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

国际经济合作
*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 作,加入多个自由贸易协 定,如CPTPP、RCEP等 。
经济发展亮点与挑战
亮点
省的经济发展在亚洲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了 一定成就。此外,省的教育、科技水平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水平。
人口密度
*省的人口密度较高,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80人左右,其中台 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和高雄市等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 更高。
教育与文化
教育体系
*省的教育体系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专院校教育等阶段,其中 高等教育发展较为成熟,拥有多所国际知名的高等院校。
文化特色
*省的文化特色融合了汉族传统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多种元素,同时也受 到了日本、美国等外来文化的影响。语言使用方面,普通话和闽南语是主要的语 言,英语也被广泛使用。
地方政治
*省的地方政治体制为民主制度,实行地方自治,各级地方政府由选民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地方 政治的参与程度较高,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治理模式
省的治理模式相对开放,政府与民间团体、企业之间的合作较为密切,形成了多元化的治理格局。同 时,省也积极推动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发展,加强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挑战
省的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包括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乏力、人口老龄 化等问题。此外,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对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03
人口与社会
人口结构与分布
人口结构
*省的人口结构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约占总人口的97%,此外 还有高山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出由中部向南、北扩 散的特点,其中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和高雄市是人口最 为集中的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 台湾

引言概述:
台湾是一个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岛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
本文将从地理角度探讨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关于台湾(二)的内容,包括台湾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
正文内容:
一、地理位置
1.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2.分析台湾的地缘政治地位,其在中国大陆与东南亚之间的重要地位。
二、地理特征
1.描述台湾的地貌特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岸线。
2.详细介绍台湾岛内的主要山脉和地震活动,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
1.分析台湾的水资源状况,包括河流和湖泊。
2.探讨台湾的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
四、经济发展
1.介绍台湾的农业状况,包括主要农作物和渔业资源。
2.分析台湾的工业结构,特别是制造业和电子产业的发展情况。
3.探讨台湾的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环境问题
1.讨论台湾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垃圾处理等。
2.评估台湾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政策。
3.探讨社会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参与情况。
总结:
通过对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关于台湾(二)的内容的详细阐述,我们了解到台湾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情况。
台湾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经济资源给其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同时,台湾也面临着一些环境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透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台湾的地理和社会发展情况,为地理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初中地理_第二节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课标要求】结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台湾省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5.利用资料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课前预习】根据预习内容自主构建本节知识树【活动1】走近台湾【想一想】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一千多年前,大陆与台湾就建立起航海联系。
1662 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887年清朝正式设置台湾省。
1894-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省被日本侵占。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省回到祖国怀抱。
近年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交往联系日益频繁。
台湾海峡是台湾岛与福建海岸之间的海峡。
理论上属东海还去,南通南海,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70千米,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
海峡属东海大陆架浅海。
在古生代和中生代,还是华夏古路的一部分。
第三纪始新世的大规模海侵,海峡及两侧均成海洋。
中新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台湾岛耸起成陆,形成海峡地形的基本轮廓,第四纪冰川时海峡经历多次海陆变迁,距今约6000年前,始形成当今的海峡地形。
想一想,从地理位置及地缘角度,你能找到哪些证据说明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算一算】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市与厦门市之间、台北市与福州市之间的直线距离。
【思考】台湾为什么多地震?【归纳小结】台湾的位置、范围及地形特征【活动2】课堂探究读图8-30、 8-31. 8- 32,完成下列任务1.描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
2.说一说台湾岛年降水量的特征;说出台湾岛东部与西部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2课时)(课件)八年级下册地理同步优质备课(湘教版)

人口与城市
高山族总人数约40万, 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山区和 东部沿海地区。
人口与城市
活动 读图说出台湾岛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集中在西部平原及沿海地区
原因 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②经济发达 ③交通便利 ④开发历史悠久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要求学生归纳台湾省的人口特点,并简要分析台湾人口分布特 征的形成原因。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台湾常住人口23123866人,其中男性11489285人,女 性11634581人,人口密度是638.9人/平方千米,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10年 间平均年增长率为0.4%,增长趋缓,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为平原多于山区、西部多于 东部、北部多于南部、城市多于乡村。
台湾岛的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甘蔗、茶叶和热带、 亚热带水果。
分布特点
集中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和低缓丘陵区,由于 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形成了热带和亚热带作 物为主的农业特征。
发展中的经济
农业结构 ①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发达; ②农牧业生产专门化、企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③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重逐步下降,水 果、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
台湾总人口约2356.84万(2021年),人口稠密。人口增长趋缓。人口分布基 本特征为平原多于山区、西部多于东部、北部多于南部、城市多于乡村。
人口与城市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台湾省居民的民族构成。
台湾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主要有汉族、高山族等民族。汉族约占总人口97%, 高山族占总人口不到3%,约50万人。汉族人口中,1945年前移居台湾的大陆居民 (在台湾又称“本省人”)占汉族人口的81%~91%,1945年后移居台湾的大陆居民 (在台湾又称“外省人”)占汉族人口的7%~10%。1945年前移居台湾的大陆居民以 福建人和广东人为两大分支,其中近80%祖籍福建,以漳州、泉州人为最多,近20% 祖籍广东,以梅州、潮州人为最多。
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二、台湾的气候特征
台湾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22℃(高山除外),年降水量多在 2000毫米以上。
台湾岛中东部山地平均气温较低,西南部气温
最高;台湾岛东部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西部 降水较少。
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4日凌晨生成,5日
加强为台风,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9日16时 20分在福建霞浦再次登陆。从生成到结束9天里给中 国多省市带来严重创伤,其中台湾受创最严重。8月8 日,"莫拉克"在台湾中南部多处降下刷新历史纪录的 大雨,亦称八八水灾。台湾当局最新估计,在“莫拉 克”台风中遭受灭顶之灾的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罹难 人数约380人,截至8月25日18时全台湾在此次风灾中 的遇难死亡人数461人,失踪192人,受伤46人。
读图,说出台湾岛东部与
西部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导 致这种差异主要原因。 台湾岛的年降水量大多在 2000毫米以上。东部降水多, 西部降水少——台湾中东部为 南北延伸的山脉,东部为夏季 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为 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
读图,找出亚热带季 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 界线,讨论这条界线向南 弯曲的主要原因。 台湾中东部为山脉, 海拔高,气温较低 。
二、台湾的地理范围
台湾省的主要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 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3.6万千米2。台湾 岛是中国第一大岛。
收集资料,请从地缘、血缘、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 ,说一说台湾与祖国大陆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两岸人民同为中 华民族,台湾人民是 我们的骨肉同胞。 台湾和福建等省 的许多居民都共同尊 奉妈祖。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归纳台湾岛的地势特征。 (2)说出台湾岛的地形分布格局。
初中地理_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方法1.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2.教学难点台湾省的经济特点3.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美丽的钓鱼岛》,引入新课: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讲授新课]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一、祖国的神圣领土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8-24,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归纳讲述:台湾省概况活动:解决书本P81活动。
后归纳、补充、讲述讲述:台湾有“宝岛”之称,她到底有什么“宝”呢?二、美丽富饶的宝岛1.简要概况台湾自然环境的特点——亚洲天然植物园。
2.台湾之“宝”主要指台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矿产资源——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归纳讲述补充。
讲解书本P83活动。
承转: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
三、出口导向型经济1、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状况怎样?2、60年代以后台湾的经济如何?台湾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优势在哪? 活动:请大家读图8-34、8-35,分析回答刚才所提问题。
第八章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二课时)

10.目前,台湾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C )
A.利用肥沃的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 B.利用丰富的煤、铁资源,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C.利用海岛多港口和丰富劳动力资源,发展“进口—加工—
出口”型经济 D.吸收外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能力提升】
11.造成台湾西部城市密度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B )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军事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二课时)
栏目导航
学习目标 知识梳理 单项选择 双项选择
பைடு நூலகம் 学习目标
1.了解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点。 2.了解台湾省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3.认识台湾省主要城市的职能。 【学习重点】 分析台湾省的经济特征。 【学习难点】 台湾省的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面下降的结果
18.小丽打算去台湾旅游,她查阅了很多关于台湾的资料,你认
为不.可.信.的是( CD)
A.台湾环岛建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 B.台北是台湾最大的城市 C.台湾对国际市场依赖不高 D.桃园是主要的港口城市
19.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B )
A.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B.工业是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C.缺乏优良港口,海运不便 D.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名师点拨】 台湾省经济发展的条件及特点是什么? 台湾省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1)海岛多优良的港口,交通 便利;(2)劳动力素质高;(3)吸收外国资本;(4)大力建设出口加工 区。 不利条件有:(1)大部分工业原材料和能源需要进口;(2)大量 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 经济特点是:“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地理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下册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1 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2.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教学资源有关地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并欣赏一组有关台湾的图片,之后提出问题:①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②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哪个省?承转: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很多台湾省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宝岛——台湾岛有哪些美称,了解它有什么宝?为什么能有这些宝?引入课题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活动2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请学生读图:P50 “台湾省地形图”并完成:1)找出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台湾的领土构成有什么特点?2)找出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台湾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3)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与厦门之间的距离2完成填空:台湾岛位于我国的()海域。
它北临(),东临(),南临(),西隔()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是由________和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等200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二、居民与人口1、播放《台湾的居民》录像。
2、结合课本内容,说出台湾的人口和民族状况。
三、地形1请学生读图:读图2.28,思考:①台湾以哪一种地形为主?分布在哪里?②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小结: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导入:我们都知道,我们祖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拥有许多奇特的地理区域,那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个区域,到底是哪一个区域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钓鱼岛的前世今生
过渡:视频中主要介绍了日本对我们国家,通过多次非法的想拥有钓鱼岛的行使主权,但大家一定要知道,钓鱼岛的主权是谁的?中国的。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捍卫我们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那么有谁知道钓鱼岛归于我们国家的哪一个省级行政单位所管辖的?台湾省。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PPT2学习目标: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
一,通过学习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二,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的地理环境特征。
(问:地理环境特征包括什么?包括地形、地势、气候等内容。
)
三,认识台湾省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这个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要树立一个爱国思想,钓鱼岛是中国的,台湾省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过渡:那么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个学习目标进入台湾省的学习。
请大家把课本翻到78页,有8-23、8-24两个图,大家利用屏幕上的活动题进入学习。
(1)找出台湾周边的福建省、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等地理事物。
(请学生上前指出相应的地理事物并用语言描述。
)
(2)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兰屿、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
(通过找这些岛屿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台湾省是由多个岛屿组成的省份。
它是由多个岛屿组成的,那他的主体是谁?--台湾岛。
面积最大的是台湾岛,而且它还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
(3)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总结以上我们所找的内容,用一段话来概括它的地理位置特点。
)
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补充:大陆架:什么是大陆架?陆地向海洋倾斜的部分。
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海上交通航线尤其是对哪个国家来说?日本。
为什么?我
们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是一个缺资源的国家,它的很多资源需要从西亚进口,特别是石油,他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还经过哪个海峡?台湾海峡。
那么我们刚才也找到了钓鱼岛,钓鱼岛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为什么日本却要跟我们争夺?这仅仅是为了争夺领土么?我们说过浅海大陆架有什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等等,不仅仅是资源,对于中国来说钓鱼岛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军事价值,这个了解一下)
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200多个岛屿,台湾省≠台湾岛,台湾省=台湾岛+周围的200多个岛屿。
PPT6:接下来我们的第二个活动题: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到厦门、台北到福州的直线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300km 240km
要是在台湾和福建两省之间修建海底高速隧道,只需一个小时我们就可以到达台湾,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台湾省与大陆很近,联系也非常的密切,确实如此,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这不是我随便说的,这是有依据的,请大家来看一则材料----
PPT7:那么我们刚才算出的那个数据,厦门到高雄的距离是300KM,那么福建省岛屿上的居民啊他们上学去台湾省上学,为什么呢?因为去台湾省的距离比去福建省的距离要近得多。
PPT8:我们再来看一个资料:台湾省的人口
从这则材料大家可以获取什么信息?80%的人口祖籍是福建省,共同尊奉妈祖,这说明台湾省与祖国大陆有什么关系?血缘关系。
也可以证实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PPT8: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台湾的地理环境特征:1、 2、
板书: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形:平原、山地
降水:
气候:
看图,台湾省主要以那种地形为主?山地和平原。
再看一看是山地面积广还是平原面积广?山地,山地占了台湾的2/3,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分布在岛屿的周围。
在找一下它的主要山脉?中央山脉、海岸山脉、台湾山脉、阿里山、雪山、
最高峰玉山,当然除了山脉还有平原,主要有台西平原。
换句话说山脉主要分布在台湾的中部,而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还有周边的沿海地区。
那么能看出它的地势有什么特点?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也可以说,东部高,西部低。
PPT11:我们来看它的地形剖面图,剖面图能更直接的反映它的地势特点。
我们来看一看,中部是凸出来的山脉,周边,特别是西部比较平坦,东部也有比较狭窄的平原。
既然台湾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我们能想到什么?它的的河流怎么流?由中间向四周呈放射状奔流入海,找一下最长的河流浊水溪,怎么流的?由中间向西流入台湾海峡。
浊水溪、日月潭的介绍......
过渡:我们学习了台湾的地形地势与它的河流湖泊,那它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呢?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PPT15:来看看台湾的年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先看左边的气温分布图,把你看图所获取的信息告诉我。
(山区温度低,平原温度高,换句话说就是,中间温度低,四周温度高。
为什么?海拔高气温低,台湾的中部是什么?是山地。
那么中部的气温受海拔的影响,气温比较低,而周围的气温高一些。
再看右边的降水分布图,在这里大家应该关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是火烧寮,中国降水最多的一个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谁能告诉我火烧寮的降水类型?地形雨。
怎么解释?海上的暖湿气流向台湾岛前进的时候,遇到了高大山脉的阻挡,形成了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这里成为了全国降水最多的地方。
那它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要看出它是热带季风气候还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我们得找出一条线----北回归线。
可以看出北回归线穿过了台湾省的中南部,北回归线以北为亚热带,北回归想以南为热带,所以说台湾省有两种气候,什么气候?北回归线以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季风气候,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每年的6-10经常受到台风的袭击。
PPT16:我们再来看台湾的经济发展特色
我们先来看图例,既有矿产品煤、石油,也有农产品。
我们先来看煤、铁、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浅海大陆架范围当中,这个我们了解一下就行了。
我们主要来看被框起来的农产品。
有水稻、甘蔗、菠萝、茶叶等。
我们再把这些图例放在台湾省的农产品分布图上,看他们主要分布在哪里?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上。
那你能不能从地形、气候、水源来分析,为什么台湾的主要农产品分布在西部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水源充沛,一是靠降水,二是靠河流的灌溉,有最长的河流浊水溪。
综合这些条件,台湾省的农产品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
那再想一想,山区该发展什么?林业。
对林,而且台湾50%的土地都被森林所覆盖,这些森林分布在中部地区,而且它的分布有个特点
这些值被的分布有什么特点?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的类型在发生改变,海拔越高植被的耐寒性就越强,植被的这种变化我们叫什么?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植被类型发生改变,我们叫做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PPT18: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台湾的一些美称
PPT19:来了解一下它的经济发展特色
板书:”进口--加工--出口”经济模式
PPT20:主要的城市
随堂检测
朗诵: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