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 PPT
考研315化学知识点总结

考研315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无机化学1. 化学式和化学元素(1)化学式:由元素符号和下标组成,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2O,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
(2)化学元素: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纯净物质,由化学符号表示。
如氧气(O2)、氢气(H2)等。
2. 周期表(1)周期表的构造:由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而成的表格。
(2)周期表中的周期:水平排列的行数,代表元素的能级。
(3)周期表中的族:垂直排列的列数,代表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位于A族,包括IA、IIA、IIIA、IVA、VA、VIA、VIIA族;过渡元素位于B族,包括IB至VIIIB族,以及IIIB至VIIIB族中的三种元素。
3. 锂、铍、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锂:银白色金属,质轻,软,易氧化。
在滴露下剧烈燃烧,氧化后呈红紫色。
(2)铍:银灰色,有光泽,质地坚硬,但脆性大。
不易与大多数非金属和水反应,但与强烈氧化剂反应能生成淡黄色氧化物。
(3)硼:硼族元素,主要为多晶或单晶黑色固体。
硼酸盐具有显著的酸性。
4. 离子的稳定性和赝稳态(1)离子的稳定性:稳定性由电子结构决定。
稳定性高的阴离子或阳离子能够更稳定地存在于化合物中。
(2)赝稳态:由于电子的填充规律,元素物质的稳定气态可能会导致元素的赝稳态。
例如,铜的赝稳态为Cu+和Cu2+。
5. 钾、钙、镁和铝的化学性质和应用(1)钾:银白色金属,熔点较低。
易氧化,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
(2)钙:银白色金属,质软。
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并形成氢氧化钙。
(3)镁:淡黄色金属,有光泽,质轻、硬度较大。
与水反应产生氢气,与酸反应会产生镁盐和氢气。
(4)铝:银白色金属,质硬,但韧性好。
氧化铝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等行业。
6. 硫、氮、氯和氧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硫:黄色非金属元素,具有脆性。
能与氧化剂反应,生成硫酸、亚硫酸等化合物。
315农学有机化学考纲

5.掌握炔烃的加成反应(加⻧卤素、⻧卤化氢、水水、HCN),氧化反 应,金金金属炔化物的生生成。 6.掌握共轭二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加⻧卤素、⻧卤化氢)、 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 四、芳香香烃
考试内容 芳香香烃的结构、命名和理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八八、醛、酮、醌
考试内容 醛、酮、醌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醛、酮、醌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了了解醛、酮、醌的物理理性质。 3.掌握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与HCN、NaHS03、RMgX、 ROH/H+、氨的衍生生物、H2O的反应),a-氢的反应(a-⻧卤代、羟醛 缩合),醛的氧化和歧化反应(Cannizzaro反应),醛、酮的还原反应。
十十二二、糖类
考试内容 糖类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核糖、2-脱氧核糖、葡萄糖、甘甘露露糖、半乳糖、果糖的 链状结构(Fischer投影式)、变旋现象和环状结构(Haworth式和构象 式)。 2.掌握核糖、2-脱氧核糖、葡萄糖、甘甘露露糖、半乳糖、果糖及 其糖苷的构型及命名。 3.掌握单糖的异构化、氧化、还原、成脎、成苷、醚化和酰基 化反应。 4.掌握⻨麦芽糖、纤维二二糖、乳糖、蔗糖的结构和组成,二二糖的 理理化性质(还原性和非非还原性)。识别二二糖的连接方方式。 5.了了解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组成及连接方方式,淀粉的鉴别。
考试内容 醇、酚、醚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醇、酚、醚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2.了了解醇、酚、醚的物理理性质。 3.掌握醇与金金金属Na、Mg、Ca的反应,醇在低温下与浓强酸作 用用,醇的⻧卤代反应(与HX、PX3、PX5、氯化亚砜、Lucas试剂的反 应),醇的脱水水反应及碳正离子子重排(分子子内、分子子间脱水水),醇的酯化 反应,醇的氧化反应。 4.掌握酚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酚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硝化、 磺化、⻧卤代),酚的氧化反应,酚与FeCl3的显色色反应。 5.掌握醚在低温下与浓强酸作用用,醚键的断裂;了了解醚过氧化 物的生生成、检验和处理理。 6.环氧乙乙烷的开环反应(加水水、氨或胺、醇、⻧卤化氢、格氏氏试 剂)。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精品PPT课件

4. 考虑立体选择性问题:消除反应:顺消还是反消、加成反应:顺 加还是反加、重排反应:构型保持还是构型翻转、SN1:重排、SN2:构型 翻转等。
N H Pyrrole 吡咯
N Pyridine
吡啶
O Furan 呋喃
S Thiophene
噻吩
N Quinoline
喹啉
杂原子不同时,遵循O>S>NH> N的优先顺序
3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命名和结构书写
二、结构书写
构造异构
碳链异构 CH3CH2CH2CH3和CH3CHCH3
CH3 OH
(官能团)位置异构 CH3CH2CH2OH和CH3CHCH3
a>a' b>b'
同碳上下比较!
楔形式
透视式
Fischer投影式
5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命名和结构书写
3. 构象异构——Newman投影式
交叉式构象
重叠式构象
6
第二节 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
考查内容 完成反应式考查一个反应的各个方面: 一、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 二、反应的区域选择性问题。 三、立体选择性问题。 四、反应机理,是否有活性中间体产生?会不会重排?
1.自由基加成
过氧化物
CH3-CH=CH2 + HBr
CH3-CH2-CH2-Br
【特点】① 反马氏加成产物 ② 只有HBr才能发生此自由基加成
2.亲电加成——烯烃、炔烃和小环烷烃
315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

②第一个原子相同,则比较与之相连的第二个原子,
依此类推。
C H2C l ( Cl , H , H ) C H3 (H,H,H) C H Cl C H3 ( H , Cl , C ) H C F OH (H,F,O)
二甲基(正)丙基异丙基甲烷
C H3 C H2 C C H3 C H3
二叔丁基甲烷
不饱和烃:
CH2 = CH CHCH 3 CH3
HC =C
CH=CH2
异丙基乙烯
乙烯基乙炔
C H3 C H3C H2
C =C H2
C H3C H2
C H=C H C H(C H)2 3
不对称甲基乙基乙烯
对称乙基异丙基乙烯
H3C H CH3 H
H3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 CH3
a C b C d c
顺反异构体命名
a.双键(或环上)两个碳原子所连的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侧为 顺式,在异侧为反式。在名称前附以顺或反,用短线连接。
CH3 H C C CH2CH3 顺-2-戊烯 H H CH3 CH3 C C 反-2-氯-2-戊烯
Cl
b.双键(或环上)两个碳原子所连接的4个基团不相同时,采 用Z、E命名法。
C H3C H2C H2C HC H C HC H C H2C H3 2 2 C H3C H C H3
(CH 3)2CH CH 3CH 2CH 2
C H3C H2C HC HC HC H3 2 C l Br
C H2C H2C H3
Br
异丙基壬烷
3 _
Cl
315化学有机合成反应总结-反应物开头

1.有烯烃参与的反应:①【碳链增长】烯烃、炔烃+ HCN②卤代烃的生成:烯烃、炔烃的加成烯烃α-H的卤代③醇的生成:烯烃的水合烯烃被高锰酸钾氧化→邻二醇④醛、酮、酸的生成:烯烃被臭氧氧化2.有卤代烃参与的反应①【碳链增长】:炔钠+ 卤代烃→引入卤代烃的烃基部分②【碳链增长】卤代烃、羰基+ NaCN③烯烃生成,消除反应④酚的生成:芳香醚的卤代⑤醚的生成:卤代烃与醇钠反应卤代烃与苯酚反应⑥胺的生成:卤代烃的氨解3.有醇参与的反应①烯烃的生成:醇消除反应②卤代烃的生成:醇—OH被—X取代醇与无机酰卤的反应③醚的生成:卤代烃与醇钠反应醇+ 醇④胞二醚的生成:醛+ 醇⑤醛的生成:α-醇酸的分解:生成醛+ 甲酸醇的氧化⑥酮的生成:醇的氧化⑦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交酯的生成:2分子α-醇酸之间脱水生成交酯内酯的生成:γ-醇酸发生分子内部脱水4.有酚参与的反应:①卤代烃的生成:苯酚苯环的卤代:生成特殊结构:三溴苯酚②醚的生成:苯酚+ 卤代烃③—NO2、—SO3H的引入5.有醚参与的反应①卤代烃的生成:醚键的断裂、环醚的断裂②醇的生成:格氏试剂+ 环醚、环醚被卤代→两段分别含—OH、—X③酚的生成:芳香醚的卤代④醛的生成:胞二醚+ H + + H2O被还原为原来的醛⑤羧酸的生成:醛的氧化6.有醛参与的反应①【碳链增长】羟醛缩合反应②醇的生成:格氏试剂+ 醛醛与NaHSO3反应醛的还原胞二醇的生成:甲醛+ 水③醚的生成:胞二醚的生成:醛+ 醇,条件:干HC7.有酮参与的反应①醇的生成:格氏试剂+ 醛、酮②醇的生成:酮的还原8.有羧酸参与的反应①卤代烃的生成:含α-H的羧酸的卤代②羧酸衍生物的生成:羧酸参与9.有羧酸衍生物参与的反应①羧酸的生成:羧酸衍生物的水解②醇的生成:羧酸酯的还原:生成两分子的醇10.有胺参与的反应①卤代烃的生成:苯胺苯环的卤代:声称特殊结构:三溴苯氨②—SO3H的引入:苯胺+ H2SO4(△)→对氨基苯磺酸。
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

蒸馏法
萃取法
结晶法
色谱法
利用物质沸点的不同,通过加热和冷 凝的方法将不同沸点的物质分离。
通过控制温度等条件使物质在溶剂中 结晶析出,再通过过滤和洗涤得到纯 品。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通过分析原子核自旋磁矩的共振信号,确 定物质分子结构中的氢原子类型和数目。
有机合成
通过一系列有机反应,将 简单原料转化为复杂有机 化合物的过程。
有机化学中的键与分子结构
共价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形 成的化学键,决定了分子 的基本结构。
分子轨道
分子中的电子在运动过程 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决定 了分子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分子构型
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 决定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和 性质。
烷烃的取代反应机理
自由基取代反应
在光、热或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 下,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 基团取代。
离子型取代反应
烷烃在强酸或强碱的作用下,先 形成碳正离子或碳负离子,然后 与试剂发生取代反应。
协同反应
烷烃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经过过 渡态直接进行取代反应,不需要 经过自由基或离子中间体。
烯烃的加成与消除反应机理
A 红外光谱法
通过分析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征, 确定物质中存在的官能团和化学键 的类型。
B
C
D
X射线衍射法
通过分析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确 定物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和空间构型。
质谱法
通过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规律,确定物质分子量和官能团的结构信 息。
05
有机化学考研例题解析
有机化学选择题解析
有机化学基本知识PPT共44页

无官能团
有官能团
烷烃
烯、炔、卤代烃、烃的含 氧衍生物
碳链最长 同碳数支链最多
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
(小)取代基最近
官能团最近、兼顾取代基 尽量近
支位一支名母名;支 名同,要合并;支名 支位―支名―官位―母名 异,简在前
数字与数字间用“,” 数字与中文间用“一”, 文字间不用任何符号
2.正、异、新 命名法 3.邻、间、对 命名法 4.β、γ命名法
CHO)、羧基(—COOH)、酯键 (—COO—)、氨基(—
NH2)、酰氨基(—CO—NH2)、肽键(—CO—NH—)、硝 基(—NO2)、磺酸基(—SO3H)等。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烃
分类
通式
脂肪烃 烃
链烃 环烃:
饱和链烃 :
烷烃
烯烃
不饱和链烃 二烯烃
炔烃
环烷烃
芳香烃 苯和苯的同系物 其它芳烃
CH=CH2)、苯基(— )等
3.官能团:
原子或原子团。
注意: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要掌握有机物的性
质,必须先弄清有机物分子中有哪几种官能团,各种
官能团有哪些化学性质。反之,有机物性质可以反映
其可能存在的官能团。
必须掌握的官能团包括:碳碳双键(>C=C<)、碳
碳叁键(—C≡C—)、卤基(—X)、羟基(—OH)、醛基(—
SUMMER TEMPLATE
有机化学基本知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二)、有机化合物基本概念
1.烃:
称为碳氢化合物 。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
子团取代而衍变成的有机物。
注意:⑴烃完全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但
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一)

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一)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考研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家普遍感觉难度较大的科目之一。
以下为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
一、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有机反应中常见的化学键是?答案:碳—碳键、碳—氢键、碳—氧键、碳—氮键、碳—卤素键。
2. 芳香性的分子结构特征是什么?答案:由于芳香性分子的分子共振,它们中存在等价的化学键,即化学键长度相等,键能相等,分子互相混合,苯环各角度相等,因此芳香性分子形成了相对平面或扭曲三角锥的分子结构。
3. 什么是众媒质现象?答案:众媒质现象是指同种有机化合物,在不同溶媒中的分子结构不同。
用最简单的示例来描述,ET(甲基)3X(溴苄基)所具有的分子结构分别为线形、Y形和平面T形。
二、有机反应1. 羰基亲电加成反应有哪些?答案:主要有酸催化下(如水解、酸醇化、酸酸化)和碱催化下(如水解)。
2. 什么是交换反应?答案:交换反应也叫置换反应,是生成产物时两个相邻的原子团或的相邻的两个化学键发生烷基交换或基团交换,以得到新的化合物。
3. 什么是加成反应?答案:加成反应是指一个分子中双键、炔键和其他多重键与其他分子中的原子、基团或键发生反应而形成一个新分子的过程。
三、有机合成1. 氢化反应有哪些?答案:氢化反应通常分为催化氢化和加氢深度氢化两类。
催化氢化反应使用氢气和金属催化剂,如钯、铂等,遵循马尔科夫尼可夫规则,可以实现脱除双键或其他不稳定的官能团转型。
加氢深度氢化需要在高压氢气环境下进行,是化学工业中需要的过程之一。
2. 什么是酸催化的烷基化反应?答案:酸催化下的烷基化反应是一种将一个酚或醇中的羟基加上一个该分子中没有的烷基基团的反应。
实现该反应的催化剂通常是Lewis 酸化合物,如氯化亚铁、氯化铝等。
3. Friedel-Crafts反应有哪些?答案:Friedel-Crafts反应是指利用Lewis酸(如氯化铝、氯化亚铁等)对芳香性化合物进行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2 C HO羧 O 甲 基 H ; C2 N H( 3 )2 C二 H 甲 氨 ( 基 ) 甲 基 ;
二价基 —— 亚基:
C 2H NH C 2 C H 2H 亚 甲 基 亚 氨 基 1 ,2 _ 亚 乙 基
O2 C C 2H H 1 ,2 _ 亚 乙 氧 基 邻 亚 苯 基
三价基——次基:
C2H 次 甲 基
315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 题)
参考教材:曾昭琼主编(上下)第四版
有机化学考研题型
1.命名或写结构 2.选择或排序 3.完成反应 4.推断题 5.反应机理 6.合成 7.实验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本章重点】 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
【必须掌握的内容】 1. 普通命名法。 2. 衍生物命名法。 3. 系统命名法。
CH3 CH3
二 甲 基 ( 正 ) 丙 基 异 丙 基 甲 烷
CH3
CH3
CH3 C CH2 C CH3
CH3
CH3
二 叔 丁 基 甲 烷
不饱和烃: CH2=CHCHC3H
CH3
异丙基乙烯
H = C C C = C H 2H
乙烯基乙炔
C3H C = C2HC3 C H 2H C= H CH CH 3 )2(C
P152)确定母体,排在后面的官能团 选做主要官能团。
O
O O O O
C OH S 3 H O C O C RC OR C X
羧基
磺基 酰氧羰基(酸酐) 烷 氧 羰 基 氯代甲酰基
酰氧甲酰基
酯基
O
OO
C N 2 H CN C HC OH SH
氨基甲酰基 氰基
醛基
羰基 羟基 巯基
甲酰基
OOC H = C C = C N 2H > -R
CH 3CH 2CH 2
简 写 成 n _ C3H7
CH 3 CH CH 3
简 写 成 (CH 3)2CH
或 i _ C3H7
(正)丙基 异丙基
CH 3CH 2 CH CH 2 HH
CH 3CH 2CH 2CH 2 (正)丁基
CH 3CH 2CH CH 3
仲丁基
CH 3 CH 3 C CH 2
HH
CH 3 CH 3 CH CH 2
C3 C H 2H
不 对 称 甲 基 乙 基 乙 烯
对 称 乙 基 异 丙 基 乙 烯
两 个 取 代 基 与 同 一 双 键 碳 原 子 相 连 , 统 称 为 “ 不 对 称 ” 。 取 代 基 分 别 与 两 个 双 键 碳 原 子 相 连 , 则 统 称 为 “ 对 称 ” 。 显 然 , 冠 以 “ 对 称 或 不 对 称 ” 与 取 代 基 相 同 与 否 无 关 。
OH
其 它 : C 6 H 5CC H 6 H 5 C 6 H 5CC 6 H 5 C 6 H 5CC 6 H 5 C 6 H 5 C C 2 H
=
C 6 H 5
O
C 6 H 5
三苯甲烷
二苯酮Βιβλιοθήκη 三苯甲醇 苯二氯甲烷§1.4 系统命名法(包括构造和构型)
一、构造的命名方法: 1 根据母体官能团的次序规则(上册课本
二、有机化合物的俗名和简称:
所谓俗名(trivial name)就是化学工作者根据
化合物的来源、制法、性质或采用人名等加以命名 的。仅举几例:
HCOOH C3H OH C3H COOHHOOC
蚁 酸
木 醇
冰 醋 酸
16。 C结 晶 像 冰
草 酸
CH3(CH2)10COOH 月桂酸
OCH3
CH3(CH2)14COOH 棕榈酸
异丁基 CH 3
CH 3 C 或 (CH 3)3C CH 3 叔丁基
CH 2 C = CH
H HH
CH 3CH =CH CH 2= CHCH 2 CH 2= C
CH 3
丙烯基 烯丙基 异丙烯基
或 C6H5
苯基
CH 2 或 C 6H 5CH 2
苄基
=
O C3H C 或C3 C HO乙 酰 基 ; C2 C H 2 O HH 2_羟 ( 基 ) 乙 基 ;
OH
O2N
NO2
茴香醚 COOH
安息香酸
NO2 苦味酸
HOOCCH CHCOOH OH OH 酒石酸
CH3(CH2)16COOH 硬脂酸
OO 香豆素
COOH HOOCCH2 C CH2COOH
OH 柠檬酸
§1.2 基的命名
一个化合物从形式上去掉一个或几个原子或基团 剩余的部分称为“基” 。
一价基:
CH 3 CH CH 2 HH
C3H C2H C2H C2H C3H C3H C2H C2H C2H C2H OHC3H C2H C2H C2H COO
( 正 ) 丁 戊 烷
( 正 ) 戊 醇
( 正 ) 戊 酸
(C3)2H CH2C C3H H (C3)2H CH2C C2H O HH (C3)2H CH2C CO HO
异 戊 烷
§1.1 普通命名法和俗名简介
一、普通命名法:
普通命名法是有机化学早期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普通命名法是以分子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用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和中国数字十一、十二等命名的;而对碳链异构体 则以正、异、新、伯、仲、叔、季等词区分;对烃的 衍生物还可将碳链从与官能团相连的碳原子开始依次 用 α、β、γ等希腊字母来表示取代基的位置,再 加上官能团的名称而命名的。
异 戊 醇
异 戊 酸
CH2 =C CH3
CH3 异丁烯
(CH3)4C 新戊烷
(CH3)3CCH2OH 新戊醇
CH2 =C CH=CH2
CH3
异戊二烯
CH3
(CH3)3CBr
CH3CH2CHOH
叔丁基溴
仲丁醇
γβ α
BrCH2CH2CH2CHO
α
CH3CH2CHCOOH
γ 溴代丁醛
OH α 羟基丁酸
CC3H 次 乙 基
C 苯 次 甲 基
§1.3 衍生物命名法
该法是按照化合物由简到繁的原则,规定每类 化合物以最简单的一个化合物为母体,而将其余部 分作为取代基来命名的。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CH 3
烷 烃 : CH 3 C CH 3
CH 3
四甲基甲烷
1。 3 。 CH3 4 。 2。 CH3CH C CH2CH2CH3
氢过氧基 碳碳叁键 碳碳双键 氨基 烷基
OR
烷氧基
X (F,C l,B r,I)
卤原子
N2O
硝基
2 选择含有母体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主链 3 对主链进行编号,首先保证母体官能团所对
应的碳位号最小,然后使取代基的位号最小, 遵循“最低系列”原则
关于“最低系列” :
所谓“最低系列”是指当碳链以不同方向编 号,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编号序列时,则 顺次逐项比较各序列的不同位次,首先遇到位次 最小者,定为“最低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