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组简答题整理九题
计算机简答题答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四、简答题1、冯·诺依曼设计思想可以简要概括为三点1)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3)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2、简述计算机基本工作过程,并举例说明;1)将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内存2)控制器从内存读出指令译码分析后予以处理3)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例如:对1+2=3计算过程的分析;3、简述微型计算机中的三种总线及其作用;1)三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2)地址总线:用于存储器或I/O接口的地址信号传送3)数据总线:用于CPU与内存、内存与I/O接口之间传送数据4)控制总线:用于传送控制器的各种控制信号4、简述解释程序与编译程序的作用与区别;作用:1解释程序是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的指令逐条解释执行2 编译程序是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编译成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后被CPU执行区别:1 解释程序不产生目标程序,逐条解释执行,效率低,便于调试2 编译程序生成目标成绩,执行效率高;5、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及工作原理;1)结构:计算机硬件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2)工作原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6、什么叫指令它由哪两部分组成请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指令:是指使计算机完成某种基本操作的命令指令是由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码组成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分三个步骤:CPU从内存取出指令→译码分析→执行指令7、列出当前常用的外存储器4种以上;软盘、硬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存储卡,磁带亦可8、简述操作系统的功能,列出微机上常用的操作系统;4种以上功能:作业管理、文件管理、微处理器管理、设备管理、存储管理操作系统:Windows,Dos,Unix,Linux9、分别列举四种常用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扫描仪,光笔,麦克风,触摸屏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10、简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11、组装一部台式电脑,需要的部件有哪些主板、CPU、内存条、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光驱、机箱配电源、显卡、网卡、声卡12、计算机硬件系统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请简要说明他们的功能;1)输入设备负责把外部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2)输出设备负责把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以外界能够识别和使用的形式表现出来3)存储器负责存储数据和程序4)运算器负责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5)控制器负责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操作Windows四、简答题1、叙述用Windows98更改文件名称的几种方法;1)单击文件/在文件名处单击/改名后回车或在其他空白处单击用鼠标2)单击文件/选择文件菜单/重命名命令/改名后回车或在其他空白处单击用文件菜单3)单击文件/按F2/改名后回车或在其他空白处单击用功能键4)右击某文件/重命名/改名后回车或在其他空白处单击用快捷菜单2、简述如何将一个文件夹中部分不连续的文件移到另一位置;第一步:打开指定文件夹第二步:先单击选中第一个文件,然后按Ctrl键依次单击选中其他所需要的文件第三步:按快捷键Ctrl+X或剪切命令进行剪切操作第四步:打开目标位置文件夹,然后按快捷键Ctrl+V或粘贴进行粘贴3、利用Windows的“记事本”程序建立一个文本文件,并以“”为文件名保存在d:\AAA的文件夹中AAA文件夹未建立;请简述必要的操作步骤;1)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在记事本中输入内容2)文件/在“保存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D盘3)单击“创建新文件夹”按钮,建立新文件夹,取名AAA,双击AAA文件夹4)在文件名框中输入ABC,单击保存常用方法:1)打开D盘,选择文件菜单“新建文件夹”命令,取名AAA;2)单击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在记事本中输入内容3)文件/在“保存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D盘,双击AAA文件夹4)在文件名框中输入ABC,单击保存按纽即可;4、用尽可能简便的方法,将C盘各级文件夹中所有的扩展名为MP3的文件复制到D盘“ABC”文件夹下,请简述必要的操作步骤;1)开始/搜索/文件和文件夹2)在弹出的搜索窗口中,输入文件名.mp3,搜索范围选择C盘,选中“搜索子文件夹”复选框,单击立即搜索3)“编辑”菜单中/全部选定命令,再选择“编辑”菜单中/复制命令4)双击我的电脑,双击D盘,双击ABC文件夹,选择“编辑”菜单中/粘贴命令5、简述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不少于三种方法方法一:双击应用程序图标或快捷方式图标方法二:右击应用程序图标/单击打开命令方法三:开始/运行/输入应用程序的路径和程序名方法四:打开与应用程序相关联的文件不能是文档,word 才能说文档,应用程序有很多应用程序的打开:1、双击桌面图标;2、在开始菜单中的程序中找到并单击;3、在开始菜单的列表中找到并单击;4、单击快速启动栏中的小图标;5、单击“开始”--“运行”---“浏览”后,找到对应程序的位置,并双击,再单击“确定”;6、在程序安装目录中找到主程序,双击打开;7、所有的双击,都可以换成单击选择后,按Entre键;6、在Windows中,文件及文件夹显示如下图所示;要求使用窗口菜单操作,将文件移动到C:﹨My Documents 文件夹中,并将文件名更改为“奥运小知识.DOC”;试简述主要操作步骤;1)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不选中“隐藏已知文件类型扩展名”/确定不然看不到扩展名2)选中文件/重命名/改名为“奥运小知识.doc”/确认3)选中文件“奥运小知识.doc”后,选择/“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命令4)单击地址栏下位按钮,选中C:/双击My Documents/“编辑”菜单/粘贴命令;7、在Windows环境下卸载应用程序时一般不直接删除,请问常用的卸载方法有哪些1)使用卸载程序:执行应用程序本身提供的卸载程序如删除应用程序2)使用“添加或删除程序”卸载,:打开Windows“控制面板”中的“添加或删除程序”窗口,在列表中找到要删除的程序,并执行删除操作3)使用卸载工具删除:借助第三方工具完成应用程序的卸载8、打开的资源管理器窗口如下图所示,请分别指出当前文件夹的名称、位置及该文件夹中图标的排列方式;1)当前文件夹为:990012)当前文件夹位置:D:\EXAM3)图标排列方式:按文件大小顺序排列Word四、简答题1、叙述word中移动文本的几种方法;1)选中文本/“编辑”菜单/剪切命令/粘贴命令用菜单的方法2)选中文本/单击常用工具栏按钮剪切/粘贴用工具栏方法3)选中文本/直接拖动到目标处用鼠标的方法4)选中文本/Ctrl+X/在目标处Ctrl+V用快捷键的方法2、简述word中格式复制的操作过程;1)选中要格式复制文本块2)若复制一次,则单击格式刷;若复制多次,则双击格式刷3)在待格式复制的文本块上拖动4)多次复制后单击格式刷或按ESC键结束格式复制3、说明WORD中如何将其他文件的内容插入到当前编辑的文档中;1)在当前编辑文档设置插入点2)插入/文件3)在弹出的对话框选择需要插入的文件4)单击确定按钮4、请列出如图所示文档中采用了哪些操作文字输入除外插入页眉、分两栏并使用间隔线、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插入7行2列的表格5、在Word窗口的水平标尺上提供了缩进标记,试写出利用它可实现的四种缩进方式;左缩进、右缩进、首行缩进、悬挂缩进6、正确写出格式工具栏中工具的名称;8个以上自左向右:样式,字体,字号,加粗,下划线,字符边框,字符底纹,字符缩放,两端对齐,居中,右对齐,分散对齐,编号,行距,项目编号,减少缩进量,增加缩减量7、将当前Word文档中的“计算机”全部替换成“computer”,简述其操作步骤;1)选择“编辑”菜单/替换命令2)在“查找内容”中输入“计算机”3)在“替换为”中输入“computer”4)单击全部替换按钮8、如下图所示的是一个编辑好的Word文档,请写出处理过程中所执行的格式操作,要求不低于8个;答案:居中,加粗,字体设置楷体,宋体,倾斜,首行缩进,左缩进,段前距,两端对齐,分散对齐,分栏,首字下沉,下划线,行间距,字号设置,边框好像没有首行缩进和段前距Excel四、简答题1、简述Excel退出方法;文件/退出、双击控制菜单按钮、单击标题栏右侧的按钮、 Alt+F4退出程序的方法:1、点击程序窗口的“关闭”按钮;2、双击程序窗口中标题栏最左边的“程序图标”3、单击程序窗口中标题栏最左边的“程序图标”,选择关闭;4、单击菜单栏下的“文件”,在下拉菜单中选择“退出”;5、在当前窗口下按“ALT+F4”;6、右击任务栏中的运行程序,选择“关闭”;7、按"Ctrl+Alt+Delete"或者“Ctrl+Shift+Esc“调出任务管理器,在进程中或者在应用程序中结束它;2、已知EXCEL中有一成绩表如下图所示,要在G3:G6区域内填入每人的平均成绩要求用公式实现,然后按其平均分降序排序;请写出操作步骤;1)选中G3单元格,输入公式=AVERAGEC3:F3,回车2)拖动G3单元格的填充柄至G6单元格,得到所有学生的平均分3)将活动单元格设置在清单内/数据/排序,在主要关键字栏选择平均分,并选中“降序”单选框4)单击确定按钮3、下图是某学院参加专升本考试统考课程的成绩统计表及已建立的图表;试简述此图表的建立过程必含数据的选取方法、图表类型的指定;1)拖动选中B2:B10,再按Ctrl键拖动选中F2:F102)单击图表向导按钮3)在图表类型中选中折线图4)通过图表向导,完成操作4、简述Excel中文件、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之间的关系;1)一个Excel文件就是一个工作簿;2)一个工作簿包含若干张工作表,最多有255个;3)一个工作表由多个单元格组成4)单元格是工作表的基本单位5、某商店库存电器统计表如下,简述用公式计算“库存电器总价值”栏的操作步骤;1)选中D3单元格2)输入公式=B3C3,并确认拖动D3单元格的填充柄至D8单元格网络基础知识四、简答题:1、英特网的基本服务有哪些浏览网页Web浏览、收发电子邮件E-mail网上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电子公告栏BBS2、局域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是什么1)服务器及工作站:提供共享资源和访问共享资源2)网卡:连接计算机与物理线路3)网络控制设备及物理线路:传输数据4)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管理网络3、请说明ISO定义的网络体系结构中,哪些层次分别使用TCP协议和IP协议;TCP协议主要工作在传输层,IP协议主要应用在网络层4、分别叙述调制解调器和网卡的使用场合,并简述他们在工作原理上的主要区别;1)调制解调器用于计算机电话线上网,即拨号上网2)网卡用于计算机与局域网链接3)调制解调器是将计算机使用的数字信号与能在电话线中传输的音频模拟信号进行转换4)网卡将计算机的并行数字信号与网络中的串行数字信号进行转换5、简述一个计算机局域网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组成;1硬件:服务器配网卡,工作站配网卡,交换机,用双绞线连接2软件:服务器安装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2003 Server,各种应用软件网络版和通信协议,工作站可安装普通操作系统,如Windows XP,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6、简述将网页中部分文字信息保存为文本文件的步骤;1在打开的网页中,用拖动的方法选中待复制文本2按Ctrl+C进行复制3 单击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再按Ctrl+V进行粘贴4 文件/保存,选择保存位置,并输入文件名,再单击保存按钮;7、简述将网页中部分文字信息保存为文本文件的步骤;1在打开的网页中,用拖动的方法选中待复制文本2按Ctrl+C进行复制3 单击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再按Ctrl+V进行粘贴4 文件/保存,选择保存位置,并输入文件名,再单击保存按钮;8、顶级域名分为机构类型和地理区域名两类,写出四个表示机构类型的顶级域名及含义;COM:商业机构EDU:教育机构GOV:政府机构NET:网络机构MIL:军事机构,ORG:非盈利机构,INT:国际机构9、简述局域网的硬件组成方案一:工作站、服务器、交换机、网卡、双绞线方案二:计算机、网卡、传输介质网线,综合布线系统、网络控制设备10、为了建立一个展示个人信息的网站,需要做哪些工作1)申请域名与空间2)设计网站结构主页及个页面之间的结构和链接关系3)制作网页4)发布网页多媒体、计算机安全和数据库四、简答题1、列出多媒体计算机常用的输入设备至少4种以上;答案:扫描仪、麦克风、触摸屏、光笔、数码照相机2、为什么要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MPEG的含义是什么1)多媒体数据一般都比较大,给存储于传输等带来了困难2)需要通过数据压缩降低其大小,为存储及传输提供方便3)多媒体有实时性要求,压缩能够为实时性提供支持MPEG的含义:1)运动图像专家组2)它提供了一系列运动图像的压缩标准,包括MPEGI、、MPEG4及MPEG7等MPEG 既可以表示一种数据格式也可以表示一种编码/解码器3、计算机病毒有哪些危害1)破坏文件和数据2)破坏系统3)泄密、暴露隐私4)阻塞网络4、简述预防病毒的主要措施;1)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防毒软件,防火墙,并及时更新2)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厂商发布的补丁程序3)在联网的系统中,尽量不要打开未知的邮件及其附件4)尽量少浏览或不浏览未知的或潜在风险的站点5)使用未知来源的移动介质和软件前先杀毒6)不要使用盗版文件、光盘等7)不需要修改的移动存储介质,使之处以只读状态8)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磁盘文件备份工作5、从目前状况看,威胁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威胁造成后果主要包括哪些威胁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通常包括人为因素与偶然因素两个方面;人为因素包括:1.黑客的攻击行为,例如以盗取机密信息为目标的攻击等2.各种恶意软件,例如病毒及各种木马程序等;3.来自于用户网络内部的破坏行为偶然因素主要指:1)用户的不规范操作或者偶然失误造成的破坏2)自然灾害威胁造成的后果主要包括:泄密数据或者信息被盗、数据被篡改或者数据被破坏,数据不完全,数据失真、数据丢失或者被删除6、简述程序的几种控制结构,并用你熟悉的程序设计语言给出其语法实例;1)顺序结构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2)选择结构分支结构IF语句:IF 条件表达式语句块1ELSE语句块2EDNIF3)循环结构DO WHILE 语句:DO WHILE 条件表达式循环体语句块ENDDO。
计组简答题整理九题

1、简单描述计算机的层次结构,说明各层次的主要特点。
解:现代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硬件与软件组成的综合体,可以把它看成是按功能划分多级层次结构。
第 0 级是硬联逻辑级,由计算机的内核,由门、触发器等逻辑电路组成。
第 1 级是微程序级。
机器语言是微指令集,用微指令编写的微程序直接由硬件执行。
第 2级是传统机器级。
机器语言是该机的指令集,用机器指令编写的程序可以由微程序进行解释。
第 3 级是操作系统级。
它既要直接管理传统机器的软硬件资源,又是传统机器的延伸。
第 4级是汇编语言级。
机器语言是汇编语言,完成汇编语言翻译的程序叫做汇编程序。
第5 级是高级语言级。
机器语言就是各种高级语言,通常用编译程序来完成高级语言翻译的工作。
第 6级是应用语言级。
这级语言就是各种面向问题的应用语言。
2请例举5种或以上常用的数据寻址方式,并阐述各自的操作数所在的位置和地址的形成方法。
解:寄存器寻址、立即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相对寻址、基址寻址、变址寻址等。
立即寻址:位置:地址码字段。
方法:只要取出指令就取出了可以立即使用的操作数。
寄存器寻址:位置:指定的寄存器。
方法:地址码部分给出某一个通用寄存器的编号,这个指定的寄存器中存放着操作数。
直接寻址:位置:主存储器。
方法:指令中地址码字段给出的地址A就是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间接寻址:位置:主存储器。
方法:按指令的地址码字段先从主存中取出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变址寻址:位置:主存储器。
方法:变址寄存器中的内容与指令中给出的形式地址A相加,形成操作数有效地址。
基址寻址:位置:主存储器。
方法:基址寄存器的内容与指令中给出的位移量D相加,形成操作数有效地址。
相对寻址:位置:主存储器。
方法:由程序计数器PC提供基准地址,指令中的地址码字段作为位移量D,两者相加后得到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3、请简述cache的地址映射方式,简述各自的特点,并比较优缺点。
解:直接映射、全相联映射、组相联映射。
直接映射:特点:主存中每一个块只能被放置到Cache中唯一的一个指定位置,若这个位置已有内容,产生块冲突,原来的块将无条件被替换出去。
计算机组成原理简答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简答题1.简述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软件组成的多级层次结构。
计算机硬件是由有形的电子器件等构成的,它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适配器、输入输出设备。
传统上将运算器和控制器称为CPU,而将CPU和存储器称为主机。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不同于一般电子设备的本质所在。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两大类。
系统程序用来简化程序设计,简化使用方法,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发挥和扩大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它包括:(1)各种服务程序,(2)语言类程序,(3)操作系统,(4)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程序是针对某一应用课题领域开发的软件。
2.冯·诺依曼型计算机设计思想、主要特点。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数据以二进制码表示。
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程序和数据放在同一个存储器中并按地址顺序执行。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都通过运算器。
已知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同时指出运算结果是否溢出。
(1) X = -10110 Y = -00001(2) X = 11011 Y = 10101解:(1) [x]补=1101010,[y]补=1111111[x]补1101010+[y]补11111111101001两个符号位出现“11”,表示无溢出[X+Y]补= 101001, X+Y = -10111(2) [x]补=0011011,[y]补=0010101[x]补0011011+[y]补00101010110000两个符号位出现“01”,表示有正溢出。
3.已知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同时指出运算结果是否溢出。
(1)X = 11011 Y = -11111 (2)X = 10111 Y = 11011(1)[x]补=0011011,[y]补=1100001, [-y]补=0011111[x]补0011011+[-y]补00111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111010两个符号位出现“01”,表示有正溢出。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简答题总结共34页文档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简答题总结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Hale Waihona Puke 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简答题重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简答题重点一、简答题1、试述浮点数规格化的目的与方法。
答:浮点的规格化就是为了使浮点数尾数的最高数值位为有效数位。
当尾数用补码表示时,若符号位与小数点后的第一位不相等若符号位与小数点后的第一位不相等,,则被定义为已规格化的数则被定义为已规格化的数,,否则便就是非规格化数。
通过规格化数。
通过规格化,,可以保证运算数据的精度。
可以保证运算数据的精度。
方法方法::进行向左规格化进行向左规格化,,尾数左移一位尾数左移一位,,阶码减1,1,直到规格化完毕。
直到规格化完毕。
直到规格化完毕。
2、简述循环冗余码(CRC)的纠错原理。
答:CRC 码就是一种纠错能力较强的校验码。
在进行校验时码就是一种纠错能力较强的校验码。
在进行校验时,,先将被检数据码的多项式用生成多项式G(X)G(X)来除来除来除,,若余数为0,0,说明数据正确说明数据正确说明数据正确;;若余数不为0,0,则说明被检数据有错。
则说明被检数据有错。
则说明被检数据有错。
只要正确选择多项式G(X),G(X),余数与余数与CRC 码出错位位置的对应关系就是一定的码出错位位置的对应关系就是一定的,,由此可以用余数作为判断出错位置的依据而纠正出错的数据位。
用余数作为判断出错位置的依据而纠正出错的数据位。
3、DRAM 存储器为什么要刷新?有几种刷新方式?DRAM 存储元就是通过栅极电容存储电荷来暂存信息。
由于存储的信息电荷终究就是有泄漏的,电荷数又不能像SRAM 存储元那样由电源经负载管来补充存储元那样由电源经负载管来补充,,时间一长时间一长,,信息就会丢失。
为此必须设法由外界按一定规律给栅极充电栅极充电,,按需要补给栅极电容的信息电荷按需要补给栅极电容的信息电荷,,此过程叫“刷新”。
此过程叫“刷新”。
① 集中式---正常读/写操作与刷新操作分开进行,刷新集中完成。
刷新集中完成。
② 分散式---将一个存储系统周期分成两个时间片,分时进行正常读/写操作与刷新操作。
计算机简答题及答案

计算机简答题及答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涉及计算机原理、设计和应用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很多基础知识和概念。
下面是一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简答题及相关答案,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和资源共享的一种网络系统。
它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不同规模的网络。
2. OSI七层模型是什么?OSI七层模型是一种标准化的网络通信架构,将计算机网络通信分为七个层次,从底层到高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相应的功能和协议。
3. 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是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简称,用来唯一标识互联网上的主机。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格式,IPv4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IPv6则是128位的地址。
4. HTTP和HTTPS有什么区别?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是用于在网络中传输HTML页面的协议。
而HTTPS则是在HTTP基础上加入了SSL/TLS协议,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传输方式,通常用于加密敏感信息的传输。
5. 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是一种用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
它以结构化的方式组织数据,并提供了方便的数据访问和处理方式。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6.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
它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同时也是其他软件的运行环境。
7. 什么是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资源进行抽象和隔离的技术,可以将一台物理计算机划分成多个逻辑上独立的虚拟机。
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和维护。
8. 什么是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在计算机中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和方法。
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不同的数据结构适用于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和问题。
计组简答题

1.解释“中断”、“DMA”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并说出他们的区别;中断:由O/I设备或其他非预期的急需处理的事件引起的,它使CPU暂时中断现在正在执行的程序,而转至另一服务程序去处理这些事件,处理完后再返回原程序,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程序中断控制方式”简称为中断。
DMA ,即直接存储器存取,是一种快速传送数据的机制。
数据直接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传送,不需要中间媒介。
DMA与中断的区别⑴中断方式是在数据缓冲寄存器满之后发出中断,要求CPU进行中断处理,而DMA方式则是在所要求传送的数据块全部传送结束时要求CPU 进行中断处理。
这就大大减少了CPU进行中断处理的次数。
⑵中断方式的数据传送是在中断处理时由CPU控制完成的,而DMA方式则是在DMA 控制器的控制下,不经过CPU控制完成的。
这就排除了CPU因并行设备过多而来不及处理以及因速度不匹配而造成数据丢失等现象。
2.解释“静态存储”和“动态存储”的工作原理及其区别,并说明动态刷新有哪几种刷新方式;静态存储器(SRAM) 的工作原理:依靠双稳态触发器的两个稳定状态保存信息。
每个双稳态电路存储一位二进制代码0或1,一块存储芯片上包含许多个这样的双稳态电路。
动态存储器(DRAM)的工作原理:利用芯片中电容上存储电荷状态的不同来记录信息。
通常定义为:电容充电至高电平,为1;电容放电至低电平,为0。
区别:静态存储器的双稳态电路是有源器件,需要电源才能工作,只要电源正常,就能长期稳定的保存信息,所以称为静态存储器。
如果断电,信息将会丢失,属于挥发性存储器,或称易失性。
动态存储器是采用超大容量的存储技术,但是,其存储组件要求由处理器控制的刷新周期。
它与静态存储器等其它存储技术相比,耗电量相对较高。
优点:跟其它类型的存储器相比,每兆比特的价格为最低。
动态刷新有三种刷新方式:集中刷新、分散刷新和异步刷新。
3.解释“同步控制(通信)”和“异步控制”的概念,并区分他们的工作原理及分别适应什么场所;同步通信是指:总线上的部件通过总线进行信息传递时,用一个公共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这种方式称为同步通信,这个公共的时钟可以由CPU总线控制部件发送到每一个部件(设备),也可以让每个部件有各自的时钟发生器,然而它们都必须由总线控制部件发出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计算机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第一章简答题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几代?各时代主要特征是什么?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特征是以电子管为元器件,软件方面用机器语言;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特征是以晶体管为元器件,软件方面用汇编语言取代了机器语言;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是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元器件;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部件,操作系统不断完善。
2、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五个基本部件组成;工作原理采用二进制,程序和数据一样都存放在存储器中,存储程序。
3、60GB能存放多少汉字,每部书40万字,能存放多少本书?=512*1024*1024*60=3221225.472万个汉字,=3221225.472/40=80530.6368本4、进行数制转换(220)D=(11011100)B=(dc)H=(334)O(3AE)H=(1110101110)B=(942)D5、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是什么?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6、第三代计算机语言和第四代语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三代语言属于过程化语言,第四代语言属于非过程化语言,用户不必给出解题过程的描述,仅需要向计算机提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可。
7、RAM和ROM的功能是什么,特点与不同之处是什么?ROM特点是只能从中读出信息,不能向其中写入信息,在关机和断电后,ROM中的内容仍能保存,不会丢失,主要是存储厂家装入的系统引导程序、自检程序、输入输出驱动等;RAM特点是其中存放的内容可随机读写,但RAM中的信息具有易失性,关机或断电后信息会全部丢失,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及所用数据都存放在RAM 中。
8、115与-115的原码补码反码各是什么?-115:原1110011补00001101反00001100115:原01110011补01110011反011100119、存储容量的单位有那些,关系如何?B、KB、MB、GB、TB、PB作为存储器容量的单位,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1PB=1024TB.10、存储器的三级存储体系包括那些部分?高速缓存、主存、辅存11、程序和指令有什么区别,简述指令执行过程?计算机所能识别并能执行的每一条操作命令成为一条机器指令,程序是完成既定任务的一组指令序列;首先将要执行的指令从内存中取出送入cpu,然后由cpu对指令进行分析译码,判断该条指令要完成的操作,向各部件发出完成该操作的控制信号,实现该指令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单描述计算机的层次结构,说明各层次的主要特点。
解:现代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硬件与软件组成的综合体,可以把它看成是按功能划分
多级层次结构。
第 0 级是硬联逻辑级,由计算机的内核,由门、触发器等逻辑电路组成。
第 1 级是微程序级。
机器语言是微指令集,用微指令编写的微程序直接由硬件执行。
第 2级是传统机器级。
机器语言是该机的指令集,用机器指令编写的程序可以由微程序进行解释。
第 3 级是操作系统级。
它既要直接管理传统机器的软硬件资源,又是传统机器的延伸。
第 4级是汇编语言级。
机器语言是汇编语言,完成汇编语言翻译的程序叫做汇编程序。
第5 级是高级语言级。
机器语言就是各种高级语言,通常用编译程序来完成高级语言翻译的工作。
第 6级是应用语言级。
这级语言就是各种面向问题的应用语言。
2请例举5种或以上常用的数据寻址方式,并阐述各自的操作数所在的位置和地址的形成方法。
解:寄存器寻址、立即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相对寻址、基址寻址、变址寻址等。
立即寻址:位置:地址码字段。
方法:只要取出指令就取出了可以立即使用的操作数。
寄存器寻址:位置:指定的寄存器。
方法:地址码部分给出某一个通用寄存器的编号,这个指定的寄存器中存放着操作数。
直接寻址:位置:主存储器。
方法:指令中地址码字段给出的地址A就是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间接寻址:位置:主存储器。
方法:按指令的地址码字段先从主存中取出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变址寻址:位置:主存储器。
方法:变址寄存器中的内容与指令中给出的形式地址A相加,形成操作数有效地址。
基址寻址:位置:主存储器。
方法:基址寄存器的内容与指令中给出的位移量D相加,形成操作数有效地址。
相对寻址:位置:主存储器。
方法:由程序计数器PC提供基准地址,指令中的地址码字段作为位移量D,两者相加后得到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3、请简述cache的地址映射方式,简述各自的特点,并比较优缺点。
解:直接映射、全相联映射、组相联映射。
直接映射:
特点:主存中每一个块只能被放置到Cache中唯一的一个指定位置,若这个
位置已有内容,产生块冲突,原来的块将无条件被替换出去。
优点:成本低,易实现,地址变换速度快。
缺点:不够灵活,Cache的块冲突概率最高,空间利用率最低。
全相联映射:
特点:让主存中任何一个块均可以装入到Cache中任何一个块的位置上。
优点:方式灵活,Cache的块冲突概率最低、空间利用率最高。
缺点:地址变换速度慢,成本高。
组相联映射:
特点:将Cache分成若干组,主存中的块直接映像装入Cache中对应组内的
任何一块位置上(组间采取直接映射,组内采取全相联映射)
优缺点:介于全相联映射和直接映射的优缺点之间。
4、请简述RISC和CISC计算机的指令集特点,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解:RISC是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的简称,其特点是指令集简单、指令编码较为规范、易用流水线的技术提高性能、一般采用load-store结构、通用寄存器的个数较多,优点是设计简单、主频高,缺点是程序较大、依赖编译器的优化。
CISC是复杂指令集计算机的简称,其特点是指令集复杂、指令条数多、指令编码不规范、流水线的实现较复杂、一般支持多种寻址方式,优点是程序较小、编译器的要求较低,缺点是设计复杂、主频较低。
5、为什么要设立总线仲裁机构?集中式总线控制常用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解:由于总线是公共的,为了保证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申请者使用总线,总线控制机构中设置有总线判优和仲裁控制逻辑,即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来决定哪个部件首先使用总线,只有获得总线使用权的部件,才能开始数据传送。
集中式总线控制有3种常见的优先权仲裁方式:链式查询方式、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
和独立请求方式。
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
链式查询的优点是只用很少几根线就能按一定的优先次序来实现总线控制,并易于
扩充。
缺点是对查询链的故障很敏感,查询的优先级是固定的。
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可以方便地改变优先次序,增加系统的灵活性,但控制线数稍多。
独立请求方式的优点是响应时间快,然而这是以增加控制线数和硬件电路为代价的。
此方式对优先次序的控制也是相当灵活的,它可以预先固定,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改变优先次序。
6、试概况通道控制方式和DMA方式的异同点?
解:DMA和通道控制方式最基本的相同点是从CPU中接管外设与主存交换数据过程的控制权,使外设能与主机并行工作。
它们之间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 DMA与通道的工作原理不同。
DMA通过专门设计的硬件控制逻辑来控制数据交换的过程;而通道则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处理器,它具有自己的指令和程序,通过执行通道程序来控制数据交换的过程。
② DMA与通道的功能不同。
通道是在DM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通道要比DMA的功能更强。
③ DMA与通道所控制的外设类型不同。
DMA只能控制速度较快、类型单一的外设;而通道则可以支持多种类型的外设。
7、试比较Cache与虚拟存储器的异同?
解:
同:都需要对地址或标记进行判断。
当Cache或主存已满都要使用替换算法。
异:Cache的容量小,保存的信息只是主存中最急需执行的若干块的副本。
虚拟存储器将主存或辅存的地址空间统一编址,形成一个庞大的存储空间。
在这个大空间里,用户可以自由编程。
虚拟存储器是利用辅助硬件找出虚地址和实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判断这个虚地址指示的存储单元内容是否已装入主存。
Cache 是用主存地址的块号字段访问Cache标记,并将取出的标记和主存地址的标记字段相比较。
若相等,说明访问Cache有效,称Cache命中;若不相等,说明访问Cache无效,称Cache不命中或失效。
虚拟存储器的判断是如果已在主存中,则通过地址变换,CPU可直接访问主存的实际单元;如果不在主存中,则把包含这个字的一页或一个程序段调入主存后再由CPU访问。
8、指令中地址,地址码的位数与直接访问的主存容量和最小寻址单
位有什么关系?说明什么是基址寻址,有什么作用?
解:关系:主存容量越大,所需的地址码位数越长。
对于相同容量来说,如果以字节为最小寻址单位,地址码的位数就需要长些,但是可以方便地对每一个字符进行处理;如果以字为最小寻址单位,地址码的位数可以减少,但对字符操作比较困难。
基址寻址:基址寄存器的内容与指令中给出的位移量D相加,形成操作数有效地址,再从有效地址到主存储器中取操作数。
作用:基址寻址面向系统,主要用于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变换,用以解决程序在主存中的再定位和扩大寻址空间等问题。
9、请简述汉字国标码、区位码、机内码、字型码区别与联系。
国标码是一个四位十六进制数,区位码是一个四位的十进制数,每个国标码或区位码都对应着一个唯一的汉字或符号,但因为十六进制数我们很少用到,所以大家常用的是区位码,它的前两位叫做区码,后两位叫做位码。
国标码是汉字信息交换的标准编码,但因其前后字节的最高位为0,与ASCII码发生冲突,因此不方便在计算机中直接使用。
汉字的机内码采用变形国标码,其变换方法为:将国标码的每个字节都加上128,即将两个字节的最高位由0改1,其余7位不变。
汉字字型码又称汉字字模,用于汉字在显示屏或打印机输出。
汉字字型码通常有两种表示方式:点阵和矢量表示方法。
点阵字型码把汉字按图形符号设计成点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