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合集下载

重温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重温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19年9月,《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6号连续发表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下)。

这篇2万多字的雄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一百多年来介绍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

今年,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立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重温经典,明理增信,具有特殊重要的政治意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一百多年前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实非易事。

李大钊在此文开篇即明言:“一个德国人说过,五十岁以下的人说他能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定是欺人之谈。

因为马克思的书卷帙浩繁,学理深晦。

”那么,李大钊为何要撰写此文,又为何能撰写此文呢?这需要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认识其写作背景。

李大钊个人的成长背景和思辨特质为他在同时代先进知识分子中第一个全面研究并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创造了独特的条件。

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

他的“矢志努力”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对于真理具有热切而不懈的追求。

他投考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习法政诸学及英、日语学”,又“赴日本东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受到日本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安部矶雄等教授的影响,后又对“民彝与政治”“群众对抗力”等进行深入探讨。

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能造出一种由一定排列的组织,能把那从前各自发展不相为谋的三个学科,就是经济、法律、历史联为一体,使他现在真值得起那社会学的名称”。

其实这些学科正是李大钊多年求学的社会科学的知识背景,这在当时中国共产主义先驱者群体中并不多见,为他最早理解并接受马克思学说创造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从社会背景看,俄国十月革命给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的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震撼,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让民族先进分子看到了民众的力量和希望。

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视俄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同为影响于未来世纪文明之绝大变动”,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断言“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我的马克思你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你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你主义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为一名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我深信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以下是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认识和体悟:一、历史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具有阶段性和规律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人类历史的发展存在着历史趋势和规律,历史不会倒退,只会不断前进。

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有其阶段性和规律性,只有真正理解历史的阶段性和规律性,才能更好地在历史的漩涡中前进。

二、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是无法避免的。

只有消除阶级之间的矛盾,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景。

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是我在学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颇有感触的两个重要思想。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的存在决定着意识的存在和发展。

辩证法思想强调了矛盾普遍存在的事实,并强调了矛盾的斗争和转化,这种思想是深刻的,具有普遍的应用性,是我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应用最多的思想方法之一。

四、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人民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物质财富丰富并向所有人均等分配的理想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虽然仍是一个远大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并为世界各国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这种伟大的理论和伟大的工人阶级的实践不断地证明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可靠和正确的。

我们应该在新时代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和落实马克思主义,将其贯穿于日常学习和工作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矛盾,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解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和理论深度,同时也对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矛盾。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和不可避免的危机。

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贫富分化的加剧、社会矛盾的激化,最终引发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

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的社会分析框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其次,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解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不断推动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但它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摆脱资本主义的束缚,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真正解放。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社会变革理论,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解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最后,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著作,我对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我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当代社会的各种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解决当代社会的各种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解放。

总之,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和理论深度,同时也对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和社会理论,它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理论,它试图揭示社会的内在规律和不平等现象,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构想。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对于理解和改变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对于理解社会的内在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工具。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存在,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稳定。

马克思主义对于这种社会现象提出了深刻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规律和矛盾。

这种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改变社会的动力和方向。

其次,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构想,为我们提供了改变社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和矛盾是不可持续的,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崩溃和变革。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秩序,认为在这种社会中,人们可以摆脱阶级斗争和剥削,实现真正的平等和自由。

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构想为我们提供了改变社会的理论基础,激励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新的社会秩序。

最后,马克思主义对于改变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激励人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新的社会秩序,为我们提供了改变社会的动力和方向。

在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指导意义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激励着人们不断地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而努力奋斗。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对于理解和改变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社会的重要思想工具,构想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指导着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新的社会秩序。

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意义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地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而努力奋斗。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一)一个德国人说过,五十岁以下的人说他能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定是欺人之谈。

因为马克思的书卷帙浩繁,学理深晦。

他那名著《资本论》三卷,合计两千一百三十五页,其中第一卷是马氏生存时刊行的,第二、第三卷是马氏死后他的朋友昂格思替他刊行的。

这第一卷和第二、三两卷中间,难免有些冲突矛盾的地方,马氏的书本来难解,添上这一层越发难解了。

加以他的遗著未曾刊行的还有很多,拼上半生的工夫来研究马克思,也不过仅能就他已刊的著书中,把他反复陈述的主张得个要领,究不能算是完全了解“马克思主义”的。

我平素对于马氏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今天硬想谈“马克思主义”已经是僭越的很。

但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

“马克思主义”既然随着这世界的大变动,若动了世人的注意,自然也招了很多误解。

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虽然极其贫弱,而自一九一八年马克思诞生百年纪念以来,各国学者研究他的兴味复活,批评介绍他的很多。

我们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乘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辨中,有点正确的解释,吾信这也不是绝无裨益的事。

万一因为作者的知能谫陋,有误解马氏学说的地方,亲爱的读者肯赐以指正,那是作者所最希望的。

(二)我于评述“马克思主义”以前,先把“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思想史上占若何的地位,略说一说。

由经济思想史上观察经济学的派别,可分为三大系,就是个人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与人道主义经济学。

个人主义经济学,也可以叫作资本主义经济学。

三系中以此为最古。

著《原富》的亚丹·斯密(Adam Smith)是这一系的鼻祖。

亚丹·斯密以下,若马查士(Malthus)、李嘉图(Ricardo)、杰慕士·穆勒(James Mill)等,都属于这一系。

把这一系的经济学发挥光大,就成了正系的经济学,普通称为正统学派。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主要内容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主要内容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主要内容
1. 马克思主义对我来说,就像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啊!比如说社会上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不就正需要马克思主义来指明解决方向吗?
2. 我觉得马克思主义是理解社会的一把钥匙呀!看看那些贫富差距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是不是就清晰多了?
3. 哎呀,马克思主义在我心里可是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呢!就好比工人争取权益,不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推动嘛!
4. 马克思主义观真的太重要啦!就像为我们指明道路的指南针,比如探讨社会发展规律,没有它怎么行呢?
5. 你们知道吗,马克思主义对我来讲那可是宝贝呀!好比面对社会变革时,马克思主义能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呢!
6. 我告诉你们,马克思主义真不是一般的重要哦!想想看那些社会矛盾的解决,不运用马克思主义怎么能行?
7. 马克思主义呀,简直就是我认识世界的神器!就如同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到头绪,这不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厉害之处吗?
8.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啊,那真的是让我眼前一亮呢!例如在分析社会结构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多有用呀!
9.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我理解和看待世界的根本,它让我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马克思主义,真的难以想象我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人说,19世纪留给20世纪的最大遗产就是社会主义。

的确,在整个20世纪,社会主义的影响几乎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社会主义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不应该忽视的,这就是: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要阐明什么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观。

一般看来,所谓马克思主义观,就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或看法,具体地说,它至少具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内容。

一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不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说明。

首先,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二是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应“怎样做”、“不怎样做”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说明。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要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邓小平曾经指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理应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完整word版)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完整word版)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理解马克思主义至少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这种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形成的理论体系;第二种即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也包括由其后各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发展的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三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所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它是广义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它与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一致,但也有重要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仅用一篇几千字的论文难以表达清楚,另加本人理论水平的缘故只能才能从实事求是的角度阐述一下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为了记住那些条条框框的理论,而是为了将理论学活,将理论赋予鲜活的生命,以便指导我们的实践。

我们读马克思主义不能抱有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具体方法,我们只能掌握一种原则。

在当大社会“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肆意横行,但是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稳住阵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会我们的是用实事求是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我们找不到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毕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产生于19世纪的社会大背景下,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现代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大相径庭,难以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同一把钥匙。

所以,我们讲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灵魂。

“实事求是”这个词原本是中国的民族语言,最早出现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中。

班固评论说,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于招之”“实事”,就是一切存在的客观事物,“求”,就是探索、探求,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有人说,19世纪留给20世纪的最大遗产就是社会主义。

的确,在整个20世纪,社会主义的影响几乎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社会主义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不应该忽视的,这就是: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要阐明什么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观。

一般看来,所谓马克思主义观,就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或看法,具体地说,它至少具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内容。

一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不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说明。

首先,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二是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应“怎样做”、“不怎样做”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说明。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要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邓小平曾经指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理应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包括多方面的要求。

首要的是帮助他们逐步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精神。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把握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提供了科学方法,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掌握其理论基础,这是指导我们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要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这一理想体现了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趋势和自身历史使命的深刻认识,是整个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感情的高度统一。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

如果我们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利益,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如果离开实际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又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

第三,要植根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与一切剥削阶级的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严密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公开宣布自己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第四,培育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一种活生生的理论。

与先前一切理论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从创立之初就深深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在不断实践的检验中发展完善。

它总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从不把自己的学说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

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总是以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作为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不断推动理论创新。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

以上四个方面归结起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本质规定,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根本要求。

这些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在纵向上一脉相承地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在横向上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主要组成部分的各个方面。

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的培育中,既要重视对四个方面的每一个方面的培育,也要重视其整体精神的培育。

二、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途径
一般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马克思主义观都是正确的,也不总是正确的,实践真正需要的,是正确的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同样地,在我国高校,每个大学生也都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但是并不是每个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都是科学的。

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大学生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践马克思主义:
第一,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高校必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应该好好的学习,并在课外更多的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我们需端正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它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学校的学分,更重要的是为了掌握其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以期服务于社会,同时,学习这门课时,不应浅尝辄止,走马观花,需要我们把握要点,理解其精髓,只有这样,方能真正的了然于胸,才能实实在在的去实践、去发展。

第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在课上学习它,还应切实的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知道自己的行为。

我们在对待事物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只有这样,我们的行为才能符合实际,得到实行,而不会误入歧途,最终以失败结束;我们在对待事物时,要运用发展发展的眼光,不能把事物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要勇于创新,敢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事物不断的向前发展,否则,事物将会陷入停滞状态;我们在对待事物时,要坚持矛盾的方法论,正确分析事物,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知其有利之处,也了其不足与有害,在把握某一事物
的发展前景时,要看到其主次矛盾,从而正确的判断事物的发展方向。

第三,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还要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学习,甘于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