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字 离 校 系 统-概要+详细设计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的区别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的区别概要设计就是设计软件的结构,包括组成模块,模块的层次结构,模块的调用关系,每个模块的功能等等。
同时,还要设计该项目的应用系统的总体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结构,即应用系统要存储什么数据,这些数据是什么样的结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详细设计阶段就是为每个模块完成的功能进行具体的描述,要把功能描述转变为精确的、结构化的过程描述.概要设计阶段通常得到软件结构图详细设计阶段常用的描述方式有:流程图、N—S图、PAD图、伪代码等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在软件设计中,大家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概要设计应该怎样一个概要法,详细设计应该怎样一个详细法?这个问题在公司内部经常有人问。
现在陈述一下.我们公司的研发流程是瀑布型的,这个模型中的分析、设计阶段是基于经典的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按照问题域,将软件逐级细化,分解为不必再分解的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定的功能,为一个或多个父模块服务(即接受调用),也接受一个或多个子模块的服务(即调用子模块)。
模块的概念,和编程语言中的子程序或函数是对应的。
这样一来,设计可以明显地划分成两个阶段:概要(结构)设计阶段:把软件按照一定的原则分解为模块层次,赋予每个模块一定的任务,并确定模块间调用关系和接口。
详细设计阶段:依据概要设计阶段的分解,设计每个模块内的算法、流程等。
概要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设计者会大致考虑并照顾模块的内部实现,但不过多纠缠于此.主要集中于划分模块、分配任务、定义调用关系。
模块间的接口与传参在这个阶段要定得十分细致明确,应编写严谨的数据字典,避免后续设计产生不解或误解。
概要设计一般不是一次就能做到位,而是反复地进行结构调整。
典型的调整是合并功能重复的模块,或者进一步分解出可以复用的模块.在概要设计阶段,应最大限度地提取可以重用的模块,建立合理的结构体系,节省后续环节的工作量.概要设计文档最重要的部分是分层数据流图、结构图、数据字典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等。
系统设计-概要设计

行衡量。
03
并发用户数
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的用户请求数 量,反映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
02
吞吐量
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请求的能力, 通常以每秒请求数(RPS)或每秒
事务数(TPS)来衡量。
04
资源利用率
系统资源(如CPU、内存、磁盘 等)的使用情况,通常以百分比
设计清晰、易用的导航结构,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和浏览所 需信息。
动画与过渡效果
适当运用动画和过渡效果,增加界面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响应式设计
确保界面在不同设备和屏幕尺寸下均能良好显示和使用, 提高用户体验的一致性。
06
系统安全设计
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
用户名/密码认证
采用强密码策略,定期更换密码,并 限制登录尝试次数以防止暴力破解。
负载均衡与容错机制
负载均衡
通过合理的分配请求到多个服务器 上,使得每个服务器都能够得到充 分利用,避免出现单点故障和资源
浪费。
超时控制
当系统中某个节点出现故障时,能 够自动切换到其他可用节点上继续 提供服务,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和稳
定性。
容错机制
通过构建服务器集群来提高系统的 可用性和扩展性,当某个节点出现 故障时,其他节点可以接管其工作 负载。
02
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
用户管理
包括用户注册、登录、信息修 改、权限管理等功能。
数据管理
包括数据的增删改查、数据备 份恢复等功能。
报表能。
系统集成
支持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如OA 、ERP等。
非功能需求
性能需求
系统应满足一定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 用户数等性能指标。
软件工程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过程设计则是把结构成份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性描述。
•界面设计是对系统边界的描述,用户界面是用户和 系统进行交互的工具,人机接口直接影响软件的寿命。
ClientA
ClientB
ClientC
ClientD
第三级
客
户 机
business logic node(商业逻辑结点)
Security
(安全)
Event
(事件)
Search
(搜索)
服
务
器
Database management node
(数据库管理结点)
第二级 第一级
软件工程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采用多层结构,以适应不断 变化的用户需求。
软件工程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四、分布式对象结构(Distributed Objects Architecture)
在C/S模型中,客户和服务器在服务/请求上的差别,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采用分布式对象结构 :
“对象(Object)”——提供服务的系统组件(System Component)。
② 安全性:网络环境面临着各种威胁,如病毒、 木马、非法访问,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③ 可管理性:开放性造成异构性,造成管理困难 ④ 不可预知性:系统响应时间受网络负载等网络
环境的影响。
软件工程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三、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Client/Server Architectural Model) C/S结构是一种分布式模型,采用发请求、得结
概要设计范本

概要设计范本1.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怎么写知乎撰写的设计文档主要分为:总体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后简称为“概设”+“详设”。
总设和详设都应该包含的部分:(1)需求:一般以产品的语言描述,这一块可以拷贝产品需求文档中的storylist部分;(2)名词解释(可选):非相关领域内的同学需要看到文档需要提前了解的一些概念性质的东西;(3)设计目标:又分为功能目标和性能目标,功能目标一般是对产品需求的技术描述,性能目标是根据产品给出的数据对性能进行的评估。
一般来说,新服务必须要有性能目标一项,性能目标可能会影响设计方案。
除了都应该包含的部分,总体概要设计一般还包含:(1)系统架构:一般来说会有个简单的架构图,并配以文字对架构进行简要说明;(2)模块简介:架构图中如果有很多模块,需要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简要介绍;(3)设计与折衷:设计与折衷是总体概要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4)潜在风险(可选);输出总体概要设计的时候,很多方案还是不确定的,需要在设计评审会议上确认。
总体概要设计重点在“方案折衷”,总体概要设计评审完毕之后,此时应该是所有方案都确认了,需要输出各模块的详细设计,详细设计重点在“详细”:(1)总体概要设计结论汇总(可选):达成一致的结论有个简要概述,说明详设是对这些结论的实现;(2)交互流程:简要的交互可用文字说明,复杂的交互建议使用流程图,交互图或其他图形进行说明;(3)数据库设计:这个是应该放在总设还是详设呢?(4)接口形式:有了数据库+接口+流程,别的同学拿到详设文档,基本也能够搞定了;(5)其他细节:例如公式等;理论上输出了详细设计之后,无论谁拿到了这个详设文档,都是能够完成该项目的。
个人实践分享:一、大图(1)大系统或复杂流程,其架构图或者流程图会非常大,经常比A4纸或word的一页大很多,此时不宜在word中直接贴图形,贴了也看不清,建议将图放在wiki上,文档中直接贴链接;(2)一定要保存viso或者其他图形的源文件,否则今后改动起来要重画,代价可想而知;二、设计与折衷(1)设计与折衷是总设中最重要的内容,总设评审中,主要就是讨论这些折衷的优劣;(2)评审过后,不但要邮件周知结论,还要在总设中进行更新,说明最终决定使用了哪种方案,为什么使用这种方案;根据自己的经验,接手别人的模块、项目,拿到代码和文档,设计方案对我来说完全是个谜!!!(3)有时候因为排期或者其他原因,不一定采用了最优的设计方案,此时更应该在总设中记录决策的过程与原因;(4)最后,设计折衷是一个很好的自我辩解的机会:因为项目进度,或者历史遗留问题,我不得不采取了一个这样的设计,不要再骂我了。
教务管理系统(概要设计及详细设计)

教务管理系统(概要设计及详细设计)概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学校的管理日趋复杂,人工管理已远不能满足需求。
因此,教务管理系统(简称EMS)应运而生。
教务管理系统旨在提升教学、管理效率,减轻教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实现教育信息化。
本文将对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指出系统的需求和实现方法,力求提高教务管理水平。
功能需求教务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1.用户模块:包括管理员、教师、学生、家长等用户,不同的用户可以执行不同的操作,例如管理员可以进行课程安排、学生信息管理、班级管理等;教师可以进行学生成绩管理、课程教学等;学生和家长则可以进行查看成绩、选课等操作。
2.课程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对于课程进行管理,包括课程开设、课程评价、教学计划、课程表等。
3.学籍管理模块:该模块包括学生信息管理、班级管理和学籍档案管理等。
4.成绩管理模块:该模块包括学生成绩管理、成绩查询、考试成绩的录入、修改和查询等。
5.选课管理模块:该模块包括选课和退课操作,学生选课时可以选择有限的课程,管理员对选课结果进行审批管理。
技术实现教务管理系统的技术实现需要涉及以下内容:数据库设计系统应该设计一个数据库来存储用户数据、课程信息、学生信息和成绩信息等。
数据库应采用MySQL或SQL Server等关系型数据库。
后台开发后台开发采用SpringBoot、SpringMVC和Mybatis等Java Web开发框架,采用Maven作为项目构建工具,MySQL作为数据库,使用Tomcat作为运行环境。
前台开发前台开发采用HTML、CSS、JavaScript等网页开发技术,JSP、AJAX等实现前后端数据交互,Bootstrap或者Semantic-UI等前端页面框架提高用户体验。
系统架构采用MVC设计模式(MVC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中文名是模型—视图—控制器。
)1.Model(模型):负责封装与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相关的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处理。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姓名:李燃组任课老师:夏晨洋课程:技术文档写作与沟通日期:2017年6月24日目录1. 引言 (4)1.1. 编写目的 (4)1.2. 项目背景 (4)1.3. 定义 (4)1.4. 参考资料 (5)2. 项目计划 (5)2.1工作内容 (5)2.2产品 (6)2.2.1程序 (6)2.2.2文档 (6)2.3运行环境 (6)2.4服务 (7)2.5验收标准 (7)2.5.1代码的验收 (7)2.5.2 文档验收 (7)2.5.3 服务验收 (8)3. 实施计划 (8)3.1. 任务分解 (8)3.1.1. 调研和需求分析 (8)3.1.2. 系统设计 (8)3.1.3. 编码及测试阶段 (8)3.1.4. 项目总结 (9)3.2. 预算 (9)3.2.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总预算 (9)3.3. 关键问题 (9)4. 人员组织及分工 (10)4.1. 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 (10)4.1.1. 组织结构 (10)4.1.2. 人员分工和职责 (11)5. 交付期限 (12)6. 项目SSR (12)7. 需求规格说明 (13)7.1. 目标 (13)7.2. 运行环境 (13)7.3. 假定和约束 (14)7.4. 对功能的规定 (15)7.5. 性能的规定 (21)7.5.1. 精度 (21)7.5.2. 时间特性要求 (21)7.5.3. 灵活性 (21)7.6. 输入输出要求 (21)7.7. 故障处理要求 (22)7.8. 设备 (22)7.9. 支持软件 (22)8. 总体设计 (22)8.1. 需求规定 (23)8.2.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24)8.3. 结构 (27)8.4. 人工处理过程 (29)8.5. 尚未解决的问题 (29)8.6. 接口设计 (29)8.6.1. 用户接口 (29)8.6.2. 外部接口 (30)8.6.3. 内部接口 (30)8.6.4. 运行设计 (31)8.6.5. 运行模块的组合 (31)8.6.6. 运行控制 (32)8.6.7. 运行时间 (32)8.7.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32)8.7.1. 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32)8.7.2. 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33)8.7.3. 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34)8.7.4. 补救措施 (35)8.7.5. 系统维护设计 (35)9. 小组评分 (36)9.1. 各分项目组职责: (36)9.2. 打分 (36)1.引言1.1.编写目的从该阶段开发正式进入软件的实际开发阶段,本阶段完成系统的大致设计并明确系统的书籍、u结构与软件结构。
软件工程实验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概要设计()

攀枝花学院实验报告实验课程:软件工程试验实验项目:项目概要设计实验日期:2013.4.24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班级:软件工程姓名:冯斌学号:指导教师:冯伟成绩:【实验目的:】1、了解概要设计的主要内容2、掌握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内容与撰写3、了解详细设计的主要内容4、掌握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的内容与撰写【实验内容:】1、针对上次实验课选定的软件项目,通过互联网等收集资料,进行软件概要设计。
2、完成概要设计后,查阅参考资料和相关标准,撰写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3、在概要设计的阶段性成果之上,进行详细设计。
4、完成详细设计后,查阅参考资料和相关标准,撰写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I 功能分解1.1 系统功能描述本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对学校教导处的学生信息管理、成绩管理、课程管理、班级管理及相关查询。
能录入、修改、查询、输出学生的档案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简历情况、获得奖励情况、受到处分情况、学生的家庭信息等;能录入、修改、查询、输出学生的各学期各门课的成绩信息,并支持按年级、班级等条件的统计、查询、报表输出。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库应用程序,由系统管理、学籍管理、收费管理、班级管理、成绩管理、课程管理以及学生表现等模块组成,特规划如下:1.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设置,包括添加用户、修改密码、找回密码等。
2.学籍管理模块该模块的功能是实现对新生的注册,毕业生、插班生等的学籍变动更改以及学生相关信息的查询。
3.收费管理模块该模块的功能是实现对学生的收费以及欠费信息输出。
4.班级管理模块该模块的功能是实现对全校班级的管理工作,包括:班级游览、添加、查询、删除、修改等,各功能模块各自独立,完成学校的全部班级的管理。
5.成绩管理模块学校的成绩管理工作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主要手段,本模块包括成绩添加、成绩查询、成绩修改等功能模块。
同时对学生成绩进行备份。
6.学生管理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学生的个人信息的管理工作,包括档案添加、档案浏览、档案查询等功能,从而方便学校管理部门对学校的基本情况的快速查询和了解。
第8章 数据库系统的概要设计

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 概念模型是数据模型的前身,它比数据模型更独立于机器、更 抽象,也更加稳定。概念设计的方法有以下4种: (1)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首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然后逐步细化为完整的全 局概念结构。 (2)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 即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将它们集成起来,得到 全局概念结构的设计方法。 (3)逐步扩张的设计方法。 此方法首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结构,然后向外扩充,生成其 他概念结构,直至完成总体概念结构。 (4)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法。 最常采用的策略是自底向上的方法,即自顶向下地进行需求分析, 然后再自底向上地设计概念结构,其方法如图8-1所示。其中,概 念模式对应于概念模型。
需求 需求1 需求1.1 需求1.2 需求2.1 需求2 需求2.2
需求分析
。。。。。
概念模式 概念模式 概念模式 概念模式
概念模式1
概念模式n
概念结构设计
。。。。。
全局概念模式
图8-1 自顶向下的分析需求与自底向上设计概念结构
8.2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学强调系统的功能方面,其本质是抽 象和功能分解,如前面章节介绍的数据流图就是一种面向功能的建模 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数据库管理系统尤其是关系数据库 技术的应用,使软件系统的开发重心开始向系统的数据部分转移,而 面向数据的建模方法使用实体-联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 也称实体-关系图,简称E-R图)等图形工具来对客观世界进行抽象表 示,有时也称为实体-关系建模方法。在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中, 面向功能的建模方法和面向数据的建模方法应相互参照,才能使系统 结构特性和行为特性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系统设计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离校系统概要详细设计说明书项目名称:数字离校系统文件名称:概要详细设计说明书小组成员:崔代英李漫 2011110314贺雪梅黄利平 2011110310 编制日期: 2013-11-081 引言1.1 编写目的由前面的需求分析,得出了系统的基本需求,和基本的数据流图,要实现整个系统,需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设计,概要设计主要是利用比较抽象的语言对整个需求进行概括,确定对系统的物理配置,确定整个系统的处理流程和系统的数据结构,接口设计,实现对系统的初步设计。
1.2 背景无效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提高离校管理的效率,在原有的办公系统系统上进行扩展,将一些可以用计算计来管理的都进行计算机化,使得各部门管理人员工作更加方便,工作效率也更加的高。
1.3 定义名词解释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利用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流理向。
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管理调查程中绘制的业务流程图和表格分配图等虽然形象地表达了管理信息中的流动和存储过程,但仍没有完全脱离一些物质要素(如货物、产品等)、数据流程图则进一步舍去物质要素,收集有关资料,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为下一步分析做好准备。
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表示求解某一问题的数据通路。
同时规定了处理的主要阶段和所用的各种数据媒体。
数据流程图包括:1. 指明数据存在的数据符号,这些数据符号也可指明该数据所使用的媒体。
2. 指明对数据执行处理的处理符号,这些符号也可指明该处理所用到的机器功能。
3. 指明几个处理和(或)数据媒体之间的数据流的流线符号。
4. 便于读、写数据流程图的特殊符号。
在处理符号的前后都应是数据符号。
数据流程图以数据符号开始和结束(除9.4规定的特殊符号外)处理过程功能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数据字典所谓数据词典,是指定义和管理数据库文件(库表)的有组织的系统,其目的是方便数据库的存取和控制,加强系统的数据管理需求提出者需求提出者是对项目进行提出需求的用户图例说明是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利用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流理向。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一种对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得出数据分析的存储过程。
是对整个数据的中间结果以及最终结果的存储。
数据数据传递是处于整个规定了的所有数据媒体的中传间产物的传递。
递1.4 参考资料《海南大学电子离校系统》《基于的高校学生离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字化离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字离校系统—需求分析报告》——本小组所编《软件工程—理论、方法与实践》——孙家广主编2 总体设计2.1 需求规定2.2 运行环境2.2.1硬件环境:①服务器端:高性能的计算机一台,普通的双绞线作为连接。
②客户端:普通的计算机或者工作站,普通的双绞线作为连接。
2.2.2软件环境:①服务器端:安装SQL Server 2008的服务器版本,安装windows 2000服务器版本,配置了诺顿等防毒软件。
②客户端:安装SQL Server 2008的服务器版本,安装VS2010等可视化开发工具软件,安装windows 2000服务器版本。
2.3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2.3.1 基本设计概念2.3.1.1 系统物理架构图图 2.3.1.12.3.1.2 系统逻辑架构图图 2.3.1.22.3.2 处理流程2.3.2.1 顶层数据流图:图 2.3.2-1图 2.3.2-2 外接口与系统的关系图2.3.2.2 第零层图:系统维护学生自主服务离校预处理离校手续办理部门数据维护查询统计密码维护图 2.3.2-3 子系统关系图2.3.2.3 第一层图:(1)登录子系统:1密码验证系统管理人员显示器4验证权限5显示可用的界面学生各部门人员登录错误信息图 2.3.2-4 登录图(2)查询子系统:学生系统管理员各部门1学生自主服务2组维护3各部门相关信息查询显示器4操作日记查询5学生离校查询6查看打印设置图 2.3.2-5 查询子系统(3)管理子系统:学生系统管理员各部门1用户维护显示器2密码维护3部门手续办理4学生数据维护5教师数据维护6数据备份恢复7系统设置8离校项目与处理9处理办理流程10新闻发布管理11上传管理文件12打印方式设置13分院手续办理14单个学生办理15证书发放图2.3.2-6 管理子系统2.3.2.4 第二层图:(1)组维护:系统管理员1确定选择用户组2查找数据库显示器用户组名表用户表图2.3.2-7 组维护图(2)学生自主服务:学生3确定用户名4查询数据库外部显示器5在线咨询图 2.3.2-8 自主服务图(3)学生离校办理:学生1输入学号或姓名2查找数据库显示器用户信息表审核信息图 2.3.2-9学生离校办理图(4)查看打印设置:图2.3.2-10 查看打印设置(5)操作日记查询:有相关操作用户1选择用户名2查找数据库显示器3选择操作日期4选择ip 地址图 2.3.2-11 操作日记查询(6)各部门相关信息查询:后勤部门1验证用户名和密码显示器4查询物品情况财务部门图书馆教务处辅导员其他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和密码5查看所有情况6查看借还书,欠费情况7查看是否退还学生证8查看缴费信息9验证用户名和密码210验证用户名和密码312验证用户名和密码513验证用户名和密码6图 2.3.2-12 各部门查询相关信息(7)用户维护:系统管理员1登录验证2添加用户3修改用户4删除用户5用户授权6设置读写权7接收用户请求8权限验证用户图2.3.2-13 用户维护(8)教师数据维护:系统管理员1登录验证2增加3修改4删除5导入6导出7选择教工类别8权限验证教师显示器图2.3.2-14 教师数据维护(9)离校项目与处理:系统管理员8登录验证7权限验证9选择学生类别10学院11班级显示器学生图 2.3.2-15 离校项目与处理(10)处理办理流程:系统管理员8登录验证7权限验证9显示离校需办理的手续和时间10获取后勤部物品清单显示器学生12申请离校13检查是否损坏后勤部14修改物品情况15获取缴费信息16检查是否清账17修改学费单欠费财务部图书馆18获取借还书,欠费情况19检查是否还清20修改信息教务处21检查是否回收22获取学生证收取信息23修改学生证收取情况辅导员24获取所有信息25检查是否办理完所有流程26发放离校证书27到其他部门进行办理图 2.3.2-16 办理流程(11)新闻发布管理:系统管理员1登录验证2选择面向学生3选择面向老师4选择面向全部7选择面向对象8权限验证部部门或学院9请求发布信息10选择学院11发布新闻12删除13修改图2.3.2-17 新闻发布(12)上传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员1登录验证2显示上传的文件信息4下载文档7上传相关离校文件8权限验证学生或相关人员9验证用户名和密码图2.3.2-18 上传管理文件(13)打印方式设置:系统管理员1登录验证7选择系名称8权限验证9选择学生类别10选择打印方式11审核方式12选择是否允许强制审核手13保存不图2.3.2-19 打印方式设置(14)学生数据维护:系统管理员1登录验证7删除8权限验证9增加10选择学生类别11修改12导入13导出不许14列出学生信息学生15验证学生请求图2.3.2-20 学生数据维护(15)密码维护:系统管理员1登录验证8权限验证10选择用户14修改密码学生15验证用户名和密码用图2.3.2-21 密码维护(16)数据备份恢复:用户1登录验证8权限验证10输入备份文件名14保存图2.3.2-22 数据备份恢复(17)系统设置:用户1登录验证8权限验证10输入备份文件名14保存图 2.3.2-23 系统设置(18)部门手续办理:学生10院系14发放离校证书15学生类别16专业17年级后勤部门18检查物品辅导员19获取所有信息20检查是否满足离校要求图书馆教务处22学生证收取情况23录入借还书和欠费情况财务处24缴费信息25班级26校区图 2.3.2-24 部门手续办理(19)分院手续办理:学生10院系14发放离校证书15学生类别16专业17年级学院19获取所有信息20检查是否满足离校要求25班级26校区图 2.3.2-25 分院手续办理(20)单个学生办理:学生10院系14发放离校证书15学生类别16专业17年级后勤部门18检查物品辅导员19获取所有信息20检查是否满足离校要求图书馆教务处22学生证收取情况23录入借还书和欠费情况财务处24缴费信息25班级26校区图 2.3.2-26 单个学生办理(21)证书发放:学生10院系14发放离校证书15学生类别16专业17年级辅导员19获取所有信息20检查是否满足离校要求25班级26校区27部门手续办理 图 2.3.2-27 证书发放2.4 结构后勤人员财务处图书馆教务处辅导员其他系统管理员1录入借还书和欠费情况2获取所有信息3检查是否满足离校条件4发放离校证书学生5检查是否物品有坏6检查是否没还和欠费7录入相关信息8检查是否未交学生证9检查是否欠学费有10更新所有用户信息图 2.4-1 结构图2.4.1 系统维护2.4.1.1 子系统说明1.组维护:选择用户组,查看系统已经有的用户组和相关权限。
2.用户维护:管理员可以通过该功能添加用户、修改用户、删除用户、用户授权、设置读写权等功能。
3.学生数据维护:选择学生类别,系统自动列出所有该类别的学生。
对学生信息增加,删除,修改,导入和导出数据等操作。
4.教师数据维护:选择教职工类别,系统自动列出所有该类别的教职工。
对教职工信息增加,删除,修改,导入和导出数据等操作。
5.操作日志查询:用户可以选择操作员(用户名),操作日期段,以及IP地址段对操作日志进行查询。
6.数据备份恢复:用户可以自定义输入备份文件名,点保存后,系统自动在应用服务器上做数据备份。
7.系统设置:用户可以设定学校名称,启动时间,系统万能密钥(万一管理员忘记系统登录密码可以通过万能密钥当作密码登陆,注意保密性)以及当前年份。
2.4.1.2 类图及说明Group-----Deadministror Acdadministrator Schadministrator Masadministrator Sysadministrator: String: String: String: String: String+Select (): voidUser-Sysadministrtor: String+ + + + +Insert ()Delete ()Update ()UserPower ()UserRw (): void: void: void: void: voidStudent-StuType: String-----Insert ()Delete ()Update ()Import ()Outport (): void: void: void: void: voidTeacher-StuType: String+++++Insert ()Delete ()Update ()Import ()Outport (): void: void: void: void: voidSeleOperatuion---UserNameDataIp: String: java.util.Date: String+Select (): voidDataBack-FileName: String+Back_up (): intSysRevise---SchoolNameStartTimeUnPassword: String: String: String++Updata ()Delete (): void: void图2.4.1..2 系统维护类图Group:查询数字离校系统的所有用户和用户的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