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
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配合

出院。 2 手 术 配 合 21 术 前 准 备 .
用小 切 口手术 方 式—— 点 式 曲张 静 脉剥 脱 术 治 疗
大 隐静 脉 曲 张 2 2例 , 获 满 意 的治 疗效 果 , 5 均 现将
手术 配合 报告 如下 。
点式 剥脱 术 治 疗 大 隐静 脉 曲张是 一 个 非常 实 用、 有效 、 观 的手术 方式 L 。术 式虽然 简单 , 手 美 2 ] 但 术 的配 合要点 尤 为重要 ]术 前巡 回护士应 协助 医 : 生作 好 小腿 静脉 曲张描 记 的标示 , 则会 造成残 留 否
作 者单 位 :3 0 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同 济 医学 院附 属 协 和 医 院 400 赵友 娟 , ,9 3年 出 生 , 专 , 主任 护 师 女 15 大 副
端 后 , 一 1 m 创 口 , 出剥 脱 器 头 端 后 , 用 剥 作 c 取 利
脱, 不应遗 漏 。用 1 活力 碘 纱布 从 小腿 伤 口覆 盖
至大 腿伤 口, 料压 迫整 个小 腿及 大腿后 用 弹力绷 敷
带从足部 至大腿 部加压 包扎 , 开充气 止血带。 松 ( )手术 结束 , 5 嘱病 人 早 期 活 动 , 防术 后 腓 肠 肌 预
带计时 1 , h 以阻 断 动 静脉 血 流 , 无 血 状 态 下 手 在 术 。( )在 无 血 状 态 下 , 腿 部 曲 张 点 式 戳 口剥 4 小
形 切 开 皮 肤 2 m, 露 大 隐静 脉 的近 端 切 断 并 结 c 显 扎 , 它 属 支 不 做 特 殊 处 理 。 ( ) 腿 部 大 隐 静 其 4大 脉剥 脱 : 剥 脱 器 将 大 腿 的 大 隐 静 脉 主 干 剥 脱 。 以 用 尖 刀 在 大腿 大 隐 静 脉 行 经 处 , 及 剥 脱 器 的头 触
大隐静脉抽剥术手术记录

手术发现: 双侧大隐静脉主干扩张(以左下肢为重),最宽处直径约1cm,沿途多处血管迂曲成团,小腿内侧色素沉着,造影见:双侧大隐静脉见轻度反流;双小腿血管迂曲明显。
手术步骤:1.患者仰卧位,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
2.于双侧内踝处切开,游离出大隐静脉起始段,造影所见如上述。
3.于左侧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搏动处之内侧2cm,平行于左侧腹股沟韧带做一长约1.5cm 斜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所见如手术发现。
4.首先依次分离股外侧静脉、旋髂浅静脉、股内侧静脉、阴部外静脉及腹壁浅静脉,分别予钳夹切断并结扎。
于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下1cm高位切断大隐静脉,近端作双重结扎。
5.其次于切断的大隐静脉远端向下插入导丝,逐步抽剥大隐静脉主干至内踝大隐静脉起点处,于小腿内侧静脉扩张明显处作纵行皮肤切口,于皮下剥离扩张血管并结扎,清点器械、纱布无误,逐步缝合关闭各切口,纱布绷带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6.以相同步骤处理右侧大隐静脉,术毕安返病房。
4.于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下1cm处近端作双重结扎,远端切断备抽剥。
5.于左侧内踝前方切开皮肤暴露大隐静脉,远心端结扎,向近心端插入导丝,逐步抽剥大隐静脉主干至大腿根部大隐静脉,于小腿内侧静脉扩张明显处作纵行皮肤切口,于皮下剥离扩张血管并结扎。
1、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于左侧内踝处切开,游离出大隐静脉起始段。
3.于左侧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搏动处之内侧2cm,平行于左侧腹股沟韧带做一长约1.5cm 斜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所见如手术发现。
4.于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下1cm高位切断大隐静脉,近端作双重结扎。
5.其次于切断的大隐静脉起始段向近心端插入导丝,逐步抽剥大隐静脉主干至内踝大隐静脉起点处,于小腿内侧静脉扩张明显处作纵行皮肤切口,于皮下剥离扩张血管。
6.以相同步骤处理右侧大隐静脉,清点器械、纱布无误,逐步缝合关闭各切口,纱布绷带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术毕安返病房。
右下肢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抽剥术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手术开始时间:
手术结束时间:
手术前诊断:右下肢大隐静脉曲张
手术后诊断:同上
病理诊断:无
手术名称:右下肢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抽剥术。
手术者:
助手:
护士:
麻醉方式:腰硬联合+基础麻醉
麻醉者:
手术经过:患者取仰卧位,麻醉显效后常规右下肢术野消毒,铺无菌巾单,在右腹股沟韧带下方做一纵切口,长约5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在股动脉内侧约1cm处皮下组织内寻找到大隐静脉,顺其主干向上游离,分离并高位结扎5属支。
在距股静脉约0.5cm 处,钳夹切断大隐静脉干,近心端以4 #丝线双重结扎牢靠。
向大隐静脉远断端口内插入静脉剥离器,在端口下方暂时结扎大隐静脉,以防出血。
将剥脱器轻柔向小腿部插入,当插至膝部下方时血管迂曲严重无法通过,在局部切一小口,解剖出大隐静脉并将其切断,远心端结扎,近心端结扎于剥脱器锥形头的尾端,术者缓慢向上抽拉剥离器,同时助手双手在剥离的着力点两侧均匀加压,抽除整条大隐静脉干。
于右小腿中分内侧、右侧踝关节内侧血管迂曲重处切小口去除部分病变的大隐静脉,将术前标记的曲张血管分段棉球压迫结扎。
右下肢包棉垫并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手术顺利,出血约20ml,麻醉满意,病人术中平稳,安返病房。
切除病变血管组织送病检。
予监测生命体征,止血、对症、观察病情变化。
手术所见:右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明显,大隐静脉主干增粗,小腿段皮肤呈慢性皮炎表现,色素沉着重。
引流或填塞物种类及数目:无
纱布类及器械数目是否清点:是
记录者:
记录时间:。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大隐静脉剥脱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常用方法之一。
手术虽然能够有效地解决静脉回流问题,但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大隐静脉剥脱术后的护理要点。
一、术后体位与活动1、体位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应去枕平卧 6 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
6 小时后可改为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
2、活动术后 24 小时内,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但可在床上进行足背屈伸和旋转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4 小时后,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鼓励其下床活动,但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活动时需穿着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
二、伤口护理1、观察伤口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
注意伤口周围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有无肿胀,若出现皮肤发红、发热、肿胀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处理。
2、伤口换药一般术后24 小时更换敷料一次,以后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换药次数。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污染。
3、拆线术后 10 14 天左右拆线,具体时间根据伤口愈合情况而定。
三、疼痛护理1、评估疼痛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或面部表情评分法,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2、疼痛缓解措施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可通过分散注意力、听音乐、聊天等方式缓解。
疼痛较明显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
四、饮食护理1、术后 6 小时内禁食禁水,6 小时后可先少量饮水,如无不适,可进流食,如米汤、藕粉等。
2、术后 1 2 天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面条、馄饨等,再过渡到普食。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引起便秘。
五、下肢护理1、观察下肢血液循环注意观察下肢皮肤的温度、颜色、感觉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出现下肢发凉、苍白、麻木、疼痛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中避免隐神经损伤的临床总结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中避免隐神经损伤的临床总结【摘要】目的下肢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术中避免隐神经损伤的探讨。
方法选取126例(143条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的患者,术中均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隐神经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3例患者肢体出现隐神经皮支支配区出现皮肤感觉障碍、麻木、疼痛,经服用神经营养药物药及理疗3~6个月,症状均逐渐消失。
其它患者恢复良好,曲张静脉团块及下肢酸胀、沉重感消失,小腿皮肤色素沉着减轻,彩超检查提示无曲张静脉残留。
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中发生隐神经损伤的概率虽然不大,但若不注意术中对隐神经的保护,损伤后则会引起神经支配区域皮肤的感觉障碍、麻木、疼痛,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关键词】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隐神经损伤;术中预防Clinical summary of avoiding saphenous nerve injury during high ligation and stripping of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QinYi(Department 2, General Surgery, Yan'an Hospital, Kunming 650051) [Abstract] Objective High ligation and stripping of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 for varicose veins in the lower limbs to avoid intraoperative damage to the saphenous nerve.Methods126 patients (143 limbs) who underwent high ligation and dissection of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 were selected,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taken during the surgery to avoid saphenous nerve injury,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12 months after surgery. Three patients had skin sensory disorders, numbness, and pain in the area innervated by the cutaneous branch of the saphenous nerve. Aftertaking neurotrophic drugs and physical therapy for 3-6 months, the symptoms gradually disappeared. Other patients recovered well, withthe disappearance of varicose vein clumps and lower limb soreness and heaviness. The pigmentation of the lower leg skin was reduced, an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showed no residual varicose veins.Conclusion Although the probability of saphenous nerve injury duringhigh ligation and stripping of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 is not high,if attention is not paid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saphenous nerveduring surgery, the injury can cause sensory disorders, numbness, and pain in the skin of the nerve innervated area, increasing the economic burden on patients. Therefore, sufficient attention must be paid in clinical work.[Key words]High ligation and stripping of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 Saphenous nerve injury; Intraoperative prevention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多发病,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或久坐少动的群体,以左侧大隐静脉曲张多见,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经典手术方法。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剥脱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剥脱术】麻醉起效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腹股沟韧带下方3~4cm处,以卵圆窝为中点作一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斜切口,长约6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显露卵圆窝,解剖大隐静脉与股静脉汇合处。
解剖出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及股内、外侧静脉,分别予以结扎切断。
游离大隐静脉至与股静脉交界处,在距股静脉0.5~1cm处结扎并钳夹大隐静脉。
近端双重结扎,远端用止血钳暂时钳夹等待剥离。
将大隐静脉远端用蚊式钳钳夹牵开管口,插入静脉剥离器,暂用丝线结扎控制出血,将剥离器向小腿方向慢慢推进。
当剥离器进至内踝上方后,于该处切一小口,分离切断大隐静脉,远端结扎,近端则结扎于剥离器上。
然后向上拉出剥离器,将大隐静脉慢慢抽出。
在严重曲张的大隐静脉分支处仔细切开皮肤,在皮下作潜行分离,结扎切断交通支,将曲张静脉充分剥离切除。
术毕。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麻醉起效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取右肋缘下斜切口,长约7厘米。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切开腹直肌后鞘及壁腹膜,护皮进入腹腔。
探查腹腔见腹腔内无明显腹水及渗液。
胆囊充血、肿胀,大小约为8×4cm,胆囊内可扪及数枚结石,胆囊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胆总管增粗,直径约1.0厘米,胆总管内未扪及明显结石,肝脏、胰腺未见异常,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决定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
分离胆囊周围粘连,沿胆囊的底部及两侧,距肝床1厘米处切开胆囊两侧浆膜,自胆囊底部向胆囊颈方向,将胆囊从胆囊床上逐步游离。
剪开胆囊三角区上腹膜,钝性分离,显露胆囊管与胆总管,距胆总管0.5厘米处切断胆囊管使胆囊完整摘除,胆囊管残端分别结扎与贯穿缝扎各一次,胆囊床彻底止血后用丝线间断缝合关闭。
在十二指肠上缘纵行切开胆总管,用胆道镜探查,胆道内未见结石。
缝闭胆总管上切口。
在Winslow孔处放置腹腔引流管一根引流。
术野内仔细止血,检查器械敷料对数后,逐层关腹。
在大隐静脉中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在大隐静脉中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是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文旨在观察该手术
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了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了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
治疗。
术前进行了相关检查,包括超声引导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静脉瓣膜功能
情况及曲张程度。
手术采用了常规的局麻加硬膜外麻醉,对静脉进行了剥脱,术中注意保
护神经以及深静脉。
术后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了隐静脉恶性肿瘤的可能。
结果:观察到手术后患者的静脉曲张明显减轻或消失,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
中95例病变消失,5例病变明显减轻。
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14例,占病例总数的14%。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其中有1例肺栓塞和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后病情稳定,无明显不适。
讨论: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
该手术能够显著
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静脉曲张的程度。
手术并发症较少,且大多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在手术过程中,需特别关注静脉瓣膜功能,以保证术后的效果。
对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可能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如植入瓣膜等。
什么疾病需做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手术配合

什么疾病需做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手术配合发布时间:2021-09-02T10:48:29.57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作者:廖奇兴[导读] 下肢静脉曲张病症在临床上常见廖奇兴三台县北坝镇中心卫生院四川三台 621100下肢静脉曲张病症在临床上常见,该种病症会引起患者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导致患者下肢肿胀,严重时会使患者丧失行动能力,最终出现患者瘫痪。
因此,下肢静脉曲张对患者危害性非常大,临床上需要采用有效方法帮助患者治疗,保证其身体健康。
在临床上对下肢静脉曲张治疗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可以治疗该种病症,其中以大隐曲张高位结扎手术为主,但是该种手术不是完全适应所有的静脉曲张病症患者。
为了帮助患者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和提高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质量,现对相关的知识分析如下。
1.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适应症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在临床上常见,该种手术能够缓解下肢静脉曲张病症临床症状,使患者恢复健康。
但是种手术不是适应所有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了帮助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能够正确选择手术方法,现将适应症分析如下。
一般来讲,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适用在以下三种症状中。
第一种是下肢浅静脉曲张明显,伴有小腿胀痛和肿胀,色素沉着,慢性复发性溃疡。
第二种是大隐静脉及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
第三种是既往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且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者。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只要有临床症状符合以上适应症的一种,患者可以选择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治疗。
2.手术配合在开展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过程中,为了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开展,需要医务人员完成以下配合工作,以此来保证手术质量。
(1)消毒:消毒工作中,需要按照两个步骤完成。
第一是提前15分钟洗手,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等数目,检查器械性能及完整性。
第二是递卵圆钳钳夹碘伏棉球消毒皮肤。
第三步是器械台铺置双层开刀巾,用于放置缝线等。
(2)铺巾:在开展铺巾操作中,主要按照以下步骤完成,第一步是将中单展开铺于患肢下面;第二步是手术床尾部再加盖一层手术衣;第三步是开刀巾将大腿根部包裹,巾钳固定;第四步是开刀巾将足部包裹住,绷带固定;第五步是再铺置大腿部开刀巾及中单和大洞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翻式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手术步骤
5、如拉断,先将断裂部分取出,把剥脱器中间槽 拉至腹股沟处,结扎大隐静脉至中间槽上,往远 心方向抽拉剥脱器,大隐静脉在足踝处被拉出
内翻式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手术步骤
6、如又断裂,再将断裂部分取出 将剥脱头安装到剥脱器上,实行外剥脱方式拉 出剩余大隐静脉
内翻式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手术步骤
大隐静高位结扎、分段脉剥脱术 过程
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术前准备
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术前准备
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术前准备
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曲张
内翻式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手术步骤
1、在腹股沟处切口,分离及 切断大隐静脉,切断结扎 大隐静脉分支,至股隐静 脉汇合部,结扎大隐静脉 近端
4、观察手术切口 如有无切口或皮下渗血,局部切口有无红、肿、 压痛等感染征象。
5、早期活动 卧床期间指导病人做足背伸屈运动,术后24h鼓励 病人下床活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以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6、若有慢性溃疡,应继续换药。
健康指导
1、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1—3个月,晚上睡觉时将患肢 抬高20~30度。 2、为维持下肢血运,平时应注意体位,勿长时间站立或坐时双膝交 叉过久,以防静脉回流障碍时发生足背、足趾水肿和细动脉闭塞。 3、患者术后半年到1年内可能有下肢酸痛或麻木感。 4、禁烟,坚持适量运动,保护大便通畅,避免肥胖。 5、定期门诊随访。
术前准备
5、下床活动时应指导患者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 6、注意足部卫生,认真做好皮肤清洁工作。手术野皮肤准备:
。 7、术前1d用甲紫或记号笔画出静脉曲张的行径。
术后护理
1、按全麻木后护理。
2、卧床休息 患肢抬高30度,促进静脉回流。
3、应用弹力绷带 弹力绷带应自下而上包扎,自足背向大腿方向 加压包扎,并注意保持合适的松紧度,以能扪及足背动脉搏动和 保持足部正常皮肤温度为适宜,弹力绷带一般需包扎约2周左右。
7、曲张静脉的主干剥脱 后,对仍然显现的粗 大分支,亦要仔细分 离、剥脱,并缝合各 切口
内翻式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手术步骤
8、最后整个下肢用弹力 绷带均匀用力包扎, 以防剥脱部位出血
外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控制静脉高压。
➢ 最常见。抬高,换药,抗生素,手术,植皮。
抬高,加压止血,缝扎止血。
14/46
术前准备
1、按外科一般手术护理常规。 2、向患者介绍治疗概况,做好解释工作,训练患者卧床大小便, 取得患者的配合。 3、了解患者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的时间,伴随症状如胀痛、沉重感、 乏力、水肿启痒、溃疡、出血等。注意职业(长时间站立工作)及有 无家族史。了解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动静脉瘦,盆腔肿 块等疾病。 4、下肢静脉曲张并发小腿溃疡并有急性水肿者,应予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20—30度。用3%硼酸溶液湿敷或生理盐水纱布换药,保 持创面清洁,同时作创面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术前开始用 药,术日晨将溃疡处再换药1次,并用无菌治疗巾包好,以免污染 手术野。
残留曲张静脉或术后复发
11/46
将硬化剂注入曲张的静脉内,静脉内膜发 生无菌性炎症,使血管腔粘连闭塞。
病变小而局限及术后残留的曲张静 脉。
:5%鱼肝油酸钠、酚甘油及50%GS。
12/46
13/46
➢ 抬高,热敷,弹力袜,抗生素。手术。
➢ 多位于足靴区。保持清洁和干燥。 ➢ 1:5000高锰酸钾冲洗,换药,抗生素。
大隐静脉曲张
程霞
下肢静脉解剖
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
小隐静脉(lesser saphenous vein)
下肢静脉解剖
旋髂浅. 股外侧
腹壁浅
阴部外 股内侧 大隐静脉
穿支静脉
深静脉
浅静脉
概述
定义:因为静脉瓣膜出现了问题,导致静脉中血 液淤积,静脉扩张、弯曲,血液不易回流会发生 色素沉淀、湿疹样皮肤炎,并可能产生郁积性溃 疡。
深静脉通畅试验
:Duplex(彩超)
下肢深静脉顺行、逆行造影、腘 静脉穿刺插管造影
9/46
: 浅静脉隆起,扩张,蜿蜒成团,站立 时明显,伴下肢沉重、酸胀 、麻木
: 小腿内侧浅静脉迂曲,蜿蜒成团。皮 肤营养性改变:足靴区轻度脱屑、色 素沉着。
: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
10/46
治疗
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适应于手术
遗传因素
慢性咳嗽
慢性便秘
肥胖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临床表现
1、小腿酸胀、疼痛、水 肿;
2、曲张静脉扩张扭曲成 团,血栓性静脉炎
临床表现
3、足靴区形成湿疹、瘙痒、色素沉着、红肿 淋巴管炎、溃烂
4、静脉破裂致失血性休克,严重影响病人的 生活质量
辅助检查
内瓣膜情况
了解大隐静脉及交通支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内翻式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手术步骤
2、足踝处开口分离切断大隐静脉,结扎大隐 静脉远端
内翻式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手术步骤
3、自足踝处静脉端插入静脉剥脱器,至腹股沟处 伸出
内翻式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手术步骤
4、在足踝处,把大隐静 脉结扎在中间槽上, 往近心方向抽拉剥脱 器,大隐静脉在腹股 沟处被内翻式拉出
病因:静脉壁相对力劳动等。
症状:腿部皮肤冒出红色或蓝色、像是蜘蛛网、 蚯蚓的扭曲血管,或者像树瘤般的硬块结节,静 脉发生异常的扩大肿胀和曲张。
发病率: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 人群总发病率约为10%
病因
怀孕
长期站立
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