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7)

合集下载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解释名词1. 侵染性病害: 由致病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叫做侵染性病害,该类病害具有传染性,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2. 症状: -植物感病后,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的变化。

3. 子实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4. 非专性寄生: 病原物既能营寄生生活,又能营腐生生活。

5. 单循环病害: 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植物病害。

6. 致死温度: 又称为钝化温度,把病毒汁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在10分钟内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

7. 半寄生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缺少根,靠吸盘与植物的导管相连,从寄主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8. 系统侵染: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其扩展范围较大,可沿着维管束蔓延到整个植株,形成系统症状。

9. 病程: 病原物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的过程。

10. 病害流行: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而严重的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11.初侵染: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生长的植株体上,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12.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再次传播、侵染、发病,称为再侵染。

13. 孤雌生殖:雌虫所产生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14.植物检疫: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害、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5.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16.性二型:昆虫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性二型或雌雄异性。

17. 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于化学物质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行为称为趋化性。

18世代重叠: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由于成虫发生期长和产卵期先后不一,同一时期内,在一个地区可同时出现同一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造成上下世代间重叠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

二、填空题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指在园林环境中,由于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所引起的植物生理代谢异常、生长受限和外观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与整洁,还可能导致植物的凋亡,对园林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防止和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必须理清其发病的原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进行介绍。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原理1. 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园林植物的病虫害是由害虫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害虫主要包括蚜虫、螨虫、蛀虫等,它们通过啃食、吸食等方式侵害植物,使植物的叶片、幼芽、果实等部位受损。

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通过侵入植物细胞,释放毒素或利用植物营养物质生长繁殖,导致植物的组织坏死、生长受限等症状。

2. 植物免疫系统的作用园林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后,会通过其天然免疫系统来抵抗并排除这些有害生物。

植物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物理防御、化学防御和生物防御三大部分。

物理防御主要包括植物的角质层、绒毛、刺等结构,可以减少害虫的食害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化学防御是通过植物产生的抗病物质和抗虫物质来抑制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生物防御则是指植物利用内生菌、内生细菌、内生真菌等微生物来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和害虫。

3. 外界环境的影响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例如气候、温度、湿度、日照等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健康状况。

气候干燥和温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水分蒸发过快,易造成植物干旱和叶片凋落,从而使植物更易受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

4. 植物的生长状态植物的生长状态也会影响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例如植物生长旺盛的时候,其组织结构紧密,细胞壁厚实,免疫系统活跃,抗病能力强;而生长衰老的植物,则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弱。

1. 预防为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

通过加强园艺管理,提高植物的免疫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绿化园林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供了清新的空气、休闲的场所以及和谐的氛围。

然而,绿化园林也面临着许多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可能会对植物的健康和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绿化园林。

一、常见病害1. 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感染绿化园林中的花卉和蔬菜。

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上呈现灰白色的模糊斑点,植物的叶片、花朵和果实会因此而腐烂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的植物部分,合理施用杀菌剂,并注意改善通风环境,减少病害传播。

2.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在绿化园林中常见于果树和叶菜类等植物。

感染的植物表现为黑色圆形病斑,对叶片和果实造成明显伤害。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部分,加强植物养护,增强免疫力,并注意消毒工具和废弃物,以防止病害传播。

3. 银星病银星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感染苹果、梨等果树。

感染的植物叶片上出现银色或金属光泽的小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干燥。

防治方法包括修剪病叶,并合理施用农药进行控制,同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二、常见虫害1. 蚜虫蚜虫是绿化园林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吸取植物的汁液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蚜虫的症状包括叶片弯曲、发黄、畸形以及蜜露分泌等。

控制蚜虫可以采用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措施,引入天敌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或者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2. 白粉虱白粉虱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常见于蔬菜、花卉以及草坪等。

受虫害的植物会出现黄化、弯曲、萎蔫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虫害植物部分,控制虫源的繁殖,增加天敌的数量,并合理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3.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是一种地栖害虫,主要损害苗木的根系。

虫害的植物会出现发黄、生长受阻、倒伏甚至死亡等现象。

防治方法包括灭除虫害,合理施用杀虫剂或薄荷酮等进行熏蒸处理,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园林病虫害防治虫害原理及防治

园林病虫害防治虫害原理及防治

园林病虫害防治虫害原理及防治园林病虫害防治是指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减少或消灭园林中的病虫害,保护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病虫害是园林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对园林植物的健康和整体景观造成很大的破坏。

下面将对园林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生态平衡原理:园林中有很多的昆虫和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调节者,它们之间会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通过保持良好的园林生态平衡,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生长环境改善原理: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加强植物的自身抗病虫害能力。

如合理施肥、浇水适量、排水良好、适度修剪等,可以增强植物的防御能力,减少易感病虫害的发生。

3.病虫害综合防治原理:综合利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手段进行防治,不依赖于单一防治措施。

综合施策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早期预防原理:预防优于治疗,对于容易发生病虫害的植物,要提前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以减少后期的防治工作和损失。

1.建立健康植物库: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培育健康的苗木,防止有病虫害的苗木进入园林,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2.加强园林管理: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植物上的病虫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清除落叶、枯木等植物病害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射线病原菌等生物制剂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使用昆虫的天敌来控制昆虫害虫的数量,或者喷洒含有病原菌的水溶液来杀死病害昆虫。

4.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阻止病虫害的传播。

如搭建拦截网、设置陷阱、修剪枝叶等,防止害虫进入园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

但要注意使用农药的安全和合理性,选择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6.坚果防治:通过园艺技术手段防控病虫害。

如合理施肥、疏果、适时修剪等,增加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7.群防群治:园林病虫害防治是全员参与的工作,需要园丁、管理人员和游客共同努力。

园林植物养护(病虫害)

园林植物养护(病虫害)

园林植物养护(病虫害)引言概述:园林植物养护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措施来维持园林植物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其中包括处理病虫害问题。

病虫害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中常见的威胁因素之一,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植物养护中病虫害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正文内容:一、病虫害的识别与分类1.通过观察植物的叶子、茎、花、果实等部位的异常症状来识别病虫害;2.根据植物受害部位以及虫害的外观特征,对病虫害进行分类。

二、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1.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对园林植物进行常规检查;2.利用显微镜和专业设备进行病虫害的检测;3.建立病虫害的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自然方式来控制病虫害;2.物理防治:采用隔离网、捕虫灯等物理方法来防治病虫害;3.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来控制病虫害,但需注意安全用药;4.种植结构调整:通过调整植物的种植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5.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四、病虫害的治疗方法1.病害治疗:对已经发生病害的植物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2.虫害治疗:对已经受到虫害的植物进行治疗,例如使用杀虫剂;3.局部处理:对于受害部位较小的植物,可以进行局部处理来阻止病虫害的扩散。

五、病虫害的预防措施1.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园区内的落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孳生的环境;2.加强培养管理:注意植物的日常养护,合理浇水、修剪等;3.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性能的品种进行种植;4.使用防病虫害器材:如使用防虫网、防鸟网等器材保护植物;5.培训园艺人员:提高园林管理人员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和知识水平。

结论:园林植物养护中的病虫害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影响植物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病虫害的识别与分类、监测与预警、防治措施、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保护和维护园林植物的健康和美观。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项目七 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技术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项目七   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技术
能利用调查的结果指导和制定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案。
项目七 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技术
2/ 36
任务1 园林植物害虫调查技术
【任务提出】
防治害虫首先要对害虫的种类、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 等进行实践调查,这是一项不可忽略的工作。通过实践调 查,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害虫的发生动态,同时还能积累 资料,为制定防治规划和长期预测提供依据。也只有通过 多方面的实践调查,才能对某些主要害虫做到认识其特点、 了解其发生规律或习性,进而运用有效的方法防于未患, 治于始发。
想要准确的测报和防治病害,就要准确的调查。所以,在调 查时我们要根据园林植物病害的田间分布特点、根据调查目的、 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来采取正确的取样方法,并认真记载,准确 统计。完成此任务我们需要熟知园林植物病害田间分布类型、病 害调查的内容、记载的方法以及数据资料的整理和计算方法。
【任务分析】
植物病害的调查是植物病理学研究及病害防治的重要基础工 作。其调查研究的方法,因病害的种类和调查目的的不同而异, 可分为一般调查(普查),专题调查和系统定期定点调查。调查应遵 循以下原则:明确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及要求;拟定调查计 划,确定调查方法;所获调查资料数据真实,且反映客观规律; 了解调查相关的有关情况。
二、任务实施步骤
(五)枝梢害虫调查
调 查 日 期株害数株调 查 地 点可、中选主选样 地 号 有梢出调 查 株 数5健50~壮株被 害 株 数1侧以0株梢上被 害 率%,受的枝查梢害样主侧害梢清株梢 株虫方健受 数调壮虫数,害查、表种和按(主一、主株、)侧其 株虫侧统梢数受口枝计害中 数都主主、受梢梢健受状虫害受害株、数态株害侧梢数和侧危,梢害 名 及类虫 称 种害从健壮情被备 注 况。对于虫体小、数量多、定居在嫩枝上的害虫如蚜、蚧 等,可在标准木的上、枝中梢害、虫调下查表部(二各)选取样枝,截取10㎝长 调 查 时 间的段的样虫枝调 查 地 点口段密,样 地 号 度查样 树 号。清虫树 高口密胸 或 根 径度,树 龄最样 后总 梢 数株求出调 被 害 梢 数平查均每被 害 率% 10㎝虫 名 长的虫 口 密 度 样枝备 注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刺蛾
袋蛾 夜蛾类
黄杨斑蛾
黄杨斑蛾

属鳞翅目、斑蛾科。 寄主:主要危害大叶黄杨。

生活史:在徐州一年发生一代,危害期主要出现在3
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底幼虫老熟结茧,以卵越冬。

危害特点:初孵幼虫蛀入膨大的叶芽危害,展叶后缀 叶成苞,群集食叶肉;3龄后分散危害,受震动后吐 丝下垂,老熟后在树干缝隙,枯落物或其它隐蔽场所 结茧。
蚧科类防治方法

修剪病虫枝。
药剂防治:冬季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若虫
孵化期用氧化乐果800倍液、砒虫啉2000倍液、
三氯杀螨醇800倍左右进行喷雾。

根埋呋喃丹:用量为胸径为10CM以上的乔木约
250g/株。
红蜘蛛(螨类)危害症状
红蜘蛛(螨类)

寄主:主要危害紫叶李、大叶黄杨、醋酱草、紫薇、紫荆、

四、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把预防作为园林植 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综合防治中,
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合理
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
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
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证人畜健康和增加生
产的目的。
五、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一般防治方法
风景林和林木衰败或死亡。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 求。园林植物的作用在于城乡环境的美化、绿化和 病虫害却导致花草树木生长不良,出现不正常的状 态,使其失去观赏价值及绿化效果,甚至引起整株 死亡。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园林花木以观赏性 为主,所能容忍的病、虫害损伤度很低。
⑵危害期,及时用600-800倍BT或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附图)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附图)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附图)第一节1、国槐尺蠖(吊死鬼)(鳞翅目)危害情况: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把叶片吃光大量排粪并吐丝下垂、污染园容。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树下土中过冬。

次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白天在灌木树丛仃落.夜晚活动产卵.有趋光性。

危害期第一代在5月中旬.第二代在6月下旬.第三代8月上旬.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入土化蛹。

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

①20%除虫脲1号1:6000倍(三合前用);②BT乳剂1:800倍;③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2、桑褶翅尺蛾(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杨、柳、榆、栾树、白蜡、石榴、桑、海棠、碧桃、丁香、金银木、江南槐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蛹在土中过冬.次年4月上旬羽化.5月有虫危害.5月下旬-6月初入土化蛹。

综合防治方法:①4月上旬剪除带卵枝条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②20%除虫脲1号1:6000倍;③BT乳剂1:800倍;④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

3、黄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粗皮处结褐、白相间的条纹状类似雀蛋的茧中化蛹过冬。

次年5月羽化.成虫产卵于叶背.6-7月幼虫聚叶片危害.8月分散蚕食.9月在枝上结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

综合防治方法:①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②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③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

第二节4、褐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过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3
医学PPT
4
动物进化系统
医学PPT
5
与昆虫容易混淆的节肢动物有:
1. 蛛形纲:蜘蛛、蝎子、蜱螨等。
蝎蝎子 子
蜘蜘蛛蛛
医学PPT
叶螨 6
2. 甲壳纲:虾、螃蟹等。
对虾虾
螃螃 蟹蟹
3.唇足纲与重足纲:蜈蚣、马陆等。

蜈蚣

医学PPT
7
▪ 节肢动物门主要纲的区别
纲名 体躯分段 复眼 单眼 触角 足
11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有害方面 (1)直接危害人类栽培的各种植物; (2)传播植物病害; (3)危害人、畜健康,传染多种疾病。
2.有益方面 (1)生产工业原料; (2)给植物传粉; (3)天敌; (4)中药材; (5)腐食性种类可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6)科学实验材料。
医学PPT
12
思考题
园林植物昆虫基础知识
—— 昆虫的外部形态
医学PPT
1
一、本节知识点
1. 昆虫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2. 昆虫头部及其附器的特征; 3. 胸部及其附器的特征; 4. 腹部及其附器等的特征; 5. 昆虫体壁及其衍生物。
二、本节重点
头式、口器、足、翅类型
三、本节难点
体壁的构造及功能
医学PPT
2
昆虫是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已知昆虫 的种类有100多万种,约占所有动物种类的80%。 昆虫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昆虫 纲的主要特征是:成虫整个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胸 部具有3对分节的足,通常还有2对翅。昆虫在生长发育过 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内部结构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即 变态;具外骨骼。
医学PPT
26
医学PPT
27
(三)口器
▪ 昆虫的取食器官。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的不同,口 器在外形和构造上有各种不同的特化,形成各种不同的口 器类型,危害园林植物的害虫,它们的口器主要有以下几 种类型:
▪ 咀嚼式口器
▪ 刺吸式口器
▪ 锉吸式口器
▪ 虹吸式口器
▪ 嚼吸式口器
▪ 刮吸式口器
▪ 舔吸式口器
19
▪ 口式的划分并非绝对,有些昆虫多变的头部确实 很难归类。
▪ 如对直翅目昆虫而言其头式大体属于下口式,但 蝗学工作者又常把直翅目的口式分为直口式、下 口式和前口式类。
▪ “访花”的昆虫,口器变化更加复杂,为了吸食 花蜜,喙有时变长,很难判定其头式属于何类。
医学PPT
20
三、头部的附器及其构造
▪ 昆虫为什么能成为地球上最发达的动物类群?
1. 生殖能力强; 2. 有翅能飞翔; 3. 体小; 4. 取食器官的分化; 5. 变态和发育阶段性; 6. 适应力强。
蜻蜓
医学PPT
13
▪ 昆虫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复杂。研究昆虫的外部
形态就是要从变化多端的构造中,找出它们共同的 基本构造,作为识别种类的依据和防治害虫的理论 基础。以蝗虫的体躯侧面图为例。
医学PPT
28
1.咀嚼式口器
▪ 是昆虫最基本、最 原始的口器类型。
▪ 所有别的口器类型 都是由咀嚼式口器 演化而来。
▪ 都由上唇,上颚, 下颚,下唇及舌五 个部分组成。
医学PPT
14
第一节 昆虫的头部及其附器
一、头部基本构造
头部是体躯最前面的一个体段,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 感觉器官──复眼、单眼及触角和取食器官──口器。因此, 头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医学PPT
15
单眼
复眼
触角
单眼
医学PPT
16
二、头部的形式
昆虫的头部由于口器着生的位置不同, 可分 为三种形式 ▪ 下口式 口器着生在头部的下方, 与身体的纵轴 垂直, 这种头式适于取食植物茎叶, 是比较原 始的形式。如蝗虫、蟋蟀和鳞翅目的幼虫等。
(一)触角
▪ 昆虫除少数种类外, 头部都有一对触角。 触角位于额区两复眼 间的一对触角窝内。 基部一节称为柄节; 第二节为梗节;梗节 以后的各小节统称鞭节。
医学PPT
21
▪ 雄虫的触角常比雌虫发达,触角是常用的分类特 征,其变异后主要依据鞭节的形状确定名称。
▪ 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表面上有许多感觉 器,具嗅觉和触觉的功能,昆虫借以觅食和寻找 配偶。
▪ 某些昆虫触角梗节内部充满着一种具听觉作用的 感觉细胞,是触角上的特殊感觉器官,称江氏器。
医学PPT
22
▪ 昆虫触角的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因昆虫的种类和 雌雄不同而多种 多样。
▪ 常见的有 :
1.刚毛状;2.丝状; 3.念珠状;4.锯齿状; 5.栉齿状;6.羽毛状; 7.膝状;8.具芒状; 9.环毛状;10.球杆状; 11.锤状;12.鳃片状;
医学PPT
23
医学PPT
24
(二)复眼和单眼
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在昆虫的取食、栖 息、繁殖、避敌、决定行动方向等各种活动中 起着重要作用。
昆虫的眼有两种: 1.复眼:1对,位于头的两侧,是由1至多个小眼集合形成,
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 2.单眼:一般有3个,但也有1~2个或者无单眼的。
医学PPT
翅 生活环境 代表种
昆虫纲 头、胸、 1对 0~3个 1对 3对 2对或 陆生或 蝗虫

0~1对 水生
蛛形纲 头胸、腹 无 2~6对 无 2~4对 无
陆生
蜘蛛
甲壳纲 头胸、腹 1对 唇足纲 头、胴 1对
无 2对 至少5对 无 水生、少 虾、蟹 数陆生
无 1对 每节1对 无
陆生
蜈蚣
重足纲 头、胴 1对 无 1对 每节2对 无
陆生
马陆
医学PPT
8
与昆虫容易混淆的其它类小动物
1. 环节动物:蚯蚓、蚂蝗等。
蚯 蚓
2. 软体动物:蜗牛、蛞蝓等。
蜗 牛
医学PPT
蚂蝗
9
与昆虫容易混淆的其它类小动物
▪ 3. 线形动物:蛔虫等。
蛔 虫
4. 棘皮动物:海星、海 参等。
海 星
5. 爬行小动物:蜥蜴等。

蜥蜴

医学PPT
10
常见昆虫
医学PPT
医学PPT
17
▪ 前口式 口器着生于头部的前方, 与身体的纵轴
呈一钝角或几乎平行, 这种头式适于捕食动物或 其他的昆虫。如虎甲、步甲、草蛉等。
医学PPT
18
▪ 后口式 口器向后倾斜, 与身体纵轴成一锐角,
不用时贴在身体的腹面, 这种口器适于刺吸植物 或动物的汁液。如蝽蟓、蚜虫、叶蝉等。
医学PPT
25
▪ 复眼能分辨近距离的物体,感受物体的移动比感 受物体的形状更有效。
▪ 单眼只能辨别光的强弱和物体距离的远近,不能 辨别物体和颜色。
▪ 昆虫的视力较差,识别范围仅数米。但对紫外线 有较强的感光力,辨别颜色能力与产卵地点、食 物有密切联系。对光的适应的表现是昼夜活动规 律,即日出性、夜出性及中间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