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心得体会(最新篇)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通用6篇)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通用6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篇120xx年8月25日莲香园社区党支部组织社区自管党员人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在参观之前莲香园社区党支部还举行了新党员宣誓、老党员重温宣誓誓词的仪式,原社区党委书记还现场发言。
纪念馆总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展览面积2500平方米,由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论《持久战》的发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平北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根据地的开辟、巩固平北坚持冀中开辟平北、平北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平北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八部分组成,展出图片316幅,文物268件。
通过参观纪念馆,大家从不同侧面、多个角度了解了当时全国抗战形势以及平西抗日根据地创建和巩固的全过程;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教育。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军民团结、保家卫国的强大力量,体会到了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
这些退休老党员们纷纷表示,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社区的创建工作,为社区的和谐建设、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努力工作,为社区建设尽自己的最大力量。
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篇2清明节那天,学校组织三年级和初一年级的同学去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扫墓。
刚进大门我们就看见一排排一棵棵的松树,我们绕过松树,就看见了台阶,走到台阶的一半时,我看见了一个白色的碑,我很好奇,所以就想过去看个究竟,当我们走完了台阶后,我们便来到了抗日英雄纪念碑的旁边。
纪念碑的旁边是一个棕色和绿色的坦克,看起来很壮观,我想:红军叔叔应该是用这架坦克来消灭敌人的吧。
我们来到了纪念碑的正前方,它是用大理石雕刻成的,是那么的高大,而且纹丝不动的矗立在那里。
观抗日战争博物馆有感

观抗日战争博物馆有感第一篇:观抗日战争博物馆有感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今天我来到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寒冷的季节回顾历史大抵是再好不过的,此时的温度令人最为理智与冷静,令我记忆犹新的是进门时那宽阔的台阶,走上去感觉到一种神圣和庄严。
进入馆后,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我的感觉“宏伟”,眼前的巨大塑像给人一种威武但又亲切的感觉。
明亮宏伟的大厅使我的精神为之一震,开始参观欣赏。
最先看到的是旧时物品展,放在同一个展柜中的是几架长枪与几把锈迹斑驳的砍刀。
这长枪是日本所用武器,而另一边不言而喻。
我常在想,我们常提到的小米加步枪是否有多少夸张的成分,现今看确实当真如此。
物质上的差距不言而喻,而这差距又确确实实是前日所积累下来的。
当真如此,被别人用枪炮强制打开大门,是何等的屈辱。
而当时已然落后的我们又是在用什么样的武器与对方相抗衡,其艰辛不言而喻。
我国与任何一个国家皆不同。
从1937年7月7日,伴随着卢沟桥畔的第一声枪响,中华民族开始了抗日救国战争,到1945年9月9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这场历时8年的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沉重代价和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场展览中,我们首先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
从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的奋起抵抗: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保卫武汉……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再到台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华侨认购国债回国参战,不同党派和团体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到了这个最危险的时刻”,整个中华民族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更为心痛的是日方使用化学武器的作为。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集锦450字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集锦450字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让我深受触动。
馆内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中的伟大勇气和牺牲精神。
通过参观,我深深地感受到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痛损失和深刻教训,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和平的可贵和战争的残酷。
在馆内,我看到了日本军队制造的各种毁灭性武器,那些战争遗留下来的刀剑、炮弹和子弹仍然带有鲜明的血腥气息。
这些战争遗物让我想起了抗战时期英勇的中国军队和百姓们,他们为保家卫国、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损失。
馆内还展示了许多抗战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让我看到了当时战争的惨状和人民的苦难。
那些血淋淋的画面让我揪心不已,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祖辈们,他们也是那个时代的一部分。
在战争中,他们为了家园和亲人,经受了无尽的痛苦和磨难,但他们始终坚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的向往。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和平的可贵。
战争给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带来的痛苦和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正是因为抗战的胜利,才让中国成为了一个独立、自由和富强的国家。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平,努力为和平奋斗。
抗日战争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牢记战争的残酷和伤害,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侵略,努力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为实现民族富强和全人类的和平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而言之,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让我深受触动,深刻认识到了和平的可贵和战争的残酷。
我会牢记历史的教训,发扬抗战精神,为实现民族富强和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努力。
抗战纪念馆参观观后感

抗战纪念馆参观观后感在一个阳光并不那么热烈的日子里,我走进了那座庄严肃穆的抗战纪念馆。
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想着不过是一些旧照片、老物件,能有多大的触动呢?可当我真正踏入那扇门,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一进门,那种凝重的氛围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英烈墙,上面密密麻麻地刻着一个个名字。
我凑近了看,那些名字并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曾经鲜活的生命,是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付出了一切的英雄。
我慢慢地在展厅里走着,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的细节。
有一个展区展示的是抗战时期的武器装备。
那些破旧的枪支、生了锈的大刀,仿佛在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与残酷。
我看到一把步枪,枪托上的木头都磨损得不成样子,想象着当年的战士是怎样紧紧地握着它,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
还有几枚炮弹,个头不大,但却沉甸甸的,上面的锈迹就像是岁月留下的伤疤。
接着,我看到了一组照片,是关于一场惨烈的战斗。
照片里,硝烟弥漫,战士们的脸上满是尘土和血迹,但他们的眼神却坚定无比。
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一位年轻的战士,他倒在地上,手里还紧紧握着枪,眼睛望着前方,好像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想着要继续战斗。
看着他的眼神,我的心猛地一揪,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
在另一个角落,摆放着一些抗战时期的生活用品。
有一个破旧的搪瓷碗,碗边都磕掉了好几块瓷,还有一双补了又补的草鞋。
这些东西看起来那么简陋,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先辈们依然顽强地抵抗着敌人。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关于根据地的展示区。
那里有模拟的窑洞,还有土炕和简单的桌椅。
我走进那个窑洞,里面很暗,空间也很小。
我试着坐在那土炕上,感觉硬邦邦的,一点也不舒服。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战士们和老百姓一起,纺纱织布,种地生产,为前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
走到一个展示抗战家书的橱窗前面,我停下了脚步。
一封封泛黄的家书,字迹有的已经模糊,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思念和坚定让人动容。
精选五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

精选五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端。
下面是整理的“精选五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仅供参考。
精选五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一】_,历史赋予了她一个神圣的称号—红色英雄城,即使不懂史的人身临在高耸屹立的八一纪念碑下和广场中央,都会被一股红色的革命气息熏染。
在我来到_之前,_是我心目中很向往的革命圣地,因为史载着我们的和平是用鲜血换来的;现在我来到_两年了,最熟悉的还是八一广场,也算是我体验红色革命之地了,也许是高楼大厦的缘故,太多的革命区都不显眼,在今天出于学习的需要,我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感触也颇深_ 有人说太多的现代元素的掺杂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革命先辈的不尊,比如馆内安保需要摄像头布置的森严戒备的,馆内安装了做解说用的电视机_这些元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观的教育效果。
然而我们是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植入的现代元素是在所难免的,那就要我们真正用心去领略那份红色的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早已在心中涌起,在馆前,有历史的烙印历历在目:“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人民革命运动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光荣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革命烈火们不朽的英名,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心里,全省人民誓以坚强的决心,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二日_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是给死者安息最后的告白,给生者最深刻的觉醒,给我们接班人的忠言。
历史已载入史册,我们不能左右,但能够不让它重演的斗志,有新一代接班人的标兵典范。
也许是馆内建了他被囚时简单的生活写照,小学就有老师戏剧性的故事讲解,对他的崇敬之情也由此更深。
在囚牢里面,我们看到他一脸疲惫的表情人手持着笔在进行思索作业,囚牢环境的恶劣不在话下,还要时刻受着皮肉之苦,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塑象征着在敌对势力下不服输的英雄气概,一个永不被敌势力和困难险阻打倒的革命烈士的伟大形象,是对革命烈士的歌颂与讴歌,更主要的是对后人的思想警醒和品质塑造标兵典范作用。
参观鱼子山抗日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鱼子山抗日纪念馆观后感我在鱼子山抗日纪念馆参观,通过电影、书籍和演出的形式,深刻地认识到了鱼子山抗战的艰辛和中国人民在艰难岁月中的无畏精神。
这个馆藏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牺牲精神。
作为一名观众,当我到达抗战馆,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白色石庙。
这个神秘的建筑物原是西安的一个庙宇,被移至鱼子山山顶。
它是一个古老而神圣的建筑物,从外面看望,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之后,我进入了抗战馆。
走近大厅,我看到了一部关于鱼子山抗战的电影。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国近代历史中无数的痛苦和付出。
它讲述了鱼子山战役期间发生的一些故事,让我感到非常惋惜。
尤其是那几个小女孩的悲惨经历,让我更加感受到战争给无辜的生命带来的破坏和悲伤。
走进展厅,我看到了很多珍稀的历史文物,如鱼子山抗战时期的部队配备的军装、食品、武器等。
这些珍贵的遗迹把我们带回了过去,使我们真正了解了抗战时期人民的生活和牺牲。
接着,我来到了纪念碑厅。
这个地方深刻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鱼子山抗战中的牺牲。
这些墓碑上刻着对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人的赞美和敬意。
整个纪念碑厅营造了一种庄严和令人敬畏的氛围,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
最后,我参观了抗战馆的演出。
这个演出邀请了当地的居民扮演了当时军队和群众在抗战时期的角色。
他们向观众展示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生动而形象地再现了那段历史。
观众可以沉浸在那场战争的氛围中,从而深刻地感受到这场战争的惊心动魄和历史气息。
整个参观过程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回忆历史,才能创造未来”。
鱼子山抗战馆邀请观众参观和了解过去,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可以思考历史,反思自己,从而更好地创造未来。
这个参观过程激励和启发了所有人,使我们不仅学习了历史,而且也理解了历史中那种无畏的精神。
在鱼子山抗战馆参观之后,我感受到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民精神。
这个馆完全展现了人类历史中发生的巨大转变,而中国抗战时期发生的相关事件使我感到了人们在困难时期的坚定和不改变,这激励了我来面对我们当今时代中的挑战。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
我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这是一个让我深感震撼、感人至深的地方。
在这里,我看到了历史的痕迹,听到了抗战英雄的故事,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国家的渴望和人民的牺牲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就像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曾经的时刻,看到了人民的痛苦和勇气。
馆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张照片都代表着一段光辉岁月。
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浴血奋战的年代,被那些鲜红的旗帜和激昂的口号所感染,被那些英雄的事迹所感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我们的文化和信仰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基础。
我们的文化和信仰赋予我们勇气和信心,让我们能够战胜困难和挑战。
这是抗日战争的一个非常核心的主题,也是我们现代社会所能感受到最为强烈的感受之一。
此外,馆里展示的人民的牺牲精神也深深地震撼到了我。
他们无私的奉献、顶住巨大的压力,为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贡献了自己最为宝贵的青春和生命。
他们的事迹让许多人感到骄傲和敬佩,留下了人类历史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参观馆内的过程中,我还理解到了历史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我们不仅要尊重历史,更要把握历史,不断发展文化,拓展我们的真正内涵。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真正的摆脱苦难和贫困。
总之,这是一次非常感人的旅程。
不仅仅是因为那些英雄们的事迹让我感到骄傲和感人,更是因为我看到了自己与历史的亲密关系。
我们的每一个人都肩负着历史重任,我们需要把握未来,不断进步,才能真正实达自己的愿望和梦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和美好的社会。
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三篇】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1今日驶车入铺青石板路的宛平城,阳光耀眼,青砖灰瓦的民居上那片片泛黄的瓦块给人一种惬意的温柔,随着脚下木屐清脆的响声,我步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大门。
大厅正中矗立着《铜墙铁壁》的巨型浮雕,人们眼中的愤怒,是他们奋起反抗的前奏,人们毅然举起武器的决绝,证明着华夏着头雄狮觉醒了,中华民族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站在抗日战争的记录表前,看着抗日战争开始,事变的全民皆兵,1932年2月5日东北三省全部沦陷等话语,人们终于晓得了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的道理,是的,为了抗日救国、为了保住尊严,胸中澎湃着激情的中华儿女们将抗日定位了神圣天职,从民族危机的那一刻起,人们终于明白了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抵御外强,才能打倒法西斯同盟,取得胜利。
当再次蓦然回首杨靖宇的壮烈殉国、八女投江的故事,当眼前再次浮现赵一曼英勇就义的场面,正是由这些大无畏的牺牲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即使我们匍匐在重机枪的枪林弹雨之下,中华人民也不会屈服,这种知难而进的精神不正是印证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吗?民族自卫,共赴国难,实行抗战,方能自强!目睹被残暴的日军用炮火轰击过的残垣断壁,那具具赤条条的尸体,那幢幢伤痕累累的炮楼,尸体填满了战壕,落后是要挨打的,人们心中的怒火喷涌而出。
虽然我们开始了正义的反击,但依旧不能北平城沦陷的现实,我感叹战事何时终了,或许这一刻可日军的子弹将将这段史迹记录在册,可能略述数语,以告后人这段永久定格的历史吧!“日军暴行,惨绝人寰。
”这时我对日本军队最深的印象。
我紧闭双眸,用手指轻轻触摸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石,画出了那五个圆圈。
啊,三十万啊!三十万无辜生命死于魔爪,三十万群众生灵惨遭涂炭,鲜血洒满人间,三十万人民被日军的“三光”政策狂轰滥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平谷东北十公里的鱼子山村,京东大峡谷景区内。
在一个曲折、狭长的山谷中,两侧山峰连绵,形成天然屏障,一座白色的单层砖石建筑,庄重、朴素、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就是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
纪念馆原为鱼子山军械修理所遗址,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东军区18军分区军械修理所所在地,该所主要制造装配地雷、手榴弹,并负责修理枪支军械。
纪念馆以冀东地区抗日斗争为背景,以平谷人民及周边地区抗日斗争为线索,生动形象展示了抗日军民的斗争历程。
该馆陈列面积400平方米,呈扇形结构,进馆便可看到四面皆题词的呈长方形柱状的纪念碑。
纪念馆分五部分,运用历史照片、文字说明和实物等多种方式,将那段历史呈现于世人眼前。
每一部分均配有战争形势图,精确详尽地分析了当时的战况。
这些大幅黑白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八路军四纵队挺进冀东,根据地逐渐形成,到他们面临严峻的困难局面,以及取得最后胜利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橱窗里陈列着八路军的军服、民兵自制的地雷、手榴弹,以及缴获日军的军服和刺刀等物品。
馆的右侧壁上还刻有平谷抗日战争革命烈士英名录。
此外,比较引人注目的还有一幅逼真图画,它展示出了打不垮的鱼子山抗日根据地的真实面貌,其三维的构造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革命纪念碑前,全体学院党员同志缅怀英烈,再一次感受作为中国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家深深体会到:
今天如何做党员教师?如何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如何为学院和学校的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观过程中,党员们无不为抗日将士的勇气所震撼,无不被抗日将士的精神所感染。
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与人民群众密切结合,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优秀的鱼子山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冀东人民一起,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为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同时,党员同志还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潜心修养,努力学习,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党总支的领导下,一起与时俱进、发奋图强,为创建学院的优质教育而努力奋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铭记这段惨烈而又光辉的历史,勿忘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人民犯下的滔天暴行,缅怀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激励我们进一步深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革命传统,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
通过这次教育活动,不但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的党性修养,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学院的每一位党员都更加明确了三个“争先”:要求党员要有争先的意识、争先的行动、争先的效果。
从而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地发挥。
参观结束后,党员们就鱼子山军民抗日精神纷纷表示,要学习鱼子山抗日精神,将这种精神转化为教学工作的动力,在实际工作中永葆党员先进性。
附送:
鱼木寨导游词范文3篇
鱼木寨导游词范文3篇
鱼木寨,土家族山寨,位于鄂渝交界处,东距利川市61公里,四周皆绝壁,鱼木寨占地6平方公里,居住着500多户土家山民。
鱼木寨导游词范文1:
鱼木寨位于利川西部,地处318国道线利川至万县途中,寨楼空兀于万山之中,两边一色悬崖,中间只有一狭窄寨门与外界相通。
相传古代马、谭两大土司交战,鱼木寨的险要地势令谭土司久攻不下,数月后,守寨的马土司扔下活鱼无数,落于前来攻寨的谭土司帐前,谭土司叹道:
吾克此寨,如缘木求鱼也,从此便有了鱼木寨这个名字。
目前,鱼木寨中居住着五百多人,均是土家族。
寨内还保存有清代碑墓10座,碑高一般都在5米以上,墓石大都石雕工艺精湛,技艺高超。
寨中的三阳关卡门、亮梯子石栈道凿于绝壁之上,十分险要,古城墙、六吉堂等遗迹则古朴典雅,环绕山寨的鸡头沟瀑布高达百余米,气势磅礴。
鱼木寨导游词范文2:
世界土家文化遗留中心千年古堡鱼木寨位于利川60公里处的谋道镇境内,地处318国道利川至万州途中,距长江万州港50公里。
景区面积20平方公里,是一个自然村落。
鱼木寨是一座集政治、军事、文化为一体的土家族山寨,是研究土家族历史、建筑的实物见证。
鱼木寨民风古朴、其生产、生活、婚
丧嫁娶均保留了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本质特色和习俗,寨内文物丰富、环境优美、民风民俗浓郁,有天下第一土家山寨之美誉。
目前,鱼木寨有100余户居民,大都是土家族,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土家人生活、饮食、婚丧、建筑习俗。
寨内以木建筑为主,石与石、木与木、木与石之间的结合,均用古老巴国传统的营造方法,以榫头相联,阴阳相扣。
鱼木寨导游词范文3:
如果说泰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那么之余土家民俗山区,则是腾龙洞外无洞天,鱼木寨外无桃源。
我是一个地道的土家人,还在孩提年代,对于鄂西利川风景最初的印象就是一片山,一条河,一棵树,一个洞,一个寨,一首歌。
诚如大家所熟知,这里的山、河、树、洞、寨、歌就是七岳连山齐岳山,八百里风景如画清江河,天下第一衫水杉王,腾龙天堂腾龙洞,神秘幽静鱼木寨,土家民歌龙船调,这里的一草一木早已沁入了我们的灵魂深处。
经过岁月的泥泞和风霜的侵袭,而今我们早已将近而立之年,土家儿女也分散到天涯四方,每当和老友相聚,谈论最多还是根植在灵魂深处的那片神奇的土地。
现在的土家儿女,被问及对这山、河、树、洞、寨、歌的感悟,流露在心底的自豪感溢于言表,这山、河、树、洞、歌早已耳熟于胸,唯独对这矗立在灵魂最深处的那座寨子讳莫如深,大家像是相约好的,每次言及鱼木寨,大家的谈话声都会嘎然而止,低头沉思,鱼木寨的文化底蕴早已深入人心,鱼木寨的文化厚重使人高山仰止,大家不自觉的都在规避什么,在隐藏什么,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欠鱼木寨的,他们没有脸去面对这座土家文化的灿烂遗产,他们在逃避在自责。
鱼木寨位于利川谋道境内,谋道镇地处湖北省利川市西北部318国道新老线交汇处,是湖北省西大门,与重庆在318国道上接壤的一个边陲小镇,总面积336平方公里。
东距利川市城区42公里,西距重庆市万州城64公里,现在开通了利川到谋道的公交路线,交通较为便利。
谋道为古巴国南郡,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谋道古称磨刀溪,大丈夫磨刀锤宇宙,士大夫谋道辩古今,这是磨刀溪演变为谋道的最直白的由来,这里的大丈夫、士大夫是讲的土家先民丈夫以武护境,大夫以文论道,无论文武都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谋道镇的人文风情赋予了鱼木寨独特的人文底蕴。
谈论鱼木寨,我自认是最有资格的,因为我是一名地道的土家人,且而鱼木寨离我家的距离也就半天的时间,我为现今还有这座寨子的存在心存自豪,我也为土家文化的最后一片净土而久久思量,为这座寨子的险峻高耸、文化厚重而叹为观止。
虽然我有这个资格,但是我却认为我不是最适合的人选,不为别的,就因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很多次我徘徊在鱼木寨的山脚下久久思量,我是否是有这个底气有这个资格上山,吾怀抱绝境,更觉下笔难,土家先人只在次山中,欲辨已忘言,这是不虔诚的。
在经过一段劳心劳力的历程后,终于山门逢君今始开,鱼木寨山门近在咫尺,一段土家文化史即将为我们打开,让我们见证土家文化的灿烂文明。
我和这位老同志感慨万千,情不自禁。
山门经过多年的风雨飘零仍然屹立不倒,从古山门的建筑结构还能见识到古巴文化的民居艺术,这里的建筑不用一钉一铆,浑然天成,别具一格。
在跨过这道山门后,这片世外桃源的胜景就呈现在我的眼前,仿佛惊讶,仿佛疑虑,这和我魂牵梦绕的梦境既有天渊之别,仿佛又好像一切都处
于情理之中,它的存在没有因后人的想法而有所改变。
鱼木寨给我的最初印象就是散,一个散字道出了鱼木寨的魂所在,这里没有文化堆砌的浮华,也没有人工大规模的雕饰而显现的虚假造作。
鱼木寨的建筑基本采用当地材质,以木头和石头为原始材质,石与石,木与木,石于木组成的结合就是鱼木寨全部人工痕迹的总括。
寨内最大的看点就是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古墓群,总计有百余处之多,这些墓碑有塔式、牌坊式、牌楼多层式、圈顶式和平卧式等多种造型,每一处都摄人心魂,使人久久不愿离去。
其中最大的是建于清同治五年成永高夫妻墓,三门二进,占地100平方米。
墓前碑高
5.2米,宽
5.3米,刻有花鸟人物90余幅。
石雕精湛,品种繁多,人物、花卉、图案皆有,人物雕刻皆取材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碑林中的双寿居集马派雕刻艺术之大成,几百名工匠雕凿了三年,雕出了6出戏剧故事中的500多个人物造像。
所有石雕都是在整块石料上雕凿的,留下了近代书法名家各种字体的手迹和艺术珍品。
鱼木寨的镂空雕刻更是雕刻艺术中的上乘之作,镂空雕刻技艺始于明末,兴于清同治、光绪年间,这门技艺如今多以失传,一座寨子能同时保留这么多镂空雕刻,其文化研究价值可见一斑。
畅游鱼木寨是一次灵魂的还债,这里的一切都还是那么的清新自然,此地的居民并没有因外来客闯入他们的生活而有丝毫的改变,田间地头处处能见到他们忙碌的影子,在闲暇之余,当地人随意就能唱出一段段未经编排的土家山歌,自由自在,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过着他们恬适的民居生活,这里是土家文化的活化石,是土家文明的活词典。
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原汁原味的寨子了,文化古风得到很
好的传承保留,寨内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土家人生活、饮食、婚丧等习俗。
因而才有称谓认为鱼木寨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土家山寨,称为民间的十三陵。
三阳关是鱼木寨为远来的客人送上的最后一餐饕餮盛宴,三阳关是鱼木寨的一道出口,位于寨子的下端,隐于老崖隙中,三阳关也建有一座寨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古时候只要寨子的主人重。
鱼木寨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