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农杆菌转化方法

合集下载

农杆菌转化法详细过程

农杆菌转化法详细过程

农杆菌转化法详细过程
一、质粒的构建
1、结合胞外表达载体DNA片段:根据需要,挑选合适的质粒载体,通常是常用的pUC18或pUC19,然后从受体DNA片段中提取事先选择好的促进脱附酶及其他酶结合位;
2、PCR扩增:使用上述质粒模板进行PCR扩增,以获得清洁的受体片段;
3、克隆:把扩增片段和质粒模板克隆到同一质粒中,然后克隆到载体存储库中,以创建定向载体用于后续研究。

二、原核转化
1、准备转化粒菌:在装满氯化物的快速离心管中,将转化菌株(一般为质粒转录系) 用冰凉的悬浮液制成2X数量的悬淋液;
2、增加plasmid 质粒:在用有抗生素控制的细菌方法中,增加转换用材料,如plasmid质粒,磷酸二钙和CaC1₂,以及可能的其他试剂;
3、原核转化:将上述的悬浮液(AP出水液)添加到悬淋液中,然后加入CaC1₂和磷酸二钙,用低频超声处理混合液使其充分作用10分钟;
4、选择转化的细胞:将处理过的转化液投入加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然后将这些细胞培养到辅助抗生素中,以选择转化的细胞,在抗生素抑制剂中,该细胞会死亡;
5、筛选和鉴定:原核基因转换后,体外状态选择一般会获得若干转换抗性的菌株,最终进行PCR、测序或其他方法以鉴定突变体,以确定该菌株具有最终突变基因。

农杆菌转化法的操作步骤

农杆菌转化法的操作步骤

农杆菌转化法的操作步骤农杆菌转化法呀,这可是个很有意思的技术呢!咱就来说说它的那些步骤。

先得准备好你的受体材料,就像厨师要准备好食材一样。

这受体材料可以是植物的各种部位,比如叶片啦、茎段啦等等。

你得把它们弄得干干净净、健健康康的,这样农杆菌才愿意和它们亲近呀!然后呢,就是要培养出厉害的农杆菌啦。

这些小家伙们可是转化的关键呢!把它们放在合适的培养基里,让它们茁壮成长,就像养孩子一样精心照料。

等农杆菌长得壮壮的了,就该让它们和受体材料来个亲密接触啦。

把受体材料泡在农杆菌的培养液里,就好像让它们一起洗个澡。

这时候啊,农杆菌就会悄悄地把它们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受体材料啦,是不是很神奇?就好像是在偷偷地传递秘密一样。

接下来可不能大意哦!要给它们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让转化能够顺利进行。

温度呀、湿度呀都要控制好,可不能让它们受委屈了。

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得检查检查转化的效果啦。

看看受体材料有没有成功地接受了农杆菌带来的新遗传信息。

这就像是考试看成绩一样,紧张又期待呢!要是转化成功了,那可真是太棒啦,就好像中了大奖一样开心。

要是没成功呢?别灰心呀,咱再来一次!就像走路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走一样。

多试几次,总会成功的嘛!你说这农杆菌转化法像不像一场奇妙的冒险?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它能让我们把一些好的基因导入到植物里,让植物变得更优秀、更强大。

这多有意思呀!就好像我们是植物的魔法师,能赋予它们神奇的力量。

而且哦,通过农杆菌转化法,我们可以培育出各种各样有特殊功能的植物呢!比如抗病虫害的呀,或者能生产特殊物质的呀。

这对农业、对我们的生活都有着很大的意义呢!所以呀,大家可别小看了农杆菌转化法,它可是个很厉害的技术呢!好好掌握它,就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好处和惊喜哟!。

水稻转化方法

水稻转化方法

水稻转化方法1.愈伤组织的诱导选取成熟良好、饱满、无霉变的籼稻种子,用糙米机或人工方法去掉种子的内外粰,保留胚的完整性。

先用75%酒精消毒1 min,再浸泡于40% NaClO+0.1% Tween 20 溶液,并置于100 rpm的摇床上消毒30 min。

在超净工作台上,消毒后的去粰种子用无菌水洗涤5次以上,洗净后转移至装有无菌吸水纸的培养皿中吸干水分,再将去粰种子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

培养条件为32℃,持续光照(100 mole m-2 s-1)。

30天后即可得到较好的愈伤组织用于转化。

2.农杆菌的准备农杆菌选用水稻转化中常用的菌株Ag10。

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通过电激转化法转入农杆菌Ag10,选取阳性菌株,再将阳性菌株划线于含合适抗生素的YEB固体平板培养基中,于28 ℃暗培养3天。

3天后,用接种针挑取米粒大小的农杆菌震荡悬浮于装有100 mL AA 浸染培养基的150 mL灭菌三角瓶中,以此作为愈伤组织的农杆菌浸染液。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杆菌应充分分散,而且浓度不能太大(OD600=0.1),否则后续的脱菌效果不好。

3.愈伤组织和农杆菌的共培养挑取诱导30天并且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长出的水稻芽与种子去掉)浸泡于装有100 mL 农杆菌浸染液的150 mL灭菌三角瓶中(在加入愈伤前,先加入150ml的AS,使AA液中AS的浓度为30mg/L),摇动5min。

同时,在共培养基平板上预先垫1张无菌滤纸,用1 mL 的AAM浸染培养基打湿,并除去气泡。

然后将浸染5 min后的愈伤组织用无菌滤纸吸干,置于垫了滤纸的共培养基上于25℃黑暗培养3天。

4.农杆菌的洗脱将共培养3天后的愈伤组织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先用无菌水洗涤4-5次,直至洗液清澈透明为止。

加入过滤灭菌的400 mg/L羧苄青霉素溶液适量,于摇床上100 rpm 震荡洗涤25 min。

然后倒掉洗液,继续用羧苄青霉素溶液洗愈伤3-5次,再加入适量羧苄青霉素溶液,于摇床上100 rpm 震荡洗涤25 min,然后倒掉洗液,继续用羧苄青霉素溶液洗愈伤3-5次,最后用无菌滤纸将愈伤组织吸干。

农杆菌转化流程

农杆菌转化流程

农杆菌转化流程农杆菌转化流程一、农杆菌转化前准备1、必需用到的实验资料(1)转录质子DNA:需要准备好转录质子DNA,一般是由特定的宿主表达稳定贮存的转录质子DNA,或从基因构建中可以获得。

(2)农杆菌载体:以合成DNA或者从宿主菌株中获得的农杆菌载体,其中可以放置表达构建,并且有足够的特殊的鉴定序列(如PCR、Restriction digest),可以鉴定它在农杆菌中的位置。

(3)其它实验质子:比如抗性菌株、生物毒素、和其它的必需的分子质子,也可以从宿主中获得。

2、建立农杆菌转化流程(1)根据转录质子DNA、农杆菌载体和实验质子的特性,建立转化流程,确定各项步骤的操作条件。

(2)根据实验室的条件,准备好相应于上述农杆菌转化流程的实验室基础设施,如冰箱、催化器及其他必须用到的实验用品。

3、准备农杆菌显微镜试剂准备好能够激活农杆菌的显微镜试剂,比如,酶共沉淀染色液,用于检测农杆菌的运动能力; UV诱导染色液,用于分析表达的转录质子pDNA在农杆菌中的分布情况;以及抗性染色液,用于分析表达的转录质子pDNA是否具有抗性。

二、农杆菌转化操作1、消毒操作消毒操作是农杆菌转化最重要的一步,需要准备好消毒设备,以及配备灭菌盘、戴手套等安全措施,严格按照安全操作步骤,进行消毒操作。

2、培养基及农杆菌培养将农杆菌放入合适的培养基中,细菌以合适的温度培养,直到细菌数量达到目标为止。

3、农杆菌转化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步骤,进行农杆菌转化操作,以及对转录质子DNA、农杆菌载体和实验质子的配比等操作,最终完成农杆菌转化操作。

4、农杆菌筛选将转化后的农杆菌通过显微镜试剂以及其他实验方法进行筛选,确定转化的成功率和转录质子DNA的表达水平。

5、农杆菌转化文库构建将转化成功的农杆菌进行分离,收集多个样本进行文库构建,用于后期实验,或者进行其它实验。

农杆菌转化法原理

农杆菌转化法原理

农杆菌转化法原理农杆菌转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植物基因转化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农杆菌在植物体内引起植物细胞的转化,使外源基因被导入植物细胞内,从而实现对植物基因的改造。

这项技术在农业生产和基因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改良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抗病虫害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

首先,将含有外源基因的质粒DNA导入到农杆菌的Ti质粒中,然后将农杆菌与植物组织接触,使其感染植物细胞。

农杆菌通过其特殊的毛状附着器将Ti质粒转移到植物细胞内。

2. 植物细胞内基因导入。

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后,Ti质粒中的外源基因会被转移到植物细胞内。

这些外源基因可以是对抗病虫害、提高产量或改良品质的基因,通过农杆菌的介导,成功导入到植物细胞内。

3. 外源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

一旦外源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内,它们会与植物细胞的染色体发生重组,将外源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

这样,外源基因就成为植物细胞的一部分,可以被遗传到后代植物中。

4. 外源基因表达。

一旦外源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它们就会开始在植物细胞内进行表达。

外源基因的表达可以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比如抗病虫害、耐逆境等,从而实现对植物性状的改良。

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简单清晰,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植物基因的改造,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农杆菌转化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作物的抗病虫害、耐逆境等性状的改良提供了有效途径。

总的来说,农杆菌转化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基因转化技术,其原理清晰,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因此在农业生产和基因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农杆菌转化法将会为农业生产和作物改良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一.愈伤组织的培养1.愈伤组织的诱导成熟水稻种子去壳,用70%酒精处理2min,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25%次氯酸钠消毒处理15min,无菌水冲洗5~6次,将种子转到灭菌的培养皿上,于超净工作台上吹干。

接种到诱导培养基N6AD2.5上,28℃暗培养至长出愈伤组织(10 d左右)。

2.继代培养用无菌镊子将愈伤组织转移到继代培养基N6AD2上,28℃暗培养10 d。

继代培养两次后待用。

二.农杆菌的转化及培养1. 取农杆菌LBA4404感受态细胞于冰上融化,并在冰上取50uL感受态细胞于电击杯中,加入2.5uL pHB质粒,冰浴30min,电击,向电击杯中加入800uL SOC 混匀,将混匀后的液体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28℃,200rpm,振荡培养2h,13000rpm离心5min,去掉大部分上清液,用200uL枪头吹打悬浮,涂板于YEP(Rif 50mg/L, Kan 50mg/L)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至长出菌落。

2. 挑取单菌落于5mL YEP(Rif 50mg/L, Kan 50mg/L)液体培养基中,200rpm振荡培养过夜,取2mL过夜培养的菌液于100mL相同的YEP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至OD600=0.5,5000rpm离心5min收集细胞,用N6A CO液体培养基重悬。

三.浸染与共培养1.选择生长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用无菌镊子将其适当夹小,创造伤口,然后放在无菌烧杯中用菌液浸泡,一般浸染时间为10~30min,浸染时要不是摇动。

2.倒掉菌液,将愈伤组织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去多余菌液。

3.将吸干菌液的愈伤组织置于铺有一层无菌滤纸的N6A CO固体培养基上,26℃暗培养2~3天,直至愈伤组织上出现少量菌斑为止。

四.脱菌与筛选1.共培养的愈伤组织放在广口瓶中,用无菌水清洗至清澈;2.浸泡于含500mg/L Cef 的N6A CO液体培养基中,在摇床上中速振荡30~60min;3.弃液,将愈伤组织用无菌滤纸吸干或放在超净工作台上吹干后接放在一筛培养基上,26℃暗培养3周,再转入二筛培养基上26℃暗培养3周。

水稻的遗传转化

水稻的遗传转化

水稻的遗传转化1)种子消毒:用75%乙醇浸泡去皮的水稻种子1min(剧烈摇动),再用2.5%的次氯酸钠分别处理两次,每次1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后均匀铺于诱导培养基上,不宜过多,一个培养皿大概14-20粒。

2)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消毒好的成熟种子在诱导培养基上28℃暗培养25-28天。

待愈伤组织长至合适大小,在培养基中来回剧烈摇动几次,使一些小块愈伤从大的组织块上脱离,从中挑选光滑、淡黄色、较硬、大小在2-3mm的胚性愈伤,均匀铺放在继代愈伤培养基上,28℃避光培养7-8天,即可用于农杆菌转化。

3)农杆菌介导的水稻愈伤组织转化及共培养:刮取已活化3天的农杆菌,放入液体共培养培养基中,用力打散,置摇床摇培0.5-2h,使得菌液的OD600在0.1-0.15(0.125最宜)之间。

将挑选的愈伤组织小粒放入已加农杆菌的液体培养基中,轻轻摇动几次,放置15-20min。

倒去菌液,用无菌滤纸吸干均匀的铺在已加滤纸的共培养基中。

愈伤在共培养培养基中22℃条件下暗培养3天。

4)转化愈伤组织的选择培养:共培养后的愈伤先用灭菌水洗涤三次,后用含头孢500mg/L的灭菌水浸泡30min,期间轻轻摇动,之后用滤纸吸干,均匀铺放在选择培养基上,28℃暗培养10天,之后进行第二次筛选,挑选淡黄色、生长状态良好的愈伤,均匀铺放在含潮霉素和头孢的选择培养基中,28℃暗培养15天。

5)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挑选黄色、圆形的愈伤组织,均匀铺放在预分化培养基上,28℃暗培养7天。

之后挑选生长状态良好、淡黄色的胚性愈伤,放入分化培养基上,28℃光照培养30-60天左右,直至转基因小苗长出。

中间每隔25天左右将愈伤转移到新鲜的分化培养基上。

6)水稻的壮苗培养与移栽:将长出的小苗去掉周围的愈伤,在无菌条件下转移到1/2MS的壮苗培养基中,使根部浅插入培养基中,28℃光照培养(14h光/10h暗)。

当苗长至瓶口、约10cm以上时,打开瓶口所覆塑料膜,瓶内加入约1/3 的水,使苗暴露于空中炼化培养。

农杆菌转化实验步骤

农杆菌转化实验步骤

农杆菌转化实验步骤
农杆菌转化实验步骤
农杆菌转化是一种常用的基因转移技术,可以将外源DNA导入植物细胞。

下面是农杆菌转化实验的基本步骤:
1. 制备农杆菌:首先,选择适合的农杆菌株,常用的是农杆菌株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接种农杆菌于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至合适的生长期。

2. 构建质粒:在进行转化实验前,需要构建包含目标基因的质粒。

质粒可以通过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扩增、限制性酶切和连接等方法来获得。

3. 准备细菌:将构建好的质粒转化到农杆菌中。

通常采用电穿孔或热激方法,使质粒能够进入农杆菌内。

4. 感染植物:选择适当的植物愈伤组织或幼苗作为接受体,将其暴露在含有农杆菌的培养基中。

农杆菌会侵入植物细胞,并将质粒转移
到植物基因组中。

5. 抗生素筛选:转化后的细菌通常在培养基中含有特定抗生素。

将被转化的植物细胞接种于含有抗生素的选择培养基中,该抗生素能够选择出已转化的细胞。

只有具备目标基因的细胞能够生长并形成抗性。

6. 再生植物:选定抗生素抗性的植物细胞,进一步培养和处理以促进其发育和增殖。

通过激素处理和适当的培养条件,可以使其分化成完整的植株。

7. 验证转化:最后,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和Southern blot 分析,来确认转化的植物是否成功地获得了外源基因,以及其在植物细胞中的表达。

农杆菌转化实验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可用于植物基因工程及改良研究。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成功将目标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以获得具有所需性状的转基因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1NB基本培养基(右边的为N6,大量相同,加glycine甘氨酸2 mg/L)KNO3 2830 mg/L(NH4)2SO4 463 mg/LKH2PO4 400 mg/LMgSO4.7H2O 185 mg/LCaCl2.2H2O166 mg/LFeSO4.7H2O 27.8mg/L 5.6Na2EDTA 37. 5 mg/L 7.5MnSO4.4H2O 10 mg/L 27.8H3BO3 3 mg/L 1.6ZnSO4.7H2O 2 mg/L 1.5Na2MoO4.2H2O 0.25 mg/L 0.25CuSO4.5H2O 0.025 mg/L 0.025CoCl2.6H2O 0.025 mg/L 0.025KI 0.75 mg/L 0.8盐酸硫胺素thiamine CHL VB1 10 mg/L 0.1盐酸吡哆醇pyridoxine-CHL VB6 1 mg/L 0.5烟酸nicotinic acid 1 mg/L 0.5肌醇myo-inositol 100 mg/L 100水解酪蛋白300 mg/L谷氨酰胺500 mg/L脯氨酸500 mg/L蔗糖30,000 mg/LPHytagel 2.6 mg/LpH 5.8Basic培养基B N6(大量)50ml (20倍)A Ms-Fe盐10-20ml(100倍)CH 0.3g/LS B5 macro 10ml (100倍)phytogel 4g/L或agar 8g/L I B5 vita 10ml (100倍)sucrose 30g/LC proline 0.5g/L glutamine 0.5g/LN6 (大量梗稻种子) 终浓度母液(20倍) 终浓度母液(20倍)培KNO32830mg/L56.6g/L Mg SO4.7H2O185 mg/L 3.7 g/L养(NH4)2SO4463 mg/L9.26 g/L CaCl2.2H2O 166 mg/L 3.32 g/L基KH2PO4400 mg/L8.00 g/L制备1 KNO3, (NH4)2SO4, KH2PO4同时倒入烧杯,加水搅拌, 使之完全溶解.2 Mg SO4.7H2O 先溶于加了100ML水的烧杯中溶解后再缓慢倒入1中,边倒边搅, 不能有沉淀.3 CaCl2.2H2O的配制同Mg SO4.7H2O4 配好后放于棕色瓶4℃保存MS(大量籼稻种子)终浓度母液(20倍) 终浓度母液(20倍)培KNO31900 mg/L38g/L Mg SO4.7H2O 370 mg/L7.4 g/L养NH4NO3 1650 mg/L33 g/L CaCl2.2H2O 440 mg/L8.8 g/L基KH2PO4170 mg/L 3.4 g/L制备1 KNO3, NH4NO3, Mg SO4.7H2O同时倒入烧杯,加水搅拌2 KH2PO4先溶于加了100ML水的烧杯中溶解后再缓慢倒入1中,边倒边搅,3 CaCl2.2H2O同KH2PO44 配好后放于棕色瓶4℃保存Ms(大量花药用)终浓度母液(20倍) 终浓度母液元素KNO32830mg/L56.6g/L Mg SO4.7H2O 370 mg/L7.4 g/L培养(NH4)2SO4 231 mg/L 4.62 g/L CaCl2.2H2O 160 mg/L3.2 g/L基KH2PO4641 mg/L12.82 g/L制备1 KNO3, (NH4)2SO4, KH2PO4同时倒入烧杯,加水搅拌2 Mg SO4.7H2O 先溶于加了100ML水的烧杯中溶解后再缓慢倒入1中,边倒边搅,不能有沉淀.CaCl2.2H2O的配制同Mg SO4.7H2O3 配好后放于棕色瓶4℃保存YM脓杆菌培养基KH2PO4 0.5g/L Mannitol 10g/L L-Glutamine2g/LNaCl 0.2g/L M g SO40.2g/L Yeast extract0.3g/LAgar 15g/L PH=7.0诱导愈伤、继代培养基basic+2,4-D(2mg/L) PH=5.8共培养培养基液体:N6(大)+Fe+B5(micro)+B5(vita)+ sucrose(前四项与basic相同)+ 肌醇2g/L+ CH500mg/L+phytogel+0.1%AS固体:N6(大)+Fe+B5(micro)+B5(vita)+ sucrose(前四项与basic相同) + 肌醇2g/L+ CH500mg/L+2,4-D (2mg/L)+ phytogel +0.1%ASPH=5.5 加2,4-D前后都要调PH值.灭完菌,温度降下来后加AS筛选培养基诱导愈伤+cef(300mg/L)+hyg(50mg/ml) PH=5.5一筛,二筛的cef,hyg的浓度依次逐渐下降分化1: basic+KT(4mg/L)+NAA(0.25mg/L)+cef(300mg/L)+hyg(50mg/L)培养2: basic+KT(0.5mg/L)+NAA(0.25mg/L)+6-BA(2mg/L)+cef(300mg/L)+hyg(50mg/L)基PH=5.8分化培养基NB培养基:6-BA,2.5mg,NAA,0.25mg,KT,0.5mg壮苗培养基(生根)sucrose 30g/L N6 25ml/L MS-Fe盐10ml/LB5vita 10ml/L agar 7g/LMS-Fe盐(必须单独配制,否则会沉淀,用鳌合铁)终浓度母液(100倍)FeSO4.7H2O 27.8mg/L 2.78g/LNa-EDTA 37.5mg/L 3.75g/L制备1 FeSO4.7H2O溶解于水, Na-EDTA溶解于热水,将两者混合定容,于微波炉中加热,煮沸,颜色变深,冷却到室温,补水, 棕色瓶4℃保存2,4-D母液(1g/ml) 用无水乙醇溶解2,4-D后缓慢加入到H2O中,搅拌,如产生沉淀,则重配.配好后4℃保存NAA母液(1g/ml) 用1N KOH 溶解NAA,用水稀释定容, 4℃保存PAA母液(1g/ml) 用无水乙醇溶解加H2O搅拌,定容,4℃保存6-BA母液(1g/ml) 用HCl溶解, 加少量HCl后,用玻棒研磨成糊状,再加HCl使之完全溶解AS(乙酰丁香酮)用DMSO直接溶解定容19.62mg/ml,分装到无菌小管KT 母液(5mg/ml)用1NKOH溶解,用水稀释定容到10ml,过滤灭菌后分装到EP管中,冰冻保存B5 vitamin终浓度母液(100倍) 终浓度母液(100倍)肌醇100mg/L 10g/l Nico-acid 1mg/l0.1g/lpyrido(B6) 1 mg/L 0.1 g/l thiamin(B1) 10 mg/L1 g/l棕色瓶4℃保存(每次配100ml为好), 肌醇在配培养基时,加入到培养基中B5(micro)KI 0.75mg/L H3BO3 3.0mg/L MnSO4 10mg/L ZnSO4 2.0mg/LNa2MnO4.2H2O 0.25mg/LCuSO40.025mg/L CoCl20.025mg/L程序1.种子去皮,挑成熟完整健康的种子2.用70%乙醇清洗浸泡2-3分钟,洗3-4次,用0.1%升汞浸泡20-40分钟3.无菌水洗3至4次4.置于虑纸上吹干,吹3小时以上5.摆放到诱导愈伤培养基上,黑暗中培养15-20天,直到长出黄色较大的愈伤6.剥下愈伤,转至继代培养基上,黑暗培养2周7.共培养。

脓杆菌与愈伤在液体共培养基中轻轻摇培30分钟,转至共培养基(用虑纸盖住培养基)上,吹风3-4小时。

黑暗培养3天8.转至筛选培养基上,吹风吹干。

黑暗培养2周。

转至二筛培养基上,黑暗培养2周,直到长出新的愈伤。

9.转至分化培养基上,黑暗培养一周。

然后明暗交替(16小时:8小时)10.剪苗后,转至生根壮苗培养基上11.移苗到温床,田间。

方法2水稻转化(来自文献/content/nt36q44450563406/fulltext.pdf)For rice transformation, mature rice seeds were de-husked and sterilised with 3% sodium hypochlorite (30 min). The seeds were thoroughly washed three times with sterile distilled water and transferred onto MS basal medium (Murashige and Skoog 1962) containing 500 mg/l proline, 300 mg/l casein hydrolyte, 2 mg/l 2,4-dichlorphenoxy acidic acid (2,4-D) and 30 g sucrose, for 1 week. The freshly induced calli were dipped in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GL1 strain) and transferred onto NB medium (N6 macro-elements, B5micro-elements) containing 500 mg/l proline, 300 mg/l casein hydrolysate, and 30 g sucrose. After co-cultivation with Agrobacterium (no dim light, 28℃, 2 days), the calli were transferred onto NB medium containing 2 mg/l 2,4-D, 120 mg/lG418, and 500 mg/l Cefotaxime. The resistant calli were subcultured on fresh plates at 2-week intervals for 4 weeks, and then transferred onto MS medium containing 0.2 mg/l anaphthalene acetic acid (NAA), 3 mg/l 6-benzylaminopurine (6-BA) and 150 mg/l G418 until shoots regenerated. Shoots were transferred onto 1/2 MS medium containing 0.5 mg/l NAA for rooting and further growth. The transgenic plants were grown in the field or at 28℃under a 16/8 h light/dark cycle in the greenhouse.配置1升诱导培养基:1.水解酪蛋白300 mg/L2.谷氨酰胺500 mg/L3.脯氨酸500 mg/L4.肌醇100 mg/L5.蔗糖30g/L6.PHytagel 2.6 mg/LN6大量50毫升,B5微量5毫升,B5维生素5毫升,铁盐毫升,2,4-D母液2毫升,pH 5.85.1 水稻转化受体的准备5.1.1水稻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取开花后12-15 天左右的水稻幼穗脱粒,用清水漂去秕粒,用70%乙醇浸泡1-2分钟,然后用加有几滴Tween20的1.25%的次氯酸钠溶液(活性氯含量为1.25%)浸泡90分钟,进行表面灭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