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河高度在干眼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下方泪河高度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眼干燥症的可行性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下方泪河高度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眼干燥症的可行性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下方泪河高度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眼干燥症的可行性马兰茗;金喜浓;金丽【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13(033)002【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下方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眼干燥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12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的48例(48眼)不同程度2型糖尿病眼干燥症患者和50例(50眼)正常志愿者,应用OCT和测微目镜测量下方TMH值,采用配对t检验、组内相关系数、两独立样本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等方法,比较正常眼组与2型糖尿病眼干燥症患者组TMH值、两研究者分析同一检查者获取的TMH值、两研究者同一时间获取的同一组人的TMH值、同一研究者1周前后重复的测量值,以及比较OCT获得的TMH值与裂隙灯显微镜下测微目镜获得的TMH值.结果 OCT检测结果表明,正常眼下方TMH值[(0.257±0.048)mm]明显高于2级、3级、4级2型糖尿病眼干燥症组下方TMH值[(0.217±0.037) mm、(0.125±0.048) mm、(0.072±0.039)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不同程度糖尿病眼干燥症患者组间TMH值亦有明显差异(F=54.683,P=0.000).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将诊断临界值定为0.221 mm,其敏感性为76.9%,特异性为72.6%.两研究者分析22只正常眼下方TMH值分别为(0.257 ±0.048) mm和(0.253 ±0.059) mm,同一时间两研究者独立获取并分析的24只正常眼的下方TMH值分别为(0.253±0.048)mm和(0.267±0.058)mm,同一研究者不同时间获取的22只正常眼下方TMH值分别为(0.264±0.049) mm和(0.264 ±0.041) 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OCT与测微目镜测量下方TMH值[(0.251±0.032) mm]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658,P=0.000).结论应用OCT测量下方TMH值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有望成为临床上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眼干燥症的客观指标之一.【总页数】4页(P158-161)【作者】马兰茗;金喜浓;金丽【作者单位】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相干光断层扫描仪对糖尿病患者下泪河高度的测量 [J], 戴馨2.泪河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在干眼症诊断中的应用 [J], 段惠义;刘蕴劼;张丽侠3.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对糖尿病患者泪河的临床观察 [J], 杨晓伟;王萍;张薇;赵文帅4.以泪河高度评价急进入藏官兵眼干燥症患病风险的可行性研究 [J], 张百珂;贾雍;田学敏5.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糖尿病患者泪河高度和面积的测量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干光断层扫描仪对糖尿病患者下泪河高度的测量

相干光断层扫描仪对糖尿病患者下泪河高度的测量

相干光断层扫描仪对糖尿病患者下泪河高度的测量戴馨【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measurement of tear meniscus high.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selected,another 100 healthy ca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normal control.To ob⁃serve TMH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d microscope eyebulling. Spearman grad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part⁃nership test were used to analyse the difference. Results The TMH was lower in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than that in normal subjects. The diffirence was siginifecant. Conclusion There were better dependability ang repeatability to mea⁃sure TMH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目的:探讨相干光断层扫描仪测量下泪河高度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120只眼)和无糖尿病门诊体检者100例(100只眼),采用相干光断层扫描仪和裂隙灯显微镜测量下泪河高度,采用配对t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

结果裂隙灯目镜测量TMH值与OCT测量TMH值之间呈正相关。

糖尿病组OCT测量TMH值低于非糖尿病组OCT测量TMH值,差异有显著性。

正常泪河宽度是多少

正常泪河宽度是多少

正常泪河宽度是多少?
正常泪河的宽度为0.5~1.0毫米。

泪河,又称泪带。

沿上下睑缘的泪液条,称泪河。

正常高度为0.4~1.0毫米,低于0.1毫米者为异常,正常泪河的宽度为0.5~1.0m毫米。

随每次瞬目,睑缘泪条在角膜前和暴露的球结膜前而形成泪膜。

泪液从泪腺沿导管到外上穹,于上睑缘后唇和眼球之间形成上睑缘泪带,又由外眦和下穹于下睑缘后唇形成下睑缘泪带。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观察到,泪河狭窄的患者常常有眼干涩、异物感、视疲劳,瞬目频繁、视物模糊瞬目后清晰等多项主诉,在重度干眼症患者中泪河狭窄程度更为明显。

不同的干眼级别间泪河宽度有显著差别,且泪河宽度随干眼积分越高而越窄,表明干眼程度越重,泪河越窄。

测量泪河高度主要是用于辅助诊断干眼症。

结膜囊内有泪液存在,在睑缘水平位置会有一条带状泪河。

当干眼症时基础泪液分泌减少,在检查时可以参考泪河高度来协助诊断患者是否有干眼症,同时还要结合泪液分泌试纸测定,以及泪膜破裂时间进行检查。

干眼诊疗规范(2021年版)

干眼诊疗规范(2021年版)

干眼诊疗规范(2021年版)(2021修订版)一、概述干眼是目前影响视觉与生活质量最常见的眼表疾病。

近年来随着对干眼认识的加深,新的诊断工具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使干眼临床诊疗有了更多选择。

虽然目前临床干眼检查和诊断方法多样化,但是多数方法均存在主观性强、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和分析的局限性。

同时,干眼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也需要联合应用更多检查技术,提高诊断效率和特异性。

干眼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单一治疗方法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常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多数患者需要采用多方位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但是,干眼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多方法组合须基于干眼的发病因素、机制及具体病情。

虽然治疗方法多元化给医师带来多种选择的可能,但是在干眼治疗中强调综合治疗和有针对性个体化治疗的理念不会改变。

二、干眼的定义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多因素”是指导致干眼的发病因素较多,即使同一患者也可能由多种因素联合引起,体现干眼病因的复杂性,因而在诊断中找出病因及在治疗中对因治疗十分重要。

干眼是呈现“慢性”过程的疾病,强调了疾病形成的积累性以及治疗过程的长期性,明确了干眼属于慢性疾病。

“眼表微环境”强调眼表是统一整体,是依靠泪液、细胞、神经及免疫等综合因素维持平衡,一旦某个或多个因素失衡,可能会造成眼表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眼表功能失衡。

“神经异常”指眼表的感觉神经异常,是临床部分干眼患者症状与体征分离的重要原因,如糖尿病等因素造成角膜神经功能障碍,使干眼体征明显而症状较轻或缺如等。

三、干眼的分类根据我国临床治疗和疗效判定的需要,有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目前常用的有3种分类方法。

(一)按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分类1. 全身因素性:很多全身性疾病,尤其免疫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系统失衡会导致干眼,如Sjögren综合征、Steven-Johnson 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各种结缔组织和胶原血管病、严重的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及痛风,更年期后的女性较为普遍,其他如维生素A缺乏、雄激素缺乏等疾病也易导致干眼。

前节OCT泪河测量的相关参数在干眼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前节OCT泪河测量的相关参数在干眼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前节OCT泪河测量的相关参数在干眼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病因多样,可涉及泪膜、泪腺、角膜、结膜和眼睑等结构。

在干眼症的诊断和治疗中,泪液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测试。

在泪液测量中,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泪河测量是一种新的技术,可以给出更为准确的参数,有助于干眼症的诊断和治疗。

一、OCT泪河测量的相关参数OCT泪河测量是通过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来测量泪河的参数。

其主要参数包括泪河宽度、深度、体积等。

泪河宽度是指泪液覆盖眼表的宽度,泪河深度是指泪河的深度,泪河体积是指单位时间内泪液通过泪河的体积。

这些参数可以客观地反映泪膜的稳定性和眼表干涩的程度,对干眼症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泪河参数与干眼症的关系研究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表明,OCT泪河测量的参数与干眼症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研究发现,干眼症患者的泪河宽度显著减小,泪河深度显著增加,泪河体积显著减少。

这些结果表明,OCT泪河测量的参数可以客观地反映干眼症患者的泪膜稳定性,能够作为干眼症诊断的重要依据。

除了与干眼症的诊断有关外,OCT泪河测量的参数还与干眼症的临床表现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一些研究发现,泪河宽度和深度与眼睑压迫试验、角膜表面病变等临床表现呈现显著的相关性。

这表明,OCT泪河测量的参数可以作为评估干眼症临床表现的重要指标,有助于了解干眼症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除了在干眼症的诊断和评估中有着重要应用外,OCT泪河测量的参数还可以指导干眼症的治疗。

一些研究发现,针对不同的泪河参数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针对泪河宽度减小的患者可以通过人工泪液、泪膜稳定剂等手段来增加泪液的覆盖范围;针对泪河深度增加的患者可以通过泪腺按摩、温热敷等手段来增加泪液的分泌量。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OCT泪河测量的参数可以指导干眼症的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

OCT泪河测量的参数具有客观、定量、重复性好的特点,已经成为干眼症诊断和评估的新手段。

oculus测量泪河高度原理

oculus测量泪河高度原理

oculus测量泪河高度原理
Oculus 测量泪河高度的原理基于光学和图像处理技术。

当光线照射到眼球表面时,Oculus 的设备会捕捉到反射回来的光线,并将其转化为图像信号。

然后,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可以计算出泪河的高度。

具体来说,Oculus 的设备会从多个角度拍摄眼球表面的图像,并使用算法分析这些图像中泪河的形状和位置。

通过比较不同角度拍摄的图像,可以确定泪河的高度和形状。

此外,Oculus 的设备还具有自动对焦功能,可以确保拍摄的图像清晰且准确。

需要注意的是,泪河高度只是评估干眼症的一个指标,如果需要全面评估干眼症的情况,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指标,如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等。

同时,医生的专业意见和诊断也是评估干眼症的重要依据。

干眼临床诊疗的新认识及研究的新方向

干眼临床诊疗的新认识及研究的新方向

专家建议与推荐 干眼临床诊疗的新认识及研究的新方向黎颖莉1㊀刘祖国2㊀邓应平3㊀洪晶4㊀接英5㊀晋秀明6㊀李炜2㊀梁凌毅7㊀王华8㊀袁进7㊀张弘9㊀张明昌10㊀赵少贞111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眼科518000ꎻ2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㊀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㊀厦门眼科中心361000ꎻ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ꎬ成都610000ꎻ4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100083ꎻ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㊀北京同仁眼科中心㊀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100730ꎻ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ꎬ杭州310009ꎻ7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㊀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ꎬ广州510060ꎻ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ꎬ长沙410008ꎻ9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150001ꎻ1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眼科ꎬ武汉430022ꎻ11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300384通信作者:刘祖国ꎬEmail:zuguoliu@xmu.edu.cn㊀㊀ʌ摘要ɔ㊀我国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曾于2013年制定«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ꎬ但随着近年来对干眼研究的逐步深入㊁认识的不断加深及诊疗设备的快速发展ꎬ我国在干眼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ꎬ原共识已无法满足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ꎬ亟需进一步完善一系列标准化㊁规范化的干眼诊疗流程ꎬ制定新的相关专家共识或操作指南ꎬ同时加强干眼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ꎬ推动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ꎬ为广大干眼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ꎮ干眼诊疗建议专家组于2019年1月12日在广州召开讨论会ꎬ对目前我国干眼领域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ꎬ主要围绕干眼定义的新认识㊁功能异常性干眼新概念㊁干眼诊断与分类的建议㊁干眼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治疗以及干眼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推荐意见ꎮʌ关键词ɔ㊀干眼/诊断ꎻ干眼/治疗ꎻ干眼分类ꎻ诊疗规范ꎻ精准医疗ꎻ推荐意见基金项目:深圳市医疗卫生 三名工程 高层次医学团队项目(SZSM201612022)DOI:10.3760/cma.j.issn.2095 ̄0160.2020.03.001Newunderstandingandtrendsinth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dryeyeLiYingli1ꎬLiuZuguo2ꎬDengYingping3ꎬHongJing4ꎬJieYing5ꎬJinXiuming6ꎬLiWei2ꎬLiangLingyi7ꎬWangHua8ꎬYuanJin7ꎬZhangHong9ꎬZhangMingchang10ꎬZhaoShaozhen111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ꎬShenzhenHospitalof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ꎬShenzhen518000ꎬChinaꎻ2AffiliatedXiamenEyeCenterofXiamenUniversityꎬXiang'anAffiliatedHospitalofXiamenUniversityꎬEyeInstituteofXiamenUniversityꎬXiamen361102ꎬChinaꎻ3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ꎬWestChinaHospitalꎬSichuanUniversityꎬChengdu610000ꎬChinaꎻ4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ꎬPekingUniversityThirdHospitalꎬBeijing100083ꎬChinaꎻ5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ꎬBeijingTongrenHospitalꎬCapitalMedicalUniversityꎬBeijing100730ꎬChinaꎻ6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ꎬ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Zhejia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ꎬHangzhou310009ꎬChinaꎻ7ZhongshanOphthalmicCenterꎬSunYat ̄senUniversityꎬGuangzhou510060ꎬChinaꎻ8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ꎬXiangyaHospit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ꎬChangsha410008ꎬChinaꎻ9EyeHospitalꎬ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HarbinMedicalUniversityꎬHarbin150001ꎬChinaꎻ10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ꎬUnionHospitalꎬTongjiMedicalCollegeꎬ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ꎬWuhan430022ꎬChinaꎻ11TianjinMedicalUniversityEyeHospitalꎬTianjin300384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LiuZuguoꎬEmail:zuguoliu@xmu.edu.cn[Abstract]㊀Anexpertconsensusaboutthe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dryeyewasdocumentedin2013byacornealexpertgroupofChineseOphthalmologicalSociety.HoweverꎬduetotherapiddevelopmentofdiagnosticandtherapeuticdevicesofdryeyeꎬresearohondryeyehasmadesignificontprogressinChinasincethen.Consequentlyꎬtheexistingexpertconsensuscannotmeettheneedsofclinicalpractice.Itisthereforeurgenttodevelopaseriesofstandardizeddiagnosisandtreatmentprotocolsꎬandpublishanewconsensusofexpertsandanoperatingguideline.Atthesametimeꎬbasicꎬclinicalꎬandtranslationalresearchondryeyeshouldbepromotedtoprovidebetterservicestothepatientswithdryeyes.OnJanuary12ꎬ2019manyexpertsinthefieldofdryeyeinChinaheldapaneldiscussionofdryeyestudyinGuangzhoutoanalyzethecurrentdevelopmentstatusandtrendsinthefieldofdryeyeinChinaandabroad.Inthatmeetingꎬopinionsandrecommendationswereputforwardbasedonanewunderstandingofthedefinitionofdryeyeꎬnewconceptsofdysfunctionaldryeyeꎬadvancesitsdiagnosisandclassificationꎬrefinementandstandardizationofdryeyetreatmentꎬandthefuturedevelopmentofdryeyeresearch.[Keywords]㊀Dryeye/diagnosisꎻDryeye/treatmentꎻDryeyeclassificationꎻPracticepatternꎻPrecisionmedicineꎻRecommendationFundprogram:SanmingProjectofMedicineinShenzhen(SZSM201612022)DOI:10.3760/cma.j.issn.2095 ̄0160.2020.03.001㊀㊀干眼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ꎬ资料表明我国干眼的发病率为21%~30%ꎬ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干眼患者占眼科总就诊人数的30%以上ꎬ干眼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1]ꎮ2013年ꎬ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制定了我国首个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ꎬ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干眼学科研究的进展ꎮ当前ꎬ我国干眼领域无论是产业规模㊁学科活跃度还是研究的深度都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ꎮ随着临床上诊治干眼的新设备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以及干眼诊疗新成果的大量积累ꎬ国际上一些新的干眼相关共识和指南相继颁布ꎬ包括国际干眼协会的DEWSⅡ(2017)[2]㊁亚洲干眼协会共识(2017)[3]㊁美国眼科协会(AmericanAcademyofOphthalmologyꎬAAO)的干眼临床实践指南(2018)[4]等ꎬ国内眼科医师对干眼的认识也更加深入ꎬ而我国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已不能解决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ꎮ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干眼的诊断和治疗方法ꎬ国内干眼领域研究专家于2019年1月12日在广州召开讨论会ꎬ对我国干眼领域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ꎬ对干眼诊疗方面需要完善的内容提出推荐意见ꎮ1㊀干眼定义的新认识干眼的定义一直是全球干眼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ꎬ也是研究热点ꎮ国际泪膜与眼表学会的干眼定义分别于1995年[5]㊁2007年[6]和2017年[2]进行3次修改ꎮ2017年ꎬDEWSⅡ结合近年来基于干眼诊疗研究的新发现将干眼定义为一种多因素疾病ꎬ其特征是泪膜稳态异常并伴有眼表症状ꎬ其病因包括泪膜不稳定㊁泪液高渗性㊁眼表炎症与损伤和神经感觉异常[7]ꎮ我国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中将干眼定义为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ꎬ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1]ꎮ与国际干眼指南相比ꎬ我国的干眼共识强调了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伤ꎬ但并未将泪液渗透性升高㊁眼表炎症反应以及神经功能异常列入定义中ꎮ对此ꎬ亚洲和欧美的干眼专家对干眼各种病理生理改变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层面的理解一直存在差别ꎮ我国学者认为泪膜不稳定是干眼发病的核心机制ꎬ居于第一层面ꎻ而泪液渗透性升高和眼表炎症反应ꎬ包括眼表组织鳞状化生㊁细胞凋亡等是继泪膜不稳定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继发的或合并于干眼的病理生理改变ꎬ居于第二层面[8]ꎮ美国专家和欧洲专家主要考虑病理生理机制ꎬ将炎症㊁泪膜不稳定㊁泪液渗透压升高㊁眼表炎症反应和损伤以及神经功能异常等病理改变作为同一层面ꎻ与之相比ꎬ我国对干眼的定义更加贴近临床ꎮ值得注意的是ꎬDEWSⅡ干眼定义中新增了2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是眼表微环境稳态的失调ꎬ眼表微环境不仅包括以往提及的眼表泪腺功能单位(眼表面㊁眼睑㊁神经系统㊁泪腺和泪道)ꎬ还包括免疫细胞㊁基质细胞㊁激素㊁微生物(螨虫㊁细菌㊁真菌)ꎻ二是将感觉神经的功能异常首次纳入干眼定义中[7]ꎮ国际上对干眼的定义大同小异ꎬ其本质并无太大差别ꎮ然而ꎬ对干眼的不同理解反映在对发病机制认识和治疗理念的差异上ꎬ下一步应强调国内外眼科医生对于定义理解的一致性ꎮ对干眼定义进行统一在推动我国干眼诊疗研究的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ꎬ故需进一步修订干眼定义ꎬ使之能更好地反映干眼领域的最新认识和我国干眼的临床特点ꎬ体现出中国的特色ꎮ2㊀功能异常性干眼新概念专家推荐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功能异常性干眼的概念ꎬ即依据眼表组织结构是否发生器质性改变将干眼分为器质异常性疾病或功能异常性疾病ꎮDEWSⅡ中将眼表组织未受到损害㊁睑板腺未发现异常以及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oftearꎬBUT)㊁Schirmer试验Ⅰ㊁眼表荧光素染色结果均为阴性ꎬ而仅有眼部干涩㊁疲劳等不适症状且经过休息或者改善环境后这些症状消失者定义为干眼临床前期[7]ꎬ但本推荐中建议为功能异常性干眼ꎮ功能异常性干眼者眼感觉神经阈值降低ꎬ对刺激敏感ꎬ早期没有器质性改变ꎬ其发病可能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ꎬ通过改变生活和工作习惯或使用人工泪液后症状即可缓解ꎮ这类患者宜尽早采用辅导性或辅助性治疗ꎬ避免眼部不适症状进一步发展为眼表器质性损害ꎻ患眼进展为器质性损害时再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ꎮ诊断功能异常性干眼需注意与部分躯体感觉系统病变造成的神经性眼痛(非眼表疾病)进行鉴别ꎬ后者往往主诉眼部疼痛较重ꎬ而其他症状不明显ꎬ采用干眼治疗方法疗效不明显ꎮ功能异常性干眼是一新的概念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ꎮ3㊀干眼诊断与分类的建议干眼的诊断与地区㊁种族㊁环境因素有关ꎬ因此国际上没有统一标准ꎮ我国干眼共识中的干眼诊断标准在临床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ꎮ亚洲干眼协会完成了日本㊁韩国与中国3个国家的多中心干眼临床特点调查研究ꎬ结果显示用中国干眼诊断标准诊断的结果与亚洲干眼协会干眼诊断标准的符合率为98%~99%ꎮ然而ꎬ随着近年来干眼研究的不断深入ꎬ我国现有的干眼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改进ꎬ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关注儿童干眼的临床诊断㊀目前儿童干眼的诊断主要参考成人的参数ꎬ但是由于泪液学指标数值的变化与年龄相关ꎬ因此儿童干眼诊断指标的截断值与诊断数据不符ꎮ由于缺乏关于儿童泪膜和眼表的基础数据资料ꎬ到目前为止ꎬ我国还难以制定出适用于儿童的干眼诊断标准ꎮ(2)关注主观症状与体征不一致干眼患者的诊断㊀目前的干眼诊断标准注重主观症状与体征的一致性ꎬ但容易造成主观症状与体征检查结果相分离干眼患者的漏诊ꎬ例如有主观症状而无干眼体征的功能性干眼患者以及有体征而无主观症状的重度干眼患者ꎮ(3)根据医院级别制定不同的诊断标准㊀各个医院的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ꎬ难以制定一个理想化的诊断标准ꎮ基层医院可以沿用现有操作性强和接受度高的诊断标准ꎬ教学医院和研究型医院可在此基础上结合病因制定一个专业诊断标准ꎬ如非侵入性BUT检查㊁泪河高度检查㊁脂质层厚度检查㊁泪液渗透压检查㊁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角膜神经变化㊁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等ꎮ(4)干眼分级诊断标准的明细化㊀«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中的干眼严重程度分级诊断标准不够明细化ꎬ建议结合BUT或Schirmer试验Ⅰ㊁酚红棉线试验㊁泪河高度检查等结果对干眼的严重程度进行细分ꎬ便于临床应用ꎮ(5)建议规范诊疗操作㊀通过制定标准操作程序㊁标准操作视频等方法对干眼的诊断流程和诊疗操作进行规范ꎮ目前ꎬ«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中依据泪膜的结构和功能将干眼分为水液缺乏型㊁蒸发过强型㊁黏蛋白缺乏型㊁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和混合型[1]ꎮ该分类方法是国际公认的适合于科学研究的方法ꎬ但由于目前尚缺乏简单易行的泪液黏蛋白检测手段ꎬ诊断黏蛋白异常性干眼的难度较大ꎬ故建议尽快开发临床易行的黏蛋白测定方法ꎮ4㊀干眼治疗亟待精细化和规范化干眼的治疗不能盲目地套用一种方案ꎬ眼科医师需要充分应用临床专业知识来系统评估患者的病因及病程ꎬ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ꎬ以达到较好的疗效ꎮ干眼是个多因素疾病ꎬ治疗的关键是查找病因ꎮ本推荐中建议详细询问病史ꎬ包括患者的饮食习惯㊁睡眠㊁用眼习惯等ꎻ同时要重视对眼表微环境的整体判断ꎬ包括对眼睑㊁睑板腺㊁泪腺㊁结膜ꎬ泪液动力学㊁结膜松弛症以及眼表所有微环境的成分做深入细致的检查ꎬ判断病因ꎬ然后再根据干眼的病因㊁类型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ꎬ以求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少的不良反应ꎮ对于由全身疾病引起的干眼患者应与相应专科共同协作治疗原发病ꎮ病因不明的患者要关注其焦虑㊁抑郁的心理问题ꎬ并给予正确的心理指导ꎮ近年来ꎬ治疗药物及物理疗法的耗材和设备迅速发展ꎬ对干眼的新的治疗方法快速涌现ꎬ干眼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ꎬ但具体选择什么方法以及如何选择㊁多种方法如何进行组合是个棘手的问题ꎮ虽然多数医院开设了干眼门诊ꎬ但仍有极少数医院仍然存在干眼治疗手段滥用现象ꎬ且有扩大化趋势ꎮ干眼病因复杂ꎬ治疗精细化问题亟待解决ꎬ临床上需对各种治疗方法的规范化流程以及适用范围提出合理的建议ꎬ比如人工泪液药物的选择㊁物理疗法的选择㊁强脉冲光局部照射㊁除螨虫疗法选择等[9]ꎬ都有待从专家层面给出一个指导性意见ꎮ虽然目前开发出了很多新的㊁疗效较好的干眼治疗手段ꎬ但是什么是干眼治疗的终点评价指标ꎬ以及一些新的治疗方式的远期疗效及不良作用等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ꎬ还需要进行临床研究加以确定或验证ꎬ特别是大样本的临床观察性研究ꎬ包括真实世界研究ꎮ5㊀精准医疗是未来干眼研究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干眼的各种检查设备和仪器不断涌现ꎬ这些检查设备可以在不干预眼表的情况下得到泪膜的真实状态ꎬ提供泪膜的脂质层厚度㊁睑板腺形态㊁角膜荧光染色着色点数㊁眼表温度和血流改变等新的定量检测指标ꎮ但新的仪器设备的应用与传统检查体系是并行的ꎬ各有优缺点ꎬ不能厚此薄彼ꎮ传统的检查方法是经过临床验证的ꎬ是切实可行的ꎬ目前还不可替代ꎮ一些新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不依赖于检查者主观判断的㊁可量化分级的指标ꎬ有着目前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ꎮ但是目前这些用于诊断干眼的各种指标数据变异较大ꎬ测量数据准确性不足ꎬ且数据截断值均来源于传统的基本检查结果ꎬ在准确诊断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ꎬ目前需要搭建一个大样本临床研究平台来反复验证或确定这些检测指标ꎬ制定其自身数据的诊断截断值以及分级截断值ꎮ另外ꎬ泪液标志物的定量检测ꎬ如炎性因子㊁黏蛋白等潜在的生物标志ꎬ可以从分子水平为干眼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参考依据ꎬ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ꎮ随着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ꎬ干眼的研究也面临新的挑战ꎮ通过筛选和分析医疗大数据中干眼患者不同治疗方案及其疗效ꎬ得出不同患者所对应的最优治疗策略有望对干眼患者的智能化慢病健康管理起到精准化㊁规范化作用ꎮ近年来ꎬ我国的干眼诊疗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ꎬ在相关领域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ꎬ但是仍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ꎮ预计在未来的5~10年ꎬ干眼患者在门诊的占比可能会升至40%ꎬ因此更进一步进行一系列诊疗技术的标准化㊁规范化建设十分必要ꎬ包括制定新的专家共识和操作指南以及完善干眼的概念ꎬ对诊断㊁治疗(包括手术相关内容)方法进行探讨和规范ꎬ促进基层诊疗水平的提高ꎻ同时ꎬ要加强干眼诊疗技术与发病机制的创新研究ꎬ大力推动相关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ꎬ为临床上提供更多㊁更有效的干眼诊疗产品ꎬ使广大干眼患者受益ꎮ利益冲突㊀会议接受参天制药公司的经费支持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J].中华眼科杂志ꎬ2013ꎬ49(1)ʒ73-75.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3.01.020.Cornealdiseasegroupofophthalmologicalsocietyof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Expertconsensuson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dryeye(2013)[J].ChinJOphthalmolꎬ2013ꎬ49(1)ʒ73-75.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3.01.020.[2]CraigJPꎬNelsonJDꎬAzarDTꎬetal.TFOSDEWSⅡReportExecutiveSummary[J].OculSurfꎬ2017ꎬ15(4)ʒ802-812.DOI:10.1016/j.jtos.2017.08.003.[3]TsubotaKꎬYokoiNꎬShimazakiJꎬetal.Newperspectivesondryeyedefinitionanddiagnosis:aconsensusreportbytheAsiaDryEyeSociety[J].OculSurfꎬ2017ꎬ15(1)ʒ65-76.DOI:10.1016/j.jtos.2016.09.003.[4]AkpekEKꎬAmescuaGꎬFaridMꎬetal.DryeyesyndromePreferredPracticePattern®[J].Ophthalmologyꎬ2019ꎬ126(1)ʒP286-286P334.DOI:10.1016/j.ophtha.2018.10.023.[5]LempMA.Reportofthenationaleyeinstitute/industryworkshoponclinicaltrialsindryeyes[J].CLAOJꎬ1995ꎬ21(4)ʒ221-232. [6]theInternationalDryEyeWorkShop.Theepidemiologyofdryeyedisease:reportoftheEpidemiologySubcommitteeoftheInternationalDryEyeWorkShop(2007)[J].OculSurfꎬ2007ꎬ5(2)ʒ93-107.DOI:10.1016/s1542 ̄0124(12)70082 ̄4.[7]CraigJPꎬNicholsKKꎬAkpekEKꎬetal.TFOSDEWSⅡdefinitionandclassificationreport[J].OculSurfꎬ2017ꎬ15(3)ʒ276-283.DOI:10.1016/j.jtos.2017.05.008.[8]刘祖国ꎬ刘靖ꎬ杨文照.加强干眼抗炎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ꎬ2013ꎬ31(5)ʒ417-420.DOI:10.3760/cma.j.issn.2095 ̄0160.2013.05.001.LiuZGꎬLiuJꎬYangWZ.Emphasizingclinicalinvestigationonanti ̄inflammatorytherapyofdryeye[J].ChinJExpOphthalmolꎬ2013ꎬ31(5)ʒ417-420.DOI:10.3760/cma.j.issn.2095 ̄0160.2013.05.001.[9]晋秀明ꎬ章悦.关注干眼的系统治疗方法[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ꎬ2019ꎬ37(3)ʒ218-223.DOI:10.3760/cma.j.issn.2095 ̄0160.2019.03.011.JinXMꎬZhangY.Focusingonsystematictherapyofdryeye[J].ChinJExpOphthalmolꎬ2019ꎬ37(3)ʒ218-223.DOI:10.3760/cma.j.issn.2095 ̄0160.2019.03.011.(收稿日期:2019-11-03㊀修回日期:2020-02-11)(本文编辑:尹卫靖㊀张宇)广告目次摩美得(止血祛瘀明目片)㊀陕西摩美得气血和制药有限公司 封二同息通(曲安奈德注射液)㊀广东省医药进出口公司珠海公司 前插页露达舒(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㊀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 前插页海德堡超清OCTA+X㊀高视医疗 前插页沃丽汀(卵磷脂络合碘片)㊀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前插页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抗击疫情宣传图㊀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后插页迈达科技㊀天津迈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封底。

泪河高度与干眼相关检查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泪河高度与干眼相关检查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mong Tear Meniscus Height and Schirmer's Test
YANG Yang, LI Jian-hua*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Sichuan)
0 引言
干眼是由于泪液生成不足或蒸发过度而引起眼表损害、并伴 有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分为“泪液缺乏型干眼 (tear deficient dry eye, TDDE)”、“蒸发过强型干眼 (evaporative dry eye, EDE)”以及 混合型干眼,其中 TDDE 主要因为基础性泪液分泌功能缺乏而引 起 [1]。由于当前空气质量、手机等近距视频终端使用频次等改变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ear meniscus height (TMH) and clinical tests used in the diagnosis of dry eye patients. Methods Fifty eyes of 50 dry eye patients and 48 eyes of 48 healthy subjects were recruited and underwent TMH measurement by anterior segment OCT(AS-OCT). Tear film break-up time was measured by fluorescein (TBUT), ocular surface vital staining was evaluated with fluorescein (FS), and secretion was measured by Schirmer’s test without(N-ST) and with anesthesia(A-ST). TMH was visualized immediately after normal and delayed blinking. Results Compared with normal blinking, significant increases of TMH occurred during delayed blinking in each group (p < .01). In dry eye patients, TMH was correlated with all clinical tests during normal blinking but only correlated with N-ST and FS during delayed blinking. In healthy subjects, TMH was correlated with TBUT and A-ST during normal blinking. During delayed blinking, TMH was correlated only with N-ST (p < .05). Conclusion TMH was correlated strongly with the clinical tests. Reflex secretion of tear occurred during delayed blinking and ST without anesthesia and correlations among these examinations were more significant. The measurement of tear meniscus by AS-OCT could be used to study the dynamics of tear and the relationships of dry eye diagnostic examinations. KEY WORDS: Tear meniscus; Dry eye; Schirmer’s Test; AS-OC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泪河高度在干眼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6-03-02T16:41:28.9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梁小庆蒋伟钱晓文
[导读]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眼科其在干眼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眼科 213000
关键词:泪河高度;干眼;相关性
干眼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趋势。

因此干眼以及相关眼部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定义、分类、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日渐成为世界各国眼科研究的热点。

本文研究TMH与干眼的主诉症状及常规体征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干眼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情况
2013年6月至2014年02月眼科门诊干眼患者76例(151眼)与正常对照30例(60眼)。

其中男性26例(52眼),女性50例(99眼),平均年龄55.67岁,男女比例约1:1.92。

正常眼组30例(60眼),男性12人(24眼),女性18人(36眼),平均年龄53.13岁,男女比例1:1.5。

1.2 检查方法及评分
1.2.1 症状个数分级患者有4项以下则为轻度干眼,包括4项及以上但小于等于8项者为中度干眼,8项及以上为重度干眼。

1.2.2 TMH分为三级:下泪河宽度:正常 0;中等1;异常2。

正常下泪河:(0.24±0.08)mm;中等下泪河:介于正常和异常之间;异常下泪河:(0.17±0.07)mm。

1.2.3 SIT 沿泪液测试专用滤纸的一端缺口处反折90°,轻轻置于被检者下睑结膜囊中外1/3处,另一端自然下垂,患者轻轻闭眼,5分钟后记录滤纸湿长。

相同的操作者、相同的受试者和相同地点,隔15 min后重复测量该值,取3次均值。

>10mm为正常,记为0级;<10mm为轻度,记为1级;<5 mm为中度,记为2级;<2mm为重度,记为3级。

1.2.4 BUT、FL及虎红染色(RB)使用微量移液器各取2μL的1%的荧光素染料和1%的虎红染料注入患者的结膜囊内,嘱患者轻轻眨眼数次,使染料充分涂布于眼表,在使用染色剂后10~30 s内观察,以秒计算,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记录角结膜的染色评分。

将角膜分为上、中、下三个区,每个区无染色为0,有着染分轻、中和重度,分别对应1分、2分、和3分,角膜染色满分为9分。

RB的评分类似于FL 评分,分鼻侧结膜区、角膜区、以及颞侧结膜区,满分9分。

BUT>10 s为正常,记为0级;<10 s为轻度,记为1级;<5 s为中度,记为2级;<2 s为重度,记为3级。

FL和RB 0分记为0级;0~3分记为1级;4~6分记为2级;7~9分记为3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各测试指标的数据资料以 ±s表示。

TMH与干眼症状、SIT、BUT、FL及RB染色结果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2 TMH
干眼组中TMH处于0级的占5.3%,处于1级的占50%,2级的占43.4;对照组中TMH处于0级占56.7%,处于1级占43.3%,处于2级的为0。

虽然正常组中处于1级的占近一半,异常的TMH仍比干眼组中处于1级和2级的和93.4%所占比例低,且正常组中未见分级处于2级的。

2.3 TMH与干眼症状及检查之间相关性
TMH与干眼主诉症个数分级(CO)的相关系数为:0.401,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统计的12项干眼症状中,TMH未表现出某个症状有明显相关性。

2.4 TMH与SIT、BUT、FL 以及RB的相关性
本研究中TMH的结果与SIT、BUT、FL 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与SIT、BUT值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254、-0.361,P<0.05;与FL有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3 讨论
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TMH和干眼单个症状未表现出相关性,但与干眼症状个数分级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结合干眼患者的症状个数及TMH,可以提示干眼存在的可能性。

另外TMH与SIT、BUT值成负相关:SIT数值越高,TMH异常级别越小,也就是TMH越接近正常,表明泪河的高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安静状态下眼表的基础泪液分泌情况;BUT越长,眼表泪膜稳定性越高,而泪膜稳定性的维护需要正常的泪液的质和量,该研究中TMH与BUT值成负相关的结果也体现了这一点。

TMH与FL成正相关,表明下泪河高度异常程度越高,其角膜染色评分越高,即眼表角膜上皮损伤程度越重。

从就诊患者的下泪河高度异常程度,可以得知患者眼表损伤情况。

泪河高度观察是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进行,除了裂隙灯照射,无任何施加因素,可谓是“最自然的检查”。

在干眼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总结如下:(1)设备简单,仅需一台裂隙灯显微镜,(2)测量和观察自然状态下的泪液(3)检查所需时间短,大大提高临床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