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简述

合集下载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生理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生理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牙体解剖生理一、牙体解剖生理---牙齿的演化特点:1.形态:单---同形牙---异形牙2.数量:多---少3.替换:多牙列----双牙列4.牙根:无----有5.附着:端生---侧生---槽生6.部位:分散---集中一、牙体解剖生理---概论分类功能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组成牙位记录发育牙齿的分类牙齿的组成与功能牙位记录牙体应用术语牙体长轴: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假想线。

线角:两个面相交。

点角:三个面相交。

外形高点:牙体轴面上。

接触区: 牙与牙在邻面互相接触的区域称接触区或邻接处。

牙冠表面解剖标志---突出牙尖:锥体形舌隆突:半月形(前牙舌面近颈缘)结节:小突起(牙冠上釉质过度钙化)嵴:细长形(牙冠表面)切嵴边缘嵴牙尖嵴三角嵴轴嵴颈嵴斜嵴横嵴牙冠表面解剖标志---凹陷窝:不规则凹陷沟:细长形凹陷--发育沟:两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相融合;--副沟:发育沟以外的沟。

点隙: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交汇处或某些发育沟末端形成的点状凹陷。

裂:钙化不完全。

斜面:组成牙尖各面牙齿的发育萌出:牙冠出龈到咬合接触。

萌出顺序:乳牙,I---II---IV---III---V 下I最早,上V最晚。

恒牙,上颌61243578或61245378下颌61234578或61243578下6萌出最早,发育最早,上8或上7最晚。

萌出规律:1.明确的时间和顺序2.左右对称同时萌出3.下颌早于上颌同名牙4.女孩略早于男一、牙体解剖生理---牙体形态外部形态(1)各牙齿代表的外形(2)上下同名恒牙对比(3)乳牙特点及与恒牙对比(4)牙体应用解剖(5)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牙髓形态(1)髓腔的解剖标志(2)根管系统(3)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4)恒牙髓腔的特点及应用解剖(5)乳牙髓腔的特点及应用解剖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中切牙形态:近中缘、切缘---直---似直角远中缘、颈缘---突---略圆钝解剖结构:唇面---发育沟:2个,切1/3明显---外形高点:颈1/3,颈嵴舌面---舌窝、切嵴、边缘嵴、舌隆突邻面---切嵴在牙体长轴唇侧,接触区切1/3离切角稍远切端---唇侧为缘、舌侧为嵴牙根---圆三角形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尖牙形态:圆五边形,近中斜缘短,远中斜缘较长---90°远中缘、颈缘---突---略圆钝解剖结构:唇面---唇轴嵴、发育沟明显---外形高点:中1/3与颈1/3交界舌面---五嵴一突二窝(远中舌窝大)切端---四嵴、四斜面牙根---卵圆三角形,根最长,冠根1:2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第一前磨牙形态:唇-五边形,近中>远中斜缘----颊尖略偏远中,舌尖偏近中(牙合)面-窄长,颊舌径>近远中径,较直或偏颊侧解剖结构:颊面---颊轴嵴、发育沟明显---外形高点:颈1/3,颈嵴舌面---外形高点:中1/3邻面---近中沟,近中颈部凹陷,接触区近(牙合)缘偏颊侧(牙合)面---两尖,两点隙,三条沟牙根---多有分叉牙齿的解剖形态---下颌第一前磨牙形态:(牙合)面-卵圆形,颊舌径≈近远中径,偏向舌侧唇侧-近中<远中斜缘----颊尖略偏近中,解剖结构:颊面---颊轴嵴---外形高点:颈1/3,颈嵴新月形舌面---舌尖特小,短而圆钝,仅为颊侧1/2---外形高点:中1/3邻面---颊尖顶位于牙体长轴上(牙合)面---横嵴,近中窝小、远中窝大牙根---扁单根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第一磨牙形态(冠):斜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解剖结构:颊面---两尖,近中尖略宽---颊轴嵴,近中明显---颊沟(中1/3)---外形高点:颈1/3舌面---三尖,近中宽大,卡式尖---舌轴嵴不明显---远舌沟---外形高点:中1/3(牙合)面:牙齿的解剖形态---下颌第一磨牙形态(冠)---长方形,近远中径>颊舌径,偏向舌侧颊面---2.5尖,近中颊最宽,远中尖最窄---颊轴嵴,远中不明显---颊沟(中1/3),远颊沟---外形高点:颈1/3舌面---两尖,大小相近---舌轴嵴不明显---舌沟---外形高点:中1/3(牙合)面:外形---复杂长方形,4点角---5尖,颊尖低圆,舌尖高锐,近中颊尖最大,远中尖最小---4边缘嵴---5三角嵴,远中颊尖最长,远中尖最短---窝沟点隙---中央窝,近中窝(小)---3点隙---5条发育沟(4条起源于中央点隙)(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远中颊沟下7---田字形---C型根下6---尖嵴窝沟斜面最多下5---三尖型,两尖(H/U),畸形中央尖最多见下4---前磨牙中体积最小的,横嵴下3---近远中斜缘交角>90°下1---全口牙体积最小,舌窝及边缘嵴不明显,形态最对称,切嵴靠近牙体长轴上123---解剖特征--舌隆突上3---近远中斜缘交角≈90°,颈嵴颈中1/3上4---前磨牙中体积最大的,牙尖远中斜,近中沟牙齿的解剖形态---乳牙解剖特点1.体积小,牙冠短小,乳白色2.颈嵴突出,冠根分明3.乳磨牙干根短,根分叉明显4.上III牙尖偏远中5.下颌乳前牙舌面边缘嵴和颈嵴均较恒前牙明显6.下IV四不像7.下V颊侧三尖等大,尖窝不清晰8.乳中切牙宽冠宽根9.6>7>8(恒牙),IV<V(乳牙)牙体应用解剖(一)切牙上颌--邻面接触区和2舌窝顶端为龋病的好发部位;--1牙根较圆且直,拔除时可用旋转力;--2牙根常有弯曲;--2外形常有变异或先天缺失。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简述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简述

面外形
面观
面外形为斜方形
颊侧近远中轴面角的对比
面观
• 颊侧近中轴面角: 锐角
• 颊侧远中轴面角: 钝角
各个牙尖的大小
面观
近中舌尖> 近中颊尖> 远中颊尖> 远中舌尖
斜嵴
面观
近中舌尖与远中 颊尖在 面中央 斜行相连,构成 斜嵴
窝的深度
面观
中央窝的深度> 远中窝的深度> 近中点隙的深度
近远中窝的位置
邻面观
近、远中面比较
• 近中面宽大平坦 • 远中面狭小且圆突
邻面观
颊、舌牙尖的高度对比
近中颊尖> 近中舌尖> 远中颊尖> 远中舌尖
邻面观
近、远中边缘嵴的高度落差
• 近中边缘嵴高 • 远中边缘嵴低
邻面观
邻接点的位置
近中邻接点高,远中邻接点低
邻面观
轴嵴走向
邻面轴嵴走向
邻面观
面观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舌面观
第五牙尖
在舌侧近中轴面角 有第五牙尖的约占 40%。
舌面观
牙颈线
舌侧牙颈线较平
舌面观
舌轴嵴
舌侧有舌轴嵴
舌面观
邻面观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近中面
远中面
牙冠外形
牙冠外形为梯形
邻面观
颊、舌侧缘的对比
• 颊侧缘较直,在颈 1/3处较突出
• 舌侧缘在接近中 1/3处突出
邻面观
缘外形
缘均成M形
标准牙体形态特征(典型牙)
牙体形态特征
标准牙体形态特征(典型牙)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颊面观 ●舌面观 ●近中面观 ●远中面观 ● 面观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1)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1)

一、名词解释1.轴嵴:在牙体的轴面上,从牙尖顶端伸向牙颈部的纵行隆起。

位于牙唇面者称为唇轴嵴,位于后牙颊、舌面者分别称为颊、唇轴嵴。

2.发育沟:为牙生长发育时,两个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规则的浅沟。

3.楔状隙:4.斜嵴:面上的两条三角嵴斜行相连,称为斜嵴。

此斜嵴是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解剖特征。

5.邻间隙:位于邻接点之下的龈外展隙,其两侧为邻牙邻面,上界为邻接点,下界为牙槽骨,正常情况下该间隙为龈乳头所充满6.覆:是指牙尖交错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距离,对于前牙,它是指上颌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常时约为2~4mm;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顶与下后牙颊尖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7.覆盖:是指牙尖交错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对于前牙,它是指上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前后向的水平距离,正常时约为2~4mm;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盖至下后牙颊尖的颊侧,两颊尖顶之间的水平距离。

8.颈动脉体:系一棕色的椭圆形扁平小体,由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壁或其附近。

颈动脉体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感觉神经末梢,属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反射性地使呼吸运动加快、加深。

9.颈动脉窦:为颈内动脉起始处或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膨大部分,窦壁内含有特殊压力感受器,当动脉压升高或受到其他压力刺激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减慢,末梢血管扩张,使血压降低。

10.面部危险三角区:临床上将鼻根部和两侧口角连成的三角区称为面部危险三角区。

11.翼静脉丛:或称翼丛,与颅内、外静脉有广泛的交通,其血液主要是向后外经上颌静脉汇入下颌后静脉,向前也可经面深静脉通入面静脉,亦可向上通过卵圆孔网和破裂孔导血管等处的静脉,与海绵窦交通。

12.腮腺床:腮腺深叶深面的神经血管腮腺深叶的深面与茎突诸肌及围以蜂窝组织的深部血管神经(颈内动、静脉和第Ⅸ~Ⅻ对脑神经)相毗邻,腮腺犹如侧卧其上,故称上述结构为“腮腺床”。

牙列(牙合)面形态特征

牙列(牙合)面形态特征

牙列面形态特征
1.纵曲线
(1)下颌牙列的纵抬曲线: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

该连线从前向后是一条凹向上的曲线,又称为Spee曲线。

该曲线的切牙段较平直,从尖牙向后经前磨牙至第一磨牙的远颊尖逐渐降低,然后第二、第三磨牙的颊尖又逐渐升高。

(2)上颌牙列的纵猎曲线:为连接上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

该连线从前向后是一条凸向下的曲线。

由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平直,从第一磨牙的近颊尖至最后磨牙的远颊尖段则逐渐向上弯曲,此段曲线亦称为补偿曲线。

2.横曲线:横曲线又称Wilson曲线。

上颌磨牙牙冠偏向颊侧。

上颌磨牙牙冠偏向舌侧,故上下颌磨牙的颊尖与舌尖的高度不一致。

若将上颌左右两侧同名磨牙的颊尖和舌尖彼此相连,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称为上颌牙列的横曲线。

同样将下颌左右两侧同名磨牙的颊尖和舌尖彼此相连,形成一条凹面向上的曲线,称为下颌牙列的横曲线。

上、下颌牙列的曲线,无论是横曲线还是纵曲线,均彼此相似或吻合,使得上、下颌牙在咀嚼运动过程中,能够保持密切的接触关系,并与下颌运动的方式相协调。

同时,
曲线与牙槽突的曲线形态也是基本一致的,这对于咀嚼力的分散与传导,保护牙周组织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简述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简述

萌出顺序
通常是最先萌出第二磨牙, 然后是第一磨牙,最后是 第三磨牙。
萌出特点
上颌第一磨牙的萌出过程 相对缓慢,且萌出时通常 伴随着一定的不适感,如 牙龈肿痛、发热等。
替换特点
乳牙脱落
恒牙替换
上颌第一磨牙的萌出通常伴随着乳磨牙的 脱落,这是儿童换牙期的正常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颌第一磨牙逐渐替换 原有的乳磨牙,完成恒牙列的建立。
牙周膜
牙周膜是牙齿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具有连接牙齿与牙槽骨、传递牙齿负荷和 维持牙齿位置的作用。
牙周膜含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能够缓冲牙齿受到的冲击,并维持牙齿的 稳定性。
牙周膜受到损伤或炎症影响时,会导致牙周膜变薄或增厚,影响牙齿的正常功能。
牙槽骨
牙槽骨是包围和支撑牙齿的硬组 织,具有保护牙齿和维持口腔形
上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面有两条边缘 嵴,分别为近中边缘嵴和远中边缘嵴, 两者之间形成近远中间隙。
发育沟
上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面有两条发育 沟,分别为颊发育沟和舌发育沟,两 者之间形成颊舌间隙。
03
牙根形态
单根形态
总结词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具有一个较长的单根,根尖呈圆锥形。
详细描述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只有一个主根,该根较长且较为粗壮,有助于承受较大的咀 嚼力。根尖呈圆锥形,即根尖逐渐变细,这种形态有助于牙齿的稳固性。
舌窝
舌窝是上颌第一磨牙舌面的重要特征, 其深度和宽度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 异。
边缘嵴
上颌第一磨牙的舌面有两条边缘嵴, 分别为近中边缘嵴和远中边缘嵴,两 者之间形成舌间隙。
颈缘线
上颌第一磨牙的舌面颈缘线呈弧形, 位于舌窝的近中边缘嵴处。
近远中面形态
近远中面形态

口解第二章(第五节)牙体外部形态

口解第二章(第五节)牙体外部形态

(四)磨牙组 共12个
1、上颌第一磨牙/六龄牙 (maxillary first molar)
⑴牙冠: ①颊面: 牙合缘由近、远中颊尖的四条
牙尖嵴组成。
形。根尖偏向远中。
3、上尖牙与下尖牙的区别
1)上颌尖牙体积较大,牙冠宽大;下颌尖牙体积较小,牙冠窄 长。
2)上颌尖牙唇轴嵴、唇颈嵴、舌轴嵴和舌面隆突较明显,舌 窝较深;下颌尖牙则不明显,舌面窝较浅平。
3)唇面观察:上颌尖牙近中缘长而展开;下颌尖牙近中缘与 牙根近中缘相连呈直线。
4)上颌尖牙近中斜缘与远中斜缘相交近似直角;下颌尖牙成钝 角。
第五节 牙体外部形态
一、恒牙外形(permanent)
㈠切牙组
切牙共8个,其功能为切断食物,发音和 衬托面部外形有密切关系
1、上颌中切牙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⑴牙冠(dental crown) ①唇面(labial surface):
切1/3可见两条发育沟, 切1/3和中1/3较平坦,颈1/3较突出为唇颈嵴。 近中缘和切缘较直,远中缘及颈缘较突。 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较圆钝。 新萌出者切端可见切端结节 外形与面形协调
下述下颌切牙与上颌切牙区别中哪个不正确? 下颌切牙牙冠较窄小 下颌切牙牙冠唇面较光滑 下颌切牙牙根窄而扁 下颌切牙的切嵴近牙体长轴 下颌切牙舌面边缘明显,舌窝较浅
下述上颌侧切牙与上颌中切牙区别中哪点不正确? 唇面较窄小、圆突 舌窝窄而深 切嵴向远中舌侧的倾斜度较中切牙小 近中切角似锐角 牙根较中切牙细而稍长,颈部横切面为扁圆形
②舌面:
远中边缘嵴较近中边缘嵴短 而突。
近中牙尖嵴短,远中牙尖嵴 长。

口腔解剖生理学1牙体解剖

口腔解剖生理学1牙体解剖
#
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
1、牙的组成
牙冠:解剖牙冠、临床牙冠 外部观察 牙颈
牙根:解剖牙根、临床牙根
牙釉质
剖面观察 牙骨质 牙本质 牙髓
#
牙冠
解剖牙冠:牙釉质覆盖的部分 临床牙冠: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 注:青年时,临床牙冠<解剖牙冠;
老年或牙周炎时,临床牙冠>解剖牙冠。
牙根
解剖牙根:牙骨质覆盖的部分 临床牙根:在口腔内不能见到
③四周围凸起的嵴: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切嵴、舌面隆突
④外形高点在颈1/3
#
(3)邻面:似三角形,近中面较大而平,接触区在切1/3近切角; 远中面稍短而圆突,接触区在切1/3远切角 (4)切嵴:唇侧较平成切缘,舌侧圆突成嵴为切嵴。侧面观,切 嵴在牙长轴的唇侧 (5)牙根: ①单根,粗壮较直②唇侧宽于舌侧③根长:冠长≈1:1④颈部横切 面为圆三角形⑤根尖较直或偏远中
口腔解剖生理学
牙的演化
演化特点:①牙型:同形→异形 ②牙数:多→少 ③牙列数:多牙列→双牙列 ④牙根:无→有; ⑤分布:广泛→集中 ⑥附着方式:端生→侧生→槽生
例如:1 鱼类:同形牙 多牙列 无根牙 端生牙 2 两栖类:同上 3 爬行类:同形牙 多牙列 侧生牙或槽生牙 4 哺乳类与人类:异形牙 双牙列 槽生牙
#
4、牙位记录方法
1)部位记录法:目前我国常用的记录法
6 34 Ⅳ
#
2)palmer 记录系统 恒牙记录 同部位记录法 乳牙记录 英文字母A ~ E表示乳中切牙到第二乳磨牙 3)通用编号系统
#15:左上第二磨牙 A:右上第二乳磨牙
#
4)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 采用二位数,十位数表示象限;个位数表示各牙与中
#
二、上颌侧切牙 切牙中唇面最突、舌窝最深、远中切角最为圆钝者 与中切牙相比: ①牙体窄长,发育沟不明显, ②近中切角似钝角,远中切角成圆弧形 ③边缘嵴显著,舌窝窄而深 畸形舌侧窝/沟,好发龋病 ④近远中接触区均在切1/3远切角 ⑤根长>冠长,颈横切面为卵圆形 ⑥变异较多,如呈锥形、先天缺失、畸形舌面窝、牙中牙

(完整版)口腔基本结构

(完整版)口腔基本结构

(完整版)口腔基本结构口腔基本结构a:口腔的结构我们的口腔像一部结构精致、各功能部分组合完美的机器。

这个另人难以置信的机器由以下部分构成:上颌:是颅骨组成部分之一下颌:与上颌相连接并能上下左右地移动牙齿和牙龈肌肉舌头唾液腺b 牙齿和嘴唇的功用牙齿和嘴唇不仅用来吃饭,说话时也来帮助发声,同时还可以表达我们的感情。

失去一颗或多颗的牙齿将影响您的消化食物,有损您的形象,影响着您的身心健康。

咀嚼和吞咽口腔就像一个超强的切碎机——前牙用来切割食物——尖牙用来撕碎食物——后牙用来磨碎食物——唾液湿润食物,颊部和舌部搅拌食物使之易于吞咽——舌头表面有许多小味蕾,它能尝出食物的味道如何讲话和歌唱从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开始,口腔就协助咽喉一起发声。

人在说话和唱歌时发出不同的声音取决于他们如何运用嘴唇、舌头、牙齿。

表达情感无论你何时表达情感,你都需要用这个部分——微笑、啼哭、亲吻、舔、吹口哨。

c牙齿的构成:牙冠——这是牙齿的可见部分牙龈缘——位于牙冠与牙根交界处根部——是牙齿埋在齿槽骨里面的部分牙体组织:1、牙釉质:是覆盖在牙冠上非常坚硬的保护性组织。

2、牙本质:是构成牙体的主要组成物质,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在其内层有一空腔,称为髓腔。

3、牙髓:是充满在牙髓腔的蜂窝组织,内含血管,神经和淋巴。

4、牙骨质:覆盖在牙根的牙本质表层,它通过弹力纤维与颌骨相连接。

5、牙龈:是覆盖在齿槽骨上的坚韧的粉红色表皮。

6、牙周韧带:牙周韧带又称牙周膜,是介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好似带子连接牙齿和牙槽窝,可缓冲和调节牙齿所负担的咀嚼压力。

在口腔里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可在X线片看到。

7、牙槽骨:是上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它供给牙齿营养并保护牙齿。

牙齿脱落后,牙槽骨也随之萎缩。

d乳牙乳牙俗称奶牙,是人生第一副牙齿,在婴儿出生后7-8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陆续出齐,乳牙共有20颗,上下各有10颗。

乳切牙:6-12个月侧切牙:9-16个月尖牙:16-23个月第一乳磨牙:13-19个月第二乳磨牙:22-23个月乳牙的形态:乳牙共有20颗,上下各10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冠长度> 牙冠宽度
编辑课件
唇面观
5
牙尖高度
能目测到1个牙尖 且偏向近中
编辑课件
唇面观
6
牙尖
近、远中斜缘在牙尖顶 处相交近似90°
唇面观
编辑课件
7
近远中邻接点的高度
近中接触点高 远中接触点低
编辑课件
唇面观
8
近远中根冠连接特征的对比
近中缘较平直略有凹陷 远中缘圆突凹陷较明显
编辑课件
唇面观
9
牙颈线
编辑课件
21
近、远中面比较
近中宽大平坦 远中狭小且圆突
编辑课件
邻面观
22
近、远中面牙颈线比较
近中颈曲度比远中高
邻面观
编辑课件
23
切缘观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编辑课件
24
唇侧近远中面积的对比
唇侧远中部分大于近中部分
切缘观
编辑课件
25
切缘的位置
切缘位置在中线附近
切缘观
编辑课件
26
牙根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唇面
舌面
近中面
编辑课件
远中面
27
牙根面的纵行凹陷
牙根
近远中根面有浅的纵行凹陷
编辑课件
28
牙根面的嵴隆起
牙根
近中面的中央 部有向根尖方 向的嵴隆起
编辑课件
29
根尖的走向
根尖偏向远中
编辑课件
牙根
30
唇侧牙颈线较平
编辑课件
唇面观
10
唇轴嵴
唇面中部有唇轴嵴
编辑课件
唇面观
11
生长叶
两斜面上分别有一条发育 沟介于三个生长叶之间
唇面观
编辑课件
12
舌面观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 1、舌面大还是 唇面大?
• 2、你能在舌面 找到哪些解剖 标志?
编辑课件
13
牙冠外形
牙冠外形为菱形
编辑课件
舌面观
14
边缘嵴
近中边缘嵴窄且长 远中边缘嵴较宽且短
编辑课件
舌面观
15
舌隆突
舌隆突显著
舌面观
编辑课件
16
舌轴嵴
由牙尖至舌面隆突有 舌轴嵴
编辑课件
舌面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7
牙颈线
舌侧牙颈线较平
编辑课件
舌面观
18
邻面观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近中面
远中面
编辑课件
19
牙冠外形
牙冠外形为三角形
邻面观
编辑课件
20
牙尖
牙尖偏向唇侧
邻面观
标准牙体形态特征(典型牙)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编辑课件
1
五面观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唇面观
舌面观
近中面观
远中面观
切缘观 编辑课件
2
唇面观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 思考:
• 1、哪侧是近中面?
• 2、牙冠的外形?
• 3、牙尖偏向近中或 者远中?
编辑课件
3
牙冠外形
牙冠外形为: 五边形
编辑课件
唇面观
4
牙冠的长、宽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