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究与专利策略

合集下载

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创新药物的开发

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创新药物的开发

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创新药物的开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新型药物的研究和创新药物的开发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型药物的研究方法和创新药物的开发策略,以及其对医学领域和社会的影响。

一、新型药物的研究方法1.1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评价新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和严谨的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可以获得新药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相关数据,对药物进行全面评估。

1.2 分子模拟分子模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药物研发的重要方法。

通过构建分子模型和计算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预测药物分子的结构和活性,为后续的实验设计提供指导。

1.3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型药物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改变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和药物靶点。

二、创新药物的开发策略2.1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创新药物开发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展过程的深入研究,鉴定关键靶点,并设计相应的药物分子以实现精准治疗效果。

例如,癌症治疗中的靶向药物,能够将药物精确送达肿瘤组织,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2.2 多靶点药物传统药物通常通过单一的机制来实现治疗效果,而多靶点药物则能够同时作用于多个靶点,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多靶点药物的开发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靶点的选择、药物分子的设计和合成等。

2.3 合作研发创新药物的开发往往需要多个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

通过共享资源、互相学习与交流,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

此外,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也对创新药物的开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新型药物的影响3.1 治疗效果的提升新型药物的研究和创新药物的开发,将有力推动医疗领域的进步和治疗效果的提升。

新药的研发不仅能够开创全新的治疗途径,提高疗效,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降低治疗的副作用。

3.2 经济的发展新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对于经济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药物研发中的新技术和策略

药物研发中的新技术和策略

药物研发中的新技术和策略引言药物研发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旨在开发出安全、有效的新药物。

这需要精密的科学技术和有效的策略,以应对药物研发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技术和策略,帮助药物研发人员创新并开发出更多的新药。

一、基于基因组学的药物研发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表型与基因组的相互作用。

这为药物研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领域。

药物研发人员可以利用基因组学技术来标识药物治疗特定基因型的患者,同时还可以了解药物与基因组之间的相互作用。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选择药物治疗的概念被称为个性化医疗。

基于个性化医疗的策略可以缩短药物研发周期,并最大程度地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

二、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的各个方面。

通过利用AI技术分析大量的药物研究数据,研究人员可以确定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

AI技术还可以模拟药物与目标分子的相互作用,从而加速药物筛选和优化的过程。

近年来,研究人员也开始使用AI技术来研究药物的安全性。

AI技术可以预测新药物与人体内的其他生化分子的相互作用,以确定是否会引起不良反应。

三、联合药物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是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来治疗同一疾病的治疗策略。

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并且可以降低药物治疗的费用。

联合药物治疗需要经过详细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和严格的安全性评估,以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四、单克隆抗体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是一种通过克隆特定抗体基因来生产的药物。

这种药物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性,能够针对特定的靶点,从而降低其他组织和细胞的损伤。

单克隆抗体药物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治疗免疫性或炎症性疾病。

当前已经有很多单克隆抗体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并且被认为是未来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五、转化医学转化医学是将基础科学研究的发现转化为临床治疗的过程。

转化医学通过加速药物研发的过程,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并且缩短了新药物研发的时间。

新型药物研发中的新策略与新技术

新型药物研发中的新策略与新技术

新型药物研发中的新策略与新技术近年来,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新型药物研发的进展,新技术与新策略不断涌现。

这些新技术和新策略需要在研发、制造和临床试验等多个环节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从而在临床治疗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基因编辑技术——改变药物研发极境1、什么是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基因工程技术,用于直接编辑一个个基因,对DNA进行精确定位编辑,非常精准和高效。

该技术可以用于利用基因修改或修复遗传疾病基因,以及增强或削弱细胞内基因表达水平,从而创造更好的健康状况和医学效果。

2、如何应用于药物研发?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开发定制功能性药物,例如,克服药物耐药性和剂量问题,通过编辑基因使机体反应独特的药物分子。

与传统的药物研发方法相比,这种定制药物的生产周期更短,效果更好,成本更低,而且减少了许多潜在的副作用。

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加速药物开发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助于创造新型的、优异的药物分子,通过模拟和预测药物分子和细胞膜的相互作用,以避免许多传统方法遇到的问题。

1、克服一些瓶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可以帮助药物分子更好地突破血脑屏障,并提高细胞内药物分子能够逃避被降解的先天性问题。

2、如何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还可以帮助筛选药物基因组和细胞组的合并,以快速解决常规药物试验遇到的瓶颈。

这就提高了药物的成功率、缩短了开发周期和降低了研发成本。

例如,如果发现某种药物在人类细胞上阻止HIV向它的宿主细胞复制,则可以对药物分子进行解码并通过计算机算法找出可能的运输分子,然后对新的药物分子进一步测试。

三、大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细胞和生物大数据分析是一个能够观察细胞生长和代谢原理、理解药物作用机制的分析业务。

通过大量的分析和数据挖掘,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药物适应症,预测药物的有效性和药物的价格等信息。

1、大数据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大数据在制药过程中可以用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和生物学,提高药物的生产效率,以便更快地找到、测试和推广新药物。

创新药物研发的技术策略研究

创新药物研发的技术策略研究

创新药物研发的技术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药物研发技术层出不穷。

在创新药物研发方面,技术策略为成功研发的关键,因此不断寻求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研发风险更小的技术策略,是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趋势。

一、目标定位和策略选择首先,确定药物研发的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目标定位不仅包括疾病类型的选择,也包括治疗手段的选择。

一般来说,针对一些慢性病、罕见病、严重疾病等药物市场比较稳定,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领域,值得引起研发企业的关注。

此外,药物研发还需要考虑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确保研发出来的药物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好的疗效,同时不会给患者带来副作用等不良反应。

在确定目标之后,选择合适的研发策略也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药物研发初期,可以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和分子模拟技术,以此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力的化合物; 然后通过临床试验和分子进化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优化化合物,最终研发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

二、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应用目前,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是药物研发的主要工具之一。

通过基因组学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筛选出具有潜力的靶点,从而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生物信息学技术则可以通过对已有基因组信息和临床试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快速准确地发现新型靶点和药物。

例如,脑血管病领域的药物研究,已经广泛地采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目标的发现和筛选。

首先,利用大规模基因测序技术,快速筛选出与脑血管病相关的基因;接着,通过分子模拟等技术,筛选出与这些基因相互作用的化合物,最终研发出具有治疗效果的药物。

三、高通量筛选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高通量筛选技术是一种有效、快速的新药筛选方法。

这种技术通过扩展特定生物靶点的库,大量分析筛选化合物的活性,从而快速在大量化合物中筛选出与特定靶点相互作用的高活性化合物。

例如,人类肿瘤新抑制剂T-3775440(T0408),就是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研究得出的。

专利与医药产业:新药研发中的知识产权策略

专利与医药产业:新药研发中的知识产权策略

专利与医药产业:新药研发中的知识产权策略近年来,医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这也引发了专利与知识产权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性。

专利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形式,保护了发明人的创新成果,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本文将从专利的意义、挑战以及保护策略三个方面来讨论专利与医药产业的关系。

首先,专利在新药研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药的研发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金。

而专利的存在保护了这些研发成果,为企业提供了合法的权益保障。

拥有专利的企业可以获得独家销售权,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专利还鼓励了企业进行更多的创新和研发,因为只有投入更多的创新能力才能获得更多的专利保护。

然而,专利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新药研发的过程十分复杂,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研究和验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而专利的有效期通常只有20年,这就意味着,企业在获得专利保护的同时,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市场认可和回报。

另一方面,医药市场竞争激烈,复方药物的研发时间和投入成本更高,新药的专利保护往往面临更大的挑战。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专利保护策略,提前规划和布局。

在面对专利保护挑战时,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保护知识产权。

首先,企业可以在新药研发早期就积极申请专利。

及早获得专利保护可以避免后期竞争中的知识产权纠纷。

其次,企业可以进行战略性的专利投资,即购买与自己研发方向相关的专利,以增强自身的专利布局和保护能力。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国际合作,寻求更广泛的专利保护。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专利合作是企业获取专利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

除了以上策略,企业还可以通过专利组合和专利策略来实现更全面的保护。

专利组合是指针对同一技术领域申请的一系列相关的专利。

通过专利组合可以形成技术上的壁垒,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而专利策略则是针对特定市场环境和需求制定的一系列专利管理措施。

例如,在发达国家市场中,企业可以采取更积极的专利执法策略,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利益;而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中,企业可以采取合理的技术转让和价格策略来促进市场发展。

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生物医药行业作为一个高度技术密集型的领域,对于研发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创新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一、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创新在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创新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主要包括药物开发、新技术应用和治疗方法改进等方面。

1. 药物开发生物医药行业的药物开发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从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到药物分子筛选、及临床试验等多个环节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研发创新在药物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2. 新技术应用生物医药行业不断引入新的科学技术,如基因编辑技术、蛋白质工程以及生物芯片等,来推动新药的研发和生产。

这些新技术应用的创新突破为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3. 治疗方法改进随着对疾病认知的加深和技术的发展,生物医药行业通过对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癌症治疗中的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引入,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二、知识产权保护策略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保护研发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变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1. 专利保护专利是最常见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之一。

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创新往往伴随着新药物、医疗器械或新的制造方法的发明。

通过申请专利,企业可以获得独家权利,防止他人在一定期限内侵犯其创新成果。

2. 商标保护生物医药行业中的企业往往通过商标来保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和产品标识,防止他人仿冒。

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商标保护对于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至关重要。

3. 保密措施对于生物医药行业中一些商业秘密或专有技术,采取保密措施是一种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公司可以通过签署保密协议、限制员工的知识流动等方式来防止机密信息的泄露。

4. 合作与许可合作与许可是一种常见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价值实现的方式。

新药研发的策略和方法

新药研发的策略和方法

新药研发的策略和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药的研发已经成为了医药行业的重中之重。

新药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以说是一项既充满挑战性又非常刻苦的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新药研发的策略和方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发新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研发的前期工作。

在开始研发之前,我们需要对疾病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

疾病的基本特征包括病因、病理、发病机制等,只有当我们深入理解疾病的基本特征,才能够设计出更加有效的药物。

其次,在药物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到药物的安全性。

我们需要通过进行多项实验,对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进行评估,以避免在药物试验中出现不可预知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考虑药物的适应症和用量,并制定相关的制剂。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药物进行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是药物研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充分的实验和试验,才能够对药物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速新药研发的过程。

最后,我们需要将新药推向市场,并建立良好的数据和信息系统,以追踪和统计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疗效。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市场的变化趋势和病患者的需要,并作出相应的药物改进。

总之,新药的研发是一项非常深奥的工作,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理解疾病的基本特征,并且高度关注药物的安全性和适应症。

在药物试验完成后,将药物推向市场,并建立良好的数据和信息系统来追踪和统计药物的使用情况,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只要我们坚持这些策略和方法,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开发出更加安全有效的新药。

新药研究与开发策略与技术

新药研究与开发策略与技术

新药研究与开发策略与技术1. 前言随着生物技术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药研究和开发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然而,新药研究和开发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策略才能成功。

本文旨在探讨新药研究开发的策略和技术,以期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2. 了解药物发现药物发现是新药研究和开发的第一步。

药物发现的主要目标是发现可用于治疗特定疾病的化合物。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基础、应用和转化研究。

基础研究是发现和理解生物学过程以及精确说明药物靶点和分子机制的过程。

应用研究是将这些基本的发现应用于特定疾病或症状的药物设计中。

转化研究是将实验室里的药物设计转化到患者身上,包括药物的临床试验和批准。

3. 新药研究开发的策略新药研究开发有许多策略可供选择,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主要策略:3.1. 靶点和结构基础药物设计靶点和结构基础药物设计是一种基于结构的启发式药物设计方法,它利用分子动力学仿真或结构生物学等技术,对药物靶点进行深入研究,以发现与靶点高度吻合的化合物。

3.2. 高通量筛选高通量筛选是一种使用自动化设备和大规模数据处理技术,通过测试数以千计的化合物来寻找潜在药物。

这一策略可以大大缩短研究时间。

3.3. 毒副作用驱动式设计毒副作用驱动式设计是一种利用药物面临的毒副作用,以启发式的方式设计药物的策略。

这一策略可以大大降低药物研发的成本和失败率。

3.4. 新奇新药挖掘新奇新药挖掘是一种基于天然产物或非传统来源发现新药的策略。

这一策略可以发掘不同的药物来源和机制,对于治疗一些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4. 新药研究开发中的技术新药研究开发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主要技术:4.1. 化学合成技术化学合成技术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来制备和改良化合物的技术,这种技术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非常重要。

4.2.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来生产和改善药物的技术。

生物技术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可以提高目标药物的产量和纯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制许可
药物用途与疾病诊断治疗方法
仿制药
化学药
生物药
专利文献的合理利用
如何读(写)专利
药品专利
周伟澄
知识产权
专利权 发明专利:药物研发 实用新型:制药设备 外观设计:药品包装
版权:新药注册资料,注册商标
药品专利
周伟澄
新药研发历程
临床研究
III 期临床 II 期临床 I 期临床 毒理学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发现活性 化合物 上市
构类型,有关结构的保护范围不可能包罗万象。 为me-too提供发展空间
界定他人现有专利的保护范围,以现有药物为先
导化合物,绕开专利,进行结构优化,发现新的 活性类似物
me-too(相对me-new)成功率高,投资少,但科学
性和市场独占性差
Me-too有可能后来居上。me-better, best in
药品专利
周伟澄
在研项目何时申请专利
上市 III 期临床 II 期临床 I 期临床 毒理学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发现活性 化合物
成盐,晶型专利 新工艺专利 组合物专利 新制剂专利
化合物专利 (核心专利)
后续专利 全方位覆盖 滚动式保护
药品专利
周伟澄
模仿性创新:me-too
原始创新药物的出现代表一种新的作
药品专利
周伟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 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 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 发展 第十一条:授权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 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 、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 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 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 得的产品
二修:2001年7月1日实施
三修:2009年10月1日实施
药品专利
周伟澄
青蒿素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发现
屠呦呦2011年9月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没有专利 中国上市产品有青蒿素、蒿甲醚、蒿琥酯 国外:蒿乙醚
H H3C O O O O O 3 H CH3 OR CH3 H3C O O O O H CH3 H CH3 4 5 6 R=CH3 R=C2H5 R=OCOCH2CH2COOH
药品专利
周伟澄
专利的重要性
项目开发:是否拥有专利已成为吸引
投资的重要条件 制药公司:专利拥有量及其“含金量 ”已成为评价该公司资产和股票价值 的重要指标 林肯:专利制度是往智慧之火浇利益 之油
药品专利
周伟澄
专利保护的对象:药物专利种类
化合物(产品):化学结构,包括晶型、
制剂处方及复方,(1985~1992年中国不 保护) 工艺:包括合成,制剂,生物,中药等 适应证
药品专利
周伟澄
产品的推陈出新:手性药物的开发
Astra-Geneca的质子泵抑
药品专利
周伟澄
上市的他汀药物
HO HO
R
O O
R
HO O H3C H3C H3C O CH3 H
R
O O
R
R
COO Na OH
S
+
HO
R
COO Na OH
R
+
O H3C CH3 H3C O H
O H3C CH3 HO O H
F CH3 N
CH3
CH3
CH3
CH3
lovastatin
HO
R
simvastatin
药品专利
周伟澄
专利的申请和授权程序
申请
18个月
国内: (申请号)
公开
(公开号CN)
审查
授权
(授权号ZL)
12个月内
国际: 申请PCT
30个月内
进入国家阶段
药品专利
周伟澄
有关的国际协议
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专利合作条约
欧洲专利公约
药品专利
周伟澄
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1883年3月20日诞生
Protection Certificate SPC) SPC期限=(专利申请日至药品首次上市日) 减5年 与美国相同,延长期不超5年
中国专利期不延长
药品专利
周伟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原版:1985年4月1日实施
一修:93年1月1日实施,扩大保护对象
(工艺到化合物),延长保护期限(15 到20年)
实用性:能够制造或者使用,产生积极效果
药品专利
周伟澄
新颖性6个月(美国12个月)的宽限期
《专利法》二十四条
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
出 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 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
应在提交申请时声明
药品专利
周伟澄
专利保护的限制
地域限制性:只有在某一国家申请并授权
后,才能取得这一国家法律保护。同一发明 有必要在世界多个国家申请专利 时间限制性 世界惯例:申请日起保护20年 美国 原:授权起保护17年 95年6月8日:与国际接轨 中国 1993年前申请日起保护15年 93年后与国际接轨
药品专利
周伟澄
美国专利期的延长
Waxman-Hatch Art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恢复
class
药品专利
周伟澄
模仿性创新的实例
抗溃疡药H2受体阻断剂 西咪替丁1977年上市 雷尼替丁(1981年上市)和法莫替丁(1985 年上市)疗效和安全性优于西咪替丁,雷 尼替丁于1988-1995年为全球最畅销药物
药品专利
周伟澄
Me-better:from norf to ciproflo
药品专利
周伟澄
专利保护的条件:三要素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不属于现有技术(申请日以前 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
个人就同样的发明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 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 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优先权日:第一次申请日 优先权:一年 创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 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COO OH
R
pravastatin sodium
HO
R
fluvastatin sodium
HO
R
COO OH
S
COO OH
S
F N CH3 CH3 O N H 2 Ca
2+
F CH3 N N CH3
Ca
2+
F
Ca
2+
N 2 2
H3C S N CH 3 O O
atorvastatin calcium
法 可就产品、用途和工艺三种专利中选择一种延 长,申请条件:产品专利未到期;所有专利未 延期 延长期=临床试验时间x1/2+FDA评审时间,但最 长不超过5年,并从上市算起,延长后整个保护 期不超过14年 事实上,仅药物的核心专利可延长,后续专利 不能延长
药品专利
周伟澄
欧盟专利期的延长
欧盟药品补充保护证书(Supplementary
药品专利
周伟澄
影响新颖性的因素
吸引资助和投资需要披露项目的信息
新药研发是多学科合作的系统工程,
涉及多个单位 临床研究的审评必须提供技术细节 与临床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科研人员“跳槽”
药品专利
周伟澄
申请优先与发明优先
课题“撞车” :A和B有相同项目,A立 题早,进展比B成熟,但A过于强调保 密,而B率先申请专利 中国(申请优先)专利权属于B 美国(发明优先),繁琐漫长的法律程 序来判定谁是该项目的最先发明者, 将改为申请优先
R R=CH2CH3 Norfloxacin R=CH2CH2F Fleroxacin R= Ciprofloxacin
药品专利
周伟澄
模仿性创新的实例
降血脂药物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
1987年,Merck的洛伐他汀上市,第一个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源自微生物 Merck半合成药物辛伐他汀1988年上市,BMS 的普伐他汀钠(源自微生物)1989年上市 全合成药物氟伐他汀钠(诺华,1994),阿托 伐他汀钙(辉瑞,1997),瑞舒伐他汀钙(阿 斯特拉,2003)和匹伐他汀钙(Nissan,2003) 疗效优于天然药物
投资回报
越接近上市时才申 请专利,所获得的 实际保护时间越长
10~15年,投资过程
临床前研究
药品专利
周伟澄
专利保护的条件:三要素
新颖性:申请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公开发
表、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 也没有申请并且记载在其后公布的专利文 件中
优先权日:第一次申请日
优先权:一年
创造性: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实用性:能制造或使用,并产生积极效果
药品专利
周伟澄
专利的申请和授权程序
国内: (申请号) 申请
18个月
公开
(公开号CN)
审查
授权
(授权号ZL)
12个月内
国际: 申请PCT
30个月内
进入国家阶段
药品专利
周伟澄
欧洲专利公约(EPC)
作为最大的综合性跨国权威专利体系,欧专局依
据1977年生效的《欧洲专利公约》,通过英语、 德语或法语提供集中统一的专利申请、审查和授 权 现有38个成员国,但专利只能在申请者指定的国 家生效 与PCT不同,在某一指定国或欧洲专利局申请并 获得授权,即可在所有签约国中产生同等的法律 效果,但必须落地
杏林发现诺氟沙星(1984年上
O F HN N N CO2H
市),QSAR:1位基团的最佳 STERIMOL长度为0.417 nm, 乙基:0.411 nm。氟罗沙星的 氟乙基0.426 nm 拜耳另辟蹊径,发现1位为环 丙基(STERIMOL长度0.414 nm )更好,1986年上市的环丙 沙星销售一直优于诺氟沙星 环丙基已成为结构改造的重 要基团,司氟沙星、达诺沙 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 巴洛沙星和吉米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