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加工制作流程
模具加工制作流程

模具加工基本流程一、新模加工的基本流程与要求:一、接受到工程给予的模具资料,根据模具的生产周期、生产时间制定模具制作日程表;附表“模具制作日程表”注明:模具生产周期为12天,各小组加工基本如下:设计:出3D 一天,出运水图纸6-8小时,出2D一天半,包含评审;订购模胚、材料、标准件要及时;编程:两天,前后模开粗、挂台铜公优先;铣床:半天,开模第2天17:30前完成;CNC开粗:开模第2天21:00前完成外发热处理;磨床:半天,第3天热处理回来;CNC光刀:一天,开模第4天完成;线割:一天,开模5天完成;EDM:三天;开模第9天完成;FIT模/省模:3天;TO模具评审会;各加工组要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有延误进度和加工出错的要进行教导或检讨,延误半天的要进行罚款处理;二、各加工组按“模具部新模排期表”先后顺序加工,决不允许颠倒或胡乱安排加工,违返组长要进行检讨问责;附表“模具部新模排期表”模具工件时要分清安排加工的先后顺序;1.要按照试模先后顺序加工;2.改模要优先新模加工;3. 前后模、行位要优先其它散件加工,要多个加工部门要优先其它单个和少加工部门加工;4. 淬火的工件要优先不用淬火的工件加工;5. 外发工件要优先不用外发的工件加工;6. 遇到模具繁多,有的加工部门可能积压很多工件,有的部门机器待工件加工的现象,这时必须进行合理调整;7. 安排钢料与铜公的加工互相配合,不能脱节;8. PMC对各加工组的每日加工能力及时互相调配;三、各加工组要根据“新模生产进度状况表”实际情况,主动跟进合理安排好机台加工;附表“新模生产进度状况表”三、各加工组加工完要进行自检,并且要认真填写好“工件加工程序表”和“工件检查记录表”,然后把加工完的工件与填写好的“工件加工程序表”和“工件检查记录表”送到检测或下个加工组;送到下个加工部门,接受部门负责人在“工件转移登记表”签收;附表“工件加工程序表”附表“工件检查记录表”附表“工件转移登记表”四、编程在出新模铜公时,前后模开粗、挂台铜公优先;CNC按底壳、面壳、电池盖顺序安排加工, 后模挂台铜公、后模铜公优先加工;铜公加工PMC做好统计与跟进;附表“铜公加工状况表”五、“每日工作记录表”各组要准时上交到PMC处,PMC做好统计,为每月员工的“工作考核记录评比”的评比做依据;附表“每日工作记录表”附表“每月各加工组员工评比排名表”(六)、PMC制定工件的加工工艺与流程,做到节约成本、优化加工工艺;编程按指定加工工艺与流程出加工方案;有不一致的地方与PMC多作沟通解决,双方共同协商修正;注意:分析加工流程1.弄清图纸工件在模具中的作用,各尺寸的加工要求精度;2.结合各加工部门的机器性能状况、机器加工使用效率及成本比较;3.初步规格、形状、尺寸大小决定所需使用的机器设备;4.看图纸材料及淬火的硬度栏是否注明要求H/T;模具的前后模、较复杂大件的工件等一般需要CNC开粗后才淬火,其它零散件一般锣床加工后可H/T,但也有例外;要淬火加硬的材料主要STAVAX-S136,8407,S136, DF25.编排需要经过部门的加工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依次为M-CNC-H/T-G-CNC-W/C-EDM-QC,但并非所有工件都需经过全部加工部门,加工先后顺序也有例外;6.在制定加工工艺时,要与编程多作沟通,使之达成一致,对不一致的地方,双方共同协商修正;七、设计生产物料的采购,PMC对生产物料的采购与跟踪;1、设计负责生产物料的采购,根据仓库钢料和标准库存情况,及时填写申购单采购,;2、 PMC负责协助跟进采购的物料如模胚钢料、铜料、标准件、刀具报价、审批情况、具体到货日期,如不能按时完成要及时跟踪,需及时向上级反映;3、跟进按时到货情况,如未按时到货马上向采购反映跟踪并知会相关部门,对急件、延期到货可能造成生延误、重要物料,必须提前向采购查询供应商的供货情况,确保如期到达;4、跟踪物料采购质量,如有异常情况作出记录,向上级反映确定处理方案或采取补救措施,并知会采购及供应商;八、PMC对外发工件处理与及时跟踪因公司现有人员、设备无法完成或满足加工要求,生产周期的,如热处理、晒字、晒纹、烧焊、雕刻等需要外发加工;对其报价、图挡、交货期限、品质要进行严格跟踪;九、PMC对模具生产进度跟进及异常处理;1、设计图档干涉、图纸尺寸未标、工件遗漏、材料用错等现象;2、编程有没有遗漏工件的CNC加工程式、铜公单及火花机图纸;3、每日更新模具生产进度跟进表、钢料跟进表、铜公跟进表以便掌握每天的模具进度与安排好每日各部门的加工进度;核对模具实际生产进度是否与计划一致;4、改模、返工、重做工件要尽快安排加工并及时跟紧;5、监督、跟进生产现场的加工进度,完成工件的各部门交接、转移过程,是否存在异常;各部门交接、转移过程记录要真实,完善;6、监督、跟进生产现场的实际加工状况,是否存在安排不合理、待料、待机、待工件、待程式单、待电极、无机可上或无人加工、生产工艺技术上遇到困难、加工出现错误等异常情况,积极协助相关部门解决,在不影响最终完成时间下适当调整计划,并根据需要作记录及向上级反映;7、对EDM正在加工中的工件,要主动跟进电极的到达完成情况,多到EDM部门作了解,对因欠电极造成停机、补单、返工、EDM要求急的电极一定要跟进到底,尽量减少EDM加工进度受电极的影响;8、当一套模具加工完成接近尾声时,要及时、主动地对所有未加工完的工件、电极作全面跟踪、清理、安排,避免因为某个工件的延误或漏加工影响整套模具的完成;9、跟踪未如期到FIT的工件、模胚、标准件等; FIT是否已按时领取,是否有遗漏及错误,如有及时反映并追查原因采取措施;如果要延误模具期,要第一时间反映出来,并主动配合FIT解决;10、FIT已装配完毕的模具,PMC通知工程相关人员安排试模;二.修改模加工的基本流程与要求:改模量产前模具:一、模具工程以邮件的形式接收注塑部生产修改模信息,分析与判断修改模信息内容的正确性,沟通好完成时间;改模方案、交期必须与设计组长、FIT主管或FIT组长协商;通知模具拉到模具部摆模区;二,修改模以钳工为主导,模具工程、生管协助完成;三、设计出改模图纸将改模的位置、内容标示清楚,对重做、新做、装配工件要出2D图;涂红色减铁涂绿色加铁烧焊四、改模前改模后必须检查工件数据,检查出数据给钳工确认,确保改模的精确性;附表“模具工件检测报告”五、各加工组主要是CNC、省模、检测、EDM按PMC制定的“修改模进度追踪表”完成时间顺序加工,特别交代的要第一时间完成没有机台需拆其它模模下机的,也要马上执行,如CNC有再出现一板8个以上特急的铜公罚款50元处理;附表“修改模进度追踪表”附表重要项目“修改模进度追踪表”六、FIT装模前,必须对资料、改模前样榜一一核对有没有漏改、改错现象再装模,装模完要仔细检查检查模具有没有零件漏装、装反等,检查有没有其它可能出现的不确定隐患:如防锈、斜顶/顶针不退等;模具送出必须做好交接登记;七、跟模工程师、钳工对试模情况的跟进;同一问题多次没有搞定的,结构复杂的等模具跟模工程师,钳工、设计工程师必须看试模;修模量产模具:修模工件各加工组要第一时间完成,没有机台需拆其它模模下机的,也要马上执行,特别是CNC有出现一板8个以上修模的铜公罚款50元处理;。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简易)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简易)总的来说模具制作工艺流程如下:审图—备料—加工—模架加工—模芯加工—电极加工—模具零件加工—检验—装配—飞模—试模—生产A:模架加工:1打编号,2 A/B板加工,3面板加工,4顶针固定板加工,5底板加工B:模芯加工:1飞边,2粗磨,3铣床加工,4钳工加工,5CNC粗加工,6热处理,7精磨,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C:模具零件加工:1滑块加工,2压紧块加工,3分流锥浇口套加工,4镶件加工模架加工细节1,打编号要统一,模芯也要打上编号,应与模架上编号一致并且方向一致,装配时对准即可不易出错。
2,A/B板加工(即动定模框加工),a:A/B板加工应保证模框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为0.02mm,b :铣床加工:螺丝孔,运水孔,顶针孔,机咀孔,倒角c:钳工加工:攻牙,修毛边。
3,面板加工:铣床加工镗机咀孔或加工料嘴孔。
4,顶针固定板加工:铣床加工:顶针板与B板用回针连结,B板面向上,由上而下钻顶针孔,顶针沉头需把顶针板反过来底部向上,校正,先用钻头粗加工,再用铣刀精加工到位,倒角。
5,底板加工:铣床加工:划线,校正,镗孔,倒角。
(注:有些模具需强拉强顶的要加做强拉强顶机构,如在顶针板上加钻螺丝孔)模芯加工细节1)粗加工飞六边:在铣床上加工,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留磨余量1.2mm2)粗磨:大水磨加工,先磨大面,用批司夹紧磨小面,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在0.05mm,留余量双边0.6-0.8mm3)铣床加工:先将铣床机头校正,保证在0.02mm之内,校正压紧工件,先加工螺丝孔,顶针孔,穿丝孔,镶针沉头开粗,机咀或料咀孔,分流锥孔倒角再做运水孔,铣R角。
4)钳工加工:攻牙,打字码5)CNC粗加工6)发外热处理HRC48-527)精磨;大水磨加工至比模框负0.04mm,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在0.02mm之内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保证光洁度,控制好型腔尺寸。
11)加工进浇口,排气,锌合金一般情况下浇口开0.3-0.5mm,排气开0.06-0.1mm,铝合金浇口开0.5-1.2mm排气开0.1-0.2,塑胶排气开0.01-0.02,尽量宽一点,薄一点。
五金模具制造工艺流程

五金模具制造工艺流程
1、筹备工作:在开始制造模具之前,必须对设计图纸进行检查,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准备模具的材料,确定生产进度,并组织好模具制造所需的人员、机器设备和生产资料。
2、铸件加工:主要根据模具图纸要求,采用压铸或锻造等方法将材料成型,用于生
产模具基体。
3、图纸测量: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精确测量铸件尺寸,确保精度。
4、预加工:主要以反冲加工为主,包括冲裁、磨削、开表面,磨出模具基体的凸、
凹及微细外形结构,以及模具尺寸上的精度要求。
5、加工:主要是模具的刨削、镗削和攻丝加工,就是将一般必需的模具零件进行加工,组装成完整模具。
6、精加工:主要是模具零件的精确加工,如磨削、冲边以及细节处理,以及模具基
体的面抛光等,确保模具的精度和外观效果。
7、检测:检查模具的精度、表面细节、尺寸及螺丝等,确保模具达到设计要求。
以上是五金模具制造的主要工艺流程,精密的工艺流程,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才能
制造出高精度的五金模具。
模具加工流程_重点

模具加工流程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铜公:前模铜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电脑锣: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枕位;钻孔、针孔、顶针;行位、行位压极;斜顶复顶针、配顶针;其它:①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②飞模;③水口、撑头、弹簧、运水;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淬火、行位表面氮化;修模刻字。
模具设计知识一、设计依据尺寸精度与其相关尺寸的正确性。
根据塑胶制品的整个产品上的具体要和功能来确定其外面质量和具体尺寸属于哪一种: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较低的塑胶制品,如玩具;功能性塑胶制品,尺寸要求严格;外观与尺寸都要求很严的塑胶制品,如照相机。
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脱模斜度直接关系到塑胶制品的脱模和质量,即关系到注射过程中,注射是否能顺利进行:脱模斜度有足够;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的分模或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尺寸的精度;是否会影响塑胶制品某部位的强度。
二、设计程序对塑料制品图及实体(实样)的分析和消化:A、制品的几何形状;B、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C、技术要求;D、塑料名称、牌号E、表面要求型腔数量和型腔排列:A、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B、制品的投影面积与注射机的锁模力;C、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机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D、制品精度、颜色;E、制品有无侧轴芯及其处理方法;F、制品的生产批量;G、经济效益(每模的生产值)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即型腔位置的布置,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及型芯的设计、热交换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又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比较完美的设计。
模具制作的六个流程

模具制作的六个流程英文回答:1. Pattern Design:The initial step in mold making involves designing the pattern, which serves as the blueprint for the mold. The pattern is typically fabricated from wood, plastic, or metal and accurately represents the geometry of the final product.2. Mold Design:Based on the pattern, the mold is designed. It consists of two halves to enable separation and extraction of the molded object. The mold cavities are designed to match the pattern's shape and incorporate features such as gates and vents for material flow during molding.3. Core Making:Cores are used to create hollow or recessed sections within the molded object. They are fabricated separatelyand positioned within the mold to form the desired cavities. Cores must be designed with proper draft angles tofacilitate ejection from the mold.4. Mold Fabrication:The mold is fabricated using various materials, such as aluminum, steel, or composite materials. The mold components are machined or cast to precision tolerances to ensure accurate reproduction of the pattern shape. Gating and venting systems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mold tocontrol material flow.5. Assembly and Testing:The mold halves are assembled and aligned precisely.The core(s), if used, are inserted into the mold cavity.The mold is then tested for proper operation and any necessary adjustments are made to ensure molding efficiencyand product quality.6. Mold Maintenance:Regular mold maintenance is crucial to ensure optimal performance and longevity. Cleaning, lubrication, and inspection are essential maintenance tasks that help extend mold life and minimize production downtime.中文回答:1. 样板设计:模具制作的第一步是设计样板,作为模具的蓝图。
模具加工流程24

模具加工流程241. 简介模具加工是指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割、铣削、钻孔等加工工艺,制作出用于生产产品的模具。
模具加工在制造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模具加工的一般流程,并探讨每个流程中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模具加工流程模具加工流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设计模具在进行模具加工之前,首先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设计出模具的结构和尺寸。
设计可以使用CAD软件进行,以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步骤二:准备原材料在模具加工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作为原材料,并对其进行切割和修整,以保证其与设计要求相符。
步骤三:粗加工粗加工是指在模具的原材料上进行切割、铣削等加工操作,以使得模具的轮廓逐渐接近设计要求。
这一步通常使用数控加工设备进行操作,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步骤四:精加工精加工是在模具的轮廓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以使得模具的尺寸和形状达到设计要求。
这一步通常需要使用更加精密的加工设备,如铣床、钻床等。
步骤五: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为了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通常使用热处理、电镀、喷砂等方法对模具进行处理。
步骤六:组装模具在完成模具的加工之后,需要进行模具的组装。
这一步通常包括将各个部件进行组合、调试和测试,以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
步骤七:测试模具在模具加工完成后,需要对模具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性能和质量。
通过模具测试,可以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从而确保模具在生产中的正常运行。
3. 注意事项在进行模具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确保模具的设计符合产品的要求,减少后期的改动和调整;•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以确保模具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使用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工具,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在进行加工过程中,及时检查和调整加工参数,以确保模具的尺寸和形状达到设计要求;•在模具加工完成后,进行模具的测试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结论模具加工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模具加工制作流程

模具加工基本流程-、新模加工的基本流程与要求:(一)、接受到工程给予的模具资料,根据模具的生产周期、生产时间制定模具制作日程表。
Mn Id sell rd nip ifhrmMOLD NO M IAU Cudonts Teri lit M Appmi p 如]m址附表“模具制作日程表”注明:模具生产周期为12天,各小组加工基本如下:设计:出3D 一天,出运水图纸6-8小时,出2D 一天半,(包含评审);订购模胚、材料、标准件要及时; 编程:两天,前后模开粗、挂台铜公优先;铳床:半天,开模第2天17 : 30前完成;CNC开粗:开模第2天21:00前完成外发热处理;磨床:半天,第3天热处理回来;CNC光刀:一天,开模第4天完成;线割:一天,开模5天完成;EDM三天;开模第9天完成;FIT模/省模:3天。
TO模具评审会。
各加工组要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有延误进度和加工出错的要进行教导或检讨,延误半天的要进行罚款处理。
(二八各加工组按“模具部新模排期表”先后顺序加工,决不允许颠倒或胡乱安排加工,违返组长要进行检讨问责。
模具部新模排期附表“模具部新模排期表”模具工件时要分清安排加工的先后顺序。
1.要按照试模先后顺序加工;2.改模要优先新模加工;前后模、行位要优先其它散件加工,要多个加工部门要优先其它单个和少加工部门加工;淬火的工件要优先不用淬火的工件加工;外发工件要优先不用外发的工件加工;遇到模具繁多,有的加工部门可能积压很多工件,有的部门机器待工件加工的现象,这时必须进行合理调整;安排钢料与铜公的加工互相配合,不能脱节;8.P MC对各加工组的每日加工能力及时互相调配。
(三八各加工组要根据“新模生产进度状况表”实际情况,主动跟进合理安排好机台加工。
附表“新模生产进度状况表”换号¥1CKU IM L nrflW rw「■ f■甸T/r■ r«K)E 1i-r® :?&313S-1L0in 昌 e*io日段11目-谊目E1:S-L! 0^;.2 0- ME1S0-19B153-1^0Z I-ZTK510-JOB勺日m so9日如»9 fl-10 H lOS-na L<10F]1B ida-jra*1M3-150ZC0-23E 31-2 7M W日4H-L0H巧日” L W Li"你:ERRE ita-rS9 30-HH磁:判化:3.4.5.6.7.1.3・*M 割鲁承一RTln左虜N華科基H1 ]fcM-ftWlfti电花JM弁栄锌■斗・N期工椚柯5工;3.*皆社訂曲诟fn^i="月©律新換生亚谨轰状况表(三八各加工组加工完要进行自检,并且要认真填写好“工件加工程序表”和“工件检查记录表” 然后把加工完的工件与填写好的“工件加工程序表”和“工件检查记录表”送到检测或下个加工组<送到下个加工部门,接受部门负责人在“工件转移登记表”签收。
模具加工制作流程

模具加工制作流程一、设计阶段1.根据产品需求和参数,设计师需要绘制产品的三维立体模型和相关的制模图纸。
2.确定模具的型腔结构、尺寸和工艺要求,包括模具的材料、模具的设计寿命等。
3.通过CAD软件制作产品的三维模型,然后进行模型分析和优化,确保模具的结构和功能的可实现性。
4.制作产品的模具图纸,并进行详细的尺寸标注和工艺说明,供加工人员参考。
二、加工准备1.验收和评估模具的设计图纸,确定所需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2.根据设计图纸的尺寸和要求,制定模具的加工工艺和加工顺序。
3.准备加工所需的材料、刀具和量具等,并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三、加工过程1.根据图纸,进行模具材料的切割和锯割,将材料切割成所需的尺寸。
2.使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根据模具的尺寸和型腔结构,进行车削、铣削、钻孔、线切割等工艺操作,以便将原料加工成合适的模具零件。
3.进行模具部件的加工和组装,包括零件的钳工加工和焊接等。
4.进行模具的加工调试,对模具进行磨削和修正,以提高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5.进行特殊形状和加工难度高的模具零件的加工。
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如电火花加工、数控切割等。
四、检验1.对零件进行外观检查,检查零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划痕、凹陷或破损。
2.使用测量工具对模具的尺寸进行检测,确保零件的尺寸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3.使用适当的设备(如投影仪)进行形状和轮廓的检测,以确保模具的结构和几何形状正确。
4.进行最后的模具检验,并对模具的质量进行评估和验收。
五、试模和调试1.将已制作完成的模具进行组装和安装。
2.调整模具的参数和工作方式,使其适应产品的要求。
3.通过制作测试模具进行试模,测试产品的加工效果和质量。
4.根据试模的结果,对模具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六、模具维护和保养1.制定模具维护计划,定期对模具进行保养和维修。
2.对模具进行清洁和防锈处理,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3.对模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修复和更换磨损和损坏的零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加工基本流程
一、新模加工的基本流程与要求:
一)、接受到工程给予的模具资料,根据模具的生产周期、生产时间制定模具制作日程表。
附表“模具制作日程表”
明:模具生产周期为12天,各小组加工基本如下:
设计:出3D 一天,出运水图纸6-8小时,出2D一天半,(包含评审);订购模胚、材料、标准件要及时;
编程:两天,前后模开粗、挂台铜公优先;
铣床:半天,开模第2天17:30前完成;
CNC开粗:开模第2天21:00前完成外发热处理;
磨床:半天,第3天热处理回来;
CNC光刀:一天,开模第4天完成;
线割:一天,开模5天完成;
EDM:三天;开模第9天完成;
FIT模/省模:3天。
TO模具评审会。
各加工组要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有延误进度和加工出错的要进行教导或检讨,延误半天的要进行罚款理。
二)、各加工组按“模具部新模排期表”先后顺序加工,决不允许颠倒或胡乱安排加工,违返组长要进行讨问责。
附表“模具部新模排期表”
模具工件时要分清安排加工的先后顺序。
1.要按照试模先后顺序加工;
2.改模要优先新模加工;
3. 前后模、行位要优先其它散件加工,要多个加工部门要优先其它单个和少加工部门加工;
4. 淬火的工件要优先不用淬火的工件加工;
5. 外发工件要优先不用外发的工件加工;
6. 遇到模具繁多,有的加工部门可能积压很多工件,有的部门机器待工件加工的现象,这时必
须进行合理调整;
7. 安排钢料与铜公的加工互相配合,不能脱节;
8. PMC对各加工组的每日加工能力及时互相调配。
三)、各加工组要根据“新模生产进度状况表”实际情况,主动跟进合理安排好机台加工。
附表“新模生产进度状况表”
)、各加工组加工完要进行自检,并且要认真填写好“工件加工程序表”和“工件检查记录表”,然后把加工工件与填写好的“工件加工程序表”和“工件检查记录表”送到检测或下个加工组。
送到下个加工部门,接门负责人在“工件转移登记表”签收。
附表“工件加工程序表”
附表“工件检查记录表”
附表“工件转移登记表”
四)、编程在出新模铜公时,前后模开粗、挂台铜公优先。
CNC按底壳、面壳、电池盖顺序安排加工, 后模台铜公、后模铜公优先加工。
铜公加工PMC做好统计与跟进。
附表“铜公加工状况表”
五)、“每日工作记录表”各组要准时上交到PMC处,PMC做好统计,为每月员工的“工作考核记录评比”评比做依据。
附表“每日工作记录表”
附表“每月各加工组员工评比排名表”
(六)、PMC制定工件的加工工艺与流程,做到节约成本、优化加工工艺;编程按指定加工工艺与流程出加工方案;有不一致的地方与PMC多作沟通解决,双方共同协商修正。
注意:分析加工流程
1.弄清图纸工件在模具中的作用,各尺寸的加工要求精度。
2.结合各加工部门的机器性能状况、机器加工使用效率及成本比较。
3.初步规格、形状、尺寸大小决定所需使用的机器设备。
4.看图纸材料及淬火的硬度栏是否注明要求H/T;模具的前后模、较复杂大件的工件等一般需要
CNC开粗后才淬火,其它零散件一般锣床加工后可H/T,但也有例外。
(要淬火加硬的材料主要STAVAX-S136,8407,S136, DF2)
5.编排需要经过部门的加工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依次为M-CNC-H/T-G-CNC-W/C-EDM-QC,但并非
所有工件都需经过全部加工部门,加工先后顺序也有例外。
6.在制定加工工艺时,要与编程多作沟通,使之达成一致,对不一致的地方,双方共同协商修正。
七)、设计生产物料的采购,PMC对生产物料的采购与跟踪。
1、设计负责生产物料的采购,根据仓库钢料和标准库存情况,及时填写申购单采购,。
2、 PMC负责协助跟进采购的物料(如模胚钢料、铜料、标准件、刀具报价、审批情况、具体到货日期,如不能按时完成要及时跟踪,需及时向上级反映。
3、跟进按时到货情况,如未按时到货马上向采购反映跟踪并知会相关部门,对急件、延期到货可能造成生延误、重要物料,必须提前向采购查询供应商的供货情况,确保如期到达。
4、跟踪物料采购质量,如有异常情况作出记录,向上级反映确定处理方案或采取补救措施,并知会采购及供应商。
八)、PMC对外发工件处理与及时跟踪
因公司现有人员、设备无法完成或满足加工要求,生产周期的,如热处理、晒字、晒纹、烧焊、雕刻等需要外发加工。
对其报价、图挡、交货期限、品质要进行严格跟踪。
九)、PMC对模具生产进度跟进及异常处理。
、设计图档干涉、图纸尺寸未标、工件遗漏、材料用错等现象;
、编程有没有遗漏工件的CNC加工程式、铜公单及火花机图纸;
、每日更新模具生产进度跟进表、钢料跟进表、铜公跟进表以便掌握每天的模具进度与安排好每各部门的加工进度。
核对模具实际生产进度是否与计划一致。
、改模、返工、重做工件要尽快安排加工并及时跟紧。
、监督、跟进生产现场的加工进度,完成工件的各部门交接、转移过程,是否存在异常;各部门交接、转移过程记录要真实,完善。
、监督、跟进生产现场的实际加工状况,是否存在安排不合理、待料、待机、待工件、待程式单、待电极、无机可上或无人加工、生产工艺技术上遇到困难、加工出现错误等异常情况,积极协助相关部门解决,在不影响最终完成时间下适当调整计划,并根据需要作记录及向上级反映。
、对EDM正在加工中的工件,要主动跟进电极的到达完成情况,多到EDM部门作了解,对因欠电极成停机、补单、返工、EDM要求急的电极一定要跟进到底,尽量减少EDM加工进度受电极的影响。
、当一套模具加工完成接近尾声时,要及时、主动地对所有未加工完的工件、电极作全面跟踪、清理、安排,避免因为某个工件的延误或漏加工影响整套模具的完成。
、跟踪未如期到FIT的工件、模胚、标准件等。
FIT是否已按时领取,是否有遗漏及错误,如有及时反映并追查原因采取措施。
如果要延误模具期,要第一时间反映出来,并主动配合FIT解决。
、FIT已装配完毕的模具,PMC通知工程相关人员安排试模。
二.修改模加工的基本流程与要求:
改模(量产前模具):
一)、模具工程以邮件的形式接收注塑部生产修改模信息,分析与判断修改模信息内容的正确性,通好完成时间;改模方案、交期必须与设计组长、FIT主管或FIT组长协商。
通知模具拉到模具摆模区。
(二),修改模以钳工为主导,模具工程、生管协助完成;
三)、设计出改模图纸将改模的位置、内容标示清楚,对重做、新做、装配工件要出2D图。
涂红色减铁涂绿色加铁烧焊
四)、改模前改模后必须检查工件数据,检查出数据给钳工确认,确保改模的精确性;
附表“模具工件检测报告”
五)、各加工组(主要是CNC、省模、检测、EDM)按PMC制定的“修改模进度追踪表”完成时间顺加工,特别交代的要第一时间完成(没有机台需拆其它模模下机的,也要马上执行,如CNC有再出一板8个以上特急的铜公罚款50元处理)。
附表“修改模进度追踪表”
附表重要项目“修改模进度追踪表”
)、FIT装模前,必须对资料、改模前样榜一一核对有没有漏改、改错现象再装模,装模完要仔细检查(检查模具有没有零件漏装、装反等,检查有没有其它可能出现的不确定隐患:如防锈、斜顶/顶针不退等)。
模具送出必须做好交接登记。
七)、跟模工程师、钳工对试模情况的跟进。
同一问题多次没有搞定的,结构复杂的等模具跟模工师,钳工、设计工程师必须看试模。
修模(量产模具):
模工件各加工组要第一时间完成,没有机台需拆其它模模下机的,也要马上执行,特别是CNC有出一板8个以上修模的铜公罚款50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