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生物的基本特征 刘迎梅

1.1-1生物的基本特征  刘迎梅
1.1-1生物的基本特征  刘迎梅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讲解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生物的图片、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教学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讲授:引入:展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补充: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3、生物体能遗传变异;4、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二)课堂作业:书上练习 P6 (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三)板书设计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气体等。];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生物的基本特征

课题 绪 论 重点 难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的应激性、适应性及反射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要点总结: 一、生物科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生物体都具有以下特征: 物质: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1、共同的物质基础 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 实质:活细胞中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 2、新陈代谢 吸收营养→合成自身物质;贮能; 过程 分解自身物质→排除废物;放能; 定义:对刺激发生反应,以适应环境; 3、应激性 实例:根的向地性(重力),茎的背地性(光);动物的反射等。 与适应性的关系:应激性是生物产生适应性的生理基础。 注:(1)应激性:生物对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 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2)反射: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可见,反 射是应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隶属于应激性的范畴。 (3)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性状)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 对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包括反射)的应激性也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现象,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生理功能也是一种适应。生 物体所表现出的适应特征,通过遗传传给后代,并非生物接受刺激后 才产生的。这是与应激性不同的。 应激性、反射属于生物的适应性, 但并不是所有的适应具应激性(如北极熊的白色、绿草地中蚱蜢呈绿 色等)。 因为: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而应激性是通 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 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 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4)遗传性:是指亲代性状通过遗传物质传给后代的能力。要求生物体有一定的生 长、发育条件,并对生活条件做一定反应的特征。因此,生物体表现出 来的应激性、反射和适应性最终是由遗传决定的。 5、遗传和变异: 遗传:保持物种的稳定; 变异:使物种不断变化。 6、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形态、结构、习性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 自我 更新 一切生命活 动的基础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材分析 (一)教学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任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辨认具体事例,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通过讨论、领会并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通过举例活动,让学生关注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生物的生命现象及生物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难点: 生物某些基本特征的归纳和理解 教学准备 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教学程序: [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创设问题情景 多媒体屏幕呈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提出问题 质疑: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上课初始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三、问题解决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1.1.1生物的基本特征

吾山中学“小班化”三助导学案 生物的基本特征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设计人:孙国宾上课时间:________课时:____序号:____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能说出身边常见的生物,能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能力目标:根据身边生物的实例,总结出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情感目标:学会关爱生物,敬畏生命 【重点难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问题导学】 探点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自助学习:(学法指导:从认识身边的生物开始,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1)举例说出身边的生物。 (2)我们身边的生物有多种多样的,人们通常将它们分为哪三类? 二、互助学习: 课本第三页图1.1-1中的生物分别属于哪种类别? 三、助学导练: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病毒 B.细菌 C.植物 D.化石 探点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一、自助学习: (1)课本第4页图片中的实例说明生物具有哪些生命现象?这些现象是生物共有的吗? (2)生物具有如下生命现象(即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别于非生物: ①生物具有___________现象,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________物质,同时排出体内的__________; ②生物能够___________,由小长大; ③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__________产生后代; ④亲代与后代之间表现出既相似又有差异的特征,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现象; ⑤生物具有____________,能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⑥生物能够对所生活的环境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__并__________;即生物能___________并____________。二、互助学习: 仔细阅读课本第5页第一段,讨论分析下列实例,说明它们分别描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朵朵葵花向太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大树底下好乘凉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课堂小结】 我们身边的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生物的基本特征 【课堂反馈检测】我努力我自信 基础达标 1.人体内部分废物随汗液排出,属于()现象。 A.生长 B.遗传变异 C.新陈代谢 D.应激性 2.黑豆幼苗不断长大属于()现象。 A.遗传变异 B.新陈代谢 C.生殖 D.生长 3.下列哪种现象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A.兔子发现狼之后迅速奔跑 B.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C.绿色植物的叶由小长大的现象 D.鸟产卵 4.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A.松鼠不断寻找食物吃 B.钟乳石由小变大 C.小狗排尿 D.人晕车呕吐 5.“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综合提升 1.在生物大家族中,除了植物、___外,还有细菌等___。 2.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都要不断从外界获取___,同时不断地排出体内的___,这是___现象;能够由小___;个体成熟后___后代;亲代与后代之间既___又有___,这是___和___现象;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___的反应,生物所表现出的这些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1.2《生物的基本特征》习题精选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 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 2.以下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感冒病毒 B.变形虫 C.细菌 D.霉菌 3.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 A.竹和山石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松和丹顶 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蜻蜓点水 B.钢铁生锈 C.公鸡打鸣 D.葵花向阳 5.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6.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个特征()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 8.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一组是( ) A.猫头鹰和鼠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狗和水草 9.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都能进行呼吸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10.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 A.有细胞结构B.能繁殖后代 C.由有机物组成D.能使其他生物生病 二、非选择题 1.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第二章观察生物复习资料班级姓名学号 7、如果有人把蝗虫、蚯蚓和海星分为一类,把袋鼠、啄木鸟和狗分为一类。你认为它的分类依据是( A ) A、有脊椎和无脊椎 B、有腿和无腿 C、陆生和水生 D、会飞不会飞 8、下列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B ) A、青蛙、蚯蚓、河蟹 B、家鸽、蛇、鲫鱼 C、鼠、蝴蝶、蜗牛 D、蝗虫、家蚕、梭子蟹 9、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其幼体首先摆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是( B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11、下列动物中,都有脊椎骨的一组动物是( A ) A.蛇和兔子B.蝗虫和鲫鱼C.青蛙和对虾D.家蚕和家鸽 12、下列各项中,所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C ) A.脊椎动物B.无脊椎动物C.昆虫D.哺乳类 13、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A ) A.鳙鱼B.娃娃鱼C.鳄鱼D.鲸鱼 14、下列动物属于我国珍惜动物中的两栖动物的是( B ) A.大熊猫B.娃娃鱼C.扬子鳄D.白鳍豚 15、下列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D ) A.老鼠B.蜈蚣C.蟾蜍D.蛇 16、下列动物中,在其一生中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呼吸器官的是( B ) A.哺乳动物B.两栖类C.鱼类D.鸟类 17、草履虫、蚯蚓、乌贼、血吸虫分别属于( D ) A、节肢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扁形动物 B、原生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 C、腔肠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扁形动物 D、原生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 18、郁金香、樟树、桃、松、杉、银杏这6种植物有同学将前3种归为一类,后3种归为另一类, 请你说出他的分类依据是( B ) A.有种子、没种子B.种子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C.植株矮小、植株高大D.叶片小、叶片大 19、水杉和南瓜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水杉( A ) A、不形成果实,种子裸露 B、是高大的木本植物 C、形成果实和种子 D、是常绿树,不落叶 20、下列常见植物中,无根,但有茎和叶的植物是( B ) A.海带B.地钱C.侧柏D.狗脊 21、下列植物能产生孢子的是( A ) A、葫芦藓和胎生狗脊 B、地钱和银杏 C、铁树和水杉 D、蕨和银杏 22、下列各类植物类群中,结构最为简单的是( A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23、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 A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 24、下列植物中,全部属于裸子植物的是(C ) A、水杉、郁金香 B、红松、银杏、玉兰 C、水杉、红杉、侧柏 D、郁金香、玉兰、睡莲 25、春天,池塘里的水常常发绿,其原因是( C ) A、绿色工业废水大量流入池塘; B、绿地上的绿草、绿树到映在水中 C、水中绿色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D、水中苔藓植物大量繁殖。 26、下列属于果实的是( D ) A、红松的球果; B、西瓜子; C、银杏的白果; D、稻谷粒。 27、下列不能用种子进行繁殖的植物是( B ) A、马尾松; B、胎生狗脊; C、法国梧桐; D、银杏。 28、下列蔬菜和水果中,不是植物的果实的是( C ) A、番茄 B、黄瓜 C、花生米 D、南瓜 29、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的是( D ) A.海带B.葫芦藓C.水绵D.蕨类 30、裸子植物最显著的特征是( D ) A.树干高大B.叶为针形C.子房裸露D.种子裸露 31、猪笼草: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B )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32、小球藻和柳树同属植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玉米和月季同属种子植物门,共同点较多这一事实说明( C ) A、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B、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少 C、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D、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多 33、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B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34、植物细胞一般都具有立方体或多面体的形状,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 A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质 35、从细胞结构上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D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D细胞核 36、没有受精的—个鸡蛋含有的细胞数目是( D ) A、一个 B、二个 C、四个 D、许多个 37、动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由外向内排列正确的是( B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D.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 38、水果平时大家都吃过,以“水”多为好,你知道这些“水”是什么吗? (C) A.细胞质B.液泡C.细胞液D.细胞核 39、“洋葱表皮细胞的叶表皮细胞是扁平的;动物的肌肉细胞是细长纺锤形的;神经细胞则有许多突起。” 对这段叙述的合理概括是(B) A不同的细胞大小不同 B不同的细胞形状多种多样C不同的细胞结构各不相同 D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0、未成熟的葡萄吃起来是酸的,这酸性的物质主要存在于(C) A、细胞核内 B、细胞膜上 C、液泡内 D、细胞壁 41、生命的基本单位是(A)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 42、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它运动时主要依靠(D) A伸缩泡B食物泡C胞口D纤毛 43、单细胞生物进行细胞分裂后的结构是(A) A、生物个体数目增加了 B、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加 C、生物体长大了 D、生物种类增加 44、下列各项属于真核生物的是(C) A细菌、蓝藻B大肠杆菌、蘑菇C动物、植物、真菌 D乳酸菌、茯苓 1 / 4

2020年新最中考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

认识生物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1.我们身边的动物、植物都是生物。 2.真菌、细菌和病毒也是生物,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 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1.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等现象,能够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地排出体内的废物。 2.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一、分析与讨论 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二、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取拿与安放 取显微镜时应该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 2.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镜座起稳定作用。遮光器的作用是调节亮度。转换器的作用是转换物镜。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3.显微镜的使用 从目镜内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1.在生物界里,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2.实验——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 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壁:保护作用。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作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作用。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作用。 液泡:含营养物质作用。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作用。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一、细胞的分裂 1.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2.生物体长大是由于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3.细胞分裂受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控制。 二、细胞的分化 1.细胞的分化形成了组织。 2.动物的组织有四种,分别是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含解析)

初中生物-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你喜爱生物吗?地球由于生物的存在而美丽.下面是在某小水塘中发现的物体,请选出全部是生物的一项.() ①水②泥沙③小鱼④水草⑤青蛙⑥石块⑦微生物⑧贝壳. A. ①②⑥⑧ B. ①③④⑦ C. ③④⑤⑧ D. ③④⑤⑦ 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滴水穿石 B. 生根发芽 C. 开花结果 D. 雨后春笋 3.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具备的特征是() A. 具有细胞核 B. 呼吸并消耗氧气 C. 繁殖后代 D. 能进行反射 4.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C.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D.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5.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春眠不觉晓 B. 处处闻啼鸟 C. 夜来风雨声 D. 花落知多少 6.下列均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A. 太阳、细菌、水绵 B. 蘑菇、青蛙、钟乳石 C. 病毒、变形虫、鲸 D. 河水、河蚌、生石花 7.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8.下图中,属于生物的是() A. 音乐机器人 B. 大熊猫 C. 吉祥物“海宝” D. 中华龙鸟化石 9.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C.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10.春来到,校园中,花草树木发嫩芽,莺歌燕舞,空气中也有不少的细菌病毒在游荡…它们都属于生物,原因不包括() A. 能排出代谢废物 B. 能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 C. 能生长和繁殖 D. 都具有细胞结构 11.人的手触动到含羞草时,它的叶片会自动下垂.影响它的根本原因是() A. 生物的具有生长发育的特性 B. 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材分析 (一)教学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任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辨认具体事例,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通过讨论、领会并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通过举例活动,让学生关注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生物的生命现象及生物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难点: 生物某些基本特征的归纳和理解 教学准备 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教学程序: [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创设问题情景

多媒体屏幕呈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提出问题 质疑: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上课初始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三、问题解决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学生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降低难度,让学生开学之初便拥有了一种生物学习的成就感和关注生活的意识。 四、巩固运用 1、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 2、大屏幕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学生说出名称。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五类。 过渡句: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课堂中“小台阶”的问题设置是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获取知识,所以利用问题形式过渡,使课堂知识点之间衔接流畅自然。 [生物的生命现象] 一、出示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A和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B,让学生判断哪一盆是生物,并列举它是生物的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进行评比,看哪一小组列举的理由多而合理。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第一组的意见:A植物是生物,B不是。理由是:A能不断的由小长大,B不能;A能进行呼吸,B不能;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上海市梅园中学齐雪芬一、设计思路与任务分析: “生物的世界”是六年级《科学》第二章的主题,学生在主题一:“科学入门”中已经学习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第二章的内容。本主题将引导学生亲历科学观察方法的学习,引领学生从宏观视角去认识生物世界。本章更多的是对小学阶段知识的拓展、归纳与概括,是对生物世界的生命基本特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知识的深化认识与理解,通过对生物的观察、与非生物的比较,了解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进绚烂多姿的生物世界。本节内容是预备年级学生较为全面的接触有关生命科学的内容,通过对生物的观察、与非生物的比较,了解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学生今后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学会正确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通过观看动画大熊猫和白鳍豚的对话,能初步观察、分析归纳出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 3、通过观看自然界一些动物生活的片段,了解生物具有的七大基本特征。 4、通过思考与讨论,分析植物在维持和延续生命的活动中分别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特征。 5、通过对生物基本特征的学习,增强对生命的热爱与珍爱,养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 【难点】认识并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 落实重点的方法:通过观看大熊猫与白鳍豚的对话,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 并通过板书突出学习重点。教师提供其他动物生活习性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并加以运用,以更好地巩固学习重点。以课堂练习的方式提供植物的图片,组织学生以抢答的方式对比分析、思考植物是如何维持和延续生命的,引导学生注重知识 的迁移与贯通。 突破难点的方法:在探究植物维持和延续生命的活动中,设计了4个认知阶段,逐步让学生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阶段1:从动物的基本特征过渡到植物,让学生畅谈并交流他们已经知道的基本特征,学生说不出完整的7个特征。阶段2:提供七张不同的图片,通过 组织抢答比赛,分析不同植物的七个基本特征。阶段3:以二球悬铃木(法国梧桐)为例,探究一种植物的七个基本特征。阶段4:选择特征不明显的植物,引导学生开展课后的长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任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辨认具体事例,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通过讨论、领会并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通过举例活动,让学生关注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生物的生命现象及生物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难点: 生物某些基本特征的归纳和理解 五、教学准备: 1. 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 2. 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3. 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我们身边的生物] ㈠创设问题情景 【过目不忘】用多媒体制作一组图片,让学生集中精力观察,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辨别出生物与非生物。(图片包括:银杏、岩石、绿头鸭、牡丹、花椰菜、荒漠、大肠杆菌、垂柳、河流、企鹅、蝴蝶、家鸽、大熊猫、蓝天、凉亭) 教师:播放课件“过目不忘”的课件内容,请同学们集中精力看一下课件显示的内容。 学生:集中精力观看过目不忘的课件内容。 教师:再次播放课件“过目不忘”的课件内容,并要求学生记住图片展示的物体名称;区分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观看。 ㈡教师提出问题、任务目标和学生解决问题、落实任务目标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练习题2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下列不属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能繁殖后代B.能生长发育C.能适应环境D.能随意运动 2.在2019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小i机器人可以实现解答观众的法律问题,帮助完成老年证办理等工作,但小i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为“小i”不具有下列哪项生命活动() A.排出代谢废B.来回自由行走C.能够与人交流D.解答多种问题 3.下列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兔子以植物为食B.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合拢 C.蘑菇的生长D.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4.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海豚B.机器人C.钟乳石D.珊瑚 5.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蜻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废物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变异的特性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能进行呼吸6.下表所示猫和鼠的生命现象,与相应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7.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8.“落叶知秋”,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立秋就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①具有生长现象②具有新陈代谢现象③具有应激性④能适应环境⑤能繁殖后代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①②⑥B.③④⑤C.②③④D.④⑤⑥ 9.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合的是()

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教案

课时课题: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②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重点)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物分类,锻炼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②开展小组活动,初步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怀 二、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和启发诱导相结合,适时指导、点拨,严密掌控学生思路,推动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屏幕呈现含有生物信息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学生从诗句中找出所包含的生物信息,并能说出这种生物的几个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点评。 总结语: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能为我们提供必备的生活资源,装点生活环境,陶冶人们的情操。请同学们联想你生活中最熟悉的、最喜欢的生物有哪些能不能说出你爱护它们的一个事例。 小组同学相互交流。教师了解学生讨论情况,选出有教育意义的面向全班展示。

问题导学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过渡语】当我们走进身边生物的时候,发现这些小生物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至少写出10种生物的名称,了解你们都知道哪些生物。 当学生在笔记本上写完后,引导学生对所写的生物进行分类。小组内交流。 教师总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问题导学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过度语】:我们如何找出这些生物的共同特征呢难道老虎和银杏树之间也有共同之处吗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四页《生物的生命现象》,体会生命有哪些生命特征。 师生共同分析: 第一步:将鲸呼吸、松鼠取食、人体排汗三幅图作为一个整体分析。总结出新陈代谢的特征。 第二步:分析猫育后代的图,通过这幅图的解读,能让学生总结出两个生命特征:繁殖和遗传变异 第三步:请学生分析黑豆幼苗生长和含羞草受刺激叶片合拢的图片,并能举出相关的例子 第四步:在学生认识仙人掌适应环境的同时,要求学生再举出一个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 根据板书,简要总结:这些就是生物所表现出的生命的基本特征,也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的核心依据。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总结出生物具有生长、呼吸、排出废物、摄取营养物质、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生命现象。生物的各种生命特征的总结,依托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提取和运用,从中品尝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空间和气氛,为以后的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第五步:学生分析教材第五页巩固提高的第一题和第三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达标测试: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案

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会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②通过观察、讨论、领会,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重点) 2.能力目标 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前准备: 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悉、亲切、有趣,产生钟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

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 、微生物三大类。

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帮助学 生非常我们发现人和动物可以通过出汗、 以得出结论:生物都能生长发育。

也能繁殖后 母的相似特征、 课件展示:展示动物、植物、细菌、真 想到,并补充刚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动物:举例有一定的结构。 植物:举例生长发育 微生物:举例繁殖后代 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应激性 新陈代谢 适应并影响环境 具有遗传变异现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七年级生物课的开篇,不但要完成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今后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激趣—探究”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认识生物,然后观察生物的这些生命现象,最后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遵循了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符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使学生从一开始学生物就觉得生物很有趣、很实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含羞草遇到刺激后合拢叶片的实例、种子萌发长成参天大树的画面,都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关注身边的生物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导与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我们身边的生物有多种多样的,包含有、、、等 (2)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 150 多万种,还有许多未知种类。 (3)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生物能生长和; 生物都具有后代 生物具有和变异现象; 生物可以适应环境又可以。 三、展示点拨,质疑问难 讨论下列问题: 1.鲸呼吸、人排汗都松鼠不断寻找食物说明了生物具有什么基本特征? 2、黑豆幼苗不断长大说明生物具有什么基本特征? 3、仙人掌能够在沙漠中生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生物具有什么基本特征?

四、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身边生物: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命现象: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 遗传变异、应激性、适应并影响环境 五、达标测试,巩固提高 1. 人体内部分废物随汗液排除,属于( )现象。 A. 生长现象 B. 遗传变异 C. 新陈代谢 D. 应激性 2. 黑豆幼苗不断长大属于( )现象。 A. 遗传变异 B. 新陈代谢 C. 生殖现象 D. 生长现象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病毒 B. 细菌 C. 植物 D. 化石 4. 下列哪种现象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 A. 兔子发现狼之后迅速奔跑 B. 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C. 绿色植物的叶由小长大的现象 D. 鸟产卵 5.水面时,在头部往往会形成巨大的雾状水柱,这是鲸( )时产生的。 A. 吸气 B. 取食 C. 呼气 . 呼吸 6.列各组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A. 含羞草、真菌、水 B. 珊瑚的外骨骼、病毒、小草 C. 猫、蘑菇、细菌 D. 蝴蝶、小鸟、钟乳石 7 .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都要不断从外界获取_____,同时不断地排出体内的______,这是_____现象;能够由小______;个体成熟后______后代;亲代与后代之间既_____又有____,这是_____和______现象;能够对 各种刺激作出有_______的反应,生物所表现出的这些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8.在生物大家族中,除了植物、______、______外, 还有细菌、_______等。 六、自我反思

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导学案) 学习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体的七个基本特征 [2] 正确区分生物与非生物以及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 [3] 对生物产生探知欲和兴趣 学习重点:[1] 生物的基本特征[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的区别 学习难点:对个别生物特征的理解,以及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的区别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举出你认识的几种常见的生物。 2、我们认识的生物种类有___________万种,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蘑菇)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你能分别举出例子吗? 3、预习课本P4的内容,填空 (1)生物都具备基本的生命特征:在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生物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________,其后代与亲代之间表现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此外,生物能够对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____________的反应。 (2)除____________外,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3)生物都能_____________环境并_____________环境。 二、合作探究、 外面的大树是生物吗?我们用的树木做的课桌是生物吗?为什么? 家里养的小狗是生物吗?能汪汪叫的玩具狗是生物吗?为什么? 三、归纳总结: 生物的七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自我检测: 1、关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的叙述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运动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下列哪种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的特征?() A、能够繁殖 B、具有细胞结构 C、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 D、能排出代谢废物 3、以下全属于生物的一项是() A、克隆羊、月季、孔雀 B、试管婴儿、禽流感病毒、恐龙蛋化石 C、转基因大豆、钟乳石、大肠杆菌 D、珊瑚、智能机器人、酵母菌 4、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 5、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 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发育 7.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B.都能呼吸C.都有细胞结构D.都生活在水中8.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9.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猫生小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并分析下列材料: ①一粒桃树种子能发育成一棵很大的桃树,并结出许多桃;一只蝌蚪能发育成一只青蛙。②将从同一棵向日葵上取下的两粒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都是向日葵,但两棵向日葵总是有一些形态特征不一样。 (1)材料①说明生物 (2)材料②说明生物。 五、自我反思:请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写在下面

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生物的生命现象 (一)基本特征 1.(2019·贵州贵阳)在2019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小i机器人可以实现解答观众的法律问题,帮助完成老年证办理等工作,但小i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为“小i”不具有下列哪项生命活动() A.排出代谢废物B.来回解放行走 C.能够与人交流D.解答多种问题 2.(2019·湖南邵阳)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A.爬行动物的化石B.不断生长的钟乳石 C.会扫地的机器人D.荒漠中的骆驼刺 3.(2019·黑龙江省绥化)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海豚B.机器人C.钟乳石D.珊瑚 4.(2019·烟台)“芳林新叶催陈叶”。说明植物() A.能进行呼吸B.需要营养C.能排出体内废物D.能生殖 5.(2019·威海)我国境内的野骆驼以沙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植物为食,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6.(2019·湖南郴州)向日葵的花总是朝向太阳,这个现象表现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能呼吸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2019·陕西咸阳)下列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兔子以植物为食B.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合拢 C.蘑菇的生长D.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8.(2019·龙东、鸡西)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9.(2019·贵州六盘水)“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 B.生长和繁殖 C.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10.(2019·甘肃天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和繁殖D.能进行呼吸 11.(2019·四川南允)“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从这句古诗中,你能体会到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12.(2019·开封)大凡情况下,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是因为生物()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是由细胞构成的 C.能适应环境D.能生长和繁殖 13.(2019·菏泽)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都具备的特征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