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剥脱术
大隐静脉剥脱术(共28张PPT)

back
主要依赖于:
• (1)静脉瓣膜向心单向开放功能; • (2)肌关节泵的动力功能; • (3)心脏的波动和胸腔内负压对周围静脉
血的向心吸引作用
2术前准备
• 术前一日了解患者病情,复习手术的有 关解剖、手术步骤、配合药店和特殊准 备,做到心中有数,熟练配合。
• 2.认真执行清点制度:手术开始前及手术 结束时均应再次清点器械及辅料数目。
• 4.将负极板固定在肌肉丰富的腿上防止皮肤 灼伤。防止使用电刀时烧伤病人,勿接触 金属物品。适当的遮盖病人,为了保暖及 保护病人的隐私。
(1)年老体弱,有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疾病,手术耐受力较差者。 术中一旦损伤股静脉,应立即扩大切口,充分显露股静脉损伤部位,用5-0尼龙线进行静脉修补术。 、切断大隐静脉分支:沿静脉干分离, (2)深静脉有阻塞者。 (2)肌关节泵的动力功能; 防止使用电刀时烧伤病人,勿接触金属物品。 术中一旦损伤股静脉,应立即扩大切口,充分显露股静脉损伤部位,用5-0尼龙线进行静脉修补术。 (3)心脏的波动和胸腔内负压对周围静脉血的向心吸引作用 (1)年老体弱,有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疾病,手术耐受力较差者。 同法直至将曲张静脉完全剥除。 (3)心脏的波动和胸腔内负压对周围静脉血的向心吸引作用 这些瓣膜呈单向开放,保持血流从远端向近端或由浅向深部流动。 内侧静脉等分支,结扎、切断。 (1)从足部开始,整个下肢用弹力绷带包扎。
器插入近心断端,向上推进至腹股沟部,这样就可以找 但要求患者既往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且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
、分离大隐静脉: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到大隐静脉主干。 术中一旦损伤股静脉,应立即扩大切口,充分显露股静脉损伤部位,用5-0尼龙线进行静脉修补术。
大隐静脉抽剥术手术记录

手术发现: 双侧大隐静脉主干扩张(以左下肢为重),最宽处直径约1cm,沿途多处血管迂曲成团,小腿内侧色素沉着,造影见:双侧大隐静脉见轻度反流;双小腿血管迂曲明显。
手术步骤:1.患者仰卧位,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
2.于双侧内踝处切开,游离出大隐静脉起始段,造影所见如上述。
3.于左侧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搏动处之内侧2cm,平行于左侧腹股沟韧带做一长约1.5cm 斜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所见如手术发现。
4.首先依次分离股外侧静脉、旋髂浅静脉、股内侧静脉、阴部外静脉及腹壁浅静脉,分别予钳夹切断并结扎。
于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下1cm高位切断大隐静脉,近端作双重结扎。
5.其次于切断的大隐静脉远端向下插入导丝,逐步抽剥大隐静脉主干至内踝大隐静脉起点处,于小腿内侧静脉扩张明显处作纵行皮肤切口,于皮下剥离扩张血管并结扎,清点器械、纱布无误,逐步缝合关闭各切口,纱布绷带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6.以相同步骤处理右侧大隐静脉,术毕安返病房。
4.于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下1cm处近端作双重结扎,远端切断备抽剥。
5.于左侧内踝前方切开皮肤暴露大隐静脉,远心端结扎,向近心端插入导丝,逐步抽剥大隐静脉主干至大腿根部大隐静脉,于小腿内侧静脉扩张明显处作纵行皮肤切口,于皮下剥离扩张血管并结扎。
1、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于左侧内踝处切开,游离出大隐静脉起始段。
3.于左侧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搏动处之内侧2cm,平行于左侧腹股沟韧带做一长约1.5cm 斜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所见如手术发现。
4.于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下1cm高位切断大隐静脉,近端作双重结扎。
5.其次于切断的大隐静脉起始段向近心端插入导丝,逐步抽剥大隐静脉主干至内踝大隐静脉起点处,于小腿内侧静脉扩张明显处作纵行皮肤切口,于皮下剥离扩张血管。
6.以相同步骤处理右侧大隐静脉,清点器械、纱布无误,逐步缝合关闭各切口,纱布绷带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术毕安返病房。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大隐静脉剥脱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常用方法之一。
手术虽然能够有效地解决静脉回流问题,但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大隐静脉剥脱术后的护理要点。
一、术后体位与活动1、体位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应去枕平卧 6 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
6 小时后可改为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
2、活动术后 24 小时内,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但可在床上进行足背屈伸和旋转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4 小时后,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鼓励其下床活动,但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活动时需穿着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
二、伤口护理1、观察伤口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
注意伤口周围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有无肿胀,若出现皮肤发红、发热、肿胀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处理。
2、伤口换药一般术后24 小时更换敷料一次,以后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换药次数。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污染。
3、拆线术后 10 14 天左右拆线,具体时间根据伤口愈合情况而定。
三、疼痛护理1、评估疼痛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或面部表情评分法,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2、疼痛缓解措施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可通过分散注意力、听音乐、聊天等方式缓解。
疼痛较明显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
四、饮食护理1、术后 6 小时内禁食禁水,6 小时后可先少量饮水,如无不适,可进流食,如米汤、藕粉等。
2、术后 1 2 天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面条、馄饨等,再过渡到普食。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引起便秘。
五、下肢护理1、观察下肢血液循环注意观察下肢皮肤的温度、颜色、感觉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出现下肢发凉、苍白、麻木、疼痛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静脉曲张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

·临床医学·19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静脉曲张并该疾病患者实施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42例静脉曲张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36~74岁,平均(53.87±4.29)岁。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37~75岁,平均观察组患者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内容如下:①使用碘酊对患者静脉曲张部位进行固定,后对患者大隐静脉部位实施切口,在分离患者大隐静脉分支后进行结扎,其后将患者大隐静脉主干利用专业医用器具进行切断,并开展双重结扎。
②在双重结扎完成后,再对患者受患部位实施切口,将患者受患部位出现曲张情况的静脉进行剥离、剪断步骤,同时对患者静脉残端部位也进行结扎,最后缝合患者被切开的创口。
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毕后,推入病房接受后续的康复治疗。
1921.3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数据予以t检验,计数数据以%描述,予以x2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项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大隐静脉曲张疾病除前文中提及的相关临床症状外,还可包括小腿下段皮肤出现棕褐色斑片、皮肤色素沉着、站立时下肢出现蚯蚓状突起等。
患者若缺乏对大隐静脉曲张的重视,在患病后未及时接受治疗或在治疗期间不配合医生所提供的治疗方案,长期下去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对身体健康、心理情绪、日常工作生活等方面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及伤害。
对于大隐静脉曲张疾病主要可先通过保守治疗进行病情的控制及缓解,而针对大隐静脉曲张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则需要及时采取相关手术治疗方案,避免患者因血栓严重危及生命。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手术体位:平卧位
手术器械:疝气器械,剥脱器
手术敷料:剖包,手术衣包
手术用物:10#刀片,敷贴,缝针,1#、4#、7#丝线
麻醉方式:联合阻滞
手术配合:
1.患肢及同侧下腹股区皮肤常规消毒铺巾。
两个对折中单垫于患肢下面,会阴部散入敷料球,开刀巾两块对折包裹足部,腹股沟铺三个开刀巾固定,铺剖被。
2.高位结扎大隐静脉:由腹股沟韧带向下纵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4#线结扎止血。
小巾钩牵拉切口,用止血钳分离大隐静脉,暴露其分支并切断,4#线缝合结扎。
3.剥离大隐静脉,于大隐静脉远端插入剥脱器至内踝上方:在剥脱器到达的部位,用刀切开皮肤,分离并切断该处静脉,结扎远端,剥脱器以近端抽出,在周围静脉精确分离后,结扎远端,自上而下抽出剥脱器和大隐静脉主干,同事紧压静脉走行部位,用绷带加压包扎。
4.分段切除小腿曲张的静脉,在曲张的静脉上下做小切口,分离切除,结扎静脉。
冲洗切口,清点用物,逐层缝合。
5.纱布覆盖,绷带加压包扎。
在大隐静脉中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在大隐静脉中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是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文旨在观察该手术
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了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了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
治疗。
术前进行了相关检查,包括超声引导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静脉瓣膜功能
情况及曲张程度。
手术采用了常规的局麻加硬膜外麻醉,对静脉进行了剥脱,术中注意保
护神经以及深静脉。
术后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了隐静脉恶性肿瘤的可能。
结果:观察到手术后患者的静脉曲张明显减轻或消失,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
中95例病变消失,5例病变明显减轻。
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14例,占病例总数的14%。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其中有1例肺栓塞和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后病情稳定,无明显不适。
讨论: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
该手术能够显著
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静脉曲张的程度。
手术并发症较少,且大多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在手术过程中,需特别关注静脉瓣膜功能,以保证术后的效果。
对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可能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如植入瓣膜等。
什么疾病需做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手术配合

什么疾病需做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手术配合发布时间:2021-09-02T10:48:29.57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作者:廖奇兴[导读] 下肢静脉曲张病症在临床上常见廖奇兴三台县北坝镇中心卫生院四川三台 621100下肢静脉曲张病症在临床上常见,该种病症会引起患者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导致患者下肢肿胀,严重时会使患者丧失行动能力,最终出现患者瘫痪。
因此,下肢静脉曲张对患者危害性非常大,临床上需要采用有效方法帮助患者治疗,保证其身体健康。
在临床上对下肢静脉曲张治疗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可以治疗该种病症,其中以大隐曲张高位结扎手术为主,但是该种手术不是完全适应所有的静脉曲张病症患者。
为了帮助患者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和提高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质量,现对相关的知识分析如下。
1.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适应症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在临床上常见,该种手术能够缓解下肢静脉曲张病症临床症状,使患者恢复健康。
但是种手术不是适应所有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了帮助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能够正确选择手术方法,现将适应症分析如下。
一般来讲,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适用在以下三种症状中。
第一种是下肢浅静脉曲张明显,伴有小腿胀痛和肿胀,色素沉着,慢性复发性溃疡。
第二种是大隐静脉及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
第三种是既往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且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者。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只要有临床症状符合以上适应症的一种,患者可以选择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治疗。
2.手术配合在开展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过程中,为了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开展,需要医务人员完成以下配合工作,以此来保证手术质量。
(1)消毒:消毒工作中,需要按照两个步骤完成。
第一是提前15分钟洗手,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等数目,检查器械性能及完整性。
第二是递卵圆钳钳夹碘伏棉球消毒皮肤。
第三步是器械台铺置双层开刀巾,用于放置缝线等。
(2)铺巾:在开展铺巾操作中,主要按照以下步骤完成,第一步是将中单展开铺于患肢下面;第二步是手术床尾部再加盖一层手术衣;第三步是开刀巾将大腿根部包裹,巾钳固定;第四步是开刀巾将足部包裹住,绷带固定;第五步是再铺置大腿部开刀巾及中单和大洞单。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知情选择
我的医生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的手术方式、此次手术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手术的相关问题。
我同意在手术中医生可以根据我的病情对预定的手术方式做出调整。
我理解我的手术需要多位医生共同进行。
我并未得到手术百分之百成功的许诺。
医生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4)术后感染,包括伤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5)术后出血,保守压迫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止血;
6)术后伤口积液,脂肪液化,淋巴漏,导致伤口不愈合;
7)术后下肢不适症状不缓解,皮下淤血红肿,硬结或条索;局部溃疡长期不愈合,色素沉着不改变;
8)术后局部曲张静脉复发、残留;
9)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严重者生命危险;
对于大隐静脉曲张采用手术去除病灶,防止并发症发生发展,但手术并不能去除所有不适及症状,需后可能续弹力袜等治疗。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如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手术术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0)其他意外。
4.我理解如果我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静脉血栓等疾病或者有吸烟史,以上这些风险可能会加大,或者在术中或术后出现相关的病情加重或心脑血管意外,甚至死亡。
5.我理解术后如果我的体位不当或不遵医嘱,可能影响手术效果。
特殊风险或主要高危因素
我理解根据我个人的病情:
医院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下肢静脉
• 分为深静脉与浅静脉两组。 • 深静脉在肌肉之间与同名动脉伴行。浅静脉 在筋膜浅面,分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大隐 静脉起于足背静脉网内侧,经内踝前方,下 肢内侧上行,穿过卵圆窝,汇入股静脉。在 入股静脉之前的5~7cm一段中,有3~7个分 支,而以5支最为多见,其分别为腹壁浅静 脉、旋髂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外侧静脉 和股内侧静脉。 back
(4)若曲张静脉迂曲明显,不能顺利插入剥离器 时,不必勉强一次抽出,可多作小切口,在皮下 分段分离、结扎、切除曲张静脉团。而后抽出剩 余的大隐静脉干。 (5)如在内踝上有色素沉着、湿疹或溃疡,表明 内踝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应在内踝处剥脱大隐 静脉、结扎交通支。
• 7.4术后处理:
(1)从足部开始,整个下肢用弹力绷带包扎。 (2)患肢抬高,并主动做足部跖屈、背伸活动, 促进小腿静脉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 (3)术后当日可下床作短时间走动。 (4)术后10~14日拆线,4~6周后可考虑停用弹 力绷带。
6.5、切断大隐静脉分支:沿静脉干分离,
找出旋髂浅、腹壁浅、阴部外浅、腹外侧和股 内侧静脉等分支,1号线扎,线 剪剪线。
6.6、结扎大隐静脉:在距离股静0.5~1.0cm
处结扎大隐静脉,递小弯,组织剪,4号线结 扎
6.7、插入推进静脉剥离器:
7.手术治疗
7.1适应症:
(1)下肢浅静脉曲张明显,伴有小腿胀痛和肿胀, 色素沉着,慢性复发性溃疡。 (2)大隐静脉及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 (3)既往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且深静脉瓣膜 功能良好者。
• 7.2禁忌症: (1)年老体弱,有心、肺、肝、肾等重要器 官的疾病,手术耐受力较差者。 (2)深静脉有阻塞者。 (3)合并有急性静脉炎或全身化脓性感染
边抽边压迫止血,整条大隐静脉可随之而出。缝 合腹股沟处切口。递小圆针1号线缝合皮肤下层, 小三角1号线缝皮肤。 覆盖敷贴。
6.9、患侧大腿上驱血带,分段切除曲张静脉:
选定一段静脉,并在此段静脉皮肤上作上下 两切 口,将静脉两侧均结扎切断,用血管钳从下端切 口向下抽出曲张的静脉。同法直至将曲张静脉完 全剥除。递驱血带,绷带捆好。递皮肤刀切小口, 2把文氏钳分离并夹住血管,组织剪剪断,0号线 扎存留血管端,线剪剪线,同法处理另一端后将 曲张静脉拉出。 6.10、缝合各切口:整个下肢用弹力绷带均匀 用力包扎,以防剥脱部位出血。
1.2下肢静脉瓣膜
• 在下肢深、浅静脉和交通支静脉内,都有 瓣膜存在。大隐静脉进入股静脉附近,小 隐静脉汇入腘静脉的开口,以及深浅静脉 交通支静脉内,均有较强的瓣膜存在。这 些瓣膜呈单向开放,保持血流从远端向近 端或由浅向深部流动。若瓣膜发生功能不 全,则血液逆流而出现静脉曲张。
back
1.3静脉壁结构
• 6.1、整理无菌器械台、清点物品:洗手护 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物品。 • 6.2、消毒皮肤,协助医生铺巾:递卵圆钳 碘伏棉球消毒皮肤。 • 6.3、切口:在股动脉内侧,自腹股沟韧带 向下作弯向内侧的纵行或斜行切口,递皮 肤刀切皮,纱布拭血。
6.4、分离大隐静脉: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在股动脉内侧切开浅筋膜,显露卵圆窝,用小 弯钳分离出大隐静脉主干。递小弯,小拉钩拉 开组织,组织剪剪开筋膜。
自切断的静脉远端向下插入静脉剥离器,沿静 脉向下推进,在皮肤外触摸到剥离器圆柱状金 属头后,在相应处的皮肤另作一小切口,显露 该处静脉,在剥离器头部的上、下两端结扎血 管,并于两结扎线间切断静脉。递静脉剥离器 插入预剥除的血管递皮肤刀切皮,递小弯或文 氏钳夹血管、组织剪剪断,1号线扎。
6.8、抽出静脉:将剥离器自卵圆窝切口处拉出,
大隐静脉剥脱术
大隐静脉剥脱术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在腰麻或 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可以治疗严重的 下肢浅静脉曲张以及大隐静脉及交通 支瓣膜功能不全者。 • 但要求患者既往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病 史,且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
1、大隐静脉的应用解剖
1.1下肢静脉 1.2下肢静脉瓣膜 1.3静脉壁结构
1.4下肢血流动力学
• 7.3注意事项:
(1)大隐静脉根部的解剖要清楚,一切分支静脉均 须切断、结扎,以防复发。 (2)如局麻解剖不清或对过于肥胖的病人,可在内 踝部或膝下小腿内侧切口,分离出大隐静脉,切断 后将剥离器插入近心断端,向上推进至腹股沟部, 这样就可以找到大隐静脉主干。
(3)在大隐静脉和股静脉的汇合处,二者之间有 一层筛筋膜,不能轻易切开,以免误伤股静脉。 术中一旦损伤股静脉,应立即扩大切口,充分显 露股静脉损伤部位,用5-0尼龙线进行静脉修补 术。若股静脉完全切断,应取一段自体大隐静脉 做间置股静脉移植术。
8.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 1.物品准备齐全:确保手术用物充分, 无菌,性能完全,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的重要条件。手术台上的器械,仪器的 导线应严格按照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进行 灭菌。术前检查仪器性能,调节各种仪 器的使用参数。 • 2.认真执行清点制度:手术开始前及手 术结束时均应再次清点器械及辅料数目。
• 静脉壁由外膜、中膜和内膜组成。静脉壁 结构异常主要是胶原纤维减少、断裂、扭 曲,使静脉壁失去应有强度而扩张。
back
1.4下肢血流动力学
主要依赖于:
• (1)静脉瓣膜向心单向开放功能; • (2)肌关节泵的动力功能; • (3)心脏的波动和胸腔内负压对周围静脉 血的向心吸引作用
2术前准备
• 2.1自身准备
2.3用物准备
常规物品:阑尾布包、下肢静脉铺巾、 大隐静脉包、0、1、4(即2号)号线、 10x9敷贴、手套、下肢驱血带、灯罩、 导尿包、衣包。
• 3.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 4.手术体位:平卧位 • 5.手术切口:在股动脉内侧,自腹股 沟韧带向下作弯向内侧的纵行或斜行 切口
6.手术步骤及配合
• 3.术中密切观察病人动态和手术进程及时清 点书中所需用物 • 4.将负极板固定在肌肉丰富的腿上防止皮肤 灼伤。防止使用电刀时烧伤病人,勿接触 金属物品。适当的遮盖病人,为了保暖及 保护病人的隐私。
9.洗手护士配合要点
• • • • 1.物品准备齐全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3.正确清点用物 4.熟悉手术进程,密切配合
• 术前一日了解患者病情,复习手术的有 关解剖、手术步骤、配合药店和特殊准 备,做到心中有数,熟练配合。
2.2病人准备
• (1)下肢有溃疡者,经处理后创面较清洁, 炎症已控制。 • (2)因手术和创伤范围较广泛,术前24小时 应用抗生素。 • (3)剃除阴毛,并准备患肢皮肤。 • (4)用龙胆紫液标出曲张静脉的部位和走行, 以利手术 • (5)手术前一日做好腿部皮肤的准备,要求 病人沐浴,禁食、禁饮、禁戴首饰等贵重 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