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
《笔算乘法》教案

1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份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例1 主题图、彩色笔。
一、学前准备1 、口算。
52×10 4×30 12×40 31 ×20 17×202 、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 ×7二、探索新知1、学习教材第46 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 套,每套书有14 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索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 (本) 14×2=28 (本)140+28=168 (本)或者14×12=168 (本)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 看成10 和2 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 或者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晰, 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 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 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者不清晰的地方, 教师要加以 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3)十位上的 1 和 14 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 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而且 是不进位的。
笔算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

THANKS
感谢观看
在竖式乘法中,需要注意进位的处理。当中间结果的十位数相加超过10时,需要向 前一位进位。例如,在计算234×32时,234的十位与32的十位相乘时,需要加上进 位。
计算结果的验算
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采用多种验算方法。一 种常见的验算方法是交换因数的位置再次进行计算,然后 将两个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两个结果相等,则说明计算正 确。
解决数学问题
在数学问题中,经常需要计算面积、 体积等,这时就需要用到三位数乘以 两位数的计算。
数学竞赛
在数学竞赛中,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 计算也是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商业计算中的应用
财务预算
在商业活动中,财务预算是非常重要的,而预算的制定往往需要用到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的计算。
销售统计
在销售统计中,需要计算各种销售数据,如销售额、销售量等,这时也需要用到三位数 乘以两位数的计算。
02
笔算乘法通常使用竖式计算,通 过将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乘,并 记录下每个乘积的结果,最终得 到总和。
笔算乘法的重要性
笔算乘法是数学教育中的基础技能之 一,是学习其他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 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笔算乘法也具 有广泛的应用,如购物时计算折扣、 计算工资和税款等。
笔算乘法的历史与发展
笔算乘法三位数 乘两位数
目录
• 笔算乘法概述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例解析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常见错误分析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题与答案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
01
笔算乘法概述
笔算乘法的定义
01
笔算乘法是指通过书写的方式进 行乘法运算的方法。它涉及到将 两个数相乘,并记录结果的过程 。
“笔算乘法”:乘法竖式的探究

“笔算乘法”:乘法竖式的探究一、教材研读理脉络笔算乘法属于本单元第二层次的教学内容。
第一层次是口算乘法,第三层次是解决问题。
因为笔算乘法需要有口算乘法的基础,学好口算有利于掌握笔算,所以在学习笔算之前,教材安排了整十数、整百数或整千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对“20×3”口算算理的理解非常重要,因为这是计数单位第一次参与运算。
从乘法的角度来说,有表内乘法,有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三位数乘两位数。
20×3,显然和以前学习过的表内乘法2×3是不一样的,不能直接用口诀直接计算。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乘法算式背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寻找背后的本质。
要理解如下问题:真的不能用口诀计算吗?怎样才能用口诀计算呢?能用口诀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可以发现,如果把0藏起来,那么算式20×3就变成了2×3,就可以利用口诀“二三得六”直接口算。
能把0藏起来吗?用什么方法把0藏起来?就是利用计数单位,用“1捆”的表象把0藏起来,如图,变成了2捆一组,有这样的三组。
“二三得六”就被凸显出来了。
2×3和20×3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们需要觉察的是两者都可以用乘法口诀“二三得六”来计算,一个是(2×3)个一,一个是(2×3)个十,背后的“象”是一样的。
有了这样的基于计数单位的算理理解,就有了算法的表达:0先不看,算出2×3后,再添上0,也就是2×3=6,20×3=60。
对于12×3,我们更需要注重从运算的意义出发,数形结合,借助几何直观让学生清晰地发现12×3就是这样的3个“1捆”和3个“2根”合在一起,用乘法的数学语言描述就是10×3和2×3。
这样就有了如下的三步口算过程:10×3=30,2×3=6,30+6=36。
第二层次的乘法笔算,教材首先呈现的是一个求“一共有多少支彩笔”的数学问题,这是一个需要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来进行计算解决的数学问题。
笔算乘法说课稿(汇编11篇)

笔算乘法说课稿(汇编11篇)笔算乘法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8页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这一节课的学习的平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为过度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
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对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乘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应在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品质三方面进行明确。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渗透教学源于生活,要用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3)情感目标: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4、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本着课程标准,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算理。
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算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说教法、学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因为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
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笔算乘法(进位)课件

VS
详细描述
学生可以通过重新读题、重新计算或请同 学或老师帮助检查等方式,确保自己的答 案准确无误。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 强调检查的重要性,并教授一些有效的检 查方法。
06
笔算乘法(进位)的应用与 拓展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要点一
购物计算
在超市或商店购物时,需要计算商品总价,这时可以使用 笔算乘法(进位)来快速得出结果。
得到相应的积。
进位处理
当某一位的积超过或等 于10时,需要将进位数 写在竖式中相应位置的
上方。
完成计算
按照从低位到高位的顺 序,依次计算每一位的 积,并将进位数相加得
到最终结果。
03
笔算乘法(进位)的实例解 析
实例一:两位数乘一位数
总结词:简单进位
详细描述: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时,进位相对简单。例如,23乘以4,先计算3乘以4得到12,再计算20乘以4得到80,最后 将12加到80上得到92。
02
1x1=?
04
3x3=?
4x4=?
05
06
5x5=?
进阶练习题
总结词:这些题目难度稍有提
升,适合已经掌握基础的学生
练习。
01
6x6=?
8x8=?
04
9x9=?
02
7x7=?
05
10x10=?
03 06
挑战练习题
总结词:这些题目难度较 高,适合已经熟练掌握的
学生挑战自己。
12x12=?
14x14=?
实例二:两位数乘两位数
总结词:复杂进位
详细描述: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时,进位较复杂。例如,45乘以23,先计算5乘以3得到15,需要进 位1;再计算40乘以20得到800,加上进位的1得到801;最后将15加到801上得到816。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10篇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10篇《笔算乘法》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数学书76页例2。
教学目标: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练习10×9=9×9=19×19=二、揭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65页例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乘法进位的方法。
思考:1.先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2.再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最后算什么?如果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者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1、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2、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3、做一做:(课本第76页的“做一做”)a、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
下面,就要考考大家。
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得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b、板演练习,请2名后进生上台板演(65页“做一做”的1、3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
(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五、后教1、学生更正: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
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啊,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a、进位的数字有无写错。
b、进位的数字要写到前一位的右下角。
《笔算乘法》教案优秀9篇

《笔算乘法》教案优秀9篇《笔算乘法》教案篇一【教学内容】笔算乘法(教材第46页例1及“做一做”,第47页练习十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挂图【情景导入】1、计算。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新课讲授】1、谈话导入: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也需要我们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例如到商店里买东西,要付多少钱是不能估算的,不能给大概的钱,必须算出准确的结果,所以我们还必须掌握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2、出示教材第46页的例题1。
(1)出示主体图以及例题1:王老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该怎样列式?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师:14乘2,我们已经会算,14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1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方法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王老师要付的钱。
板书:师:刚才我们求一共买多少本书,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4)讲解14乘12竖式。
新《笔算乘法》课堂实录

《笔算乘法》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探究笔算乘法与加法、口算、点子图之间的关系,数形结合理解乘法竖式,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难点:通过数形结合理解乘法竖式。
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师:看座位表,谁能最快数出来。
生:一列6人,这样有6列,6×6=36。
师:还可以怎么列?生:一组12人,这样有3组,12×3。
师:12×3怎么算,把你的想法写在草稿纸上。
二、探究笔算和口算的联系1、乘法竖式中的加法师:有学生把12写成了加法竖式,这个就是笔算。
(板书:笔算)现在我也要写,我先写一个12,这样有3个12,我写3加上乘号,再写上等号。
仔细观察,加法的竖式演变到乘法的竖式写法哪里相同,哪里不同?生:都是上下写,数位对齐。
师:哪里不同?生:加法用加号,乘法用乘号。
加法写得长,乘法写得短。
师:那么乘法要怎么计算呢?在草稿纸上规范地写下来。
(学生书写)师:先算3×2=6,再算3×10=30,最后算30+6=36。
我直接把3写哪里?生:十位。
师:用先……,再……,最后,谁能来说一说?生:先算3×2=6,再算3×10=30,最后算30+6=36。
师:我们来找找口算和笔算的联系。
笔算的6就是口算的3×2,笔算的3就是口算的3×10,笔算的36就是口算的30+6=36。
笔算加法和笔算乘法有联系吗?生:有。
师:笔算加法的6就是笔算乘法的3×2,笔算加法的3就是笔算乘法的3×10,30+6=36。
师:我们再来看点子图,你能找到口算乘法吗,笔算乘法呢?师:我们一起来算,一起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口算:152×2= 231×4= 321×2= 415×3= 298×3= 523×3=
2、笔算 24×12= 44×59= 63×52=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
145×12=1740
问: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1、书后做一做 134×12= 176×47 = 425×36 = 237×82=
2、练习七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笔算乘法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能。
3、使学生经历巩固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思考: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笔算
322×24= 145×27= 679×13= 286×35=
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2、笔算
124×73= 46×215= 224×36= 28×153= 27×142= 182×47= 思考: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解决问题
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
学校应买多少本?
2)一场电影有观众806人,照这样计算,放映32场共有观众多少人?
3)有8个班做体操,平均每行24人,站了12行,共有多少人?
4)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每种3套,儿童百科每套125元,数学大全每套18元,一共要花多少钱?
5)书上练习七第8题
四、思维训练:探究一下正确的积是多少。
1、小量做了一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题,他把乘数18看成了15,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609,那么正确的积是多少?
2、练习七第12、13思考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