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曲张点式剥脱术临床应用(附56例报告)

合集下载

大隐静脉曲张点式剥脱术临床应用(附56例报告)

大隐静脉曲张点式剥脱术临床应用(附56例报告)

大隐静脉曲张点式剥脱术临床应用(附56例报告)
李求实;于守江;杨世勇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
【年(卷),期】2001(025)010
【摘要】我院自1997-05以来,共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术56例,其中,双侧大隐静脉曲张者18例,手术效果极佳,具有切口小、曲张静脉剥脱彻底、手术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易于被广大患者,特别是广大中青年女性的欢迎.
【总页数】1页(P746-746)
【作者】李求实;于守江;杨世勇
【作者单位】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4
【相关文献】
1.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附30例报告) [J], 张居文;杨牟;陈杰;孙林;车海杰
2.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探析 [J], 赵亮
3.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应用(附1例报告) [J], 叶波;夏来阳;邓小红;肖美萍
4.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改良术式的应用体会(附75例报告) [J], 王财庆; 陈功
5.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改良术式的应用体会(附75例报告) [J], 王财庆; 陈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点状抽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分析

点状抽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分析

1 资料与 方法
11 一 般 资料 .
2 结 果
21 两 组 患 者 术 中 出血 量 、 术 及 住 院 时 间 . 手 切 开 剥 除 组 平 均 手 术 时 间 5 m n点 状 抽 剥 组 平 均 手 术 时 间 9 i,
选 取 20 0 4年 1 一20 月 0 8年 1 我院收治 的大隐静脉 曲张 月 患者 6 8例 , 其中男 3 , 3 例 ; 7例 女 l 年龄 3 —6 7 6岁 , 平均为 4 . 72
活动双下肢促进下肢深静脉 回流 ,h后即可下床活动 , 6 预防深静 脉血栓形成。术后 4 h 8 换药调整绷带松紧度 , 一周后改换长筒弹 力袜 , 门诊 随访 。
1 统 计 学处 理 . 3
肢浅静脉血栓形成 、 皮肤溃疡等并 发症 , 对患者生 活质量具 有较
大 的影响。手术剥 除大 隐静脉是有效 的治疗方式 , 传统手术对于
异 , 有 可 比性 。 具
1 . 手 术 方 法 2
出血量 14 L 点状抽 剥组术 中出血量 5mL 点状 抽剥组术 中 3m , 2 ,
出血量少于切开剥除组。点状抽剥组住院时间 7 d切开剥除组 . , 2 住 院时间 94 , . 点状抽剥组住院时间少于切开剥除组 。见表 1 d 。
4 mn 点状抽剥组手术时间少于切 开剥 除组 。切 开剥 除组 术中 2 i,
岁; 病程 3 1 , 均 6 4年 平 . ; 2年 均为单侧大隐静脉 曲张 , 中 1 其 6
例合并 足靴 区皮肤色素沉着 , 6例合 并下肢皮 肤溃 疡。患者均经 彩色多普勒 超声证实深静 脉通 畅及大 隐静 脉瓣 膜不同程度功能 不全 , 经交通静 脉瓣功能试验证实交通静脉瓣功能正常。患者入 选后随机分 为点状抽剥组及 切开剥除组 , 每组 患者 3 4例 , 两组 患者性 别、年龄 、下肢侧别及 大隐静脉 曲张严 重程度 无显著差

56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再治疗

56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再治疗

56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再治疗发表时间:2013-05-24T10:22:27.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王华云[导读] 大隐静脉曲张是常见下肢血管病变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5%左右,其中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王华云 (浙江省仙居县下各中心卫生院外科浙江仙居 317321)【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243-02【摘要】目的探讨对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原因及再治疗手术后的效果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1年间于我单位行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56例病患的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 56例病患中,治愈51例,好转4例,无效1例。

再治疗有效率为98.2%。

结论加强对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病患做进一步检查,并针对不同复发原因进行客观分析,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进行再治疗,则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再治疗效果。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是常见下肢血管病变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5%左右,其中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1]。

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晰。

常用治疗方法为高位结扎或分段剥脱术等,但术后复发率通常较高,约达30~70%左右[2]。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单位就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患56例再手术的治疗效果,并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文资料均为我单位2005年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且进行再手术治疗的56例病患。

男性24例,女性32例,男女比例为1:1.33;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55.3±8.9)岁。

56例病患入院时,其临床症状均呈现浅表血管迂曲扩张;其中5例合并慢性溃疡;23例踝部中、轻度肿胀;4例下肢皮炎。

56例病患入院时距上次手术时间:≤6个月:2例;≤1年,13例;≤2年,35例;>2年,7例。

1.2 原手术方式40例曾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结合抽剥术;13例曾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结全间断抽剥术;12例曾行单纯大隐静脉结扎术。

84例小切口联合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分析

84例小切口联合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分析

84例小切口联合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在我国张培华等[1]调查发病率为8.6%。

主要表现为大隐静脉扩张,迂曲。

发病初期多有患肢肿胀、沉重及钝痛感、易疲乏,晚期出现皮肤萎缩、脱屑、色素沉着,严重者出现湿疹及溃疡,可并发出血及血栓性静脉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手术一直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2]。

我院自2005年2月开始采用小切口联合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4例,男49例,女35例,年龄20~65岁,平均42.5岁。

共99条肢体,右下肢28例,左下肢63例,双下肢8例。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均有下肢酸胀、沉重、易疲乏感,其中皮肤色素沉着30例,合并湿疹样皮炎14例。

术前均做彩色多普勒检查和Perthes试验及Pratt试验,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评估下肢深静脉回流及深、浅静脉和交通支瓣膜功能情况,以排除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动静脉瘘等其它疾病,明确诊断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1.2 手术适应症:适用于单纯下肢浅静脉功能不全及其属支功能不全,深静脉通畅,无明显返流及手术禁忌的患者。

1.3 手术方法:1.3.1 术前标记:术前1天患者站立后使下肢浅静脉曲张到最大程度,用龙胆紫沿曲张静脉走行画线并用碘酊固定,Pratt试验阳性者画叉标记交通支点位;1.3.2 麻醉选择:连续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麻醉;1.3.3 高位结扎:先从腹股沟皮纹下0.5cm股动脉搏动内侧1cn处取与腹股沟韧带平行切口长约1.5~2cm,解剖大隐静脉,结扎所见各属支,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近端(距股静脉05~1.cm),远端插入剥脱器至膝关节内上方05~1.cm,以剥脱器为标志切口约1cm,游离静脉切断,远端结扎,近端利用剥脱器将大隐静脉向上拉出,抽出大腿段主干后即刻用棉垫沿剥脱路径压迫5min;1.3.4 起始部结扎:在内踝内上方大隐静脉起始部用尖刀做0.3cm切口,切断大隐静脉主干,断端结扎;1.3.5 小腿部点式剥脱:沿术前描记的曲张静脉标记用尖刀做多个约0.3cm切口。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分析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分析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分析目的观察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优势。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Y组,28例)和对照组(D组,28例)。

Y组患者实施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D组实施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和传统的抽剥术。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Y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方式,具有术中出血少、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标签: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点式剥脱【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igh ligation of varicose veins combined with point stri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great saphenous varicose veins and to analyze its advantages.Methods 56 patients with primary great saphenous varicose vein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group Y,28 cases)and control group (group D,28 cases).Patients in group Y underwent high ligation of varicose veins and point stripping,Patients in group D underwent high ligation of varicose veins and traditional stripping.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amount of bleeding,the time of ambulation and the length of stay in 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group D,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High ligation of varicose veins combined with point stripp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great saphenous varicose veins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early ambulation and shorter hospitalization time.【Key Words】Varicose great saphenous vein;High ligation;Point stripping原發性大隐静脉曲张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由于长时间的站立等因素导致静脉曲张、血液回流不畅甚至淤滞,最终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色素沉着、血栓和溃疡[1]。

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断 大隐静 脉 主= F ,舣 重结扎 后 ,在远 端切 除大 隐静脉 段 3~ 4 c r n 的主= f : ,缝 合伤 ㈠,在标 记处做 多 个 切 口,切 l l 直径 在 3~ 5 a r m之 问; 切 f 皮 肤 ,使用蚊 式 m管钳 实施 钝性 分离 ,暴露 出曲张 的静脉 ,并使 j _ } j 关闭的m 【 管钳 自静 脉后方 穿透 ,用 第 把 皿管 钳 贴紧 皮肤横 夹将静 脉提 出,双 向进行 ,在分 离的 同叫 剥 脱 曲张 的静 脉直 至无法 操作 ,最后将 其切 断并结 扎两 个 近端 缝合伤 口。 1 . 3 统计 学 方法 文中数据 均采 取 S P S S 1 7 .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 以平 均 数 ± 标 准 差表 示 计最 资料 ,行 t 检验,以 x 2 检验表示计数资料 ,以 P < O . 0 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
2 6
中国医疗美容 2 0 1 5 第l 期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a l C o s m e t o l o g y

2 0 1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o . 1
整形外科 ・
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 大 隐静脉 曲张 的疗效 观察
孙 志利
( 黑龙江省孙吴县人 民医院 ,黑龙江 孙吴 1 6 4 2 0 0 ) 【 摘 要】 目的 分析探讨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 关书 悯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大隐静脉曲张;治疗效果 大隐 静脉 曲张作 为普 外科常 见 的疾 病之 ~ 一 ,其 主 要 临床表 现 为肢 体肿胀 、 下肢浅 静 脉 曲张 、脚步 皮肤 菏 养障碍 等,随着 病情 的发展 ,最 终 导致 下肢 体皮 肤 的 色素沉 税,严重 耆会 出现足 部溃烂 ,给患 者 的正常 牛 活造成 』 , 严重 的影 响。临床上 主要 采取手 术治疗 该 疾病 , 而传 统的手术办法 具有诸 多缺 点, 患者疼痛 旺大 , 术后复发丰较高 ,同时该手术对患者造成 的伤害较大。 随着医疗 技术 的发展 ,微创 手术 成 为f 一 大患昔 普遍 认可的 手术 ,点式 剥脱 术在确 保治疗 效果 的基础 L克 服 ' l , 创伤 大及复 发半 岛的缺 点 。本篇 文章将针 对 大隐静脉 商位 结 ̄ L ) J I I 点式剥 脱术治 疗大隐静 脉 曲张的 临床 效果进行分析 ,报告如 下。

分析点状抽剥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分析点状抽剥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分析点状抽剥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祖连平【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unctate stri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 great saphenous varicose veins. Methods 50 cases with great saphenous varicose veins admitted in Department of Varicose Veins of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5 cases in each.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cutting and stripping surgery, while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punctate stripping surgery.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3.0±7.8) min,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0.0±13) min;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of the obs ervation group was (53.1±15.1)mL,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35.0±33.8) mL;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1±2.1)d,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9.5±2.5)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unctate stripping for great saphenous varicose vein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so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目的:探讨在大隐静脉曲张中使用下段点状抽剥治疗的临床效果。

大隐静脉曲张56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治疗分析

大隐静脉曲张56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治疗分析
(收稿:2008 201 2 30 )
大隐静脉曲张 56 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治疗分析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 洛阳 471003 ) 史洪涛 伊新会3 申东彦 司马培博 摘 要 目的 : 探讨大隐静脉曲张 56 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LDVT ) 的原因、 预防措 施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发生 LDVT 56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解析发生术后 LDVT 的原因 , 使后期术后 LDVT 的患者明显下降。经治疗 38 例患肢肿胀完全 消退,14 例存在 LDVT 后综合征 , 失访 4 例。 结论: 大隐静脉曲张术前危险因素的评估, 手术规范 操作及术后个体化方案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 (LMWH ) , 可以使术后 LDVT 发生率明显下降。 主题词 静脉曲张 �外科学 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学 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和控制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 是临床上传统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最可靠的手术方法 , 但术后下肢深静
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243 2 247.
[2] 邵 耕 主编 . 现代冠 心病 .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208 2300.
[3] 李占全 主编 . 冠状动脉 造影与 临床 . 沈阳: 辽宁科 学技术
出版社,2002:164 2165.
[1] 邵 耕, 吴树燕主编. 现代心电图 诊断手册 . 北 京: 北医
平板运动阳性
23 9 13 28 18 2
讨 论 运动负荷增强心肌的氧消耗 , 刺激心肌最大或接 近最大血液供应, 超过冠脉供血能力 ( 冠状动脉储备 ) 时, 冠脉供血不足就能较明显地显示出来, 表现为心电 图 ST 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及典型心绞痛症状出现。 据国外资料表明运动平板负荷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 果对 照 认 为: ① 运 动平 板 试 验 的敏 感 性 约 60%~ 70%, 即 30%~ 40% 证实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例 , 运动平板试验为阴性, 这种现象常见于单支病变 , 并提 示预后较好。 ②心电图异常出现的时间: 相当一部分患 者 ST 段降低出现在运动后即刻的阶段, 目前认为运 动后 ST 段降低出现的时间愈早 , 冠状动脉损伤程度 愈重。 ③ST 段降低程度: 若出现下斜型或水平型降低 达 0.3 mV 或超过 0.3 mV , 在相应的冠状动脉造影中 常显示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 , 而且往往见于三支或左 冠状动脉主干病变。 ④ST 段降低的持续时间: 运动停 止后 , ST 段即降低 , 并持续 8min 以上, 相应的冠状动 脉结果显示为两支或三支冠脉病变。 ⑤出现 ST 段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隐静脉曲张点式剥脱术临床应用(附56例报告)
李求实,于守江,杨世勇
(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我院自1997-05以来,共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术56例,其中,双侧大隐静脉曲张者18例,手术效果极佳,具有切口小、曲张静脉剥脱彻底、手术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易于被广大患者,特别是广大中青年女性的欢迎。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点式剥脱术中图分类号:R6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75(2001)10-0746-01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pot -denudation of V aricosis
of G reat Saphenous V ein -56cases R eport
LI Qiu 2shi ,Y U Shou 2jiang ,Y ANG Shi 2y ong
(The Railway Central Hospital of Harbin ,Harbin 150001,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 o discu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pot -denudation of saphenous vein.Methods 56cases of varicosis of great saphe 2nous vein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pot -denudation from May ,1997and am ong them 18cases were su ffered in both sides.Results All oper 2ations had obtained satis factory effects.C onclusion This method was easy to perform and the incision was small.It might be available for y oung patients especially for w omen.
K ey w ords :Varicosis of great ;saphenous vein ;S pot -denudation
传统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采用高位结扎、分段切除及主干剥脱等术式,具有操作复杂,术中易于出血及手术不够彻底等缺点,且术后下肢留下较大疤痕,我院采用点式剥脱术基本克服了以上缺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31例,女性25例。

年龄25~67岁。

其中,18例为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15例合并小腿色素沉着,7例合并小腿溃疡。

无合并深组静脉回流障碍及股静脉瓣关闭不全者(术前经深静脉回流试验及彩超检查证实)。

平均住院9d ,术后7d 拆线。

全部甲级愈合。

合并溃疡者经换药随访亦恢复正常,无手术并发症。

平均单侧大隐静脉手术时间不超过60min 。

112 操作方法
术前以甲紫绵球描记曲张静脉,常规消毒后,患肢自脚踝部以驱血带驱血达膝上,于大腿下1/3处上止血带,达到下肢浅静脉无血并暂停动脉供血,此时应与麻醉师协调注意患者血压变化。

于高位距隐股静脉交界015cm 处结扎切断大隐静脉主干,并结扎切断其高位属支,主干就离端下静脉剥脱器通过止血带达膝下小腿内侧,摸到剥脱器头于皮肤切长约015cm 小切口,以输精管钳夹出位于曲张静脉内之剥脱器头,以小弯钳于血管下方游离并通过,以7号丝线将曲张静脉固定于剥脱器剥脱主干,遇有分支处以手在局部压迫,牵拉用力适度,防止拉断(如拉断可反向剥脱)。

远端静脉断端钳夹,如能继续下剥脱器可一直下到内踝部。

如粘连较重,内有血栓块不能通过者,可于静脉曲张明显处切多个长约015cm 皮肤小切口,以弯血管钳尽可能取净并破坏其内曲张静脉壁,血管断端不必结扎。

粘连严重者及溃疡底可大量清掏,以期彻底破坏曲张静脉壁及深浅交通支,达到术后曲张静脉彻底切除或关闭的目的。

小腿切口数不受限制,以剥脱彻底为准。

术后缝合全部皮肤切口,以4号丝线1针缝合为佳,也可不缝合,以小块油纱条覆盖,外敷纱布块,自内踝部开始以弹力绷带向上加压包扎,达大腿下1/3,力度以可压迫浅静脉出血但不影响深静脉回流为度。

放开止血带,如有局部渗血可加用敷料及弹力绷带。

术后当日注意渗血及深静脉回流等问题。

次日放松重缠弹力绷带,鼓励早期离床活动,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2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可分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和继发性大隐静脉曲张2类。

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系指病变范围仅位于大隐静脉者。

病因归咎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及静脉内压力持续增高。

它的发生常与职业因素有关,经常从事站立工作的人易患此病。

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明显的形态学特征,诊断并不困难。

施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能准确地检测静脉瓣的功能。

继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系指由于深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或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致血逆流而引起浅静脉血流过多,压力增高引起浅静脉瘀血、扩张、增粗。

其中深静脉回流障碍为本手术绝对禁忌证。

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致血逆流者,应采用相应的术式,如带瓣静脉移植术,股静脉瓣外修复
成形术〔1〕
等,对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H omans 提出应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部分剥脱术,此术式80多年来一直成为
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传统手术方式。

Bergan 〔2〕
等研究表明,此术式不但可以纠正浅静脉系统病变,而且还有利于改善深静脉系统功能。

因为沿着大隐静脉的血液返流可通过交通静脉重新进入深静脉而增加深静脉系统负荷,最终引起深静脉扩张和延长,瓣膜功能损害,浅静脉系统手术可以阻断这种返流。

但传统术式如切口较大,术野不够清晰,易出血,曲张浅静脉剥除不彻底等缺点。

我院引进国外最新术式,率先开展大隐静脉点式剥脱术。

由于术前驱血及上止血带使术中操作在无血条件下进行,术野清晰,术中失血大为减小,术后上弹力绷带,小腿曲张静脉断端无需结扎,从而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并可毫无顾虑清掏浅静脉,有利于浅静脉切除部分及深浅交通支的关闭。

由于小腿部切口均为015cm 左右,切口张力小,愈合时间短,术后疤痕小,且操作简便,无需特殊手术器械,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术式。

参考文献
〔1〕王深明1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瓣膜外修复成形术1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381
〔2〕Bergan Jr.Venous reflux :G uido line for managerment 〔J 〕.Vasc Surg ,1977,31(3):786.
(编辑:刘学振)
(收稿日期:2001-08-17)
作者简介:李求实(1964-),男,汉族,主治医师。

〔2〕M orgera T ,Di Lenarda A ,Dreas.L ,et al .E lectrocardio 2graphy of my ocarditis revisited :Clinical and Prognostic signific ance of electrocardiographic changes Am 〔J 〕.Heart J ,1992,124:455.
〔3〕Matsuura H ,Palacios ,F Det G,et al .Intravemtricular con 2duction abnorma litie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uspected my ocarditis are ass ociated with my ocardial necrosis 〔J 〕.Am.Heart J ,1994,127:1290.
〔4〕陈灏珠1实用内科学〔M 〕1第10版1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13251
〔5,7〕陈明执1心脏病学〔M 〕1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11721
〔6〕李李,杨英珍,叶玉蟾,等1黄芪口服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0例〔J 〕1新药与临床,1992,11:121
〔8〕Mas on JW ,Margraet E ,Billingham M B ,et al .T raeatment of acute in flammatory my ocarditis assisted by endomy ocadial biopsy 〔J 〕.Am J Cardiol ,1980,45:1037.
(编辑:谢忠艳)
(收稿日期:2001-08-10)
647 第25卷2001年第10期 黑 龙 江 医 学HEI LONGJ I ANG ME DIC A L JOURNA L
V ol.25,N o.10
Oct.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