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 内质网

合集下载

细胞内质网的功能和质量控制机制

细胞内质网的功能和质量控制机制

细胞内质网的功能和质量控制机制细胞内质网,也被称为内质网,是细胞内一个高度复杂的细胞器。

它由多个膜结构组成,形成一个连通的细胞器系统,位于细胞质中。

细胞内质网在多种重要细胞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包括蛋白质合成、脂质合成、钙离子存储和转运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关注细胞内质网的一些功能和质量控制机制。

一、蛋白质合成功能细胞内质网(ER)扮演着调节蛋白质合成这一关键过程的主要角色。

在细胞合成蛋白质时,蛋白质链将从核糖体团束(ribosome)中伸展出来并进入至质膜(membrane)上位于内质网上的嵌合通道(translocon)里面。

通过调节细胞内质网内的多种专业酶系统(如Glycosylation Enzymes、Foldases以及Chaperones等),质膜内部的细胞器可以将蛋白质链交付给不同目的地,如到达细胞质;或是被逐渐转运到不同的分泌表面。

不同种类的表达量和位置分布概率,均依赖于这一过程的完成。

二、脂质合成功能在内质网发生脂质合成的过程中,多种嵌合在内质网上的酶可以将脂肪酸、磷酸柠檬酸、甘油磷酸等合成到一起。

通过不同的反应机制,这些酶可以在可能情况下调节油脂的长度、碳链结构以及酯交换等参数。

细胞在健康状况下,会不断地通过这一机制,调节身体内部的不同脂质类物质。

同时,各种嵌合在内质网表面的酶也会通过特别的传输装置,被与脂质化合物一道运输至细胞膜或是其他内脏器官中,完成它们的功能性任务。

三、钙离子存储和传递功能另外的一个内质网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钙离子质量的储存和传递。

细胞内质网的膜内蓄积大量钙离子,可以在细胞合成过程、膜结构形成、信号的传递等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

这一储存功能取决于内质网内膜上的特殊运输通道。

通过正常通道,内质网可以调节膜内钙离子的数量和质量,帮助身体对不同的机体环境做出及时的应对。

四、内质网的质量控制机制由于内质网在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着中心角色,因此出现质量问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影响。

细胞生物学课件8-内膜系统-内质网

细胞生物学课件8-内膜系统-内质网

内质网的功能
1 蛋白质合成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3 脂类代谢
平滑内质网参与脂类的合成和代谢。
2 蛋白质修饰和折叠
内质网中的酶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和折叠。
4 钙离子存储和释放
粗面内质网负责钙离子的存储和释放。
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分泌
高尔基体的形成
内质网和其他细胞器合作形成高尔基体,准备 蛋白质分泌。
分泌途径
来自粗面内质网的蛋白质通过转运泡泡,进入 高尔基体,最终被分泌到细胞外。
内质网与其他细胞器的关系
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联系 内质网与线粒体的联系 内质网与溶酶体的联系
内质网通过转运泡泡将蛋白质传递到高尔基体。
内质网通过线粒体与脂质代谢和能量合成相互 关联。 内质网与溶酶体共同参与蛋白质分解和细胞废 物的清理。
细胞生物学课件8-内膜系 统-内质网
了解细胞的内膜系统-内质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其与其他细胞器之间的 关系,以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内质网的结构
平滑内网
粗面内质网
结构:没有附着核糖体的薄膜系统。
结构:有附着核糖体的薄膜系统。
功能:合成和代谢脂类,涉及荷尔蒙代谢和解毒。 功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修饰和折叠。
内质网在疾病的作用
内质网应激
当内质网受到损害或过度 负荷时,会引起内质网应 激,可能导致细胞死亡或 疾病。
蛋白质开裂
内质网功能异常可能导致 蛋白质无法正确折叠和修 饰,引发疾病。
注意事项
保持内质网的功能正常, 对细胞健康和疾病预防至 关重要。
总结
内质网的基本结构 和功能
包括平滑内质网和粗面内质 网,参与蛋白质和脂类合成、 修饰和折叠,以及钙离子的 存储。

细胞生物学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细胞生物学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细胞生物学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其中有许多重要的细胞器,其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细胞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细胞的生物学学科中,学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于探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它们的结构、功能,以及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 内质网内质网是一个很大的细胞内膜系统,位于细胞浆中。

它是一个与细胞核相连着的复杂网状系统,涵盖了整个细胞。

内质网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粗面内质网和平滑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是一种有着突起的平滑内质网,有着空心腔室的结构。

它这种特有的结构被称为样式或核糖体。

核糖体是负责细胞核物质合成的地方,主要包括蛋白质和RNA。

另一类是平滑内质网,它主要缺少样式。

平滑内质网在细胞中存在的时间要比粗面内质网时间长得多。

它们包括多种不同的结构,它们在细胞内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具有许多独特的功能。

内质网功能包括:物质调节、蛋白质修饰、储存和释放等功能。

2.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一种被薄膜包绕的细胞器,其由许多片类似于饼干的薄膜组成。

高尔基体存在于内质网的附属机构,处于深层细胞中。

高尔基体不同于内质网,它不参与生物分子的合成,但仍然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

高尔基体是负责组装蛋白质的地方,这些蛋白质可以运行到细胞中并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中。

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关系密切。

它们促进分子在细胞中的传送,并确保这些分子能够到达细胞中位于正确位置的重要结构和器官。

这些器官不仅包括其他的细胞质器,还包括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以及像溶酸泡一样的细胞物质。

3.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由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重要性,这些细胞器正在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新型治疗手段。

许多疾病,如癌症和神经退化性疾病,都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功能失调有关。

这种功能失调可能会导致细胞发育异常以及其他许多疾病。

疾病治疗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发现有前途的新型治疗手段。

细胞内质网的生物学功能

细胞内质网的生物学功能

细胞内质网的生物学功能细胞内质网是细胞内一个很重要的细胞器,它在细胞内有着很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细胞内质网是由各种各样的蛋白质组成的,这些蛋白质都有自己的功能,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细胞内质网参与到了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中,同时还有运输脂质等多种功能。

下面我们将从细胞内质网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等方面来详细介绍细胞内质网的生物学功能。

一、细胞内质网的结构细胞内质网具有很复杂的结构,通常被分为粗面内质网(RER)和平滑内质网(SER)两种类型。

粗面内质网(RER)表面有很多的核糖体,参与到了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些基因转录时,RER会将一些原料合成成为功能性蛋白质,进而对细胞深入的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平滑内质网(SER)则没有表面的核糖体,主要有合成及代谢脂质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储存一些离子等物质,对于一些细胞分泌,毒素转化等功能都有一定的作用。

二、细胞内质网的功能细胞内质网有很多的生物学功能,在细胞的代谢通路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等方面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下所述:1. 蛋白质合成细胞内质网参与到了细胞蛋白质合成中,特别是在一些基因转录时可以将一些原料合成成为功能性蛋白质,进而对细胞深入的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生物合成反应生物合成反应指的是细胞内合成各种化合物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ATP能量,而细胞内的平滑内质网就有着生物合成反应的功能,并且还能储存一些离子等物质,对于一些细胞分泌、毒素转化等功能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

3. 细胞信号传导另外细胞内质网还和一些重要的信号通路有关,其中涉及到内质网上的钙离子信号,钙离子信号通过内质网传递到其他的细胞器或者其他的细胞,并参与到了细胞内的反应过程中,从而激活了一些生理反应。

钙离子的含量变化同样会影响到内质网的储存,进而参与到了一些细胞反应中。

三、与内质网有关的疾病内质网在细胞的正常生理过程以及人体内的代谢活动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一些内质网失调相关的疾病也逐渐的受到关注。

高三生物内质网知识点

高三生物内质网知识点

高三生物内质网知识点内质网是细胞的重要细胞器之一,它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修饰和折叠,并且在细胞内进行物质的转运。

下面将详细介绍内质网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细胞器的关系。

一、内质网的结构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简称ER)是由一组连续的膜结构组成的管道状网状系统,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平滑内质网两种。

1. 粗面内质网:表面附着有许多核糖体,使其呈现粗糙的外观。

粗面内质网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修饰。

2. 平滑内质网:没有附着核糖体,相对较为光滑。

平滑内质网主要参与脂类的合成和代谢,以及钙离子的调节等功能。

二、内质网的功能内质网在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蛋白质的合成: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大量核糖体,负责合成细胞内蛋白质。

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链在粗面内质网上进一步被修饰、折叠和加工。

2. 蛋白质的修饰和折叠: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在内质网上会经历修饰和折叠的过程,包括糖基化、磷酸化等化学修饰。

这些修饰有助于蛋白质的正常功能和定位。

3. 物质的转运:内质网通过其连续的管道系统,能够将合成好的蛋白质、脂类等物质转运到其他细胞器,如高尔基体和细胞质等。

这种转运过程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结构维持至关重要。

4. 脂类的合成和代谢:平滑内质网是脂类代谢的重要场所,它参与胆固醇合成、甘油磷脂生成等过程,同时也参与荷尔蒙合成等重要生物活动。

三、内质网与其他细胞器的关系内质网与其他细胞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下面以高尔基体和核糖体为例,介绍内质网与这两个细胞器的关系:1. 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经过修饰和折叠后,会被转运到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接收到内质网传递过来的蛋白质,进一步进行修饰和加工,最终将其包装成小泡(囊泡)形式,并分别运往细胞膜或其他细胞器。

2. 内质网与核糖体: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地点。

核糖体通过与内质网紧密结合,使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能够直接进入到内质网的腔隙内,完成进一步的修饰和加工。

细胞生物学中的内质网应激反应机制

细胞生物学中的内质网应激反应机制

细胞生物学中的内质网应激反应机制内质网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负责蛋白质的翻译、折叠和修饰。

在细胞内质网发现大量错折不正常的蛋白质时,就会启动内质网应激反应机制。

这个机制可以帮助细胞恢复正常状态并保护其免受损伤。

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发现,是由两位科学家在199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他们在论文中详细描述了内质网应激反应机制,并证实了它在许多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那以后,更多的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这一领域。

内质网应激反应机制的原理内质网应激反应主要涉及了三种重要的信号途径:PERK、ATF6和IRE1。

当内质网中的蛋白质无法正常折叠,它会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GRP78(糖调节蛋白)结合,激活这些信号途径。

第一条信号途径是PERK(蛋白质激酶RNA样激活物),它能够针对损伤的细胞合成特定的蛋白质,从而加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同时,它还能抑制糖类的转运,并转化为葡萄糖源来供能。

第二条信号途径是ATF6(蛋白激酶样转录因子6),它在发现损伤的细胞中产生并转移到细胞核中,并启动细胞的DNA复制,以防止普通凋亡。

第三条信号途径是IRE1(内质网膜上的一种激酶酶),它能够特异性地识别损伤的蛋白质,并激活处于细胞膜的激酶调节蛋白,从而增加糖类的生产,提供更多的能量给细胞。

内质网应激反应机制的研究意义内质网应激反应机制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激活了一种能够抑制内质网损伤的反应机制,帮助细胞从内外环境的损伤中获得保护。

其次,它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许多细胞病理学疾病的源头,包括糖尿病、肝病、心脏病、癌症等。

最后,它也可作为很好的药物设计的参考,例如可以通过调节某一信号途径来改变其对细胞的响应,以实现治疗疾病的效果。

结语内质网应激反应机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发现,它帮助我们理解了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我们对它的认识还会不断地深化,进一步为细胞生物学和疾病治疗做出更多贡献。

细胞生物学件8_内膜系统-内质网

细胞生物学件8_内膜系统-内质网
• 真核细胞胞质核糖体80S,原核细胞的 70S,线粒体55S。
二、核糖体的化学组成
• 主 要 成 分 蛋 白 质 和 RNA , 蛋 白 质 占 40~50%, RNA占50~60%。
• 组成核糖体的RNA特称为核糖体RNA(r RNA ) , 占 细 胞 中 RNA 总 量 的 80% 以 上 。
一.内质网的形态结构
• 内质网膜约占细胞总膜面积的一半,是真 核细胞中最多的膜。
• 内质网是内膜构成的封闭的网状管道系统。 具有高度的多型性。
• 可分为粗面型内质网(RER)和光面型内 质网(SER)两类。
• RER呈扁平囊状,排列整齐,有核糖体附着。 肌 肉 细 胞 中 的 肌 质 网 是 一 种 特 化 的 RER , 可 贮存Ca2+,引起肌肉收缩。
glycosylation):与Ser和Thr的OH连 接,连接的糖为半乳糖或N乙酰半乳糖胺。 如胶原、血型糖蛋白等 • 2.N-连接的糖基化(N-linked glycosylation):与天冬酰胺残基的 NH2连接,连接的糖为N-乙酰葡糖胺。
• 内质网上进行的为N-连接的糖基化。图 7-9
• 糖的供体为核苷糖(nucleotide sugar), 如CMP-唾液酸、GDP-甘露糖、UDPN-乙酰葡糖胺等。糖分子首先被糖基转 移酶转移到膜上的磷酸长醇(dolichol phosphate)分子上,装配成寡糖链。 再被寡糖转移酶转到新合成肽链特定序 列(Asn-X-Ser或Asn-X-Thr)的天 冬酰胺残基上。
然后进行扩增。
第三节 核糖体(Ribosome)
• 核糖体在各类细胞中普遍存在,是一种 无膜包被的颗粒状结构,具有很强的嗜 碱性。
• 功能:蛋白合成
一、核糖体 的基本结 构与类型

细胞生物学内膜系统内质网

细胞生物学内膜系统内质网
• SER呈分支管状或小泡状,无核糖体附着。 • 细胞不含纯粹的RER或SER,它们分别是ER
连续结构的一部分。
细胞生物学内膜系统内质网
RER SER
细胞生物学内膜系统内质网
ER腔
ER立体结构示意图
胞质面、腔细胞面生物学内膜系统内质网
二、化学成分:磷脂+蛋白质
• 微粒体:细胞匀浆在差速离心过程中,由内膜系 统中各组分的膜片段自然卷曲而成的膜泡成分。
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并且起始于
细胞质基质,但是有些蛋白质在合成开始不久后
便转在内质网上合成。这些蛋白质主要有:向细
胞外分泌的蛋白如抗体、激素;膜蛋白,并且决
定膜蛋白在膜中的排列方式;内膜系统中的可溶
性酶,需要与其它细胞组合严格分开的酶,如溶
酶体的各种水解酶;内质网驻留蛋白(KDEL序
列)
细胞生物学内膜系统内质网
• 脂类占1/3,蛋白质占2/3(30-40种酶)。 • 内质网膜中还含有电子传递链的成分。(两种电
子传递系统 1、NADH—cytC,2、NADH—cyt b5。SER有cyt P-450,是SER的标记酶)
细胞生物学内膜系统内质网
内质网膜上的酶
表面位置
葡萄糖-6-磷酸酶
腔面
细胞色素b5
细胞质面
基复合体(6-10nm)、质膜 (10nm)
细胞生物学内膜系统内质网
第二节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由K. R. Porter、A. Claude 和 E. F. Fullam 等人于1945年发现,他们在观察培养的小鼠成纤维 细胞时,发现细胞质内部具有网状结构,建议叫做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后来发现内质 网不仅仅存在于细胞的“内质”部,通常还与质膜和 核膜相连,并且与高尔基体关系密切,且常伴有许 多线粒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ys-Asp-Glu-Leu(KDEL) 分子伴侣蛋白肽链 C 末端具有驻留信号肽
结合蛋白 (BiP) 的作用
KDEL可与膜上的受体结合,驻留于腔内而不被转运
3) 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的糖基化
蛋白质的糖基化:
在糖基转移酶催化 下,单糖或寡糖与蛋 白质的氨基酸残基侧链 共价结合形成糖蛋白的 过程。
N-连接的糖蛋白
氚标记亮氨酸实验
粗面内质网 膜上膨出、 脱落形成小 囊泡→转运 到高尔基复 合体进一步 加工修饰→ 排向胞外。
分泌蛋白的输送是由两种包被囊泡介导
COPII包被小泡的装配
Sar-GTP与内质网膜的结合起始COPII亚基的 装配,形成小泡的包被并出芽,跨膜受体在腔 面捕获并富集被转运的可溶性蛋白
内质网驻留蛋白的回收
粗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rough ER,RER):
膜表面附着核糖体;形态多为板层状排列的扁囊;网腔内含低电子或中等电子 密度的物质;多分布在分泌活动旺盛或分化较完善的细胞内。核糖体的解聚和脱粒
粗面内质网随功能活动、病理变化而有数量和形态大小的变化:分泌功能↑→发达数量↑。癌细胞分 化程度↑ →发达量多;分化程度↓→量少。可根据发达程度来判断细胞分化和功能状态。
微粒体 (microsome):为 用超级分级分离的方法,从细胞 匀浆中分离出的直径在100 nm左右的球囊状封闭小泡。 Small vesicle that is derived from fragmen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produced when cells are homogenized.
甘 葡
肽链 天冬酰胺残基 甘露糖 葡萄糖 N-乙酰葡萄糖胺
NN N N
在内质网合成的大部分可 溶性的和结合膜的蛋白质都 是糖蛋白,需要在内质网腔 内进行糖基化。(在胞质中 游离核糖体上所合成的可溶 蛋白不进行糖基化)
N-连接的寡糖蛋白:低聚糖与天冬酰胺残基侧链上的-NH2连接。
糖与蛋白质的 连接方式
II. Protein Structure
Twenty amino acids
Ala(丙
A) N)
Arg(精 Cys(半 Gly(甘
R) C) G) L) F)Asp(天门冬 Glu
(谷 E) H) K) P) W)
D)
Asn(天门冬酰氨 Gln(谷氨酰氨 Ile(异亮I) Met(甲硫 Ser(丝 Tyr(酪
发生在内质网腔内。(分泌性蛋白和溶酶体酶蛋白)
O-连接的寡糖蛋白:低聚糖与丝、苏或羟赖氨酸等残基侧 链上的-OH共价连接。发生在高尔基复合体内。
5
rER膜 多萜醇

甘 葡 甘
多 萜 醇

甘 葡
N-乙酰葡萄糖胺
甘 甘
p p
甘露糖


葡 甘




葡 甘

Asn

糖基转移酶
多 萜 醇
p
表面一出现,粗面内质网膜上的糖基转移酶即催化整个预先形成的低聚糖链转移到天冬酰胺残基 上。
信号识别颗粒
(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SRP):
既能识别露出核糖体之外的信号肽,又能识别粗面内质网 膜上的SRP受体,由6种结构不同的多肽组成,并结合一个RNA 分子,是一种核糖核蛋白。
4
信号假说 mRNA
信号识别颗粒 (SRP)
2)蛋白质在内质网腔内的折叠
AP 核糖体 信号肽
跨 膜 蛋 白 的 定 位 机 制
合成膜蛋白时,信号肽不仅有引导作用还有起始穿膜信号的作用。在信号肽牵引下肽链穿过 粗面内质网膜, 进入腔内并延伸,当新生肽链中出现终止穿膜信号,肽链通过膜的转运则 停止,这样蛋白质即被定着在脂双层中形成跨膜蛋白。 跨膜蛋白在内质网膜上可形成单次跨膜和多次跨膜,氨基末端是否一定进入腔内。
4)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的运输
分泌途径
在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 白质进入粗面内质网腔后 经糖基化作用,被包裹于 从内质网分离下来的小泡 之内,以出芽的方式从粗 面内质网膜上膨出、脱落 形成小囊泡,将内含的新 合成的可溶性蛋白质定向 地转运到高尔基复合体进 一步加工修饰,变为浓缩 泡后排向细胞外。 另一途径是含有分泌 蛋白质的小泡由内质网脱 落后直接形成浓缩泡排向 胞外。
A
分子伴侣 (Molecular Chaperone)
tRNA
SRP受体 细胞质
核糖体结合蛋白 内质网腔
是能识别正在合成的或已部分折叠的多肽、 并与这些多肽的一定部位结合,予以正确折 叠的一类蛋白质。在这一过程中只起陪伴作 用,不参与最终底物的形成。如:PDI, Bip,
Grp94, HSP。
蛋白二硫键 异构酶 (PDI) 的作用
(膜镶嵌蛋白、溶酶体酶等)
信号肽
(signal peptide):
SRP受体:
是一种膜整合蛋白,为异二聚体蛋白,横 跨内质网膜,并暴露于内质网膜胞质面,可与 SRP特异结合。亦称停泊蛋白(docking protein)。 信号肽酶:
是位于内质网膜内表面、能将进入内质网腔的信号肽切 掉的酶。
是由信号密码翻译的,引导核糖体转移到内质网膜上的一段 多肽,位于新合成肽链的N端,为18-30个氨基酸残基,含有612个带正电荷的非极性氨基酸,由于它又是引导肽链进入内质 网腔的一段序列,又称开始转移序列(起始穿膜信号)。(内信号肽)

non-membranous organelle ; particles with a diameter of 15-25 nm; composed by big and small subunits.

Function:protein synthesis
Central Dogma
DNA
Genetic Code
m
5
,
AUGGCC U CU GGA ACG
ACU UAG
3
,
First enunciated by Francis Crick in 1958 and re-stated in a Nature paper published in 1970.
一、内质网的化学组成
1945, Keith R. Porter, Albert Claude, and Ernest F. Fullam
1.分泌蛋白质的合成:1)信号肽假说
蛋白质转入内质网的合成过程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游离核糖体合成: 结构蛋白,
多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
附着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
大多从细胞分泌出去;
信号肽的合成 复合体与内质网膜结合
信号识别颗粒-核糖体复合体形成 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
细胞质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与去向
某些结构蛋白
I. Chemical Composition Basic unit of protein
20 amino acids (Atoms: C H O N ;S)
Common feature:organic acids with amino groups
内膜系统
OR
Carboxyl group
Side chain
细胞器(Organelle): Membrane-enclosed compartment in a eucaryotic cell that has a distinct structure, macromolecular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Examples are nucleus, mitochondrion, chloroplast, and Golgi apparatus.
2
二、
内质网的形态结构
扁囊
单 位 膜
磷脂(phospholipids) 脂类 中性脂 (neutrolipids) 缩醛脂 (diacetate derivative) 神经节苷脂 (ganglioside) 氧化反应电子传递酶: P450 蛋白质 脂肪代谢相关的酶:fatty acyl-CoA synthetase 糖代谢相关的酶:葡萄糖-6-磷酸酶 Glucose 6phophatase is a marker of ER.
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围 成的形状大小不同的小管 (tubule),小泡 (vesicle),扁 囊(lamina)结构,相互连接 形成一个连续的三维网状膜 系统。 内质网 ER 核膜外层
Outer nuclear membrane
小管
细胞膜 内质网
小泡
核膜 内质网腔
三、
内质网的类型
有无核糖体颗粒
粗面内质网 rER 滑面内质网 sER
COPⅡ:由内质网出芽形成,参与向高尔基体的转运 COPⅠ: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回收应驻留在内质网的蛋白质
Arf
甘 甘



p p
多 萜 醇

甘 甘
葡萄糖


rER腔
核糖

6
2. 膜整合蛋白的合成
Major topological classes of 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s synthesized on the rough ER.
在新生跨膜蛋白的肽链中既有起始穿膜信号又有终止穿膜信号。蛋白质氨基末端的信号肽, 还有起始穿膜信号的作用,当信号肽固定在运输器上以后,合成的肽链继续穿膜,在停止穿膜 信号进入内质网膜上的运输器并与之结合时,穿膜过程被终止,信号肽从运输器中被去除。这 样,穿膜蛋白的氨基端在内质网膜的腔内侧,羧基端在腔外侧。 若信号肽不在氨基端,而是在多肽链的内部,即内信号肽。内信号肽作用与信号肽相同,既有 引导作用,又作为起始穿膜信号,启动多肽链的插入,并且可以与运输器结合。多肽链被插入 并从运输器释放,而内信号肽则保留在脂双层内成为单一跨膜的螺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