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统一巩固政权的措施

一、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3、文化:统一文字。
4、思想:焚书坑儒。
5、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影响: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具有空前的重大的历史意义。
列举秦朝巩固统一的主要举措

列举秦朝巩固统一的主要举措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统一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
为了巩固统一,在秦始皇统治期间,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
本文将列举秦朝巩固统一的主要举措,并简要探讨其影响。
一、削弱诸侯国权力秦朝通过一系列政策削弱了诸侯国的权力,进一步巩固了朝廷的统治地位。
首先,秦朝推行了郡县制,并设立了郡县官员,以代替原本的诸侯国官员。
这样一来,朝廷能够更好地控制地方,确保统一的政策得以贯彻。
其次,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度,取消了大量诸侯国,将其变为郡县,进一步削弱了诸侯国的独立力量。
这些举措有效地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性,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统一。
二、推行中央集权制度为了巩固统一的权力,秦始皇在政治改革方面大力推行中央集权制度。
首先,秦朝采取了法家思想为基础的政策,对统治进行了集中化。
秦始皇通过制定一系列严苛的法律和法规,规范了不同地区的行政管理,并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
这一举措使得统治更加有序,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力量。
其次,秦朝大规模修筑了连接北方和南方的巨大工程——万里长城,进一步强化了中央政权的控制能力。
这些措施都有力地巩固了秦朝的统一地位。
三、加强军队建设巩固统一离不开强大的军队,秦朝在军队建设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首先,秦朝推行了兵役制度,对全国范围内的男丁实行军役。
这一举措使得秦朝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够有效地应对内外威胁。
其次,秦朝实施了兵器统一制,建立了专门的兵器制造工场,提高了战争的效率。
此外,秦朝积极开展军事改革,改进军事制度和战术,为后来的统一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措施保证了秦朝在国内外的战争中保持了强大的军事优势,也为统一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削弱诸侯国权力、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和加强军队建设等。
这些举措有效地消除了割据势力,建立了强大的中央政权。
秦朝的统一成就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也为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秦朝巩固统一的经验对于今天的国家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秦王巩固统一的措施PPT学习教案

巩固统一的措施
1、 政治上: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 2、 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3、 思想上:焚书坑儒。 4、 军事上: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1)夺取河套和修筑长城 (2)统一南方,修筑灵渠
第3页/共13页
经济方面
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地主阶级统治的经济 基础。封建政权保护土地私有制,有利于社会生产的组织,保证国家的财政 收入,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从而巩固其统治。同时,也加重了人民的地租、 赋税负担。
二: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①中央设“三公”“九 卿” ②地方实行郡县制③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 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
三: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①秦律制定的基础是秦国自商鞅以来的 律令。②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 的制定。
第2页/共13页
第二,统一度量衡。 “权”就是秤锤。它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 便利了经济交往和发展。
第三,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的形制,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只是重量、 大小不一。货币的统一,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资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 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
第四,统一车轨、驰道。秦朝1尺相当于今25cm,6尺等于1.5m。“车同轨” 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开拓南越,使中国的版图包括了今天两广, 以至扩张到今天越南北部一带。使中国成 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第8页/共13页
第9页/共13页
钱币
第10页/共13页
第11页/共13页
第12页/共13页
秦王巩统一的措施
会计学
1
巩固统一的措施
1、 政治上: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 2、 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3、 思想上:焚书坑儒。 4、 军事上: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1)夺取河套和修筑长城 (2)统一南方,修筑灵渠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统一国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秦统治者用不同的措施来巩固统一。
首先,秦始皇发布法令,制定宏伟的政策计划,这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统一法律体系。
秦始皇将六国的地方法律整合成统一的法律体系,采取了以估量法为核心的律令制度,把历代现行的各种地方制度整合成统一的法律体系。
成立法官判案,亦以辩。
这使得秦朝致力于维护全国的法治秩序,保证和平稳定。
二、统一行政制度。
秦朝实行一政五部制,即太子有一政即掌办中央六部:户、史、礼、御史大夫、兵部、典籍部。
经过上述统一行政制度建立,使秦朝在管理和沟通方面拥有更高的效率。
三、统一货币体系。
秦朝实行统一货币体系,以金银为基础,先后代表着权力的图腾“秦钱”上演了统一币制的历史长卷。
秦始皇开创了统一货币体系,为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建立驿路邮政制度。
秦朝建立了贵重货物的传递邮政制度,借助驿路将口信传递到国家各地,加快了信息的传播。
秦朝还建立了税收制度,实行统一大小税,加强国家机关的统一管理,促进国家的财政稳定。
五、建立商业度量衡体系。
秦朝通过建立商业度量衡体系,使国内外贸易活动更加有规可循,使贸易得到有效控制,有畅通的发展,大大加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六、结合行军统一民族。
秦朝曾采取过行军的方式来统一民族。
为此,秦始皇将六国的都城陷入自己的构筑之中,使六国各地的数十万士兵和民众全部调去洛阳,让他们在洛阳兴起一片新的歌声。
洛阳也在秦朝统一民族的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秦朝统一国家的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秦统治者用不同的措施来巩固统一。
统一法律体系,统一行政制度,统一货币体系,建立驿路邮政制度,建立商业度量衡体系,结合行军统一民族等,都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利于秦朝统一国家。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微教案公开课)

教学目标
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重点难点
突破策略
重点:秦朝巩固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措施
难点:秦朝政治上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突破策略:通过情景材料梦回秦朝,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分析,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配以丰富的插图解决以上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多媒体演示,回顾并复习秦统一六国的历史。
情景材料二:裁缝因尺寸和货币闹出纷争
图片:秦与其他六国的货币,度量衡的图片
3.通过情景场景三,让学生探究分析,讨论,解决秦在巩固统一方面,文化上是如何做的?解决统一文化的措施是:统一文字(小篆),后来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三、课堂小结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名称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经济、文化)
授课教师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பைடு நூலகம்
知识点来源
学科:历史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所属章节: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
微课设计简介
(200字以内)
本课重点讲授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由于巩固统一的措施分别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边防等多个方面,考虑到时间的控制问题,该微课选取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措施进行讲授。在讲授的过程中,模拟梦回秦朝的实际情景,提出具体的情况让学生结合情景和课本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分析讨论,透彻地讲授该课的主要内容。
二、讲授:
1.通过情景场景一,让学生分析探究,讨论得出,秦巩固统一在政治上的措施: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情景材料一:王绾与李斯的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
2.通过情景场景二,秦始皇巡游遇到的“裁缝因尺寸和货币闹出纷争”的场景,让学生思考探究,解决秦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的措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七年级历史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微课教学设计1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微课教学设计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中央政府分管行政的是()2、太尉B、御史大夫C、丞相D、郡守3、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指()A、统一度量衡B、焚书坑儒C、修筑长城D、建立中央集权制3、秦长城的东、西起点分别是什么?()A、临洮、辽东B、辽东、临洮C、东海、陇西D、陇西、4、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
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A、刀币B、五铢钱C、交子D、圆形方孔半两钱5、统一后秦朝的都城在()A、镐京B、洛邑C、长安D、咸阳6、秦朝拥有绝对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皇帝7、下列不属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8、秦中央政府的官职中太尉负责管理的职务是()A、行政B、军事C、监察D、教育9、始于西周初年的分封制被废止于()A、春秋B、战国C、秦朝D、汉朝10、在秦朝,地方的重要官吏的任免方式是()A、由地方推荐B、由中央任免C、由皇帝亲自任免D、由科学考试选拔11、秦朝推行郡县制,全国最初划分的郡为()A、25个B、36个C、39个、D、40多个12、秦统一后,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是()A、隶书B、楷书C、小篆D、草书13、秦能灭六国并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在于()A、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统一B、秦国是当时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C、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D、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14、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A、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C、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D、在地方实行郡县制15、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里的秦的“政制”主要是指()A、郡县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封建等级制。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推广华夏文化
01
尊崇华夏文化
秦始皇积极推崇华夏文化,以强化民族认同感,巩固统一局面。
02
礼仪制度改革
在推广华夏文化的过程中,秦始皇还对礼仪制度进行了改革,使之更加
符合统一帝国的需要。
03
融合多元文化
在推广华夏文化的同时,秦始皇也注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
形成了具有统一特色的秦朝文化。这种文化的融合对于巩固统一具有积
国家经济的发展。
02 经济措施
修建水利工程
水利建设
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一系列重要的水利工程,包括对江河进行治理 、修建灌溉渠道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防止水患。
灵活应用
他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形,通过修建堤坝、水渠等来控制水流,使得 干旱地区得到灌溉,防止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功绩卓越
这些水利工程在秦代以及后来的朝代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 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常备军的存在不仅使得秦朝能够更好 地维护国内安定,还为其对外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 供了有力的保障。
修筑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秦始皇下令修建了长城。长城的修建不仅使得秦 朝的国土更加稳固,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著名建筑。
长城的修建不仅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居民 的就业机会。同时,长城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 化遗产。
开展土地改革
1 2
废除封建制度
秦始皇废除了封建制度,实行土地国有化,将土 地重新分配给了农民,降低了地主阶级的势力, 增强了中央集权。
推行度田制
他推行了度田制,按照家庭人口数量分配土地, 确保农民有地可种,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统一的君主。
为了巩固统一,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废除了封建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治机构,使国家的决策和管理更加高效和统一。
2. 推行统一的法律、货币和度量衡制度:为了统一全国的法律、货币和度量衡制度,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统一律法、推广铸造铜钱、制定标准的度量衡等。
3. 兴修水利、修路铺驿:为了加强交通和水利建设,秦始皇修建了长城、修路、铺驿站,并兴修了灌溉系统,为国家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实行“焚书坑儒”政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秦始皇曾实行“焚书坑儒”政策,烧毁了“百家姓”和“九经”等古代经典,大规模处死儒士,以消除知识分子对他的不满和反抗。
5. 全面推广国家性质的思想教育:秦始皇认识到统一的重要性,开始推广国家性质的思想教育,用统一的文字和思想来强化人民对国家的
认同感,加强国民意识。
总而言之,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了制度建设、工程建设、思想教育等多个方面,这些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统一和文化的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
统一货币 圆形 方孔钱 统一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 小篆 隶书
思想:焚书坑儒
拒匈奴(蒙恬取河套)
军事: 修长城(辽东至临洮) ;
开灵渠 (长江和珠江)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灭六国
1
秦 咸阳
公元前 221年
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 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政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太尉
(军事 )
皇帝
(最高统治者)
(总揽军政大权)
君
主
丞相
(行政)
御史大夫
(监 察)
(中央政府)
专 制
郡( 守) 县 (令)
中 央 (地方政府) 集 权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