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农学、植保10)考试试卷A卷

合集下载

农业气象学试卷A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卷A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红河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21学年秋季学期《农业气象学》期末考试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2分)1、干洁大气:2、太阳常数:3、气温直减率:4、水汽压:5、土壤蒸发:6、低压槽:7、山谷风:8、变性气团:9、反气旋:A.植物蒸腾B.土壤蒸发C.光合耗水D.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3、下列温度中,属于农业界限温度的是()。

A.3℃B.5℃C.12℃D.18℃4、太阳辐射、温度、湿度、气压、风、云、蒸发和降水等,称为()。

A.气象B.农业气象C.气象要素D.气候5、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按天文学划分,春季是从春分至夏至B.按气候学划分,春季是从1~4月C.按农业科学划分,春季是候均温达到10~22℃D.按古代民间习惯划分,春季是从立春至谷雨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霜和霜冻具有相同的内涵B.霜和霜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C.霜是一种天气现象D.霜冻则是一种生物学现象7、把地球公转的轨道等分为24等分,每一等分为()。

A.0°B.15°C.20°D.30°8、一天中土壤表面温度最高温度出现在()。

A.5时左右B.6时左右C.11时左右D.13时左右9、日晕和月晕的出现,都需要天空中()。

A.有一层低云B.有一层中云C.有一层高云D.无云10、由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相对而形成的中间区域,称为()。

A.高压脊B.鞍形场C.低压槽D.闭合等压线四、计算题(共10分)在黑光灯下诱集的水稻二化螟初步判定为3月15日化蛹,蛹的有效积温是132℃,蛹发育的起点温度为10.8℃,3月15日到4月20日的平均气温为16.8℃,问越冬二化螟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羽化为成虫?五、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雾对农业生产有何利弊?2、风对植物生长及产量有何影响?3、灌溉的小气候效应如何?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2分)1、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农林气象学考试题及答案

农林气象学考试题及答案

农林气象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象因子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气象因子?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肥力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势D. 人口密度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气象学中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B. 华氏度C. 开尔文D. 兰金度答案:D4. 以下哪项是描述降水量的正确单位?A. 毫米B. 米C. 厘米D. 千米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土壤质地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气象学中的风向描述?A. 北风B. 南风C. 西风D. 东北风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气象因子?A. 光照强度B. 温度C. 湿度D. 土壤pH值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霜冻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土壤温度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类型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A. 温度B. 降水C. 土壤肥力D. 作物种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A. 光照强度B. 温度C. 土壤pH值D. 二氧化碳浓度答案:ABD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蒸腾作用?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土壤水分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A. 温度B. 光照C. 土壤肥力D. 病虫害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产量?A. 温度B. 降水C. 土壤肥力D. 作物品种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病虫害发生?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pH值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气象学中,一天中气温最高值通常出现在______。

14植物本科《农业气象学》试题答案A

14植物本科《农业气象学》试题答案A

2015 —2016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A卷考试科目农业气象学考试方式闭命题人审核人 2015 年10 月 22日系植物科学专业植物科学年级 14级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1分)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3. 相对湿度(RH):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4山谷风:在山区,白天风从谷地吹向山坡,夜间由山坡吹向山谷这样一种以日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5天气过程:各种天气系统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

6. 寒潮:是指势力强大的冷高压南下,使所到之处产生剧烈降温、冻害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

国家气象局对寒潮的一般定量标准:一次冷空气入侵,使该地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同时最低温度在5℃以下。

7.气候:是指一地多年时期内的大气统计状况。

大气统计状况是用气候要素(温度、降水、风等)的平均值或统计量来表示。

8. 小气候:在局部地区内,由于下垫面性质和状况的不同而引起近地气层与土壤上层小范围的特殊气候。

9. 气旋:又称低压,是一个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空气涡旋。

在北半球,气旋内气流反时针自外向内辐合。

10. 露点温度(td ):在气压和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二、填空(共20分,每题2分)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氮) 、(氧) 、氩和(二氧化碳)2. 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吸收率都是1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3. 温度的非周期性变化,常由(天气突变及大规模冷暖空气入侵) 而造成。

多发生在(春夏和秋冬之交) 季节4. 蒸发量是指一日内由蒸发所消耗的(水层厚度) 。

5. 风向规定为风的(来) 向,由南向北运动的空气,风向为(南) 。

6. 长江中下游(或湖北省)梅雨出现时间一般在(6月上旬-7月上旬,) ,副高脊线位于(25) °N附近,梅雨区出现在副高的(西北侧).7. 立夏和芒种之间是(小满) ,日期是(5月21日) 。

农业气象_试卷A答案评分标准

农业气象_试卷A答案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25分)1. 太阳常数当日地为平均距离时,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辐射的方向,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量,称为太阳常数。

2. 土壤容积热容量单位体积的土壤增温(降温)1℃时所需吸收(放出)的热量,称为土壤容积热容量。

3. 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气溶胶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 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称为辐射逆温。

5. 界限温度具有普遍意义,标志某些重要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开始、终止或转折点的温度,叫做农业界限温度,简称界限温度。

6. 饱和差某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实际水汽压之差。

7. 辐射雾由于地面辐射冷却,近地面层的空气相应的变冷。

当近地层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或露点温度以下时,水汽就会凝结成雾,称为辐射雾。

8. 大气稳定度当大气中某高度上的一团空气,受到某种外力的作用,产生了向下或向上的运动,那么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即返回原来位置或加速地向前运动或停留于新的高度。

这种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称为大气稳定度。

9. 气候型在同一气候带内,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气候特点,称气候型。

10. 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风向的现象叫做季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后到达地球表面。

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有一定的 吸收 、 散射 和 反射 ,使投射到大气上界的辐射不能完全到达地表面。

2. 在大气的铅直方向上,根据大气温度、成分、电离等不同性质可以分为 对流层 、 平流层 、 中间层 、 电离层 和 外层 等五层。

3. 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凝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 和 空气中有凝结核 。

4. 地表面热量平衡公式LE P B R Q s +++=中,R 为 辐射收支差额(净辐射) ; B 为土表与下层土壤的热量交换;P 为土表与贴地空气之间的乱流热量交换; LE 为 通过水分蒸发和凝结所吸收或释放的潜热交换 。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a) 请简述农业气象学的定义及重要性。

b) 什么是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举例说明。

c) 农业气象学如何应用于农作物管理和灾害风险减轻?举例说明。

2. 答案:a)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气候、天气和气象要素与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农田管理的关系。

农业气象学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农民和相关农业机构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从而制定合理的农业管理决策,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灾害风险。

b)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广泛的影响。

例如,气温升高和降水模式的改变可能导致农作物生长季节变化,胁迫植物生长和发育,减少农作物产量。

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和风暴也会破坏农田和农作物,导致大量损失。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引发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破坏农作物健康和生产。

因此,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对于制定适应和缓解措施以应对这些变化至关重要。

c) 农业气象学的应用有助于农作物管理和灾害风险减轻。

通过农业气象学的知识,农民和农业机构能够更好地规划农作物种植和管理。

他们可以根据气象数据和预测来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灌溉计划和施肥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天气条件来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发育。

此外,在灾害风险减轻方面,农业气象学可用于监测和预测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例如干旱、洪涝和冰雹等,农民和农业机构可以根据预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损失和风险。

总结: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灾害风险的减轻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农民和农业机构可以更好地制定管理决策,以应对不确定的气候和天气条件,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农业气象学也有助于监测和预测极端天气事件,帮助农民和农业机构减少灾害风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因此,农业气象学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生计非常重要。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

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二. 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某一瞬间大气的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天气;2.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_性,即既表现为波动性,又表现为粒子性;3.在地面辐射差额R = (S'+ D)(1 - r) - F 公式中, r 为反射率, F 为地面有效辐射;4.土壤温度日较差主要决定于土壤之间的导热率和土壤温度, 同时还受地面和大气间乱流热量交换等因素的影响;5.在农历廿四个节气中, 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作为四季的开始;6.大陆性气候的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节,降水变率比其它地区为大;7.青藏高原把西风环流分为南和北两支,使其范围扩大;8.大陆度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 与地理纬度成反比;9.农业气候三要素是光、热、水;10.农田中的外活动面位于植物高度2/3 处;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 (每小题2 分,共20 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间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辐射热通量方向由 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向__ ; A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面;空气B. 空气;地面C. 一侧空气;另一侧空气D. 地面一侧;地面另一侧2.农业气象学中通常把大气辐射称为; CA. 短波辐射B. 中波辐射C. 长波辐射D. 超长波辐射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北半球0 -66.5° N 纬度间,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____________ 日;B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4.某年或某月的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值称为降水; AA. 距平B. 平均变率C. 极差D. 相对变率5. ______ 地面覆盖后,除阴雨天外,各深度的日平均土温比未覆盖的___ , 增降温效应表层比下层; AA.高; 小B. 低;小C. 高; 大D. 低, 大6.疏透结构林带其背风侧的最小风速, 大致出现在林高倍的地方; BA. 1B. 3C. 4D. 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 ______________ , 低压在_;CA.右前方;左前方B. 右前方;左后方C. 右后方;左前方D. 右后方;左后方8.夏季高温与少雨相结合,冬季寒冷与潮湿相结合,这种气候型属于气候型;BA. 草原B. 地中海C. 季风D. 高山9. 凹陷地形气温日较差比干燥土壤气温日较差比湿土___ AA.大; 大B. 小;大C. 大;小D. 小; 小10. 下述的几种风哪一种不是地方;CA. 海陆风B. 山谷风C. 季风D. 焚风四.判断题: (每小题2 分,共10 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 不对的标" 错")1.地球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散逸层.(错)2.白天地面辐射差额为正值, 地面吸收了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地面温度高于贴地气层和下层土壤. (对)3.由于水汽压和绝对湿度其数值和单位都基本相同, 所以气象上常用水汽压来代替绝对湿度.(错)4.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共有:季风性明显,大陆性很强,温度差异大,降水复杂化四个方面.(对)5.土壤经耕翻后,其热容量和导热率会增大, 而镇压后的土地, 其导热率和热容量会减小.(错)《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二)二. 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导温率与物质的导热率成正比, 与物质的热容量成反比;2.气温的垂直分布用气温垂直梯度来表示递减率;3.农业气象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平行观测;4.桂林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带地区;南宁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带地区;5.某一地水分资源可以用年降水量和干燥度来表示;6.农田总蒸发量包括植物蒸腾和株间土壤蒸发两方面;7.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称为暖流;8.中国气候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纬度、季风三方面;9.中国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型;10.太阳常数的数值约为 1.98 cal/ (cm2·min);三.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青藏高原是我国雹日最___ , 范围最_ B__ 的地区;A.多; 小B. 多; 大C. 少;小D. 少; 大2.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 地轴与黄道面始终保持___;C__ 的夹角A. 0 °B. 23.5 °C. 66.5 °D. 90 °3.与大陆气候特点完全相反的气候型是 AA. 海洋气候B. 季风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热带气候4.当某地气温年较差为20℃,地理纬度为30°N 时,其大陆度为_B___ ; k=(1.7 ⊿ t/sin Φ )-20.4A. 1.7B. 47.6C.19.6D.20.45.近地层空气相对湿度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AA. 清晨B. 正午C. 傍晚D. 对流旺盛时6.以___ 为周期,随___ 改变风向的风称为季风;CA.年; 年B. 季节; 季节C. 年; 季节D. 季节;年7.活动面的_ 交换是小气候形成的动力基础;BA. 辐射B. 热量C. 水汽D. 乱流8.在作用于空气运动的力当中, 只改变空气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空气运动速度的力是___ ;BA. 水平气压梯度力B. 水平地转偏向力C. 惯性离心力D. 摩擦力9.大气在__D__ 条件下,农田中风速廓线呈对数变化A.逆温B. 稳定C. 不稳定 D. 中性10.农田中通常把气层与土层的交界面称为, 把气层与作物层的交界面称为 __ ;DA.活动面;活动层B. 活动层;活动面C. 外活动面;内活动面D. 内活动面;外活动面四. 判断题: (每小题2 分,共10 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 不对的标" 错")1.自由大气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错)2.水稻田上空,不论昼夜,绝对湿度都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对)3.雨区一般出现在冷锋的锋后和暖锋的锋前.(对)4.槽后脊前为多为阴雨天气,槽前脊后多为睛好天气. 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高空槽脊自西向东移动,槽前脊后盛行西南气流,引导暖湿空气北上。

(1112)《 农业气象学》大作业A答题卷

(1112)《 农业气象学》大作业A答题卷
③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布局农牧业。
5、农业生产中防御霜冻的措施有哪些?
答:农业生产中防御霜冻的措施有:
①不同地区可根据当地的无霜期长短和霜冻发生规律,选用与之相当的熟期品种,选择背风、向阳、避冷避冻地形种植霜期作物;
②根据具体作物的霜冻指标和播种到出苗需要的积温,分析历史气候资料,参考历年和当年不同时效的天气预报,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做到“霜前播种,霜后出苗”,使敏感期避开霜冻;
答:①散射质点的直径比太阳辐射波长小时的散射,称为分子散射。
散射质点的直径比太阳辐射波长大或差不多时的散射,称为漫射。
②分子散射的规律即雷莱分子散射定律是散射的强度与辐射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辐射波长愈短,散射强度愈大。
漫射的规律是散射质点对于各种辐射光谱具有同等程度的散射能力。
晴朗干洁的天空云少、杂质少,散射质点多为空气分子,散射以分子散射为主。因此,波长较长的红橙光的散射强度较小,而波长较短的蓝紫光的散射强度较大。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蓝色。
答:在农业生产中风的人为调节措施有:
①增加地面植被覆盖建造防护林带、防风墙、风障畦、封山育林、育草,以减轻风害,保护土壤和作物。
②改进农业栽培技术选育矮秆、茎秆坚韧的抗倒伏、抗风的优良品种;采用带状种植、合理间套作;调节播种期,尽可能避开风沙期;高秆作物进行培土,作物的种植行向与地区的盛行方向一致等。
③育苗移栽的作物、蔬菜,移栽时间要以避开终霜为准;
④应用生长抑制剂,调节发育速度,降低霜害的危险性;
⑤选用耐寒作物和品种,促进抗寒锻炼,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寒力;
⑥营造防护林、风障和采用覆盖法、加热法、烟雾法、灌水法等临时改善局地小气候条件,使降温幅度减小;
⑦喷施化学保温剂减少地表热量散发,抑制冰核活性细菌,降低冰点温度,减轻霜冻危害。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A) 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B) 气候与农作物产量关系研究(C) 农业灾害防治措施(D) 降雨的分布和降水量变化2. 农业气象学是农学和 ______两个学科的综合应用学科。

(A) 气候学(B) 生物学(C) 地理学(D) 生态学3. 以下哪项不是农作物适宜生长的气象要素?(A) 温度(B) 光照(C) 湿度(D) 风速4. 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包括______和气侯变化两类。

(A) 旱灾(B) 暴雨(C) 降温(D) 雾霾5. 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受气象因素影响最为显著的生长期是______。

(A) 开花期(B) 结实期(C) 幼苗期(D) 成熟期6.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气象学的观测手段?(A) 地面观测(B) 卫星遥感(C) 摄影测量(D) 化学分析7. 农作物对光照需求程度与其生长阶段有关,一般来说,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对光照的需求______。

(A) 最高(B) 最低(C) 无要求(D) 无法确定8.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的常用手段是______。

(A) 天气预报(B) 雨量观测(C) 温度记录(D) 气象雷达9. 土壤湿度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以下哪个方法不适合用于测定土壤湿度?(A) 高频地感器(B) 湿度计(C) 刻度管(D) 遥感技术10.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气象学的应用领域?(A) 定量评估农作物产量(B) 研究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原因(C) 帮助农民制定种植计划(D) 研究农作物的育种方法第二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解释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指的是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对农业生产产生不良影响的天气事件。

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旱灾、洪涝、冰雹、霜冻等。

这些灾害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甚至完全灭亡,直接影响农民的收益和供应链的稳定。

2. 举例说明农业气象因子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农业气象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写在下面表中)1、在综合考虑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________。

A 延长B 缩短C 不变D 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2、有关气压带、风带的正确叙述是________。

A 极地高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都是遇冷空气下沉堆积形成的B 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都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C 高、中、低纬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都是一样的D 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都较多,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控制地区晴朗少云天气较多3、若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北移速度偏快,可能造成________。

A 黄河流域的汛期提前B 东北地区的雨季滞后C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消失D 南部沿海严重干旱4、农民在秋季晴天的夜晚经常用干燥的牛粪、驴粪和草皮一起烧,产生滚滚浓烟,这样做起的作用是________。

A 有利于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使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B 有利于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起增温作用C 浓烟使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D 浓烟起反光镜的作用,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回宇宙空间5、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

①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⑤⑥D①⑤⑥6、重庆的雾是________雾。

A 辐射雾B 平流雾C 地行雾D 其它雾7、天气预报中的气温预报,是指________的空气温度。

A 绿色矮小植物距地面1.5米高处B 绿色矮小植物距地面1.0米高处C 空旷祼地距地面1.5米高处D 空旷祼地距地面1.0米高处8、当江淮流域进入梅雨季节时,副热带高压的脊线位于________。

A 20°NB 20-25°NC 30°N附近D 大于30°N9、下列哪些属于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________。

①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②盛夏长江流域的伏旱③夏秋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④冬季北方寒冷干燥的天气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0、“晴空蔚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 蓝色光被空气分子散射B大气吸收了除蓝色光以外的其他光线C云层对蓝色光的反射作用D大气对蓝色光的折射作用11、下面四幅等压线的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A②>①>③>④B 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 D ④>③>①>②12、下列我国天气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 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B 清明时节雨纷纷——反气旋控制C 台风——气旋D 冬季寒潮——气旋13、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 只有臭氧层有臭氧B 臭氧在大气层中均匀分布C 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D 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很密切14、当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时________。

A 太阳辐射最强B 地面辐射最强C 大气辐射最强D 气温升幅最高15、当相对湿度小于100%时,则_______。

A 气温高于露点,饱和差大于零B 气温=露点,饱和差小于零C气温=露点,饱和差等于零 D 气温低于露点,饱和差小于零16、一般民航飞机都飞平流层底部,主要原因为_______。

A 因为高空空气密度小,飞机飞得越高越省力、越省油B 平流层以平流为主、没有云雨、能见度好、不颠簸C 平流层温度相对稳定,对飞行有利D 平流层没有云,飞机不会结冰17、近红外线能够被植物叶片和茎中的水分所吸收,其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

A 使植株变矮B 可加快生殖器官形成C 热效应D 使叶片变厚18、农业中的三基点温度是指_____________。

A 最高气温最适气温最低气温B 收获气温播种气温生长气温C 播种气温出苗气温移栽气温D 致死最高气温最适气温致死最低气温19、衡量大气稳定度的值(即气温垂直梯度大于此值,大气层不稳定;小于时则大气层稳定)为_______。

A 零B 干绝热直减率C 湿绝热直减率D 气温日较差20、可能蒸散作为一种综合气象要素,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

A、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干旱的指标;B、表示一个地方蒸发量的大小C、衡量一个地方水潜在资源多少;D、衡量一个地方植被指数覆盖多少二、填空题(每个空0.5分,共20分)1、日出、日落时间(日照时数)变化规律为:北半球北纬23.5度以北的地方一年之中,日照时数最长的日期是________日,日照时数最短的日期是________日,在夏半年(春分至秋分之间),随着纬度的增加,日照时数逐渐变________,在冬半年(秋分至次年春分之间),随着纬度的增加,日照时数逐渐变________。

由此可知,所有长日照植物一般起源于________方,所有短日照植物一般起源于________方。

北纬15度的地方日照时数最长的日期是太阳赤纬当天的值为________度的时期,一般一年之中会出现________次。

2、按照三圈环流理论,北半球有四个气压带,其中热力学高压为______________ 、热力学低压为_______________ 、动力学高压为_______________ 、动力学低压为_______________ 。

高低压之间存在着三个风带,其中低纬度主要是_____风带、中纬度地区为________风带,而高纬度地区为________风带。

由于太阳赤纬以年为周期南北移动,会造成_______________低压带南北移动,它会带动影响我国大陆夏季最大反气旋______________的脊线南北移动,脊线在中国大陆的走向为_____________,脊线以北600公里的地方因存在冷暖空气交互,会出现雨带,因此造成我国东部雨带会南北移动,当6月下旬,脊线第一次北跳并在20-25°N稳定时,长江沿线出现雨带,我们称这种降雨叫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自由大气中梯度风的受力图:在北半球,由气流可知,等压线中心气压_______________,其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力,B表示___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_,它负责气流作曲线运行。

4、云滴增大是使云变成降水的关键因素,按照其增长的速度_______________增长过程(主要以小雨为主)和_______________增长过程(主要以中到大雨)。

并非所有云都会变成降水,在低云中,主要降水的云有两种,一种叫___________云,它主要是大规模冷暖气团交互的结果,它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叫___________云,它主要是小范围气流产生的,它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农业界限温度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志某些重要物候现象或者农事活动的开始、终止或转折的温度,如零度(荆州3度)是一个农业界限温度,它是土壤冻结和解冻的标志,我们称大于零度(荆州3度)的日期为__________期,判定农业界限温度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法,标准是指连续__________天滑动平均气温超过界限温度。

6、地表接收到的辐射总要有三种,一种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温度高,电磁波波长较短,能量较多,对于地表而言,其方向朝_________,一天辐射时间为_________;还有地面辐射,其方向朝_________,一天辐射时间为_________;大气逆辐射,其方向朝_________,一天辐射时间为_________;将所有辐射累加起来为_________辐射,如果一个地方这种辐射日均值一年之中为正值时间长,气候学里规定这个地方为________方。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空1分,共10分)1、二氧化碳可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2、对绝对黑体,当温度升高时,辐射能力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将向长波方向移动()3、北半球某一纬度出现极昼时,南半球同样的纬度上必然出现极夜()4、相对湿度的高低取决于温度和水气压两个要素()5、春秋分日,白昼时间随纬度增高而变长。

( )6、黑而潮湿的土壤是自然界中的黑体。

( )7、通常把太阳辐射称为长波辐射,而把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称为短波辐射。

( )8、厄尔尼诺现象是东太平洋赤道上海水的温度异常升高,表明大气环流减弱。

( )9、海平面气压场图中高压对应的多是阴雨天气。

( )10、气压梯度力是产生风的原动力 (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育种过程中,对作物进行杂交,要求两亲本花期相遇,已知杂交品种由播种到开花,母本不育系和父本恢复系各要求大于10℃的有效积温分别为765℃和1350℃,试问父本播种后,母本何时播种为宜?已知父本播种后,天气预报日平均温度为25℃。

2、请在下图中画出5月21日(太阳赤纬为20.0度)中午12点时(地方时)太阳高度角与纬度的曲线。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大气层各层划分原理,并解释各层气象要素变化特点。

2、运用地面能量平衡公式简述温室小气候的特点及温室常用调节小气候方法。

3、运用绝热冷却原理解释干热风形成的过程,并简述干热风对农作物的危害。

4、简述几种常用的土壤水分指标?不同土壤水分指标之间作物的反应?5、简述气压年变化规律,并利用气压年变化解释我国季风的特点。

6、简述水平地转偏向力的特点?六、论述题(2选1,共10分)1、从光周期现象和积温原理讨论南北引种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2、叙述拉尼娜现象所表示的大气环流特点及对我国农业气候的影响?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农业气象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答案专业:农学、植保年级:10级考试方式:闭卷学分:2.5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写在下面表中)二、填空题(每个空0.5分,共20分)1、日出、日落时间(日照时数)变化规律为:北半球北纬23.5度以北的地方一年之中,日照时数最长的日期是_夏至__日,日照时数最短的日期是__冬至___日,在夏半年(春分至秋分之间),随着纬度的增加,日照时数逐渐变__增加____,在冬半年(秋分至次年春分之间),随着纬度的增加,日照时数逐渐变__变短___。

由此可知,所有长日照植物一般起源于__北___方,所有短日照植物一般起源于__南方___方。

北纬15度的地方日照时数最长的日期是太阳赤纬当天的值为__15___度的时期,一般一年之中会出现___2__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