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后的法国的金本位制度

合集下载

世界货币体系之金本位制

世界货币体系之金本位制

历史上最重要的汇率体系之一是金本位。

在这一体系中,参与国之间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在1880~1913年间金本位以其最纯粹的形式占着统治地位。

在这一体系之下,大多数国家的货币都与黄金挂钩,从而国与国之间在金本位的基础上建立了汇率体系。

为什么各国货币都与黄金挂钩呢?这是因为金是最合适的世界货币。

人类最早的货币有牛羊、兽皮、贝壳、布帛和金属等各种物品。

由于金的自然属性,它逐渐取代了其他各种实物货币而成为真正的货币。

金天然很纯,虽说金无足赤,但相对于其他金属可以说是近乎足赤了。

金的质地均匀,且易于切割。

更何况金的数量不多,难以开采,因而它含有的价值较高。

随着世界范围商品交换的发展,金也就成了最理想的世界货币了。

金成了世界货币之后,各国的货币都与黄金挂钩,确立了金本位。

英国是在1816年实行金本位的,法国虽说是1928年正式实行金本位制,但在1873年限制银币自由铸造时在事实上已是金本位制了。

美国在1900年正式实行金本位制,但实际上在1873年也停铸银元。

德国在1871年,日本是1897年相继都实行了金本位制。

不发达国家实行金本位制稍晚于发达国家。

埃及是不发达国家中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之一,那是在南非发现大金矿后的第二年,即1885年。

墨西哥是1904年实行金本位制的,印度到1927年才实行金本位制。

在这里我们想插一段中国的银本位制的废除。

中国长期实行的是银本位制。

1935年废除银本位制。

美国在1929年经济危机的冲击以后,实施"白银政策",提高银价,以图操纵世界银市,迫使中国加入"美元集团",从而取得在对华贸易和投资的有利地位。

结果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在中国国内造成严重银荒,一时物价暴跌,企业纷纷倒闭。

1935年11月在英国的操纵之下,国民党政府宣布废除银本位。

由于当时金本位的地位已在动摇,中国也就没实行金本位,而是通行法币,即纸币制度。

法币和英镑挂钩,1法币=英币1先令2.5便士,这样中国就加入了英镑集团。

法国政权更替情况

法国政权更替情况

法国政权更替情况法国政权更替情况1、波旁王朝(1589-1792年)路易十六于1774年继位,1789年大革命初期大资产阶级掌权,保留了国王,实行君主立宪制,1792年8月起义推翻了君主制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1)吉伦特派统治(1792-1793年)(2)雅各宾派专政(1793-1794年)(3)督政府时期(1795-1799年)(4)执政府时期(1799-1804年)3、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也称拿破仑帝国,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实行君主制4、复辟的波旁王朝(1814-1830年)君主专制政体5、七月王朝(1830-1848年)代表资产阶级金融贵族的利益,实行君主立宪制。

6、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年)7、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路易波拿巴建立,代表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家的利益。

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经过共和派和保皇派的反复斗争,1879年共和制巩固下来9、维希政府(1940-1944年)。

贝当在法国南部建立的亲德政府。

10、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1944-1946年)戴高乐在伦敦建立,后被第四共和国代替。

11、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1958年)12、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法国政权的更替法国政权的更替法兰西王国(843 年—1791 年)〔君主专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 年—1792.8)〕→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 年9 月—1804 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 年—1815 年)→ 波旁王朝复辟(1815 年—1830 年)→ 七月王朝(1830 年—1848 年)→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 年—1852 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 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 年—1940 年)→ 维希政权(1940 年—1945 年)→ 临时政府(1945 年—1946 年)→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 年—1958 年)→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 年—现在)。

一战以后,各国放弃金本位的那段历史。

一战以后,各国放弃金本位的那段历史。

一战以后,各国放弃金本位的那段历史。

展开全文一战后,法国采取纸币通货膨胀的政策,法郎发生贬值,到1922年时,其购买力已跌至1915年的43%,同英镑的比价从1914年的25.22:1跌到1926年的240.2:1。

因此,法国不得不放弃金本位。

1929年大萧条开始后,英美经济步入窘境,而汇价低估的法国经济则在同期保持相对稳定。

当时德国失业人口450万,英国失业人口200万,而法国只有19万。

可见,法国当时充分享受了货币低估带来的福利,但这却造成英美等国货币相对升值,从而为其带来了输入性通缩。

1931年9月20日,全球货币战升级,英国当时宣布脱离金本位,英镑对黄金贬值,对仍然与黄金挂钩的货币也都随之贬值。

这次事件的影响波及全球,挪威和瑞典于9月29日脱离了金本位,丹麦在一天后也做出同样的决定。

1931年间,17个国家放弃了金本位。

其实,在英国采取行动前,由于美国一直紧盯金本位,导致了美元汇率的升值。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美国最终于1930年6月开始执行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这宣布了美元也加入到贬值大军之中,但此时美国还未放弃金本位。

1933年4月至1934年1月,美元贬值幅度达到59%,但货币战远未结束。

由于美国出口竞争力不断受到打击,1934年1月,美国国会终于通过“黄金储备法”,让银行持有的黄金国有化和货币化,给予银行黄金证券,并使美元对黄金下跌。

此后,如法国、德国等其他黄金挂钩货币国家由于丧失竞争力,出口与工业生产增长表现不佳,它们到1936年前后也告别了金本位。

这还不够,1936年法国再一次贬值法郎,意大利、荷兰和瑞士也在同年纷纷加入贬值大军。

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结束了这一轮货币贬值竞赛。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汇率巨幅波动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汇率巨幅波动时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5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汇率从未发生过升贬值波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等参战国纷纷禁止黄金出口,金本位体系实际上已经崩溃了,虽然英国于1925年宣布恢复金本位制,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已经不再支撑这样一个旧有体制。

其彻底的终结则始自1929年开始的世界股市大崩溃,由其触发的1931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迫使英国宣布退出金本位制,其后诸多国家纷纷效仿,1936年达成的美英法三国货币协定则宣告该体制的正式结束。

在一战与二战之间的这段时期,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基本上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市场极度波动造成投机活动盛行。

二战期间,外汇市场实际上已经消失了。

战争对英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害,并对英镑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且人们对英镑的信心亦因德国大量伪造英镑而收到严重冲击。

自美国加入二战之后,美元就顶替英镑成为全球地位最突出的货币。

鉴于欧洲主要国家以及日本均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国民经济严重受损,作为唯一一个本土没有受到战争洗礼的大国,美国自然成为未来国际金融秩序的主导者。

拿破仑战争彻底摧毁了阿姆斯特丹的主导地位,从此,阿姆斯特丹一蹶不振,沦为欧洲二流金融中心。

而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伦敦金融城依然是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

纳粹德国的炸弹可以摧毁伦敦金融城的建筑,却没有消灭英国的金融实力。

两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美元霸权的确立,当然,英镑与美元的正式交班是在二战结束之后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

一、一战终结伦敦金融霸权1914年7月31日,伦敦证券交易所停止了交易活动。

几个小时之后,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关门大吉了。

一战的爆发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此前人们都认为经济贸易的高度依赖使得战争变得不可想象。

当各个大国被裹挟进入战场之后,金融市场的恐慌可想而知。

如此之多的汇票需要贴现,而伦敦金融城根本没有足够的现金应对。

为了避免信贷体系的崩溃,英格兰银行和英国财政部以及商业银行体系联手干预,同时颁布法令允许贷款延迟还款。

一战时期的金本位制

一战时期的金本位制

在符合英国国家利益的时候,黄金被英国选为本位货币。

当它不符合英国国家利益时,英国就果断地否决其货币地位。

大约在1870年以后,美国的实际收入和生产率就已经超过西欧,之后美国和欧洲的差距开始拉大。

到20世纪中期,欧洲的人均产量大约只有美国的一半。

直到现在,美国和欧洲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仍然有大约20。

根据斯坦福大学的M os esA br am ovi t z和PaulD avi d等人的研究美国在19世纪末的经济崛起主要是因为其领土的扩张、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收入增长、广阔的国土蕴藏着大量的能源和矿产品、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

由于相对于利息水平而言,美国的工资水平较高,其促进了人力资源质量的发展,反过来极大地提高了科技水平。

到1913年,美国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由于交通运输的改善、语言的统一、收入分配相对平均,以及内战之后形成的统一的货币体系,美国的国内市场得以迅速整合,并相当于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总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的巨额支出和本国生产的停滞,使得巨额黄金流入美国。

一战结束后,美国已经占据世界上1/3的黄金。

在此情况下,各参战国不得不实行黄金禁运和停止纸币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实际上已经解体。

一战后,1922年在意大利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除美国实行金本位制外,英法实行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指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而银行券(或纸币)又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按一定条件向发行银行兑换成金块。

),其他国家多实行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G ol d Exchange Standard)又称“虚金本位制”,该国货币一般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后者存放外汇或黄金作为平准基金,从而间接实行了金本位制。

实际上,它是一种带有附属性质的货币制度。

当然,无论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都是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很不稳定。

金本位制的发展历程

金本位制的发展历程

金本位制的发展历程
金本位制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金本位制:古代金本位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

在这个阶段,金被普遍认可为货币的基础,各个国家的货币价值直接由金的含量决定。

2. 现代金本位制:现代金本位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

在这个阶段,国家开始使用金作为标准进行货币发行,并且将每单位货币与相应的金量挂钩。

这种制度的代表是英国的金本位制,以及后来的国际金本位制。

3. 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制度。

这个制度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达到鼎盛时期,当时黄金被广泛认可为国际支付手段,并且各个国家的货币可以自由地和黄金兑换。

4. 金汇兑本位制:20世纪初,由于一系列的战争和危机,国际金本位制逐渐瓦解。

20世纪30年代,一些国家开始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即允许国内货币的价值根据国内经济情况浮动,但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与黄金挂钩。

5. 废除金本位制: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美国经济的困境,美国宣布废除国内的金本位制,并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取消。

随后,其他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制,转向浮动汇率制度。

至此,金本位制基本上被废除。

法国大革命后的政 治体制

法国大革命后的政 治体制

法国大革命后的政治体制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它不仅改变了法国社会的面貌,也对其政治体制产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始于 1789 年,在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中,旧有的封建专制制度被推翻,新的政治理念和制度开始孕育和发展。

在大革命初期,君主立宪制曾短暂地成为法国的政治体制。

1791 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国王的权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议会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国王路易十六试图逃跑以及外部势力的干涉等多种因素,君主立宪制很快就面临危机,并最终被推翻。

随后,法国进入了共和制的探索阶段。

1792 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这一时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各种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激烈。

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等先后掌握政权。

雅各宾派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政策,包括实行恐怖统治,以打击反革命势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局势,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反对。

热月政变后,法国的政治局势又发生了变化,进入了督政府时期。

然而,督政府的统治并不稳定,无法有效地解决国内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1799 年,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掌握了政权。

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虽然形式上是帝制,但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现代民法的基础,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政治上,他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波旁王朝复辟。

但复辟后的波旁王朝试图恢复旧制度,引起了民众的不满。

1830 年,七月革命爆发,奥尔良王朝建立。

奥尔良王朝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国的工业化进程,但政治权力仍然主要掌握在少数贵族和资产阶级手中。

1848 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然而,第二共和国的政治局势也十分复杂,最终在 1852 年,路易·波拿巴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第二帝国时期,法国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政治上的专制色彩依然存在。

国际金币本位制度—金币本位制

国际金币本位制度—金币本位制

国际金币本位制度—金币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度是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开端。

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量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

所谓本位货币,是指作为一国货币制度的基础的货币。

(1) 金币本位制一、金币本位制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典型的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

这个国际货币体系大约形成于1880年延续至1913年,它是在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金币本位货币制度之后自发地形成的,其形成基础是英国、美国、德国、荷兰、一些北欧国家和拉丁货币联盟(由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和瑞士组成)等实行的国内金币本位制。

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英国,英国政府在1816年颁布了铸币条例,发行金币,规定1盎司黄金为3镑17先令10.5便士,银币则处于辅币地位。

1819年又颁布条例,要求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在1821年能兑换金条,在1823年能兑换金币,并取消对金币熔化及金条输出的限制。

从此英国实行了真正的金币本位制。

到19世纪后期,金币本位制已经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采用,它已具有国际性。

由于当时英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突出地位,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这种国际金本位制度持续了30年左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宣告解体。

在金本位制度的全盛时期,黄金是各国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英镑则是国际最主要的清算手段,黄金与英镑同时成为各国公认的国际储备。

英镑之所以与黄金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由于当时英国强大的经济力量,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英国也是国际经济与金融活动的重心,于是形成一种以黄金和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也有人称之为英镑汇兑本位制(Sterling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

二、金币本位制的内容和特点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是:a. 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b.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本位币的含金量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币;c. 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的支付手段的权利;d. 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的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一站后的法国的金本位制度篇一:国际金本位制度chapter4internationalmonetarysystems国际货币制度1.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各国通过国际惯例、协议和国际经济组织,对各国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做出的制度性安排。

这些安排通常被人们称为游戏规则(Rulesofgame)。

2.货币制度的内容、一是货币本位(standard)的确定。

即货币定值的标准。

二是汇率制度的选择。

即是完全固定的汇率制度,还是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还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汇率制度。

三是货币的可兑换性(currencyconvertibility)。

即是完全可自由兑换,还是不可自由兑换,还是部分可自由兑换。

四是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包括资产的形式、币种和各自的比重。

五是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是完全依靠市场调节,还是政府独立进行调节,还是以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为基础的国际收支调节。

3.国际货币制度建立的方式一是以惯例或习俗(conventions,customs)形式建立起来的。

如国际金本位制度。

二是通过全球性的协议建立起来的。

如在imF协定下安排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三是通过部分国家的经济政策协调(co-operationofpolicy)方式建立起来的,如欧盟的货币一体化安排。

4.国际货币制度的阶段划分(1)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国际金本位制度(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3)1944~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4)1976~目前:牙买加体系section1internationalgoldstandard国际金本位制度一、establishofinternationalgoldstandard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goldstandard:asystemforfixingexchangeratesbythecentralbankorgove rnmentofeachcountrymakingitscurrencyfreelyconvertib leintogoldatafixedprice.underthissystemtheparvalueo fexchangeratesissetbytheamountofeachcurrencythatcan beobtainedforagivenquantityofgold.exchangeratessuch cannotshiftfurtherfromparitythanthelimitssetbythetransactionscostsofshippinggoldbetweendifferentcountr ies,whichisusuallyaverysmallpercentageofitsvalue.提示几点:1、国际金本位制度是逐渐建立起来的,大约从1816年~1914年。

2、国际金本位是建立在各个国家国内法的法的基础上的,因而是一种松散的国际货币制度。

3、虽然是建立在国内法的基础上的,但在货币比价、货币的兑换、对外支付、国际结算原则和黄金的转移的规定方面是一致的。

△二、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特点1、黄金充当了国际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2、英镑在事实上代替了黄金执行国际货币的职能。

3、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铸币平价决定并且是稳定的。

4、国际金本位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三、collapseofinternationalgoldstandard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国际金本位存在的5个条件:1、黄金的供给要有充足的保证。

这是因为在金本位制度下,有3个必要条件均与黄金相关:一是各国是以黄金表示其价值的;二是各国的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三是各国的货币发行量受黄金储备的限制2、黄金在国际间的分布要均衡。

即各国都要有充足的黄金且在各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3、银行券的发行要有双重保证。

4、英国实行公正的对外经济政策5、国际金本位的运行要有国际机构的监督。

一战前夕,国际金本位制度存在的条件逐渐丧失:第一,黄金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速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币流通的基础。

第二,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

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

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第四,银行券的大量发行和不兑现。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通过大量发行银行券来应付巨额的军费开支。

一战后国际金本位制度的恢复和崩溃1931年在英国出现银行挤兑黄金风潮的背景下,被迫停止银行券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并宣布放弃金块本位制。

受英国的连锁反应,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后于3月6日凌晨1点宣布银行休假4天,停止银行券的自由兑现、禁止黄金自由输出。

4月宣布放弃金块本位制度,并实行美元贬值。

四、国际金本位制度的评价首先,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有利于各个国家的贸易、借贷和投资。

其次,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作用发挥要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最重要的是金本位制度的顺利运行必须建立在各国自觉遵守金本位的基本要求。

五、货币集团的形成: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货币集团(currencybloc)是一个以一个大国的货币为中心(中心货币)、与其他国家联合共同组成的排他性的货币联盟或货币区。

英国首先与在对外贸易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和殖民地及附属国于1931年组成了英镑集团。

并规定:(1)参加集团的国家的货币汇率盯住英镑,并随着英镑币值的变动而变动。

(2)参加集团的国家的外汇储备全部或大部分为英镑,并以活期存款或国库券形式存放在伦敦。

(3)各个成员国间债权债务的结算均用英镑。

英镑集团建立后,1933年美国与菲律宾、加拿大以及中南美洲于1934年建立了美元集团。

随后,法国与其殖民地建立了法郎集团。

至此,国际货币制度四分五裂。

篇二:国金第一章作业答案三、计算题1、在金本位制度下,设1英镑铸币的含金量为7.32238克纯金,1美元铸币的含金量为1.50463克纯金,在英国和美国中间运送1英镑的费用为0.03美元试计算(1)英镑对美元的铸币平价(2)美国的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解:英镑对美元的铸币平价为:1英镑=7.32238/1.50463=4.8665美元美国的黄金输入点为:1英镑=4.8665美元-0.03=4.8365美元美国的黄金输出点为:1英镑=4.8665美元+0.03=4.8965美元2、若某日伦敦外汇市场即期汇率为英镑/美元=1.8545/55,三个月远期点数为55/65,计算(1)英镑对美元的即期汇率中间价(2)三个月远期汇率解:英镑对没有的即期汇率中间价为:1英镑=(1.8545+1.8455)/2=1.8500美元三个月的远期汇率为:1英镑=1.8455/55+0.0055/65=1.8510/20美元四、分析题1.20xx年9月21日和20xx年9月21日中国官方公布的美元牌价分别为:$100=¥720.80,和$100=¥611.80 请问:(1)美元对人民币的变化幅度(2)人民币对美元的变化幅度解:美元对人民币的变化幅度为:(611.80-720.80)/720.80=-0.1512=-15.12%即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15.12%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720.80/611.80-1)×100%=17.81%2、如果你是银行,你向客户报出美元兑港币的汇率为7.8057/67,客户要向你卖出500万美元,请问:(1)你应给客户什么汇价银行从客户手里买入美元,则银行买入美元的价格是7.8057(2)如果客户以你上述的报价,向你卖出了500万美元,随后,你打电话给一经纪人,想卖出美元平仓,几家经纪人报价如下:经纪人a7.8058/65经纪人b7.8062/70经纪人c7.8054/60经纪人d7.8053/63你同哪个经纪人交易最有利,汇价是多少?以上是经纪人买卖美元的报价,选美元买入价报价最高者,即B3、如果你向中国银行询问美元/欧元的报价,回答是“1.2940/60”,请问:(1)中国银行以什么汇率向你买入美元,卖出欧元根据银行的回答可知1欧元=1.2940-1.2960美元,则银行卖出欧元的价格为1.2960(2)如果你买进美元,中国银行给你什么汇率银行从顾客手上买入欧元,即卖出美元给顾客,选低价买入,1.2940(3)如果你买进欧元,汇率是多少顾客买入欧元即银行卖出欧元,卖价选1.29604、假设基期汇率为usd1=cny8,当前汇率为usd1=cny12,若人民币通货膨胀率为100%,美元的通胀率为50%,则美元的实际汇率为多少?解:根据实际汇率的测算公式可知:则Er=12×(1+50%)/(1+100%)=9篇三:国际金融答案作业考试答案宁波电大成教学院《国际金融》复习资料考试题型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六、论述题(12分)一、填空题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2、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都是按照复式簿记原理来编制的。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原则上是相等的。

4、国际储备主要由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四种形式的资产构成。

5、国际清偿能力是指一个国家的对外支付能力。

6、按外汇是否可以自由兑换,它可分为自由外汇和记帐外汇。

7、汇率的标价可分为: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8、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