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上册绘画——特别的我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主题优质教案《特别的我》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优质教案《特别的我》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优质教案《特别我》含反思一、教学内容1. 解自己外貌、性格、喜好等特征;2. 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独特之处;3. 培养幼儿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每个人独特性,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2. 培养幼儿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3. 提高幼儿自信心,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独特之处;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镜子、画纸、画笔、彩泥、挂图等;2. 学具:画笔、彩泥、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镜子中自己,让他们描述自己外貌、性格和喜好。

引导幼儿发现每个人独特之处,激发他们对主题活动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挂图为例,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图片中人物特点,让他们学会用词语描述自己独特之处。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我是特别”主题活动,让他们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制作自己“特别名片”。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独特之处。

4. 分享展示(5分钟)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特别名片”,让他们用简洁语言介绍自己独特之处。

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特别我》2. 板书内容:外貌特点:眼睛、鼻子、嘴巴等;性格特点:开朗、内向、勇敢等;喜好特点:唱歌、跳舞、画画等;优点: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勇敢自信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独特之处》请幼儿用画笔和彩泥创作一幅画,描绘自己独特之处,并在画作旁边用文字进行简要介绍。

2. 答案示例:画作:一个小男孩正在踢足球,旁边有文字描述:“我喜欢踢足球,我很勇敢,不怕困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幼儿在表达自己独特之处时,语言描述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和接纳他人方面,还需加强教育。

幼儿中班主题教案《特别的我》

幼儿中班主题教案《特别的我》

幼儿中班主题教案《特别的我》幼儿中班主题教案《特别的我》一、教材分析:这个主题源于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在幼儿园中,孩子们不仅要了解自己,而且还要接纳别人的不同,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人格。

通过这个主题教学,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个人价值观,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同时也理解别人。

二、目标:1. 学会接纳不同的同伴,建立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

2.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保持对自己的自信和积极的态度。

3. 发现并欣赏别人的优点,建立学习他人长处的态度。

4. 学习如何与别人共处,积极协作,发展社交技能。

三、教学内容:1. 自我认识:让孩子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表现自己的个性与特点。

2. 接纳不同:通过游戏、故事、观察识字等活动,让孩子了解和接触不同的人和文化。

3. 欣赏优点:通过游戏、故事等活动,让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4. 社交技能: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孩子学会与别人相处的方法。

四、具体活动设计:1. 自我认识活动:(1) 自我介绍:让孩子表演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名字、爱好、特点等。

(2) 制作自己的标志:让孩子用手工制作自己的标志,可以是他们的画像、头像或其他专属的标识。

(3) 绘画:让孩子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展现自己的个性。

2. 接纳不同活动:(1) 文化展示:让孩子带来他们家乡的特色饮食、服装、民俗等,与同龄人分享文化。

(2) 观察识字:让孩子观察周围环境,辨认不同的文字和符号。

(3) 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认识不同的同伴,培养容纳不同的心态。

3. 欣赏优点活动:(1) 愉快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发现同伴的长处,夸赞和感谢别人。

(2) 用心观察:让孩子观察同伴的表现,发现被赞赏的地方。

通过这个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也可以有被肯定的时候。

(3) 故事和绘本:让孩子欣赏优秀的童话故事和绘本,培养欣赏他人创作的态度。

4. 社交技能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孩子扮演人物,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人交往的过程,并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中班语言活动《特别的我》教案附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特别的我》教案附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特别的我》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认识自我》,详细内容为第一节《特别的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特点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等方面的特点,增强自我认识。

2. 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培养幼儿欣赏他人,尊重差异,学会友好相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准确描述自己的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自我认识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镜子、图片、卡片、挂图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神秘礼物(镜子),让幼儿轮流观察自己,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外貌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讲解如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等,引导幼儿学会表达。

例:我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我喜欢笑,我喜欢画画……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的引导,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特点,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互相观察、交流,发现彼此的不同,培养幼儿欣赏他人,尊重差异。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之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特别的我》2. 板书内容:外貌特点:眼睛、鼻子、嘴巴、头发等性格特点:开朗、活泼、文静、内向等兴趣爱好:画画、唱歌、跳舞、玩游戏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特点,并用语言描述。

答案示例:我有一双笑眯眯的眼睛,我喜欢跳舞,我还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提高了幼儿的自我认识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表达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多给予关注和指导。

1.绘画《特别的我》

1.绘画《特别的我》

常州悠悠培训“中班美术上”教学活动执教:沈智萍杨宇婷韩立敏李娜地点:东方名园中班对象:中班幼儿时间:2018.9.19活动名称:绘画《特别的我》活动目标1.初步掌握用绘画的方式较准确地表现正面人物的外形特征。

2. 进一步观察、了解自己五官和身体的结构。

3. 乐意欣赏、猜测同伴的作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同伴的典型特征。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会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2.物质准备:(1) 教师资源:①电子课件。

②范例:教师的正面自画像(重点强调自己的外形特征,如发型、是否戴眼镜、衣服的颜色等方面)。

(2) 幼儿资源:①《美术。

操作单》第 5~6 页。

②自备材料:勾线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1. 游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 师幼共同玩游戏 2~3 次,幼儿根据教师描述的特征,快速猜出同伴。

教师:我们来玩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请你根据我描述的特征,来猜出他是谁?(如,他是个小男生,头发很短,大大的眼睛,今天穿件有小熊的衣服、条黑色的裤子。

... 他是谁呢?)(2) 教师鼓励幼儿从小朋友的五官、发型等外形特征来回答。

①教师:你是怎么猜出是 X x 小朋友的?②师幼共同总结: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2. 交流讨论,学习画正面人的方法。

(1) 教师:你们看他有哪些部分组成?(请名幼儿站在前面,引导幼儿观察站在前面的小朋友,知道他有头、五官、身体,两只手臂、两条腿。

)(2) 引起幼儿的讨论,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①教师:要画我们自己怎么画呢?②教师: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引导幼儿由上至下观察人,知道从上往下画。

)(3) 师幼共同小结:画人的时候从上往下画,先画人的头再画身体,再画手臂,手臂画在身体的最上方,然后在身体下方画出两条腿和脚,最后再添画上人的五官、发型和衣服。

3. 欣赏范画,引起幼儿的兴趣,学会表现个人特征。

(1)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你们猜猜画的是谁?(2)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人物的特征,结合范画说一说教师的外部特征。

特别的我幼儿园中班教案

特别的我幼儿园中班教案

特别的我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三单元“特别的我”,主要涉及章节为“我的身体特征”和“我喜欢做的事情”。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以及介绍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画画、唱歌、跳舞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表达自己喜好和兴趣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交流的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表达自己的喜好。

重点: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间的交流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镜子、画纸、彩笔、玩具等。

学具:小镜子、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大镜子中的自己,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身体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自身为例,讲解眼睛、鼻子、嘴巴等身体特征,并让幼儿模仿描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身体特征,并在画纸上用彩笔描绘。

4. 分享交流(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幼儿猜一猜是谁的身体特征。

5. 表达喜好(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画画、唱歌、跳舞等,并进行分享。

6. 小组活动(1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互相交流身体特征和喜好,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特别的我》2. 内容:身体特征:眼睛、鼻子、嘴巴等喜欢做的事情:画画、唱歌、跳舞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身体特征和喜欢做的事情。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在描述身体特征和表达喜好方面的困难,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课堂所学,让家人了解他们的身体特征和喜好。

同时,教师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我的家庭”、“我喜欢的小伙伴”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园中班特别的我教案

幼儿园中班特别的我教案

幼儿园中班特别的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的社会领域教材,章节为“特别的我”。

该章节主要通过故事和活动,帮助孩子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孩子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3. 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难点:帮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书、多媒体教具、画纸、彩笔等。

学具:孩子们的自画像、特点和优点的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教具播放故事《特别的我》,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2. 故事讨论(10分钟):让孩子们分享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特点和优点,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自己也有同样的特点和优点。

3. 自我探索(10分钟):让孩子们拿出自己的自画像,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

4. 小组活动(10分钟):让孩子们分成小组,互相分享特点和优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特别的我特点优点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点;2.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记录下他们的特点和优点,并在下一次课堂上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特点和优点的比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提高自信心。

同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进家长对孩子们的了解和关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故事的选择:故事书《特别的我》是一个关于孩子们自我认知的故事,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优点。

在选择故事时,要确保故事内容贴切、生动,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共鸣。

2. 自我探索的活动:让孩子们拿出自己的自画像,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这一环节需要孩子们积极参与,表达自己。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特别的我》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特别的我》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特别的我》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特别的我》(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特别的我》(通用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特别的我》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说说我自己》。

教材围绕主题设计了“名字的来历”及“我和别人不同”两个活动内容。

旨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体会父母的殷切希望;了解自身的特点,增强自信,学会悦纳自己。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承载着众多的故事和丰厚的文化,蕴藏着长辈的殷切希望和深切的关爱。

然而孩子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对自己的名字有所了解,才能真正领会到长辈们倾注的一份关爱和期望。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本年段学生的自我意识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学生自我评价不当,就容易导致自傲或自卑心理。

引导学生客观、积极地评价自我,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特点,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学会悦纳自己并得到愉悦的体验。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知道自己姓氏的来历和名字的含义,感受长辈们的关爱和期望;了解自己的特长,为独特的我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是:填写个性小档案,乐于向别人介绍自己,并能接纳别人眼中的自己。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科书中列举了三个名字,只是三个典型的范例,老师应在调查研究本班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予以拓展。

有些孩子对自己的名字也许不满意,教师要予以关注和指导,让他们了解其中的爱的内涵和人文历史的内涵。

教师对“我的档案”可做开放性处理,鼓励学生增减项目。

能为独特的自己感到自豪,能真诚地赞赏别人,并能接纳别人眼中的自己。

设计思路1.钻研教材拓展课程,收集材料开发课程。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特别的我》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特别的我》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特别的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材《特别的我》,具体涉及第三章《认识自己》第二节《我喜欢我》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从外貌、性格、兴趣等方面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独特性,培养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描述自己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特点,认识到每个人的独特性。

2. 培养幼儿自我认同感,使其喜欢并接纳自己。

3.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交流自己特点的意愿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性。

重点:培养幼儿自我认同感和与人分享、交流的意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镜子、画纸、彩笔、挂图。

2. 学具: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面镜子,让幼儿轮流照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展示不同小朋友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特点,引导幼儿认识到每个人的独特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画出自己的样子,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性格和兴趣特点。

4. 分享与交流(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轮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独特之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特别的我》2. 板书内容:我的外貌:眼睛、鼻子、嘴巴、头发……我的性格:开朗、活泼、细心、勇敢……我的兴趣:画画、唱歌、跳舞、玩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在幼儿园学到的《特别的我》主题活动,并分享自己的独特之处。

2. 答案示例:我今天在幼儿园学会了认识自己,我知道我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个高高的鼻子,我喜欢唱歌和跳舞,我觉得自己很特别!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认识自己方面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向家长介绍自己的独特之处,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可以开展类似的主题活动,如《我的好朋友》,让幼儿学会欣赏别人的独特性,增进同伴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