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质网
内质网

(4) 蛋白质在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
1. 处于暂停状态的蛋白质合成重新开始。 2. 信号肽反向贴附转移器,通过疏水节段插入内质网膜。 3. 肽链以袢环形式进入内质网腔,直至合成完整多肽链。 4. 内质网膜上的信号肽,被腔面的信号肽酶切掉降解。 5. 核糖体脱离内质网,重新加入新的蛋白质合成。
脂类去向: 一、嵌入到内质网脂类双层中,补充自身膜损失。 二、输送到其它膜性细胞器,补充其他膜相损失。
(六)贮存钙离子
细胞膜和ER膜上有Ca 2+ -泵,能将胞质中的Ca2+泵出胞外或 贮存在内质网(Ca2+-库)中,使细胞质中的Ca2+和细胞外及Ca2+ -库的Ca2+保持极大的浓度差。
内质网在细胞中的分布图
鸡 输 卵 管 细 胞 粗 面 内 质 网
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滑面内质网
Endoplasmic reticulum of living CHO cells displayed by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
二)内质网的分类
粗面内质网(rER) 滑面内质网(sER)
(3) 信号肽被引导到内质网膜上:
SRP受体也称停靠蛋白(docking protein): 膜整合蛋白,暴露于内质网膜表面。
过程: 1. SRP与膜上受体结合,SRP-核糖体复合体被引导到ER 膜上,与ER膜接触,核糖体结合核糖体受体。 2. 核糖体与ER膜结合成为附着核糖体,SRP从核糖体上 解离,参加下次循环。
SRP receptor binding site
Three functional binding sites
内质网

UPR:蛋白质在 ER 内的正确折叠需要许多 分子伴侣的协助,当 ER 中未折叠或错误折叠 的蛋白增多时,应激信号通过内质网膜传递 到细胞核,继而引起一系列特定的靶基因转 录和蛋白质翻译水平下调,以使细胞继续存 活,这种反应称为未折叠蛋白反应(UPR)。
(2)内质网超负荷反应(EOR)
ER 的钙稳态
ER是细胞内的钙储存库。 钙在内质网内以钙离子或钙结合蛋白的形式存 在。而钙结合蛋白与蛋白质折叠及修饰有关, ER的分子伴侣和折叠酶大多数是强力钙离子结 合蛋白。钙离子作为信号转录因子,发挥两种 作用:一是由内质网腔释放入胞质作为第二信 使;二是在内质网腔内调节钙依赖蛋白酶的活 性。所以内质网腔内钙离子的稳态对维持细胞 的功能至关重要。
EOR 是指正确折叠蛋白在内质网上过度积聚 时引起的内质网超负荷,从而导致一系列信 号物质的激活,EOR 也使机体自我保护性反
应之一。
(3)固醇调节级联反应
• • 内质网膜上含有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
,其无活性的前体大分子与内质网膜和核膜相连,在 内质网应激时内质网膜上的固醇耗竭,导致 SREBP 与 内质网膜和核膜结合的裂解,从而激活引导固醇生物 合成的起动子,即固醇调节因子,引起脂肪酸和胆固 醇的合成增加。通过恢复蛋白质正确构象,减少蛋白 质在内质网腔中的堆积,从而对细胞起保护作用,但 内质网应激反应时间过长或强烈可活化继而引起级联 反应,导致细胞凋亡。
Thank you !
三、内质网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据研究表明:内质网是细胞凋亡调节中的重要环 节。与内质网应激有关。
内质网应激:当细胞受到某些打击(如缺氧、药 物毒性等)后,内质网腔内氧化环境被破坏,钙代 谢失调,ER功能发生紊乱,突变蛋白质产生或者蛋 白质二硫键不能形成,引起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
内质网

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
包括糖基化、羟基化、酰基化、二硫键形成等,其中最主要
的是糖基化,几乎所有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最终被糖基化。 糖基化的作用是: ①使蛋白质能够抵抗消化酶的作用; ②赋予蛋白质传导信号的功能; ③某些蛋白只有在糖基化之后才能正确折叠。
内质网的其他功能
合成膜脂:大多数膜只是完全在内质网中 合成的。ER合成的膜脂以膜跑运输的方式 转运至高尔基体,溶酶体和质膜上.
光面内质网的功能多种多样,既参与糖原的合成, 又能合成磷脂、糖脂以及糖蛋白中的糖成分,此 外,还在甾类化合物的合成中起重要的作用,故 在合成甾类激素的细胞中特别丰富。
内质网的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是糙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
1 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并且起始于细胞质基质, 但是有些蛋白质在合成开始不久后便转在内质网上合成,这些蛋白 质主要有: ①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如抗体、激素; ②跨膜蛋白,并且决定膜蛋白在膜中的排列方式; ③细胞器中的可溶性驻留蛋白,需要与其它细胞组合严格分开的 酶,如溶酶体的各种水解酶; ④需要进行修饰的蛋白,如糖蛋白。
内质网应激及信号调控
内质网应激(ER stress) 表现为内质网腔内错误折 叠与未折叠蛋白聚集以及 钙离子平衡紊乱 ,可激活 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 超负荷反应.
内质网腔内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质的超量积累,引发未折 叠蛋白质应答反应
当错误未折叠蛋白质在ER中超量累积时,感应ERS信号,分 别引发三条不同平行信号途径,以保护ERS下细胞,引发不 同的未折叠蛋白质应答反应(UPR)。第一条途径参与UPR的 关键蛋白质是跨ER膜的双功能蛋白激酶/核酸内切酶IRE1。 第二条是超量累计的错误蛋白质作为信号激活ER膜上的PKR 类似的内质网激酶PERK。第三条是从内质网到细胞核的信号 通路并激活未折叠的蛋白质应答反应的途径,通过内质网应 激调节的跨膜ATF6完成的。
高三生物内质网知识点

高三生物内质网知识点内质网是细胞的重要细胞器之一,它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修饰和折叠,并且在细胞内进行物质的转运。
下面将详细介绍内质网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细胞器的关系。
一、内质网的结构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简称ER)是由一组连续的膜结构组成的管道状网状系统,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平滑内质网两种。
1. 粗面内质网:表面附着有许多核糖体,使其呈现粗糙的外观。
粗面内质网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修饰。
2. 平滑内质网:没有附着核糖体,相对较为光滑。
平滑内质网主要参与脂类的合成和代谢,以及钙离子的调节等功能。
二、内质网的功能内质网在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蛋白质的合成: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大量核糖体,负责合成细胞内蛋白质。
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链在粗面内质网上进一步被修饰、折叠和加工。
2. 蛋白质的修饰和折叠: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在内质网上会经历修饰和折叠的过程,包括糖基化、磷酸化等化学修饰。
这些修饰有助于蛋白质的正常功能和定位。
3. 物质的转运:内质网通过其连续的管道系统,能够将合成好的蛋白质、脂类等物质转运到其他细胞器,如高尔基体和细胞质等。
这种转运过程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结构维持至关重要。
4. 脂类的合成和代谢:平滑内质网是脂类代谢的重要场所,它参与胆固醇合成、甘油磷脂生成等过程,同时也参与荷尔蒙合成等重要生物活动。
三、内质网与其他细胞器的关系内质网与其他细胞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下面以高尔基体和核糖体为例,介绍内质网与这两个细胞器的关系:1. 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经过修饰和折叠后,会被转运到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接收到内质网传递过来的蛋白质,进一步进行修饰和加工,最终将其包装成小泡(囊泡)形式,并分别运往细胞膜或其他细胞器。
2. 内质网与核糖体: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地点。
核糖体通过与内质网紧密结合,使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能够直接进入到内质网的腔隙内,完成进一步的修饰和加工。
内质网

内质网素被作为内质网的标志性分
子伴侣。
SRP-核蛋白体 复合结构
分泌性 蛋白
1、分泌性蛋白质转入内质网合成的过程:
2、跨膜驻留蛋白的插入与转移
单次跨膜蛋白插入内质网膜的2种机制: 新生肽链协同翻译插入机制 起始转移信号肽——引导肽链转移 停止转移肽——使移位子由活性状态转为钝化 状态而终止肽链的转移。 内信号肽介导的内开始转移肽插入转移机制 内信号肽——位于多肽链中的信号肽序列 多次跨膜蛋白质的转移插入 基本机制与单次跨膜蛋白质插入差不多,一般 认为以内信号肽作为开始转移信号的。
2.下列关于内质网蛋白的叙述,哪项错误( ) A插入内质网膜成为跨膜蛋白 B留在内质网 C运送到线粒体 D运送到溶酶体 3.下列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的叙述,下 列哪项不正确( ) A正确的折叠 B二硫键的修饰 C糖基化 D蛋白原的水解 E分泌 4.由信号肽介导进入内质网的蛋白有( ) A溶酶体酶 B核蛋白 C分泌性蛋白 D内质网膜蛋白 E过氧化物酶体酶
发现过程 组成与形态 基本类型 功能 病理变化
内质网的发现
一.1945年,Porter等人在培养的小鼠 成纤维细胞中初次观察到细胞质内部 有网状结构,将之名为内质网(ER)。
二.1954年,研究证实:内质网是一 类由大小、形态各异的膜性囊泡所构 成的细胞器。
在电镜下观察,内质网(ER)由一层单位 膜构成的形状大小不同的扁平囊、小囊及 小管组成,并连成一个连续网状管道系统。
内质网高尔基体

20
高尔基复合体的分布特点
凡是具有分泌作用的细胞,高尔基体均很发达,可见 多个高尔基体围成环状或半环状。如杯形细胞、胰腺 细胞、唾液腺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等可见到;而肌细 胞及淋巴细胞中,高尔基体则罕见。
高尔基体的发达程度与 细胞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分 化好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较 发达;在未分化的细胞中, 高尔基体往往较同类成熟型 细胞少的多。
高尔基复合体与 细胞的分泌活动
高尔基复合体对蛋 白质的修饰加工
高尔基复合 体对蛋白质 的分选运输
30
Ⅳ. Function of Golgi complex
高尔基复合体与细胞的分泌活动 高尔基复合体对蛋白质的加工
蛋白质的糖基化 溶酶体酶的磷酸化 分泌性蛋白部分肽链的水解 高尔基复合体蛋白质的分选
31
脂类成分
脂类成分的种类与内质网和质膜相同。 脂类成分的含量介于内质网和质膜之间。
酶成分
糖基转移酶:催化糖蛋白合成。 磺基 - 糖基转移酶:催化糖脂合成。
特征 性酶
酰基转移酶:催化磷脂合成。 糖苷酶:去除糖分子。 其他酶:氧化还原酶、磷酸酶、激酶、磷酯酶。
28
Ⅲ. Polarity of Golgi complex
蛋
白 O - 连接的寡糖链:蛋白质的酪
氨酸、丝氨酸、苏氨酸残基的OH
基与寡糖共价结合。
3H标记甘露糖
3H标记半乳糖;唾液糖 3H标记N-乙酰葡萄糖胺
34
(二)高尔基复合体对蛋白质的修饰加工
内质网中完成 糖的初加工
高尔基复合体 中糖的终加工
唾液酸 半乳糖 N-乙酰葡萄糖胺 甘露糖
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

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细胞内的一个复杂的膜系统,由连通的薄膜管道组成,贯穿整个细胞质,并与核膜相连。
它在细胞内发挥着多种功能,包括合成蛋白质、脂质代谢、钙离子存储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下面将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内质网。
一、内质网的结构:内质网主要分为粗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RER)和平滑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SER)两部分。
1.粗面内质网:由许多蛋白质合成酶和伸长的核糖体组成。
表面附着着许多颗粒样结构,这些颗粒是核糖体。
粗面内质网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并为核糖体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
2.平滑内质网:没有附着核糖体的颗粒,平滑内质网内膜更少。
平滑内质网主要参与脂质代谢、荷尔蒙合成、解毒反应等。
在部分细胞中,平滑内质网与核膜相连,形成一个连续的膜系统。
二、内质网的功能:内质网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蛋白质合成、脂质代谢、钙离子存储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1. 蛋白质合成:内质网的粗面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摺叠和后翻译修饰。
合成的蛋白质经过ERN1(endoplasmic reticulum to nucleus signaling 1)修饰后,被包装在逐渐发展的囊泡内,形成囊泡的一侧表面,即高尔基体面。
这些囊泡被融合,形成大的囊腔,即高尔基池,蛋白质进一步被修饰。
2.脂质代谢:内质网的平滑面主要参与脂质的代谢,包括类脂和脂蛋白的合成、降解和调控。
通过内质网的饭括号反应,可以对膜脂质进行修饰,改变膜的流动性和附着性。
平滑内质网还参与合成胆固醇、荷尔蒙和其他脂质代谢产物。
3.钙离子存储:在内质网的平滑部分,有丰富的钙离子存储。
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对于许多细胞过程至关重要,内质网通过钙离子泵、钙离子通道等调节钙离子浓度,参与细胞的凋亡、信号转导和肌肉收缩等。
4. 氧化还原反应:内质网的粗面包含大量氧化还原酶,如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和NADPH氧化酶等,参与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
内质网endoplasmicreticulum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单层膜,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可分为滑(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加工蛋白,滑面内质网合成脂质。
真核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内质网。
单层膜。
一般真核细胞中都有内质网,少数高度分化真核细胞(如人的成熟红细胞)以及原核细胞中没有内质网。
在电镜下可以看到内质网是一种复杂的内膜结构,它是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状的腔或管组成,这些管腔彼此之间以及与核被膜之间是相连通的。
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又称光面内质网)(smooth ER)和粗面型内质网(rough ER)两种。
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
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电镜下,内质网是由单位膜构成的扁囊(池)和小管,并互相通连。
粗面内质网由扁囊和附着在其外表面的核糖体构成,表面粗糙,细胞核周围的粗面内质网可与核膜外层通连。
主要功能是合成分泌蛋白质。
滑面内质网表面光滑无核糖体附着,主要参与类固醇、脂类的合成与运输,糖代谢及激素的灭活等。
糙面内质网上所附着的颗粒是核糖体,它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因此糙面内质网最主要的功能是合成分泌性蛋白质,膜蛋白以及内质网和溶酶体中的蛋白质。
所合成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及其与装配也都发生在内质网中。
其次是参与制造更多的膜。
光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但是在膜上却镶嵌着许多具有活性的酶。
光面内质网最主要的功能是合成脂类,包括脂肪、磷脂和甾醇等。
内质网是指细胞质中一系列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离于细胞质基质的管道系统。
它是细胞质的膜系统,外与细胞膜相连,内与核孔复合体相通,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
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内质网能将细胞内的各种结构有机地联结成一个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转运至高尔基体被分泌出细胞外
16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
包括糖基化、羟基化、酰基化、二硫键形成等, 包括糖基化、羟基化、酰基化、二硫键形成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糖基化, 其中最主要的是糖基化,几乎所有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最终 被糖基化。 被糖基化。 糖基化的作用: 糖基化的作用: ①使蛋白质能够抵抗消化酶的作用; 使蛋白质能够抵抗消化酶的作用; ②赋予蛋白质传导信号的功能; 赋予蛋白质传导信号的功能; ③某些蛋白只有在糖基化之后才能正确折叠。 某些蛋白只有在糖基化之后才能正确折叠。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学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细胞质、 第二章 细胞质、细胞 器的结构与功能
内质网、核糖体的结构、 第二节 内质网、核糖体的结构、 功能与病理
一、内质网结构与功能 内质网结构与功能 二、核糖体结构与功能 三、内质网和核糖体的病理
2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1945年 K.R和 A.D用电 1945年Porter K.R和Claude A.D用电 子显微镜观察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 子显微镜观察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 发现细胞质中有一些小管、 发现细胞质中有一些小管、小囊连接 成网状的结构,称内质网。 成网状的结构,称内质网。
农药中毒后,大鼠甲状腺滤泡细胞, 农药中毒后,大鼠甲状腺滤泡细胞, 粗面内质网扩张,囊泡化,有脱粒( 粗面内质网扩张,囊泡化,有脱粒(↑)×24000
29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三)内质网内包含物 蛋白质: 1、蛋白质:其发生机理可能与粗面内质网蛋白输出障 碍,继后浓缩有关。 继后浓缩有关。 2、脂质:一般脂滴无界膜包绕,但位于内质网内则宛 脂质:一般脂滴无界膜包绕, 如有界膜之脂滴,称为脂质小体。 如有界膜之脂滴,称为脂质小体。常见于脂肪 肝及小肠上皮吸收脂质时。 肝及小肠上皮吸收脂质时。 3、内质网囊内分离:形态特点为在扩大的粗面内质网 内质网囊内分离: 扁囊中出现泡状粗面内质网, 扁囊中出现泡状粗面内质网,泡内含有带入 的胞质,有时还可见脂滴、线粒体和微体。 的胞质,有时还可见脂滴、线粒体和微体。
内质网的形态: 内质网的形态:
扁平囊排列 小泡状排列 小管状排列
3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二)基本类型
4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一、内质网结构与功能
1、内质网结构的一般特点 概念:由单位膜围成的小管、 概念:由单位膜围成的小管、小泡和扁囊状结 构组成的网状结构。 构组成的网状结构。
用整装细胞电镜技术(宋金丹)发现: 用整装细胞电镜技术(宋金丹)发现: 以核为中心向周围扩展; ① 以核为中心向周围扩展; 核膜周围较稠密,形成复杂的立体结构; ② 核膜周围较稠密,形成复杂的立体结构; 远离核处较稀疏,延伸。 ③ 远离核处较稀疏,延伸。 形态结构差异与不同的细胞有关: 形态结构差异与不同的细胞有关: 差异与不同的细胞有关 分布状态、多少与生理功能有关 与生理功能有关: 分布状态、多少与生理功能有关:
内质网扩张、囊泡变伴有线粒体肿胀, 内质网扩张、囊泡变伴有线粒体肿胀, 是细胞水样变性的基本特点
24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25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26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27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28
(二)粗面内质网脱颗粒及解聚 概念:粗面内质网脱颗粒;解聚。 概念:粗面内质网脱颗粒;解聚。 功能变化: 功能变化: (1)引起外输性蛋白质及供细胞本身生长发育所需 要的蛋白质合成降低; 要的蛋白质合成降低; 多聚核糖体解聚可作为粗面内质网脱颗粒和/ (2)多聚核糖体解聚可作为粗面内质网脱颗粒和/ 或多聚核糖体解聚的形态学指针。 或多聚核糖体解聚的形态学指针。 原因:CCl4、黄磷、乙硫胺酸、嘌冷霉素等均可引起RER 原因:CCl4、黄磷、乙硫胺酸、嘌冷霉素等均可引起RER 的脱颗粒和/或多聚核糖体解聚。 的脱颗粒和/或多聚核糖体解聚。 CCl4中毒引起肝细胞的早期改变就是粗面 如:(1)CCl4中毒引起肝细胞的早期改变就是粗面 内质网的脱颗粒和多聚核糖体解聚。 内质网的脱颗粒和多聚核糖体解聚。 癌变细胞及坏血病患者创伤处纤维母细胞, (2)癌变细胞及坏血病患者创伤处纤维母细胞, 故患者伤口愈合发生困难。 故患者伤口愈合发生困难。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18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SER的功能 SER的功能
1)脂类的合成
合成 胆固醇 转化 类固醇激素 脂肪的合成:在肝, 脂肪的合成:在肝,小肠细胞中合成
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肝细胞葡萄糖的释放(G-6P G)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肝细胞葡萄糖的释放( 小鼠尽食后,糖原减少,sER增多 增多。 如:小鼠尽食后,糖原减少,sER增多。 肝中有解毒酶系;如细胞色素P450通过 3)其他功能 肝中有解毒酶系;如细胞色素P450通过 羟基化而使脂溶性废物或代谢产物失活并溶解于水, 羟基化而使脂溶性废物或代谢产物失活并溶解于水, 使一些农药或其它药物失活,排出细胞后送入尿液。 使一些农药或其它药物失活,排出细胞后送入尿液。 肌质网的作用:在肌细胞中是Ca 贮存场所, 4)肌质网的作用:在肌细胞中是Ca++贮存场所,可通过释放 和回收Ca 调节肌肉收缩。 和回收Ca++调节肌肉收缩。 盐酸的分泌和渗透压调节; 5)盐酸的分泌和渗透压调节; 6)作为分泌蛋白的运输通路; 作为分泌蛋白的运输通路;
6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3、内质网的类型和功能
⑴ 滑面内质网(sER):无核糖体附着。 滑面内质网(sER):无核糖体附着。 ):无核糖体附着 类型: 类型 由分支小管,小泡组成。 由分支小管,小泡组成。 分布: 分布:显示细胞种类特征
⑵
粗面内质网(rER):附有核糖体。 粗面内质网(rER):附有核糖体。 ):附有核糖体 核糖体有信号肽者,附着到内质网,合成分泌蛋白。 核糖体有信号肽者,附着到内质网,合成分泌蛋白。 核糖体无信号肽者,游离在胞质中,合成结构蛋白。 核糖体无信号肽者,游离在胞质中,合成结构蛋白。 多者,分泌蛋白旺盛的细胞; 多者,分泌蛋白旺盛的细胞;如:腺细胞,浆细胞。 腺细胞,浆细胞。 少者,未分泌、低分化的细胞。胚胎、 少者,未分泌、低分化的细胞。胚胎、干、肿瘤细胞
19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二、核糖体结构与功能
核糖体(ribosomes)又称核蛋白体, 核糖体(ribosomes)又称核蛋白体,是由核糖体核糖核酸 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球形颗粒。 (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球形颗粒。 附着核糖体: 附着核糖体:附着在粗面内质网表面 游离核糖体: 游离核糖体:分散于细胞内的光镜观察为嗜碱性物质 多聚核糖体: 多聚核糖体:数个或数十个核糖体聚集在一起 核糖体的结构:核糖体是由60s和40s大小两个亚单位组成, 核糖体的结构:核糖体是由60s和40s大小两个亚单位组成,大小两 60s 大小两个亚单位组成 个亚单位在镁离子存在下,结合在一起,成葫芦形,当用EDTA EDTA等 个亚单位在镁离子存在下,结合在一起,成葫芦形,当用EDTA等 强螯合剂除去镁离子时,核糖体的大小亚单位分离。 强螯合剂除去镁离子时,核糖体的大小亚单位分离。 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单位,在其实施合成功能时, 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单位,在其实施合成功能时, 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细丝将其串联在一起,组成花簇状, 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细丝将其串联在一起,组成花簇状,线 状或念珠状的多聚核糖体。 状或念珠状的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所含核糖体数目与将合成 的肽链中氨基酸数目大致成比例。 的肽链中氨基酸数目大致成比例。
20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21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核蛋白体和多聚核蛋白体模式图
多聚核糖体
小亚基
mRNA
大亚基
肽链
22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பைடு நூலகம் 23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三、内质网和核糖体的病理
(一)内质网扩张和囊泡变 概念:扩张、 概念:扩张、囊泡变 机制:水分或盐类过多进入细胞引起。 机制:水分或盐类过多进入细胞引起。 原因:常见于炎症、缺氧、 原因:常见于炎症、缺氧、中毒及营养不良等 情况以及有些肿瘤细胞内, 情况以及有些肿瘤细胞内,粗面内质网 常伴有脱粒改变。 常伴有脱粒改变。
粗面微粒体:来自粗面内质网。 粗面微粒体:来自粗面内质网。 滑面微粒体:来自滑面内质网。 滑面微粒体:来自滑面内质网。 部分来自膜、高尔基复合体等。 部分来自膜、高尔基复合体等。 化学组成:同生物膜, 化学组成:同生物膜, 脂类(卵磷脂多) 脂类(卵磷脂多) 蛋白质(比细胞膜多) 蛋白质(比细胞膜多) 含酶:葡萄糖6磷酸酶(标志酶) 含酶:葡萄糖6磷酸酶(标志酶),电子传递体系
17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新生肽链的折叠、 新生肽链的折叠、组装和运输
新生肽链合成后在内质网内折叠成正确构象并装配完成。 新生肽链合成后在内质网内折叠成正确构象并装配完成。 不同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腔中停留的时间不同, 不同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腔中停留的时间不同,这主要取决于蛋 白质完成正确折叠和组装的时间, 这一过程是在属于hsp70家 hsp70 白质完成正确折叠和组装的时间 , 这一过程是在属于 hsp70 家 族的ATP酶的作用下完成的,需要消耗能量。 族的ATP酶的作用下完成的,需要消耗能量。 ATP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有些无法完成正确折叠的蛋白质被输出内质网, 有些无法完成正确折叠的蛋白质被输出内质网,转入溶酶体中 降解掉,大约90 的新合成的T 90% 降解掉,大约90%的新合成的T细胞受体亚单位和乙酰胆碱受体 都被降解掉,而从未到达靶细胞膜。 都被降解掉,而从未到达靶细胞膜。
30
湖北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肝细胞癌癌细胞内RER池扩张,形成囊内分离×16000 肝细胞癌癌细胞内RER池扩张,形成囊内分离× RER池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