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骨折病人护理中应用及论文

合集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的运用的论文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的运用的论文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的运用的论文【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模式;骨科护理骨科患者多为外伤患者,外伤特殊表现为发生突然,治疗周期漫长,需要长时间的调养休息,对生活工作产生很大影响。

患者突然受到外伤,在承受身体苦痛的同时,心理也会受到冲击,特殊是严峻骨科外伤,往往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损害是巨大的,甚至对一个家庭是灾难性。

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简单导致患者产生消极、烦躁、压抑、抑郁的心情,治疗信念缺失,对病情的恢复是很不利的。

由于骨科患者的特别护理性,对护理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依据自身专业所学和临床护理阅历,总结出一整套人性化护理方式,并将其应用到我院收治的一批骨科患者。

将我院收治的166例骨伤患者随机分为讨论组和观看组,讨论组采纳人性化护理模式,观看组仅应用一般护理模式,结果说明利用人性化护理,讨论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部位恢复状况及症状恢复状况均优于对比组,详细试验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将我院自8月至8月之间收治的166例骨病患者作为讨论对象,主要患者是骨和关节的损伤,将讨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讨论组,一组为对比组。

讨论组共86例患者,平均年龄在38岁,男性患者有52例,女性患者有34例,年龄区间在5~72岁,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为2.6天。

讨论组中软组织损伤患者有16人,臂骨骨折患者21人,股骨骨折患者9人,腿骨骨折患者24人,胸腰椎骨骨折患者16人。

对比组共80例患者,平均年龄在40岁,男性患者有39例,女性患者有41例,年龄区间在3~70岁,平均住院时间为2.2天。

对比组中软组织损伤患者有14人,臂骨骨折患者17人,股骨骨折患者12人,腿骨骨折患者21人,胸腰椎骨骨折患者16人。

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状况,两组在性别、年龄、损伤部位及伤情等方面无较大差异,具备可对比性,试验结果具有科学有效性。

1.2人性化护理模式依据所学学问和临床阅历总结出一整套人性化护理模式,该模式以技能护理为主导,辅以心理护理、综合护理等方式。

骨科人性化护理论文

骨科人性化护理论文

骨科人性化护理论文为了促进人性化工作的开展,本文分析了新时期优质服务不仅要提供良好的医疗技术服务,还应在服务过程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和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贯穿在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中。

经过2年时间的努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实现了主动服务,真情服务,人性化服务。

【关键词】骨科;人性化;护理【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zed nursing,this article analyzed that highquality service should include not only providing good medical technique service,but also revealing the thinking of peopleoriented in the serving process.And then we should insist respecting patients,caring patients,facilitating patients and serving for patient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medical service.Since twoyears striving,we not only have got satisfactory effect,but also have realized initiative service,true feelings service and humanized service.【Key words】orthopedics department;humanization service;nursing今年是“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是管理年活动的主线,也是医院管理和医疗卫生的主题。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现状及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现状及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现状及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骨科手术已经成为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骨科护理是骨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骨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医院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病痛,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合作意愿,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本文将就骨科护理的人性化护理现状与应用进行探讨。

随着医疗保障机制的逐渐完善和患者健康意识的提高,病人们对医院护理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和人性化服务态度要求也日益提高。

在骨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已成为医院护理服务的必备要素。

1.关注患者人性化需求骨科护理中最基本的人性化服务就是要关注患者的人性化需求。

每一个患者都是一个独特的人,每个人的肉体和心灵都需要得到关注和照顾。

因此,在骨科护理中,在提供专业护理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患者的情感抚慰,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放松的治疗环境。

2.倾听患者心声倾听患者心声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手段,它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和尊重。

在骨科护理中,护士应该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听取他们的心声和需求,并尽力做到及时解决问题和难题。

3.增强患者自尊心在骨科护理中,护士还应该注意增强患者的自尊心,为患者树立信心和勇气。

严重的骨科疾病和手术治疗可能会让患者感到无力和失落,护士应该通过精心的护理服务,让患者获得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增强他们的治疗信心和合作意愿。

1.注重信息教育人性化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信息教育。

在骨科护理中,护士需要不断关注新的研究成果和医疗技术发展,需要及时为患者提供科学、系统的医疗信息和教育,让患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识和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过程。

2.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人性化护理还需要在医疗服务质量上作出改善。

在骨科护理中,护士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提高诊疗质量,提高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应用论文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应用论文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208-01【摘要】目的:探讨骨科病房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价值,提高骨科病房护理质量水平。

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359例骨科病房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总结人性化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对本组359例患者均实施人性化护理,患者骨折康复效果良好,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住院时间为15~96d,平均35.7d;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为96.9%(348/359),护理效果理想。

结论: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实际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并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骨科病房;应用人性化护理在我国近几年医院临床护理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推广和发展,其以尊重患者的人性价值为主题展开一种具有人道主义特色的护理工作。

加强护理工作的人性化,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者的职业满意度和专业水平,同时也能够增强患者对医疗工作的主动配合度,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水平[1]。

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多例骨科病房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探讨,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359例骨科病房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病情不稳定、意识不清、严重心血管疾病及精神性疾病患者。

359例患者中男182例,女177例;年龄15~76岁,平均42.6岁;已婚238例,未婚121例;文化程度小学29例,初中82例,高中及以上248例;骨折部位包括四肢骨折、骨盆骨折、肋骨骨折等。

2 结果对本组359例患者均实施人性化护理,患者骨折康复效果良好,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住院时间为15~96d,平均35.7d;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为96.9%(348/359),护理效果理想。

3 人性化护理3.1 加强与患者内心的沟通要想针对患者本身具体情况提供各不相同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就应该从患者入院时的心理护理开始,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培养护患之间的感情,并针对患者发生骨折后的各种心理状况进行对症心理指导。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满意度影响论文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满意度影响论文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骨折病员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将我科2011年2月到2012年5月我科120例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将我科2011年2月以前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基础上实施了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最后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了比较。

结果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提高骨折患者满意度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骨折;满意度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临床护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打针、输液等技术操作,更重要是注重“以人为本”的全新护理概念和过程[1]护理工作中树立人性化服务意识,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人性化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

有组织、有计划的、有针对地开展各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为中心的系列护理措施。

打破传统病员健康依赖的模式。

为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的影响,我科开展了我科对病员进行了问卷式调查,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科2011年2月到2012年5月我科120例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男62例,女58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2.6岁。

将我科2011年2月以前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64例,女56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2.8岁。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病员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

患者出院时发放调查表,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情况。

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患者入院时,尊重他们的人格,热情接待患者到病床前,并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同病室病员,主管医生和护士,患者病区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

祝福患者贵重东西的管理。

②护理人员应创造一个良好的病房氛围。

将室内温湿度控制在适当范围,保持空气的流通,室内的整洁。

护理人员带同类患者到床旁讲解战胜疾病的经验,使他们相互鼓励和支持。

主动关心患者,了解他们的需求。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现状及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现状及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现状及应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在骨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更是成为了医护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人性化护理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和情感关怀,通过提供温暖、关心和尊重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本文将就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现状及应用进行探讨。

1. 重视患者的情感需求在传统的骨科护理中,医护人员更多地关注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而忽略了患者的情感需求。

而人性化护理则凸显了患者的情感关怀,通过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患者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关怀。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而人性化护理就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情感。

2. 尊重患者的个性需求在骨科护理中,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求,而传统护理模式往往不能满足这些个性化需求。

而人性化护理强调尊重患者的个性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和尊重,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

3. 培养医护人员的情感关怀能力传统的骨科护理培训更多地注重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他们的情感关怀能力。

而人性化护理则强调培养医护人员的情感关怀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二、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1. 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在骨科病房中,人性化护理可以通过改善病房环境,提供更加温馨舒适的环境,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恢复。

医院可以增加绿植装饰,改善照明设施,提供更加舒适的床铺等,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关心和关怀。

2. 倾听患者心声,提供心理支持在骨科护理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感状态,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支持。

可以定期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解决患者的困扰,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安慰。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通过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倾听患者心声、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和培养医护人员的情感关怀能力,可以使患者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尊重,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引言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下肢骨折成为老年人常见的急症之一。

下肢骨折患者在手术前后都需要得到细致的护理,而手术室作为手术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人性化护理是近年来提倡的一种护理理念,强调在护理中注重人文关怀、尊重患者的尊严和权利。

本文将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办法和建议。

一、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现状1. 老年患者的特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多因骨质疏松、身体机能下降、平衡能力减弱等原因导致骨折。

这类患者常常既有骨折的疼痛,又伴有其他慢性病或合并症,抵抗力弱。

在手术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准备和检查,而手术室护理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

2. 护理现状目前在我国医疗机构中,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对老年患者的人性化护理理念,更注重手术的技术和效率,忽略了患者的感受;另一方面是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较大,无法充分关注个体化的护理需求。

2.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上,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和特殊情况,制定符合患者个体情况的手术室护理方案。

其次是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抚慰和安慰,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最后是在术后的护理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及时有效的缓解和治疗,关注患者的营养和代谢情况,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三、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1.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通过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可以提高老年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细致护理能够让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注,帮助他们积极面对手术过程,减轻紧张和恐惧情绪。

这样有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室工作,提高手术的效果和成功率。

2.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可以减少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期间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对比实验是本次实验的开展过程和方式,研究目的是想要通过对比实验的途径来详细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具体开展结果,将其和常规护理作为两个对比项,通过多种研究和评估方式,统计对比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

结论:在骨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骨科;应用引言:骨科护理是一项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的工作,随着人口老龄化、意外事故的增加和运动损伤的增多,骨科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

同时,骨科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治疗费用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此外,骨科患者常需要忍受疼痛、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和挑战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关注患者的需求,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面、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本文就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分别是研究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将这一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8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通过表1显示对比结果。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期间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是在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详细护理步骤如下:①术前关怀:在术前,人性化护理的重点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骨科手术通常需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例如麻醉和手术前的检查。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手术的步骤和可能的风险,并回答患者的问题,以减轻其不安感[1]。

②术后关怀:在术后,人性化护理的重点是提供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化护理在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摘要】人性化护理主要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以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以及个人隐私为核心,使病人在就医治疗的全过程中都感受到舒心、满意和热忱的服务态度,从而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治疗状态,这是促进病人快速恢复的主要护理方法。

而骨折病人由于卧床时间较长,生活不方便的影响,使其极容易产生心理和精神上的创伤,如果在护理的过程中不能够及时地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极容易产生病人的抵触情绪,对骨折愈合造成影响,因此对骨折病人推广人性化治疗与护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就人性化护理在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浅谈一下对骨折病人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体会。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骨折;护理;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58-02
随着近年来人们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新的心理、生理、社会医学为一体的人性化护理模式广泛地应用在临床医学与护理工作领域,尤其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新世纪,护理工作在医疗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就当前的社会发展而言,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和护理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人性化护理在全国各地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骨折病人治疗中,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病人的就医心理状态,消除不良心理反应和抵触感,这对于提高治疗信心与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1人性化护理概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骨折病发生率也逐年增高。

由于对医疗质量需求的逐年提高,手术已成为骨折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对于当前我国的普通家庭而言,多数家庭都为独身子女,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家庭能够在顾及工作的同时再来照顾病人,基于这种现象,使得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是一种自我照顾的状态,同时基于这种现象,使得骨折病人比其他患者存在着更为脆弱和敏感的心理,这就给治疗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增加了治疗风险,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在目前的骨折病人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就目前的人性化护理工作而言,主要的工作流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入院指导在人性化护理工作中,及时、热情地接待病人入院治疗对于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提高病人的就医心理状态也有着良好作用。

在入院指导工作中,是通过简单明了的介绍医院的环境制度,并注意保持床单整洁和病室空气流通,从而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良好的休养环境,使得患者充满归属感。

同时在护理工作开展中,要认真地分析病人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包括病人的脾气、性格、业余爱好、文化程度以及病人的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护理诊断,从而确定护理措施和治疗计划,制定出相关的康复教育形式和方法。

1.2心理护理由于大多数患者在受伤之后都存在着精神压力大、较重的心理负担,同时还有着担心骨折造成肢体残疾等恐惧,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造成患者的恐惧、紧张、焦虑,使得患者在治疗
的同时遭受心理创伤,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及时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向病者介绍相关的知识,进而消除病人的猜疑和紧张情绪。

同时在心理护理工作中还要适度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向病人讲解有关骨折的知识,介绍他人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以及实力,鼓励病人接受治疗。

1.3生活护理骨折患者由于生活不便,生活护理就显得极为特殊和重要。

首先在护理工作中要及量创造一个温馨优美的环境,使得患者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同时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和频率,保持病室的安静清洁,同时在饮食上要严格控制,要以清淡为主,适当增加饭菜品种,供病人选择,对个别患者的特殊饮食要求,在不违反饮食规则的情况下尽量予以满足。

1.4疼痛护理疼痛是骨折病人最主要的症状,稍有轻微治疗动作,甚至有治疗动作的意向,病人就会表情痛苦,大汗淋漓、呻吟不止等,特别在整复过程中,病人的疼痛心理显得更为突出。

针对这种情况,应从关心和体谅的角度出发,认真听取患者主诉,细致观察疼痛特点,做好相关记录,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对一般性疼痛,可采取聊天、播放音乐等方法转移患者注意力;对疼痛严重患者给予药物或镇痛泵止痛。

1.5康复护理系统的康复功能训练是骨折病人恢复肢体功能的重要措施,康复训练越早,恢复效果越好。

但许多患者由于害怕疼痛或失去信心,不愿进行康复锻炼,抵触情绪较浓。

因此,要向患者讲清康复训练的意义和方法,使其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消除思想顾虑。

2定期进行人性化护理在骨折病人护理中的试验分析
2.1试验目的本文通过人性化护理在骨折病人护理试验中的分析与总结,主要为了阐述与总结人性化护理对病人病情的影响与治疗效果的影响过程,从而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2.2对象与方法
2.2.1试验对象主要是通过对某医院一年时间内治疗骨折患者的病程进行分析,并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观察来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和传统护理模式下的患者康复状态与现象,从而制定出相关的满意程度调查表与统计表。

2.2.2方法对照组方法:解答患者的提问,实施常规的疾病护理方式。

观察组方法: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有效的护患沟通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2.2.2.1转变服务理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以人性化护理为主题的学习和培训。

让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人性化护理的必要性,激发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的热情,增强主动服务的欲望和意识。

逐渐培养每位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的习惯。

提出:让病人满意。

让护士满意。

让社会满意。

建立“我的病人我负责”的护理理念。

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及护理水平。

2.2.2.2加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要求护理人员要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还要有疾病的相关知识。

因此,每季进行“三基”训练和考试,不及格者要补考。

加强自身修养的培训,对护理
人员礼仪培训,要求举止文雅、动作轻巧、语言亲切。

3结语
人性化护理是近年来开展的有益探索,有力地促进了护理水平的提高。

在整个护理环节中以人为本,以病人的康复为本,以病人需求为本,增强了医患沟通,融入了宣教指导,使患者感受到了医院的温暖和关心,获得了愉悦感、满足感和安全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患者由被动地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参与治疗、康复的全过程,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康复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