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电镀质量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钣金件检验标准5则范文

钣金件检验标准5则范文

钣金件检验标准5则范文第一篇:钣金件检验标准3063钣金件检验标准一、适用范围: 公司产品306钣金件的尺寸、外观检验。

二、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 A.尺寸验收标准: 尺寸按图纸要求及钣金加工公差表执行,特殊情况以实际装配为准。

B.表面处理验收标准: 1.颜色、图案、光泽度与样板相符合,同批产品无色差(不得大于3度)。

2.附着检验:用百格刀划一面100方格到底材后,用3M胶布贴上,60度方向瞬间用力拉开,不得脱落40/100格。

3.溶剂检验:酒精擦拭后,不能有变色、掉色、无光泽等现象。

4.硬度检验:以H铅笔将笔芯前端切齐,铅笔与待测物成45度推出,表面无划伤。

C 外观判定标准, 1.表面不得有任何碰伤、开裂、刮伤等严重表面缺陷。

2.表面污点、颗粒、气泡检验: 2.1 A面: 整个表面内允许3点,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2.2 B面: 整个表面内允许5点,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2.3 C 面: 整个表面内允许7点,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3.箱体内表面允许8点气泡或污点, 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4.烤漆厚度30μm-60μm。

5、不得有纹印,粘有织物绒毛现象;6、不能有流挂:表面有液体流淌状的突起,顶端呈圆珠状;7、不能有颗粒:表面呈砂粒状,用手摸有阻滞感;8、不能有桔皮:外观呈现如桔皮般凹凸不平,不规则波纹; 5)不能有漏底:表面透青,露出底材颜色;6)不能有麻点:表面因收缩而呈现小孔(麻点),亦称针孔;7)不能有发花: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呈花纹状;8)不能起皱:局部堆积凸起,呈皱纹状(皱纹粉除外);9 不能有夹杂:涂层中夹有杂物;机械损伤:外力所致的划伤、刮花、磨损、碰伤。

备注:A面:使用时面对使用者的表面B面:与A面相邻的4个表面、C面:使用时背对使用者的表面第二篇:钣金件检验规范钣金件检验规范包装质量要求1、目的明确来料的包装要去,确保外包装能有效防护产品,避免在运输、搬运等过程造成损伤,同时确保来料产品易于识别和追溯。

钣金检验规范

钣金检验规范

钣金检验规范(标准文件)一、钣金外观部分1、目的及范围1.1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钣金制品的质量,为外协加工提供检验根据,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1.2本检验规范适用于钣金件制成的产品及其相关加工组成品。

2、参照文件2.1本文件根据GB-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制定2.2本检验规范参照金属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2.3本规范若与零件图/规格相抵触,则以零件图/规格为优先2.4本规范若参考文件相抵触,则以本规范为优先3、内容3.1术语部分钣金件外观术语解释:3.2 检验方法3.2.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将待验品置于以下条件,作检验判定:A、目测距离: 距离产品25cmB、检验角度: 成45度目视检测。

C、检验光源: 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D、观察时间:<10秒(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E、检查半成品、成品之前应核对相关检验资料。

3.2.2 外观尺寸及尺寸的配合的检验方法使用普通长度测量仪或各种量规进行测量。

3.3 不合格类别划分:根据本行业客户的具体实际要求,金属钣金件制品的外观不合格类别有亮度差、边缘不良、变形、污渍(不清洁)、麻点、压痕、粗砂、磨花等。

结合以上不合格类别的客户要求等级,可将钣金件制品共分6级和特殊级,以作轻重不良的区分(见表1)。

3.4 检验项目及标准3.4.1冲压件判定标准(表2)标题: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版本: A页次: 3 of 3N=数量,L=长度,W=宽度,D=直径,A=区域,J=距离,H=深度,S=面积1 批鋒在五金件周围多出的五金料废边1.影响外观为轻缺陷.目测 L 为長 H為寬L ≤0.1mm.H≤0.1mm2.影响功能或装配为重缺陷.2 五金件手印以反光面检查为条件不允許超过标准为得不良.目测3 帖紙粘性与实物粘贴实验以测试结果已定1.脱落为严重不良2.与样品相差为轻缺陷目测披LH3.4.2 成型钣金件的检验项目及标准(表3)3.4.3 检验时注意事项:1.本规范如与客户要求不同时,原则上以客户之检验标准,如客户提供之检验规范或备注在客户注意事项内。

钣金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

钣金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

检验标准名称: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图号:DMBM0.402. 003拟制:***审核:***标准化:***IQC会签:***批准:***目次○、总则................................................................................................................................. 1一、电镀镍检验标准............................................................................................................. 11.1 试样要求.................................................................................................................. 11.2 外观.......................................................................................................................... 11.3 镀层厚度.................................................................................................................. 21.4 结合强度.................................................................................................................. 21.5 耐蚀性...................................................................................................................... 2二、电镀锌检验标准............................................................................................................. 32.1 试样要求.................................................................................................................. 32.2 外观.......................................................................................................................... 32.3 镀层厚度.................................................................................................................. 42.4 结合强度.................................................................................................................. 42.5 耐蚀性...................................................................................................................... 42.6 白色钝化膜的存在性试验...................................................................................... 4三、装饰镀铬检验标准......................................................................................................... 53.1试样要求................................................................................................................... 53.2 外观.......................................................................................................................... 53.3 镀层厚度.................................................................................................................. 53.4 结合强度.................................................................................................................. 63.5 耐蚀性...................................................................................................................... 6四、喷漆检验标准................................................................................................................. 74.1 试片要求.................................................................................................................. 74.2 颜色.......................................................................................................................... 74.3 光泽.......................................................................................................................... 74.4 外观.......................................................................................................................... 74.5 漆层厚度.................................................................................................................. 84.6 附着力...................................................................................................................... 84.7 抗冲击性.................................................................................................................. 84.8 耐溶剂(无水乙醇)性.......................................................................................... 8五、粉末喷涂检验标准......................................................................................................... 95.1 试片要求.................................................................................................................. 95.2 颜色.......................................................................................................................... 95.3 光泽.......................................................................................................................... 95.4 外观.......................................................................................................................... 95.5 涂层厚度.................................................................................................................. 95.6 附着力.................................................................................................................. 105.7 抗冲击性.............................................................................................................. 105.8 耐溶剂(无水乙醇)性...................................................................................... 10六、铝合金化学氧化检验标准......................................................................................... 116.1 试片要求.............................................................................................................. 116.2 外观...................................................................................................................... 116.3 耐蚀性.................................................................................................................. 11七、铝合金喷砂光亮阳极化检验标准............................................................................. 127.1 试片要求.............................................................................................................. 127.2 外观...................................................................................................................... 127.3 氧化膜厚度.......................................................................................................... 127.4 耐蚀性.................................................................................................................. 127.5 封闭质量.............................................................................................................. 12八、喷砂及拉丝检验标准................................................................................................. 138.1 拉丝件.................................................................................................................. 138.2 喷砂件.................................................................................................................. 13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总则0.1 零部件表面处理前应去除毛刺、飞边、划痕、氧化层等缺陷,锐边棱角倒钝。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3产品积油严重,其积油面积在1/8——1/2以内;
4产品掉漆,面积在2%-10%以内;
5盖子有缺齿,但打上球盖后球盖不脱落;
6烘烤不干,但球底色明显发蒙,其发蒙面积在1/8—1/2。
轻微缺陷
1无明显色差;
2阴阳色,露白现象,其露白面积在球体面积在1/5以下;
3产品轻微积油,其积油面积在1/8以下;
4产品掉漆现象,但掉漆面积在1露白面积在球体面积1/3以上;
3产品积油严重,面积在1/2以上;
4产品掉漆面积在10%;
5盖子缺齿两粒以上,从而导致球扣上盖后易掉;
6球表面不平,底油积成块状;
7烘烤不干,球有发蒙现象面积在1/2以上;
8、球体破裂;
9、规格与供样板完全不符。
严重缺陷
1明显色差;
2阴阳色严重,有露白现象,其露白面积在球体面积1/5——1/3之间;
电镀检验产品检验标准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产品表面检验标准电镀产品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电镀标准电镀废水排放标准检验标准
国宏
公司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拟定:
批准:
颁布日期:
一目的:确保质量标准化,降低质量成本。
二责任部门:电镀车间
三执行部门:品质管理部。
四检验标准:1珠串类:
缺陷程度
缺陷描述




5盖子有缺齿,但扣上盖子后牢固;
6、球表面轻微发蒙,其发蒙面积在1/8以下。
4、每米缺珠在2粒以上4粒以内;
5、产品发蒙严重,每2.7M发蒙在20CM以上50CM以下。
轻微缺陷
1珠子轻微色差;
2珠子发蒙每2.7M在20CM以内;
3珠子发黑轻微且连续发黑不得超过2粒;

钣金加工质量检验标准

钣金加工质量检验标准

钣金加工质量检验标准一.冲裁检验标准1、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做去除毛刺处理。

2、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5。

3、冲压加工所产生的毛刺,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4、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5%t(t为板厚)。

5、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

二.折弯检验标准1、毛刺:折弯后挤出毛刺高L≤10%t(t为板厚)。

除特别注明外,折弯内圆角为R1。

2、压印:看得到有折痕,但用手触摸感觉不到(可与限度样板相比较)。

3、折弯方向、尺寸与图纸一致。

三.钣金加工件检验标准压铆螺母(柱)、压铆螺钉、涨铆螺母(柱)、拉铆螺母等,压上零部件后,螺纹不得变形(螺母或螺钉能自由进出,顺畅无卡滞现象),压铆件应与板面相平,不允许凸起或凹进(手感触摸应平滑),压铆件与板面垂直,压铆后压铆区无有变形、猪嘴现象,拉包的高度、壁厚应均匀一致,顶部不应有毛刺。

四.焊接检验标准1、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

焊缝长度、高度不均不允许超过长度、高度要求的10%。

2、焊点要求:焊点长度8~12mm,两焊点之间的距离200±20mm,焊点位置要对称,上下位置要统一。

如加工图纸上对焊点有特殊要求,按图纸执行。

3、点焊间距小于50mm,焊点直径小于φ5,焊点布置均匀,焊点上压痕深度不超过板材实际厚度15%,且焊接后不能留有明显的焊疤。

4、焊接后,其它非焊接部位不允许有被焊渣、电弧损伤现象,表面焊渣、飞溅物需清除干净。

5、焊接后,零件外表面应无夹渣、气孔、焊瘤、凸起、凹陷等缺陷,内表面的缺陷应不明显及不影响装配。

门板、面板等重要零件还应去除焊后应力,防止工件变形。

6、焊接零件外表面应磨平,若为喷粉件、电镀件,焊后打磨粗糙度为Ra3.2~6.3,喷漆件为Ra6.3~12.5。

钣金电镀暗镍检验标准

钣金电镀暗镍检验标准

1.目的:规范生产车间电镀的检验标准。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生产车间产品的零部件镀暗镍的质量验收。

规范了电镀标准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3.特殊规定:3.1如果有标准和图纸或者客户文件要求冲突,以客户图纸或者文件为准。

3.2例外规定放入个别检验规格中。

4.试验要求:各种试验要求以客户图纸或者客户规定要求执行。

5.术语:5.1表面缺陷:镀层表面缺陷镀层表面上(特别是镀件的主要表面上)的各种针孔,麻点,起皮,起泡,削落,阴阳面,斑点,烧焦,雾状,树枝装和海绵状沉积层,以及应当镀覆而未镀覆的部位等。

5.1.1针孔:从镀层表面贯穿到底部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

5.1.2麻点: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在电镀表面形成的小坑。

5.1.3起皮:镀层呈片状脱落基体的现象。

5.1.4起泡:在电镀中由于镀层与底金属之间失去结合力而引起的一种缺陷。

5.1.5削落:由于某些原因(如不均匀的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镀层表面破裂或脱落。

5.1.6阴阳面:镀层表面局部亮度不一致或色泽不均匀的缺陷。

5.1.7斑点:镀层表面的一类色斑,暗斑等缺陷。

由于电镀过程中沉淀不良,异物黏附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所致。

5.1.8烧焦镀层:在过高电流的情况下形成的黑暗色,粗糙松散的沉积物,其中含有氧化物或其他杂质。

5.1.9雾状:镀层表面存在程度不同的云雾覆盖物,多产生于光亮赌层表面。

5.1.10树枝状结晶:电镀时在阴极(特别是边缘和其他高电流密度区)形成的粗糙/松散的树枝壮或不规则突起的沉淀物。

5.1.11海绵状镀层:与基材结合不牢固的疏松多孔的沉积物。

5.2镀层厚度术语:5.2.1主要表面:制件上某些已作或待作覆盖的表面,在该表面上覆盖层对制作的外观或使用性能是重要的。

5.2.2局部厚度;在基本测量面内进行规定次数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5.2.3最小局部厚度:在一个制件的主要表面上所测的局部厚度的最小值,也称最小厚度。

5.2.4平均厚度:采用称量法所得的厚度值,或是在主要表面上均匀分布的不同部位选择规定数量的基本测量面进行测量,由此所得的各局部厚度的算术平均值。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质量检验规范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常用的检验项目为:1.膜厚;2.装配检查;3.镀层附着力;4.硬度测试;5.耐磨测试;6.耐酒精测试;7.高温高湿测试;8.冷热冲击测试;9.盐雾测试;10.排汗测试;11外观;12包装;一.膜厚: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0.02mm,最大不超过0.03mm.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5pcs二.装配检查: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后有否影响外观及功能,手感;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二.镀层附着力: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1MM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a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b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d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 n>2pcs ;四.硬度测试: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后镀层不能有划痕;其中: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真空镀:2H铅笔,500g力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五.耐磨测试:1.头施500g力,用于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数量:n>2pcs ;六.耐酒精测试: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的乙醇,以不下滴为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镀层不能有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七.高温高湿测试: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八.冷热冲击测试:1.零下1度30分钟常温2分钟,70度30分钟为一个回合,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其中:UV镀测试:5回合;真空镀:2回合;水镀测试:1回合;九.盐雾测试:1.温度35度,浓度5%的盐水,喷雾8小时,共3回;看镀层有无起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十.排汗测试:1. 常温下5%Nacl,10%乳酸,85%蒸镏水,浸泡24小时,看镀层有无反应;2. 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 测试数量:n>5pcs;4. 排汗测试只限定人体与镀层经常接触之电镀零件适用;十一.外观检查:1.检验条件:在40W-60W日光灯相当照明度条件下,距离30-50cm:2.表面镀层符合规定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3..镀层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1起泡:镀层与基体因局部剥离致表面呈气泡现象;2脱皮:镀层与基体有剥离现象;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3烧焦: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氧化物或其它杂质.4麻点:在电镀或腐蚀中,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5粗糙: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镀层粗糙不光滑的现象.6水印、色斑: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的不连续. 7颜色暗淡:由于腐蚀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暗、失色等.8不可粘有任何异物毛屑,灰尘,油污,结晶物9必须干燥,不可沾有水分10不可有压伤,刮伤,刮歪等各种变形现象及镀件受损之现象11不可有裸露出下层之现象,12电镀位置依照图纸规定执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由QE工程师决定适当放宽标准13对于有疑异的外观不良现象,应由QE工程师定极限样版和外观辅助标准2.检查周期:每批;3.数量:依MIL-STD-105E抽样计划水准十二.包装:1.包装要求包装方向正确,包装盘,箱干净整齐,无破损:标签填写完整,正确,内外标签数量一致.镀银后部分发黑,多为电镀方式不当:可以采用振动电镀方式,或采用细小孔眼滚桶来电镀厚度:装饰性镀铬-0.003mm耐磨性镀铬-0.1mm恢复尺寸镀铬要根据磨损程度来确定厚度,到一定厚度后要加以研磨对供货商的寻找和管控的几点建议供货商引入竞争﹐促使供货商改良品质﹐降低加工价格.寻找到合适供货商对NWE产品的表面处理至关重要﹐是现阶段所有表面处理工作重心和核心.2 购进常用仪器进行品质管控如膜厚测试仪.3定期到厂家制程管控现场观察和了解厂家的制程﹐对不完善或不规范的地方提出建议﹐并同厂家一起商讨改善对策.7. 镀层缺陷的补救或重工.不良现象补救措施备注脏浯溶剂搽试﹐如酒精﹐丙酮等易挥发而不残留的溶剂因脏浯而变质重工桔皮﹐发花﹐发雾﹐条纹﹐漏镀﹐起泡﹐起皮﹐结合力不良等重工较大面积的划伤或搽伤返电或重工部分镀种如镀铜﹐镀铬可打磨后返电补镀﹐但是大部分镀种需彻底重工﹐即先剥掉镀层﹐然后再从第一道工序开始进行处理.镍的抗腐蚀性比较好,镀在其它金属上可以防止生锈.而且它能够高度磨光.最厚可电厚度至10微米以上铜片:31.要求:先镀铜,后镀镍NI,铜层厚度3um,镍层厚度3um-5um.2.外观:镀膜光泽度为半光.3.条件:温度0度-40度,相对应湿度95%-85%.4.弯曲试验:小于180度弯曲,镀层不允脱落.5.盐水试验,不允许有锈渍现象产生折弯法:先用与所需检测端子相同厚度的铜片垫于需折弯处,用平口钳将样品弯曲至180度,用显微镜观察弯曲面是否有镀层起皮,剥落等现象.2.胶带法:用3M胶带紧牢地粘贴在欲试验样品表面,垂直90度,迅速撕开胶带,观察胶带上有载剥落金属皮膜.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3.结果判定: a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b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c 在底材未被折断下,折弯%%%后不可有严重龟裂及起皮之现象.d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e 在底材未被折断下,不可有裸露出下层金属之现象.玛 4.对于附着力发生不良时应学会区分剥落的层的位置,可用显微镜及X-RAY测试已剥落的镀层厚度来判断,借些找出出问题的工站. 1.可焊性为镀锡铅和镀锡的基本功能与目的,如果有焊接后工序要求的,焊接不良是绝对不可接受的.2.焊锡试验的基本方法:1 直接浸锡法:根据图纸规定,直接将焊锡的部分浸上求求的助焊剂,浸入235度的锡炉中,5秒钟后应缓缓以约25MM/S速度取出.取出后,冷却至常温时用10倍显微镜观察判定:吃锡面积应大于95%以上,吃锡部位应平滑光洁,无拒焊,脱焊,针孔等现象即判合格.2 先老化后焊接,对于部分力面有特别要求的产品,样品在作焊接试验前应使用蒸汽老化试验机对样品进行8或者16个小时的老化,以判断产品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的焊接性能. 四.外观:1.外观检测为电镀检测的基本功能,从外观上可以看出电镀工艺条件的适合性及电镀药水可能产生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客户对外观会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电镀端子应一律用至少10倍以上的显微镜观察.对于已发生的不良,放大倍数越大越有助于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2.检验步骤:1.取样品放在10倍显微镜下,用标准白色光源垂直照射:2.通过目镜观察产品表面状况.3.判定方法:1.色泽均匀,不可有深浅色,异色如变黑,发红,发黄,镀金不可有严重色差.2.不可粘有任何异物毛屑,灰尘,油污,结晶物3.必须干燥,不可沾有水分4.平滑性良好,不可有凹洞,颗粒物5.不可有压伤,刮伤,刮歪等各种变形现象及镀件受损之现象6.不可有裸露出下层之现象,锡铅外观,在不影响可焊性的情况下允许有少许不超过5%麻点,麻坑.7.镀层不可有起泡,剥落等附着力不良现象。

钣金加工通用检验标准

钣金加工通用检验标准
目测、手感
无清晰打磨痕,无手感
有无过度打磨
目测
无过度打磨
拉丝方向
目测
通用要求拉丝在长度方向;
其它符合图纸要求
拉丝目数
目测
符合图纸要求
编 制
日 期
审 核
日 期
批 准
日 期
钣金加工通用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Q/GC201702
版 本
A0
生效日期
总 页 数
5
页 次
4/5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及工具
检验标准
工段
内容
焊疤要求
(高度、长度、间距)
卡尺
允许公差≤图纸要求10%以内
(图纸必须明示)
焊渣清理
目测
必须清理
有无气孔、针眼
目测
依据图纸要求:
有防水要求的不可接受,其余不做要求;
焊道处理
目测
外部焊道必须打磨处理
内部焊道不做处理
焊接强度
敲击
可使产品或配件产生变形,
但焊接处未脱落
5.6
打磨
打磨表面
手感
打磨面无凹凸感
打磨痕检查
重点尺寸:符合图纸标注
未注公差:GB/T 1804-2000-m
a拉铆、压铆钉是否正确
b是否拉、压到位,有无带料 c方向正确
d拉压后螺纹
目测
通止规
铆钉型号符合图纸要求
拉、压牢固≥15kg;带料≤1mm
方向依据图纸
螺纹通规通,止规止
螺钉、螺柱、螺帽是否歪斜
目测
目测无歪斜
编 制
日 期
审 核
日 期
批 准
日 期
g、装车后检查非规则的产品摆放,有无固定牢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小配件、铆钉由于撞击引起的变形,脱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11 露底:露出素材,为电着层未干前碰伤。
3.8.12 挂液:电着时产品表面留下的水滴痕。
4.0 内容
4.1 压铸件
4.1.1 检验员资格 4.1.1.1 检查员必须有下列一种或几种。 4.1.1.2 质量检验员一年工作经验。 4.1.1.3 经过系统的教育训练,至少 40H。 4.1.1.4 特殊工作培训并通过验证,承认水平,能够立即从事检验工作。 4.1.1.5 有在外观问题上能够诊察和决策的工程师直接管理。
落于工件表面或油漆内而形成,异色毛屑为喷漆后产品在未完全烘干前有纤维落于表面而造成. 长度为毛屑的曲线长度。 3.8.6 脱漆:由于工件表面有油脂或其它物质,造成喷漆后油漆无法附着而造成的油漆脱落, 此类不良 工件底色可见.此标准中此不良现象不可接受。
33
工作文件
编号
版本
钣金件、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30 ㎜。 30 ㎜。 45 ㎜。
4.1.4 所需时间 4.1.4.1 1 & 2: 最大观察时间每 10cm2 用时 4 秒,每个面最多 20 秒时间(一般每 5 秒一个面), 时间因部件的复杂程度而定。 4.1.4.2 3 & 4: 最大观察时间每 10cm2 用时 2 秒.(一般每 10 秒一个面)。 4.1.4.3 备注︰当一个面并没有在图面或定单中被定义时,按一般要求作业。当有分歧时,图面 的要求为主要。
11
工作文件
钣金件、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1.0 目的
1.1 规范钣金件外观标准,提供检验依据。
编号 版本 页次
QC-WI-008 A1 1/8
2.0 范围
2.1 适用于的钣金件外观检查(客户特殊要求除外)。
3.0 定义
3.1 压铸件 3.1.1 一级:表面处理为抛光+电镀件。 3.1.2 二级:表面处理为烤高级烤漆。 3.1.3 三级.3.1 残留铝屑:在加工后的螺牙内卡有铝屑,这会导致通规不通。
22
工作文件
编号
版本
钣金件、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页次
QC-WI-008 A1 2/8
3.3.2 滑牙:螺牙不完整或低孔径大而导致的实配不牢固。 3.3.3 烂牙:螺牙不完整。 3.3.4 鼓起起泡:攻牙深度没控制好而导致的不通孔背面凸起或穿孔。 3.3.5 缩孔:铣面后显现出压铸的砂孔。 3.3.6 烂牙:螺牙不完整。 3.3.7 烂牙:螺牙不完整。 3.4 切边 3.4.1 缺料:切边模切到产品而致。 3.4.2 压伤:切边模碰伤产品。 3.4.3 裂缝:切边时产生微小的裂纹。 3.5 去毛 3.5.1 锉伤:锉毛刺时锉到产品。 3.5.2 锉刀痕:锉毛边时产品留下的锉刀痕迹,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功能。 3.6 皮膜 3.6.1 油渍:其它材料或其它材料的加入使表面变色,如攻牙润滑油等。 3.6.2 发黑:一般为氧化导致的发黑。 3.6.3 挂液:清洗时产品表面留下的水滴痕。 3.6.4 油渍:其它材料或其它材料的加入使表面变色,如攻牙润滑油等。 3.6.5 色差:颜色不一致或与标准颜色有差别。 3.7 研扫 3.7.1 粗度不均:产品的粗度和要求的不一样,为钢丸大小的原因。 3.7.2 脱皮:产品表面的隔层。 3.7.3 起泡:产品表面的孔,有像水泡或肿块凸起。 3.7.4 色差:颜色不一致或与标准颜色有差别。 3.7.5 发黑:氧化,未研扫到或研扫时间过长造成。 3.8 烤漆件 3.8.1 一级面:每天基本固定可见,这些包括(但是没有限制)产品的上面和前面。 3.8.2 二级面:偶尔可见的,比如侧边。 3.8.3 三级面:在正常的客户保养时间内可见的,例如后面和底面。 3.8.4 四级面:不常见的,这些包括所有除以上(1,2,3)之外的表面。 3.8.5 毛屑:空气中漂浮的纤维落于工件表面而造成的不良.分同色毛屑及异色毛屑.同色毛屑为喷漆前
4.1.2 制程检查 4.1.2.1 所有的零件必需是无尘,无脂,无油和其它物质。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 的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4.1.2.2 80-120 呎烛光(照明单位,指每英呎距离内之照度)。
4.1.3 检验距离 4.1.3.1 1 级: 4.1.3.2 2 级: 4.1.3.3 3 级:
页次
QC-WI-008 A1 3/8
3.8.7 颗粒:工件表面的凸起点。
3.8.8 刮伤:刮伤分有感刮伤及无感刮伤.有感刮伤指工件表面的油漆被刮至可看到底材. 无感刮伤指
刮伤后未见底材。
3.8.9 斑点:工件表面杂物导致,此不良的判定依据为观察异常点是否与工件表面相平。
3.8.10 凹陷:素材表面的凹陷所造成的喷漆后表面凹陷。
3.2 常见不良缺陷 3.2.1 流痕:在表面出现波浪或条纹,原因为流入模具内的熔汤熔融状态不充分。 3.2.2 缺料:由于模具充填不充分而导致。 3.2.3 裂缝:由于外力产生微小的裂纹。原因为铸件凝固收缩,或脱模时模具有轻微的移动。 3.2.4 缩水:材料有像火山口一样的凹陷。原因为铸件在肉厚处的收缩。 3.2.5 起泡:铸件表面的砂孔,有像水泡或肿块凸起,为铸件开模或热处理时膨胀。 3.2.6 积炭:熔汤熔着模具表面,使得铸件表面产生缺肉或粗糙的现象。 3.2.7 热裂纹:模具表面有热裂纹的伤痕时使得铸件表面产生同样形状的伤痕。 3.2.8 冲蚀:熔汤高温高速冲蚀模具,使得铸件产生与模具相同的伤痕。 3.2.9 脱皮:铸件表面部分剥离的现象,最易发生在表面光滑的铸件上。 3.2.10 针孔:针状细小的砂孔,或因卷入气体而产生小孔状的内部缺陷,此缺陷有时出现在表面上。 3.2.11 擦伤:由于磨损使表面不理想,有比较长的痕迹。 3.2.12 缩孔:因熔汤凝固收缩而产生的内部砂孔。 3.2.13 气孔:因卷入气体或空气导致铸件内部存在的砂孔。 3.2.14 玷污:其它材料或其它材料的加入使表面变色,如机器润滑油,离型剂等。 3.2.15 隔层:铸件层剥皮。 3.2.16 变形:塑料在模具中部分变形。 3.2.16 凹陷:由于不同的材料的结合度和收缩率不同,引起表面凹陷。 3.2.16 毛刺:在孔或边有粗糙和锋利的棱角(相对于材料的厚度和凸起的高度)。 3.2.16 结合线:在两处或更多的材料融合点有线条(并且终止了结合或流动) 3.2.16 分模线:在模具的两块或镶块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线,例如:如果模具安装不当,在模具的主要部分 能明显的看到明显的看到微小的凸起的线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