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集合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1.说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单元中的“集合”部分,属于基础数学概念教学。

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如并集、交集等。

此内容与前后知识点紧密相连,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概念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难点在于掌握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及运用。

形成这些重点难点的原因在于,集合概念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说学情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易分散,逻辑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中。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分类和计数问题,这为学习集合概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由于集合概念的抽象性,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惑。

学习困难预测: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如并集、交集等。

解决策略包括使用具体实例进行演示,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来加深理解。

3.说教学目标目标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目标达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通过具体实例和动手操作来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掌握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需求。

4.说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阐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难点在于掌握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及运用。

解决这些重难点的具体方法包括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关系分析:重点和难点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3篇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3篇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3篇教育是石,撞击生命的火花。

教育是灯,照亮夜行者踽踽独行的路。

教育是路,引领人类走向黎明。

因为有教育,一切才都那么美好,因为有教育,人类才有无穷的希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姓名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出示信息。

出示教科书例1,只出示统计表,不出示问题。

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激发“冲突”让学生自由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重点关注“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让学生解答。

关注不同的答案,抓住“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独立思考表达方式,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师: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你能不能借助图、表或其他方式,让其他人清楚地看出结果呢?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

2.汇报交流,初步感知集合概念。

(1)小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2)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全班交流。

请每幅作品的创作者上台介绍自己的思考过程,注意追问“如何表示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体会两个集合中的公共元素构成的交集。

预设1:把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姓名分别列出,把相同的名字连起,就找到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了,有3人。

这样参加跳绳比赛的9人,加上参加踢毽比赛的8人,再去掉3个重复的,应该是14人。

预设2:先写出所有参加跳绳比赛同学的姓名,再写参加踢毽比赛的。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集合。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定义与特征2. 集合的表示方法3. 集合的运算4. 集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和运算。

2.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理解集合的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集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集合的定义、特征和表示方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用集合的表示方法展示出来。

4. 小组展示: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评价和讨论。

6.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广角——集合》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基础的集合题目,巩固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拓展练习: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集合的运算题目,提高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考题: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思考集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数学广角——集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从直观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集合的概念,理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并能够运用集合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确保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思考探究中,逐步建立起对集合的深入理解。

一、导入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集合实例,如水果篮中的水果、文具盒中的文具、班级中的学生等。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三年级数学上册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例1(用序号代表姓名),第105页做一做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也是排第4,这队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例:
三(2)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报名表
1、根据例突破目标1:
通过学生找队员游戏和互动,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跳绳踢毽
2、解决实际问题:
参加跳绳和踢毽的一共有多少人?
同桌讨论,学生尝试自己动手计算
5+7-2=10(人)5表示参加跳绳的人数,7表示参加踢毽的人数,-2表示2人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人,重复了所以要减去2。

3+2+5=10(人)3表示只参加跳绳人数,2表示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人数,5表示只参加踢毽的人数……
通过学生一问一答来完成。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自己完成教材105页1,集体评讲。

2、学生解决课前导入的问题。

3、课堂检测。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谁帮了我们的忙?引出韦恩图
板书设计:
集合
跳绳踢毽
5+7-2=10(人)
3+2+5=10(人)。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9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9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9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集合》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向学生介绍集合的概念、特点和表示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集合的含义和作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集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运算。

但是,对于集合这个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和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能够用集合的符号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集合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集合的概念。

2.新课导入:向学生介绍集合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集合的表示方法。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4.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练习,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一些问题。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集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学广角-集合

教案:数学广角-集合一、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并掌握集合的概念,能够识别并运用集合的元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难点1.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的理解。

2. 集合元素的操作和运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集合图示卡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集合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集合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集合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集合的表示方法。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教具,识别集合的元素,并尝试用集合的表示方法进行表达。

4. 活动二: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实物模型表示集合,并交流分享。

5. 活动三: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集合元素的操作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集合元素的操作和运用。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观察生活中的集合现象,用集合的表示方法进行表达。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操作和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了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同时,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合作学习的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部分学生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标题: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识别集合中的元素。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进行分类和计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 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 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

2. 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用具(如计数器、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共同特征,引出集合的概念。

2. 向学生介绍集合的表示方法,如列举法、描述法等。

二、探究(10分钟)1.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即一个元素只能属于一个集合。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3. 引导学生运用集合进行分类和计数,如将一组物品按照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

三、巩固(10分钟)1. 出示一些物品或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属于某个集合。

2. 让学生用集合的概念和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统计班级学生的性别、年龄等。

四、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集合表示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 让学生尝试用集合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逻辑问题,如“所有人都是学生,所以所有学生都是人”。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集合的概念、性质和表示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集合的概念和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使学生理解了集合的概念和性质,学会了用集合进行分类和计数。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集合概念和性质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集合的确定性和互异性,以及如何运用集合进行分类和计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集合》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集合》人教新课标(2023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集合的概念和集合符号的使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集合的特征识别,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集合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我们身边哪些物品可以组成一个集合?”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让学生们收集自己喜欢的物品,然后分组展示这些物品如何构成一个集合。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们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总体来看,这种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们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这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关注学生们的表达能力的培养。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于集合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总体良好。但我也意识到,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集合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集合符号的使用和基本运算掌握得还算不错。但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集合运算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类似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提高集合运算的能力。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很高,展示成果时也能看出他们对集合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集合知识的应用还不够自信。因此,我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集合的基本运算:掌握交集、并集和差集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举例:A集合{1, 2, 3}与B集合{2, 3, 4}的交集为{2, 3},并集为{1, 2, 3, 4},A集合与B集合的差集为{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某班学生饮食调查: 喜欢吃肉的 36人 喜欢吃蔬菜 34人
两种都喜欢吃的有30人
两种都不喜 欢吃的有6人
该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46人)
学校共选派了38位老师去参加庆典 活动。参加通车典礼的有20位老师, 参加渔家乐”旅游节开幕式的有30 位老师。两种活动都有去参加的老 师有几位?
百岛风光
有4人
孔月 峥嵘 周洋 子榆
这一排一共有 几人?
在旧石器时代制作石器最原始的办法,是把一块石头加以敲击或碰击使之形成刃口,即成石器。打制切割用的带有薄刃的石器, 则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先从石块上打下所需要的石片,再把打下的石片加以修整而成石器。初期,石器是用石锤敲击修整的, 边缘不太平齐。到了中期,使用木棒或骨棒修整,边缘比较平整了。及至后期,修整技术进一步提高,创造了压制法。压制的 工具主要是骨、角或硬木。用压制法修整出来的石器已经比较精细。
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 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 信心。
第( 3 )排同学喜欢的两种水果调查统计
孔月 峥嵘 喜欢 孔月 峥嵘 苹果
石器时代游戏 http://www.shiqi.co/ 石器时代游戏
到新石器时代,石器制造技术有了很大进步。首先,对石料的选择、切割、磨制、钻孔、雕刻等工序已有一定要求。石料选定 后,先打制成石器的雏形,然后把刃部或整个表面放在砺石上加水和沙子磨光。这就成了磨制石器。 磨制石器与打制的石器相比,已具备了上下左右部分更加准确合理的形制,使用途趋向专一;增强了石器刃部的锋度,减少了 使用时的阻力,使工具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里去?苏家怕丢人,这才没声张?刘家要逼急了,说不定苏家也就声张了……这也是明蕙大舅舅不敢往狠里逼苏家的原因。他 怕逼到他来也落不着好儿。逼呢,还是要逼的。明蕙大舅舅心事重重的爬着台阶,毕竟两条人命,说没就没了?丢到水里也该 听个响吧!归根到底一句话,要钱哪!——嘿,那些猴儿崽子嘀咕的是啥?几个刚缝上开档裤的毛孩子,拍着手跟他们唱: “……设赌局,诈元宝……陪了姑娘陪侄女,背着死人要元宝……”喂喂,这唱的是啥?!离他们近的刘家人,猫眼过去要抓 他们过来问个明白,毛孩儿比猴儿还精,立刻喧笑着跑了。又有些少年,都是不事学习生产,专修仪容,卖俏勾搭妇女、哨聚 滋事的能手,但见他们刚长出的小胡子上抹着头油、脸上则敷着胡粉,衣襟拉起来一些,好炫耀情人送的白底子绣金花凤凰的 汗巾儿,袖子也提起一些,好炫耀里头散着异域芬芳的胭脂渍儿。这会儿他们也来上香,眼睛倒没偷觑姑娘们,却觑到刘家这 边,嘴里念念叨叨:“贪发财想疯了的!设赌局,竟敢把脏水泼到柯五哥身上。”第一百零三章 卖身进京纵强贼(9)“什 么?”刘家人跳脚问。“什么什么?我问你,”泼皮少年才不怕他们,“柯五哥赌虫使诈,你说的?”“我没说……”刘家人 被他们气势所慑,软回去。“不是你们说的还是谁说的?”少年们步步紧逼。“我们哪知道……喂,关你们什么事?!”刘家 人反击。“柯五哥是我们朋友!”泼皮少年把衣襟拉得再高一点,让腰带上的剑把子有露露脸的机会,“你说关不关我们的 事?”官府不准平民当街佩剑,但黑市仍有售短剑,跟长剑一样锋利,比长剑还隐蔽好用些,卖的时候也不问对方是否平民、 买了回去是否当街佩戴,就是价格贵点儿。从前,泼皮少年只有搞个套子、买把匕首插在里头充数。明柯跟他们成为酒肉朋友 之后,跟他们一起卖俏抹粉,还出钱给他们都佩了真正的蛇皮鞘短剑,这些少年可感戴明柯了。忽闻明柯卷款潜逃,而且还有 可能在赌局里诈了大伙儿一票,他们不敢相信,不久前又听到一个说法,原来是刘家骗钱,借着七 的手段,想把脏水扣在明 柯头上,明柯无奈,这才逃跑了。刘家太也无赖!他们决定见义勇为,替明柯讨公道。必要时,用武力来讨公道,甚至用血也 可以。被官府通缉,亡命天涯都可以。他们都只有十七八岁,正在一腔热血嚣叫着等不及要喷出去的年纪,不怕死,就怕不刺 激!在他们魄力十足的挑衅下,刘家人退缩了:“柯少爷真不是我们陷害的……”“那你们承认他是被陷害咯?”少年中有人 脑子很灵。“这个……”“你们知道他被陷害咯?”“也、也不是很知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少年 们很高兴把学堂上夫子的教训搬到这里来用,“有什
田野 文阳 周洋 子榆
阳光
云辉
6人 4人
喜欢 孔月 孔月 峥嵘 峥嵘 梨子
他们一 共有几 人?
喜欢苹果 田野 文阳 阳光 云辉
喜欢梨子
周洋
孔月 峥嵘
子榆
两种都喜欢
我们班部分同学的饮食习惯调查:
喜欢吃肉的 只喜欢 吃肉 喜欢吃蔬菜的
有12人
有 8人
一共调 查了多 少个同 学吗?
(17人)
只喜欢吃 蔬菜的 既喜欢吃肉又喜欢吃蔬菜的有3人
两天都有30人,
要游览海霞军事主题公园的有30人,
既要去大沙岙又要去主题公园的有18人。 另还有10位游客要出海做一回渔民。 百岛旅行社本周末将迎来多少位游客?
第( 3 )排同学喜欢的两种水果调查统计表 喜欢吃苹果的同学 喜欢吃梨子的同学
有6 人 孔月 峥嵘 田野 文阳 云辉 阳光
我们班共有同学48人
去过仙叠岩的有( )人,
去过海霞军事主题公园的有( )人,
两个地方都去过的有( )人,
两个地方都没去过的有多少人?
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 提出哪些问题呢?
百岛一日游
一共几人? 18 人
30人
30人
10 人
昨天进了6种水果:
今天进了7种水果:
两天共 进了多 少种水 果?
昨天进的水果 今天进的水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