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共41页
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配合

出院。 2 手 术 配 合 21 术 前 准 备 .
用小 切 口手术 方 式—— 点 式 曲张 静 脉剥 脱 术 治 疗
大 隐静 脉 曲 张 2 2例 , 获 满 意 的治 疗效 果 , 5 均 现将
手术 配合 报告 如下 。
点式 剥脱 术 治 疗 大 隐静 脉 曲张是 一 个 非常 实 用、 有效 、 观 的手术 方式 L 。术 式虽然 简单 , 手 美 2 ] 但 术 的配 合要点 尤 为重要 ]术 前巡 回护士应 协助 医 : 生作 好 小腿 静脉 曲张描 记 的标示 , 则会 造成残 留 否
作 者单 位 :3 0 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同 济 医学 院附 属 协 和 医 院 400 赵友 娟 , ,9 3年 出 生 , 专 , 主任 护 师 女 15 大 副
端 后 , 一 1 m 创 口 , 出剥 脱 器 头 端 后 , 用 剥 作 c 取 利
脱, 不应遗 漏 。用 1 活力 碘 纱布 从 小腿 伤 口覆 盖
至大 腿伤 口, 料压 迫整 个小 腿及 大腿后 用 弹力绷 敷
带从足部 至大腿 部加压 包扎 , 开充气 止血带。 松 ( )手术 结束 , 5 嘱病 人 早 期 活 动 , 防术 后 腓 肠 肌 预
带计时 1 , h 以阻 断 动 静脉 血 流 , 无 血 状 态 下 手 在 术 。( )在 无 血 状 态 下 , 腿 部 曲 张 点 式 戳 口剥 4 小
形 切 开 皮 肤 2 m, 露 大 隐静 脉 的近 端 切 断 并 结 c 显 扎 , 它 属 支 不 做 特 殊 处 理 。 ( ) 腿 部 大 隐 静 其 4大 脉剥 脱 : 剥 脱 器 将 大 腿 的 大 隐 静 脉 主 干 剥 脱 。 以 用 尖 刀 在 大腿 大 隐 静 脉 行 经 处 , 及 剥 脱 器 的头 触
大隐静脉手术ppt课件

1.1下肢静脉
• 分为深静脉与浅静脉两组。 • 深静脉在肌肉之间与同名动脉伴行。浅静脉 在筋膜浅面,分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大隐 静脉起于足背静脉网内侧,经内踝前方,下 肢内侧上行,穿过卵圆窝,汇入股静脉。在 入股静脉之前的5~7cm一段中,有3~7个分 支,而以5支最为多见,其分别为腹壁浅静 脉、旋髂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外侧静脉 和股内侧静脉。 back
边抽边压迫止血,整条大隐静脉可随之而出。缝 合腹股沟处切口。递小圆针1号线缝合皮肤下层, 小三角1号线缝皮肤。 覆盖敷贴。
6.9、患侧大腿上驱血带,分段切除曲张静脉:
选定一段静脉,并在此段静脉皮肤上作上下 两切 口,将静脉两侧均结扎切断,用血管钳从下端切 口向下抽出曲张的静脉。同法直至将曲张静脉完 全剥除。递驱血带,绷带捆好。递皮肤刀切小口, 2把文氏钳分离并夹住血管,组织剪剪断,0号线 扎存留血管端,线剪剪线,同法处理另一端后将 曲张静脉拉出。 6.10、缝合各切口:整个下肢用弹力绷带均匀 用力包扎,以防剥脱部位出血。
自切断的静脉远端向下插入静脉剥离器,沿静 脉向下推进,在皮肤外触摸到剥离器圆柱状金 属头后,在相应处的皮肤另作一小切口,显露 该处静脉,在剥离器头部的上、下两端结扎血 管,并于两结扎线间切断静脉。递静脉剥离器 插入预剥除的血管递皮肤刀切皮,递小弯或文 氏钳夹血管、组织剪剪断,1号线扎。
6.8、抽出静脉:将剥离器自卵圆窝切口处拉出,
• 术前一日了解患者病情,复习手术的有 关解剖、手术步骤、配合药店和特殊准 备,做到心中有数,熟练配合。
2.2病人准备
• (1)下肢有溃疡者,经处理后创面较清洁, 炎症已控制。 • (2)因手术和创伤范围较广泛,术前24小时 应用抗生素。 • (3)剃除阴毛,并准备患肢皮肤。 • (4)用龙胆紫液标出曲张静脉的部位和走行, 以利手术 • (5)手术前一日做好腿部皮肤的准备,要求 病人沐浴,禁食、禁饮、禁戴首饰等贵重 物品
大隐静脉剥脱术(共28张PPT)

back
主要依赖于:
• (1)静脉瓣膜向心单向开放功能; • (2)肌关节泵的动力功能; • (3)心脏的波动和胸腔内负压对周围静脉
血的向心吸引作用
2术前准备
• 术前一日了解患者病情,复习手术的有 关解剖、手术步骤、配合药店和特殊准 备,做到心中有数,熟练配合。
• 2.认真执行清点制度:手术开始前及手术 结束时均应再次清点器械及辅料数目。
• 4.将负极板固定在肌肉丰富的腿上防止皮肤 灼伤。防止使用电刀时烧伤病人,勿接触 金属物品。适当的遮盖病人,为了保暖及 保护病人的隐私。
(1)年老体弱,有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疾病,手术耐受力较差者。 术中一旦损伤股静脉,应立即扩大切口,充分显露股静脉损伤部位,用5-0尼龙线进行静脉修补术。 、切断大隐静脉分支:沿静脉干分离, (2)深静脉有阻塞者。 (2)肌关节泵的动力功能; 防止使用电刀时烧伤病人,勿接触金属物品。 术中一旦损伤股静脉,应立即扩大切口,充分显露股静脉损伤部位,用5-0尼龙线进行静脉修补术。 (3)心脏的波动和胸腔内负压对周围静脉血的向心吸引作用 (1)年老体弱,有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疾病,手术耐受力较差者。 同法直至将曲张静脉完全剥除。 (3)心脏的波动和胸腔内负压对周围静脉血的向心吸引作用 这些瓣膜呈单向开放,保持血流从远端向近端或由浅向深部流动。 内侧静脉等分支,结扎、切断。 (1)从足部开始,整个下肢用弹力绷带包扎。
器插入近心断端,向上推进至腹股沟部,这样就可以找 但要求患者既往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且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
、分离大隐静脉: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到大隐静脉主干。 术中一旦损伤股静脉,应立即扩大切口,充分显露股静脉损伤部位,用5-0尼龙线进行静脉修补术。
右下肢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抽剥术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手术开始时间:
手术结束时间:
手术前诊断:右下肢大隐静脉曲张
手术后诊断:同上
病理诊断:无
手术名称:右下肢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抽剥术。
手术者:
助手:
护士:
麻醉方式:腰硬联合+基础麻醉
麻醉者:
手术经过:患者取仰卧位,麻醉显效后常规右下肢术野消毒,铺无菌巾单,在右腹股沟韧带下方做一纵切口,长约5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在股动脉内侧约1cm处皮下组织内寻找到大隐静脉,顺其主干向上游离,分离并高位结扎5属支。
在距股静脉约0.5cm 处,钳夹切断大隐静脉干,近心端以4 #丝线双重结扎牢靠。
向大隐静脉远断端口内插入静脉剥离器,在端口下方暂时结扎大隐静脉,以防出血。
将剥脱器轻柔向小腿部插入,当插至膝部下方时血管迂曲严重无法通过,在局部切一小口,解剖出大隐静脉并将其切断,远心端结扎,近心端结扎于剥脱器锥形头的尾端,术者缓慢向上抽拉剥离器,同时助手双手在剥离的着力点两侧均匀加压,抽除整条大隐静脉干。
于右小腿中分内侧、右侧踝关节内侧血管迂曲重处切小口去除部分病变的大隐静脉,将术前标记的曲张血管分段棉球压迫结扎。
右下肢包棉垫并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手术顺利,出血约20ml,麻醉满意,病人术中平稳,安返病房。
切除病变血管组织送病检。
予监测生命体征,止血、对症、观察病情变化。
手术所见:右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明显,大隐静脉主干增粗,小腿段皮肤呈慢性皮炎表现,色素沉着重。
引流或填塞物种类及数目:无
纱布类及器械数目是否清点:是
记录者:
记录时间:。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大隐静脉剥脱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常用方法之一。
手术虽然能够有效地解决静脉回流问题,但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大隐静脉剥脱术后的护理要点。
一、术后体位与活动1、体位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应去枕平卧 6 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
6 小时后可改为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
2、活动术后 24 小时内,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但可在床上进行足背屈伸和旋转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4 小时后,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鼓励其下床活动,但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活动时需穿着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
二、伤口护理1、观察伤口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
注意伤口周围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有无肿胀,若出现皮肤发红、发热、肿胀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处理。
2、伤口换药一般术后24 小时更换敷料一次,以后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换药次数。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污染。
3、拆线术后 10 14 天左右拆线,具体时间根据伤口愈合情况而定。
三、疼痛护理1、评估疼痛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或面部表情评分法,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2、疼痛缓解措施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可通过分散注意力、听音乐、聊天等方式缓解。
疼痛较明显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
四、饮食护理1、术后 6 小时内禁食禁水,6 小时后可先少量饮水,如无不适,可进流食,如米汤、藕粉等。
2、术后 1 2 天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面条、馄饨等,再过渡到普食。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引起便秘。
五、下肢护理1、观察下肢血液循环注意观察下肢皮肤的温度、颜色、感觉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出现下肢发凉、苍白、麻木、疼痛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静脉曲张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

·临床医学·19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静脉曲张并该疾病患者实施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42例静脉曲张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36~74岁,平均(53.87±4.29)岁。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37~75岁,平均观察组患者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内容如下:①使用碘酊对患者静脉曲张部位进行固定,后对患者大隐静脉部位实施切口,在分离患者大隐静脉分支后进行结扎,其后将患者大隐静脉主干利用专业医用器具进行切断,并开展双重结扎。
②在双重结扎完成后,再对患者受患部位实施切口,将患者受患部位出现曲张情况的静脉进行剥离、剪断步骤,同时对患者静脉残端部位也进行结扎,最后缝合患者被切开的创口。
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毕后,推入病房接受后续的康复治疗。
1921.3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数据予以t检验,计数数据以%描述,予以x2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项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大隐静脉曲张疾病除前文中提及的相关临床症状外,还可包括小腿下段皮肤出现棕褐色斑片、皮肤色素沉着、站立时下肢出现蚯蚓状突起等。
患者若缺乏对大隐静脉曲张的重视,在患病后未及时接受治疗或在治疗期间不配合医生所提供的治疗方案,长期下去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对身体健康、心理情绪、日常工作生活等方面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及伤害。
对于大隐静脉曲张疾病主要可先通过保守治疗进行病情的控制及缓解,而针对大隐静脉曲张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则需要及时采取相关手术治疗方案,避免患者因血栓严重危及生命。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手术配合)

手术步骤和配合
5.分离并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分离大隐静脉近端各分支,逐一结扎、切断,再向上游离 大隐静脉至股静脉交界处,在静脉的远心侧夹一血管钳,在结扎线与血管钳之间间断 大隐静脉近端结扎并缝扎,远端放入剥离子。
递血管钳、3/0号丝线结扎大隐静脉主干,递剥离子放入大隐静脉。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的大隐静脉曲张
禁忌症: 1. 深静脉血栓形成或盆腔肿瘤等压迫所致的继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2. 深静脉或浅静脉急性静脉炎 3. 布-加综合征同时出现大隐静脉曲张应先治疗布-加综合征。
布-加综合征是一种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导致的运动神经障碍症状,表 现为四肢肌肉僵硬、抽搐、拘挛等。
● 仰卧位,髋、膝关节略屈曲,大腿稍外展、外旋。
手术步骤和配合
1.消毒 ● 提前15分钟洗手,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
敷料等数目,检查器械性能及完整性;递卵圆钳 钳夹碘伏纱布消毒皮肤,巡回护士悬吊手术肢体
● 器械台铺置2~6层无菌巾,用于各类无菌器械、 物品等。
手术步骤和配合
2.铺巾
将中单展开铺于患肢下面
6、剥脱大隐静脉:用0号丝线将远端静脉结扎在剥离子上,将剥离子向小腿方向徐徐推 进,在剥离子尖端处切一小口,抽出剥离子,静脉随之抽出。
递0号丝线结扎大隐静脉上端,递刀片切开剥离子尖端处皮肤。
手术步骤和配合
7、分段结扎小腿各曲张静脉。 递血管钳,3/0号丝线结扎血管。
8、腹股沟处切口逐层缝合。 清点用物,冲洗消毒、递缝针、丝线等用物逐层缝合腹股沟处切口。
概述
●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疾病,在我国周围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
●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的浅静脉系统,包括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和他们的分支处 于伸长、蜿蜒和扩张状态。
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采用大隐静脉扎、剥+电凝术治疗单纯性大隐曲张30例34条肢体,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共有30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
年龄28----71岁,平均49.7岁。
左侧大隐静脉曲张12例,右侧14例,双侧4例,共34条换肢,其中23例有不同程度皮肤营养性改变。
术前均行彩色超声检查,确诊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且手术前1日,均站立位用甲紫液描述所有曲张静脉走行。
1.2手术方法(1)先在内踝处做一长约1cm的切口,紧贴大静脉游离,以保护隐神经;切断并结扎大隐静脉起始,近心端插入一次性剥脱器(顺行插入)直至腹股沟。
(2)取腹股沟卵圆窝位置纵切口,约3~6厘米,按传统方法结扎、切断大隐静脉末端诸属支及主干,引出剥脱器头端,并将大隐静脉两端分别与剥脱器固定,缝合两处皮切口,仅留腹股沟切口下端一针暂不打结。
(3)取一9号套管针,于其针尾座内插入一细钢丝,使钢丝与套管内针接触,与小腿沿浅表曲张属支静脉走行插入套管针后接通电凝器,分段烧灼、电凝各曲张静脉。
(4)若小腿区有明显团块状曲张静脉或溃疡周围密集曲张静脉,则先在患处用数个不超过1cm小切口,分段剥脱这些静脉后,再电凝其余曲张属肢。
(5)所有曲张属肢处理完毕后,小腿诸切口各缝合一针(一刻不缝合),用敷料覆盖后,弹力绷带自足踝部向上加压包扎直至腹股沟处切口下缘,经该处切口向上抽拉剥脱器,顺行、全程剥脱大隐静脉主干后,大结闭合腹股沟切口下端,手术结束。
2 结果2.1 所有病例均可于手术次日下床自主活动,皮肤灼伤2例,腹股沟切口下血肿1例,小腿皮下条所样硬结5例。
2.2无切口感染,皮肤灼伤短期愈合,均按期拆线、出院,并配穿循环驱动袜3-4周。
随访半年30例、1年23例、有15例随访至今,切口下血肿及皮下条索样硬结均于3-6个月内完全吸收软化。
有皮肤溃疡者亦均短期内愈合,至今无1例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