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自然界的水 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4自然界的水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5.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题目的正确率、解题思路的清晰性以及对“自然界的水”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随堂测试、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给出具体的反馈意见。强调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提供相应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对“自然界的水”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意见,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自然界的水”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自然界的水”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水的性质和作用”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自然界的水”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自然界的水”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自然界的水”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自然界的水”教学目标和“自然界的水”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自然界的水”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互动交流等情况,评估学生对“自然界的水”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合作能力和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提出的节水措施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
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

永和中学八年级化学导学案课型:复习审核人:备课人:王庚文班级:姓名: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自然界的水一、复习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4、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5、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6、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初步学会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7、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8(拓展)、了解氢气的相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检验、验纯、用途。
)二、知识梳理(一)化学基本概念1、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等。
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二氧化碳(CO2)、水(H2O)、五氧化二磷(P2O5)等3、分子4、原子5、硬水6、软水基本操作:沉淀、过滤、蒸馏(二)有关概念之间的比较1、单质和化合物2、原子和分子(三)水1、水的电解实验水的电解文字表达式:2、水的净化过滤是一种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利用它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
⑴过滤操作中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二低:三靠:⑵通过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硬水软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3、爱护水资源(四)氢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检验、验纯、用途三、知识网络四、方法总结本单元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块:一是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水,包括水在自然界的作用、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等;二是一些化学基本概念;三是几项化学实验操作。
其中重点内容是:1.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能动作用。
2.原子、分子的概念。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认识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记住实验的现象和反应产物;(2)能够区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3)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并掌握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4)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水体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5)了解氢气的性质,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气,了解氢气的用途。
2、过程和方法学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化学反应;用过滤、蒸馏等方法分离混合物。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梳理要点】自主完成(一) 水的电解实验的现象:正极气体气的验证方法:负极气体气的验证方法:结论:这说明水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质:化合物: (三)净化水的方法有、、、。
(四)过滤操作要点主要有哪些?(五)1、什么是软水和硬水?2、如何鉴别软水、硬水?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哪些麻烦?4怎样使硬水软化?(六)1、水污染的成因:(1)、(2)、(3)、2、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1)(2)(3)。
(七)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八)氢气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文字表达式:。
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都要。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文字表达式:现象:实验开始时要先再,结束时要先再(四)化学式与化合价1、化学式的概念及意义2、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3、根据化合价写物质的化学式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或原子团的化合价5、根据化学式计算(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3) 计算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问题生成】梳理知识时你还有什么疑惑?记录下来与同伴探讨。
【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根据以往学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整理收获】(小结)【复习反馈】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河水B .蒸馏水C .软水D .硬水2、某同学在实验室闻到类似碘酒的气味,寻“味”而去,发现实验台上棕色瓶内装有固体碘。
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学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学习目标:1.描述水资源的现状。
2. 会概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能够解释水资源的重要性重点、难点:重点: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评价设计:1、通过实验观察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 .自然界中的水分布状况如何?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用途?3.水源污染来自哪几个方面?4.爱护水资源的途径有哪两条?5.生活中你有哪些节水方法?学习研讨: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二):爱护水资源1 、节约用水讨论:如何节约用水?你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建议,说出来与大家共享2、防止水体污染:思考:根据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评价样题:1、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水空气B自来水氧气C过氧化氢溶液水D磷二氧化碳2、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中有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E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D蒸馏水不属于纯净物3、下列现象不会造成水源污染的是()A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中E农药化肥的流失C植物的蒸腾作用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4、下列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A 流水漂洗衣物E农业上对农作物采用滴灌供水C 工业用水循环使用D打扫教室时,先喷洒水后扫地5、三峡工程二期工程已于2003年6月1日开始蓄水。
为防止三峡库区水源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①清理蓄水库库底固体废物;②防止船舶污染;③整治相关河流污染;④治理库区和上游区工业污染。
6、按要求书写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①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自然界中的水教案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熟悉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自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分;〔3〕熟悉水与人类的亲密关系,熟悉水是人类珍贵的资源;〔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改变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依据试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3、情感看法价值观:树立水是珍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省用水、自觉爱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2〕各种水资源的区分2.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试验探究:1.水的组成讨论2.纯洁水与矿泉水的区分教学内容:一.自然界的水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1〕地球外表的分布:在地球外表,江河湖海约占地球外表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留意:地球外表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特别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头受到人们的重视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浇灌〔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1〕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
水在人体内起这调整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作用〔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诺贝尔奖两次获得者林德斯波林医生在《如何活得好》一书中给读者供应了几点养生术,其中有一条就是“每天喝大量得水”4.水污染状况:〔1〕水污染的来源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c.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防止水污染的主要措施:a.加强对水的管理和对水质的监测;b.工业三废实行先处理后排放;其次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c.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节省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二、水的组成及性质1.水的组成试验:水的电解试验现象:1.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管子中都消失气泡,负极和正极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2∶12.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电源正极,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3.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电源负极处,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用一个干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消失水珠,说明反应生成了氢气〔Hydrogen〕氧气〔O2〕+氢气〔H2〕点燃——→水〔H2O〕解释:水在通电的状况下,被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水〔H2,其次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O〕通电——→氧气〔O2〕+氢气〔H2〕气体体积比:1 ∶ 2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导学案)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导学案)
课题2:水的净化(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2、了解净化水和硬水的软化在生产及生活中的意义。
3、知道并练习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过滤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独学):课前预习课本74p 至77p 页。
二、交流学习(独学→对学→群学):预习提纲(课前交流,课堂展示):
1、说出纯水和自然水有何区别及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主要步骤)。
2、根据老师对过滤过程的演示,说出过滤操作中的几个关键点?
3、生活中怎样制作简易可行的净水器?
4、硬水与软水有何区别?怎样鉴别区分硬水和软水?
5、硬水有什么危害?
6、怎样将硬水转化为软水?你对77p 页图4-20的蒸馏装置及图4-21的简易装置(制 蒸馏水)认识了解多少?
三、达标训练(独学→对学→群学→展示):
1、完成课本78p 页“练习与应用”中1~4。
2、洗脸毛巾用久后会变硬,是因为洗脸水中常含有较多的( )
A 、氧气
B 、氧元素
C 、氢元素
D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3、下列净水方法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静置沉淀
B 、过滤
C 、活性炭吸附
D 、消毒杀菌
4、下列操作中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
A 、过滤
B 、蒸馏
C 、煮沸
D 、活性炭吸附。
《自然界的水》教学构思与设计

《自然界的水》教学构思与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3.掌握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3.水的利用与保护。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水资源,感受水的重要性;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探究水的循环过程;3.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水资源的看法;4.视频展示与图片展示: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播放一段关于水资源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2.了解水的作用(15分钟):通过教师简短的讲解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如生命之源、洁净之源等。
a.实验展示:进行水的循环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循环过程;c.视频展示:播放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
4.认识水的利用与保护(20分钟):a.图片展示:展示一些水资源被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b.学生发言: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水资源保护的看法;c.知识普及:讲解有关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如节水、净水等。
5.总结和展望(10分钟):结合课堂内容,总结水资源的重要性与保护方法,并展望未来的环境挑战。
五、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能否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3.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4.教学过程中是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通过《自然界的水》教学构思与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教案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教案
主题:自然界的水
目标:了解水的特性、用途和循环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
水资源。
一、导入
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和思考。
2.师生互动:请学生谈谈对水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情况。
二、学习水的特性
1. 实验:观察水的形态(液态、固态、气态)、味道、颜色等特性。
2.讨论:请学生总结水的特性,并思考水的这些特性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三、水的用途
1.小组合作:学生自由探讨水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方面的用途,并做演示
报告。
2.实践:通过小实验或观察水的应用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水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
四、水的循环
1. 演示:老师讲解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下水循环和河流水循环等。
2. 实验:进行水循环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水的循环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课堂小结
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正确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水资源的作文或设计海报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六、延伸活动
1. 参观当地水厂或水处理设施,了解本地水资源利用情况。
2. 学校组织节水宣传活动,引导学生节约用水。
七、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对实验和课堂活动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参与延伸活动的情况,综
合评价学生对水资源的理解和认识。
八、备注
本次教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特性、用途和循环过程,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水资源的态度,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自然界的水(学案)
1. 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极
(2)A试管里产生的是气;B试管里产生气;B试管里的气体可用
来检验。
(1)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水污染是全球各国十分重视的问题,下列
各项措施可以减少水污染的是 ( )
①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排放②农业上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③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④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②④ D.全部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
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5.下列有关电解水的说法错误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
D.水中加入硫酸是为增加导电性
例: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如下图是过滤操作示意图,请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思路分析:过滤时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即过滤器中滤纸紧贴
漏斗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一定要稍低于滤纸的边缘。
滤纸要低于漏斗边缘;往过滤器中倾倒液体时,盛液体的烧杯嘴要紧靠导流的玻璃棒;玻璃棒下端要轻轻斜靠在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接受滤液的烧杯内壁,答案:
1.水是纯净物是因为 ( )
A .水具有固定的组成、性质
B .能溶解许多物质
C .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D .自来水可以饮用
2.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错误的是 ( )
A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
B . 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能燃烧
C . 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
D .用试管收集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能燃烧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将一滴雨水滴在玻璃片上,凉干后有痕迹证明雨水不是纯净物
B .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
C .鉴别蒸馏水还是自来水可滴加肥皂水
D .自来水可以饮用所以是纯净物
4.在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在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A .加速溶解
B .引流
C .防液飞溅
D .转移固体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一定是纯水
B .水是生命之源,但淡水占总水量不足1%,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
C.水中含氢.氧两种元素,含氢.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水
D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地球上淡水储水量最大
6.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 )
A.蒸溜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 .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 .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 .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7. 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各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 )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⑤恢复湖中荷.菱.水葫芦的种植充分利用植物的净水作用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3. 如图所示的图标是
徽记,它表示的意义是:
小明同学暑假参观了自来水厂,并绘制了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图,其中除去难溶物的步骤有在过滤池中加入明矾、石灰可以,常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的物质是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参考答案
基础评价
1、A
2、B
3、D
4、B
5、B
6、D
7、B
8、节水每一个人要节约每一滴水
8、过滤池、硬水软化、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