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及参考程序

合集下载

数字信号处理综合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综合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加深对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是利用数字计算机对摹拟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然后进行数字运算和处理的技术。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信号采集与预处理:通过摹拟信号采集电路将摹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进行预处理,如滤波、降噪等。

2. 数字滤波器设计:设计和实现数字滤波器,包括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可以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提取感兴趣的频率成份。

3. 时域和频域分析: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如时域波形显示、功率谱密度估计等,可以了解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4. 信号重构与恢复:通过信号重构算法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恢复,如插值、外推等,可以还原信号的原始特征。

三、实验内容根据实验原理,本实验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份:1. 信号采集与预处理a. 使用摹拟信号采集电路将摹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示波器显示采集到的信号波形。

b. 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如去除噪声、滤波等,确保信号质量。

2. 数字滤波器设计a. 设计并实现FIR滤波器,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和参数,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b. 设计并实现IIR滤波器,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和参数,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3. 时域和频域分析a. 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绘制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并计算信号的均值、方差等统计指标。

b. 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频域分析,绘制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图,并计算信号的频域特性。

4. 信号重构与恢复a. 使用插值算法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重构,恢复信号的原始特征。

b. 使用外推算法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恢复,还原信号的原始特征。

四、实验步骤1. 搭建信号采集电路,将摹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示波器显示采集到的信号波形。

2. 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如去除噪声、滤波等,确保信号质量。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文档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文档

实验任务:1、给出音频信号的时域和频谱特性;2、设计一个IIR数字滤波器,给出滤波器的时域和频谱特性,并利用滤波器对音频信号进行滤波,给出滤波结果(滤波后的时域和频谱特性);3、设计一个FIR数字滤波器,给出滤波器的时域和频谱特性,并利用滤波器对音频信号进行滤波,给出滤波结果(滤波后的时域和频谱特性)。

实验原理:采样频率、位数及采样定理采样频率,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

采样频率的倒数是采样周期或者叫作采样时间,它是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

通俗的讲采样频率是指计算机每秒钟采集多少个声音样本,是描述声音文件的音质、音调,衡量声卡、声音文件的质量标准。

采样频率越高,即采样的间隔时间越短,则在单位时间内计算机得到的声音样本数据就越多,对声音波形的表示也越精确。

采样位数可以理解为声卡处理声音的解析度。

这个数值越大,解析度就越高,录制和回放的声音就越真实。

我们首先要知道:电脑中的声音文件是用数字0和1来表示的。

所以在电脑上录音的本质就是把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反之,在播放时则是把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声音信号输出。

采样定理又称奈奎斯特定理,在进行模拟/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中,当采样频率fs不小于信号中最高频率fm的2倍时,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完整地保留了原始信号中的信息,一般实际应用中保证采样频率为信号最高频率的5~10倍。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原理利用双线性变换设计IIR滤波器(巴特沃斯数字低通滤波器的设计),首先要设计出满足指标要求的模拟滤波器的传递函数Ha(s),然后由Ha(s)通过双线性变换可得所要设计的IIR滤波器的系统函数H(z)。

如果给定的指标为数字滤波器的指标,则首先要转换成模拟滤波器的技术指标,这里主要是边界频率Wp和Ws的转换,对ap和as 指标不作变化。

边界频率的转换关系为∩=2/T tan(w/2)。

接着,按照模拟低通滤波器的技术指标根据相应设计公式求出滤波器的阶数N 和3dB截止频率∩c ;根据阶数N查巴特沃斯归一化低通滤波器参数表,得到归一化传输函数Ha(p);最后,将p=s/ ∩c 代入Ha(p)去归一,得到实际的模拟滤波器传输函数Ha(s)。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引言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是一门研究数字信号的获取、分析、处理和控制的学科。

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数字信号处理在通信、图像处理、音频处理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巧。

实验一:离散时间信号的生成与显示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信号的生成与显示方法。

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以轻松生成和显示各种类型的离散时间信号。

实验设置如下:1. 设置采样频率为8kHz。

2. 生成一个正弦信号:频率为1kHz,振幅为1。

3. 生成一个方波信号:频率为1kHz,振幅为1。

4. 将生成的信号通过DAC(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输出到示波器上进行显示。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插入示波器显示的正弦信号和方波信号的图片)实验分析:通过示波器的显示结果可以看出,正弦信号在时域上呈现周期性的波形,而方波信号则具有稳定的上下跳变。

这体现了正弦信号和方波信号在时域上的不同特征。

实验二:信号的采样和重构在数字信号处理中,信号的采样是将连续时间信号转化为离散时间信号的过程,信号的重构则是将离散时间信号还原为连续时间信号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信号的采样和重构对信号处理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实验设置如下:1. 生成一个正弦信号:频率为1kHz,振幅为1。

2. 设置采样频率为8kHz。

3. 对正弦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离散时间信号。

4. 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重构,得到连续时间信号。

5. 将重构的信号通过DAC输出到示波器上进行显示。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插入示波器显示的连续时间信号和重构信号的图片)实验分析:通过示波器的显示结果可以看出,重构的信号与原信号非常接近,并且能够还原出原信号的形状和特征。

这说明信号的采样和重构方法对于信号处理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_完整版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_完整版

实验1 利用DFT 分析信号频谱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DFT 原理的理解。

2.应用DFT 分析信号的频谱。

3.深刻理解利用DFT 分析信号频谱的原理,分析实现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解决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 计算机、MATLAB 软件环境 三、实验基础理论1.DFT 与DTFT 的关系有限长序列 的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在频率区间 的N 个等间隔分布的点 上的N 个取样值可以由下式表示:212/0()|()()01N jkn j Nk N k X e x n eX k k N πωωπ--====≤≤-∑由上式可知,序列 的N 点DFT ,实际上就是 序列的DTFT 在N 个等间隔频率点 上样本 。

2.利用DFT 求DTFT方法1:由恢复出的方法如下:由图2.1所示流程可知:101()()()N j j nkn j nN n n k X e x n eX k W e N ωωω∞∞----=-∞=-∞=⎡⎤==⎢⎥⎣⎦∑∑∑ 由上式可以得到:IDFTDTFT( )12()()()Nj k kX e X k Nωπφω==-∑ 其中为内插函数12sin(/2)()sin(/2)N j N x eN ωωφω--= 方法2:实际在MATLAB 计算中,上述插值运算不见得是最好的办法。

由于DFT 是DTFT 的取样值,其相邻两个频率样本点的间距为2π/N ,所以如果我们增加数据的长度N ,使得到的DFT 谱线就更加精细,其包络就越接近DTFT 的结果,这样就可以利用DFT 计算DTFT 。

如果没有更多的数据,可以通过补零来增加数据长度。

3.利用DFT 分析连续信号的频谱采用计算机分析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第一步就是把连续信号离散化,这里需要进行两个操作:一是采样,二是截断。

对于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按采样间隔T 进行采样,阶段长度M ,那么:1()()()M j tj nT a a a n X j x t edt T x nT e ∞--Ω-Ω=-∞Ω==∑⎰对进行N 点频域采样,得到2120()|()()M jkn Na a M kn NTX j T x nT eTX k ππ--Ω==Ω==∑因此,可以将利用DFT 分析连续非周期信号频谱的步骤归纳如下: (1)确定时域采样间隔T ,得到离散序列(2)确定截取长度M ,得到M 点离散序列,这里为窗函数。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参考程序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参考程序

实验一参考程序:1 产生10点的单位抽样序列δ(n);function unit_pulse(N)% unit_pulse.mN=10;x=zeros(1,N);x(1)=1;n=0:N-1;figure(1);stem(n,x);xlabel('单位抽样序列')axis([-1 20 0 1.1])2产生10点同时移位3位的单位抽样序列δ(n-3);function shift_unit_pulse(N,k)% shift_unit_pulse.mN=10;k=3;x=zeros(1,N);x(k+1)=1;n=0:N-1;figure(2);stem(n,x);xlabel('移位3位的单位抽样序列')axis([-1 10 0 1.1])function [x, n]=i shift_unit_pulse (n0,ns,nf)n=[0:9];x=[(n-3)==0]3产生任意序列f(n)=8δ(n)+7δ(n-1)+6δ(n-2) +5δ(n-3)+ 4δ(n-4)+7δ(n-5);function arbitrary_pulse(N)% arbitrary_pulse.mN=10x=zeros(1,N);x(1)=8;x(2)=7;x(3)=6;x(4)=5;x(5)=4;x(6)=7;n=0:N-1;figure(3);stem(n,x);xlabel('任意序列f(n)')axis([-1 10 0 9])4产生N=10点的单位阶跃序列function unit_step(N)% unit_step.mN=10;x=ones(1,N);n=0:N-1;figure(4);stem(n,x);xlabel('单位阶跃序列')axis([-1 15 0 1.1])5产生斜率为3,n0=4,点数为20点的斜坡序列g(n)=B(n-n0)function slope(N,k,B)% slope.mN=20;k=4;B=3;x=[zeros(1,k) ones(1,N-k)];for i=1:Nx(i)=B*x(i)*(i-k);endn=0:N-1;figure(5);stem(n,x);xlabel('斜坡序列')axis([-1 20 0 90])6产生幅度A=3,频率f=100,初始相位 =1.2,点数为32点的正弦序列。

数字信号处理上机实验及参考程序

数字信号处理上机实验及参考程序

数字信号处理上机实验及参考程序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实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及MA TLAB实现1.单位冲激信号:n = -5:5;x = (n==0);subplot(122);stem(n, x);2.单位阶跃信号:x=zeros(1,11);n0=0;n1=-5;n2=5;n = n1:n2;x(:,n+6) = ((n-n0)>=0);stem(n,x);3.正弦序列:n = 0:1/3200:1/100;x=3*sin(200*pi*n+1.2);stem(n,x);4.指数序列n = 0:1/2:10;x1= 3*(0.7.^n);x2=3*exp((0.7+j*314)*n);subplot(221);stem(n,x1);subplot(222);stem(n,x2);5.信号延迟n=0:20;Y1=sin(100*n);Y2=sin(100*(n-3));subplot(221);stem(n,Y1);subplot(222);stem(n,Y2);6.信号相加X1=[2 0.5 0.9 1 0 0 0 0];X2=[0 0.1 0.2 0.3 0.4 0.5 0.6 0.7];X=X1+X2;stem(X);7.信号翻转X1=[2 0.5 0.9 1];n=1:4;X2=X1(5-n);subplot(221);stem(n,X1);subplot(222);stem(n,X2);8.⽤MATLAB计算序列{-2 0 1 –1 3}和序列{1 2 0 -1}的离散卷积。

a=[-2 0 1 -1 3]; b=[1 2 0 -1];c=conv(a,b);M=length(c)-1;n=0:1:M;stem(n,c);xlabel('n');ylabel('幅度');9.⽤MA TLAB计算差分⽅程当输⼊序列为时的输出结果。

N=41;a=[0.8 -0.44 0.36 0.22];b=[1 0.7 -0.45 -0.6];x=[1 zeros(1,N-1)];k=0:1:N-1;y=filter(a,b,x);stem(k,y)xlabel('n');ylabel('幅度')10.冲激响应impzN=64;a=[0.8 -0.44 0.36 0.22];b=[1 0.7 -0.45 -0.6];x=[1 zeros(1,N-1)];k=0:1:N-1;y=impz(a,b,N);stem(k,y)xlabel('n');ylabel('幅度')11.传递函数频率响应a=[0.8 -0.44 0.36 0.22];%分⼦的系数数组b=[1 0.7 -0.45 -0.6];%分母的系数数组n=(0:500)*pi/500%在pi范围内取501个采样点[h,f]=freqz(a,b,n);%求系统的频率响应subplot(2,1,1),plot(n/pi,abs(h));grid%作系统的幅度频响图axis([0,1,1.1*min(abs(h)),1.1*max(abs(h))]);ylabel('幅度');subplot(2,1,2),plot(n/pi,angle(h));grid %作系统的相位频响图axis([0,1,1.1*min(angle(h)),1.1*max(angle(h))]);ylabel('相位');xlabel('以pi为单位的频率');12.系统零极点图a=[0.8 -0.44 0.36 0.22];b=[1 0.7 -0.45 -0.6];h=zplane(a,b);实验⼆离散信号变换1.解⽅程y(n)-2y(n-1)+3y(n-2)=4x(n)-5x(n-1)+6x(n-2)-7x(n-3)a=[4,-5,6,-7];b=[1,-2,3];n=[0:7]; x=ones(length(n));Y=[-1,1];X=[1,-1];xic=filtic(b,a,Y,X);y1=filter(b,a,x,xic)stem(n,y1);xlabel('n');ylabel('y(n)');2.对连续的单⼀频率周期信号按采样频率采样,截取长度N分别选N =20和N =16,观察其DFT结果的幅度谱。

数字信号处理课后实验程序及结果图

数字信号处理课后实验程序及结果图

第 8 章
上 机 实 验
(4) 如果输入信号为无限长序列, 系统的单位脉冲
响应是有限长序列, 可用分段线性卷积法求系统的响应,
具体方法请参考DFT一章的内容。
如果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 则信号的高频分量被滤掉,
时域信号的变化减缓, 在有阶跃处附近产生过渡带。 因此,
当输入矩形序列时, 输出序列的开始和终了都产生了明显
的过渡带, 见第一个实验结果的波形。
第 8 章
上 机 实 验
8.2 实验二: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8.2.1
1. 时域采样理论与频域采样理论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
理论。 要求掌握模拟信号采样前后频谱的变化, 以及如何
选择采样频率才能使采样后的信号不丢失信息; 要求掌握频 域采样会引起时域周期化的概念, 以及频率域采样定理及 其对频域采样点数选择的指导作用。
1 X a ( j jn s ) T n


第 8 章
上 机 实 验
(2) 采样频率Ωs必须大于等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
以上, 才能使采样信号的频谱不产生频谱混叠。
ˆ ( j ) 并不方便, 下面我们导出另 利用计算机计算 X
外一个公式, 以便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 理想采样信号
%内容3:
un=ones(1, 256); n=0: 255; xsin=sin(0.014*n)+sin(0.4*n) ; %产生正弦信号 %产生信号un
第 8 章
上 机 实 验
A=[1, -1.8237, 0.9801];
B=[1/100.49, 0,-1/100.49]; %系统差分方程系数向量B和A y31n=filter(B, A, un); %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 y32n=filter(B, A, xsin); %谐振器对正弦信号的响应y32n figure(3) subplot(2, 1, 1); y=′y31(n)′; tstem(y31n, y) title(′(h) 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 subplot(2, 1, 2); y=′y32(n)′; tstem(y32n, y); title(′(i) 谐振器对正弦信号的响应y32(n)′)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和变换方法。

3. 熟悉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是利用计算机对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处理和分析的一种技术。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离散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是指时间上离散的信号,通常用序列表示。

2.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特性,如稳定性、因果性、线性等。

3. 离散时间信号的变换:包括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等。

4. 数字滤波器:设计、实现和分析数字滤波器,如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等。

三、实验内容1. 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运算(1)实验目的: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运算方法。

(2)实验步骤:a. 使用MATLAB生成两个离散时间信号;b. 进行时域运算,如加、减、乘、除等;c. 绘制运算结果的时域波形图。

2. 离散时间信号的变换(1)实验目的: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的变换方法。

(2)实验步骤:a. 使用MATLAB生成一个离散时间信号;b. 进行DTFT、DFT和FFT变换;c. 绘制变换结果的频域波形图。

3.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1)实验目的: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2)实验步骤:a. 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如巴特沃斯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等;b. 使用MATLAB实现滤波器;c. 使用MATLAB对滤波器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

4. 数字滤波器的应用(1)实验目的:掌握数字滤波器的应用。

(2)实验步骤:a. 采集一段语音信号;b. 使用数字滤波器对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c. 比较降噪前后的语音信号,分析滤波器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运算实验结果显示,通过MATLAB可以方便地进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运算,并绘制出运算结果的时域波形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实验一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及MA TLAB实现
1.单位冲激信号:
n = -5:5;
x = (n==0);
subplot(122);
stem(n, x);
2.单位阶跃信号:
x=zeros(1,11);
n0=0;
n1=-5;
n2=5;
n = n1:n2;
x(:,n+6) = ((n-n0)>=0);
stem(n,x);
3.正弦序列:
n = 0:1/3200:1/100;
x=3*sin(200*pi*n+1.2);
stem(n,x);
4.指数序列
n = 0:1/2:10;
x1= 3*(0.7.^n);
x2=3*exp((0.7+j*314)*n);
subplot(221);
stem(n,x1);
subplot(222);
stem(n,x2);
5.信号延迟
n=0:20;
Y1=sin(100*n);
Y2=sin(100*(n-3));
subplot(221);
stem(n,Y1);
subplot(222);
stem(n,Y2);
6.信号相加
X1=[2 0.5 0.9 1 0 0 0 0];
X2=[0 0.1 0.2 0.3 0.4 0.5 0.6 0.7];
X=X1+X2;
stem(X);
7.信号翻转
X1=[2 0.5 0.9 1];
n=1:4;
X2=X1(5-n);
subplot(221);
stem(n,X1);
subplot(222);
stem(n,X2);
8.用MATLAB计算序列{-2 0 1 –1 3}和序列{1 2 0 -1}的离散卷积。

a=[-2 0 1 -1 3];
b=[1 2 0 -1];
c=conv(a,b);
M=length(c)-1;
n=0:1:M;
stem(n,c);
xlabel('n');
ylabel('幅度');
9.用MA TLAB计算差分方程
当输入序列为时的输出结果。

N=41;
a=[0.8 -0.44 0.36 0.22];
b=[1 0.7 -0.45 -0.6];
x=[1 zeros(1,N-1)];
k=0:1:N-1;
y=filter(a,b,x);
stem(k,y)
xlabel('n');
ylabel('幅度')
10.冲激响应impz
N=64;
a=[0.8 -0.44 0.36 0.22];
b=[1 0.7 -0.45 -0.6];
x=[1 zeros(1,N-1)];
k=0:1:N-1;
y=impz(a,b,N);
stem(k,y)
xlabel('n');
ylabel('幅度')
11.传递函数频率响应
a=[0.8 -0.44 0.36 0.22];%分子的系数数组
b=[1 0.7 -0.45 -0.6];%分母的系数数组
n=(0:500)*pi/500%在pi范围内取501个采样点
[h,f]=freqz(a,b,n);%求系统的频率响应
subplot(2,1,1),plot(n/pi,abs(h));grid
%作系统的幅度频响图
axis([0,1,1.1*min(abs(h)),1.1*max(abs(h))]);
ylabel('幅度');
subplot(2,1,2),plot(n/pi,angle(h));grid %作系统的相位频响图axis([0,1,1.1*min(angle(h)),1.1*max(angle(h))]);
ylabel('相位');
xlabel('以pi为单位的频率');
12.系统零极点图
a=[0.8 -0.44 0.36 0.22];
b=[1 0.7 -0.45 -0.6];
h=zplane(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