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化学成分研究
黄柏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

黄柏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
黄柏是一种草本植物,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柏碱、黄柏酸、黄柏酮、黄柏苷等。
现代研究发现,黄柏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黄柏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对某些耐药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 抗炎作用:黄柏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组织炎症损伤。
3. 抗氧化作用:黄柏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4. 抗肿瘤作用:黄柏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5.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黄柏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6. 改善免疫功能:黄柏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总的来说,黄柏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和改善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对多种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然而,黄柏的药理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验证。
黄柏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

黄柏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黄柏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方法通过调研近些年的文献,总结和归纳黄柏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结果黄柏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生物碱类、甾醇类、柠檬苷素类等,具有抗菌、抗炎、解热、抗肿瘤、降血压、降血糖和抗痛风等作用。
结论黄柏作为一种来源非常广泛的传统中药材,具有很好的开发和应用价值,值得人们更加深入研究和开发。
【关键词】黄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中图分类号】R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185-02黄柏是芸香科植物黄皮书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分别习称为“川黄柏”和“关黄柏”,多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黑龙江、辽宁等地[1]。
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泻火除蒸、清热燥湿、解毒疗疮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泄泻、黄疸、湿热痢疾、皮肤湿疹等疾病的治疗。
近些年,随着对黄柏的深入研究,又不断发现了它在其他方面的药理作用,如抗炎、抗痛风、利尿、降压、抗癌等[2],本文就黄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1 化学成分黄柏的化学成分最早于1926年被报道于日本学者对黄檗的研究中,其含有小檗碱和少量的巴马亭,后来各国学者们又陆续的报道了它的其他化学成分。
主要分为:生物碱类,如小檗碱、四氢小檗碱、木兰碱、黄柏碱、药根碱、四氢药根碱、N-甲基大麦芽碱等;甾醇类,如菜油甾醇、7-脱氢豆甾醇、β-谷甾醇等;柠檬苷素类,如黄柏酮酸、黄柏酮、黄柏内酯等;还有其他的如白鲜交酯。
2 药理作用2.1 抗菌、抗炎和解热黄柏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水煎液及醇提液对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破伤风杆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同时,黄柏叶中的黄酮苷对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黄柏还具有退热作用,其不仅能消除细菌所引起的发热,本身也有一定的解热效果。
据报道[3],黄柏的甲醇提取物对由TPA引起的小鼠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白介素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和环氧化酶-2等炎症因子的信使RNA表达。
黄柏炮制过程中生物碱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黄柏炮制过程中生物碱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目的探究黄柏炮制过程中生物碱成分的量变和质变。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柏不同炮制品,在不同温度下生物碱含量的变化。
结果黄柏经炮制之后,随着温度的增加,其原有的生物碱、小檗碱、黄柏碱含量降低,并会生成新的化学成分小檗红碱,其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结论黄柏炮制过程中生物碱发生了量变与质变,加热是关键的因素,可以促进黄柏生物碱的含量变化或转化为新的化学物质。
标签:黄柏;炮制;生物碱黄柏为常用中药,系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除去栓皮的干燥树皮,黄柏药性苦、寒,入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疗效[1]。
黄柏中生物碱的有效成分中包含小檗碱、黄柏碱、巴马汀、药根碱等,其中盐酸小檗碱具有抗菌、解热和抗炎、降压和降血脂等作用[2];而小檗红碱做为黄柏炮制后生成的新的化学成分,则具有滋阴的药理活性[3];黄柏碱则具有明确的降血压的活性,同时也是合成降血压药的母核[4]。
将上述3种成分进行不同温度上的含量考察,并进行量变与质变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炮制后其化学成分的变化将是解析炮制原理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重点探讨黄柏炮制过程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变化,并以此对黄柏炮制的科学内涵进行初探。
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日本岛津公司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 VP紫外检测器,瑞士METTLER AE240型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北京永光DG-10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KQ-25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功率250 W,工作频率40 KHz)。
1.2 试药盐酸小檗碱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11692-200806);小檗红碱对照品为自制对照品,测定纯度大于98%;盐酸黄柏碱对照品购自成都曼思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纯度大于98%。
乙腈、甲醇均为色谱醇,水为超纯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黄酒(绍兴市古泉酿酒厂,批号20060926,酒精度9%)。
基于现代角度的黄柏成分研究

基于现代角度的黄柏成分研究作者:陈晓敏马霄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1期[摘要]中草药学凝聚了我国几千年的智慧。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一个有序的中药配方。
加上西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产生的毒副作用使得人们的健康理念发生了改变。
本文从黄柏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两个方面作为研究点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临床的用药安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黄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研究0.引言黄柏别称川黄柏,属于芸香目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门,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
一般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
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
质量较轻,质地较硬。
1.黄柏化学成分的现代研究1.1黄柏树皮化学成分的现代研究关于对黄柏树皮的现代研究发现,含有黄柏内酯、黄柏酮、小檗碱、巴马亭、胡萝卜苷、-5-0-阿魏酰基奎宁酸乙酯、异香豆素3-乙酰基-3,4-二氢-5,6-二甲氧基-2-苯并吡喃-1-酮。
生物碱类是黄柏中重要成分之一,其中的小檗碱、巴马亭就是生物碱类的一种,还包含了药根碱、小檗红碱、四氢药根碱、氧化小檗碱,上述这些都是原小檗碱类生物碱的一部分[1]。
生物碱中还包含阿朴啡类生物碱、喹啉类生物碱、单萜吲哚类生物碱等,其中阿朴啡类生物碱包含木兰碱、蝙蝠葛任碱。
喹啉类生物碱包含白藓碱、γ-崖椒碱、茵芋碱[2]。
单萜吲哚类生物碱包含吴茱萸次碱、7-羟吴茱萸次碱、7,8-去氢吴茱萸次碱、7,8-二羟吴茱萸次碱。
1.2黄柏叶化学成分的现代研究发现存在黄酮类化合物,包含黄柏苷、去氢异黄柏苷、黄酮金丝桃、黄柏兹德、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双氢山奈酚、黄柏新苷等。
另外还发现friedelin,aurapten,coumarin,clerosterol,pheophytin,xanthyletin,methyl caffeate,3-hydroxy-4-methoxycinnamic acid,phellamurin,amurensin。
黄柏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柏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黄柏,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其在中医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黄柏的化学成分分析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旨在综述黄柏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黄柏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黄柏的来源、种类及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情况。
然后,重点综述了黄柏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包括生物碱、黄酮类、酚酸类等成分。
接着,文章对黄柏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
本文还总结了黄柏在临床医学和药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全面展示黄柏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为黄柏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研究者对黄柏的兴趣,推动黄柏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二、黄柏的化学成分分析黄柏,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丰富多样,这些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对黄柏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药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目前,从黄柏中分离出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苯丙素类、木质素类以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等。
其中,生物碱类化合物是黄柏的主要药效成分,包括小檗碱、黄柏碱、药根碱等。
这些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是黄柏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物质基础。
黄柏中还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黄柏酮、黄柏苷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都具有保护作用。
同时,黄酮类化合物也是黄柏发挥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的重要成分。
苯丙素类和木质素类化合物在黄柏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这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与生物碱类化合物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了黄柏独特的药理效应。
关黄柏化学成分的研究

关黄柏化学成分的研究
关于黄柏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
黄柏是对植物黄柏籽进行提取得到的一种药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研究表明,黄柏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苦味成分等。
黄酮类化合物是黄柏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研究发现,黄柏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丹宁是黄柏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另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对抗衰老和预防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黄柏中的生物碱也是其重要成分之一。
目前已从黄柏中分离鉴定出多种生物碱,其中包括伯氨黄柏碱、尼古丁酸、肌氨酸等。
研究发现,黄柏中的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此外,研究还发现黄柏中含有一些苦味成分,如黄柏酚和柏酚。
这些苦味成分是黄柏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具有止血、抗菌等作用。
总体来说,黄柏中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和苦味成分等方面。
这些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目前对于黄柏中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特别是对于其中的活性成分的机制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索。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黄柏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也被称为黄柏木、黄柏皮,其主要产地在中国的云南、广西、四川等地。
黄柏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治疗和美容保健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柏的功效与作用,包括其主要化学成分、抗菌抗炎作用、抗氧化活性、抗肿瘤作用、抑制内分泌紊乱、促进消化功能、改善糖尿病、保护肝脏、减少皮肤炎症等方面。
一、黄柏的化学成分黄柏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芳香族醇、黄酮酮衍生物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黄酮、黄酮苷、黄酮糖苷等。
此外,黄柏还含有大量的挥发油、树脂等。
二、黄柏的抗菌抗炎作用黄柏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炎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其抗菌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菌失去生长和繁殖的能力。
同时,黄柏还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细胞的浸润。
这使得黄柏在治疗皮肤炎症和感染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三、黄柏的抗氧化活性黄柏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研究表明,黄柏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机体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此外,黄柏还可以抑制脑中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脑组织中一氧化氮的生成,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四、黄柏的抗肿瘤作用黄柏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研究表明,黄柏提取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此外,黄柏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因此,黄柏在预防和治疗多种肿瘤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五、黄柏的抑制内分泌紊乱黄柏具有一定的调节内分泌的作用,可以调节体内多种激素的平衡,减少内分泌紊乱引起的疾病。
研究表明,黄柏可以抑制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雄性激素对前列腺的刺激,从而改善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黄柏什么功效与作用

黄柏什么功效与作用黄柏,又称为黄连木、黄苓、胆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主要生长于中国的华北和西南地区,也有少量分布于朝鲜和日本。
黄柏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被誉为“百草之王”。
它有着丰富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被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一、黄柏的化学成分黄柏主要由黄连碱、黄连酮、野黄连素、黄连苷等成分组成。
其中,黄连酮是黄柏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
此外,黄柏还含有多种挥发油和单宁,具有良好的收敛作用,可以收敛皮肤、止痒镇痛。
二、黄柏的功效与作用黄柏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以下是黄柏的主要作用:1. 抗菌作用黄柏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对皮肤、口腔等部位感染具有显著的疗效。
研究表明,黄柏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炎症、口腔溃疡等疾病。
2. 抗病毒作用黄柏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人体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对多种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疗效。
研究表明,黄柏中的黄连碱具有明显的抗流感病毒和抗某些肠道病毒的活性,可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3. 抗炎作用黄柏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研究表明,黄柏中的黄连酮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和炎症细胞的增殖,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疾病。
4. 抗氧化作用黄柏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人体的损伤。
研究表明,黄柏中的黄连苷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提高机体的氧化应激能力,延缓衰老进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
5. 保肝作用黄柏具有良好的保肝作用,可以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研究表明,黄柏中的挥发油和黄连碱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减轻肝脏的负担,可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words:Phellodendron chinese;chemical constituents;alkaloid
黄 柏 为 芸 香 科 植 物 黄 皮 树 Phellodendron chi- nese Schneid的 干 燥 树 皮,性 苦、寒,具 有 清 热 燥 湿、 泻 火 除 蒸 和 解 毒 疗 疮 的 功 效[1].现 代 药 理 学 表 明 黄 柏具有较强的广谱 抗 菌 性,对 葡 萄 球 菌 有 较 强 的 抑 制作 用,同 时 具 有 抗 溃 疡、降 压、抗 心 律 失 常 等 作 用[2].为 进 一 步 研 究 其 化 学 成 分,现 利 用 硅 胶 柱 色 谱,反相中 压 制 备 色 谱 仪,制 备 液 相 色 谱 等 分 离 手 段 ,从 黄 柏 中 分 离 得 到 6 个 化 合 物 ,通 过 波 谱 数 据 鉴 定了其结 构,分 别 为 异 阔 果 芸 香 碱 (Ⅰ ),γ-花 椒 碱
(Ⅱ ),茵 芋 碱 (Ⅲ ),铁 屎 米 酮 (Ⅳ ),阿 魏 酸 (Ⅴ ),5-O- 阿 魏 酰 基 奎 宁 酸 (Ⅵ ).
1 实验部分
1.1 仪 器 与 试 剂 美国 Agilent 1100制 备 型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色
谱柱为 ZORBAX SB-C18,21.2×250 mm,7μm), HP chemstations处理软 件 (安 捷 伦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化合 物 Ⅳ 浅 黄 色 晶 体.1 H-NMR(DMSO-d6, 500 MHz)δ:8.83(1H,d,J=5.0 Hz,H-2),8.51 (1H,d,J=8.0 Hz,H-8),8.38(1H,br.d,J= 7.5 Hz,H-11),8.30(1H,d,J=5.0 Hz,H-1),
· 246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第 40 卷
8.14(1H,d,J=9.5 Hz,H-5),7.77(1H,br.dd,J =7.5,8.0 Hz,H-9),7.60(1H,br.t,J=7.5 Hz, H-10),7.00(1H,d,J=9.5 Hz,H-4);13 C-NMR (DMSO-d6,125 MHz)δ:159.5(C-6),146.4(C-2), 140.4(C-4),139.2(C-7a),136.2(C-3a),131.9(C- 11c),131.4(C-9),129.9(C-11b),129.1(C-5), 126.2(C-10),124.6(C-11a),124.1(C-11),117.8 (C-8),116.7(C-1)其 波 谱 数 据 与 文 献 报 道 的 铁 屎 米 酮 一 [7] 致,故花椒碱(Ⅱ),茵芋碱(Ⅲ),铁屎米酮(Ⅳ),阿魏酸(Ⅳ),5-O-阿魏酰基奎宁酸(Ⅵ).化合物 Ⅰ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 键 词 :黄 柏 ;化 学 成 分 ;生 物 碱
中 图 分 类 号 :R284.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6-4303(2012)03-0244-03
摘要:对黄柏树皮 Phellodendron chinese Schneid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重要生物活性
及 药 用 前 景 的 天 然 化 合 物 .采 用 硅 胶 柱 色 谱 法 结 合 制 备 高 效 液 相 进 行 分 离 和 纯 化 ,根 据 理 化 性 质 和
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黄柏树 皮 的 乙 醇 提 取 物 中 分 离 得 到 6 个 化 合 物,分 别 为 异 阔 果 芸 香 碱
MHz)δ:164.3(C-1a),158.4(C-4),155.2(C-8), 144.9(C-2),137.9(C-8a),124.5(C-6),120.5(C- 4a),115.1(C-5),109.1(C-7),106.1(C-3),104.8 (C-3a),59.8(C4-O C—H3),56.2(C8-O C—H3).其波 谱 数据与文献报道的γ-花椒碱 基 [5-6] 本一致,故鉴定该 化 合 物 为γ-花 椒 碱 .
第3期
李 行 诺 ,等 :黄 柏 化 学 成 分 研 究
· 245 ·
美 国 );Waters 2695 分 析 型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BRUKER AVANCE-III型 磁 共 振 波 谱 仪 (TMS 为 内标,瑞 士 Bruker 公 司 );Mill-Q 超 纯 水 器 (Mlli- pore公司);柱 色 谱 硅 胶 (100—200 目)和 薄 层 色 谱 硅 胶 均 为 青 岛 海 洋 化 工 厂 产 品 .甲 醇 为 色 谱 纯 ,购 自 德国 Merck公 司,其 他 溶 剂 均 为 分 析 纯.黄 柏 药 材 取自杭州正大青春 宝 药 业 有 限 公 司,由 楚 楚 博 士 鉴 定为 Phellodendron chinese Schneid,留样保存于浙 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1.2 提 取 与 分 离
化 合 物 Ⅲ 浅 黄 色 晶 体.1 H-NMR (CD3OD, 500 MHz)δ:8.02(1H,d,J=9.0 Hz,H-5),7.74 (1H,d,J=2.5 Hz,H-2),7.35(1H,d,J=9.0 Hz, H-6),7.30(1H,d,J=2.5 Hz,H-3),4.46(3H,s, 4-O C—H3),4.00(3H,s,8-O C— H3),3.92(3H,s,7-O C—H3);13 C-NMR(CD3OD,125 MHz)δ:166.1(C- 1a),159.2(C-4),153.8(C-7),144.4(C-2),143.2 (C-2),142.0(C-8),141.6(C-8a),119.6(C-5), 115.9(C-4a),113.5(C-6),106.3(C-3),105.7(C- 4a),103.4(C-3a),60.3(C8-O C— H3),58.7(C4-O C— H3),55.8(C7-O C— H3).其 波 谱 数 据 与 文 献 报 道 的 茵芋碱 一 [5-6] 致,故鉴定该化合物为茵芋碱.
3.Pharmaceutical Informatics Institut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
Abstract:To search for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Phellodendron chinese were studied.The compounds Ⅰ-Ⅵ were isolated by various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spectroscopic analysis.Six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hanol etracts of 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isoplatydesmine(Ⅰ ),γ-fagarine(Ⅱ ), skimmianine(Ⅲ),canthin-6-one(Ⅳ),ferulic acid(Ⅴ),5-O-feruloylquinic acids(Ⅵ).Compound I was isolated from the Phellodendrongenus for the first time.
黄 柏 干 燥 树 皮 4.0kg,经 70% 的 乙 醇 溶 液 回 流 提 取 两 次 ,每 次 2h,合 并 提 取 液 ,减 压 浓 缩 得 稠
浸 膏 .所 得 浸 膏 用 去 离 子 水 溶 解 ,过 滤 ,分 别 用 石 油 醚 ,乙 酸 乙 酯 ,正 丁 醇 萃 取 .各 部 分 分 别 经 硅 胶 柱 色 谱 层 析 ,再 经 过 高 效 制 备 液 相 色 谱 纯 化 ,流 速 8 mL/min,甲 醇 -水 梯 度 洗 脱 .乙 酸 乙 酯 部 分 以 石 油 醚 -乙 酸 乙 酯(20∶1~1∶1)洗 脱 ,浓 缩 洗 液 ,经 制 备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甲 醇 -水 为 流 动 相 )分 离 、纯 化 得 化 合 物 化 合 物 Ⅳ (20 mg),Ⅴ (132 mg).正 丁 醇 部 分 以 二 氯 甲 烷 -甲 醇(30∶1~1∶1)洗 脱 ,浓 缩 洗 脱 液 ,经 制 备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甲 醇 -水 为 流 动 相 )分 离 、纯 化 得 化 合 物 Ⅰ (50 mg),化 合 物 Ⅱ (20 mg), 化 合 物 Ⅲ(22 mg),化 合 物 Ⅵ (45 mg).化 合 物 Ⅰ- Ⅵ结构为
第 40 卷 第 3 期 2012 年 6 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40 No.3 Jun.2012
黄柏化学成分研究
李 行 诺1 ,翟 文 丰1 ,周 孟 宇1 ,沈 培 强2 ,葛 志 伟3 ,颜 继 忠1
(1.浙江工业大学 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2;2.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3;3.浙江大学 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Phellodendron chinese
LI Xing-nuo1,ZHAI Wen-feng1,ZHOU Meng-yu1, SHEN Pei-qiang2,GE Zhi-wei 3,YAN Ji-zhong1
(1.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32,China; 2.Chiatai Qingchunbao Pharmacentical Co.,Ltd.,Hangzhou 310023,China;
2 结构鉴定
化 合 物 Ⅰ 淡 黄 色 固 体.1 H-NMR(CDCl3,500 MHz)δ:8.35(1H,br.d,J=7.5 Hz,H-5),7.53 (1H,br.t,J=7.5 Hz,H-7),7.30(1H,br.t,J= 7.5 Hz,H-6),7.26(1H,br.t,J=7.5 Hz,H-8), 4.81(1H,t,J=8.5 Hz,H-11),3.65(3H,s,N-C H—3),3.22(2H,d,J=8.5 Hz,H-10),1.35(3H,s, H-14),1.26 (3H,s,H-13);13 C-NMR (CDCl3, 125 MHz)δ:173.6(C-4),161.6(C-2),138.6(C-1), 131.0(C-7),126.4(C-9),126.2(C-6),123.2(C-5), 114.1(C-8),99.6(C-3),92.0(C-11),71.5(C-12), 31.3(N-C— H3 ),27.6(C-10),25.6(C-13),24.5(C- 14).其波谱数 据 与 文 献 报 道 的 异 阔 果 芸 香 碱 一 [3-4] 致 ,故 鉴 定 该 化 合 物 为 异 阔 果 芸 香 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