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7.2《力的合成》习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的合成》课时练(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的合成》课时练(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的合成》课时练(含答案)一、单选题1.某人在车后用大小为10牛的水平力推车,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向右前进,突然发现车辆前方出现情况,他马上改用大小为20牛的水平拉力使车减速,在减速过程中,车受到路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为()A.10 牛,水平向左B.20牛,水平向左C.10 牛,水平向右D.30牛,水平向左2.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已知其中一个力是300N,合力是500N,则另一个力()A.一定等于200N B.一定小于200NC.一定大于800N D.可能等于800N3.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人推桌子,桌子没有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C.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它所受到的力的合力一定为零D.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4.如下左图,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受到水平力F1=9N和F2=4N的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只将F1撤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向左运动B.将向右运动C.所受合力为零D.所受摩擦力方向不变5.如上右图甲所示,小杨在平地上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0~3s内小杨没有对木箱做功B.3s~6s内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为6N,方向是水平向右C.6s~9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方向是水平向左D.如果第12s后小杨撒去推力,木箱将做减速直线运动6.竖直向上抛出重力为G的小球。

小球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总是跟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为f。

则在上升过程中小球所受的合力F合的大小为()A.f B.G C.G+f D.G−f7.某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F1=6N,F2=4N。

关于这两个力的合力说法正确的是()A.大小一定为10N B.方向一定与F2方向相同C.大小一定为2N D.方向一定与F1方向相同8.关于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求两个力的合力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C.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D.不论两个力的方向如何,合力的方向总是和较大的力方向相同9.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其中一个力大小是60N,合力大小是100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A.一定等于40N B.一定小于40NC.可能等于160N D.一定大于160N10.如图甲所示,物体A始终只受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F1、F2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同B.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同C.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反D.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反二、填空与作图题1.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每个力的大小都是F,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为;方向同,若将其中一个力反向且两力仍在同一直线上,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7.2力的合成作业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7.2力的合成作业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7.2力的合成一、单选题1.关于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个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之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B.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C.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两力中的任一个力D.两个力的合力至少大于两力中较小的那个力【答案】B【解析】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故A错误B正确;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等于两分力之和,合力大于每一个分力;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等于两个分力之差,合力可能小于最小分力,故CD错误.2.关于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个力越大,合力就越大 B.合力可能为零C.合力一定比这两个力大 D.合力的方向不可能与小的方向相同【答案】B【解析】如果两个力方向相反,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合力一定小于其中一个力,故A错误;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且大小相等时,合力大小等于零,故B正确;因为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因此合力大小可能小于或大于或等于较小的力,故C错误;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和,方向与二力的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B。

3.一个物体只受F1和F2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个物体所受到的合力是()A.0 B.F1-F2C.F1+ F2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作用点,当两个力三要素相同,说明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点,方向相同,所以合力为F1 + F2.故选C.点睛:知识力的三要素,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等于两个力之和,方向和这两个力方向相同.4.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分别为F1=3N、F2=5N,并且这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则F1与F2的合力()A.一定是8N B.一定是2NC.可能是3N或5N D.可能是2N或8N【答案】D【解析】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当两力同方向时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和;当两力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故F1与F2的合力有两种可能,可能是2 N或8 N;答案选D.5.把一个重为2牛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XXX提出了XXX说,这一理论被XXX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后得到了支持。

XXX发现了XXX三大定律,而XXX提出了相对论。

XXX则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而机械运动则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因此选择参照物来描述运动。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包括米、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和纳米,而时间的单位包括秒、小时、分钟、毫秒和微秒。

正确使用刻度尺需要认清磨损、量程和分度值,同时要放正、看垂直和估读下一位。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需要将测量值加上准确值和估读值,并记下单位。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可以通过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三、快与慢(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国际单位是米/秒,常用单位是千米/小时。

速度的公式为v=s/t,变形公式为s=vt,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次声1)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

2)特点:人耳听不到,但有些动物能听到。

常见于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中。

3、超声和次声的应用1)超声:医学、工业、军事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如超声检查、超声波清洗等。

2)次声:用于地震监测、矿山探测等领域。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类听力范围(20Hz~20kHz)的声波,应用广泛,如医学中的超声诊断仪、工业中的超声金属探伤仪、军事中的超声雷达等。

而次声波则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具有频率低、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破坏力强等特点。

它们常用于预防自然灾害、军事探测等领域。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

$ <% &"*!# $
深度%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0
没有 ""!#' 水桶好压力相同手与桶抓手的受力面积增大对手的压强
减小$#2-.#;24#-/78"#!#24#-0 .$04#-/78%,/-.
&!外小于'!'(!&)!'!*!$两张自然下垂的纸会向中间靠拢气
体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气 $ 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
!"!用漏斗向下吹气时乒乓球上部边缘的空气流速加快使得乒乓球上部压强
变小球下部压强比上部大球获得一个向上的压力这时不用手托乒乓球也不
00;$/4#-/78/小明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第九章浮力
第一节认识浮力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 竖直 !!
"!-;1
#!#;$#;,$!0%#%!$
向上 深度 压强 大于 向上 向下 &! '!"(!")!'!*!"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
!!增大液体密度"!密度体积深度#!等于$!2.%!$$
&!-;///'!"(!&)!(!*!"!!!&!"!"!#!#8=<
$01--78"#!#2,-.$$4#-0 78%04#-0 78
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液体的深度 液体的密度 保 !!液$%

9:6%6781;,.9:"!
持在同一高度 帕斯卡定律 #!
$!)%!1,-$0--&!'!%4#-%2--

沪科版八年级《第7章 力与运动》2014年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第7章 力与运动》2014年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检测题(一)第七章力与运动3.(3分)(2002•哈尔滨)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4.(3分)(2013•哈尔滨)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3分)(2005•苏州)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7.(3分)如图所示,车厢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在车厢内固定的光滑桌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N的两个物体,M>N.不计其他阻力,当车突然停止时,两个物体在离开桌面前()8.(3分)(2011•泉州)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么宇宙飞船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3分)_________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_________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状态.14.(1分)在体育测试中,铅球出手后仍能向前飞行,是因为铅球具有_________.15.(1分)把衣服抖动几下,能把粘在衣服上尘土斗掉.这是因为抖动衣服时,尘土由于_________,还保持原来的_________状态,所以尘土和衣服分离开.16.(3分)如图,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υA=4m/s、υB=2m/s、υC=0.如果小球在经过B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做_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_;若小球在C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____.(不考虑空气阻力)17.(1分)(2012•安徽)一辆卡车空载时行驶速度为25m/s,满载货物时行驶速度为20m/s,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_________(选填“大”或“小”).18.(1分)(2008•丰台区二模)如图,在两个大小为10N的压力F1和F2的作用下,质量为1kg 的木块可在两个长板之间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下滑落,如果保持两个压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不变,为使木块以0.3m/s的速度匀速向上滑动,对木块向上的推力大小_________N.19.(5分)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相同的木块A和B,均重20N,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但两个木块保持相对静止,若此时F=4N,则(1)A对B的压力F B=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2)B对A的摩擦力f A=_________N.(3)地面对B的摩擦力f B: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20.(3分)用铲子送煤时,铲子突然在灶前停止运动,煤由于_________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_状态,继续沿着_________的方向进入灶内.21.(2分)(2012•苏州)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桌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10N,假如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它将_________.三、作图、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22.(5分)(2013•黄冈模拟)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23.(5分)在反映古代战争的电视连续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使用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的场面,试利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24.(5分)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马上停下来,而是先做减速运动,最后才停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四、计算、探究题(25题13分,26题16分,共29分)25.(13分)起重机用104N的力吊起质量为1t的铁块,则铁块受到的合力的大小是多少?其方向如何?铁块处于何种状态?(g=10N/kg)26.(16分)如下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它本身重力的0.2倍,求:(1)物体重力的大小;(2)水平拉力F的大小;(3)如果置于更粗糙的地面上,摩擦阻力变为本身重力的0.3倍,而人的拉力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多大?方向如何?(g=10N/kg)沪科版八年级《第7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考点:牛顿第一定律.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即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并且要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答:解: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指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不可能同时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不仅要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且要理解“或”字的含义.2.考点:惯性.分析: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本题要了解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解答:解: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离开了衣服,A对.B、运动员助跑跳起后,离开地面,由于惯性人会继续向前运动,B对.C、撞击中,锤头和锤柄一块运动,锤柄受力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运动,与锤柄结合的更结实,C对.D、为了减速捏刹车闸是为了给车阻力,让车停下来,D错.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点评:惯性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多,应学会解释其现象.3.考点:惯性.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解答:解:A、限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机动车高速运动时,遇到紧急情况,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B、保持车距也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机动车在运动时,遇到紧急情况,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若车距过小,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C、右侧通行只是我们国家行车的一个习惯,与惯性是没有关系的;D、车辆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这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机动车在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就会向前运动,发生危险,系上安全带就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惯性现象.4.考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牛顿第一定律.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一对平衡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瓶子放在水平桌面上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相等,瓶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子的重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解答:解:A、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C、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瓶子的重力,故C错误;D、如果瓶子所受的力同时全部消失,由于惯性它将仍留在原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D正确;故选D.点评:对瓶子正确受力分析,正确区分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知道惯性,即可正确解题.5.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要么不受力,要受力就一定受平衡力.解答:解:A、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不受力的物体也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不受力的物体也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物体就会保持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就会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牛顿第一定律和平衡力知识的灵活考查,需要认真分析.6.考点: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与其运动状态和运动的速度无关.解答:解:A、B、因为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所以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的速度无关,故A选项和B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惯性定律可知,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故C选项说法错误;D、由于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所以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惯性及其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的理解和掌握.惯性作为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会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身边的相关现象.7.考点:牛顿第一定律.分析: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就是惯性.当车突然停止时,惯性会使物体M和N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但能否相碰就要看它们原来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了.解答:解: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桌面上的物体M和N也会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方向和速度一致.当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物体M和N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在不计其他阻力的情况下,两个物体在离开桌面前一定不会相碰.故选B.点评:物体由于惯性会保持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关键取决于它原来的运动状态,这种状态既包括运动的方向也包括运动的速度.8.考点:牛顿第一定律.专题:定性思想.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来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改变它为止.解答:解:在一切外力消失前,宇宙飞船是运动的,当一切外力消失后,就再也没有能够改变飞船运动状态的力,所以飞船不会停下来,不会减速飞行也不会加速飞行,飞船只能按原来的运动速度永远的匀速飞行下去.故选D.点评: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里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指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同时也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9.考点:平衡力的辨别.专题:常规题型.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衡力的成立条件:同物、同线、等值、反向,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解答:解: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选项A符合平衡力的条件,选项B、C、D均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所以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力的辨别,学习中特别要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否作用于同一物体.10.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分析:根据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方法分析答题,(1)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方向与两分力的方向相同;(2)两个在同一直线、方向相反时,合力的大小等两分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分力方向相同.解答:解:A、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故A 错误;B、因为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因此合力大小不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故B错误;C、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和,但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故C错误;D、当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时,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差,合力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要结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方向分析合力大小,并会能判断出合力的方向.11.(考点:平衡力的辨别;惯性;摩擦力的种类.专题:应用题.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2)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受摩擦力作用;(3)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否则物体作减速运动;(4)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解答:解: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 错误;B、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称之为静摩擦;当物体发生滑动是受到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故B错误;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慢,故C错误;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仍将落回原处;故D正确.故选D.点评:(1)掌握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掌握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3)掌握摩擦力的重力,理解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规定.12.考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的辨别.专题:应用题.分析:(1)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4)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二力平衡的条件有4个,“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解答:解: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其动能不变,但势能又可能变化;如匀速下落的物体;故机械能可能发生变化;故A错误;B、二力平衡的条件有4个,“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故B错误;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D、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力学的多个知识点,应用机械能的影响因素、力与运动的关系、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平衡力的应用等知识可解答此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考点:牛顿第一定律.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英国物体学家牛顿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解答:解: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故答案为:没有受到任何力;静止;匀速直线.点评:此题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基础性知识,在掌握的基础上并能用于其分析有关的问题.14.考点:惯性.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惯性的概念进行分析,即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之为惯性.解答:解:因为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所以当铅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飞行;故答案为:惯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现象的认识与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5.考点: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解答:解:抖动衣服时,衣服在力的作用下受力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体,所以衣服就和灰尘分离了.故答案为:惯性;静止.点评:此题是考查惯性现象的解释,惯性现象的解释要掌握一点,也就是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16.考点: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根据牛顿定律进行分析,即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抛出去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只受重力作用,当小球在B点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2m/s,而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所以小球将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小球在C处的速度为0,当重力突然消失后,小球还保持原来的状态即静止状态.故答案为:匀速直线,2m/s,保持静止状态.点评: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牢记牛顿第一定律,会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物体的状态.17.考点:惯性.专题:作图题.分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解答:解:因为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空载时的质量小于满载时的质量,所以空载时的惯性小于满载的惯性.故答案为:大.点评: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18.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方向.专题:应用题.分析: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有:对接触面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木块的受到的重力为:G=mg=1kg×9.8N/kg=9.8N在竖直方向,当木块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匀速下滑时,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重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G=9.8N,方向为:竖直向上.当木块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向上滑动时,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向上的推力与物体向下的重力、向下摩擦力的合力是平衡力,F=G+f′由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可知:匀速向上和匀速向下运动时,两个对物体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f=f′,则F=G+f=2G=2×9.8N=19.6N.故答案为:19.6.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一是根据平衡状态判断二力平衡;二是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9.考点:力的三要素;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分析:(1)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答:解:(1)A叠放在B上,对B的压力等于A的重,所以A对B的压力F B=20N.(2)A叠放在B上,以B为参照物,A是静止的,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水平方向上,如果受摩擦力,没有力和摩擦力平衡,所以不受摩擦力.(3)以地面为参照物,B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水平方向上,受到4N的拉力,一定有4N,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来平衡拉力,这个摩擦力是地面和物体B之间产生的.故答案为:20;竖直向下;0;4;水平向左.点评:(1)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力是平衡力.(2)掌握二力平衡条件.(3)正确理解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总是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20.考点:惯性.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利用惯性的知识可解释本题中的现象.解答:解:结合题目中的场景可知,煤在离开铲子后,由于惯性,不需要推力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从而进入灶内.故答案为:惯性;运动;原来运动.点评:明确用惯性的知识来解释,并深入理解惯性的定义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21.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生活中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分析准确哪个力和哪个力才是平衡力很关键;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得到,如果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1)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说明桌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在水平方向上,推力与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等于推力的大小,即10N;(2)假如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物体将保持原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等于;(2)做匀速直线运动.点评: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作图、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22.考点:力的示意图.专题:作图题.分析:(1)首先分析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所受的力,并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2)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的支持力及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在作图时,可以将三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重心上.解答:解:过A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沿斜面向上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分别用G、f和F表示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如下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在作图时一定要注意力的方向;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重力方向竖直向下.23.考点:惯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利用惯性的知识可解释本题中的现象.解答:答:当飞奔的马遇到绊马索时,马腿静止下来,而马的上身由于具有惯性,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使用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的场面.点评:明确用惯性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是解答的关键,在具体分析时,要注意将马腿和马的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并加以区分.24.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分析:汽车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是因为汽车有惯性.汽车运动状态改变,是由于受到了外力:摩擦力.解答:答: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没有动力,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是因为汽车有惯性.汽车停下来,运动状态改变,是由于受到了外力:摩擦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点评:本题考查惯性和摩擦力的有关问题,要从运动状态不变与改变入手.联系学过的知识.四、计算、探究题(25题13分,26题16分,共29分)25.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专题:运动和力.分析:根据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方法求出铁块受到的合力,然后判断铁块的状态.解答:解:铁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mg=1×103kg×10N/kg=1×104N,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1×104N,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的合力:F合=F﹣G=1×104N﹣1×104N=0N,铁块处于平衡状态.答:铁块受到的合力的大小是0N;铁块处于平衡状态.点评:本题考查了求铁块受到的合力,对铁块正确受力分析、掌握力的合成方法即可正确解题.26.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应用;重力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动态预测题.分析:根据G=mg首先求出重力.根据摩擦力和重力是关系求出摩擦力.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二力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再次根据摩擦力和重力关系求出摩擦力,现在的拉力是原来拉力的2倍求出现在的拉力,最后求出合力大小,合力方向和较大力的方向相同.解答:解:(1)G=mg=60Kg×10N/Kg=600N.(2)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F=f,∴F=f=0.2G=0.2×600N=120N.(3)摩擦力f′=0.3G=180N,方向水平向左,拉力F′=2F=240N,方向水平向右,∴合力F合=F′﹣f′=60N,方向水平向右.答:(1)物体重力的大小600N.(2)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120N.(3)如果置于更粗糙的地面上,摩擦阻力变为本身重力的0.3倍,而人的拉力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60N,方向水平向右.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大小、二力平衡条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当压力大小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发生变化时,摩擦力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如果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物体运动时,拉力无论增大或减小,摩擦力不变.2014年2月21日。

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培优习题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有答案)

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培优习题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有答案)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培优习题一、单选题1.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时如图所示,人向前倾的原因是()A.车辆对人施加一个向前的力B.车辆具有惯性C.人受到向前推的力D.人具有惯性2.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A.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B.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C.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D.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3.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地面对牛的支持力和牛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拉绳的力与绳拉牛的力是一对平衡力4.如图所示,小鹏家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

假如悬挂它的绳子突然断了,它将()A.匀速直线下落B.保持静止C.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D.加速下落5.体育中考时,小明用力将实心球从手中掷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情况是()A.只受到手的推力作用B.只受到重力作用C.受到推力和重力的作用D.不受任何力的作用6.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经过6秒,甲、乙两车可能相距16米C.甲车的惯性比乙车小D.甲车受到的合力大于乙车受到的合力7.一名空降兵的质量为60kg。

他随身所带的装备(包括降落伞和武器)总重为200N。

在匀速下落过程中,若在竖直方向上只受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则他与所带装备所受的空气阻力为()A.0NB.260NC.788ND.388N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C.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9.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冰壶项目的比赛装备包括冰壶、比赛用鞋和冰刷。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二节 力的合成 练习(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二节 力的合成 练习(含答案)

力的合成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F1、F2是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F1的大小是10N,则关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2的大小一定是20NB. F2的大小一定是40NC. F2的方向一定沿水平向左D. 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2.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F1=4牛,F2=6牛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的合力大小()A. 可能是2牛B. 可能是3牛C. 一定是2牛D. 一定是10牛3.关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B.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C. 求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D. 不论两个力的方向如何,合力的方向总是和较大力的方向相同4.一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该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3牛,则另一个力的大小及方向()A. 一定等于3牛,方向竖直向上B. 一定大于3牛,方向竖直向上C. 可能小于3牛,方向竖直向下D. 可能大于3牛,方向竖直向下5.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起一个重为350N的箱子,没有提起,那么这个箱子受到合力是()A. 0NB. 50N方向竖直向下C. 350N方向竖直向下D. 650N方向竖直向上6.有关“合力”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合力是从力作用效果上考虑的B. 合力的大小总比分力大C. 合力的大小可以小于任何一个分力D. 考虑合力时不用再考虑各分力7.关于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分力B. 合力与分力是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C. 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D. 合力的大小不可能等于零8.一重为G的立方体放在水平面上,现对其上表面的中央沿竖直方向施加一个力,该力的大小为F(已知F<G),此时该正方体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合力的大小为()A. 0B. FC. G−FD. G9.一位质量为50kg的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所受的空气阻力约200N,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g=10N/kg)A. 跳伞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50NB. 跳伞运动员受到的空气阻力方向向下C. 跳伞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大小是700ND. 跳伞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大小是300N10.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600N,合力的大小是1000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是()A. 400NB. 600NC. 1600ND. 1000N11.农忙季节小强帮助爸爸干农活,爸爸用600N的拉力向前拉车,小强用200N的推力向前推车,他们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A. 800N向前B. 600N向前C. 400N向后D. 200N向后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12.竖直向上抛出一个重10N的球后,球又落回原处。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米),比m大的有km (千米),比m小的有dm(分米)、cm(厘米)、mm(毫米)、um(微米)、nm(纳米)。

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秒),比s大的有h(小时)、min(分钟)。

比s小的有ms(毫秒)、μs(微秒)。

2)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精确使用举措: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匀称值。

3)精确记录测量成效: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率是表示物体活动快慢的物理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力的合成
一、选择题
1.有关合力概念错误的是()
A.合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上考虑的
B.合力的大小总比分力大
C.合力的大小可以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D.考虑合力时就不用再考虑各分力了
2.如图是小群同学在课间活动时踢毽子的情景,以下对毽子上下飞舞时所受合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合力方向向上
B.到达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
C.下落过程合力越来越大
D.上升过程合力大于下落过程合力
3.竖直向上抛出重力为G的小球。

小球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总是跟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为f。

则在上升过程中小球所受的合力F
的大小为()

A.f
B.G
C.G+f
D.G-f
4.F1和F2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已知F2的大小为40N,关于F1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小一定是70N
B.大小一定是10N
C.方向一定向右
D.F1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5.如图甲所示,物体A始终只受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F1、F2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同
B.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同
C.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反
D.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反
二、填空题
6.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作用在弹簧的A端并沿相同方向拉弹簧的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及两个拉力F1、F2的大小与方向。

接着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弹簧的A端拉伸到O点,记下此时拉力F的大小与方向。

实验中两次将弹簧A端都拉伸到同点O的目的是使两次力的_________相同。

这样力F就为F1和F2的_________。

7.某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10N的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他发现前面有位老人,于是马上用15N的水平力向左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

三、非选择题
8.某同学为探究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利用橡皮筋(原长为AB)、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
时先将橡皮筋A点固定,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作用在B点,按图(a)所示的方式将橡皮筋从B点拉伸到C点,记下此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接着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作用在B点,依然将橡皮筋拉伸到C点,如图(b)所示,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按上述的操作重复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___。

(2)实验中,该同学“重复三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_______,合力方向为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方法为_______。

(5)若要研究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该如何进行实验操作,请写出主要步骤: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合力是指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即合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上考虑的,故A正确;合力也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故B错误,
C正确;因合力与分力存在等效替代的关系,故考虑合力时,就不用考虑各分力了,故D正确。

故选B。

2.答案:D
解析:上升过程中毽子受向下的重力和空气的阻力,合力方向向下,故A错误;上升到最高点时,毽子的瞬间速度为0,此时毽子只受到重力作用,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毽子下落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毽子的速度越来越大,阻力越来越大,重力不变,合力越来越小,故C错误;由于毽子所受空气阻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上升过程中合力等于重力与空气阻力之和,下落过程中重力方向与空气阻力方向相反,合力等于重力与空气阻力之差,则上升过程中合力大于下落过程中合力,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下的
=G+f,合力的空气阻力f作用。

因为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所以小球所受的合力F

方向竖直向下。

4.答案:D
解析:由题可知合力F=30N,F2=40N,所以F<F2,则F1、F2为方向相反的两个力。

如果F2方向向右,则有F1=F+F2=70N,方向向左;如果F2方向向左,则有
F1=F-F2=-10N,方向向右。

5.答案:C
解析:根据图乙在t1时间内,F1=F0大小不变;F2≤F0,初始时刻等于F0,然后先变小后变大,则两个力中较大的力为F1;根据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知,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则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1相同,即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反;初始时刻F1=F0,F2=F0,即F合=F1-F2=0;当F1=F0,F2<F0且变小时,即F合=F1-F2>0,合力变大;当
F1=F0,F2<F0且变大时,即F合=F1-F2>0,合力变小;即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反。

二、填空题
6.答案:作用效果合力
解析: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相同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两次将弹簧A端都拉伸到同一点O是为了确保力F的作用效果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力F叫做F1、F2的合力。

7.答案:25N 水平向左
解析:购物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推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阻力=推力=10N,阻力的方向与购物车运动方向相反;当小车减速0时,15N的拉力与10N的阻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都为水平向左,因此,在减速过程中,小车所受的合力为15N+10N=25N,方向为水平向左。

三、非选择题
8.答案:(1)调零
(2)得出普遍结论
(3)两分力大小之和两个分力的方向
(4)等效替代法
(5)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作用在橡皮筋的B点,沿同一直线向相反方向拉伸到C点,记下此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接着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作用在B点,依然将橡皮筋拉伸到C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按上述的操作重复三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解析:(1)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使用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调零。

(2)实验中,该同学“重复三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出普遍结论,避免偶然性。

(3)根据题表中的实验数据,比较F和F1、F2的大小与方向之间的关系,归纳得出: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合力方向与两个分力方向相同。

(4)实验过程中应用的科学方法为等效替代法。

(5)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作用在橡皮筋的B点,沿同一直线向相反方向拉伸到C点,记下此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接着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作用
在B点,依然将橡皮筋拉伸到C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按上述的操作重复三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