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各项指标表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指南一览表(更新至2018年3月)

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指南一览表(更新至2018年3月)

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指南一览表(2018年3月版)一、基础1.《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管理导则》(JTJ A02-2013)2.《公路工程标准编写导则》(JTJ A04-2013)3.《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 002-87)4.《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3-86)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6.《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9.《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10.《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JTG B05-2015)11.《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 B05-01-2013)1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13.《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 B06-01-2007)14.《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15.《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16.《公路工程施工定额》(交通部定额站2009版)17.《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1-2006)18.《国家高速公路网相关标志更换工作实施技术指南》(交通部2007年第30号)19.《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交通部2007年第35号)20.《收费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2015年第40号)21.《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运营和服务规范》(JTG B10-01-2014)22.《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交通运输部2011年)二、勘测1.《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2.《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4.《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JTG/T C21-01-2005)5.《公路工程卫星图像测绘技术规程》(JTG/T C21-02-2014)6.《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 C22-2009)7.《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三、公路设计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2.《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 D21-2014)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4.《沙漠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JTG/T D31-2008)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2-2013)6.《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3-2011)7.《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4-2012)8.《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1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1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四、桥隧设计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2.《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6.《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7.《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TG D64-01-2015)8.《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JTG/T D65-01-2007)9.《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10.《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JTG/T D65-05-2015)11.《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规范》(JTG/T D65-06-2015)1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13.《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1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 D70/2-2014)15.《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JTG/T D70/2-01-2014)16.《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70/2-02-2014)五、交通工程设计1.《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4.《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六、综合设计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交公路发[2007]358号)3.《公路工程特殊结构桥梁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15]69号)七、检测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4.《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6.《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 E50-2006)7.《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9.《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2014)八、公路施工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细则》(JTG/T F31-2014)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6.《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九、桥隧施工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十、交通施工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2.《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T F72-2011)十一、质检安全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JTG F80/2-2004)3.《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 G10-2006)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十二、养护管理1.《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3.《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5.《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6.《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7.《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8.《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9.《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导则》(JTG H40-2002)十三、加固设计与施工1.《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2.《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3.《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4.《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2008)十四、改扩建设计1.《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JTG/T L11-2014)2.《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细则》(JTG/T L80-2014)十五、造价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JTG M20-2011)2.《公路工程估算指标》(JTG/T M21-2011)十六、技术指南1.《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与掺合料应用技术指南》(交公便字[2006]02号)2.《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厅公路字[2006]418号)3.《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手册》(交公便字[2009]145号)。

【2019年整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2019年整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条文说明)2006-07-07发布2006-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1 总则1.0.1 制定规范的目的。

1.0.2 制定规范的依据。

遵照交通部要求,本次修订《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以下简称《路规》(94)]工作与修订《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1—97)[以下简称《标准》(97)]同步进行,故本稿是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以下简称《标准》(2003)]所规定的公路分级、控制要素、路线和路线交叉基本要求及其主要技术指标而编制的。

在2004年召开的全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上确立了公路设计六点新理念,本稿遵照会议精神进行了补充、完善。

其后按部公路司关于设计规范与设计细则分别编制以及交公便字[2006]162号“关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修改意见的函”等的要求,重新进行了调整与修改,删除了本设计规范中有关“如何做”等方面的内容。

1.0.3 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旅游、厂矿等专用道路可参照执行。

1.0.4 路线走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应遵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近远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予以利用。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慎重研究并确定公路路线走向和走廊带。

路线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相关线性工程的关系,尽早做出规划,处理好已建工程和新建工程的关系和布局。

在确定公路等级时应根据公路功能,并遵循照顾发展与适度超前的原则,处理好同其他工程的关系,以合理确定公路走廊。

1.0.5 设计方案是路线设计的核心。

在进行总体设计过程中,应对采用不同设计速度及其对自然环境等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证。

当有多种方案时,应作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

1.0.6 路线选定应特别强调对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路线线位及主要平、纵面技术指标的选定。

“沿线小区域气候”是指公路沿线由于区域地形所形成的雾区、风口、暴雨中心等。

道路课程设计报告书

道路课程设计报告书

1.工程概况名称: 舒兰—蛟河二级公路;地质条件:粘性土, 稠度为1.0;地形条件: 平原地形;2.技术指标2.1设计原则:根据设计任务书规定, 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技术原则勘察、设计。

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 双车道, 设计年限:(路面类型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2.2 设计执行原则、规范有:《公路工程技术原则》JTG B0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2 各项技术指标:2.2.1平面:(1)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200m, 极限最小半径125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当路拱≤2%时为1500m, 当路拱>2%时为1900m。

(2)平曲线长度一般值为300m, 最小值为100m。

(3)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为80m, 最小值为60m。

2.2.2纵断面:(1)最大纵坡为6%, 最小坡度为0.5%, 最小坡长150m;纵坡为6%时旳最大坡长为600m。

(2)凹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1500m, 极限值为1000m, 竖曲线最小长度为50m;凸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m, 极限值为1400m, 竖曲线最小长度为120m。

2.2.3横坡和路面宽度:(1)横坡: 1.5%~2%(2)路面宽度:a. 车道宽度: 3.5m。

b.路肩宽度:右侧硬路肩宽度一般值为0.75m, 最小值为0.25m;土路肩宽度一般值为0.75m, 最小值为0.5m。

c.路基宽度:一般值为10m, 最小值为8.5m。

2.2.4视距:停车视距为75m, 会车视距为150m, 超车视距为350m。

3.横断面设计(1)行车道宽度: 2×3.5m;(2)硬路肩宽度: 2×0.75m;(3)土路肩宽度: 2×0.75m;(4)路基总宽度: 10m。

4.平面选线4.1平面选线旳原则(1)在道路设计旳各个阶段, 应运用多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细致旳研究, 在多方案论证、比选旳基础上, 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alignmentCJJ 193-2012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3 年 3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0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 193-2012,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6.6.1、10.2.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取有关科研成果,参考国外现行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总体设计;5.横断面设计;6.平面设计;7.纵断面设计;8.线形组合设计;9.道路与道路交叉;10.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政编码:200092)。

本规范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王士林赵建新和坤玲王晓华方守恩孔庆伟赵广福张慧敏朱兆芳秦健张兰芳崔新书邢锦陈雨人欧阳全裕汪凌志张琦张欣红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崔健球徐波张汎杨斌袁韬吴瑞麟魏立新马国纲徐一峰裴玉龙11 总则1.0.1 为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合理确定路线设计技术指标,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制定本规范。

现行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标准规范一览表

现行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标准规范一览表
IP电话 IP电话网守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IP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IP电话网关设备互通技术规范 IP电话网关设备技术要求 IP电话网关设备测试方法 IP电话业务的编号 IP智能终端设备技术要求—IP电话终端 IP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第二阶段) IP电话系统的管理信息库(MIB)技术要求 IP电话补充业务技术要求 基于H.323和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IP电话互通技术要求
标准、规范名称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交通标志板 路面标线涂料 公路波形梁钢护栏 公路三波形梁钢护栏 玻璃珠选形器 道路交通标线涂层湿膜厚度梳规 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隔离栅技术条件 轮廓标技术条件 突起路标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路面标线用玻璃珠 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 临时性公路标志 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技术条件 锥形交通路标 公路防撞桶 塑料防眩板 公路预成型标线带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测取样方法 公路作业人员工作服 太阳能突起路标 公路安全设施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用玻璃钢产品 公路用户外防腐涂层用粉末涂料 公路沿线设施户外产品耐候性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 逆反射测量仪
2010.10
JJG059-2004
JTG/T D71-2004 JT/T 597-2004 GB/T 24726-2009 GB 23826-2009 GB/T 23828-2009
GB/T 18567-2001 JT 453-2001 JT 454-2001 JT/T 455-2001 JT/T 456-2001
17
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 第3部分:双壁波纹管
18
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 第5部分:梅花管
19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指标表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指标表

《马路工程技术标准》技术指标摘录
平曲线最小长度
回旋线最小长度
不同纵坡最大坡长
注:表中所列“一般值”为正常状况下的采纳值;“极限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纳的值
双车道路面加宽值


路基压实度
桥涵分类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汽车荷载等级
桥涵设计车道数
马路最大合成纵坡
马路转角等于或小于7°时的平曲线长度
设计车辆外廓尺寸
摘自《马路路途设计规范》(送审稿) 7 公路平面 2003.09
表 (续) 圆曲线半径和超高值
注:括号值为路拱大于2%时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线形设计9.1一般规定9.1.1 路线设计应使公路线形同地形、地物、景观相协调,应使线形流畅、连续、视觉良好,保证行驶安全、舒适与经济。

9.1.2 公路线形是由平、纵、横三个面组成的立体形状,选线时,必须综合考虑平、纵、横三个面的组合。

9.1.3同一设计速度的设计路段长度不宜过短,线形技术指标应尽量保持相对均衡。

两相邻不同设计路段之间其技术指标应逐渐变化。

9.1.4线形设计的要求与内容随公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不同而异。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60km/h 的公路,应注重立体线形设计,尽量做到立体线形连续、指标均衡、景观协调,使行驶视觉良好、安全舒适。

设计速度愈高,线形设计所考虑的因素应愈周全。

对于平原区高速公路还应避免长距离采用单调乏味的单一线形。

设计速度为≤40km/h 的公路,首先应在保证行驶安全的前提下,正确地运用线形要素,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力求做到各种线形要素的合理组合,并尽量避免和减轻不利的组合,以提高服务质量。

9.1.5 线形设计除应从行驶力学上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在营运上达到经济、合理外,还应注重驾驶者的视觉、心理及生理方面的要求。

9.1.6应根据设计条件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技术指标的最小(或最大)值,并保持各种线形要素的均衡性、连续性,避免线形突变。

9.1.7在路线交叉前后应尽可能采用技术指标较高的线形。

9.1.8 平面线形设计应结合地形、地物、地质、大型构造物(桥梁、互通立交、隧道)等不同特点,选用相应技术指标进行组合设计,应合理运用直线和曲线(圆曲线、回旋线)线形要素,不得片面强调以直线或以曲线为主,或必须高于某一比例。

9.1.9 对立体线形应运用公路路线透视图,或动态连续透视图,或公路路线动态模拟系统进行检验与评价。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9.2平面线形设计9.2.1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均衡,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完整版)三级公路设计

(完整版)三级公路设计

1 绪论1.1 地理位置图(略,详细情况见路线设计图)1.2 路线及工程概况本路线是山岭重丘区的一条三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7.5米,双向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2 ⨯0.5米,行车道为2 ⨯3.250米。

设计速度为30Km/h,路线总长1981.451米,起点桩号K0+000.00,终点桩号为K1+1981.451。

设计路线共设置了6个平曲线,半径分别为350m 210m 250m 337m 75m 58.460m,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8个变坡点,5个凸形竖曲线,3个凹形竖曲线,半径依次为1800、4700、18000、2500、2500 3000、1400、1000米。

1.3 线自然地理特征安州区隶属四川省绵阳市,位于绵阳市西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本市的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的罗江县,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本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毗邻1.4 研究主要内容本毕业设计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吉林白河—露水河三级公路的设计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整理分析、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公路排水规划设计及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图纸绘制。

1.4.1资料整理与分析设计资料是设计的客观依据,必须认真客观地分析。

首先要对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各种资料加以理解和必要的记忆,明确对设计的影响,在头脑中对工程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条件等,构成一幅明晰的画面;其次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系统地整理,从中抽取、确定有关设计数据。

1.4.2路线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1.4.3排水设计1.4.4设计文件毕业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说明书交代设计内容、设计意图。

计算书交代设计中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