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鉴赏第1章文言文阅读 题点训练二文言文翻译
古诗文阅读与赏析

古诗文阅读与赏析教学目标:1.分析命题思路,感知题目难度与风格;2.见微知著,感知全国命题风格;3.调整心态,准备应考方案。
土鳖提示:先做题,再看视频。
古文常识部分一、【2006复旦大学】博雅杯知识竞赛部分试题1.下列名句中的空缺,正确的是:,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A.小楼一夜听春雨 B.位卑未敢忘忧国C.读书本意在元元 D.纸上得来终觉浅2.在以下名句中,哪种表现出“无我之境”?。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3.“亦雁荡具体而微者”这一文言句子的句式属于。
A.判断句 B.被动句C.定语后置句D.介宾结构后置4.“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列子•天瑞•宋氏学盗》)与“岂天之所与?”中的“与”字含义相同的一句是。
A.玉斗一双,欲与亚父B.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C.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5.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孙子兵法•谋次》)与“全国为上”的“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全军为上,破军次之B.故兵不顿而利可全C.故今墓中全乎为王人也D.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天下6.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描写秦人的奢华、浮靡时有这样几句话:“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之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下列与“金块珠砾”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金玉良言B.蓬户瓮牖C.瓮牖绳枢 D.渔夫樵父7.孟尝君曰:“先生老矣,春秋高矣,何以教之?”(汉•刘向《新序•杂事第五》)句中的“春秋”一词的含义是。
A.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名B.一年,四季C.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D.年龄【蟑螂才尽点评】曾经有人问土鳖:“老师,你对复旦自主招生有研究吗?”土鳖云:“有啊!”“那你告诉我该如何准备呢?”土鳖云:“不用准备。
语文:第一章一文言文阅读一含解析

核心题点精练一文言疑难实词词义推断方法的综合使用文言实词犹如搭积木中的块块积木,它不仅是建筑的材料,更是构建骨架的本身。
同时,文言实词为核心考点,其余所有的断句、翻译、文意、赏析等均以它为基础.考试中,命题者既考查考生实词的积累,更考查对那些疑难实词的推断能力。
对于疑难实词含义的推断,是实词辨析题和翻译题最重要的题点。
怎么推断?要使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又是如何综合使用的?这些都是考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常用推断方法温习1.请用语境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倾斜(2)断绝粮食(3)丰收(4)顽皮2.请用对称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谷.则异室,死则同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而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选拔(2)活着(3)多余(4)风气毁坏3.请用语法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君所交皆一时贤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存思不息,乃庐.于墓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纣王)脯.鄂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草》中所载诸食物,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贤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2)结庐而居,名词活用为动词(3)杀后把尸体做成肉干,名词活用为动词(4)使……受益,形容词使动用法4.请用字形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019年全国一卷文言文阅读解析译文

2019年全国一卷文言文阅读解析译文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下面是一篇文言文,共有四道题目,完成题目后可以得到19分。
XXX是洛阳人,年仅十八岁,因为能够诵读诗歌并且写作能力突出,声名在郡中传开。
XXX是河南的守护官,听闻了XXX的才华,就召见他并且宠爱他。
XXX被召入门下,受到了很高的待遇。
当时汉朝的皇帝XXX登基继位,听闻河南守XXX治理国家平稳,于是与XXX一起前往研究。
之后,XXX征召XXX为廷尉。
廷尉认为XXX虽然年纪尚轻,但是已经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后来,XXX皇帝任命XXX为博士。
当时XXX年纪最小,但是每次诏令下来时,他总是能够与老一辈的博士一起商议。
XXX认为汉朝已经安定,应该改正朔、改变服色、制定制度和官名、振兴礼乐。
他起草了相关的仪式和法规,崇尚黄色,采用五行之说,改变秦朝的法律。
XXX即位后,他采纳了XXX的建议,修改了律令,将列侯都归国。
绛、灌、东阳侯、XXX之等人都嫉妒XXX,短他是年轻人,想独揽大权,使各种事情混乱。
XXX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不再采纳XXX的建议,但还是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XXX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XXX。
为长沙XXX三年。
后岁余,XXX见。
XXX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XXX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XXX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XXX,自以为过之,今不及。
居顷之,拜XXX为XXX太傅。
”XXX,XXX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XXX。
XXX复封XXX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XXX,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XXX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XXX不听。
居数年,XXX骑,堕马而死,无后。
XXX自伤为XXX,哭泣岁余,亦死。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章文言文阅读高考真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
泸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
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
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
”诜怒。
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
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解析】选D。
高中文言文阅读翻译题及标准译文答案

语文文言文阅读翻译测试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世以儒素称。
擢进士第,调为修武尉,累进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
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较书判,核才实。
天宝二年,判入等者凡六十四人,分甲、乙、丙三科,以张爽为第一。
爽,御史中丞倚之子,倚新得幸于帝,晋卿欲附之,爽本无学,故议者嚣然不平。
安禄山因言之,帝为御花萼楼覆实,中裁十一二,爽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
帝大怒,贬倚淮阳太守,遥武当太守,晋卿安康太守。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晋卿曰:“公门当下,况父母邦乎?”郡太守迎犒,使所属令行酒,酒至,必立饮白酹,侍老有献,降西阶拜而饮,时美其恭。
安禄山反,窦廷芝弃陕郡不守,杨国忠本忌其有望,即奏“东道贼冲,非大臣不可镇遏”,授陕郡太守、陕虢防御使,晋卿见帝,以老辞,忤旨,听致仕于家。
车驾入蜀,搢绅多陷贼,晋卿间道走金州。
肃宗至扶风,召赴行在,拜左相。
平京师,封韩国公,食五百户,改侍中。
玄宗崩,肃宗疾甚,诏晋卿摄冢宰,因让曰:“矢行遣诏,皇帝三日听政,稽祖宗故事,则无冢宰之文,奉遣诏则宜听朝。
惟陛下顺变以幸万国。
”帝不听。
后数日,代宗立,复诏摄冢宰,固辞乃免。
时年老蹇甚,乞间日入政事堂,帝优之,听入阁不趋,为御小延英召对。
宰相对小延英,自晋卿始。
永泰初薨,年八十一,赠太师,京兆少尹护丧,谥曰懿献,元载未显时,为晋卿所遇,载方相,故讽有司改谥文贞。
(《新唐书?苗晋卿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B.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C.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D.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薨:古代只把诸侯或有爵位的官员死去,称为薨。
《钴鉧潭记》的文言文翻译

《钴鉧潭记》的文言文翻译第一篇:《钴鉧潭记》的文言文翻译《钴鉧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永州八记》的第二篇。
文中通过记叙钴鉧潭的由来、描绘水潭四周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摈弃尘世烦扰、摆脱官场险恶,使身心获得放松,并使精神获得解脱的思想感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钴鉧潭记》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钴鉧潭记柳宗元钻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其清而平者,且十亩。
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翻译/译文钴鉧潭,在西山旳西面。
它旳源头大概是冉溪自南向北奔流如注,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潭水旳上游和下游水势湍急,撞击更加激荡,侵蚀钴鉧潭旳潭岸边,潭边广阔而中间水深,水流冲荡到山石才停止。
水流形成车轮般旳漩涡,然后才缓缓而流。
潭水清澈而平缓,而且十亩有余,钴鉧潭四周有树木环绕,有瀑布垂悬而下。
山上有居住旳人,因我多次来游玩,一天早晨敲门就来告诉我:“(我因为)无法负担越欠越多旳官租私债,(没办法),想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卖掉我潭上旳田,暂时缓解一下债”。
我很高兴答应了他旳话。
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旳泉水使泉水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旳声音。
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适,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
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地区而忘掉故土?难道不是因为这钴鉧潭?注释钴鉧(gǔmǔ)潭:形状像熨斗的水潭。
钴鉧,熨斗,也有学者认为钴鉧是釜锅。
冉水:即冉溪,又称染溪。
屈:通“曲”,弯曲。
其:指冉水的源头。
颠委:首尾,这里指上游和下游。
势峻:水势峻急。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考点精练四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文言实词、虚

考点精练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实词、虚词和句式考点)一、关键实词译到位(一)基础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衡善机巧,尤致思..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节选自《张衡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致思:用心思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文雅C.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特地征召D.衡不慕.当世慕:趋附答案 B解析雅:素常。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迁为太史令再:再次B.遂乃研核.阴阳核:考验C.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居:担任D.自去.史职去:离开答案 A解析再:两次。
参考译文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思。
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两次迁升后担任太史令。
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验阴阳之学,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器的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经过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
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个职位上。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罗玘,字景鸣,博学,好古文,务为奇奥。
年四十困诸生..,输.粟入国学。
丘浚为祭酒,议南人不得留北监。
玘固.请不已,浚骂之曰:“若识几字,倔强乃尔!”玘仰对曰:“惟中秘书未读耳。
”浚姑留之,他日试以文,乃大惊异。
尤尚.节义。
台谏救刘逊尽下狱,玘言当优容以全国体..。
中官李广死,遗一籍,具识.大臣贿交者。
帝怒,命言官指名劾奏。
玘上言曰:“大臣表正百僚,今若此,固宜置重典..。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及·翻译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篇一】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及·翻译文言语句翻译专项练习(含答案) 文言语句翻译专项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
是时上年老,宠姬赵婕妤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
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
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汉书·霍光传》)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两个句子。
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①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
②(《资治通鉴·卷二一五》)②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两个句子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
子贡请往说之。
毕辞,野人不听。
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
”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
(选自《吕氏春秋》)① 有鄙人始事孔子者②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4.把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魏源《海国图志》)(1)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译文:(2)不如樵夫之一足。
译文:5.将下面一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
解(郭解)出入,人皆避之。
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
客欲杀之。
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1]曰:“是人,吾所急[2]也,至践更[3]时脱之。
”(《史记·游侠列传》)注释:[1]尉史,县尉手下的书吏,古代管户口的小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点训练二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考情回顾真题例示(2015·山东,13)原文见本书P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
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答案(1)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
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
(2)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
解析按照翻译句子的思路,可根据分值找出各句的可能的赋分点,可以多找出一两处落实翻译。
(1)社稷..(不肯臣服),愿将军帅.(通“率”,率领)..(国家)安危,一.(全)在将军。
今某国不臣师应.(讨伐)之也。
(2)士非好.(愿意)死而乐.(乐意)伤也,为.(因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详细情况),而见劳苦之明.(明细状况)也。
(此处注意“知寒暑饥饱之审”与“见劳苦之明”句式一致,均为动宾结构)如何将得分点翻译到位?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卢群,字载初,范阳人,贞元六年,入拜侍御史,累转左司、职方、兵部三员外郎中。
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擅开决司、洧等水漕挽[注]溉田,帝遣中使止之,少诚不奉诏。
令群使蔡州诘之,少诚曰:“开大渠,大利于人。
”群曰:“为臣之道,不合自专,虽便于人,须俟君命。
且人臣须以恭恪为事,若事君不尽恭恪,而责下吏恭恪,固亦难矣。
”凡数百千言,谕以君臣之分,忠顺之义,少诚乃从命,即停工役。
群博涉,有口辩,好谈论,与少诚言古今成败之事,无不耸听。
(选自《唐书·列传九十》,有删节)注漕挽:指漕运。
(1)且人臣须以恭恪为事,若事君不尽恭恪,而责下吏恭恪,固亦难矣。
(2)群博涉,有口辩,好谈论,与少诚言古今成败之事,无不耸听。
文言文翻译有三大关键得分点:一是实词,二是虚词,三是特殊句式。
必须把这三大关键点翻译到位。
1.关键实词翻译到位(1)区别、拆分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是十分重要的得分点。
它有两种情况:一是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金”“谷”等,翻译时要特别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不可以今释古;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祖父”“妻子”“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它拆成两个词翻译。
翻译一个词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2)根据语境确定多义词的含义译准多义词,除要注意积累多义词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尤其是要掌握常见一词多义的典型例句外,还要注意:①利用上下文推断实词的具体含义,把推断出来的词义代入语境看是否合情合理;②略知词义引申知识,一词多义基本属于词义引申,有其规律,认识这种由本义出发加以引申的规律,有助于揣摩推断词义。
(3)依据语法判定活用词并译到位翻译活用词,方法有二:其一要根据语法准确判断。
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多种语法特征:两个名词连用,其一必活用为动词;“而”前或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之”前“所”后、副词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等等。
其二是译到位。
何谓译到位?必须用一套用语把它在语境中的词性连同词义译出来。
例如,①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
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汉语的名词。
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
二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
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
②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等词语。
③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
④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必须在其后加上相应的名词(人或物)。
(4)多方推断疑难词在翻译中肯定会遇到疑难词语,对此,不必害怕,因为它要考查的是你的临场推断能力。
所以要学会借助多种方法来推断词义。
常用的推断方法有:①语境推断,②语法推断,③对称推断,④字形推断,⑤成语推断,⑥邻字推断,⑦通假推断,⑧课本推断。
当然,推断只是推断,要确保推断出来的意思正确,必须多种推断方法综合使用,尤其必须把它代入原句中看是否合乎上下文的意思。
2.文言虚词理解到位(1)结合句子语法结构来判断文言虚词的词性判定虚词词性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立足语句,根据句子提供的语境来推断虚词的词性。
如下面两个句子:①落霞与.孤鹜齐飞。
②相如闻,不肯与.会。
两句都有“与”,但“与”所处的位置不同。
①“与”在“落霞”和“孤鹜”两个名词中间,这两个名词明显是两个并列的成分。
据此判定“与”应该是连词。
②“与”在能愿动词“不肯”和动词“会”之间,可以有两种猜测:一是作动词,“参与”的意思,“与会”这个词也能说得通;一是作介词,“同”“跟”的意思,后面省略代词“之”,代廉颇。
再结合上下文语境,我们可以推断“与”应该是介词,解释为“同”“跟”。
(2)结合语境来推断词义及用法如下面六个句子: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
④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⑤赂秦而.力亏。
⑥吾尝跂而.望矣。
①“侣鱼虾”与“友麋鹿”是两个并列的成分,颠倒次序也不会影响句意,故可以确定这里的“而”表并列关系,译为“又”“并”。
②“博学”是对君子的要求,“日参省乎己”是在博学基础上的更高要求,所以这里的“而”表递进关系。
③先“缚”广武君,然后把他送到戏下,两个动作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所以“而”表承接关系。
④周围都已“无所见”,照理可以回去了,但“犹不欲归”,转折关系非常清晰,“而”表转折关系。
⑤六国“力亏”的原因在于“赂秦”,“而”表因果关系。
⑥“跂”这个动作是对“望”的进一步详细的描绘,并且有主次关系,“望”是主要动作,“跂”是修饰动作,所以“而”表修饰关系。
由此我们就能明白:虚词的用法与词义,是语境赋予的;脱离了语境,那虚词就失去了实在的意义。
3.特殊句式翻译到位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中正常句式语序不同的句式。
《考试说明》列出四种: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另有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等。
特殊句式要靠平时积累:①熟记典型例句。
熟记典型例句,有助于掌握常见句式。
如被动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善于总结。
充分利用已熟悉的特殊句式的经典范例,归纳总结文言句式的一般规律,逐步掌握文言句式的知识。
如介宾短语后置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以……”的形式,如“申之以孝悌之义”;“于……”的形式,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临场翻译中,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抓住标志,判断类型。
几乎所有的特殊句式都有一定的语言标志,要会利用这些语言标志快速准确地判断句式。
②掌握特殊句式的特殊译法。
几乎每一种特殊句式都有特殊的译法。
a.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
b.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
c.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固定的句式调到位。
如介宾短语后置,译时要调到动词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都要恢复原位。
d.省略句: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分,确保句意通顺。
e.固定句式(结构):千万不要硬译,它有固定的译法,须在平时掌握好。
这里重点谈谈省略句的翻译。
省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古代语言的一个特点。
省略句是翻译中的一大难点,因为省略现象普遍而复杂,且很难找到鲜明的标志,不像判断句、倒装句等一样容易判断。
这些省略成分在翻译中如果不补充出来,就很难达到现代汉语表意清楚、表达流畅的要求。
因此,补出省略成分是使文意通顺的关键。
省略句的类型复杂多样,怎样才能在阅读实践中准确判断省略句呢?怎样准确补充成分,翻译出精确的意思呢?①译出省略,须回归语境,把握语境是根本。
例如2012年大纲全国卷译句“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中“颁示”的主语是谁?从该句看,主语似乎是“郭浩”,但郭浩是“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只兼职一个“永兴军路经略使”,怎能“颁示诸路”呢?所以,这里的主语应是“朝廷”。
②积累常见省略句型,灵活判断运用于翻译。
最常见也最常考的省略句主要有:a.省略主语,b.省略动词后或介词后的宾语,c.省略介词“于”或“以”。
1.(2015·全国Ⅰ,7)原文见本书P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文:(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今清河张君梦得不以谪为患,窃收会计[注]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有删改)注会计:指征收钱粮等公务。
(1)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译文:(2)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译文: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陵,沛人也。
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
及高祖起沛,入咸阳,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
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
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
(1)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
译文:(2)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
译文:对点规范练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选自《颜氏家训·治家篇》)(1)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译文:(2)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译文: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势于下,法乎天也。
(选自宋·王禹偁《待漏院记》)(1)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译文:(2)是知君逸于上,臣势于下,法乎天也。
译文: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
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从种师道进筑葺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
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胁,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