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中考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中考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

宋人既成列②,楚人未既③济。

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⑥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⑦伤,不禽二毛⑧。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⑨,不鼓不成列。

”(节选自《子鱼论战》)【注】①宋公:宋襄公。

泓:泓水,河名。

②成列:排成战斗队列。

③既:尽,完了,终了。

④司马:官名,指子鱼。

⑤陈:同“阵”,列阵。

⑥门官:国君的卫士。

⑦重(chónɡ):重复,再次。

⑧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⑨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神弗福也福:________②公伤股,门官歼焉股:________(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下视其辙②宋公及楚人战于泓(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4)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①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

中考文言文试题—《出师表》(8)

中考文言文试题—《出师表》(8)

中考文言文试题—《出师表》(8)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问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 请用“/”给第三段没有标点的文字断句。

(注意: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卑鄙____ (2) 猥_____(3) 驱驰____ (4) 夙____3. 根据划线句子概括出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

4. 写出第一段文字中的一个对偶句。

____,____。

5. 选文表达了作者对刘备父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摘用文中的词语回答)[题解]第1题。

考查断句。

参考答案: 定/足/军/原/钝/凶/室/都/帝/也/益/言(以上为中间应点断的字) 第2题。

考查词语解释。

参考答案:(1) 卑鄙:低微而鄙俗(鄙野)。

(2) 猥:辱,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3) 驱驰:奔走效劳。

(4) 夙:早晨第3题。

考查根据文句概括成语,即成语溯源。

参考答案: 三顾茅庐第4题。

考查对偶句辨识。

参考答案: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第5题。

考查对文段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把握。

参考答案: 报先帝忠陛下。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36分)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裨.益(bì) 亘.古(gèn ) 镌.刻(juān ) 面面相觑.(qù) B .愠.怒(wèn ) 蹊.跷(xī) 女红.(gōng ) 感人肺腑.(fǔ) C .驾驭.(yù) 攒.聚(zǎn ) 宽宥.(yòu ) 熙来攘.往(nǎng ) D .澎.湃(péng ) 竣.工(jùn ) 迸.溅(bìng ) 鲜.为人知(xiān ) 2.(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拿到语文试卷,小明忍不住笑了,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

B .危机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C .时光的淬炼、岁月的磨砺让他日渐成熟,处理事情变得优柔寡断....,毫不迟疑。

D .我们应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践行者,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成为一纸空...文.。

3.(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B .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4.(2分)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园林 藤萝 阳台 枣核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 .良师益友 片言只语 聚族而居 炉火纯青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 .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喜欢挑战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时刻是享受”。

D .“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的污垢。

”他在心里默念了三、四遍。

解说:该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宁夏中考题)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宁夏中考题)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宁夏中考题)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诸葛亮(出师表》选文,回答问题。

(12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②先帝不以臣卑鄙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10.翻译句子。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11.请用“/”符号给划线的句子断句。

12.先帝深知诸葛亮“谨慎”,请结合选文说说诸葛亮的“谨慎”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参考译文】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

《出师表》知识研读答案考核

《出师表》知识研读答案考核

《出师表》知识研读答案考核出师表知识研读答案考核
背景介绍
《出师表》是一篇历史名篇,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致曹魏皇帝曹叡的一封辞表。

这封辞表表达了诸葛亮对曹魏政权的不满和决心辞职的意愿。

知识研读答案考核
1. 《出师表》是谁写的?
答:《出师表》是由蜀国丞相诸葛亮撰写的。

2. 《出师表》是写给谁的?
答:《出师表》是写给曹魏皇帝曹叡的。

3. 《出师表》的目的是什么?
答:《出师表》的目的是表达诸葛亮对曹魏政权的不满和辞职的决心。

4. 《出师表》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答:《出师表》的内容主要涉及诸葛亮对自己才能的自谦、对曹魏政权的不满和对蜀国军事问题的建议。

5. 《出师表》是在何时写的?
答:《出师表》是在公元234年写的。

6. 《出师表》的影响力有哪些?
答:《出师表》被广泛传播,成为后世文学的经典之作,也展现了诸葛亮忠诚于国家和职责的精神。

总结
《出师表》是一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诸葛亮的辞表的研读,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环境以及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忠诚精神。

这篇作品的影响力跨越了时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校】(试卷及答案)名句默写及文化常识测试—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九)

【精校】(试卷及答案)名句默写及文化常识测试—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九)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名句默写与文化知识”试卷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第二章生动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思念恋人的情形。

她登上残破的墙垣,向恋人的居住地张望。

望不见恋人,则“”;望见了恋人,则“”。

(2)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

(3)在《赤壁赋》中,当“客”触景生情,感叹人生短暂时,苏轼用辩证观点劝慰“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声明“,”,表达了自己宁可立即死去或(2),”。

《荀子·劝学》一文中的经验是,与其整日思考,“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李白在《行路难》中用“,”两句来表现自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态。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表明真正的友谊不受空间限制的句子是“,。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的“,”。

(3)《赤壁赋》中,苏轼以“”一句写战船之多,以“”写旗帜之多,表现曹操军队军容之盛。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春望》中“,”两句写家书之可贵,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对家人的牵挂之情。

(2)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达复杂情感的句子是“,?”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的诗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青,,”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观点。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句子是“,。

”(3)《赤壁赋》中写苏轼乘舟在江面上自由漂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的句子是“,”。

2020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点评2020深圳中考在7.21日落下帷幕。

经历了三年的披荆斩棘,广大考生在最后一科铃响时为初中生活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再次祝愿莘莘学子能够取得佳绩、金榜题名!在结束了紧张的中考后,相信广大考生和家长都急切地关注本次考试的变化和特点,深圳学而思第一时间给大家带来详细的语文点评和解析。

(一)试卷难度与去年持平,整体的知识模块无变化试卷由五大模块组成。

分值占比无变化,依次为基础知识20分,文言文阅读8分,现代文阅读26分,名著阅读4分,作文43分。

试卷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常规,频频出现在中考试卷中的排序题今年采用的内容是名著《昆虫记》的原文,提示我们注重回归课本内容,名著阅读回归原著。

对于阅读题的考查注重原文意识,即答题技巧与文本的结合。

除此之外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对语言的组织能力也是考察的重点。

(二)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略有变化,体现创新性相对于去年而言,今年的试卷虽然总体常规,但仍有创新点。

今年的创新体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正式登上中考舞台,题型设置围绕非连续性文本常见题型,答题方法可参考说明文。

并增加开放性题目,除了考察学生分析、总结、概括和提取的能力,更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三)注重知识点与学习能力的考查从知识点与命题方向上,近几年没有太多起伏;从内容上看,非连续性文本的登场打破了常规说明文与议论文两极的局势;从学习能力上看,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理解文意的意识逐年增强。

总的来说,试题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分析与理解、语言组织与表述的三种能力的考查。

强调知识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语文早已不再是“随便学学”就能得高分的科目了。

试卷难度分析、知识范围、难度情况分析表题型题号考点难度学而思教材比对分值基础知识1字音、字形★课前测+本地化22成语★课前测+本地化23病句★课前测+本地化24排序★课前测+本地化25文学常识★课前测+本地化26古诗默写★★积累诵读10文言文阅读7解释文言文加点字★★初一寒假第六讲28翻译句子★初二秋季第四讲初三暑假第七讲(复习)49文言文文意理解★★初一春季第十四讲初三秋季第十讲(复习)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说明方法及作用★★初一春季第十讲初三暑假第四讲(复习)311关键句作用★★初二寒假第五讲初三秋季第五讲(复习)212说明对象特征★初一春季第九讲初三秋季第七讲(复习)313感悟延伸★初二寒假第五讲初三秋季第十三讲(复习)2文学类文本阅读14概括行文思路★初一暑假第三讲初三暑假第一讲(复习)215分析人物形象★★初一暑假第四讲初三秋季第二讲(复习)316句子赏析★★初一暑假第二讲初三秋季第十三讲(复习)317感悟延伸★★初一春季第二讲初三秋季第十四讲(复习)318文意理解★★★初一春季第二讲初三暑假第一讲(复习)3名著阅读19《西游记》基本知识与内容★初一秋季第四讲220《西游记》内容情节★初一秋季第四讲2作文21材料+全命题“见证美好”★★初一+初二43近三年深圳市中考试题命题趋势分析和稳定性对比题号2018考点2019考点2020考点分值1字音字音、字形字音、字形2 2成语成语成语2 3病句病句病句2 4排序排序排序2 5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2 6古诗默写古诗默写古诗默写10 7解释文言文加点字解释文言文加点字解释文言文加点字2 8翻译句子翻译句子翻译句子4 9文言文文意理解文言文文意理解文言文文意理解2 10议论文论点概括(2分)议论文中心论点(2分)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2/3 11关键语段作用分析(3分)议论文论证思路(2分)关键句作用(2分)2/3 12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议论文补充论据(2分)说明对象特征(3分)2/3 13感悟延伸(2分)感悟延伸(3分)感悟延伸(2分)2/3 14词语辨析拟写标题概括行文思路2 15概括行文思路(2分)语句赏析(3分)分析人物形象(3分)2/3 16内容概括关键语段作用分析修辞手法赏析3 17修辞手法赏析(4分)分析人物形象(4分)感悟延伸(3分)3/4 18感悟延伸感悟延伸文意理解3 19《骆驼祥子》基本知识《红星照耀中国》基本知识及内容《西游记》基本知识与内容4 20《骆驼祥子》内容情节《红星照耀中国》内容情节《西游记》内容情节21《骆驼祥子》内容理解材料+半命题“我与深圳_____细节”材料+全命题“因为有我”材料+全命题“见证美好”432020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深圳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回忆版)一、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沧桑(cāng cāng)沉默(mò mò)惊愕(jīng è)B. 琴瑟(qín sè)琳琅满目(lín láng mǎn mù)狼藉(láng jí)C. 跃然纸上(yuè rán zhǐ shàng)潇洒(xiāo sǎ)炽热(chì rè)D.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油然而生(yóu rán ér shē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急忙上前去搀扶她。

B. 学校的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都积极参加训练,争取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总是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银盘,挂在天空。

B.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C. 那座山就像一座巍峨的巨人,屹立在远方。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4. 下列词语中,与“腾飞”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繁荣B. 崭新C. 蓬勃D. 悠闲5. 下列句子中,句式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B. 虽然他学习成绩优秀,但他总是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

C. 那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急忙上前去搀扶她。

6.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正确的一项是()A. 小明喜欢看书,尤其喜欢阅读科幻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师表》阅读训练题一、文学常识1、作者:是三国国、。

字,号 ,谥号,后世称其为。

2、表:。

二、给加点字注音妄自菲.( )薄崩殂.( ) 陟.()罚臧否.()性行.()淑均长.()史猥.()咨诹.()善道三、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漏通,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通,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四、古今异义词1、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今:2、由是感激感激古:今: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今:4、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今: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古:今:五、一词多义1、遗(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2)深追先帝遗(yí)诏()2、效(1)恐托付不效。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六、重点词语解释1、遂许先帝以驱驰..() 2、当奖帅..三军()3、臣本布衣..:() 4、躬.耕于南阳()5、后值倾覆...值:()倾覆:()6、以光.先帝遗德()7、恢弘..志士之气() 8、引喻失义.()9、宫中府中....宫中:()府中:()10、论其刑.赏()1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开张圣听..()12、陟.()罚.()臧.()否.()13、夙夜..忧叹() 14、庶竭驽钝..()15、攘除..奸凶() 16、以彰.其咎()1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 18、以咨诹..善道()19、察纳雅言..() 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1、作奸犯...科.() 22、猥.自枉屈()七、理解性默写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1分)* 。

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 。

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一致。

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10、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②;③12、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14、《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15、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16、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 *17、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1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19、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②。

九、课文内容理解1、“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外”指;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和。

2、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3、文中“先帝”指,“陛下”指。

“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三国。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和。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

(意思对即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5、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十、开放性试题1、《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指标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

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2、本文的成语及名句:3、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文章意思是一致的?请把它摘录到横线上。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1六出:(2)七擒:(3)东和:(4)北拒:(5)收二川:(6)排八阵:5、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哪些做人的道理?*6、本文虽为“出师且”,但很少谈出师,而是用大量篇幅规劝后主修明政治,可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请以“报答”、“启发”为首词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表达出诸葛亮情辞恳切,肝胆照人的思想感情。

报答,;启发,。

7、结合本文及《三国演义》的理解,你认为诸葛亮千百年来一直备受人们称颂的原因是什么?8、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三条建议?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条,结合《出师表》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体会?<出师表>答案二、文学常识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字孔明、号卧龙、谥号忠武、后世称其为武侯。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

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三、语音四、通假字1、必得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疏漏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选拔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整数后的零头五、古今异义词1、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指品质低劣、下流。

2、由是感激感激:感动振奋。

今意指激动感谢。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遗憾。

今指十分憎恨。

4、诚宜开张圣听开张:扩大。

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时期,时刻今指四季中一个季节七、一词多义1、遗(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给予)(2)深追先帝遗(yí)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2、效(1)恐托付不效。

(成效)。

(2)不效(效果)则治臣之罪八、重点词语解释1、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2、当奖帅三军(激励)3、臣本布衣:平民。

4、躬耕于南阳躬:亲自。

5、后值倾覆值:遇,遇到。

(恰逢,适逢,碰到) 倾覆:兵败。

6、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7、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大。

8、引喻失义义:适当,恰当。

9、宫中府中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

10、陟(奖)罚(惩罚)臧(善)否(恶)。

11、论其刑赏刑:罚。

1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死开张圣听..圣明的听闻13、夙夜忧叹夙夜:早晚。

14、庶竭驽钝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15、攘除奸凶攘除:排除、铲除。

16、以彰其咎彰:表明。

1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

18、以咨诹善道咨诹:询问19、察纳雅言雅言:正言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治。

21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22、猥.自枉屈降低身份十一、理解性默写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1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临崩寄臣怪大事”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0、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12、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5、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6、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遂许先帝以驱驰17、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9、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1、“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宫内,“外”指相府;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宫中和府中。

2、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3、文中“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三国。

(4分)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大事。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意思对即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5、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②为了汉室之隆十四、开放性试题1、、《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指标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

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写出文中任一名句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

对人物的把握能从文中章中找到依据,可得2分。

如:忠君报国,深谋远虑。

2、成语及名句: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文章意思是一致的?请把它摘录到横线上。

(2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2分)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