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综合时代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创作

合集下载

抽象主义(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

抽象主义(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

《构成五号》 在画面中较为突出的是, 画面中央出现的黑色的点和线, 像旋风一样牵动着整个画面
的色彩,具有强烈 的倾向性。
• 康定斯基作品除了音乐性,
• 另两个最大的特性:
• 一个是色彩,还有一个是 独特的形式观念。
• 912年,康定斯基在其著 作《论艺术的精神问题》 中也曾强调:画家对于色 彩与形式的表现必须触及 人的内心世界,是内在精 神性的表露。
康定斯基作品抽象艺术指非具象、非理性的纯粹视觉形式。
一般说来,抽象艺术有三个内涵: 首先,不描绘、 不表现现实世界的可观形象, 不反映现实生活;
康定斯基作品抽象艺术指非具象、非理性的纯粹视觉形式。
一般说来,抽象艺术有三个内涵: 其次,没有绘画主题, 无逻辑故事和理性诠释;
康定斯基作品抽象艺术指非具象、非理性的纯粹视觉形式。
蒙德里安发展出简化提炼到极致的几何抽象图式:三原色、三非色,水平线――垂线的网格结构。每处构 成都精心推敲,谨慎安排,恰到好处,最终实现视觉要素间的绝对平衡。
到1930年,细线和双线开始占据画面,而平面色块几乎成了点缀。作于此年的《红黄蓝相间》就是蒙德里安 几何抽象风格的代表之作。
1943年所做的《百老汇爵士乐》是蒙德里安的集大成之作, 充满韵律的色块,边缘模糊的界面,四方扩散的动势,仿 佛从环境乐谱里撷取出篇章。秩序的造型呈现形式的美感, 如同内在韵律的附随,又仿佛心中流泻的旋律。
巨大。画作色彩强烈,并经常出现偶然效果,例如让油彩自然流 淌而不加以限制。
抽象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 热抽象:以自由的弧线为 主,富有感性、神秘的浪 漫感
• 冷抽象:重于理智的结构 分析硬边、几何化的造型 和平涂的塑造方法。
瓦西里·康定斯基(俄罗斯) Василий Кандинский Wassily Kandinsky

小学美术《康定斯基》ppt教学课件

小学美术《康定斯基》ppt教学课件
• 这里将分别介绍的是一 组由四幅油画构成的系 列作品。这组作品是康 定斯基在1914年受雪佛 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 Edwin R. Campbell委托 所创作的。当时Edwin R. Campbell打算用这些画 来装饰他在纽约派克大 街公寓入口的门厅。
Panel for Edwin R. Campbell No. 4
带有弓箭手的风景
• 色彩鲜活灵动、 夺人眼目,强烈 扩展的色彩张力 使场景本身的构 型被弱化,乍一 看几乎分辨不清。 由色彩拼缀而成 的画面似乎要努 力摆脱描绘空间 和造型的目的。
• 康定斯基非常喜欢用 “构图”这个词,他 觉得这个词更为“神 圣”。1914年,他画 了第一幅《即兴》, 并运用水彩颜料。这 幅《即兴》,已多少 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 现了。康定斯基是一 个神学理论的信徒, 其实他讲不清自己的 理论。但他相信,艺 术在某些先验的意义 上,能够纠正知识。
• 画上色彩狂乱,红、黑、蓝、黄飞速地交 融着,热情奔放,尽管如此,观者仍能 找 到画家形象思维中的某些痕迹。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他的抽象画重在表现“内 心的和本质的”感 情,轻视以前那种表面 和偶然的东西。他说他要表达“更优美的 感情,虽然这 种感情是莫可名状的”。
Panel for Edwin R. Campbell No. 1
• 1921年后,康定斯基的抽象作 品明显地带有他在俄罗斯的那 个时期的影响,变得接近几何 形状了。早期一系列即兴作品 中那种诗意的流畅,被建筑师 的曲线板和丁字尺画出的一种 新的、光边的、有规律的圆形 所代替。以后这种精确的新风 格有时也趋向柔和,但康定斯 基的审美观中始终保留着几何 图形。
构图—7号
玛尔努的教堂
• 采用了大面积庄重沉稳的深色调。画面的主要部分是这座 朴素庄重的教堂建筑本身,而通常作为教堂建筑重要标志 的塔楼上半部分被截取,留在了画面之外,只留下半部分。 画家用明亮的黄色和橙色来表现塔楼的这个部分,构成了 画面主要的亮色调部分。仿佛是强烈的阳光为塔楼披上了 一层金装。在周围深色调环境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夺目。画 面从前景以一条褐色的小径延伸向教堂建筑,使画面的纵 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整个画面中的其它景物或行人都被 只有简单的色彩和粗放的笔触,物象的形态构成被忽略, 几乎无法明确辨认,而色彩的反差张力被进一步放大。远 远看去,整个画面好像由大小不同的色块构成的万花筒景 象。那些深色背景中的明亮色块就如同庄重的中低音弦乐 背景下出现的明亮跳跃的小号和悠扬欢快的长笛乐音。整 个画面凝重却不沉闷,沉稳却不失悠扬。

浅析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抽象绘画的形与色_卿笑天

浅析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抽象绘画的形与色_卿笑天

是在 “感性” 绘画不再需要明确的主题以及特定的场景、 面布满各色各样的形,相互独立而又联系, 是要经过综合统一后表现出的,
规则的色彩与形态,是内心意象的形象化, 形视为可以使色彩达到稳定状态的手段,而
浅析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 抽象绘画的形与色
On the Form and Color in Kandinsky and Mondrian ’s Abstract Paintings
文 / 卿笑天
解放出来,释放出自身独特的表现价值。 他们把绘画的基本元素形与色解放出来 重新组合、构成,从最简约的绘画元素里探 立在图像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上。在他们的画 面上几乎没有可辨认的主题或形象,有的只 是形与色的内在结构,并且通过这种结构来 唤起观者的情感起伏,不能再依靠画面的主 题情节或生动形象,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 义、三维形式和传统的造型语言也被完全地 抛弃,画家只能借助于画面本身的形式构成 美感来表达画家的审美趣味与审美追求,这 样抽象绘画在概念上比具象绘画更依靠绘画 空间等因素来表达绘画的内容或情节,只能 依赖形与色等元素构成来表达情感,画面的 语言组织就依赖于形式的构成以求达到真正 意义上的 “形式本身就是内容” 。 形与色的艺 术构成并不是毫无意义的纯粹构成,它本身
,强调对杂多表象的主观感受, 最大可能的获得精神性。蒙德里安认为平行 寻和创造了异常丰富的造型可能,将绘画建 “客观因素”
是知性的, 是对客观物象的高度提炼与 绘画作品中, 几乎不存在主题思想, 只有点、 “形”
语言。它不再依赖传统的透视、结构、形体、 面的构成,像科学家分解原子一样,画家分
国际美苑
的感情,形式意义的本身也就是内容的最好 表达。 蒙德里安认为: “艺术就是直觉。 ”但他 所说的直觉是指有意识地辨识出的直觉,不 是无意识的直觉。他说: “在无意识的人身 上, ‘无意识’就意味着模糊和遮蔽。在有意 识的人身上,直觉就变得清晰而明确。只有 这些拥有有意识的人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普遍 性,他可以有意识地与普遍性变为一体,所 以能有意识地超越个体性。 ”这种普遍性就 的基础上的“知性” 。 蒙德里安曾提及保罗・高更认为“追求 美的本质就是追求形” ,实质上这是提倡把 他的 “新造型” 就是这种追求的最终结果。 对

浅谈康定斯基抽象主义艺术的研究

浅谈康定斯基抽象主义艺术的研究

浅谈康定斯基抽象主义艺术的研究作者:马培杰马金林来源:《好日子(下旬)》2018年第02期西方现代抽象绘画是在20世纪初问世,在此之前他们经历了严格法则的学院派,富有情感的巴洛克,关注现实的现实派以及富有情调的浪漫主义等等流派。

它们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的大背景下衍生出来的绘画艺术,而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也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时期艺术家对现实的一种表现,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反传统的表现主义,它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绘画语言的特殊性。

19世纪末的俄罗斯社会政治、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领域都在经历革新的浪潮。

这些革新都是当时社会历史的反映。

而抽象主义大师康定斯基紧紧抓住了浪潮的桅杆,将抽象主义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抽象”是与“具象”相对的概念,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大体上可以把抽象绘画语言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两点:一是写实性绘画语言有明确的描述性,画面上有明确的可辨性的物象而抽象绘画语言的特点是非描述性,画面上没有可辨认的自然物象,如果有,也无需辨认。

二是写实性绘画所传达的思想,有明确一部分是借助其所描述的物象组合来传达的,而抽象绘画是通过画面上的图形与色彩来传达的,这些图形与色彩无需构成某一个生活场景的幻觉,而仅仅以其自身的组织来传达某种思想情怀。

把握了这两点,就可以把写实性绘画语言与抽象绘画语言区分开来,也就把握了抽象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绘画的特征。

也就是說,在抽象绘画里不能就图形论图形,在写实绘画里同样不能就图像论图像,人才是中心,才是绘画世界的造物主。

当然,西方现代抽象绘画也包括了许多流派、许多风格,其中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画派总结出了一整套有关抽象主义艺术的理论,也是抽象主义的鼎立者。

主要艺术思想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艺术不是客观自然的摹仿,而是内在精神的表现;其二,艺术表现应是抽象的,而具象的图像有碍于精神的表现。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艺术造诣,首先要了解这个人的本身。

瓦西里·康定斯基(Kandinsky Wassily ,1866~1944)是一位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1866年12月4日生于莫斯科。

画布上的乐师-----康定斯基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画布上的乐师-----康定斯基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画布上的乐师——康定斯基更新时间:2012-12-05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浏览次数:73 返回列表画布上的乐师——康定斯基画家·印象:康定斯基的世界康定斯基(1866——1944年)是抽象主义艺术的理论家和实践者。

他出生于莫斯科,早年学习法律和民族史。

30岁去德国慕尼黑学习绘画,此后在德国、法国和苏联从事美术活动。

曾组织“青骑士”画派,后任德国包豪斯学院教授。

他很少停留在固定的绘画模式是,总是不断思考、审视、推进自己的创作,并且不断研究绘画的“理论”与“实验”,《艺术的精神性》,《点线面》都是探讨艺术性灵的力作。

康定斯基是个个性奔放的人。

他认为抽象艺术源自人的内存精神和心理世界,是富于情感与情绪的自然流动,所以他直接以点、线、面、色块等纯抽象的造型因素来表达感情,他受音乐的启发,强调即兴式的情感宣泄,有着澎湃的激情。

被誉为“热抽象”艺术,享有“画布上的乐师”美称。

放大镜:抽象派就是画家抛开具体象造型表现语言,脱离人的视觉经验去寻找创造力,用单纯的点、线、面、色去表现“纯精神世界”或是一种情感,或是一种情绪。

通常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抒情抽象美术,重色彩的丰富性和各种造型语言的运用,达到音乐的和谐,因此称“热抽象”。

发现·故事:关于这些画1908年的一天,画家康定斯基在日落回到家中,看到一抹夕阳照在墙角的一幅画上,他突然发现了一幅难以形容的炽热美妙的画面,除了形式和色彩以外,什么也没看见。

到第二天他才发觉是他的一幅作品倒置在墙边。

这使他明白:没有具体形象,纯粹的色彩同样感人。

从而开始创作一系列现代抽象绘画作品。

康定斯基具有很深的音乐修养,他常常把绘画的形式要素(点、线、色彩等)相比较,力求把画面中的色彩,线条和开头处理得如同乐谱上的音符一样。

他甚至把绘画比作是视觉的音乐,他的画也体现了很强的音乐性。

欣赏他的作品,有如欣赏一首现代交响乐曲。

《抒情诗》作者用笔非常的冼练和简化,寥寥几笔己完全表达出马与骑士的一跃。

抽象的康定斯基

抽象的康定斯基

抽象的康定斯基作者:王帆来源:《为了孩子(3~7岁)》2016年第01期大师的故事康定斯基1866年出生于莫斯科,幼年学习钢琴和大提琴,音乐是开启他艺术之门的一把钥匙。

他最初的专业是法律和政治经济,而且还取得了博士学位。

近30岁的时候,他受莫奈影响,辞去法律教授的职位,移居德国开始画画。

他从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后,成为职业画家。

他四处旅游,去了欧洲很多国家,学习了很多不同的绘画风格。

最终,他成了影响后世的抽象主义艺术开山鼻祖。

他还曾经在设计学院当过老师,要求学生把简单的色与形进行不同组合,体验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终其一生,他是一位能将色彩与音乐融合起来的画家,让人们能够“聆听”绘画,“描绘”音乐。

1925年,他的一位学生受自行车车把的启发,开始用钢管设计家具,并成功设计出第一把钢管椅子。

这位学生为了感谢他的老师瓦西里·康定斯基,把这张椅子命名为“瓦西里椅”。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幅有趣的抽象画《正方形与同心圆》。

这幅画是康定斯基的色彩习作,画家以各种不同色彩涂鸦成的圆、平面、直线等构成抽象的画面,富有孩子的天真和童趣。

我们也可以试着用各种彩色纸来重新创作这幅有趣的画。

准备材料:各色彩色纸、双面胶、剪刀等。

操作步骤:1. 取一张彩色纸,对折再对折。

2. 在此基础上反复折,折成小的长方形条。

3. 打开后,跟着折痕,折成一正一反的锯齿形。

4. 用同样的方法折好另一个色彩的纸片,宽度要比之前那个窄一半,将它嵌到前一个纸片中,两端留出前一片纸的颜色。

5. 将折好的双色纸条对折一下,用双面胶将两端固定,变成圆形。

看,一个同心圆就做好了。

6. 多做几个同心圆,找一张颜色鲜艳的厚卡纸当背景,把做好的同心圆粘上去。

看,一幅有趣的作品做好啦!再教2个做同心圆的方法:1. 先折两个不同色彩的锯齿形纸片,一片宽一片窄;把窄的纸片嵌到宽的纸片的一端,另一端留出原来纸片的颜色;用双面胶固定,变成同心圆。

2. 先折一个锯齿形纸片;用水彩笔在一端涂上色,再空一段距离继续画上直线条;用双面胶将两端固定,变成同心圆。

康定斯基抽象作品分析

康定斯基抽象作品分析

康定斯基抽象作品分析作者:郑海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5期摘要:通过对康定斯基抽象语言的分析、理解来分析康定斯基的具体作品(《一组圆》和《构成10号》),通过具体的艺术语言来理解抽象的思维,同时他的作品也是对自己艺术理论的一种实验和肯定。

关键词:康定斯基;一组圆;构成10号[中图分类号]:J1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5--011、《一组圆》《一组圆》中,三十多个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圆,或相互重叠或者相互分离状态,整个画面的底色是深灰色的(因为没有见过原作,此图片显示大概是深灰色),灰色是白色和黑色调和的颜色,是希望和完全静止的颜色中产生的静止的颜色,“静止的灰色显示出一片荒凉、萧条”1。

最大的圆是蓝色的,蓝色在色彩中是最冷的,在精神上是使人向后退却的,和朝向观众的热烈的黄色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的。

大的蓝色圆中有一个黑色的较大的圆,“黑色的基调是毫无希望的沉寂。

在音乐中,它被表现为深沉的结束性的停顿”,“黑色犹如死亡的寂静,表面上黑色是色彩中最缺乏调子的颜色”2,这样看来,黑色的圆又把观众从蓝色的“深渊”中拉回来,产生了动感,上面还有很多小的黄色的、红色的圆,这些都是暖色的、热烈的,奔向观众的、产生快感的颜色,在这上面大大小小的散布着、跳跃着,这就完全是在一个沉寂的平面上一个有着重心的乐曲。

“合理或不合理的色彩结合,对比色的震动,一种颜色覆盖另一种颜色,色彩之间相互穿透的声响,流动的色点被外形中断,轮廓线的扩张以及平面的混合和截然分割,所有这些都是为发展纯粹的绘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3《一组圆》从结构上看,这些圆可以被看做是圆形的点,因为点的形态、大小都不一样,这个就可以看成是形态一样的点,点是有很强冲击和沉默性质,这方面点的作用盖过其他图形。

直线的紧张和曲线的紧张如果不把它们看做是“点”,也可以从“线”的角度看这些圆圈,圈的形成也是作用力的结果,“它原是直线,但由于不断受到来自侧面力的影响,偏离了笔直的路线——这种压力越大,偏离的幅度就越大。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是出生于俄罗斯的抽象主义画家和艺术理论家。

他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抽象主义绘画的奠基人,是现代艺术革命的先锋,也是"世界现代设计的摇篮"——德国包豪斯学院最重要的"形式大师"之一。

康定斯基最突出的艺术成就集中在他的抽象艺术理论方面:《论艺术的精神》一书被誉为现代抽象艺术的"圣经"和"启示录",《点·线·面》被奉为"形式美学的名著"等等。

它们对现代抽象绘画和现代设计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的抽象艺术理论以"内在需要"为基本原则,其主要审美特征是"主体性"和"表现性"。

目前,中国设计遭遇了"中国制造"的瓶颈,创造力不足的问题困扰着设计界。

人们掀起了重新审视、借鉴"包豪斯"现代设计理念的热潮。

康定斯基作为"包豪斯"重要的一员,他的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值得结合时代精神进行梳理。

本文希望在对其历史价值、现实意义和理论局限的探讨中抛砖引玉,为中国当代设计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的思考。

本文主要包含绪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

绪论主要是对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和说明。

第一部分首先阐明本文与已有的康定斯基相关研究的最大不同之处:本文是从绘画与设计的跨学科视野出发,研究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关系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

其次,概述研究对象康定斯基的背景和主要艺术成就。

第二部分分类详细介绍目前本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他对现代绘画理念和实践的影响方面,与本文相近的专题研究比较薄弱。

虽然还有一些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断颇有见地,但是常散见于设计类、美学类、设计美学类以及包豪斯丛书等著作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24期总第326期前沿Forward Position No.242012Sum No.326论“大综合时代”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创作谢建华(南京视觉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1215)[摘要]1933年67岁的康定斯基定居巴黎近郊塞纳河畔的纳伊利,开始了他晚年的“大综合时代”。

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有《连续》《带伴奏的中心》《纤细的固定》《两只绿点》《带伴奏的中心》《紧凑整齐的对比》《红色形状》《分割·统一》《孤立》等,他的表现手法由初期的写实转变到抽象表现主义,由非具象表现转变到几何学抽象构成和带有象征性的标记符号,以及将画面构成分割成几个不同性质的矩形,也可以说是几个小画面被图像化地统一于一个大画面之中。

[关键词]康定斯基;大综合时代;抽象构成;标记符号[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2)24-0192-02[作者简介]谢建华(1963—),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副研究员,南京视觉艺术学院摄影系主任,学报《视觉艺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方艺术史、艺术美学及艺术批评。

康定斯基的绘画创作的真正受人瞩目是他1910年康定斯基结识了德国画家弗朗兹·马尔克,并参加了新艺术家协会开始的,虽然1911年由于艺术观点的不同康定斯基离开了新艺术家协会,但他与乌尔克却成了一生的好友。

1911年6月两人开始共同工作,组成了一个“青骑士”小组。

在康定斯基看来,马以其力量和速度载着骑手向前跑,但是骑手指导着马。

所谓艺术的“天分”就是以其力量和速度把艺术家推向高峰,不过驾驭这种“天分”的是艺术家。

后来法国雕塑家与画家阿尔普、法国画家勃拉克等都参加了进来。

12月在慕尼黑坦露豪斯画廊举办了第一届“青骑士”画展。

1912年坦露豪斯画廊刊印了由康定斯基和乌尔克编辑的《青骑士年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以康定斯基为中心的新绘画运动带来了挫折,并使他相继失去了麦凯和马尔克两位亲密的朋友。

伤心的康定斯基辗转于苏黎世和斯德哥尔摩,1914年11月经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回到俄国。

1916年康定斯基与女友分手后,第二年2月11日与俄国姑娘尼娜·安德鲁斯卡娃结婚。

1918年后康定斯基发挥了他作为组织者和教育者的作用,为苏维埃中央和地方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1921年12月由于政治观念的不同康定斯基离开苏联,加入具有先锋意识的德国包豪斯学院,一直到鲍豪斯学院最终也被纳粹政府查封。

康定斯基从柏林移居巴黎。

1933年12月,已经67岁的康定斯基决定永远定居在巴黎近郊塞纳河畔的纳伊利。

在那儿迎来了他集大成的晚年。

他综合了以前旅行各地得来的各色各样的体验,伴随着对作品科学性的严密验证的长期创作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尼娜夫人称这一时期为“大综合时代”。

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纯粹属几何学性质的形态再一次减少,出现了各种独特的形象,展现了其成熟的画风。

如1934年创作的《两者之间》,各色各样的形态一眼看去似乎是偶然被甩到画布上的,相互间似乎没有任何关联,但这样的构成不仅能够打动观者的双目,更能感动观者的灵魂。

这个不显露在外的关联,实际上就在其内部明显存在着,外形上的放纵在这儿形成了精神的融合。

康定斯基曾说:“形态是经常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是相对的。

那是因为今天的精神所显现的反响不会产生今天所要求的手法之外的东西。

所以,反响是形态的灵魂。

形态由于反响才有了生命,由内向外发生作用……将形态作为金科玉律的作法是毫无道理的。

”康定斯基的晚年创作贯穿了这一理论。

如l934年创作的《纤细的固定》,画布上垂直线条与水平线条的交叉,以及数种形象的重复,令人联想到建筑装饰的画稿,另一幅《两只绿点》,两只绿点可能是指画面中上部并列的两个小小的圆。

明亮的背景上重叠了透明而又明亮的色块之后,带来了微妙的变化。

康定斯基在《具体艺术》一文中写道:“所谓绘画的‘形成’,并非仅仅指。

色彩而言。

另有被称作‘图形’的,也是绘画的表现手段中绝对必要的部分。

它是由‘点’开始的。

点是难以数计的其他所有形态的根本形式———这小小的点的存在实际上给人类精神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影响。

”康定斯基在定居巴黎前后,每年都要到世界各地旅行、办画展,1935年他与麦根格尼利、米罗、蒙德里安和德莱里在巴黎、斯德哥尔摩和米兰举办了联合展。

频繁的旅行生活,沿途的所见所闻,都使康定斯基有一种将此画出来的冲动。

因此在晚年生活平静时他创作了许多这样的作品。

1935年创作的《连续》,画面由形态和色彩构成的形象被分成四段,成水平排列。

右下方的空白使得形象的群体连结起来,形成时间的起点,从而令形象的变化充满节奏感。

康定斯基晚年最辉煌的杰作是l937年他71岁时创作的《带伴奏的中心》,画面中央所强调的大的形状是利用明亮色块相互重合得到的,这是康定斯基所特有的形象。

周围·291·小的形象展示着各自的静态。

如果把中心部分看成主导旋律的话,那周围部分就如标题所说的成为了伴奏,中心与各伴奏部分,各伴奏部分之间相互呼应。

排列着的小四角形、蝌蚪状的同一形态的形体群,通过色彩变换,仿佛令人感受到不同的音色。

这表现了康定斯基艺术洗炼的刻画力己经达到了丰润的完美境界。

康定斯基晚年作品中,自圣像得到的感觉不仅局限于形态,在色彩上也有反映。

他的表现手法由初期的写实转变到抽象表现主义,由非具象表现转变到几何学抽象构成。

如《紧凑整齐的对比》,画面中复杂的形象被非常紧凑地加以概括,在强调了线条要素的同时,形象的配置也非常严密。

这种标记性的排列、综合,可以说是走向了他初期在故乡时的体验的回归。

这种故乡体验的回归还有另一种表现,如《天空的色彩》,在抑扬有致的淡蓝的底色上,飘浮着色彩繁多的奇怪的形象。

有些让人想象成乌龟或水蚤,也有些令人联想到玩具。

它们像在水中蠕动的微生物一样自由的振动着,栩栩如生地分散开来。

康定斯基这种画风的作品有好几幅,其表现的形态是他年轻时代参加民族学调查团到北部的波尔格勒等地旅行时从感兴趣的民间工艺品、圣像、装饰图案、手工品上得到启发,通过对形态的长年研究而孕育出的,也可以将其看成是带有象征性标记的排列。

标记符号带有象征性是康定斯基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晚年作品《相互的和弦》中,画面上伫立在左右的两个大的形象非常相似,和它们牵扯缠绕的造型要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央的圆的群体,四下散落的矩形,与大形象为伴的左右两个群体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和弦。

至20世纪后半期,不再使人联想成自然物体的标记性形象频繁出现的时候,康定斯基起到的先驱作用再次受到瞩目。

晚年的巴黎时代给康定斯基带来的既有喜悦也有苦闷。

艺术之都巴黎的自由气氛,与米罗、阿尔普、裴乌斯那些人的结识,通过“抽象创造”团体与年轻美术家们的接触,都给了他愉快的刺激。

从《红色形状》中的特大形象,可以看出康定斯基受到的刺激带来的影响。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来自德国纳粹的压迫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l937年纳粹政府将康定斯基的57件作品视为“颓废艺术”而没收。

对于晚年的艺术家无疑是一个不小的精神冲击。

但是,康定斯基并没有被此事所吓倒,以艺术家特有的勇气继续进行着创作和理论研究。

1938年3月,72岁高龄还为巴黎《世纪》杂志撰写了《具体艺术》一文,7月至9月又连载了他的《我的木刻画》,后又撰写了《壁画创作》。

这一年苏联为他恢复了1928年取消的国籍,承认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艺术家并非是人生的宠儿……他必须完成辛苦的工作,经常这样的工作会成为他的十字架。

他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感情、思想,所有这些尽管都纤细得不能用手去触摸,但正是由它们构成了可靠的素材,然后才产生出自己的作品……他所享有的自由,并非是指人生而言,而仅仅是就艺术而言。

”康定斯基意识到这些是在19l0年,此后他的发展的确与他的认识相吻合。

他晚年的最后一些作品,如《两块黑》,与形态之间富有生气的呼应相比,各个形态显得各自独立,让人觉得似乎都凝结于自己的位置上。

作为康定斯基晚年的一个特色,是画面构成被分割成几个不同性质的矩形。

也可以说是几个小画面被图像化地统一于一个大画面之中。

如1943年创作的《分割·统一》,各个被分割的画面中,奇异的形态布置方法也各不相同。

在整体统一的秩序下,各部分的独立性进一步得到强化。

一直追求开放与凝缩这一对矛盾要素的统一的康定斯基,到了晚年的最后阶段,与开放相比,更加强烈地倾向于凝缩,意在恪守自己的世界。

这种画风无疑是他综合时代的成果之一。

1944年,马、骑士的主题再一次在他的画作上表现,如《孤立》这幅作品,构思的源泉可以认为是卢浮宫美术馆所藏安格尔的作品《解放安吉莉卡的洛哲》。

画面与安格尔的作品一样将蓝绿色的海洋和天空作为底色,右半部描绘出的是持枪突进的骑士形象(构图上与安格尔的作品左右相反)。

占据画面左半部分的白色色块与安格尔作品的画面右半部所插绘的相对应,是明亮地显现出来的岩石和安吉莉卡的形象。

乍看新古典主义巨匠安格尔与抽象绘画的旗手康定斯基的联系,全然令人感到意外,但是正如经常被人们所揭示的那样,安格尔作品平面性的画面构成,到了20世纪影响了众多的现代画家。

就康定斯基与安格尔的关系而言,l91O年的《即兴》与安格尔的《泉》亦属此例。

但与安格尔的《解放安吉莉卡的洛哲》相比较,这幅《孤立》中已找不到骑士的攻击对象———怪兽,而且骑手所要救出的少女的形象也幻变成了某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机械,大概是象征着被机械文明支配着的庞大的现代社会。

当时欧洲正处在二次大战的战火之中,它被封闭在白色之中,似乎在冷冷地拒绝骑士的救助之手。

向着看不见的敌人、或社会、或命运一一猛冲的孤立的骑手大概就是指的康定斯基自身。

1944年12月13日,康定斯基逝世,享年78岁。

康定斯基是著名的抽象绘画大师,同时也是绘画理论研究家和教育家。

在欧洲,知识界人们都熟悉他。

然而在俄国,直到1944年他去世以后,人们才开始知道这位后来成为德国人和法国人的同胞的绘画大师。

康定斯基去世后,他的妻子尼娜曾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寻找他大量有影响的作品。

在20世纪后期的美术发展中,他的作品越来越引人注目,他的理论《艺术的精神》《构图的基本要素》《色彩的研究》也被认为是艺术品创作的基本原理。

[参考文献][1]W.沃林格.抽象与移情[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康定斯基.回忆录[M].罗世平,魏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何政广,主编.康定斯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4]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A].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李政文,魏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