D为更强的还原剂。

Cu和B组成原电池,电子由Cu流向B,电动势数值最小,说明B的金属活泼性小于Cu,B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

二.氧化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r2:I2:KIO3=15:3:24三.1.阴极:2H2O+2e→H2+2OH-阳极:2I--2e→I22Cu+I2→2CuI2.换成不易和I2反应的金属,如锡;或在电解前把铜极表面镀上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