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学之常见真菌性皮肤病

合集下载

真菌性皮肤病ppt课件

真菌性皮肤病ppt课件
.
(一)体癣
皮损初起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 继之形成有鳞屑的红色斑片,境界清楚, 皮损边缘不断向外扩展,中央趋于消退, 形成境界清楚的环状或多环状,边缘可 分布丘疹、丘疱疹和水疱,中央色素沉 着。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起的皮损炎症 反应明显,自觉瘙痒,可因长期搔抓刺 激引起局部湿疹样改变或浸润肥厚呈苔 藓样变。
.
白癣
典型损害为圆形或 不规则形之灰白色 鳞屑性斑片。表面 的病发多在距头皮 3-4mm处折断,病 发根部有一白色菌 鞘。
.
头皮多发性灰白色鳞屑性斑 .
黑点癣
主要由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和须毛 癣菌引起。 为多数散在点状鳞屑斑,病发出头皮即 折断,呈黑色小点状。 本病发展缓慢,可终年不愈,愈后可留 瘢痕形成、脱发。 可发生于儿童或成人。
.
黄癣
俗称“瘌痢头”。由许兰黄癣菌所致。
.
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淡黄红色斑点,覆薄片 状鳞屑,以后形成黄豆大小的淡黄色痂皮,周 边翘起,中央紧附着头皮形如碟状(黄癣痂), 除去痂皮其下为潮红糜烂面,扩大后可融合并 形成大片。
真菌在发内生长,造成病发干燥无光泽,变脆 易折断.
毛囊破坏,毛发脱落并形成大片永久性秃发, 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
.
实验室检查
伍德灯检查 黄癣呈暗绿色荧光,白 癣为亮绿色荧光,黑点癣无荧光。
.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真菌镜检和滤过紫外线 灯检查,头癣的诊断一般不难。
本病应与脂溢性皮炎、头皮银屑病、头 皮脓皮病等进行鉴别。
.
治疗
采用综合疗法。 包括剪发、洗发、搽药、服药、消毒等 疗程2个月左右。
夏秋季发病率高,常表现为夏重冬轻或 夏发冬愈。
多累及成年人,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 皮损多由一侧传播至对侧。

6--真菌性皮肤病

6--真菌性皮肤病

市卫生学校教案首页真菌性皮肤病第一节概述一、定义:真菌性皮肤病亦可称皮肤真菌病,是指由医学真菌所引起的人类皮肤、粘膜及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二、真菌的特点:具有真正细胞核,产生孢子,以寄生或腐生等方式吸收养料,仅少数类群为单细胞,多有分支或不分支的丝状体,能进行有性生殖和(或)无性生殖、具有甲壳质的微纤维或纤维素(或其他葡聚糖)或两者兼有的细胞壁的有机体。

三、真菌的种类:发现近20万种真菌,其中仅有极少数真菌具有相当毒力,能侵袭人体。

多数真菌平时无害,只有当宿主免疫受损时它们才具有侵袭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真菌按其形态可分为两大类,即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后者分为皮肤癣菌和非皮肤癣菌的霉菌。

四、真菌病的分类:共有五种表现形式:侵袭性感染、机会性感染、真菌性变态反应、真菌中毒及真菌致癌;若按感染部位来分,则可分为浅部真菌病、皮下组织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三大类。

1.浅部真菌病:是指限于表皮、皮肤附属器和粘膜的真菌感染,主要致病微生物为皮肤癣菌和念珠菌,大多表现轻微,容易诊断,疗效良好;2.深部真菌病:则指那些累及真皮及以下、脏、血液和系统性真菌感染,主要致病微生物为念珠菌、曲霉、隐球菌及毛霉等,大多为机会性感染,患者多有较严重的基础疾患或免疫抑制,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可危及生命。

第二节浅部真菌病头癣一、定义:是一种累及头皮毛囊的皮肤癣菌病,通常可导致炎症性或非炎症性脱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前儿童。

二、致病微生物和发病机制头癣患者的毛发在显微镜下有三种主要类型,即发外型、发型和黄癣,反映真菌侵入毛干的模式,但不论哪一种模式,其临床均基本表现为脱发和鳞屑并常伴炎症反应。

三、临床表现头癣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头癣的临床表现可分为黄癣、黑癣、白癣和脓癣4种类型。

◆黄癣或称黄癣菌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其典型皮损为黄癣痂和黄癣发,前者是黄癣菌孢子在侵入头皮部位的脓疱大量繁殖,形成圆形碟状的黄痂所致,其中央微凹,界限明显,2~5mm直径或更大,中央有一根头发穿过,可融合成片,甚至可覆盖整个头皮,可嗅及一种难闻的鼠臭味。

常见皮肤病知识

常见皮肤病知识

治疗: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
全身治疗:酮康唑(kefoconazole):现今多以 本药内服以替代灰黄霉素。酮康唑系一种合成 的广谱抗真菌咪唑类药。其抗真菌机理是通过 抑制做为真菌细胞膜的重要成份的麦角畄醇合 成,导致该菌细胞膜失去正常功能,引起膜的 通透性增高,最后使真菌变性乃至死亡。据临 床实践本药对浅部真菌病有良好的疗效。
常见皮肤病
在医学上,皮肤病是有关皮肤的疾病, 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之一,如麻风、疥疮、真菌病、皮肤细 菌感染等。皮肤病是皮肤(包括毛发和 甲)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后,其形态、 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产生病理过程, 并相应的产生各种临床先后表现。
1.真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 甲);
(二)头孢曲松钠 有治疗梅毒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但 在剂量、疗程和远期疗效尚无确切的经验。
(三)四环素类和红霉素类 疗效较青霉素为差,通常作为青霉素过 敏者的替代治疗药物。四环素类常用的有四环素、多西环素和米诺 环素,孕妇及儿童禁用。红霉素类常用的有红霉素、阿奇霉素,孕 妇慎用阿奇霉素。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一、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取硬下疳、二期梅毒疹的丘疹、扁平湿
疣及粘膜斑上的螺旋体进行病原学检查,如标本中看到螺旋体, 其形态与运动符合梅毒螺旋体特征时,结果即为阳性。但如果在 口腔粘膜取材,要注意与口腔腐生螺旋体相鉴别。若阴性,不能 除外此诊断。 二、直接荧光抗体检查 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法(DFA-TP)对分 泌物进行梅毒螺旋体检查。可排除其它螺旋体,特别是口腔腐生 螺旋体的干扰。对确诊一、二期梅毒及复发梅毒十分重要。但是 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梅毒。 三、血清学检查 梅毒血清学检查包括非特异性螺旋体抗体和特 异性螺旋体抗体检测。 四、脑脊液检查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总结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总结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总结一、概述皮肤性病学(Dermatology)是研究皮肤疾病的学科,涉及皮肤病理、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旨在对皮肤性病学的一些常用名词进行解释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二、常见名词解释1. 溃疡(Ulcer)溃疡是一种局部组织损伤的病变,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其特点是经历了坏死的过程,通常伴随有组织液的渗出。

溃疡的常见病因包括感染、血液循环障碍、免疫介导损伤等。

2. 疣(Wart)疣是由人类乳头状疣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它通常是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突起物,表面粗糙,可能呈灰色、棕色或黑色。

疣可以通过手部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公共场所的污染物传播。

3. 癣(Tinea)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皮肤感染疾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或毛癣菌引起。

癣常见于头皮、身体、手部和脚部等部位,病征包括红斑、瘙痒、脱屑和环形病变。

4. 牛皮癣(Psoriasis)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红色斑块覆盖着白色鳞屑。

它通常出现在关节、头皮、脚底、手掌以及其他身体部位。

牛皮癣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遗传、免疫系统异常和环境因素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 痤疮(Acne)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是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反应。

它通常表现为粉刺、脓疱和结节状病变。

痤疮多见于青少年期,但也有可能在成年人出现。

6. 白癜风(Vitiligo)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失调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白色斑块,这是由于黑色素细胞受损或消失导致的。

白癜风可以影响任何部位的皮肤,但最常见于面部、手臂和腿部等暴露部位。

7. 牛疱疮(Herpes Zoster)牛疱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

其特点是病变沿某一神经分布的皮肤区域出现,常伴随着疼痛、灼热和瘙痒感。

牛疱疮通常沿着躯干或头部的一侧分布,且在病程中会逐渐愈合。

三、结论本文对皮肤性病学的一些常见名词进行了解释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课件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课件

头癣
总结词
头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通常 表现为头皮上的鳞屑和瘙痒。
详细描述
头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主要在头 皮出现。症状包括头皮上的鳞屑和瘙痒,有 时会有脓疱和脱发。治疗头癣的方法包括使 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氟康唑等。同时 ,保持头皮干燥、清洁也有助于预防头癣的 发生。
04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预防与控制
提高公众对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的认识,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 防措施。
定期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媒体 、宣传册、海报等形式向公众 传递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性皮 肤病的信息。
加强学校和社区的宣传教育, 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
患者男,35岁,因足部瘙 痒、脱屑就诊,诊断为脚 气病。
脚气病
总结词
脚气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通常表现为脚部皮肤的水泡、糜烂和鳞屑。
详细描述
脚气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主要在脚部出现。症状包括脚部皮肤的水泡、糜烂和鳞屑,有时 会有瘙痒感。治疗脚气病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克霉唑等。同时,保持脚部干燥、 清洁也有助于预防脚气病的发生。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
01
02
03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特别是在接触可疑污染 物后。
保持个人物品清洁
定期清洗和更换衣物、床 上用品、毛巾等个人物品 ,并保持干燥。
避免共享个人物品
如剃须刀、牙刷等,以减 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居住和工作场所
包括地面、墙壁、家具、卫生间等, 保持环境整洁。《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Nhomakorabeappt课件

皮肤性病学课件:真菌性皮肤病(Dermatomycosis)

皮肤性病学课件:真菌性皮肤病(Dermatomycosis)
六、治疗: 1、外用药,可选用各种抗真菌霜剂(股癣避免用刺激性的
酊剂或角质剥脱剂)每日1-2次,疗程为2- 4周; 2、口服药: 对于皮损面积较大、外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或同
时伴有甲真菌病者,可选用口服药治疗: 伊曲康唑: 100mg/d, 2周或200mg/d, 1周。 特比奈芬:250mg/d, 2周。
外用药:5-10%的硫磺软膏、各种抗真菌的霜剂;
治愈标准:治疗结束后取患处头发做真菌直接镜检,以后每1-2周复查 一次,连续3次阴性后方可认为治愈。
体癣和股癣
(Tinea corporis,Tinea cruris)
一、定义 体癣: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甲板以外
的平滑皮肤上的一种皮肤癣菌感染。
真菌性皮肤病的分类
根据真菌感染皮肤的深度(解剖部位),分为以下二类:
一、浅部真菌病:又称为“癣”,皮肤角质层的真菌感染。 1、浅表真菌感染:真菌只感染皮肤角质层的最浅层,主要疾
病为花斑癣(也称汗斑),是由糠秕马拉色菌所致。
2、皮肤癣菌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包括头癣、体股癣、手 足癣、甲癣等。致病菌为皮肤癣菌。包括有以下三属:
真菌性皮肤病(Dermatomycosis)
真菌属于真核微生物,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上万 种的真菌中,仅有几百种真菌对人类或动物有致病 性,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 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放疗、化疗等 新技术的谱及,真菌感染,主要是条件致病菌感染 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而且浅部真菌病发病率较高, 临床经常遇到。
治疗
原则:口服药+外用药、剪发、洗头、消毒
口服药: 1、灰黄霉素:儿童:15-20mg/(kg.d),成人:0.6-0.8g/d, 2、伊曲康唑:儿童100mg/d,成人200mg/d ,疗程4-8周 3、特比奈芬:体重小于20mg:62.5mg/d; 体重20-40kg:125mg/d; 体重大于40kg,250mg/d

真菌性皮肤病(Mycosis)

真菌性皮肤病(Mycosis)

• 黄癣俗称“瘌痢头” ,农村儿童多见。 • 典型皮损为红斑、丘疹或小脓疱伴黄癣痂(硫磺 色双凹碟形痂,鼠尿臭,2~5mm,中央断发穿 过) 。 • 头发干枯、细黄、弯曲,断发参差不齐。自觉轻 度瘙痒。
黄癣(favus)
黄癣
白癣(tinea alba)
• 最常见,城市儿童多见。 • 初发毛囊性丘疹,渐大成灰白色鳞屑斑(母斑), 周围有菌鞘脱落播散传染的子斑。 • 病发干燥无光泽,有菌鞘,距头皮3~5cm折断 (高位断发)。镜检成堆密集发外小孢子。 • 斑疹内偶有脓疱,少数转变成脓癣。 • 自觉轻度瘙痒。病程长,至青春期可自愈。
诊断:
临床表现+真菌镜检,wood灯、必要时真 菌培养
鉴别诊断:
1、脂溢性皮炎:根据鳞屑、有无断发、自觉症 状、真菌检查 2、头部银屑病 3、斑秃
治疗:
综合治疗方法(服、擦、洗、剪、消) 1、系统药物治疗:口服灰黄霉素,成人0.2 tid,儿 童15-20 mg/kg/d,连服3—4周;伊曲康唑,成人 200mg,qd,儿童每天5mg/kg,4周。 2 、外用药物治疗: 5 一 10% 硫磺软膏, 2 次 / 日,连用 八周。
不要看,这不是足球 比赛——股癣真尴尬
股 癣
股 癣
诊断
边缘清楚、隆起的环形红斑 离心性发展,周边炎症明显,中心皮损渐消
鉴别诊断
与玫瑰糠疹、银屑病、 湿疹相鉴别
玫瑰糠疹
治疗
1、外用药物治疗:派瑞松,布替萘酚乳膏等, 连续2-4周,皮损消退后继续用药2周; 2、系统药物治疗:伊曲康唑0.2bid连用一周, 特比奈芬0.25qd连用一周。
黑点癣
脓癣(kerion)
• 多见于儿童,多由白癣或黑点癣发展而成。 • 皮疹炎症明显,初发密集毛囊性炎症丘疹→毛 囊性脓疱→迅速进展为隆起性肿块、脓肿,界 限清楚,触之有波动感,多个排脓小孔呈蜂窝 状,挤压可排脓。 • 毛发松动易拔除,多脱落。 • 自觉轻度疼痛,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 愈后留疤致永久性秃发。

真菌性皮肤病

真菌性皮肤病

白癣
• 致病菌是铁锈色小孢子菌,动物源性的为犬小孢 子菌。 • 往往在城镇托儿所或小学校引起流行。几乎均是 儿童期发病 • 损害为灰白色鳞屑性脱发斑片,卫星状分部,毛 发在距离头皮3~4mm出这段,患处毛发靠近头皮 的毛干外面可见白色菌鞘 • 滤过紫外线灯照射病变区域可显现亮绿色荧光。 取毛发镜检呈发外型孢子,拿皮屑早期进行真菌 镜检亦多为阳性。培养97%是铁锈色小孢子菌, 其余系别的小孢子菌。 • 青春期后可自愈
黑点癣
• 致病菌为紫色毛癣菌或断发毛癣菌。 • 主要侵犯儿童,其发病率位于白癣和黄癣之后。 • 头部损害与白癣相近似,亦呈鳞屑斑片,但病变面 积较小而数目比白癣多。但呈低位性断发,一出头 皮便断,为黑色小点状 • 滤过紫外线灯检无荧光显现。拔取病发镜检为发内 型孢子,早期皮屑也可查见菌丝。培养80%为紫色 毛癣菌,20%是断发毛癣菌。 • 痊愈后少数留疤,头发部分秃落。
实验室诊断
• 一、真菌显微镜检查:选取皮损边缘的鳞屑或病发几根。 置于载玻片上,加入10%~20%氢氧化钾溶液一滴,加盖 玻片。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促进角质溶解)。最 后进行镜检观察(有无孢子或细长、粗细均匀、折光性强 的菌丝)。真菌检查阳性对诊断有确诊作用,如阴性也不 能排除癣的诊断。 • 二、真菌培养:常规的培养基是采用沙堡弱 (sabourauad)培养基。将从病灶取来的鳞屑、毛发或 疱膜接种后,放入27℃恒温箱中培养。一般5天左右即可 见菌落生长,随后可进行菌种鉴定。如经三星期培养无菌 落生长,可报告培养阴性。
• 三、滤过紫外线灯检查:该灯又名伍德(wood)灯,系 紫外线通过含有氧化镍的玻璃装置,于暗室里,可见到某 些真菌,在滤过紫外线灯照射下产生带色彩的荧光。
• 四、皮肤组织病理检查:一般用于深部真菌病的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