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2021全国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点评

2021全国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点评刚刚,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出炉,名师和著名作家进行解读。
下面是2021全国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点评,欢迎阅读。
名师解读全国卷I全国Ⅰ卷(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山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21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21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21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21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读:2021高考作文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情理之中是因为和往年一样,今年的高考作文也是一篇带有明确任务指令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即任务指令里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和机缘、使命与挑战。
同时也要求考生发挥想象,给2035年的十八岁青年人写篇文章。
意料之外是因为作文材料给了7则材料,这七个材料的融合性没有2021年那么强。
梳理这七则材料,既有联系当今考生实际的:“千禧年宝宝”,又涉及到社会时代大事件,如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还有科技与社会发展:天宫一号,精准扶贫,村村通。
又涉及到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如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
今年的全国卷一,考查学生的思维的综合能力,聚焦性,多材料组合的逻辑与思辨,考生可以扣住材料的两三个点,提取核心关键词即可,如时代追求与幸福,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物质与精神的提升。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车辆与时代变迁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车辆与时代变迁引言车辆作为人类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最早的马车,到现代的高速列车、汽车和飞机,车辆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速度,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车辆在时代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古代车辆的兴衰1.1 马车的兴起马车是古代最早的交通工具之一,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马车的兴起使得交通更加便捷,人们可以远离步行,减少时间和体力的消耗。
在古代,马车被广泛应用于商业交通、政府官员出行和贵族阶层的生活。
1.2 马车的衰落随着时代的变迁,马车逐渐被替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马车速度相对较慢,无法满足人们对速度的需求;二是马车需要依靠动物力量,依赖性较大;三是马车的容量有限,无法应对大规模的商业运输需求。
二、现代车辆的崛起2.1 蒸汽车的发明19世纪末,汽车的发明改变了整个交通领域的格局。
蒸汽车的出现解决了马车速度慢、容量小的问题,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快捷和舒适。
汽车的普及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和交通更加高效,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
2.2 内燃机汽车的兴起20世纪初,内燃机汽车的发明进一步推动了车辆的发展。
内燃机汽车不需要依靠蒸汽等外部动力,减少了对动物的依赖,更适应多种地形和路况。
内燃机汽车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
同时,汽车工业的兴起也带动了石油工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2.3 高速列车和飞机的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速列车和飞机作为新一代的交通工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高速列车以其高速度和大容量改变了人们的交通方式,缩短了距离,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在不同城市之间进行出行和交流。
飞机的出现则极大地缩短了跨洲际的距离,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三、车辆对社会的影响3.1 经济发展的推动车辆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首先,车辆带动了交通运输和物流产业的发展,构建了完善的物流体系,便利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易。
2001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2001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D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
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
‘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
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
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
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
’其人诚信如此。
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
’吾敢不以死相报乎?”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
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
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
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
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简评:读罢此篇临场作文,令人拍案称奇。
一是故事新奇。
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其想象力实在丰富。
二是立意高远。
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且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一联,“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层楼。
三是语言老到。
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赞其“简直绝了”,古典文献专家也“惊呆”了本报讯昨天本报一篇《今年有位古文奇才》引起读者强烈关注,这位高考作文通篇用文言文写成,自如运用大量古字的考生到底是谁?记者昨天采访了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他对这位考生表示高度赞扬,“相当难得!前途无量!以他现在的文化修养完全可以被破格录取!”而语文基础知识阅卷组组长、古典文献学专家吴新江也表示在看了这篇“奇文”后,自己光对字词的注释就写了4页。
立意的方法——以2022新高考1卷“本手、妙手、俗手”作文为例

立意的方法——以2022新高考1卷“本手、妙手、俗手”作文为例立意的方法——2022全国新高考1卷作文材料解析及写作示例江苏省口岸中学吴玉英【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
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
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
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
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
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文内容提要】一、解读作文材料:找到材料观点,理清材料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讲解立意的方法:找到具体话题和场景。
三、写作示例:结合例文,分解写作动作要领。
【正文】一、解读作文材料审题,就是找到作文材料观点。
知道了材料观点,才能有立意的依据。
立意,就是由材料观点带来的“你的看法”:或认同,或不认同,或有条件地部分认同。
材料用围棋中的"本手、妙手和俗手"打比方,实际上是要思考"基础、创造和滥用"中的道理。
基础和创造的关系,材料已经给你了:"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
""才"字是必要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基础是创造的必要条件。
"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意思是说,对本手理解不深刻,基础打得不牢靠,只会机械套用,滥用,很可能会出现失误,不但不能提高水平,甚至会影响全局。
作文材料的重心(非全部),在"本手和妙手"的关系上——这是从正面阐述基础的重要性。
材料中还有一组次要关系,"本手和俗手"——这是从反面阐述基础的重要性。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好奇心)1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好奇心)1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好奇心)
自从有了记忆,我就知道自家的后园里有一个地洞,洞很黑,很深……
每次经过,我都会伸手在洞里掏几下,但是总是掏不到底,似乎
那个洞就是新星一在《喂-出来》中描写的那个无底洞,深不可测,充
满了奇幻色彩。
我从小就喜欢看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阅读时对小
说中的世界加上自己想象的翅膀,所以每个故事都会被我理解的非常
离奇。
当然,这就免不了我有时候会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事物
抽象化,把一根铅笔想象成魔棒,把席子想象飞毯……那时的我把它
想象成了新星一笔下的那个无底洞。
一次,我丢了一块石头下去,我想听听那个洞有没有底。
但是,
很不辛,我的计划泡汤了,一只手拧住了我的耳朵,随之而来的是如
雷贯耳般的骂声。
是我母亲在骂。
我的母亲平时不让我一个人去玩一
些有危险的事。
“我没有玩火,没有玩水,没有打架!凭什么骂我!凭什么拧我
耳朵!”不知道那时的我竟然会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可能还小吧。
母亲很平静,似乎没有对我的话发火。
“听着,妈给你讲个故事。
”说着,母亲抱起我,她坐在院子的
矮凳上,让我坐在她的腿上,便开始讲起了那段或许不为人知的故事。
江苏历届高考作文题目

江苏历届高考作文题目江苏历届高考作文题目回顾自1978年起,高考作文成为中国高考必考的一科,作文题目一直以来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之一,高考作文题目一直以来都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和对时代发展的关注。
通过回顾江苏历届高考作文题目,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演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江苏历届高考作文题目吧。
1978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的成长》。
这个题目是高考作文命题中首次体现了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关注。
那个时代的学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摧残,通过这个题目,他们可以表达如何在困境中迸发出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成长。
1988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眼中的模范人物》。
这个题目是对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关注。
那个时代的学生为了追求社会主义新风尚,需要树立崇高的人物榜样。
通过这个题目,他们可以表达对那些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人的敬仰和学习。
1998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这个题目是对学生个性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的思考。
那个时代的学生面临着社会竞争的压力和追求名利的诱惑,通过这个题目,他们可以表达如何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不被他人的评价左右。
2008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是《童年的课堂》。
这个题目是对学生童年回忆和人文关怀的反思。
那个时代的学生面临着过于功利化的教育和生活压力,通过这个题目,他们可以重拾童年的快乐,呼吁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
2018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是《只有美好,没有苦难》。
这个题目是对学生积极心态和价值观培养的关注。
那个时代的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通过这个题目,他们可以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坚定信念。
从这些江苏历届高考作文题目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迁,作文题目也在不断演变。
从个人成长到社会责任,从模范人物到自我建构,从童年回忆到积极心态,每一次变化都体现了教育理念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方向的变化。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1977——2017)

江苏历年高考作文题(1977——2016)197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江苏:《苦战》197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正题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2300字)细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把它缩写成一篇五百至六百字的短文。
要求做到:1.按原文内容缩写,不要写成读后感之类,否则扣分。
2.突出原文的中心思想,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原文的要点。
3.缩写成的文章要首尾连贯,不能写成提纲。
4.思路清楚,文字通顺。
5.全文不得超过六百字,否则扣分。
6.注意书写格式,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每个标点也占一格。
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曾经指出:“建设速度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特别是从国际阶级斗争的形势来看,这个问题的政治性质就更加尖锐。
”余秋里同志在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上说:“怎么样才能够把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搞得更快一些,这是全国上上下下普遍关心的一个大问题。
”我们的伟大祖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我们一定要把速度问题牢牢记在心坎上,落实在行动上。
有了高速度的思想,才有高速度的行动。
要时时计算三年、八年、二十三年这个时间表。
时间就是速度。
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用革命加拚命的精神,争时间,抢速度,大大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
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在一九五八年就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灵魂是高速度。
高速度全面体现了多快好省的要求。
我们要求的高速度是在高质量、低消耗的基础上的高速度。
做不到高质量,低消耗,只能多快,不能好省,最终仍然没有真正的高速度。
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曾经是相当高的。
有些工业部们,如石油工业,甚至做到了持续地高速度发展。
但是近几年来,林彪反党集团,特别是“四人帮”,疯狂地干扰、破坏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狂叫“宁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不要资本主义的高速度”,从根本上反对、破坏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江苏高考语文历年作文题

江苏省历年高考作文题2001年开始,话题作文上市2001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
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
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需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
”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的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a2002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
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
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
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
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个人做按摩。
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
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
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2003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
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篇一: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标签:高考作文满分作文]小学精华资讯免费订阅2001年作文是根据提供的一段故事,要考生对“诚信”作出评价,而该考生蒋昕捷的作文题目是《赤兔之死》,作者以熟谙的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突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并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主题立意更上层楼。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明白晓畅,文采飞扬,老到的语言功夫使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也令阅卷老师赞叹不已,一致打出了满分。
《赤兔之死》原文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
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
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
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
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
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
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
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
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
‘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
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
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
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
’其人诚信如此。
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
’吾敢不以死相报乎?”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
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
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
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
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简评:读罢此篇临场作文,令人拍案称奇。
一是故事新奇。
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其想象力实在丰富。
二是立意高远。
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且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一联,“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层楼。
三是语言老到。
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赞其“简直绝了”,古典文献专家也“惊呆”了本报讯昨天本报一篇《今年有位古文奇才》引起读者强烈关注,这位高考作文通篇用文言文写成,自如运用大量古字的考生到底是谁?记者昨天采访了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他对这位考生表示高度赞扬,“相当难得!前途无量!以他现在的文化修养完全可以被破格录取!”而语文基础知识阅卷组组长、古典文献学专家吴新江也表示在看了这篇“奇文”后,自己光对字词的注释就写了4页。
但由于考卷仍处于加密状态,阅卷老师也不知这位考生到底姓甚名谁。
希望这位“古文奇才”或知情者看到报道后主动与本报联系(热线电话:025-96096)。
“看到这篇奇文的第一感觉是,很惊讶!在中学生中绝对是绝无仅有的!”吴新江老师是古典文献学专家,虽然他负责的是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阅卷,但当作文阅卷组发现这篇奇文时,只能请他来救援,“不仅普通阅卷老师不认识,看不懂,就连我这个教古典文献的老师,也不全懂,有些见过但没用过,还有四五十个古字根本不认识。
回去后我查阅资料,做了注释,光注释就写了满满4页!”不过光会用文言,会写古字还不算什么,这毕竟是高考作文,切题才是第一要务。
“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位考生和《赤兔之死》、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的都不一样,他的作文写得非常切题,写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天地的和谐,他用他的特殊语言和特殊文字来自由表达这样的主题,非常值得嘉许!”而且对这位考生的文风,吴新江也大力推崇,“不是唐宋散文式的,而是古老的文言,有赋体特征,也有骈文特征,非常善于描写,文采恰到好处,特点是拙、实、沉,我印象中,这种文风和汉代杨雄以及近现代的章太炎、鲁迅比较接近,作为中学生,非常出类拔萃。
而且他的古字也好,典故也好,运用得非常流畅自然,可见这种文化修养已经内化为他自己的东西。
”吴新江本学期正好在南师大文科基地班教授实用文言写作,“不过我还没见过这样的学生,我认为他在这方面的程度已经超过我了。
”吴新江谦虚地说。
而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也对这位“古文奇才”推崇有加,“简直绝了!”何教授说,“这篇文章洋洋洒洒、一泻千里,非常难得!我想他在这方面的修养已经相当高了,不是一般的优秀可以形容。
以他现在的水平完全可以被高校破格录取,如果招生政策允许,他甚至可以直接攻读研究生。
”这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考生?大家都充满了好奇。
“我猜想,他一定特别爱读书,而且读过很多书,对于杨雄、章太炎、鲁迅的文章烂熟于胸,第二,他肯定非常聪明,作为高考考场作文能写出这样的水平,靠耍小聪明可做不到。
一句话,真是不简单!”吴新江说。
【篇二: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免之死》】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广州日报2001年7月22日报道:2001年作文是根据提供的一段故事,要考生对“诚信”作出评价,而该考生蒋昕捷的作文题目是《赤兔之死》,作者以熟谙的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突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并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主题立意更上层楼。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明白晓畅,文采飞扬,老到的语言功夫使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也令阅卷老师赞叹不已,一致打出了满分。
《赤兔之死》原文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
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
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
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
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
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
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
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
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
?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
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
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
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
?其人诚信如此。
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
?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
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
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
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
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简评:读罢此篇临场作文,令人拍案称奇。
一是故事新奇。
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其想象力实在丰富。
二是立意高远。
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且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一联,“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层楼。
三是语言老到。
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
【篇三:2001至2015年山东历年高考作文题】aaaaa--2001--2015年山东历年高考作文题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
”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答案】道法自然当庭院中的儿子纠结于“丝瓜藤还是肉豆须,这是一个问题”的争论而扯断了茎叶时,父亲用简单的话语道破天机:无所谓种类,照顾、采摘即可。
看似平凡的故事却自有一番深意——顺其自然方为生命本色,揠苗助长得到的不是麦穗,而是后悔与哀叹。
天道自然,万物有真。
春去秋来,夏冬往复,鸿雁南飞,弦月摇树??正是由于自然的规律我们的双眼方才有幸体味这一世的繁华与落寞、盛放和凋零。
我们的心海,也因此多了向往而抹去空白的存在。
无论是“任外界狂风骤雨,我自岿然不动”、赋予人宁静遐想的风暴眼,还是普罗旺斯那片可与璀璨星辰媲美的薰衣草海洋,亦或是磅礴壮阔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它们无一不是自然演化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