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专题讲座(七)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本练习题答案(最新)之欧阳引擎创编

化学选修4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欧阳引擎(2021.01.01)第一章第一节(P.6)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
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节(P.10)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
如甲烷、乙烷、丙烷、欧阳引擎创编 2021.01.01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
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
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
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欧阳引擎创编 2021.01.01这是人们所担心的。
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专题讲座(四) Word版含答案_最新修正版

专题讲座(四)酸碱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中和滴定操作不仅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还可迁移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测定。
(1)原理。
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或者间接滴定一些本身并没有氧化还原性,但能与某些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的物质。
(2)试剂。
常见的用于滴定的氧化剂有KMnO4、K2Cr2O7、I2等。
常见的用于滴定的还原剂有亚铁盐、草酸、维生素C等。
(3)指示剂。
①氧化还原指示剂。
②专用指示剂,如在碘量法滴定中,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标准溶液变蓝。
③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时,滴定终点为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
(4)实例。
①KMnO4滴定H2C2O4溶液。
原理:2MnO-4+6H++5H2C2O4===10CO2↑+2Mn2++8H2O。
指示剂: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一滴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②Na2S2O3滴定碘液。
原理:2Na2S2O3+I2===Na2S4O6+2NaI。
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色褪去,且不立即恢复原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同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
现有0.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和未知浓度的无色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SO2-3+6H+===2Mn2++5SO2-4+3H2O。
填空回答问题(已知Na2SO3溶液呈碱性):(1)该滴定实验中使用的仪器除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外,还需用下列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酸式滴定管(50 mL) B.碱式滴定管C.量筒(10 mL) D.锥形瓶E.胶头滴管F.漏斗(2)不用________(填“酸”或“碱”)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专题讲座(六) word版含答案

前言我们分析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北京考生的成绩,发现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先开始我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化学一定学得好。
可是在分析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发现,很多与清北失之交臂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要略低,数学物理的分数却不相上下。
我们仔细讨论其中的缘由,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理综上考得高分!这是因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能够用更快的速度在理综考试中解决100分的分值,之后孩子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没有见过的物理难题。
物理的难题在充分的时间中得到更多考虑的空间,使得考生在理综总分上能够有所突破。
所以想上好大学,化学必须学好,化学的使命就是在高考当中帮助考生提速提分。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专题讲座(六)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一、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二、复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复杂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较简单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三、题目给定总反应式1.分析化合价,确定电极反应物与产物,按照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的原理,写出正、负电极的反应物与产物。
2.在反应式的左边写出得失电子数,使得失电子守恒。
3.根据质量守恒配平电极反应式。
[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气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A.CH3OH(g)+O2(g)===H2O(l)+CO2(g)+2H+(aq)+2e-B.O2(g)+4H+(aq)+4e-===2H2O(l)C.CH3OH(g)+H2O(l)-6e-===CO2(g)+6H+(aq)D.O2(g)+2H2O(l)+4e-===4OH-解析:燃料电池中,负极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即负极反应中不可能有氧气参与。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专题讲座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专题讲座word版含答案
1.γ-放射线是A.α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X射线
答案:C.γ射线
2.NMR核磁共振波谱获取分子结构信息的原理是A.失去旋转对称性B.失去结构对称性C.旋转动能关联D.调换动能关联
答案:D.调换动能关联
3.下列物质的溶液pH最高为A.HClB.NaOHC.NaClD.H2SO4
答案:B.NaOH
4.下列物质最不利于正离子表示的是A.Ca^2+B.CaCl2C.CaCO3D.CaO
答案:B.CaCl2
5.以下有关催化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平衡B.催
化剂可以促使反应速率增大C.催化剂本身也可受到反应的影响D.催化剂
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A.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平衡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2O2溶液的pH值大于7B.HCl溶液的pH值小于7C.NaOH溶液的pH值小于7D.H2SO4溶液的pH值大于7
答案:B.HCl溶液的pH值小于7
7.常温下四氯化碳的溶解度随下列物质的增大而增大
A.NaOH
B.NaCl
C.HCl
D.H2SO4
答案:C.HCl
8.下列物质属于同类物质是A.NH3、HClB.NaHSO4、KHSO4C.NaOH、Ca(OH)2D.Na2CO3、K2CO3
答案:D.Na2CO3、K2CO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专题讲座(一) Word版含答案

专题讲座(一)盖斯定律的应用和反应热的比较一、应用盖斯定律求焓变利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求未知反应焓变的方法:(1)确定待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找出待求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出现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是同侧还是异侧)。
(3)利用同侧相加、异侧相减进行处理。
(4)根据未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通过乘除来调整已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并消去中间产物。
(5)实施叠加并确定反应热的变化。
二、反应热的比较比较反应热的大小,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是带“+”“-”比较,还是不带“+”和“-”比较。
(2)化学计量数不同,反应热不同。
如:H2(g)+12O2(g)===H2O(l)ΔH1=-a kJ·mol-1,2H2(g)+O2(g)===2H2O(l)ΔH2=-b kJ·mol-1,ΔH1>ΔH2,a<b。
(3)同一反应中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大小也不同。
①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A(g)+B(g)===C(g)ΔH1<0,A(g)+B(g)===C(l)ΔH2<0,C(g)===C(l)ΔH3<0,因为ΔH3=ΔH2-ΔH1,所以ΔH2<ΔH1。
②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S(g)+O2(g)===SO2(g)ΔH1<0,S(s)+O2(g)===SO2(g)ΔH2<0,S(g)===S(s)ΔH3<0,ΔH2+ΔH3=ΔH1,所以ΔH1<ΔH2。
(4)中和热为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生成1 mol H2O时的反应热。
但当酸为浓硫酸时,由于浓硫酸溶解放热,此时生成1 mol H2O放出热量大于57.3 kJ。
若是NH3·H2O等弱碱,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5)对于可逆反应,如3H2(g)+N2(g)2NH3(g)ΔH=-92.2 kJ·mol-1,是指生成2 mol NH3(g)时放出92.2 kJ的热量,而不是3 mol H2(g)和1 mol N2(g)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就可放出92.2 kJ的热量,实际3 mol H2(g)和1 mol N2(g)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2 kJ,因为该反应的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本练习题答案(最新)

9. 1 t 煤燃烧放热 2.9 × 107 kJ
6.设CH4 的燃烧热为Δ H
50 t 水由 20 ℃升温至 100 ℃,温差 100 ℃ -20 ℃ =80 ℃,此时
CH4 (g)+O2 (g) == CO2 (g)+2H2O(g)
需吸热:
16 g/mol
ΔH
50×103 kg ×80 ℃× 4.184 kJ/(kg ?℃ )=1.673 6 ×107 kJ
7. 已知 1 kg 人体脂肪储存 32 200 kJ 能量,行走 1 km 消耗 170
5.设S 的燃烧热为Δ H
求每天行走 5 km, 1 年因此而消耗的脂肪量:
S(s)+O2 (g) == SO2 (g)
170 kJ/km × 5 km/d × 365 d ÷ 32 200 kJ/kg=9.64 kg
酸的物质的量有关,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 物 质质 的的 量量 的浓H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含有相同物
(3) 错。一水合氨是弱碱,在水溶液中是部分
物品
84 消
醋
酱油 酒
洗涤
洗发 洁厕 洗衣 柔软
灵
毒液 液
剂
液
剂
pH
56
7
8
12
6
18
6
+)mol/l
10-5
10-6
10-7
10-8
10-12
10-6
-99.6 kJ
聚丙烯 40 m3× 1.5 × 104 kJ/m3=60 × 104 kJ
Δ H=26 g/mol × (-99.6 kJ) ÷ 2.00 g
将回收的以上塑料加工成燃料,可回收能量为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本练习题答案

化学选修 4 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化学反响过程中所开释或汲取的能量,叫做反响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响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H,单位是kJ/mol 。
比如 1 mol H2 (g) 焚烧,生成 1 mol H2O(g),其反响热H= kJ/mol 。
2.化学反响的实质就是反响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头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汲取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响达成时,若生成物开释的能量比反响物汲取的能量大,则此反响为放热反响;若生成物开释的能量比反响物汲取的能量小,反响物需要汲取能量才能转变成生成物,则此反响为吸热反响。
第二节1.在生产和生活中,能够依据焚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
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焚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优异的燃料。
2.化石燃料储藏量有限,不可以重生,最后将会枯竭,所以此刻就应当追求应付举措。
举措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取代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能够制造甲醇或乙醇。
因为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能够重生,所以用甲醇、乙醇取代汽油是应付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举措。
3.氢气是最轻的燃料,并且单位质量的焚烧热值最高,所以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其他运输工具的优异燃料。
在目前,用氢气作燃料另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露,不便于储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其他化石燃料,成本高。
假如用太阳能和水低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打破,则氢气能源将拥有广阔的发展远景。
4.甲烷是一种优良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
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忧的。
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批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 2 倍。
假如找到了合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柱状图略。
对于怎样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能够自由假想。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最困难考点系列: 考点7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考点7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提升对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的理解,重点是pH的计算方法,特别注意温度对水的离子积的影响。
【精确解读】1.单一溶液的pH计算:(1)强酸溶液的pH计算:由c(H+)直接求出pH,c(H+)=-lg[H+].(2)强碱溶液的pH计算:由c(OH-)结合离子积常数K w求出c(H+)再求pH.2.稀释溶液的pH计算:(1)强酸稀释:强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增大一个单位.例如:pH=2的盐酸,稀释100倍后,pH=4.(2)弱酸稀释:弱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增大不到一个单位.例如:pH=2的醋酸,稀释100倍后,2<pH<4.注意:①当酸提供的c(H+)较小时,不能忽略水电离的c(H+).②无限稀释酸,pH只能无限接近7,不能大于7;无限稀释碱,pH只能无限接近7,不能小于7.(3)强碱稀释:强碱溶液每稀释10倍,pH减小一个单位.例如:pH=10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后,pH=8.(4)弱碱稀释:弱碱溶液每稀释10倍,pH减小不到一个单位.例如:pH=10的NH3•H2O溶液,稀释100倍后,8<pH<10.注意:①先求c(OH-),再结合离子积常数K w求出c(H+),进而求出pH.②当碱提供的c(OH-)较小时,不能忽略水电离的c(OH-).③无限稀释酸,pH只能无限接近7,不能大于7;无限稀释碱,pH只能无限接近7,不能小于7.稀释规律总结:分别加水稀释m倍时,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均变为原来的1/m,强酸中c(H+)变为原来的1/m,但弱酸中c(H+)的减小小于m倍,故稀释后弱酸酸性强于强酸;3.混合溶液的pH计算:(1)两种强酸溶液混和,先求c(H+),再求pH.(2)两种强碱溶液混和,先求c(OH-),再求c(H+),最后求pH值.(3)强酸和强碱混和,先确定过量离子的浓度:若酸过量 c(H+)=(c(H+)V酸-c(OH-)V碱)/(V酸+V碱)若碱过量 c(OH-)=(c(OH-)V碱-c(H+)V酸)/(V碱+V酸)注意:当酸过量时,必须以剩余的氢离子浓度来计算溶液的pH值;当碱过量时,必须以剩余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来计算溶液的pOH值,再求pH值.(4)强酸与弱碱混合:一般不涉及计算,但需要判断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情况.(5)强碱与弱酸混合:一般不涉及计算,但需要判断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情况【精细剖析】1.溶液混合pH计算的规律总结:(1)两强酸等体积混合后的pH混=pH小+0.3.如pH=3的强酸和pH=5的强酸混合后pH=3.3.(2)两强碱等体积混合后的pH混=pH大-0.3.pH=9的强碱和pH=11的强碱混合后的pH=10.7.(3)强酸与强碱的等体积混合:①pH酸+pH碱=14时,pH混=7;②pH酸+pH碱<14时,pH混=pH酸+0.3;③pH酸+pH碱>14时,pH混=pH碱-0.3;(4)酸碱等体积混合:①pH=2某酸与pH=12某碱混合pH难定;②pH=4某酸与pH=10NaOH混合pH≤7;③pH=4H2SO4与pH=10某碱混合pH≥7.【典例剖析】某温度时,测得0.01mol/L的NaOH溶液pH为11,在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 a L 与pH=b的硫酸V b L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且a=12,b=2,求V a:V b=___________;【答案】 1:10【变式训练】25℃时,将amol/L、pH=m的一元酸HX溶液与bmol/L、pH=n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则m+n<14B.若a=b,则HX一定是弱酸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X-)>c(OH-)>c(H+)D.若a=2b,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2c(OH-)=c(HX)+2c(H+)【答案】B【解析】常温下pH=n的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mol/L=10n-14mol/L,pH=m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m mol/L;A.若a=b,当HX为强酸时,混合液呈中性,所以HX为弱酸,由于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则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小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即10-m mol/L<10n-14mol/L,整理可得:m+n>14,故A错误;B.若a=b,HX为强酸时溶液呈中性,所以HX为弱酸,故B正确;C.NaOH 的物质的量较大时,溶液中可能满足:c(OH-)>c(X-),故C错误;D.若a=2b,且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则HX一定为弱酸,根据电荷守恒可知:①c(Na+)+c(H+)=c(X-)+c(OH-),两溶液体积相等,根据物料守恒可得:②2c(Na+)=c(X-)+c(HX),结合①②可得:c(OH-)=c(X-)+2c(HX)+c(H+),故D错误;故答案为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七)电子守恒——巧解电解计算
一、计算的原则
1.阳极失去的电子数=阴极得到的电子数。
2.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解池的电子总数相等。
3.电源输出的电子总数和电解池中转移的电子总数相等。
二、计算的方法
1.根据电子守恒法计算:用于串联电路、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极产物、相同电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上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2.根据总反应式计算:先写出电极反应式,再写出总反应式,最后根据总反应式列比例式计算。
3.根据关系式计算: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的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建立计算所需的关系式。
如4e-~4Ag~2Cu~2Cl2~2H2~O2~4H+~4OH-。
三、计算步骤
首先要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要特别注意阳极材料)。
其次注意溶液中有多种离子共存时,要根据离子放电顺序确定离子放电的先后。
最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进行相关计算。
四、常考的题型
1.电子守恒在电解计算中的应用。
2.计算电解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3.计算电解质溶液的pH。
4.计算电解后析出的固体的质量。
5.串联电路中的物质关系。
[练习]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惰性电极电解M(NO 3)x 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 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 L 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22.4ax b
B.11.2ax b
C.5.6ax b
D.2.5ax b
解析:生成b L O 2转移电子为b ×422.4
mol ,据电子守恒得到M 的物质的量为:4b 22.4x mol =b 5.6x mol ,则M 的摩尔质量为a ÷b 5.6x
=5.6xa b g/mol ,M 的相对原子量为5.6ax
b 。
答案:C
2.用石墨电极电解100 mL H 2SO 4和CuSO 4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 气体(标准状况下),原混合溶液中Cu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1 mol ·L -1
B .2 mol ·L -1
C . 3 mol ·L -1
D .4 mol ·L -1
解析:根据题设条件,两极上电极反应式为阴极:首先Cu 2++2e -===Cu ,然后2H ++2e -===H 2↑;阳极:4OH --4e -===2H 2O +O 2↑。
既然阴极上收集到H 2,说明Cu 2+已完全放电,根据电子守恒,阴极上Cu 2+、H +得电子总数应等于OH -失电子总数。
析出0.1 mol H 2获得0.2 mol 电子,析出0.1 mol O 2失去0.4 mol 电子,所以有0.1 mol Cu 2+放电,获得0.2 mol 电子,c (Cu 2+)=0.1 mol/0.1 L =1 mol·L -1。
答案:A
3.把分别盛有熔融的KCl 、MgCl 2、Al 2O 3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2∶3 B.3∶2∶1
C.6∶3∶1 D.6∶3∶2
解析:该题考查了电解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析出金属的化合价及物质的量的关系。
在KCl、MgCl2、Al2O3中K、Mg、Al分别为+1价、+2价、+3价,在串联电路中,相同时间通过的电量相同,当都通过6 mol电子时,析出K、Mg、A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 mol、3 mol、2 mol,则n(K)∶n(Mg)∶n(Al)=6∶3∶2。
答案:D
4.如下图所示,若电解5 min时,测得铜电极的质量增加2.16 g。
试回答:
(1)电源中X极是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通电5 min时,B中共收集到224 mL(标准状况)气体,溶液体积为200 mL(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通电前c(CuSO4)=________。
(3)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也是200 mL,则电解后溶液的pH=________。
解析:(1)铜极增重,说明银在铜极析出,则铜极为阴极,X为负极。
(2)C中铜极增重2.16 g,即析出0.02 mol Ag,线路中通过0.02 mol 电子。
由4e-~O2,可知B中产生的O2只有0.005 mol,即112 mL。
但B中共收集到224 mL气体,说明还有112 mL是H2,即Cu2+全
部在阴极放电后,H+接着放电产生了112 mL H2,则通过0.01 mol 电子时,Cu2+已完全变为Cu单质。
由2e-~Cu,可知n(Cu2+)=0.005
mol,则c(CuSO4)=0.005 mol
0.2 L=0.025 mol·L
-1。
(3)由4e-~4OH-知,A中生成0.02 mol OH-,则:c(OH-)=0.1 mol·L-1,即pH=13。
答案:(1)负(2)0.025 mol·L-1(3)13
可以删除编辑的word文档温馨提示:
教师授课注意事项:
1、立足课本。
2、明确目标。
3、明确重点。
4、把握重难点。
5、注重学习自学和互学。
6、教师少说学生多练习。
7、练习要梯度。
8、当堂训练批改作业。
(由于文档太多,如有错误或侵权,请练习本店马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