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特性和测试类型

合集下载

软件测试之-软件质量、软件质量特性

软件测试之-软件质量、软件质量特性

软件测试之-软件质量、软件质量特性1.1 软件质量定义1)ISO关于质量的定义为:⼀个实体的所有特性,,基于这些特性可以满⾜明显的或隐含的需求。

质量就是实体基于这些特性满⾜需求的程度。

2)质量的定义包含三个要素:实体、特性集合、需求。

对软件测试来说,实体即测试的对象。

实体的特性集合:不同实体,其特性集合不同。

3)软件质量评价的标准:需求,质量和需求对应,需求有三个层次:显式需求、隐式需求、⽤户的实际需求。

4)由以上可以引申出软件质量的3个层次:符合需求规格、符合⽤户显式需求、符合⽤户实际需求。

*1*符合需求规格:符合开发者明确定义的⽬标,是内部质量,即从软件启动到交付⽤户之间产⽣的所有中间产品的质量。

*2*符合⽤户显式需求:符合⽤户明确说明的⽬标,是验收质量。

即⽤户在验收时评价产品的质量。

*3*符合⽤户实际需求:包括⽤户明确说明的和隐含的需求,是使⽤质量,即⽤户在实际使⽤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评价。

1.2 软件质量⼤师1)戴明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提出戴明质量管理的⼗四项原则,简介易明,称为本世纪全⾯质量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戴明质量管理的⼗四项原则**1*创造产品与服务改善的恒久⽬的最⾼管理层必须从短期⽬标的迷途中归返,转回到长远建设的正确⽅向。

也就是把改进产品和服务作为恒久的⽬的,坚持经营,这需要在所有领域加以改⾰和创新。

*2*采纳新的哲学必须绝对不容忍粗劣的原料,不良的操作,有瑕疵的产品和松散的服务。

*3*停⽌依靠⼤批量的检验来达到质量标准检验其实是等于准备有次品,检验出来已经是太迟,且成本⾼⽽效益低。

正确的做法,是改良⽣产过程。

*4*废除"价低者得"的做法价格本⾝并⽆意义,只是相对于质量才有意义。

因此,只有管理当局重新界定原则,采购⼯作才会改变。

公司⼀定要与供应商建⽴长远的关系,并减少供应商的数⽬。

采购部门必须采⽤统计⼯具来判断供应商及其产品的质量。

*5*不断地及永不间断地改进⽣产及服务系统在每⼀活动中,必须降低浪费和提⾼质量,⽆论是采购、运输、⼯程、⽅法、维修、销售、分销、会计、⼈事、顾客服务及⽣产制造。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难度与区分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难度与区分度

难度的影响因素
测验项目的性质
测验目的
测验项目的性质不同,难度也会有所 不同。例如,记忆类的题目通常比分 析类的题目更容易。
测验目的不同,难度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选拔性测验通常比水平性测验 更难。
被试群体的水平
被试群体的水平越高,测验项目的难 度通常越低。反之,被试群体的水平 越低,测验项目的难度通常越高。
案例二:某评价体系的区分度评估
总结词
该案例介绍了如何通过区分度指标来评估某评价体系的区分度,以确定评价结果是否准确反映学生的 实际水平。
详细描述
首先,选取两个水平不同的学生群体作为参照样本。然后,根据评价体系对两个样本进行测试,并记 录每个样本在各个评价指标上的得分。接着,计算每个评价指标的区分度值,并分析其分布情况。最 后,根据区分度值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评估该评价体系的区分度是否良好。
案例三:难度与区分度的综合应用
总结词
该案例探讨了如何将难度和区分度两个 质量特性结合起来,以优化教育测量与 评价体系的设计。
VS
详细描述
首先,分析现有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的难 度和区分度情况。然后,根据分析结果, 调整试题难度和区分度指标,以提高评价 体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实际 应用和验证,评估优化后的教育测量与评 价体系的效果。
难度的计算方法
通过率
通过率是指被试在测验项目上的 通过人数与总人数之比,可以直
观地反映测验项目的难度。
难度指数
难度指数是指被试在测验项目上的 平均得分与该测验项目的满分之比, 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测验项目的难度。
难度曲线
难度曲线是以难度为横轴,通过率 为纵轴绘制的曲线,可以更全面地 反映测验项目的难度分布。
因素分析法

通用质量特性工作计划

通用质量特性工作计划

通用质量特性工作计划一、引言质量是产品或服务的生命线,而通用质量特性则是确保质量的重要方面。

通用质量特性包括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

为了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制定一份全面、系统的通用质量特性工作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二、工作目标1、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

2、增强维修性,缩短维修时间和成本,提高设备的可维护性。

3、优化保障性,确保产品或服务所需的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

4、提升测试性,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和诊断故障。

5、加强安全性,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6、提高环境适应性,使产品或服务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三、工作内容1、可靠性工作(1)进行可靠性需求分析,明确产品或服务在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2)制定可靠性设计准则,指导设计过程中的可靠性设计。

(3)开展可靠性预计和分配工作,将可靠性指标合理分配到各个组成部分。

(4)进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识别潜在的故障模式和其影响,采取预防措施。

2、维修性工作(1)确定维修性要求,包括维修时间、维修人员技能水平等。

(2)进行维修性设计,如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拆卸和更换的部件等。

(3)制定维修性验证计划,对维修性指标进行验证和评估。

3、保障性工作(1)分析保障资源需求,包括备件、工具、设备、人员等。

(2)建立保障资源供应体系,确保保障资源的及时供应。

(3)制定保障方案,明确保障流程和责任。

4、测试性工作(1)确定测试性要求,包括测试覆盖率、故障检测和隔离时间等。

(2)进行测试性设计,如内置测试设备、测试接口等。

(3)开展测试性验证工作,验证测试性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5、安全性工作(1)进行安全性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2)制定安全性设计准则,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护装置、报警系统等。

(3)开展安全性验证和评估工作,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安全标准和法规。

武器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管理综述

武器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管理综述

2021-02 40(2)為工自幼化Ordnance Industry Automation• 13 •doi:10.7690/bgzdh.2021.02.004武器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管理综述祝华远,李军亮,孙鲁青(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山东青岛266041)摘要:为解决武器装备论证、设计、生产和使用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武器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管理水平。

基于系统工程思想,通过分析通用质量特性管理系统的运行原理、子系统交互作用,构建其参数体系框架及相应的模型体系框架,重点对通用质量特性管理体系、通用质量特性设计与评估等内容进行分析。

该研宄对武器装备通用 质量特性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为装备全寿命周期内的通用质量管理以及装备在役考核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武器装备;通用质量特性;在役考核;质量管理体系中图分类号:E24I 文献标志码:AOverview of Weapon Equipment Gener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Zhu Huayuan,Li Junliang,Sun Luqing(Qingdao Branch, Naval Aviation University, Qingdao 266041,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gener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in the stage of demonstration, design, production and service. Based on the idea of system engineering, through analyzing the operating principle of the gener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interaction of subsystems, the parameter system framework and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system framework are constructed, focusing on the gener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 management system, gener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 design and evaluation, etc. The research resul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gener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during the entire life cycle and equipment assessment in-service.Keywords: weapons and equipment; gener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ssessment in-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o引言质量是指“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 度”。

软件质量模型

软件质量模型

28
然后,分析员与用户一起为每一属性确定特定的、可 测量的和可验证的需求。如果质量目标不可验证,那 么就说不清是否达到这些目标。在合适的地方为每一 个属性或目标指定级别或测量单位,以及最大和最小 值。如果不能定量地确定某些对项目很重要的属性, 那么至少应该确定其优先级。 另一个定义属性的方法是确定任何与质量期望相冲突 的系统行为。通过定义不悦人意行为——一种反向需 求——你可以设计出强制系统表现出那些行为的测试 用例。如果你不能强制系统,那么你可能达到了你的 属性目标。这种方法最适用于要求安全性能很高的应 用程序,在这些应用程序中,系统的差错可能会导致 生命危险。
可靠 性 产 品 运 行 效 率
完整 性
使用 性
简洁性 图3 McCall等人提出的软件质量模型
7
主要用途
质量因素
评价准则
正确 性
执行效率
可靠 性 产 品 运 行 效 率
简明性
可操作性
完整 性 使用 性 图4 McCall等人提出的软件质量模型
8
主要用途
质量因素
评价准则
正确 性
安全性
可靠 性 产 品 运 行 效 率
27
定义质量属性
你必须根据用户对系统的期望来确定质量属性。 定量地确定重要属性提供了对用户期望的清晰理解, 这将有助于设计者提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然而, 大多数用户并不知道如何回答诸如“互操作性对你 的重要性如何?”或者“软件应该具有怎样的可靠 性?”等问题。在一个项目中,分析员想出了对于 不同的用户类可能很重要的属性,并根据每一个属 性设计出许多问题。他们利用这些问题询问每一个 用户类的代表,可以把每个属性分成一级(不必多加 考虑的属性)到五级(极其重要的属性)。这些问题的 回答有助于分析员决定哪些质量特性用作设计标准 是最重要的。

质量检验基本理论及CCC知识

质量检验基本理论及CCC知识

质量检验基本理论及CCC知识1、什么是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O9000)固有是指某事物本身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满足要求——用一系列定性或定量指标来表达质量特性。

1.1质量特性的几个方面1.2性能:是指产品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功能。

1.3可信性: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4安全性:指贮存、流通、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由于产品质量而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能力。

1.5环境适应性:指产品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1.6经济性:指合理的产品寿命周期费用。

2、质量检验的定义2.1检验——指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ISO9000)2.2质量检验——通过对产品的质量特性和判断,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活动。

是产品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供质量信息的重要来源。

2.3工作内容及要求2.3.1熟习与掌握规定的要求(质量特性)2.3.2测量2.3.3比较2.3.4判定。

包括符合性判断和适用性判断。

符合性判断就是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被检验的产品合格或不合格,是检验部门的职能;适用性判断就是对经符合性判断定为不合格的产品或原材料进一步确认能否适用的判断,适用性判断不是检验部门的职能。

对原材料的适用性判断是企业技术部门的职能,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试验,有在确认该项不合格的质量特性不影响产品的最终质量时才能作出适用性判断。

对产品的适用性判断只能由顾客判断,须经顾客作出适用性判断的产品应加以特殊标识并定向销售。

2.3.5处理。

对单件产品,合格的转入下道工序或入库,不合格的作适用性判断或经返工、返修、降级、报废等方式处理。

对批量产品,根据检验结果,分析作出接收、拒收或回用等方式处理。

不合格品的控制:标识、隔离、评审、处置(纠正、降级)报废、返修、让步等。

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部分摘录:装配过程中发现零部件不合格时,由当班检验员监督隔离不合格零部件告知质管部,由质管部根据情况派相关工序检验员去库房复查,然后将结果通告库房管理员并根据复查的总体结果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和“不合格品处置表”,“不合格品通知单”一联交装配作为去库房兑换零部件的凭证,另一联随“不合格品处置表”交质管部,质管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相关部门作出返工/返修、降级、报废等处理意见。

自考本科_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自考本科_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自考本科_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重点1、“3C”是指变化、顾客和竞争。

2、质量: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

3、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①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

这些特性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

例如机械零件的耐磨性、汽车的耗油量;手表的防水、防震;②心理方面的特性;③时间方面的特性;④安全方面的特性;⑤社会方面的特性。

5、狩野纪昭讨论了三种主要的质量特性:①魅力特性指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②必须特性是指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兴奋和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③线性特性是指那些提供得越充分就越能导致满意,而越不充分就越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例如,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

6、“大质量”观认为①产品是所有类型的产品;②过程包括制造、支持和业务在内的所有过程;③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④顾客是所有受影响的人,不论内外。

7、促进重视质量的主要原因有:①科学技术的增长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更提出了对质量重视的严格要求;②政府对于质量的管制;③消费者权益运动日益高涨;④在质量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增强。

8、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9、在质量管理活动中频繁地应用着三个管理过程,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这些过程称为“朱兰三步曲”。

在质量管理“三步曲”中,质量计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10、全面质量管理(TQM)是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的最高境界°ISO8402:1994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足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效。

包括高质量、低成本、高收益、顾客忠诚和员工的活性化。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效度 PPT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效度 PPT
定好。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效度
2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效度
22
四、提高效度的方法
• 控制系统误差 • 精心编制量表 • 妥善组织测验 • 扩充样本的容量和代表性 • 合理处理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 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效度
23
—完—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效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效度
6
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 含义:又称合理效度或逻辑效度,是测验 题目样本对于应测内容与行为领域的代表 性程度。
• 应用范围:教育测量(尤其是学业成就测 验);某些用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
• 注意:不适用于能力倾向和人格测验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效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第二节 效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效度
1
一、效度的意义
• 效度(validity),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 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
– 效度是一个相对概念
• 效度始终是针对一定测量目的而言的 • 效度是针对测量结果而言的
– 效度只有程度上的差异 – 评价一个测量是否有效要多角度、多方面的收
集证据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效度
2
二、效度的统计定义
X=T+ E
V +I
V: 目标真分数,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数值; I: 非目标真分数,被试在某种心理特质测量表上表现的 与测量目标无关的稳定测值
测量效度实质上就是指一次测量出目标真分数的程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效度
3
效度是目标真分数方差与观察分数方差之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特性
压力测试
资源特性
维护性
易分析性
性能测试
易改变性
稳定性
容量测试
易测试性
维护性依从性
配置测试
可移植性
适应性
易安装性
安装测试
共存性
易替换性
兼容性测试
可移植性依从性
质量特性分类
质量子特性分类
对应关系
测试类型Biblioteka 功能性适合性功能测试
准确性
互操作性
安全性测试
保密安全性
接口测试
功能依从性
可靠性测试
可靠性
成熟性
容错性测试
容错性
稳定性测试
易恢复性
恢复性测试
可靠性依从性
GUI测试
易用性
易理解性
可访问性测试
易学性
国际化测试
易操作性
本地化测试
吸引性
文档测试
易用性依从性
负载测试
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