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辅导理论一览表
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学习笔记(下)

《生涯咨询与辅导》笔记(下)目录第八章生涯决定理论 (2)第九章认知信息加工模式 (7)第十章新兴之生涯理论取向 (11)第十一章生涯困扰问题的评估 (13)第十二章职业组合卡的应用 (18)第十三章生涯家普的应用 (20)第十四章幻想技术的应用 (24)第十五章生涯信息的性质与应用 (27)第十六章生涯信念与咨询 (29)第十七章生涯咨询的团体干预 (33)第八章生涯决定理论一、生涯决定理论的两种模式:1、描述性取向:是对生涯决定进行功能性、现象性的研究。
2、规范性取向:是对生涯决定进行结构性、逻辑性的研究。
我们的决定,决定了我们。
——萨特二、做决定的本质1.决定即存在:我们的决定,决定了我们2.决定的难为:不确定(个人的不确定、环境的不确定),难舍(鱼和熊掌难以皆得)3.决定的复杂:剪不断、理还乱4.决定的要素:轻重机率5.决定的类型:延迟型、宿命型、顺从型、麻痹型、直觉型、冲动型、犹豫型、计划型等。
三、描述性生涯决定研究1.个人主义的生涯决定论安娜·铁德曼与戴维·铁德曼◆生涯决定的历程分为两个阶段:(1)选择的预期✧控索期✧具体期✧选择期✧澄清期(2)选择的调适✧入门期✧重整期✧统整期◆做决定的影响因素和心路历程✧个体现实和集体现实✧“分化”与“再统整”2.积极不确定的生涯决定论吉雷特积极的不确定,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及接纳做决定时不可避免的不确定——信息的不确定、情绪的不确定、认知判断的不确定以及成功几率的不确定。
——面对混沌,以直觉思考。
◆三个纲要(1)信息:以幻想面对事实,不对事实抱有幻想(2)调整再调整:寻找目标,了解信念;勿固着于目标,执着于信念(3)抉择:理性为之,除非它是非理性思考:积极不确定的生涯决定理论,对未来的把握只能是创造——我要为自己创造一个怎样的未来,我要创造一个怎样的自己。
四、规范性生涯决定研究1.因素删除法借由删除若干次要因素(选择属性),而达到快速决定的生涯选择方法,是一种典型的规范性、理性的生涯决定模式。
生涯辅导相关理论介绍(20181024新)(1)

动态的 ● Chance:机遇 ● Choice: 选择 ● Change:改变 =持续发展就业力
人生/事业设计: ——人生与事业是相连,不可分割 ——生涯是要设计的,要自我参与
构筑 ——是个不断的过程
蓝图: ——有意识的 ——目标 ——计划 ——系统
Phil Jarvis 的“人生蓝图”
生涯发展教育的重要原则: ● 变幻原是永恒 ● 不断学习 ● 焦点在旅程 ● 随心而行 ● 建立伙伴 → 建立个人发展档案
分发挥,完成梦想。
霍兰德的性格与工作环境类型理论
应用的效果
优点:
● 简单易明 ● 受学生欢迎 ● 大概是使用率最高的工具 ● 分析报告包括可能匹配的
职位和课程
缺点:
● 太简单 ● 没有立体的考虑生涯的变数 ● 分析报告通常含超过100个
可能的职位,对同学来说太多
理论二:生涯发展心理学
● 相信:生涯对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意义 ● 任务:厘清角色、舞台和剧情的关系和冲突 ● 过程:按当下的特点作决定(依据旧有的方法想要有
Or services (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方法)
Products or services That you provide
(你能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Roles of students(学生的角色)
Students as Learning experience Designers (学习经验设计者)
Why
● 多元活动,制造多元成功经验 ● 处理抉择/行动伴随的焦虑 ● 学做最好的准备,有最坏的打算,避免脱离
实际的结果预期
理论八:信息加工理论(CIP)
后设
执行领域
认知
抉择能力
决策技能领域
生涯辅导理论及其发展课件

目标
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实现个人价值 和梦想。
实施方式
一对一咨询、在线课程、工作坊和 讲座等。
04
生涯辅导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
生涯辅导的挑战
社会变迁快速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结构和需求不断变化,生涯辅 导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这种变化。
个体差异大
每个人的兴趣、能力和需求都有所不同,生涯辅导需要充分了解个 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详细描述
生涯建构理论认为,个体的生涯是由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个体通过自我探索、自 我表达和自我实现来塑造自己的生涯。该理论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生涯适应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关注个体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 变化和挑战,以及如何在变化中保持 自我和发展的持续性。
详细描述
生涯适应理论认为,个体在生涯发展 中需要不断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 挑战。该理论强调个体的适应能力和 自我调节能力,以及适应对个体生涯 发展的影响。
详细描述
生涯辅导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活动,旨在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求,规划自己的职业和生活道路 ,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双重价值。它强调个体在生涯发展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 助个体克服困难、发掘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生涯辅导的重要性
要点一
总结词
生涯辅导对于个体的职业发展和人生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够帮助个体明确职业方向、提高职业素质、增强就业 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生涯辅导理论及其发展课件
目录
• 生涯辅导理论概述 • 生涯辅导的核心理论 • 生涯辅导的应用与实践 • 生涯辅导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生涯辅导案例分析 • 生涯辅导总结与反思
生涯辅导常用理论

生涯辅导常用理论生涯理论起源于美国,最早是以“职业辅导”形式出现的。
职业辅导是指由专业的机构帮助择业者确定职业方向、进行职业选择、并谋求职业发展的咨询指导过程。
1908年,“职业辅导之父”——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Parsons)创办了“波士顿职业局”,从事职业指导工作,并于1909年撰写了《选择职业》著作。
该书第一次运用了“职业辅导”这一专门学术用语,建构了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以及人职相配的职业指导模式,标志着职业指导活动的历史性开端。
帕森斯的理论成为以后职业指导理论的基石。
20世纪60年代以来,职业生涯理论和实践获得蓬勃发展。
90年代中期由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并为人们所接受。
综合具有代表性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按其历史的演进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流派,即:特质论、生涯发展论、适应论、建构论。
一、特质论全称为“特质因素论”(Trait-and-Factor theory),“特质”是指能够心理测验所测得的特征;“因素”,是指能够胜任工作表现必须具备的特征。
特质因素论就是研究个人心理特质与职业因素相匹配的理论。
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帕森斯(Parsons)、霍兰德(John Holland)。
霍兰德将美国社会中的职业归纳为六大类型,在1971年提出的类型论是特质因素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
这个理论所关心的问题,在“职业选择”这个焦点上。
适合使用特质论的有两类人:一类是学生,适合做生涯教育,展望未来时可以把视线放窄,做更高概率的事情。
第一类是上班后三年左右,他在第一段生涯已经完成社会生存和职场适应话题,但又不太满足原来职业的生态,所以适合用特质论做一个全面的梳理,把已经形成的特质做一个自我认知,同时给他更好的定位。
特质论不是把你定死在一个职业,而是帮助你找到成功更高概率的地方。
二、生涯发展论关注的焦点是生涯发展问题。
舒伯理论观点雏形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他认为“生涯选择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
第三章职业生涯辅导理论

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
起源于一项旨在探索如何帮助残障人士适应工作的 研究,由罗圭斯特与戴维斯(Dawis & Lofquist ) 于1964年提出。 后 发 展 为 强 调 人 境 符 合 的 心 理 学 理 论 ( personenvironment correspondence,PEC)。 工作适应论认为:选择职业或生涯发展固然重要, 但就业后的适应问题更值得注意。
E:显赫富庶的岛
屿。居民善于企业经 营和贸易,能言善道。 经济高度发展,处处 是高级饭店、俱乐部、 高尔夫球场。来往者 多是企业家、经理人、 政治家、律师等。
第三章职业生涯辅导理论
S:友善亲切的岛屿。
居民个性温和、友善、 乐于助人,社区均自 成一个密切互动的服 务网络,人们重视互 助合作,重视教育, 关怀他人,充满人文 气息。
一.特质因素论 二、霍兰德的类型论
三、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 四、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五、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六、理论的比较与整合
第三章职业生涯辅导理论
恭喜你!你获得了一次免费旅游的机 会,有机会去下列六个岛屿中的一个。 唯一的要求是你必须要在这个岛上呆满 至少一年的时间。请不要考虑其他因素, 仅凭自己的兴趣按一、二、三的顺序挑 出你最想前往的3个岛屿。
第三章职业生涯辅导理论
主要观点
每个人都会努力寻求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一致性 ( Correspondence ) , 当 工 作 环 境 能 满 足 个 人 的需求(即给予个人“满意”,satisfaction ),而个人又能顺利完成工作上的要求(即达 到“令人满意”,satisfactoriness ),一致 性就较高。
喜欢自我表达 富有想象力、创造力 追求美 喜欢多样性与变化性 作家、编辑 艺术家、工艺美术
第八章 生涯辅导

4.环境支持你做什么?(What can support you?)
你的理想支撑点是什么?
6.你能够选择什么?(What can you choose in the end?)
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回答这个 “W”后,你应该能够做出一个简
单的职业生涯规划了
5.什么是最适合你的?(What is the best for you?)
4 生涯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论
(三)帕森斯人职匹配理论
2.人职匹配的类型 (1)因素匹配
例如,所需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特殊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
(2)特性匹配。
例如,具有敏感、易动感情、不守常规、个性强、理想主义等人格特征的人,宜于从事审美性、自我情感 表达的艺术创作类型的职业
4 生涯辅导理论
外交工作者、管理人员、驾驶员、纺织工人、服务 人员、医生、律师、运动员、新闻记者、演员、检 票员、军官、士兵、侦探、警察、公关人员、艺术 工作者等
黏液质
沉着,冷静,稳重踏实,善于克制忍让,坚强而有耐性,生 科学研究人员、法官、医务人员、出纳员、保育员
活有规律;但缺乏活力,灵活性不足,行动迟缓,为人拘谨, 、话务员、播音员、会计师、调解员、图书管理员
社会型(S)、企业型(E)和常规型(C)六种类型。
4 生涯辅导理论
(二)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职业人格类型及适宜的专业群对照表
类型
特征
适宜专业群
顺从、坦率、谦虚、自然、坚毅、实际、 现实型(R)
有礼、害羞、稳健、节俭
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电力工业、缝纫业、印刷业 、建筑业、烹饪业、纺织业、交通运输业、玻璃与搪瓷制造业 、冶炼与压延业、金属切削加工、工科各类、农林类专业等
生涯发展与辅导的理论基础

生涯辅导生涯发展与辅导的理论基础:特质取向的生涯理论:强调生涯选择的内容,强调人与环境的匹配1特质-因素理论2工作适应理论*3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RIASECR realistic 现实型I investiigative 研究型A artistic 艺术型S social 社会型E enterprising 企业型C conventional 传统型回答三个问题:1人和环境的哪些特征会导致满意的职业选择决定,职业投入和成就,哪些特征导致犹豫不决,对决定不满意或缺少成就。
2人和环境的哪些特征使一个人工作稳定或者变化。
3为由职业为题的人提供帮助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
四个假设:1人归类于六种2环境也可以分为六种类型3人们将寻找可以让他们施展才能,表达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解决他们愿意解决的问题,并承担适合他们角色的工作。
4人的行为是是由其人格类型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次级假设:1内部一致性:人格类型和环境类型之间彼此的相关程度。
2分化性:一个人的人格类型或者一种环境类型的单纯性的量度。
3适配性:一个人的人格类型与工作环境类型的匹配程度。
适配性最重要,人与环境的分化性其次,人与环境的一致性最次。
发展取向的生涯理论1金丝伯格发展理论*2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生涯发展阶段论(生命全程和生活空间的理论):成长:(4-13岁)关心未来;增加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在学校和工作中取得成绩;获得胜任工作的习惯和态度。
探索:(14-24岁)职业认同阶段。
任务:结晶化(指个体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职业目标的认识过程。
),特定化(将个人的职业自我概念转化成特定的教育选择或职业选择),实施(个体通过完成必要的训练和开始就业过程)。
建立:(25-44)工作的稳定(通过同化组织文化和履行工作职责,发展在机构中的安全感),巩固(通过表现积极的工作态度培养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工作习惯,巩固一个人在工作中的位置),提升(只可以升至机构中高一级水平上去)。
职业生涯发展及选择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及选择理论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职业生涯发展及选择理论:1. 霍兰德理论(Holland theory)霍兰德理论将个体和工作环境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根据个体的性格特点,可以确定最适合的职业类型。
2. 萨普查理论(Super theory)萨普查理论认为职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个人会经历多个发展阶段。
这些阶段包括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退出阶段。
个体在每个阶段都会经历不同的需求和目标,需要根据不同的阶段做出相应的职业选择。
3. 克鲁贡理论(Krumboltz theory)克鲁贡理论认为个人职业决策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学习经验和行动取向。
这种理论强调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和获取经验,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职业选择。
4. 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个体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目标,权衡不同的职业选择。
个体会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和价值观,选择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职业。
5.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职业知识和技能。
个体会通过观察他人的成功经验和错误来制定自己的职业决策。
这些职业生涯发展及选择理论为个体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方法,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并在职业发展中做出合适的决策。
在进行职业选择时1.个人性格特点:个体应该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能力,将这些与所选择的职业类型进行匹配。
2.职业市场需求:个体应该了解当前职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选择具有发展前景和就业机会的职业道路。
3.学习和培训机会:个体应该选择能够提供适当学习和培训机会的职业,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4.职业满意度和工作生活平衡:个体应该考虑自己对于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生活平衡的需求,并选择与自己价值观和目标相符的职业。
总的来说,职业生涯发展及选择理论为个体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来理解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并根据这些特点和需求做出职业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個職業領域一服務業、接觸性商業、組織性工
商業、製造性工業、戶外業、科學、文化及藝術娛樂業 *以困難程度及責任水準兩向度將各領域的職業細分為六個 層次一專業管理一、專業管理二、半專業或小型商業、技術 業、半技術業、非技術性職業
*相同層次工作者,彼此心理需求相似;高層次工作者其心 理距離相去較遠,低層次工作者其心理距離較為相近 2. 家庭關係與職業選擇行為之間的關係
*父母親的態度可分冷漠及温暖;其對待子女的行為可分三 大類:關心子女、接納子女、拒絕子女 *人格特質是一重要變項;
人是透過職業的選擇而展現出他的人格特質。
1. 基本假設: (
在我們所處的文化裡,人可分為六大類人格特質一實用 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事務型 我們所處的職業環境亦可分為上述六大類型 人傾向於選擇與其合適的職業環境 個人行為是人格特質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六角形中距離越近的兩個類型相似程度越高,相反的,距 離越遠的兩個類型其相似程度越低。
2. 輔助設假
一致性一各類人格類型或各種職業環境間的相似程度 分化性一個人人格特質發展或其偏好之職業環境的清晰程
源自馬斯洛(Maslow)的需 求論。
強調個人早期經驗 與日後職業選擇行為間的 關係。
*受批評之處:親子關係與 職業選擇間的關係並無直 接關聯
何倫(Holland)的類型論 源自人格心理學 *優缺點都是簡單易懂
職業興趣量表。
2.独建立一套職業諮商四個步 驟一
收集有關自我方面的資料 整理並對這些資料加以排序 收集職業訊息 最後作決定
1.評量工具的發展與應用
*評量工具的發展與職業世界的分 類系統是何倫理論在輔導策略方面 的兩大貢獻。
2. 職業興趣與職業世界的分類系統 *翰姆斯提出何倫職業分類系統三 個主要功能:
組織個人所得職業世界之資料 分析個人的工作歷史 發展個人職業探索計畫
2•試驗階段一青少年前期,1P17歲(興趣期1广12歲;能力 期12〜13歲;統整期14〜16歲) (
3. 實現階段一青少年後期,17歲、成人
1・自我觀4包括個人對自己在興趣、能力、價值觀念,以 及人格特徵各方面的認識。
2. 空涯珈旷用來說明生活廣度及生活空間之生涯發展觀 念的最佳形容詞。
「生活廣度」一指人生的發展歷程;分為成長、探索、建立、 維持及衰退五個階段。
「生活空間」一指個人在同一時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包括 兒童、學生、休閒者、公民、配偶、家 長、父母、工作者、退休者等9個角色。
四個人生劇場一家庭、學校、社會及工作場所
3. 發展階段及發展任務
成長階段一出生至14歲,個人能力、態度、興趣及需求的 發展
及赫馬等人的生涯發展階 段論
所探討的發展階是從十歲 左右兒至二十餘歲成年人 2. 中學階段宜提供學生自我探索機 會
3. 大學階段應有見習嘗試的機會
*因在研究樣本取樣方式 上較為特殊,故在結果推 論方面會較受限制。
舒波(Super)的生涯發展 階段論組型研究
其理論融合差異、發展、 社會,及現象心理學 *相當完備的一套理論,但 對於在受虐家庭或藥物濫 用家庭裡生長的孩子,自 我觀念也許會有偏頗,故 其職業選擇能否反映其自 我觀念則有待研究
*可供參考的測驗一工作重要性量
表、生涯發展量表、丄作價值觀問
卷等
*亦強調個人情緒的涉入。
t
*除客觀評量工具外,自傳、日記 及
彩虹圖的繪製及討論均為可使用 的輔導策略。
探索階段一15'24歲,嘗試其有興趣的職業活動
建立階段一25~44歲,在自己的領域中穏定下來
£
維持階段一45〜64歲,在工作職位上不斷的調整適應、進步褪離階段一職業角色漸少,思考退休後一些問題
4.生涯重要性(或稱生涯突顯)、生涯成就及生涯組型一U各角色之相對重要性來凸顯。
5.生涯成务指個人面對及完成發展任務的準備程度,包括知識及情意兩方面。
6.生涯組型一
*男性有四個類型:
(1)穩定生涯型
(2)傳統生涯型
(3)不穏定的生涯發展型
(4)多重嘗試型
*女性有七個類型:
(1)穩定家庭主婦型
(2)傳統女性涯發展型
(3)穩定性職業婦女型
(4)雙軌生涯型
(5)間斷生涯
(6)不穩定生涯型
(7)多軌生涯型
鐵德曼及歐哈瑞在哈彿大學發展出 一套電腦職業輔導系統ISVD,可謂 電腦輔助生涯輔導系統的先驅之
O
1. 提出終身生涯的理論,認為生活 本就是一個學習的歷程,每個人都 可以為自己建構出一套生活的現實 觀及生命的意義。
2. 促使一套問題解決系統的發展, 包含認知能力的培養、自我與家庭 的分化、以及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 所提及之危機處理方式等。
1•『設限」一指個人根據自我觀念的發展而將職業興趣逐漸 窄化 I 2. 『妥協」--指個人做決定時周旋於各個考慮因素之間,得 想清楚必須堅持哪些因素或可以放棄哪些因素 3. 個人對自己及工作世界的認識有四個階段一
⑴權力傾向期(3~5歲)一思考過程相當具鹘並發現大人有相 當權力 ⑵性別角色傾向期(6、8歲)一自我觀念的發展顯然受到性別 的影響
(3) 社會價值傾向期(9\3歲)一髏會出自己是生活在社會情 境之中,對工作的偏好亦容易受社會價值的影響
鐡德曼及歐哈瑞的發展觀 點
以艾利克森的心理社會理 論及舒波的生涯發展論為 基礎。
生涯決定發展模式包括兩個階段及七個次階段 1. 預期階段一
(1)探索⑵具鹘化⑶選擇⑷澄清
2. 實踐或調適階段一 (1)入門(2)重整(3)統整
葛彿森的設限及妥協觀念
同意舒波對自我觀念的看 法
*其自我觀念涵盖的意也 比舒波所討論的自我觀念 更重視來自於社會方面的 因素
在輔導應用方面較偏重與個案晤談 過程;但設限及妥協觀念提供了諮 商員與當事化在討論生涯發展問題 時一個很好的架構
(3)表現及成果模式
3.主要概念有三部份一
(1)自我效能: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一項任務的信念。
*自我效能預期的三個向度一
『難度」:指個人對一項任務所感受到的困難程度
「強度」:指個人對自己能完成一項任務所具備的信心多寡
『推論性」:指個人預期成功的信念是否能山某一悄境或某一任務推論到別的悄境或其他任務
(2)結果預期:指個人表現某一特定行為後,認為可能有什麼結果的個人看法,較著重個人的心像。
(3)目標選擇:引導個人更多日後活動。
2. 各項價值來自於社會,一個人所發展的價值數量是有限的
3. 在一個國家的次文化團骼中其價值念有一定程度的變異性
4. 個人滿意度基本要素,所選擇能符合其價值觀念
5. 生活滿意度是不同角色互動的結果,而不是總和
6. 高功能的人,價值發展較為完好,能對價值排序
7. 任何角色的成功,有賴於能表現該項角色功能應具備的能力及性向 ※價值觀的評量,可透過質化或量化的方式一 『質化」:卡片分類、項目檢核、幻遊活動 「量化」:各種不同的價值觀量表 1. I■建構」-個人了解自我及瞭解外在世界的方式 2. 「統讎建構」-應用在個人對工作世界的解釋,工作內容接觸人或事物,屬於範圍較大的統轄建 構 3. I•從屬建構」-接觸人的工作中,變化性的大小則可以算是人/事物之下的從屬建構 4. I■邊緣建構」-對個人特質瞭解是表層的,個人本身及週遭人也可觀察得到 5. 「核心建構」-個人內心較深層的特質,他人不易觀察,個人本身也不一定有所覺察 ※透過『階梯技術』可協助個人深入內在的核心建構,它可能是個人長久以來所珍視的價值信念, 亦為個人對自我存在的意義 ※建構的發展與演變,凱立(Kelly)認為包括:審慎思考、取得先機、掌握選擇 探『建構系統的分化性」-指該系統允許個人從多元的角度認知不同的選擇惜境或項口。
探[■統整性」一指不同建構之間可以統合為一完整系統的程度 ※高分化與高統整是所期待理想決定型態,亦個人建構發展最後階段,命名為「精慮性的決定型 態」。
生涯建構論
源自人格心理學家凱立的
個人建構論
*個人建構論所強調的是
透過對個人建構的了解以
及對外在世界的建構形
容,以覺察個人所欲營造
的生涯世界
*個人建構取向的生涯諮
商技術,以生涯方格的運
杠所強調的是個人的主觀生涯。
1•諮商內容或素材範圍很廣泛,包括個人的傳記、故事、幻遊的內容,以及訪問或諮商的文本等。
*5個具鹘的諮商步驟: (1) 聽取當事人的故事,並用心聽出其中生命主題 (2) 將生命主題反映給當事人,思索此一生命主題 (3) 回到當事人生涯困境,探索與此主題的關連 (4) 嘗試將生命主題延伸至未來 (5) 發展並練習做決定所必須具備的技巧 與O' Brien 的三階段助人模式一
(1) 探索階段技巧:同理並反映當事人的生涯故事及生命主題
(2) 洞察階段技巧:提供當事人對故事經驗及不確定性的洞察
(3) 發展行動計劃:讓當事人有機會練習決定策略 用為主
敍事取向生涯諮商
薩惟客斯(Savikas)結合
後現代主義理念,發展出
敘事取向的生涯諮商觀念
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