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概况
温州雁荡山的介绍

温州雁荡山的介绍温州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南部,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它因山势高峻、形似雁群而得名,被誉为“东南第一山”。
温州雁荡山地势起伏,山峰错落有致。
主峰海拔约1100米,被誉为“温州屋脊”。
山上有许多奇峰怪石,形态各异,如狮子峰、龟鳞石等。
同时,雁荡山还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95%,是温州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
雁荡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
登上山顶,俯瞰群山峻岭,云雾缭绕,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雁荡山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如仙湖、仙瀑、仙洞等,美不胜收。
其中,仙湖是雁荡山最大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绿树环绕,宛如仙境。
仙瀑则是雁荡山最著名的瀑布之一,水流从高山崖壁上倾泻而下,水势汹涌,壮观异常。
而仙洞则是雁荡山最神秘的景点,洞内石笋林立,各种钟乳石形态各异,犹如仙境。
除了自然景观,雁荡山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是古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
雁荡山上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古代的佛寺、道观等。
其中,最有名的是南宋文学家陆游的故居,这里是陆游晚年创作的地方,保留着他的遗迹和文物,吸引了大批文学爱好者前来参观。
雁荡山还是一个重要的避暑胜地。
夏季,山上气温凉爽,空气清新,成为人们避暑的好去处。
雁荡山还有许多度假村和温泉,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此度假放松身心。
温州雁荡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
无论是欣赏壮丽的山峦景色,还是探寻神秘的洞穴奇观,亦或是感受古代文人的足迹,都能在雁荡山找到乐趣和放松。
来到雁荡山,您定能体验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文的博大精深。
地理知识知识:中国的亚热带雨林——雁荡山

地理知识知识:中国的亚热带雨林——雁荡山雁荡山是中国浙江省东南部的一座山脉,位于温州市永嘉县和平阳县之间,是中国的亚热带雨林地区之一。
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山川叠嶂,景色如画,一年四季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雁荡山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中国亚热带雨林地区的典型之一。
每年的气温变化不大,温度保持在18℃左右,在这样的温暖和湿润的气候下,雁荡山形成了独特的植被和动物群落。
这里终年植被茂密,山林中的树木、草木和花卉繁荣生长,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生态系统。
同时,雁荡山还是一座著名的森林公园,吸引着众多野生动物和鸟类在这里栖息繁衍。
雁荡山中的植被多样性非常丰富,与云南和海南的亚热带雨林不同,这里更加熟悉东亚温带植被,有着独特的森林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主要植物群落有森林、草甸、沼泽和湖泊等。
森林主要由常绿和落叶阔叶林组成,其中常绿阔叶林主要包括樟树、香樟、柚木和木棉树等,而落叶阔叶林主要包括杉木、松树、杜鹃树和彩叶树等。
雁荡山的自然风光也是令人陶醉的,这里汇聚了多种多样的山岳、森林、水秀、洞穴等自然景观,其中最受欢迎的自然景观之一就是峡谷。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奇峰怪石、清流飞瀑、草木繁茂的林间小径,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雄奇壮美和风情万种的美好氛围。
同时,雁荡山也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为众所周知。
这里有着珍贵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和复杂的生态体系,被称为“东南生态宝库”。
这里有大熊猫、华南虎、穿山甲、黄鹂、白鹤等众多珍稀物种。
与众多著名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相比,雁荡山具有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生物多样性,是中国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标志和宝贵财富。
总之,雁荡山是一座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山脉,其亚热带雨林自然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态体系的独特性,为我们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和生命力的无限可能性。
游走在雁荡山中,不仅可以享受美好自然的恩惠,更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强大力量和生态系统的脆弱角色,促使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可持续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温州雁荡山景点介绍

温州雁荡山景点介绍温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雁荡山。
雁荡山是温州最高的山脉,位于温州市区以西的瓯江南岸,总面积达186.4平方公里。
它是一个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
下面将为您介绍雁荡山的特点和各个景点。
一、雁荡山的特点雁荡山是一个以山峰、溪流、湖泊、瀑布等自然景观为主的山区,山高林密,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这里有着许多世界级的自然景观,如国家AAAA级景区——南浦风景区、瀑布群、谷地、湖泊等。
此外,雁荡山还是一个历史文化名胜区,有着许多古迹和文物古迹,如四大石窟、白云寺、南浦古城等。
二、雁荡山的景点1、南浦风景区南浦风景区是雁荡山的核心景区,也是国家AAAA级景区。
南浦风景区包括南浦湖、南浦古城、南浦岛、南浦森林公园等景点。
南浦湖是雁荡山最大的湖泊,周围有着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湖水,是一个非常适合游泳和野餐的地方。
南浦古城是一个古老的城市遗址,有着许多历史文物和建筑。
南浦岛是一个美丽的小岛,除了美丽的风景外,还有着许多娱乐设施。
南浦森林公园是一个非常适合徒步旅行和野餐的地方,公园内有着许多树木和野生动物。
2、瀑布群雁荡山有着许多美丽的瀑布,如七彩瀑布、虎头瀑布、龙床瀑布、玉女瀑布等。
这些瀑布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美丽的景色。
七彩瀑布是雁荡山最著名的瀑布之一,有着七种不同颜色的水流,非常壮观。
虎头瀑布是一个非常高的瀑布,有着如虎头般的形状,非常适合拍照留念。
龙床瀑布是一条长长的瀑布,水流平稳,非常适合游泳和嬉水。
玉女瀑布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瀑布,有着清澈的水和壮观的景色。
3、谷地雁荡山的谷地非常美丽,有着许多树木和野生动物。
谷地中有着许多小溪和瀑布,是一个非常适合徒步旅行和野餐的地方。
谷地中还有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物,如白云寺、四大石窟等。
白云寺是一个古老的佛教寺庙,有着许多历史文物和建筑。
四大石窟是四个古老的石窟,有着许多历史文物和壮观的景色。
4、湖泊雁荡山有着许多美丽的湖泊,如南浦湖、梅峰湖、赤湖、泥沙湖等。
雁荡山景点简介

乐清简介: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属于温州市管辖区内,地处乐清湾边境。
陆域面积117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49平方千米。
乐清市辖21个镇、10个乡,人口116万。
乐清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柳市镇是我国著名的低压电器之都。
从1993年开始,乐清跨入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
2004年,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小康”生活标准。
乐清属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北部的雁荡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号称东南第一山。
一、雁荡山简介:雁荡山坐落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境内,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距杭州约300公里,距温州70公里。
雁荡山方圆450公里,有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胜门、羊角洞、仙桥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更被称为“雁荡三绝”。
雁荡山以宏伟的山峰、瀑布和洞穴吸引了无数游客,赢得了美好的赞扬。
雁荡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南归大雁多停留在此,故名雁荡。
雁荡山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5年,雁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1.灵峰:灵峰为雁荡山的东大门景区,游客从蒲溪过来很容易就能看到那叫做接客僧的巨岩。
这个接客僧眼目注视着东南方向,双臂张开像是在欢迎五湖四海游客的到来。
接客僧是雁荡山中最具有人物风格的景点,它把我们带入一种佛教的氛围,观音洞最能体现出这种氛围。
灵峰总面积约46平方公里.,奇峰异景。
灵峰的两大奇洞——观音洞、北斗洞是游客经常观光的景点。
游灵峰一定要看夜景,白天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峰,晚上观看却大不一样。
每当夜幕降临,带着想象力人们总是能发现很多美丽的景色。
夫妻峰、雄鹰峰和“犀牛望月”都是不可错过的景点。
【观音洞】观音洞隐于合掌峰中,洞高113米,深76米,宽14米,洞中叠有九层楼,建筑风格新颖。
当太阳出现时,阳光照到洞底那是很罕见的。
从山脚要经历403级石阶才能到达顶层大殿。
在第8 层楼往左面观看,就可见到一尊小小的观音佛像端坐在莲台上,这个就是“一指观音”。
东南第一山——奇秀雁荡山,分幅手绘导游图,自由行攻略详解

东南第一山——奇秀雁荡山,分幅手绘导游图,自由行攻略详解中国的名山有一个笼统的概括,叫“三山五岳”,这八座山至少在信息相对滞后的古代,是为中国最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山岳的代表,这种论述即便流传到今天,依然具有一定的权威。
泰山、华山、恒山、嵩山、衡山组成五岳尽人皆知,而三山就未必有这么统一的看法,主要是除了黄山和庐山外,第三座名山颇有些争议。
但不管怎样,绝大部分的意见还是将此席位给了浙东南的一座名山,那便是本文的主角雁荡山了。
雁荡山雁荡山范围较广,沿着浙南海岸盘踞百余里,由北至南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和南雁荡山。
而一般所说的雁荡山景区为北雁荡,所以本文介绍的就是北雁荡,至于中雁荡和南雁荡,以后有时间再作详细的攻略说明。
北雁荡位于浙南温州乐清市境内,无论你从沿海(沈海)高速还是乘坐火车均可至雁荡山景区的主入口(雁荡山收费站或雁荡山站)出来,通过雁荡山镇,再向西3公里,便到了景区入口,雁荡山的游览正式开始。
雁荡山景区周边交通先来了解一下景区的整个布局,便于做时间的规划(见上图)。
雁荡山景区分为灵峰、净名谷、灵岩、方洞、大龙揪、雁湖等数个分景区,这些景区都沿着北雁荡山的山脉南侧一字排开,所以你只要沿着山南的旅游道路一个个游览就可以了。
值得一提的是,与国内其他名山不同,一般山岳景区,最核心的景观点在其山顶,雁荡山不同,核心景观在周边,其顶峰反而由于地质地貌的景观性不那么丰富而被放弃开发了。
有一条公路可至峰顶,一般只有驴友会上去,那条山脊线是驴友喜欢穿越的路径,较为荒野,所以你若没有户外的特殊爱好,就不用去考虑上山了。
雁荡山首先,我们将到达第一个分景区——灵峰景区。
灵峰景区是整个北雁荡山开发最为成熟,也是景观非常一流的景区。
其内部有多条游玩路线可供选择,如果你想比较全面了解灵峰景区又不至于走重复路线,那请跟我来。
先看一张图。
灵峰景区和净名谷景区上图我把灵峰景区和净名谷景区画在一起了,所以你看完灵峰景区再去净名谷时,依然把手机内容划拉到这个部位就行。
雁荡山景点介绍

雁荡山景点介绍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境内的雁荡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它以雄奇的山峰、清澈的溪流、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南第一名山”。
雁荡山景区总面积达到了1033平方公里,其主峰“大尖山”海拔达到了1073米,是浙江省第六高峰,也是雁荡山的最高峰。
雁荡山四季景色宜人,春季百花争艳,夏季翠绿如茵,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雁荡山景区内的自然景观十分丰富多彩。
山上有着陡峭的绝壁、悬崖和深谷,山下有着清澈见底的溪流、湖泊和瀑布。
著名的景点有:“三峰夹一”、“雁荡山第一梯”、“雁荡天池”、“九龙瀑布”、“天台寺”等等。
其中,天池是雁荡山景区的一大特色,它位于大尖山山顶,水质清澈见底,被誉为“雁荡明珠”,是游客们必去的打卡地点。
此外,雁荡山还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山林间常常能看到松鼠、猴子、鹿等野生动物,各种珍稀植物也在这里生长繁衍。
除了自然景观外,雁荡山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
古代文人墨客对雁荡山赞誉有加,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碑刻。
在山上还有一些古老的寺庙和庙宇,如天台寺、灵岩寺等,这些古建筑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吸引着许多历史爱好者前来参观。
此外,雁荡山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当地会举办盛大的山歌对唱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为了更好地保护雁荡山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雁荡山景区的保护力度。
他们加强了对游客的管理和引导,规范了游客的行为,保护了雁荡山的植被和野生动物资源。
同时,他们还加大了对文物古迹的修缮和保护力度,保护了雁荡山的人文历史。
如今的雁荡山,不仅是一座美丽的风景名胜区,更是一座生态环境良好、人文历史丰富的旅游胜地。
总的来说,雁荡山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彩的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相信雁荡山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为他们带来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写景】雁荡山

【写景】雁荡山雁荡山,位于浙江温州市平阳县,是浙东南的著名旅游胜地之一。
它属于大罗山脉,是以湖泊为主的地质地貌,海拔高度在三百至一千米之间。
雁荡山山峰叠嶂,陡峭奇绝,峰峦盘簇,气势雄浑壮观,历代文人墨客对其赞誉有加。
自古以来就有“山静水秀”之称,是人们避暑休闲、观光旅游的胜地。
乘坐缆车而上,只见云雾缭绕,山峰亭立,仿佛仙境。
天空湛蓝,阳光明媚,让人心旷神怡。
身处高处,能欣赏到壮观的景色。
远眺群峰,绿树成荫,层峦叠嶂,气势磅礴。
近看山体,粗糙的岩石上生长着苍翠的树木,稠密的枝叶遮盖了山路,时常有琉璃环抱的清溪小桥流淌而过。
它们突显出雁荡山的生机和勃勃的生命力。
进入雁荡山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湖泊。
那是一片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水域,被周围的山峰环抱。
秋季,天空湛蓝,山色清丽,游人如织,仿佛仙境。
湖边的桂花阵阵香气撩拨着人们的鼻息。
沿岸走走,可以看到许多休闲游乐项目,例如划船、荡秋千、草滑梯。
湖边的飘带峰,形似飘带,山峰一侧陡峭秀丽,另一侧生机勃勃,因此也有“一面飘带,一面花园”之说。
往内走,山上就会出现大量的古建筑。
它们有和墨香楼,位于群峰之巅,古朴典雅,气势恢宏;也有开元寺,是唐贞观年间的寺庙,门楼宏伟,殿内雕塑精美。
寺庙四周的峭壁上开凿着许多洞穴,里面有佛像或者平安符,是历代信仰弘扬者留下的珍贵文物。
此外,还有古石墓、古壁画等。
走到南渡口,可以看到帝释天宫。
它是雁荡山最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点之一,也是道家的福地。
帝释天宫是明王宏所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文化底蕴。
它坐落在山腰的一个小平台上,是一个由多个庙宇、殿堂和神像组成的整体,寺内殿堂宏伟,金壁辉煌、龙凤环绕,金佛庄严肃穆,是一个值得品味的精神殿堂。
总之,雁荡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充满了独创的自然魅力和生命力。
无论是在顶峰俯视还是在脚下徐行,都能感受到雁荡山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它是一座兼具自然园林、历史文化、旅游景观、人文气息的风景区,充满了别有风味和思想价值的人文历史和文化艺术。
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报告

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报告第一章雁荡山地理调查一、雁荡山地区地理概况雁荡山主要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见图2-1,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300千米。
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
二、雁荡山地区地质调查在中生代时期,亚洲大陆板块受太平洋板块低角度斜向俯冲、碰撞,形成了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
由于火山爆发形成一系列的火山碎屑流、熔结凝灰岩和石英正长岩等,经过1亿多年的地壳抬升和剥蚀,形成雁荡山火山。
雁荡山是白垩纪时期最具完整性、典型性的复活型破火山,其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①火山爆发大量岩浆排出;②岩浆房中出现腾空而塌陷,称之为破火山阶段;③火山再次复活,一般喷溢熔岩或成为岩穹,称之为破火山复活阶段。
雁荡山先后经历了四期喷发,形成由下而上四个岩石地层单元。
火山喷发后又有岩浆侵入,构成一个侵入岩单元,这使得雁荡山具有环形和放射状火山的典型构造,火山岩类型较齐全,岩石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为主,可据岩性自下而上划分为四个岩石地层单元(K1y1、K1y2、K1y3、K1y4),其中第一岩石地层单元(K1y1)为低硅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厚度688米,总体上呈环状分布于雁荡山破火山外缘带;第二岩石地层单元(K1y2)为岩浆平静溢流形成的巨厚层流纹岩,构成了雁荡山的主要景点,厚度大于600米,分布于火山外环,局部有浸出相流纹岩穹;第三岩石地层单元(K1y3)为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并夹有流纹岩,厚度380米,分布局限于火山内环;第四岩石地层单元(K1y4)主要为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局部见凝灰熔岩,厚度297米,主要分布于火山内环,后期岩浆沿原主要喷发通道侵入,构成中央侵入体(Ky)石英正长斑岩,雁荡山破火山的外围地层有磨石山群高坞组(K1g)、西山头组(K1x)的火山岩K以及永康群馆头组(K1gt)和朝川组(K1cc)火山—沉积岩系,这四个岩石地层单元的岩相柱状图见附图1,并且这四个岩石地层单元依次呈层圈状环形叠置,层次清楚,完整地显示了雁荡山破火山的形成演化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雁荡三绝灵峰是雁荡山的东大门。
东来的游客一抬头就能看到蒲溪西边那叫做接客僧的巨岩。
接客僧是雁荡山中形象最为逼真生动同时也最具。
象征意味的肖物拟人景点,它把我们导入一种佛教的氛围,这种氛围在危楼九叠的观音洞里达到了顶点。
其实,与其说灵峰是佛地毋宁说它是仙乡,这并非因为紧挨佛家的观音洞还有一个道家的北斗洞,而是灵峰四周诸多青峰苍崖轮困郁盘,绕出一方如梦如幻的胜境。
灵峰的峰崖又最会做态,所谓“移步换形”,尤其是在月夜,会令人生出许多绪思。
“灵峰夜景”遂成为万口争说的绝景而进入导游的保留节目单,而高妙的佛地仙乡也随之走近了世俗世界。
雁荡之绝美在于夜景----灵峰的夜景,移步换形,变化多姿。
在灵峰景区内,夜景有夫妻峰、犀牛望月、婆婆峰、双乳峰...其中的最富烂漫色彩的便是夫妻峰。
在晴朗的月夜...你看,一对久别的夫妻在热烈地拥抱、亲吻!灵峰主要景点简介灵峰景区是雁荡山精华的“二灵一龙”之一,东至蒲溪,南志白溪,北至马家岭,范围46平方公里。
有26峰、3嶂、18洞、3瀑、34岩、5石、1尖、4谷1天、3岭、5泉、3溪、1坑、4潭、1湖、4寺、2庵、7亭、4桥、2坊等大小131 个景点。
以奇峰异洞为主要特色,尤以夜景取胜。
【合掌峰】由灵峰与依天峰合成,峰高270米,在群峰环拱中直插云天。
夜色朦胧中的合掌峰,变化多姿。
站在灵峰饭店西南角仰望此峰,恰似一对丰满的乳房,因称“双乳峰”。
往前稍移几步,双乳峰变成了一位身着旗袍的苗条少女,面容忧郁,凝思远望,人称“相思女”。
再走到灵峰饭店屋檐前反身仰望,相思女又变成了一只敛翅高蹲的雄鹰。
有郭沫若的诗云:“灵峰有奇石,入夜化为鹰,势欲凌空去,苍茫万里征。
”再站到花坛东侧仰望,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对紧紧偎依的情侣,这叫“情侣峰(夫妻峰)”。
灵峰夜景最富有诗意,实为雁山一绝胜。
【犀牛峰】位于凌霞峰旁的高岗上,昂首东向。
在灵峰饭店的花坛旁抬头可见此景。
当皓月东升时,那犀牛伸着脖子,遥望月亮,故称“犀牛望月”。
为灵峰的著名夜景之一。
【观音洞】藏于合掌峰之中,洞高113米,深76米,宽14米,依岩构筑九层楼阁。
为雁荡山第一洞天。
进入山门即见天王殿。
从山脚要经历403级逶迤石阶,才达顶层大殿。
正殿供奉观音菩萨坐像,旁立十八罗汉塑像,岩壁上新增了三百应真,更显出一派佛门气象。
洞顶有泉水三处,名洗心、漱玉、石釜。
仰望洞顶,中开一小罅,阔尺余,长三四丈有一线天光泻下,名叫“一线天”。
在第七层朝外面岩壁观看,左手面可见一指观音,当中可见侧面观音像,右手面可见地藏王像。
再往洞外观望,可见奇景林立,那双笋峰,以变成蜡烛峰了。
【双笋峰】又名蜡烛峰。
在塔头岭内侧,两峰拔地而起,高七八十米,形长圆而尖,象双笋并立这就是“瑶笋千年生一芽”的双笋峰。
夜幕降临,在渡船岩向里面侧看,又象老僧送客。
在临碧亭看,又象老婆婆转首向外;再向前几步看,却变成了须眉毕备的老公公。
【接客僧】又名石佛岩、老僧岩。
观赏此景的理想地点是石佛亭。
在水涨新桥头向西南观望,也颇为真切。
老僧秃顶披裟,朝东南方,拱手做迎客状。
清人“兀然山口立,笑引往来人”的语句,就是写这个景致的。
【朝阳嶂】从响岭头旅游村向西走,走出村街,迎面横亘于道路西侧的既是朝阳嶂,从南到北,长达400余米。
嶂壁曲突如镂,应物象形,风景如画。
【果盒三景】鸣玉溪中的凝碧潭与跨越其上的果盒桥及果盒岩(亭),和称“果盒”三景。
凝碧潭,位于果盒岩与渡船岩之间,宽阔亩余,深10米,潭水澄碧,清澈见底。
果盒桥,横跨凝碧潭上,紧靠果盒岩,果盒岩形状扁圆平整,中间有一条环痕,俨似果盒。
此岩生得蹊跷,有点神秘色彩。
【北斗洞】原名伏虎洞,因洞口正对着伏虎峰而得名。
后因道家礼拜北斗元君,而改今名。
位于观音洞左侧。
洞内有凌霄殿。
洞口高大宽敞,洞内光线充足,冬暖夏凉,为雁荡山诸洞所不及洞内还有“青石卧龙”、“金鸟玉兔”、“倒挂青蛙”等景致。
【碧霄峰】初名佛掌,又名金掌。
在骆驼峰的北面,一峰高耸入云,峰身苍碧,故名碧霄峰。
峰下有一洞,名碧霄洞,高深10余米,宽约15米。
洞内有暗窖,干燥清爽。
洞前有鸣玉溪潺潺流淌,洞的四周是重峦叠嶂,环境颇为清幽。
【石门潭】在大荆镇西南约一公里处,断崖削壁,屹立如门,上游十八滩水径流百折,汇集于此,形成一个巨潭。
潭长400余米,宽100余米,深30余米,为雁荡第一大潭。
王十朋泛舟潭中,曾发过“壮哉龙伯宫”的赞叹。
春秋佳日,微风过处,潭面波光粼粼;如遇波平,一潭澄如镜,岩松飞鸟,倒映可数,天光水色,上下争辉,极为明丽可爱。
大龙湫在马鞍岭与东岭之间,古称西内谷。
谷中有水名锦溪,源于大龙湫,注经行峡沿筋竹涧入清江而归海。
据说谢灵运当年探幽筋竹涧,终未能上溯入山,错过了和大龙湫邂逅的机会,不然,雁荡开山祖师未必轮得到洋和尚诺巨那来当。
龙湫宴坐雨蒙蒙,这是一种福分。
即使你家住黄果树,不看大龙湫也是一个遗憾。
别的瀑布只是瀑布,而大龙湫是龙。
因风作态直下袅娜两百米,谁能比得?四时朝夕阴晴雨雪它有多少种姿容谁又能说清?所以与大龙湫结生死缘的诺巨那始终不留一言,而无数世俗文人饶舌到最后,还是由清代诗人江堤的一句话作了结:欲写龙漱难着笔!大龙湫景区主要景点简介大龙湫景区,东起马鞍岭,西至东岭,南起筋竹涧口,北至凌云尖。
东西阔28公里,南北长7.5公里,面积为28平方公里。
其中有15峰、13岩、7石、5 嶂、6洞、1尖、3门、2阙、8岭、5瀑、2湫、8潭、1泉、3溪、2涧、1峡、4庵、7亭、1院、1镬、1轩、2桥,合计景点105个。
此区位于雁荡山中部偏西,旧称于“西内谷”以奇峰、巨嶂、飞瀑取胜。
高耸天际的芙蓉峰,变态无穷的剪刀峰,雄伟如屏的连云嶂,云雨漠漠的经行峡,谷幽潭深的筋竹涧,皆为胜境。
被誉为“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变幻多姿,蔚为壮观,更是令人叫绝。
它与灵峰、灵岩合称雁荡山“三绝”。
【马鞍岭】一名石城岭,岭背呈“凹”字形,状如马鞍,是东内谷与西内谷的分界岭,也是从灵岩进入大龙湫的通道。
登岭眺望,满目丹峰翠绿,极为壮观、1990年在岭下开凿一条长300多米的隧道,接通灵岩至大龙湫的车路,一面给游人带来了方便,一面常使游人失去登岭览景的机会。
【芙蓉峰】位于西内谷和西外谷交界处的东岭北面。
明人何白有“江上百里见芙蓉”之句,正因此峰高耸云霄,故特别引人注目。
早在南北朝时,在《谢康乐集》中就有“芙蓉渚有耸石头如初生芙蓉,色皆青白”的记载。
在北宋编纂的第一部全国性的地方志《太平寰字记》中也有“芙蓉山……森然如芙蓉,红赤相间,因以为名”的记述。
也正因此峰高大凌空,人们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它。
比如在离大龙湫里停车场200米处从山凹向右仰望,或从罗汉寺村中向西仰望,就能看到它的不同形状,在东岭和石门一带,也时而可以看到它的各异的丰姿。
最理想的观察点,还是在马鞍岭上,可见一峰特立,峰顶翠石参差不齐,如新蘖初发。
在连霄岭回望,此峰如观音朝北跌坐,前有二岩似童子和净瓶,因此又名观音岩。
清人方尚惠的《芙蓉峰》诗把它写得很美丽:“云间峰朵朵,锦绣似芙蓉,不待秋风起,花光映日红。
”读之,可令口舌生香。
【剪刀峰】位于连云嶂口锦溪的右侧,一峰耸立,上分为二,似两股略开口的蟹螫,看去又像一把大剪刀。
此峰变化极多,名称也多,古有植圭、卷旗、玉柱、一帆等名;今又有啄木乌、孔雀等称呼。
清人钱宾玉说:“千百二峰影名不同,此峰变态更无穷。
”确非夸大之辞。
清人陈梦说在游大龙湫时,曾被这变幻莫测的峰形弄得莫明其妙,不识展旗峰原是剪刀峰的化身,发出“天柱、剪刀二峰何在”的疑问,后经僧人指点,才明白“三峰只一峰也,易地三变其形,入则为剪刀,中立则视为天柱,尽处则状如展旗。
【大龙湫】一名大瀑布。
位于谷底连云嶂。
水从卷壁中凌空腾飞而下,落差197米,为中国瀑布之最,有“天下第一瀑”之誉。
历代文人墨客,无不为之倾倒。
大龙湫在空中、潭成两条龙,腾飞翻卷,仪态万千,变化无穷。
清人袁梅曾赋诗曰:“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
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大龙湫的最奇绝之处,在于因季节、晴雨等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迷人景象。
盛夏季节,雷雨初过,大龙湫象一条发怒的银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直捣潭心,如轰雷喷雪,大声轰响,震天撼地,气势何等雄壮、粗旷!如在晴朗的冬日,大龙湫象一斜散珠,散散落落,随风飘荡,上下飞腾。
在阳光照射下瀑布呈现出色彩绚丽的五色长虹的奇观。
它给人的印象显得十分优美、滞洒。
如在阳春三月,大龙湫又是一番面目。
从嶂顶飘泻下来,悠悠忽忽,晃晃荡荡,不到几丈,就化为烟云,时而象乳白色的纱绉,时而又化为青烟。
从这些纱绉和青烟里,时而又落下块块雪白的棉团,棉团又迅速往下拉长,化为无数箭头和银蛇向下奔窜,却又立即飘散开来,变作乳白色的纱绘和淡青色的烟雾,简直是”水烟云雾难分辨。
”显得那样轻盈、柔美!大龙湫瀑布真是千变万化,不可捉摸,难怪清人江弢叔曾有“欲写龙湫难着笔”的感叹。
相传唐初,诺讵罗进山造塔建寺,后于大龙湫观瀑坐化,他的弟子们曾在大龙湫潭左前方的高阜上,建造宴坐亭。
【经行峡】是指雁渡堤(在能仁寺前东南水口中)至东龙门的那一段山峡,取名于唐。
贯体“雁荡经行云漠漠”赞语中的”经行”二字。
两旁峰峦险拔,岩壁陡削,境极清幽。
在峡内右手面山坡平地上有座化身亭,砖砌,人角,亭高约4米,右卷门高约2米,宽约1.5米。
顶上有之个通天孔,亭左侧各有一大一小的透气孔。
这是宋代建筑,为僧人园寂后火化用的亭子。
【筋竹涧】上连经行峡,下人清江,全长约3公里。
两岸峰峦险峻,岩石错落,树木茂密,水流清澈,鸟语花香,十分清幽;涧中有悬瀑飞泉,又有初月、峡门、葫芦、漱玉、下培、菊英、连环等十八个潭,潭之间有浅滩、夹谷、陡崖。
涧水经过陡峻的夹谷时,奔腾急湍,浪花翻飞。
即使在今天,游人也极难穿涧而过。
难怪1500多年以前的永嘉太守谢灵运,望涧兴叹,只能”越岭”而“溪行”了。
历来写筋竹涧的诗,可谓绝无仅有。
故谢灵运《从筋竹涧越岭溪行》一诗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其中“猿呜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炫。
逶迤傍隈懊,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诸屡迳复,乘流玩回转”的诗句,是昔日筋竹涧的风貌神彩的最好写照。
【燕尾瀑】一名飞泉,俗称开裆瀑,在火焰山西,能仁寺东北。
锦溪之水绕经西龙门触石分流而下,状如燕尾。
瀑下一潭,名叫霞映潭,潭水碧绿,大一亩余,潭中有巨石,形状像大铁锅,侧倚水底,隐然可见。
每当晚霞照映时,潭面鲜丽可爱,潭因之得名。
因潭水下游的筋竹涧内有东龙潭,故又称此潭为西龙潭。
近年在潭旁建造了水泥平台,台上有遮荫伞,可供游人跳水和憩息之需。
潭中有小船数只,在潭中划船,别有一番幽趣。
但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灵岩雁荡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灵岩正当其中,人视为雁荡山的“明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