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
晏子不辱使命的故事

晏子不辱使命的故事晏子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大臣,被赋予了一项重要使命,那就是与楚国的使者进行谈判。
这次谈判对齐国来说非常关键,因为齐国与楚国一向有着紧张的关系,双方经常发生边境冲突。
这次谈判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战争爆发,解决双方之间的争端。
晏子准备好了去楚国的礼物,并带上了大臣们的祝福。
他知道这次谈判的结果对齐国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他决心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他出发前,向国王请教了一些问题,以确保自己在谈判中能够顺利完成使命。
晏子到达楚国后,受到了楚王的热情接待。
楚王派来的使者非常友善地接待了他,并带他参观了楚国的一些重要景点。
晏子非常欣赏楚国的文化和风景,他感到这个国家的人民和自己的国家有很多共同之处。
在正式谈判开始之前,晏子先向楚王表达了齐国的友好愿望,并希望能够通过谈判达成双方的共识。
楚王对此表示了欢迎,并表示愿意与齐国共同努力,解决双方之间的争端。
晏子感到非常高兴,他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也为他接下来的任务增添了信心。
在谈判的过程中,晏子运用了他多年的谈判经验和智慧。
他通过倾听楚国使者的观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他还解释了齐国的立场和要求,希望双方能够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楚国使者对晏子的聪明才智和谈判技巧非常佩服,他们感到与晏子进行谈判是一次很愉快的经历。
经过多次的谈判,晏子和楚国使者最终达成了一项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这个协议解决了双方之间的争端,避免了战争的爆发。
双方都表示了对这个协议的满意,并表示愿意共同努力,建立长期的友好关系。
谈判结束后,晏子带着非常满意的心情返回了齐国。
他把谈判的结果向国王和大臣们报告,并得到了国王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他告诉大家,在谈判的过程中,他始终谨记国家利益,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大臣们也纷纷表示敬佩和感激之情,认为晏子是齐国的真正英雄。
晏子的故事传遍了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成为一段佳话。
他的智慧和勇气受到了各方的赞扬和尊重,他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有关晏子的故事(通用12篇)

晏子的故事有关晏子的故事(通用12篇)晏子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有关晏子的故事(通用12篇),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
晏子的故事篇1春秋时期,齐景公有个女儿,从小就生得乖巧可爱,特别惹人喜欢,齐景公对她更是爱如掌上明珠。
齐景公从宫中挑选出品学兼优的女官,对女儿辅导培养。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女儿长大了,不仅相貌漂亮,而且知书达礼,落落大方,成了朝野皆知的绝代佳人。
渐渐地,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把齐景公愁坏了。
许多上卿、大夫都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到这位佳人。
一来可以跟国君联姻,即使以后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也不至于遭到砍头、抄家的惩罚;再者,百官知道后都会来巴结自己,说不定能捞到很多的好处。
但是当时有个规矩,就是诸侯之女嫁给诸侯之子,可景公担心把女儿嫁到别的国家去,父女就再难见面了,而且一旦两国交战,女儿的处境就更难了,他放弃了这种想法。
他又打算把女儿下嫁给国内的臣民,这样是离女儿近一些,可以常见到女儿。
但他又担心门不当户不对,被人笑话,便也放弃了这种想法。
他想来想去想到了晏子,晏子身为齐国的相国,女儿嫁过去,做一位相国夫人,也不算辱没门庭。
但他不知道晏子是否同意,不能贸然行事,必须亲自去听听晏子的意见。
这一天,齐景公坐车来到相国晏府。
晏子见国君到来,慌忙出来拜见,说道:“不知君侯光临,有失远迎,臣罪该万死!”齐景公说:“相国不必客气,寡人在宫中呆腻了,来到相府与相国唠唠家常,不必大惊小怪。
”晏子吩咐家人赶快摆酒,为君侯接风。
既然是家宴,晏子也就不拘礼了,唤出相国夫人来给齐景公斟酒。
齐景公问:“这是相国夫人吗?”晏子回答:“对,这是臣的糟糠之妻。
”齐景公等相国夫人退下后,说:“唉!真是又老又丑啊。
寡人有个女儿,又年轻又漂亮,就把她嫁给相国做妻子吧!”晏子离开坐位,对着齐景公恭敬地回答说:“现在她是又老又丑,可我与她生活在一起已经很长时间了,因此也赶上过她又年轻又漂亮的年华。
晏子的三个故事

晏子的三个故事
1.晏子卖身求学:晏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他年轻时非常贫困,为了求学,他不得不卖身为奴。
他的主人非常喜欢他,经常请他跟自己一起吃饭、喝酒,晏子也很聪明,经常能说出一些深刻的道理,渐渐地,主人对他越来越尊敬。
后来,晏子通过一些机会和自己的努力,成功逃脱奴隶身份,成为了一名自由人,并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2. 晏子和齐宣王的故事:晏子曾经为齐宣王效力,但是由于晏
子不时直言不讳地指出齐宣王的错误,齐宣王对晏子产生了不满,并想要除掉他。
晏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要离开齐国。
但是他不想在离开前让自己的朋友们受到牵连,于是他找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他在自己的家门口挂上了一个枕头,然后假装自己在睡觉,这样就能骗过齐宣王的耳目,让他的朋友们安全离开。
3. 晏子和齐庄公的故事:晏子曾经劝齐庄公,让他不要依靠强
兵来维持国家的安定,而是要通过改革来加强国家的实力。
齐庄公听从了晏子的建议,但是他不相信晏子的话,于是他在各个地方派遣人去打听晏子是不是有其他的意图。
晏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很生气,他决定要离开齐国。
但是他在离开前向齐庄公留下了一封信,详细地说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齐庄公看到晏子的信后,深为感动,决定实行晏子的建议,并将晏子请回齐国做官。
- 1 -。
关于晏子的故事

关于晏子的故事
晏子,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故事充满了智慧和机智,被后人广为传颂。
晏子的故事中最著名的一段,是他与齐国国君交往的故事。
当时,晏子被魏国国君派往齐国做外交使者。
在与齐国国君会面的时候,晏子一直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并且不断夸奖齐国的成就。
齐国国君感受到了晏子的诚意,对他非常欣赏,于是决定将齐国的重要事务委托给晏子。
从此以后,晏子成为了齐国的首席顾问,为齐国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另一个著名的晏子故事,是他与齐国丞相的争斗。
当时,齐国的丞相是个非常傲慢和自大的人,对待晏子非常不尊重。
晏子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
他在丞相面前表现出一副愚蠢的形象,言谈举止都非常幼稚。
丞相看不下去,决定将晏子逐出朝廷。
晏子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改变策略,表现出聪明和能干的一面。
他向丞相提出了一些对齐国有益的建议,丞相顿时刮目相看。
最终,晏子成功地赢得了丞相的尊重,成为了齐国的重要参谋。
晏子的故事充满了智慧和智慧,他善于运用智谋解决问题,善于借助人际关系取得成功。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和政治斗争中,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同时,也要保持谦虚和
坦诚的态度,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晏子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也深受后世政治家和外交家的敬仰。
他的智慧和机智成为了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晏子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学会运用智慧和策略来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领导力。
【成语故事】晏子使楚的故事

【成语故事】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其以使楚而闻名于世。
晏子使楚的故事至今在中国历史上依然传颂不衰,下面就为大家讲述一则关于晏子使楚的成语故事。
晏子是齐国的贤臣,他聪明睿智,深受国君的信任。
有一天,齐国的国君召见晏子,交代他一件重要的任务:“晏子啊,楚国与我国长期相争,我希望你能够前往楚国,用你的智慧和谋略,争取到楚国的支持,为我国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晏子听后点头应允,当即做好出使楚国的准备。
晏子离开齐国,来到楚国。
待到晏子入国,楚国的国君即刻派人前来接待他。
晏子和楚国国君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晏子言谈举止之间透露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
楚国国君也被他的才华深深折服,因而对他给予了特别的礼遇。
晏子在楚国居住期间,不仅深入了解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还通过巧妙的手段建立了与楚国国君的深厚友谊。
在楚国居住期间,晏子还结识了一位叫做屈原的楚国大臣。
屈原是楚国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学者,他深受楚国国君的信任,也是楚国政治决策的重要参与者。
晏子与屈原交谈时,发现这位楚国大臣的才智非凡,言谈之间无不透露着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对民生的关心与寄望。
晏子深感屈原是楚国的栋梁之才,是可以为楚国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
就在晏子居住楚国的齐国的国君却接连派出使者前来楚国传达紧急的国书,希望尽快争取楚国的支持。
这引起了楚国国君的不满和疑虑,楚国国君开始质疑晏子的目的和真实意图。
楚国国君派出一位忠臣前来审问晏子,希望能够看清楚他的真实用心。
晏子深知处境危急,但他决心不让齐国的希望落空。
于是,他以深入楚国的情况为由,请求楚国国君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接着,他以巧妙的言辞和丰富的知识,让审问他的楚国大臣对他产生了信任与信心,得以免去了危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晏子积极与屈原交往,并向他传授齐国的先进政治理念和制度,希望能够与其携手共同推动楚国的改革与发展。
而屈原也从晏子那里学到了许多齐国的先进经验和政治智慧,使他感悟颇深,对晏子的思想和个人修养也十分钦佩。
晏子的主要事迹

晏子的主要事迹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家、思想家、外交家,代表作品《晏子春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晏子的主要事迹吧!春秋时期,齐景公好酒贪杯,有一次酒宴群臣,竟然一连喝了七天七夜。
大夫弦章看到后非常担忧,觉得再这样下去的话,齐国早晚成为奴隶之国,于是就向景公进谏说:“您喝了七天七夜的酒,我希望您停止!不然的话,就请赐我死。
”景公见到这种情况,就说:“你是寡人的爱臣,寡人怎么舍得赐你死呢?让寡人再想想。
”一会儿,晏子朝见,景公告诉他说:“刚才弦章劝诫寡人:‘希望您停止饮酒!不然的话,就请赐我死。
’如果听他的劝告,那我就被臣下控制了;假如不听,我又舍不得处死他。
”晏子听罢,很感慨地对景公说道:“弦章遇到你这样的国君,真是幸运!”这倒把景公弄糊涂了,“这话从何说起呢?”景公问道。
晏子回答说:“假使遇到夏桀王、殷纣王那样的暴君,弦章早就被处死了。
”于是齐景公就停止了饮酒。
春秋时*家晏婴用一匹驾车良马赎了奴仆越石父的身,将他带回齐国。
到齐国后,晏子对越石父招呼没打,就回家了。
越石父很生气,要与晏婴断绝交往。
晏子派人说:"我与先生并没有交往,我看你可怜,赎你回来,你还不满足吗?"越石父说:"听说君子最大的痛苦是找不到知己。
我地位低下,没有人了解我。
你把我赎回来,我以为遇到了知音。
可你这样这辞而别,和雇我当仆人又有何区别呢,还不如继续让我当仆人去!"晏子听到这样的话,赶快去见越石父,以尊贵的朋友对待他,以恭敬的态度对他说:"前两天只见到先生的容貌,今天才了解先生的志向。
听说君子不因小误会而绝情,请给我一个改过的机会吧!"越石父激动地说:"这样做我反而不敢当了。
"为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俗人有功德于人,便露出骄矜之*。
而晏婴把一个奴仆从卑贱中救出来,又能毕恭毕敬地对待,这才叫不俗。
而这也正是晏婴之所以成为一个成功的伟大*家之原因。
春秋中期,诸侯纷立,战乱不息,中原的强国晋国谋划攻打齐国。
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

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源于中国战国时期。
晏子是齐国的一位贤臣和谋士,他聪明睿智、机智过人,被誉为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之一。
故事开始,晏子得知齐国与楚国之间的关系紧张,便主动请命前往楚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他知道,自己的智慧和机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晏子到达楚国首都时,他首先与楚国君主会面。
晏子以谦恭礼貌的态度向君主表达了齐国的愿望,希望两国能够友好相处。
他用自己聪明的口才,向君主阐述了通过和平与合作,双方能够共同获益的重要性。
楚国君主被晏子的言辞所折服,他认为晏子是一个聪明而具有远见的人,值得信任。
君主宴请晏子,并且与他进行深入的交流。
晏子以独特的智慧和见解,为楚国君主解答了一些政治和经济上的难题,赢得了他的赞赏和钦佩。
随着时间的推移,晏子与楚国君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他们一起商讨两国之间的各种合作和交流机会。
晏子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楚国君主改革国家政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国内外的稳定。
晏子的智慧和贤能使得他成为楚国宫廷中备受推崇的人物,他得到了君主的信任和赏识。
晏子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为齐国争取了更多的利益,并为两国建立了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几年后,晏子成功地平息了齐楚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两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人民之间的交流和贸易也得到了促进。
晏子的外交智慧不仅使得他赢得了楚国君主的赞誉,也使得他在齐国内部声望大增。
这个故事展示了晏子作为一位贤臣和谋士的智慧和机智。
他通过他的外交手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功地化解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并为两国人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晏子的故事也告诉我们,通过智慧和谋略,一位贤臣可以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贡献。
晏子八个小故事

晏子八个小故事2008-12-22 22:351、晏子谏杀烛邹齐景公喜欢射鸟,使用烛邹掌管那些鸟,但鸟跑掉了。
景公大怒,诏告官吏杀掉他。
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
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晏子说:“烛邹,你为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是第三条罪。
”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示杀了烛邹。
景公说:“不要杀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2、晏子二桃杀三士春秋列国时,齐景公朝有三个勇士,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公孙接,一个叫古冶子,号称“齐国三杰”。
这三个人个个勇武异常,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但他们却恃功自傲。
当时齐国的田氏势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
而田开疆正属于田氏宗族,相国晏婴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而危害国家,屡谏景公除掉“三杰”,然而景公爱惜勇士,没有表态。
适逢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
鲁国由叔孙蜡执礼仪,齐国由晏子执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
晏子心生一计,决定乘机除掉这三个心腹之患。
当两位君主酒至半酣时,晏子说:“园中桃子已经熟了,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尝尝鲜吧?”齐景公大悦,传令派人去摘。
晏婴忙说:“金桃很难得,还是臣亲自去吧。
”一会儿的功夫,晏婴带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6个桃子。
众人一见,只见盘子里放着的6个桃子,个个硕大新鲜,桃红似火,香气扑鼻,令人垂涎。
齐景公问:“就结这几个吗?”晏婴说:“还有几个没太熟,只摘了这6个。
”说完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和齐景公一人一个桃子。
鲁昭公边吃边夸奖桃味甘美。
景公说:“这桃子实在难得,叔孙大夫天下闻名,当吃一个。
”叔孙诺谦让道:“我哪里赶得上晏相国呢?相国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最大,这个桃子应该他吃。
”齐景公见二人争执不下,便说道:“既然二位谦让,那就每人饮酒一杯,食桃一个吧!”两位大臣谢过齐景公,把桃吃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的内容,具体内容: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
本文是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
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
本文是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
其一、景公派遣晏子治理阿县。
三年后,晏子听到很多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很是不高兴。
晏子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请再给我三年的时间,我定会让你听到有关我的好话。
"果不其然,三年的时间到了,每个人都夸赞晏子。
景公准备给予赏赐,但都被晏子拒绝了。
景公就问他原因,晏子就对他说:"以前我铁面无私,认真执法,别人都说我的坏话,现在我改变了做法,对待事物听之任之,无为而治。
所以都来夸赞我。
原本的奖赏现在因该是惩罚,于是通过这件事后景公开始信任晏子了。
其二、晏子带着齐景公进行微服私访。
当走进一家店,发现没有多少人愿意买鞋,而买假脚的却是不少。
于是就问原因,老板解释说,现在的君主滥施刑法,动不动就要处人刑法,脚就被砍了去。
不买假脚的话,如何进行生产,养活自己呢。
晏子还带着景公进到了百姓的居住区。
发现房子很是破烂,孩子们面黄肌瘦的在路边乞讨,景公看来很是有所触动。
其三、景公喜欢出游喝酒,晏子则想方设法让他少喝。
可是事与愿违,
景公又喜欢上了建造楼阁。
晏子知道拦不住,就主动把工程揽到自己身上,然后增加预算,拖延工期,一拨又一拨的雇佣劳动工人,三年之后,工程完成了,受灾百姓也顺利度过了灾难。
晏子使楚故事
晏子,众所周知的一位历史人物,身为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为人机智,善于辞令,也是当时远近闻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他爱国忧民的性情在各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称赞和声誉。
晏子使楚这则典故中,讲述了晏子是如何的巧言善变,赢得了楚王的尊重。
当时的晏子被任命去楚国访问。
楚国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于是就让晏子在大门旁边的一处小门中进去。
晏子于是停住了脚步说;"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狗洞里进去,今天我来楚国相访,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
"于是迎宾客们就带晏子从另一扇大门进去。
晏子初次拜见楚王,楚王便质问到:"楚国是没人了吗,竟派来您作为使臣。
"晏子很是严肃的回答,齐国上下七千多户人家,若是全部张开袖来,天瞬间就能暗下来;若一起挥洒汗水,瞬间倾盆大雨。
怎么能没人才呢!楚王仍就不甘示弱,反问道:"既然如此,那为何会派您来呢?"晏子则机智的回答道:"齐国派使臣一般会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选派,贤能的人自然会到贤国的国家访问,像我这般不肖,只能来到楚国了。
于是楚王很是懊恼,便向群臣请教,于是乎就出现了"晏子偷盗事件"。
再一次酒宴上,晏子被诬赖偷盗,楚王就问道:"齐国人都会偷盗吗?"晏子则离开座位说道;"我听说橘子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是橘子,淮河以北则是酸枳,尽管叶子相同,但味道不同。
究其原因,还是水土不同。
百姓生
活在齐国不偷盗,来楚国就偷盗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楚国的水土会导致人民偷盗吗?"于是楚王说;"圣人是不能同他拿来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己讨没趣罢了"。
就这样晏子再一次用自己灵敏的头脑获得了楚王的尊重。
晏子使楚原因
关于"晏子使楚"的典故,我们从小就有一定的了解,记得在上小学时,这则典故就已经出现在了教学课本上,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重温和学习一下这则典故。
晏子在任齐国卿大夫一职时,因他协助并镇压了反叛军,深得景公赏识。
当时,晏子身材矮小,面相丑陋,但是头脑灵敏,满腹经纶,能说会道而著称于世。
在齐景公即位后的第二年,齐景公在出使晋国时态度狂妄,夸大其词,引起了经过众多人士以及帝王的的不满。
于是晋国派出军队想要对齐国实施攻击和报复,以震慑性的方式警告齐国。
刚开始,齐景公以为只是开玩笑,并不在意,谁知当晋国军队兵临城下时才慌了起来,面对晋国的强势进攻不得不投降服软。
通过这次的事件的经验,景公真正意识到如果要以齐国的利量与晋国较量完全是以卵击石,更本不能与晋国抗衡。
于是就想到了以和邻国楚国重修于好的方式来壮大自己的势力,共同来抵抗晋国。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晏子被任命作为使者访问楚国。
由于此时的楚国由楚灵王掌朝,当时的楚灵王桀骜不驯,目空天下,狂妄自大,对待齐国派来的使者也本着玩弄的态度。
便命人打算羞辱一下齐国使臣"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宴婴,于是呢这则典故就被后人记录了下来,也是为了教育后人不要以貌取人的道理,从此这件事就一直流传至今。
猜你喜欢:
1.春秋战国晏子简介
2.历史名人
3.春秋战国历史名人
4.优质课晏子使楚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