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术前替代肠道准备
结直肠癌的术前肠道准备

护理措施 传统护理组
快速康复组
术前禁食 肠道准备 胃管 尿管 术后早期
活动
术后早期肠 内营养 疼痛护理
禁食24h禁水4h
禁食6h禁水2h,术前晚饮碳水化物 液体800ml,术前2-3h饮400ml
术前1d用口服泻剂全肠 口服安全泻剂或仅灌肠一次 道清洗和清洁灌肠
术前常规放置,术后肛 不放置或手术麻醉清醒后即拔除 门排气后拔除
过渡饮食
24小时后开始逐渐增加肠内营养液
直至足量
无法忍耐时给予
术中安置镇痛泵或定时应用止痛药
谢谢
资料整理
• 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肠道清洁度效果判定
清洁程度分级标准 I级:肠腔内无粪渣,无粪水潴留,肠液清
亮,操作顺利,观察良好; II级:肠腔内无粪便残渣,肠腔内有污浊
粪水,操作顺利观察基本清晰; III级:肠腔内无粪渣或粪块,操作不顺
利,甚至因准备不足,检查或治疗被迫 停止。
快速肠道准备的发展前景
快速简化的肠道准备具有更好的患者依 从性,缩短了结直肠手术的术前住院时 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在一定 程度上减小了对患者生理和精神状态的 影响。而在感染并发症和吻合口漏方面 ,与传统肠道准备相比,也显示出了一 定的优势,更能符合快速流程。
高渗性泻药
口服甘露醇法 甘露醇系肠道不吸收的渗透性泄剂,其 原理主要是由于其高渗特性抑制了肠道 分泌的大量水分的再吸收,使其容量骤 增,肠腔扩张刺激肠蠕动增快而加速排 空。
缺点
(1)对于肿瘤较大环形肿块突入肠腔者,特别是
左半结肠肿瘤者,可因服用甘露醇后肠内液量剧 增而导致完全性肠梗阻。 (2)肠道准备效果不佳,如完全无效或术中因甘 露醇大量产气致肠胀气影响手术操作。 (3)使用甘露醇后肠腔内产生大量大肠杆菌有增 加感染。 (4)甘露醇可使肠道内产生大量沼气,术中使用 电刀可引起爆炸。
肠内营养制剂辅助术前肠道准备效果的临床观察

肠内营养制剂辅助术前肠道准备效果的临床观察钟志强;宋茂民;白日星;程石【期刊名称】《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年(卷),期】2006(014)001【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使用肠内营养制剂辅助肠道准备替代传统肠道准备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病人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实验组(营养制剂组)于术前3天开始口服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混悬液作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传统方法组)术前采用传统的半流食-流食-禁食补液方法进行肠道准备工作.比较两组手术前晚清洁洗肠的次数,肠道清洁度,以及肠道准备期间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乏力、虚脱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记录并比较肠道准备前后的体重、血总淋巴细胞记数(LYM)、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水平.结果两组肠道清洁度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手术前晚清洁洗肠(5.67±0.97)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62±1.66)次(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肠道准备后的LYM、PA分别为(1785.81±401.48)×106/L和(170.76±16.32)mg/L,均高于对照组[(1529.29±290.80)× 106/L和(158.24±18.56)mg/L,P<0.06],且较肠道准备前有所升高[(1 548.95±346.58)×106/L和(153.86±17.67)mg/L,P<0.05];而体重、HB、TP、ALB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结、直肠癌患者以肠内营养制剂辅助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优于传统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总页数】4页(P11-14)【作者】钟志强;宋茂民;白日星;程石【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3;R472.9【相关文献】1.肠内营养制剂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应用效果Meta分析 [J], 王洁;王松;蒋楠楠2.肠内营养制剂用于结直肠肿瘤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J], 马雪玲;白燕;王玉珏3.短肽型营养制剂辅助手术前肠道准备效果的临床观察 [J], 蒋晓松;周新华4.添加ω-3PUFA及微生态制剂的肠内营养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J], 刘博5.添加ω-3PUFA及微生态制剂的肠内营养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J], 刘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改进

道 清 洁度 及 肠 道 准 备 后 的体 重 、 红蛋 白、 血 总蛋 白 、 蛋 白 及 前 白蛋 白水 平 。 结果 两 组 肠道 清 洁度 及 大 便排 空 时 间 比 白
较 , 异 无 显著 性 意 义 ( P O 0 ) 差 均 > . 5 。观 察组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显 著低 于 对 照 组 ( % 0 0 ) 肠 道 准 备 后 的 前 白蛋 白显 P .5 , 著 高 于对 照组 ( P<O O ) . 5 。结 论 结 、 肠 癌 患 者 实施 改 进 后 的 术 前 肠 道 准 备 法 可 减 少不 良反 应 发 生 , 时 改善 患 者 营 直 同
维普资讯
护理 学 杂 志 2 0 0 7年 7 第 2 第 1 月 2卷 4期 ( 科 版 ) 外
・
47 ・
・
基 础护理 ・
结 直肠 癌 患 者术 前肠 道 准 备 方 法 的改进
庞 海 云 , 玲 , 明 芝 何 王
Mo ie o e P eaainfrC l etl a cr eai P df dB w l rprt o rca C ne rt nf ANG Hay n i o o o Op o { iu ,HE L n WANG Mig h ig, n zi
唑 和卡那 霉素 , 术前 晚清 洁灌肠 。
1 2 2 观 察 指 标 ① 肠 道 清 洁 效 果 判 定 。 根 据 医 ..
生 术 中 观 察 的 结 、 肠 内 清 洁 程 度 分 为 3级 : 直 I级
免疫微生态营养替代传统肠道准备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免疫微生态营养替代传统肠道准备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作者:刘战丛王丽萍李贺鹏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31期[摘要] 目的观察免疫微生态营养作为肠道准备方法的有效性及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免疫状态。
方法将62例行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3 d肠道准备方法;试验组在术前3 d给予患者免疫微生态营养。
术前及术后第1次排便检测粪便中肠道菌群,术中观察肠道清洁度,检测术前及术后第4天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清补体C3、C4及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观察术后排气时间,感染发生例数等情况。
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清肠效果的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
术后第4天,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术后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术后患者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感染发生例数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肠道准备;免疫微生态营养[中图分类号] R45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1-0018-02目前结直肠癌术前的肠道准备,主要包括术前3 d口服抗生素,减少肠道内的菌群和口服泻药导泻及不同形式的机械性灌肠。
然而传统肠道准备方式虽然减少了肠道内的细菌数量,但同时也造成肠道内菌群失调,丢失了大量水分,损伤肠道黏膜。
免疫微生态营养包括益生菌、谷氨酰胺及肠内营养。
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内微生态环境,有助于术后肠道菌群重建。
谷氨酰胺可以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功能,提高肠道免疫功能。
肠内营养可以提供机体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物质,纠正患者负氮平衡。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及纳入标准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并符合WTO诊断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62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女为38∶24,年龄41~77岁,中位年龄56岁,所有患者均未接受围手术期放化疗治疗,入院后行限期结直肠癌根治术。
结直肠癌的术前肠道准备

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在术前 进行营养支持,如给予肠内或肠外营 养,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手 术耐受性。
患者的健康状况
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在术前应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包括心、肺、肝、肾 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况。
控制基础பைடு நூலகம்病
对于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在术前进 行相应的治疗和控制,以确保手术安全。
肠道清洁有助于清除肠道内的 粪便、细菌和毒素,减少术后 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脱水、电 解质紊乱等症状,及时处理。
抗生素的使用
根据患者情况,在术前适当使用 抗生素,以减少肠道内细菌数量,
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时间需遵循 医生建议,避免产生耐药性。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对抗生素过敏, 及时处理。
家属的支持和理解对于患者的心理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04 术前肠道准备的评估与监测
肠道清洁度的评估
肠道清洁度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排便情况、腹部X光检查结果等手段,评估肠道清洁 程度是否符合手术要求。
肠道清洁度标准
通常要求肠道内无粪便残留,无气泡影,腹部X光检查结果显示肠 道扩张不明显。
02 术前肠道准备的步骤
饮食调整
术前2-3天开始低渣 饮食,减少食物中纤 维素含量,以免影响 肠道准备。
增加蛋白质、热量和 维生素的摄入,提高 手术耐受性。
避免进食难以消化、 坚硬、刺激性食物, 以免肠道受损或引发 肠梗阻。
肠道清洁
术前1天或2天开始进行肠道清 洁,常用方法有口服泻药、灌 肠等。
清洁的肠道可以减少腹腔感染的可 能性,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率。
肠内营养液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统流质饮食 , 然后比较 两组的肠道 清洁度 、 术后 并发症及各项营养评定指标。结果 两组病人肠道 清洁度 均较好 。实验 组术后 电解质 失衡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 ,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00 ) 但 P .5 。实验 组的营养指标在 肠道
准备前 与术后差异无统计 学意 义, 而对 照组术后血 清总蛋 白、 清蛋 白、 清蛋 白和转铁蛋 白均较肠道 准备前 降低 (P < 前
12 方法 : . 对照组 : 术前 3d 按传统方法开始 ( 半流食一 流 食一 禁食 、 补液 ) 进食 , 术前 晚 口服 蓖麻油 4 l术前 晚 、 0m , 术晨 清洁灌肠。实验组 : 手术前 3d , 日口服 3 l(g d 肠 内 起 每 0m/ k ・ ) 营养制剂瑞 素替代 传 统流 质饮 食至 术前 1 。瑞 素 每瓶 50 2h 0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 .1。 24 术后感染 性并 发症 及肠道 功能恢 复时 间 : 组患 者 . 两 均无手术死亡 。对照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 2 , 中肺部感染 例 其 1 , 口感染 1 ,未发生吻合 口漏 ; 素组发生 切 口感染 1 例 切 例 瑞 例 。两组均没有因并发症 而死 亡者 ,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 ( 均 P >00 ) .5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方面瑞素组较 对照组 明显为好 , 以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计 算 , 实验组 和对 照组分别 为(5 ) 3 ±4 h和 (0 ) , 6 ±8h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t=486 P <0O) .0 , .1。 25 营养指标 比较 : . 两组 肠道 准备前 营养评 定指 标组 间 比较 ,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00 ) 均 .5 。实验组肠道准备前 营养指标与术后 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 学意 义 ( P >0 0 ) 均 .5 ;对 照组术后血 红蛋 白、血 清 总蛋 白 、血 清 白蛋 白、前 白蛋 白、 转铁蛋 白较肠道准备前降低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 或 P .5 P <00 )同时这几 项指标 术后 与实验组 比较 差异 亦有统计 .1 , 学意义 (P <00 .5或 P <00 )见表 1 .1 , 。 26 两组 间不 良反应及并 发症 : 验组无 灌肠 过程 中头 . 实 晕、 心悸 , 无术后肺 部感染 , 术后 第 1 电解质 失衡 5例 , 天 术后
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进展

而减 少发 热 和感染 等并 发症 的发生 ] 。有人 曾经怀
疑 3天机 械肠 道 清洗 可能 导致 肠道 黏膜 形 态学 的 改
3 3 口服 电解 质 溶 液清 洁肠 道 是 一 种 较理 想 .
变 l 或此 改变 至少 比 l 肠 道准 备 明显 , 研究 发 _ 1 , 天 但 现它 们之 间并 无 明显 差 异口 ¨ , 有 观察 到 明显 的 ]没
一 刚 感 染率 为 2 一O/, 瘘 发生 率 为 1 一 6 [ 。 6 肠 6 肠 9 6 4 2 4 ]
1 肠道 准 备的 要求 口影 响较小 ] 。据 统计 , 经 胃肠 准 备 的 大肠 手术 未
目前 , 机 械 肠 道 准 备 和药 物 肠 道 准 备 法 已 1天 成 为 术前 常规 , 道 准 备 的 时 间 有越 来 越 短 之 势 , 肠 1
要 原 因 , 理 良好 的肠 道 准备 对 术 后 感 染 有 预 防 作 合
卣
查 及 手 术前 的常 规 程 序_ , 目的在 于 消 除结 直 肠 1其 ]
肠 内容 物 。 良好 的肠 道 准 备 可 以清 洁肠 道 , 于 手 术 便 癌 量 , 进 切 口愈 合 , 少 术后 操作 , 减少肠 道 细 菌数 促 减 感 染发 生 。而 且使 术 后 首次 排 便 较 晚 , 肛 门 切 ] 术 对
进 的基 本原 则 已有共 识 , 展 但具 体方 法 国际 上未 能统 一 。
尽 管该 假 说 缺 乏 足够 的理 论 依 据 , 前 肠 道准 备 ]术
2 肠 道 准 备 的 进 展
及孕 妇 慎用 。因其 在 肠 道 内被 细 菌 酵解 产生 气 体 ,
36例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替代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36例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替代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作者:刘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代替传统的术前口服肠道抗菌药对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
方法把36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使用术前6d起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金双歧片)方法对实验组进行治疗,使用术前口服肠道抗菌药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的肠道菌群数量及机体免疫功能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及机体免疫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而且还能增强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
【关键词】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制剂;肠道菌群;免疫功能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92-02结直肠癌是消化道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相关研究可知,结直肠癌患者肠道粘膜内的菌群通常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失衡状态,术后菌群失衡现象会更加明显,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等功能产生影响。
因此,必须对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肠道菌群失衡现象的纠正引起重视。
本研究就36例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替代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以下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需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36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7±12.8)岁,其中直肠癌8例,横结肠癌6例,升结肠癌10例,降结肠癌12例;术后病理Dukes分期:A期5例,B 期12例,C期19例。
把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术前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和对照组(术前使用肠道抗菌药),每组18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Dukes分期等无明显差异,可比性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虽然国内目前对传统肠道
\#]
准备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但基本上依然是采用机 械肠道准备加口服抗生素 。 因此, 在既不影响患者 进食和能量供给, 又不干扰患者的生理状况, 并有利
(!""!&#<""> ) 基金项目: 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吴承 作者单位: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 $<"$<$ 广州, (杨希山、 堂、 黄祥成、 谭建美、 甄莉 ) , 消化科 张秀荣、 孙勇 )
表$
组别 对照组 E*E2+3F 组 注: 与术前比较 7 %B %%D
果
两组手术前后双歧杆菌 > 大肠杆菌 (? > @ ) ( ! " #) 比值
传统的肠道准备方法所需时间长,全流饮食往 往造成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反复灌肠则易导致 肠壁水肿和患者脱水
\ <, !]
于术后康复的基础上寻找理想的方法进行肠道准 备, 就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通过口服 ?(?0)1@ 替 代传统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研究结果报告 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 年 % 月至 !""< 年 = 月我院结直肠癌手术 患者共 >" 例, 其中男 != 例、 女 <! 例, 年龄 !$ ^ I!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 , -./012*+03/0 45167 8.9 $%%&7 :2; ’7 <2= &
!"#
表!
组别 对照组 术前 术后 E*E2+3F 组 术前 术后 $ 值" C= "& G != !D C= H# G != $’ %= %$# ’= "# G != %’ C= !$ G != &$ %= %&’ &= C# G %= ’$ &= "! G != %! %= D’C C= C$ G != %$ "= ’& G != D" ’= H$ G != !# C= D% G != D% &= "$ G %= !D &= "C G %= "# 大肠杆菌 肠球菌 葡萄球菌
QDR
级: 较清洁, 肠道干净, 肠腔内无黏液、 粪水、 粪渣; " 肠道基本干净, 肠腔内有少许黏液或粪水样流质; # 级: 不清洁, 肠腔内有较多粪水或成形粪渣。 六、 术后感染性并发症 观察有无感染性并发症, 包括切口感染, 腹部、 会阴部、 肺部感染等。 七、 统计学处理 (4U4, 软件包 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系统 ’= %D 版) 进行处理,数据以均值 G 标准差表示。对数据进行 配对 % 检验或方差分析。 结 一、 肠道菌群分析结果 对照组术后大肠杆菌、肠球菌计数较术前显著 ( $ W %B %#) 增加 , 而双歧杆菌、 乳杆菌、 真杆菌计数 ( $ W %B %#) ; 则明显减少 E*E2+3F 组术后肠道菌群计 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见表 !。两组比 较,术前双歧杆菌 > 大肠杆菌(? > @)比值差异无显 ( $ A %B #!D) 著性意义 , 术后 E*E2+3F 组 ? > @ 比值显 ( , 见表 $。 著高于对照组 $ W %B %!)
-#./0 12+’()3%&’(, 4./0 12)5%+’, 6./ 72+’)8&2, 9-:/ ;2, 9-./0 12<)=>’(, ?#/ 4>’(@ A&B+=*8&’* >C 0&’&=+D ?<=(&=E, /+’C+’( ->5B2*+D, 6%& F2=5* G2D2*+=E G&H23+D #’2I&=52*E, 0<+’(J%>< KLMKLK, $%2’+ 【62’(/&%(】 7280%(#10 M0 ()?1-.(4,.1 .’1 N/0O,O(9(.7 0P O0Q19 N/1N,/,.(0) Q(.’ ?(?0)1@ /1N9,R1S1). U03/.7 N,.(1).- Q(.’ R090/1R.,9 R,)R1/- Q1/1 T(?(T1T P0/ ./,T(.(0),9 S1.’0T- () R090/1R.,9 R,)R1/; 90(4,*’
C= DC G %= #D ’= $D G %= ##
C= && G %= ’# ’= "D G %= "&
C= %" G !7 $# C= !! G %= H#
D= $’ G != !$ D= &" G != $# %= !C&
C= &# G "= "! C= #’ G %= ’# %= &!#
C= C" G %= ’’ C= ’! G %= #D %= %$!
(I26!% 7 ! " #) 两组手术前后肠道真杆菌 小梭菌
&= HD G %= H$ D= !" G != !%
C= ’& G %= ’" C= "’ G %= #H
C= ’’ G %= #& ’= ’& G %= D"
’= H" G %= "’ ’= HD G H= C’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 * +,-./0().1-. 23/45 6,7 !""#5 809 %5 :0; #
・论著・
结直肠癌术前 ?(?0)1@ 替代肠道准备的 临床研究
吴承堂 黄祥成
目的
杨希山
谭建美
甄莉
张秀荣
孙勇
结直肠癌患者 >"
【 摘要 】
探讨口服 ?(?0)1@ 可否替代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方法
(!" 例) (!" 例) 例,分 ?(?0)1@ 组 和对照组 , 手术前后行肠道菌群分析, 血浆 AB 乳酸、 血中细菌 A:C 检 (E D F) 测, 观察术中肠道清洁情况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双歧杆菌 D 大肠杆菌 比值倒置,对照组术后 E D F 比值("G !$ H "G "% )较术前("G I! H "G $J )倒置更为明显 5 ! K "G "< 。 (<G #% H "G #> ) ("G I% H "G >I ) 较术前 显著增加 5 ! K "G "$ ; 两组术后 E D F 比 ?(?0)1@ 组术后 E D F 比值 ( ! K "G "< ) (! 值比较, 。术后血浆 AB 乳酸对照组较 ?(?0)1@ 组显著增加 ?(?0)1@ 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L ) (>"L ) (!$L 和 , 血中 A:C 阳性率 、 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均高于 ?(?0)1@ 组 K "G "$) 。结论 <$L ) 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 ?(?0)1@ 用于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可维护肠屏障功能, 【关键词 】 结肠直肠肿瘤;肠道准备;?(?0)1@;菌群分析;并发症 !"#$#%&" ’()*+ ,- ./0,.0/&(#10 2,30" ./0.&/&(#,$ 3#(4 1#1,$05 #$ %,",/0%(&" %&$%0/ "# $%&’()*+’(,
C= !& G %= C$ C= &# G %= ’& %= %$!
C= #’ G %= C$ C= !" G %= "D %= %D&
C= D’ G %= #! C= &’ G != ’D %= %&#
C= #& G != &D C= &’ G != ’D %= $’!
" 注: 两组术后相比较
(平均 #’B #) 岁。 两组患者术前均无肠梗阻、 肠穿孔、 肠炎, 无严重全身性疾病等并发症或伴发病, 无放疗 和化疗史。手术方式为全麻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 例,左半结肠切除术 & 例,乙状结肠切除术 ’ 例, 剖腹探查并乙状结肠 J*F2+ 术 $$ 例, 8*;3/ 术 $ 例, (直肠癌 !! 例, 造口术 ! 例。分为对照组 $% 例 右半 (维沃, 左半结肠癌 & 例) , 北 结肠癌 ’ 例, E*E2+3F 组 (直肠癌 !D 例, 京诺华医药有限公司提供) 乙 $% 例 状结肠癌 ’ 例) 。 对照组术前肠道准备按传统方法进 行。 E*E2+3F 组术前第 !、$、& 天每日口服 E*E2+3F D (每包 "%B & 6, , 不再进食其它任何 包 供能 !B $# K,) 食物, 术前晚口服石蜡油 &% L;, 不用口服抗生素, 不 进行灌肠。 二、 肠道菌群分析 于术前 & M 和术后第 ! 次自然排便(术后 & N # ) 各取新鲜粪便 %B # 6, 置含有 DB # L; 稀释液中 M 时, 作系列 !% 倍稀释,各稀释度取 !% 5; 分别接种至大 肠杆菌、 肠球菌、 葡萄球菌、 酵母菌、 拟杆菌、 双歧杆 菌、 乳杆菌、 消化球菌、 真杆菌和小梭菌等 !% 种选择 性培养基平板上,需氧菌 &CO 培养 $D ),厌氧菌 &CO 厌氧培养 D" ),按平板活菌计数法计数,分别 对各特征性菌株进行鉴定。 三、 肠通透性监测 采用酶 以血浆 JP 乳酸水平反映肠通透性变化, 学分光光度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