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课文九 少年王勃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下册:第9课 少年王勃 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下册:第9课 少年王勃 说课稿

9.《少年王勃》说课稿一、说教材《少年王勃》是苏教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叙事写人的文章。

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

课文共分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

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

第五自然段点明《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课文插图与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相得益彰,有助于学生领悟佳句。

另一张是今天滕王阁的美丽夜景。

可借此激发学生对滕王阁的向往之情。

二、说目标为了顺利完成本课教学,我准备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的识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结合中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和本文故事性强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奇”。

3.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美丽景色。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美丽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奇”。

四、说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2.品词析句,重点感悟。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4.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让我们的每一堂课更真实、更扎实、更有效是我们当前语文课所最求的目标,因此我在设计本堂课的教学时,从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教学结构的有效性三方面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一、图文结合,朗读感悟“美”在学习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写了江上迷人的秋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教学更为扎实、更为有效,在学习这段时,我没有做过多的分析与指导,我尽量创设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机会,我们都知道,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有效方法。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少年王勃∣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少年王勃∣苏教版

《少年王勃》《少年王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腾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名篇《腾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才思敏捷和才气横溢。

课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名了事情发生的地点。

第二、三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

王勃却即兴写下了《腾王阁序》。

第五自然段点明《腾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2、学会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

【教学难点】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出示图片,这是哪里?你知道吗?关于这座楼阁有一首著名文章,写这篇文章的少年就是王勃(板书题目:少年王勃)2、学生齐读课题。

3、出示教学目标。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

2、指导学生同桌互读正字音,小组合作学生字。

(1)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

文章宴会庆贺胸有成竹才气秋景灿烂文思如泉少年邀请凝望探望南昌滕王阁阎都督野鸭诵读序言余晖笔走如飞千古传诵拍案叫绝(2)理解词语。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千古传诵(3)听读课文。

观察生字,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讨论如何记忆理解。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揭示课题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宴时写下千古名篇《藤王阁序》,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

)2、王勃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奇才、文思敏捷、有才气……)(二)梳理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腾王阁整修一新,王勃应阎都督的邀请参加宴会。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少年王勃》课件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少年王勃》课件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 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 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 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 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 才!真是奇才!”
王勃写的这 篇《滕王阁序》, 成了千古传诵的 名文。
再见!
少 年 王 勃
三 年 级 语 亲。路过南昌时,滕王阁 刚刚整修一新。一位姓阎的都督 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 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 加。
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 宴会的人很多。都督要求客 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 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 答应。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少年王勃》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少年王勃》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少年王勃》课文及教案【导语】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

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教案】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背诵三、四自然段;书写生字;知道唐代大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就有非凡的才华,就写出了《藤王阁序》这样的千古名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四个成语;感受王勃登上滕王阁观看到的美景与他写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关系。

教学准备:生字卡、投影片、有关王勃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

学习书写生字:学习生字:探昌篇章突读共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少年王勃学生齐读2课文讲谁?注意多音字“少shao”。

3简介王勃:他在少年时,在藤王阁的宴会上,一气呵成写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藤王阁序》。

请同学们自己来学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2检查南昌滕王阁整修一新宴会都督邀请一篇文章凝视秋景水天一色突然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指名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分小组读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 少年王勃》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 少年王勃》课件

读课文,思考:
1.读读第4小节,哪些词 语最能体现出王勃有很高 的才气?用“——”划出。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 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 说:“让我来试试吧!” 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滕王阁序》
“千古传诵”是什么 意思?你能用它造一节,思考并小组交流:
当谁也不敢答应的时候,在文 中找一找王勃的反应?
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 不敢答应。
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 迷人的秋景……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 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 写成了。
在写作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通过鲜明的对比,可以将人物 的形象更完整更突出地展现出 来。
拓展延伸
你佩服王勃吗?试用自己的话来称赞这位小 小少年吧!
才高八斗 见多识广
学富五车 博古通今
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搜集像王勃一样才思敏捷、下笔成 文的人。
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 人的秋景:
思考:
“凝望”是什么意思?能换成“看”吗?
专心致志地看、聚精会神地看、全神贯注地看、 十分投入地看
站在滕王阁上可以看到什么? 在课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 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 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 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远处,天连着水,水 连着天,水天一色。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 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 天边轻轻地飘荡。
落霞与孤鹜齐飞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 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 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 地飘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少年王勃》课件PPT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少年王勃》课件PPT

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
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 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 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 荡„„
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能用自己话描绘一 下这幅江景图吗? 读读这两个句子,你觉得描写的景色美吗? 美在哪里?
这么迷人的江景图,王勃只用一句话就写出来 了,是哪句话?在课文中找出来画上虚线。
滕王阁夜景
自由朗读课文
1.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词; 2.读通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 几遍; 3.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探望
都督 读书 才气
南昌
宴会 顺序 秋景
滕王阁
文章 庆贺 灿烂 野鸭 凝望
胸有成竹 拍案叫绝 整修一新 凝视秋景
文思如泉 水天一色
笔走如飞 千古传诵《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读第三四自然段。想一想:王勃又是怎样 表现的呢?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 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 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1. “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造 一个句子吗?
2.王勃为什么能做到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读了王勃诗句,那位都督有什么表现? 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 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
自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哪个词说明王勃的《滕王阁 序》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请把 它圈出来。
“千古传诵”是什么 意思?你能用它造一 个句子吗?
课文主要说了
(谁)在
(什么地方)赴宴时,写下 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
王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 诵的名文的呢? 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并同桌交流: 1.都督为什么要请王勃参加宴会?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少年王勃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少年王勃
滕王阁位于赣江边。滕王阁在历史 上的兴废达29次之多,现在的滕王阁主阁 落成于1989年10月8日,共九层,净高 57.5米,南北配有回廊连接的两个辅亭, 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它濒邻南浦, 面对西山,视野开阔。
王勃,唐代诗人, 字子安, 山西河津人。 他与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以诗文齐名, 并称 “初唐四杰”。 他才华早露,未成年 即被世人赞为神童。 上元二年,他南下探 亲,渡海溺水,惊悸而 死,仅27岁。
多音字
少 shǎo(多少 少数) shà o(少年 少女) 都 dōu(都是 全都) dū(首都 都督)
轻声
dū du 都督
都督:古代的军事长官。 宴会:主任和客人在一起饮酒吃饭的聚会。 庆贺:向有喜事的人道喜。 余晖:傍晚的阳光。 胸有成竹:做事之前已经有充足的考虑。 文思如泉:形容人的文思如泉水般涌出。 笔走如飞:写文章速度很快,一气呵成。 拍案叫绝:形容对一件事非常赞美。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这句话好在哪里? 3.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 王勃是怎样写这句话的?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 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1.王勃在看什么、想什么? 2. “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造 一个句子吗?
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 写成了。 读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王勃为什么能做到文思如泉、笔走 如飞?
生字
探 昌 阁 都 宴 章 鸭 读序
探望
南昌
滕王阁 灿烂 都督
宴会 读书
文章 顺序
邀请
不敢 野鸭
水天一色 文思泉 整修一新
胸有成竹 拍案叫绝
千古传诵 笔走如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 少年王勃 ∣苏教版 (共34张PPT)36页PPT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 少年王勃 ∣苏教版 (共34张PPT)36页PPT
共34张PPT)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九少年王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绿线内的三个字只识不写。

3、体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以及王勃的才华。

教学重难点:
诗文结合,理解诗的意思,情景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形容有才气的成语: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满腹经纶出类拔萃
博学多才见多识广
2、滕王阁简介
滕王阁位于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

唐高宗永徽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都督洪州时所建,故名滕王阁。

滕王阁在历史上的兴废更迭达29次之多,现在的滕王阁主阁落成于1989年10月8日,共九层,净高57.5米,南北配有回廊连接的两个辅亭,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

它濒邻南浦,面对西山,视野开阔。

二、自学要求
1.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词;
2.读通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
(1)藤王阁整修一新,王勃应阎都督的邀请参加宴会。

(2)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

(3)点明《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四、王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的呢?
默读第1、2自然段,自学并同桌交流:
1.都督为什么要请王勃参加宴会?
2.都督要求客人写文章时,人们的表现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五、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并小组交流:
1.站在滕王阁上可以看到什么?在课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2.王勃为什么会答应写文章?
3.都督为什么会称王勃为奇才?
六、这么迷人的江景图,王勃只用一句话就写出来了,是哪句话?在课文中找出来画上虚线。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这句话好在哪里?
3.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