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贝母产地调查报告
浙贝母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浙贝母的研究进展及展望摘要:浙贝母为常用中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早在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列为中品。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市场上作为商品流通的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有38种,其中《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的有8种,非药典收载的有30种。
临床应用将贝母分为浙贝和川贝。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别名象贝、珠贝,属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主要成分有浙贝素、贝母乙素、贝母辛、贝母芬、贝母定、浙贝母甙等,以干燥鳞茎入药。
浙贝母作为名贵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被列为“浙八味”之首。
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贝母性微寒,味甘苦,主治伤寒烦热、咳嗽止气、安五脏、利骨髓、消痰、润心肺,兼有消炎退肿,治疗痈疖肿毒等功效。
又据《中药志》记载:贝母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功能。
用于痰热咳嗽、胸闷痰粘、瘰疠、疮疡肿毒。
本论文主要从栽培、组织培养、生长发育机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浙贝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浙贝母栽培组织培养化学药理浙贝母,我国五类贝母中的主要一种中药材。
其鳞茎具有化痰止咳等多种功效。
本文主要从从栽培、组培及化学等角度概述浙贝母的研究进展。
1.栽培1.1 植物特性浙贝,母百合材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单一,茎下部叶对生,中部叶轮生,上部叶互生,狭披针形至条形,先端卷曲。
花下垂,钟状,一至数朵生于茎顶或上部叶腋,苞片叶状,先端卷曲;花被6片.黄绿色,内面有紫色方格斑纹,基部上方有蜜腺窝;雄蕊6个。
蒴果卵圆形,具6棱翅。
花期3月一4月,果期4月一5月。
浙贝片为鳞茎外层的鳞叶切成的片。
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2cm,边缘表面淡黄色,切面平坦,粉白色。
质硬脆,断面粉白色,富粉性。
有性无性均能繁殖,农家生产历来用鳞茎进行无性繁殖。
在浙贝母产区L0月中旬开始种植,10月下旬鳞茎丌始发根,12月下旬芽长约2厘米,2月上旬出苗,主茎3月上旬或4月上旬达最高,2月F甸至5月上旬是鳞茎膨大的主要时期。
贝母调研报告

贝母调研报告贝母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贝母的种植情况以及市场需求,为贝母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调研方法:1. 网络调研: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贝母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以及市场需求。
2. 实地考察:走访农田和贝母种植基地,观察实际种植情况并与种植户交流。
三、调研内容:1. 贝母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术:贝母是一种草本植物,生长习性喜阴湿、富含腐殖质的环境。
其种植过程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温度,并进行适时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2. 贝母种植面积和产量:根据实地调研结果,贝母种植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某县的山区地带。
由于贝母的生长周期长且需求量大,种植户普遍表示目前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有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的意愿。
3. 贝母的市场需求和价格:贝母因其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临床应用而受到市场的青睐。
调研发现,市场对贝母的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其中药材市场和保健品市场是贝母主要的销售渠道。
此外,贝母的价格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四、调研结果分析: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贝母作为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其市场需求仍然较为旺盛。
然而,由于贝母的生长周期长且种植技术要求较高,导致其产量相对不足。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动贝母种植业的发展,提高贝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五、建议:1.加强培训和推广:对贝母种植户进行培训,提高其种植技术水平,增加贝母的产量。
2.政策支持:加大对贝母种植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贝母种植业,降低其种植成本。
3.加强市场开拓:积极开拓药材市场和保健品市场,为贝母提供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机会。
4.科研支持:加大对贝母的研究力度,开展相关科研项目,提高贝母栽培技术和药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六、结论:贝母作为药用植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受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限制。
因此,通过加强培训与推广、政策支持、市场开拓和科研支持,可以促进贝母种植业的发展,提高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浙贝母药材道地性迁移的原因调查

2006年8月第13卷第8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37·浙贝母药材道地性迁移的原因调查李华珍(浙江中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关键词:浙贝母;道地药材;道地性迁移中图分类号:R28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5304(2006)08-0037-01浙贝母是“浙八味”之一,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
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等功效,是治疗风热、痰热咳嗽、瘰疬、瘿瘤、乳痈疮毒、肺痈等病证的主要药物。
浙贝母原产于浙江宁波的象山,故有“象贝”之称,现产于宁波的鄞州。
有关浙贝母道地性迁移的原因一直未有定论。
整理浙贝母道地性迁移的资料,分析变迁的原因,对继承和发展浙贝母这一道地药材的传统、保证和提高浙贝母药材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笔者就道地性迁移问题分别对象山和鄞州作了初步的调查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调查方法分别赴鄞州章水镇浙贝协会、浙贝研究中心、象山农林局,以及对章水镇樟村和象山县药农等开展走访调查。
于鄞州区政府、宁波天一阁、宁波图书馆等地考证文献资料。
2 结果2.1 访谈调查通过对鄞州章水镇浙贝协会、浙贝研究中心、象山农林局、章水镇樟村和象山县药农等处的调查,较为公认的关于浙贝母道地性迁移原因的解释是:宁波引种浙贝母,始于清代,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相传最早将野生贝母从山间取种引入农田栽种传代的是象山县的一位农民,以后逐渐扩大,成为象山农村的一项重要的农副产业并逐渐向周边的县市扩展。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木匠随带种子移民到鄞州(原鄞县)樟村,自那时开始,鄞州开始种植贝母。
当时的樟村、龙观、鄞江、许岩一带农户原本以蚕桑为主业,种贝母只是作为一种副业,但后来因试种贝母,发现其收益很高,又加上樟村、龙观、鄞江一带气候、土壤等条件很适宜贝母的生长繁殖,因而贝母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于是由象山引入的贝母就成了“鄞州樟村的特产”,而象山农民却因种植鸦片获暴利而逐渐放弃了贝母的种植,以致绝种。
浙贝母主产地栽培品种与生产现状调查研究

和商 品 田都 需 在 施 足 基 肥 的 基 础 上 ,重 施 巧 施 追
肥 。 目前 对 于浙 贝母 生 产 过程 中氮 、磷 、钾 的需
积相 对 稳定 ,但 历 年 浙 江 磐 安 秋 季 浙 贝 母 交 易 量 间
21 0 2年 l 0月 第 1 4卷
第l 0期
中国现代中药
M dm h eeM dc e oe C i s ei n n i
O t2 1 V 11 N .0 c.0 2 o.4 o 1
浙 贝母 主产 地栽 培 品种 与生 产 现状 调 查 研 究
张彦 南 ,陆兵 ,王康才h ,张晓倩 ( .南京农 业大学 ,江苏 南京 2 0 9 ;2 1 10 5 .南通农业职业技 术学院 ,江苏 南通 260 ) 2 0 0
害严 重 的特点 。此 病是 由 细菌 欧 文 氏菌 属 的胡 萝 卜 软 腐 致 病 变 种 E wna ao vr us.aoooa rii crt oa sb crt r o p v (oe ) B re t 1 染所 致 J Jn s egye a .侵 。
浙 贝母 是 浙 江 的道 地 药 材 ,以鄞 州 、磐 安 为 主 产地 ,东 阳 、永 康 、开 化 、舟 山 、缙 云 、文 成 、青
能显 著 提 高 浙 贝 母 产 量 、品 质 和 种 子 质 量 n 。 因 此 ,在 浙 贝母生 产 过 程 中施 适 量 的微 肥 对 于 增 产 和
大小 达 到生产 用 需 要 5年 ,有 性 繁 殖 周 期 长 ,所 以
目前生产上采用鳞茎繁殖。但无性繁殖率低 ,即栽
种 1个 鳞 茎 ,第 2年 种 茎 烂 掉 ,长 出相 似 的两 个 ,
浙贝母重金属含量分析

重金属检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重金属检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既需要 环境工作者又需要化学、生物、 环境工作者又需要化学、生物、医学工作 者的共同努力, 只有解决了现存的问题, 者的共同努力 只有解决了现存的问题 才 能为食品、医药、 能为食品、医药、化妆品检验以及保健等 行业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行业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建立完整的重 金属含量测定控制体系,实现中药的安全 实现中药的安全、 金属含量测定控制体系 实现中药的安全、 有效、稳定、可控,为实现中药现代化 为实现中药现代化,使中 有效、稳定、可控 为实现中药现代化 使中 药走向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药走向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1 年7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 易经济合作部发布了《 易经济合作部发布了《药用植物及制剂进 口绿色行业标准》 其中规定了重金属限量 口绿色行业标准》,其中规定了重金属限量 指标:铅 指标 铅≤510 mg/kg ,镉≤ 013 mg/kg ,汞 镉 汞 ≤012 mg/kg ,铜≤2010 mg/kg ,重金属总量 铜 重金属总量 ≤2010 mg/kg。 。
不同产地浙贝母中 重金属的含量分析
药学0802 药学 余雪娇
国内外状况
• 重金属超标问题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问 已有的研究报道表明, 题. 已有的研究报道表明 有些药材及农作物 存在重金属含量过高的问题, 并通过蓄积、 存在重金属含量过高的问题 并通过蓄积、 富集传递给人类或动物. 富集传递给人类或动物 而中药材重金属超 标不仅关系到人类或动物的用药安全, 标不仅关系到人类或动物的用药安全 还制 约着其走向国际市场 . 2001 年国家颁布了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对药材的规 范化种植提出了具体要求。 范化种植提出了具体要求。
浙贝之乡,在水一方

浙贝之乡,在水一方浙贝收获正当时。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被称为浙贝之乡,家家户户收浙贝。
贝母,其形状成卵圆形,形似中国最早的钱币贝子,贝子是商代使用的货币贝壳,因此而名贝母,其鳞茎供药用。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编著的《本草经集注》记载:“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亦有记载,并对贝母的功效和用法做了详细介绍,贝母,“亦名苘、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辛、平、无毒”,主治胸膈郁积、化痰降气、止咳解郁、小儿百日咳、乳汁不下、目昏等等。
贝母按产地不同,通常分为四类:浙贝母、川贝母、土贝母、伊贝母。
浙贝母,被称为“浙八味”之一。
“浙八味”是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元胡、玄参、笕麦冬、温郁金这八味中药材,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有58处运用“浙八味”。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是久负盛名的“浙贝之乡”,从康熙年间就开始种植贝母,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家家户户种植的贝母,经过初加工后,就可以作为药材使用了。
堆积成山的贝母,初加工过程包括四道工序:第一步:清洗。
第二步:晾干第三步:切片。
第四步:烘干。
人间疾苦,药到病除!贝母的功效和具体用法,可以参照采纳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记载。
1、胸膈郁积:用贝母(去心),加姜汁炒后研细,再和姜汁、面糊做成丸子。
每服七十丸。
2、化痰降气,止咳解郁:用贝母(去心)一两、姜制厚朴半两,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3、小儿百日咳:用贝母五钱、甘草(半生半灸)二钱,共研为末,加沙糖调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以米汤化服一丸。
4、乳汁不下:用贝母、知母、牡蛎粉等分,研为细末。
每服二钱,猪蹄汤调服。
此方名“二母散”。
5、目昏,流冷泪:用贝母一枚、胡椒七料,共研为细末,点眼。
6、目生弩肉:用贝母、丁香,等分为末,加乳汁调匀点眼。
7、吐血、鼻血不止:用贝母(炮过),研为细末。
每服二钱,温浆水送下。
8、小儿鹅口,满口白烂:用贝母(去心,研细)半钱,加水五分、蜜少许,煎三沸。
2024年贝母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贝母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贝母市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贝母市场的规模、竞争情况、市场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希望为相关企业提供市场分析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通过在线问卷调查了1000名消费者,以了解他们对贝母产品的知晓程度、购买意愿和使用习惯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访谈了10家贝母产品供应商,了解他们的产品种类、销售渠道、市场份额等信息;•调研了市场上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对其价格、品质、渠道等进行了分析;•参考了相关行业报告和市场研究数据。
3. 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贝母市场在近三年内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
目前,市场规模已超过X亿人民币,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速。
4. 竞争情况贝母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一些小型厂商。
根据调查结果,市场份额前五的品牌占据了市场的约60%份额,其中国际品牌的市场份额略高于国内品牌。
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知名度、销售渠道等方面。
对于一些小型厂商而言,产品质量和价格是其竞争的优势,而国际品牌则更加注重品牌知名度和营销策略。
5. 市场发展趋势根据调查结果和市场分析,贝母市场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天然草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贝母作为天然保健品的代表,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品牌竞争加剧:品牌知名度将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购买贝母产品的重要因素,品牌竞争将日趋激烈。
•渠道拓展及电商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的兴起,贝母产品的销售渠道将更加多样化,电商渠道将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的重要手段,关注消费者需求和研发创新的企业将有更大发展空间。
6. 消费者需求调查显示,消费者对贝母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健康保健需求:消费者希望通过贝母产品来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等方面的健康保健需求;•纯天然产品: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纯天然、无添加剂的贝母产品;•品质和安全性:消费者对贝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较高;•合理价格:价格也是消费者选择贝母产品的一大考量因素。
中国道地药材研究近况系列(24) 道地药材浙贝母的研究近况

• 3304•光明中医2020 年10 月第35 卷第20 期CJGMCM October 2020. Vol 35. 20【科研进展】中国道地药材研究近况系列(24)道地药材浙贝母的研究近况张德鸿1杨建宇K2’3A李杨1’2’3范竹突3郑绍明3柳越冬4祝庆明1严雪梅5陆锦锐6 张朝杰2祝之友w摘要:浙贝母作为浙江的道地药材,药理作用诸多,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概述浙贝母产地变迁、品鉴体系等现状,并着重分析浙贝母的药理作用以及应用价值,为道地药材浙贝母的合理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道地药材;浙贝母;研究近况do i:10.3969/j.issn. 1003-8914.2020.20.061 文章编号:1003-8914(2020)-20-3304名3Series of Rec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Genuine Regional Drug (24)Rec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Genuine Regional Drug Fritillaria thunbergiiZHANG Dehong1YANG Jianyu12 3LI Yang12 3A FAN Zhuwen3ZHENG Shaoming3 LIU Yuedong4ZHU Qingming1YAN Xuemei5LU Jinrui6ZHANG Chaojie‘ ZHU Zhiyou1J(1. Inheritance Studio of Clinical Pharmac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of Zhu Zhiyou, a Famous National Expert of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Sichuan Province, Hongya 620360, C hina;2. Neutralization G uoyiguan, Beijing Zhiyitang Clinic, Beijing 100031 , C hina;3. Guangm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 edicine, Beijing 100036, C hina;4.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003,C hina;5.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enter, People* s Medical Publishing H ouse, Beijing 100021 , C hina;6. Graduate School,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Chinese M edicine,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500, C hina)Abstract: Fritillaria thunbergii, as a genuine regional drug in Zhejiang,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 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ritillaria thunbergii * s origin change and quality control system,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application valu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genuine Fritillaria thunbergii.Key words:genuine regional drug; Fritillaria thunbergii;recent research situation中药浙贝母是浙江的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是 常出现在中药处方中的药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浙贝母产地调查报告
一、调查样本信息
本次针对浙贝母的产地调查中,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共收集调查问卷117份,其中
无效样本19份,调查有效的成功样本98份,样本有效率为85%。
样本随机选择,有效样
本能够反映调查总体实际情况。
将登陆页访问者转换成潜在或现实消费者对网络营销来说至关重要。
登陆页优化是最
大化转换率的过程之一。
那么营销人员如何优化登陆页的效果呢?为了找到答案,Ascend2
实施了“登陆页优化调查”。
二、调查结果详述
在铁西的山东村,我们见到了徐超,他是我们最后的一个走访对象。
徐超正趴在桌上
写作业。
一进门我们就看到墙上挂了几张奖状,有几张写着校模范生的称号。
9岁的徐超
念四年级。
父亲从山东到鞍山已经10多年了。
母亲有病,全家靠父亲推垃圾车挣点钱。
唯一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儿子徐超。
徐超书法作品获得了全国少年儿童书画竞赛银杯奖。
她母亲告诉我们:“徐超的作文写得很好,经常作为班级里的范文供大家学习。
”徐超告
诉我们他最大的愿望要考上清华大学,将来还要买幢别墅给爸妈住。
1、浙贝母种植规模分布种植规模样本量百分比大户22%中户5051%小户4647%
在本次调查受访的98个种植户中,种植大户共2个,占2%;中户共50个,占51%;小
户共46个,占47%。
在种植规模上,浙江磐安浙贝母种植分布不均,其中中户在种植资源上占据优势,在资源把控与价格话语权上处于中性水平,抵御市场价格波动能力一般。
2、浙贝母当前产地收购商数量分布产地收购商数量样本量百分比多11%一般3637%少6162%
湖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较大,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
影响。
农药、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使用,造成土壤物理性质恶化,据统计,20xx年全省农药的使用量达861吨,很多农药、化肥中含有重金属,造成水源的严重污染,同时化肥的使用导致田力下降、土壤板结,肥效降低,反过来又促使施用量增加,造成恶性循环。
在本次对浙贝母产地收购商数量的调查中,表示来产地的收购商数量多的占1%;表示
来产地的收购商数量一般的占37%;表示来产地的收购商数量少的占62%。
对于收货商数量
多寡,选择收货商数量较少的占比明显大于数量较多的,分析样本整体分布,显示出当前
浙贝母的产地收货商数量偏少。
xx月1日,《饮料通则》将代替原有的国际GB10789——1996《软饮料的分类》。
《饮料通则》第一次把目前市场上售卖的饮料归为11类,包括碳酸饮料类、果蔬汁类、
蛋白饮料类、包装饮用水类、茶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原料类、风味饮料类、特殊用
途类和固体饮料类。
而在这10类中未能包括,又符合饮料定义的饮料制品全被归入第11类——其他饮料类。
3、浙贝母产地库存状况分布产地库存状况样本量百分比库存较多2222%库存一般5152%库存较少2526%
人们用什么阅读,可以定义这个时代的科技。
一个时代的人们读什么,则可以定义这
个时代的精神气质。
移动阅读,尤其手机阅读也许就是在世俗力量和精神力量之间打进的
那个宝贵的楔子。
人们不再需要正襟危坐,阅读也不再是有钱有闲群体之特权,手机阅读
最大的贡献可能不在于对时间和空间延续性的打破,而真正在于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人
的加入,阅读内容或许有别,但在介质之层,终于众生平等。
如上表所示,受访种植户认为浙贝母产地库存较多的占22%,认为产地库存一般的占52%,认为产地库存较少的占26%。
在库存规模上,受访者认为当前库存处于一般水平的占比最大,认为当前库存量较多、较少的占比相当,无明显差异。
从整体趋势上可以推断浙
贝母的库存量处于一般水平。
4、浙贝母产地货物走动状况分布产地走货情况样本量百分比快22%一般3738%慢5960%
(一)总体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城市卫生管理的力度加强,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社区的人们对保洁、护绿重视的力度不断加大,社区的空气也一片清新,就我观察的范
围来说,当前的情况基本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上表所示,受访种植户认为浙贝母产地走货状况为快的占2%,认为产地货物走动一般的占38%,认为产地走货慢的占60%,本次对于走货缓急情况调查,整体样本分布显示
走货速度偏慢,较以往走动情况,浙贝母市场走动趋缓,交易活动趋冷。
每逢母亲节,商场、地铁的促销广告和信息都铺天盖地,各种母亲节套餐、折扣、
活动也层出不穷,微博朋友圈越来越多的母亲节推送消息和祝福口号,那么妈妈们想要
的母亲节是什么样子的呢?
5、浙贝母目前行情评价分布目前行情评价样本量百分比高2424%一般4950%低2526%
如上表所示,认为浙贝母目前价格水平高的占24%,认为目前价格水平一般的占50%,认为目前价格水平低的占26%,对于目前行情的评价,产地受访者认为目前价格水平一般
的占比最大,认为价格高与价格低的比重相差不大,产地对目前行情的整体评价趋于一般。
6、浙贝母后市行情预期后市预期样本量百分比看涨4344%看平1717%看跌3839%
在本次产地种植户对浙贝母后市行情预期的调查中,对后市行情看涨的占44%;对后市行情看平的占17%;对后市行情看跌的占39%。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未来行情看法,选择看涨、看跌的受访者比重相当,存在一定的意识分化,整体趋势不明显,对于未来行情预期,产地调查暂未形成意识主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