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9.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简述中国守军抗日的史实,培养口头表达及历史思维能力。

认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中的《材料研读》与《相关史事》,分析历史材料和历史史实,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形成历史认知,提高解析历史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七七事变和淞沪会战为例,感受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对外的优秀品质。

学习中国军队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难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意义、南京大屠杀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4年7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讲话中说:“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

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板书)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七七事变1.教师讲述: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日本侵占了东三省,紧接着有向华北地区推进。

到1936年,日军已经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城。

战争一触即发。

2、教师展示:《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并提问:你们能说一说卢沟桥的地理位置怎样?学生回答: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七七事变的相关信息。

学生回答: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驻军严词拒绝。

日军便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史称“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课件 (共28张PPT)

( B)
A、71周年
B、81周年
C、91周年
D、101周年
A 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八一三事变
④西安事变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非选择题
材料一: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 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二: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 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1937年7月7日 北平卢沟桥 日本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 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 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为什么日军会 在卢沟桥挑起 事端?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
十 九

扼平汉铁路,是北
驻 防

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深。 党 的 十 七 届 四中全 会,是在 中国共 产党成 立88年 、执政 60年、 领导改 革开放 30年这
样 一个重 要时刻 召开的 一次重 要会议 。 全 会 判 断 了 党的建 设的状 况,明确 了新形 势下加 强和改 进党的 建设的 历史紧 迫感。 这 就 是 总 体 上“是适 应的”,但 还存 在“不 适应”、 “不符 合”的问 题:当 前,党的 领导水 平 、 党 的 建 设状况 、党员 队伍素 质总体 上同党 肩负的 历史使 命是适 应的。 同时,党 内 也存在 不少不 适应新 形势新 任务要 求、不 符合党 的性质 和宗旨 的问题 。这些 问 题 严 重 削 弱 党的创 造力、 凝聚力 、战斗 力,严重 损害党 同人民 群众的 血肉联系,严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 (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 (共33张PPT)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努力学习,为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让更多的日本人民知道历史真相;
本课小结
一个开始: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
的开始
一个建立:国共二次合作实现标志着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一个打破: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 中国的迷梦。 一个暴行:南京大屠杀 本课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 合作;淞沪会战中中国守军的抵抗
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几次侵 华事变的名称、时间、地点。
中国人民局部 抗战开始的标 志: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年7月7日军 发动卢沟桥事变, 全民族抗战开始。
沈阳 卢沟桥
1931年9月18日, 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 始。
全民族抗战 开始的标志:
1937年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
一、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1、背景: 东北三省已沦亡,华北危机。 2、时间:1937年7月7日
3、地点: 卢沟桥 4、经过: 日本找借口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 城。 5、结果: 卢沟桥失守,平津地区相继沦陷。 6、影响: 既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淞沪会战意义:打破 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 国的迷梦,激发了全 国军 60%的精锐部 国人民的斗志。 队损失殆尽
英勇事迹
①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 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姚子青 (1908-1937)
宝山保卫战,日军动用陆、海、空力量, 付出惨重的代价方才占领。姚子青和第3 营官兵血战宝山、与城偕亡。 连凶暴的日 本人也被中国勇士的精神折服,日军进城 后将死者尸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29张PPT)


(1937.7.29


天津失陷

(1937.7.30)

日 本
国民党迁都重庆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



上海八一三事变

(1937.8.13)



自学感知:结合P93-94”南京大屠杀”一目, 完成下列表格
占领南京时间 日军罪行
屠杀持续时间
南京大屠杀
1937.12.13.
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义 精 神
高 的 爱 国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 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 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 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 职,养兵千日,报国 一时,只有不怕牺牲, 才能为国争光!”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
北平失陷

(1937.7.29

(1937.8.13)



淞沪会战
时间: 1937年8月13日 主要战役:宝山保卫战(姚子青)、
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
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
意义: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
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 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 斗志。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
北平失陷
1、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 2、参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强租台湾 3、参加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 4、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 5、华北自治运动,华北危机 6、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蓄谋已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共31张PPT)

在中国近代史上北京三次沦陷,你能说出来吗? 1.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英法联军占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被八国联军占 3.卢沟桥事变后,被日军占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 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 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郞六次参拜靖国神社
尽管日本右翼分子不正视其侵华史实, 日本民间仍然存在反省历史的人士!
日本老兵东史郎多 次赴华谢罪,被尊 称为“日本良心”!
东史郎在卢沟桥上谢罪
东史郎多次到南京谢罪
尽管日本右翼分子不正视其侵华史实, 日本民间仍然存在反省历史的人士!
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 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 参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 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
(图3)
卢 沟 桥 事 变 后 日 本 侵 略 中 国 形 势 图
卢沟桥事变(1937
年7月7日)
北平失陷
(1937.7.29
天津失陷
(1937.7.30)
上海八一三事变 (1937.8.13)
二、淞沪会战
时间:1937.8.13 主要战役: 宝山保卫战(姚子青)、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
结果: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
占领南京时间
日军罪行 屠杀持续时间 6周
1937.12.13.
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死难同胞人数 30万人以上 •不能盲目仇日!日本有不少爱好和平、正视历史 的人士,值得我们友好对待! •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 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 • 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课件 (共33张PPT)

相 关 史 事
杀 人 比 赛 的 野 田 毅 和 向 井 敏 明
《东京日日新闻》报导日军在 南京进行杀人比赛的消息
相 关 史 事
日军砍杀南京青年
卢 沟 桥 事 变 后 日 本 侵 略 中 国 形 势 图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
北平失陷
(1937.7.29
天津失陷
(1937.7.30)
南京大屠杀 国民党迁都重庆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七七事变
1、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
占领了东北三省、热河省,进而又将侵略 的魔爪伸向了华北,1937年策动了震惊中 外的卢沟桥事变。
2、经过:1937年7月7日晚,日本军队悍然
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并炮轰宛平城。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七七 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背景: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 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 党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 场。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步伐。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2、工农红军的改编:
国民革命军第八 路军战斗序列 总指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115师师长:林 彪 120师师长:贺 龙 129师师长:刘伯承 国民革命军陆军 新编第四军序列 军 长:叶 挺 英
军民是如何进行抗战的。这对 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四、南京大屠杀
1、背景: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又发
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 年12月,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国 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2、罪行: 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六周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
A.事变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都是日本制造借口然后发动的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4.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
己饮的恨名,字它而就受是辱(,D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中国军人被日军反绑杀死,形成血池
南京大屠杀
集体枪杀
万人坑内死人尸骸头颅 南京幕府山男女老幼5.7万多人,用铅丝捆绑至下关草鞋峡被集体杀死。
南京大屠杀
刀劈——砍杀训练
杀人比赛的少尉野田和向井 日军把青年当作刀靶练习刺杀
日军砍杀南京青年
南京大屠杀 活埋
焚烧尸体
观视频 悼国殇
活着,就是一种抗争 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失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随着滴答的读秒声,每隔12秒会有一滴 水从高空滴落,几乎同时,一个遇难者 遗像的灯就会亮起,然后再熄灭。 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六周时间, 30万同胞遇害,以秒来计算,12秒钟一 个生命被剥夺。
--NHK南京大屠杀调查纪录片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而是要增强人们对和平的坚守
日本政府每4年审定一次由民间各出版社分别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自上个世纪80年代 初至今,日本有4次审定发行的教科书因明显地篡改历史、肆无忌惮地美化侵略战争而引起 亚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强烈愤慨与抗议。 1982年第一次审定“侵略华北”成了“进入华 北”;把日军“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改成统一战线
二次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北平 七七事变
三座城市 上海 淞沪会战 南京 南京大屠杀
小结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1937年 7月7日 卢沟桥 事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点拨】本题材料反映的是北平沦陷后的情景。1937 年7月 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底, 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答案】C
• 2.[2019·安徽期末]1937年8月,许多红军 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
5.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规模较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其积极意义在于( C )
A.显示了国军实力 B.显示了八路军的实力 C.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日军迅速投降
6.1937 年 12 月 15 日的《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刊出了《日军
杀人盈万》的新闻报道。这一报道揭露的暴行是( B )
国抗战。促成国民政府发表抗战声明书的 最直接因素是( )
• A.九一八事变日军侵略东北 • B.一·二八事变日军进攻上海十九路军 • C.七七事变日军全面侵华 • D.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推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故A排除; 一·二八事变发生于193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排除;七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1D
5C
2A
6B
3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见习题
4C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1C 2D
5D 6 见习题
3D
4D
1.下边这则材料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D )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守军奋起抗击日军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 续了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 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变 后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侵 略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知识点四 南京大屠杀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 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 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最后关头”演说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国民党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2.工农红军的改编
西北工 农红军
南方八 省红军 游击队
总指挥:朱德 八路军
副总指挥:彭德怀
D.淞沪会战的爆发
3.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
确的是
()
A.事变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都是日本制造借口然后发动的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
队被改编为
()
①工农红军 ②工农革命军 ③八路军 ④解放军
1.开始时间 1937年12月13 2.手段 刺杀日、活埋、焚烧、杀人比赛等。
3.屠杀对象 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 士兵。
4.屠杀总人数
《东史郎日记》: 不知从哪儿拉来一个支那人……西本提出了一个残忍
的提议,就是把这个支那人装入袋中,浇上那辆汽车中 的汽油,然后点火……西本像玩足球一样把袋子踢来踢 去,像给蔬菜施肥一样向袋子撒尿……在袋子上系了两 颗手榴弹,随后将袋子扔进了池塘。火渐渐地灭掉了, 袋子向下沉着,水的波纹也慢慢地平静下来。突然, “澎!”手榴弹爆炸了,掀起了水花。
崇 高 的 爱 国 主 义 精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神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 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 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 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 职, 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 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知识点二 第二次国共合作
1.抗战宣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 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 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⑤新四军
A.③④ B.③⑤ C.①②③ D.④⑤
5.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
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

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 七七事变 1.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为什么日本全 面侵华首先在卢沟 桥爆发?
卢沟桥背靠宛平 城,扼平汉铁路,是 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 唯一通道,中日军事 上的必争之地。
日军控制的察北伪蒙军
冀东
防共
自治
国民
政府
党第
二十
日军华北驻屯军
九军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
地点 北平卢沟桥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 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 手站在一起,这一队伍可以从南 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200 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总重 量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则 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张纯如 《南京大屠杀》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300000
本课小结
卢沟桥事变 全民族抗战开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
牢记历史,肩负责任,开创未来
随堂即练
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两次联
手,共御外侮,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八路军新四军改编完成
C.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
想一想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所进行的抗战, 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
日本 中国
九一八事变 局部侵华 局部抗战
七七事变 全面侵华 全面抗战
知识点三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 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 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淞泸会战要图
谢晋元将军
姚 子 青
陆军第98师583团中校营长。 1937年8月31日至9月7日奉命坚 守宝山城,与日军浴血奋战七昼 夜,毙伤敌人900余人,终因敌 众我寡,姚子青和全营官兵壮烈 殉国。
著名抗日英雄,淞沪会战中率 “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 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国民政 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 日勋章”。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新课讲解 本课小结 随堂即练
学习目标
1.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 杀等史实。 2. 能讲述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3.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史实。
新课引入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 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 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1937年7月,这里响 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 抗战的序幕。
军长 :叶 挺 新四军
副军长 :项英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 线。
3.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 央关于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讲话,承认 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发动者 日本
简单 经过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 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军开 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
影响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1937年底,北平、天津陷落。在北平保卫战中, 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