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性疾病概括
临床变态反应学

临床变态反应学1. 介绍临床变态反应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的学科,主要关注人体对外界环境因素的过度反应和异常反应。
变态反应是指免疫系统对于通常被认为是无害的物质或环境因素产生的异常反应,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疾病。
2. 变态反应的类型变态反应可分为四种类型:I型、II型、III型和IV型变态反应。
I型变态反应I型变态反应也被称为即时型变态反应,是最常见的变态反应类型。
它主要通过IgE抗体介导,免疫系统对特定的抗原产生过敏反应。
常见的I型变态反应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
II型变态反应II型变态反应是通过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或细胞产生异常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由IgG和IgM抗体介导,导致细胞毒性和组织破坏。
典型的II型变态反应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III型变态反应III型变态反应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变态反应。
当免疫复合物在体内沉积时,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损伤。
典型的III型变态反应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结节性多动脉炎。
IV型变态反应IV型变态反应是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通常在接触到抗原后几天才出现症状。
这种变态反应类型在接触到某些药物、化学物质或感染病原体时会发生。
典型的IV型变态反应疾病包括接触性皮炎和银屑病。
3. 变态反应的诊断和治疗诊断变态反应的诊断通常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
对于I型变态反应,皮肤过敏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它可以检测对特定抗原的过敏反应。
对于II、III和IV型变态反应,血清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诊断。
治疗变态反应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避免接触致敏物质:对于I型变态反应,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和控制症状的关键。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通过减轻症状和控制免疫反应来帮助患者。
例如,抗组胺药物可以缓解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的症状,免疫抑制剂可以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一种治疗变态反应的新方法,它通过改变免疫系统的反应方式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治

❖ 发病率:﹥10%儿童。最常见于2个月后的儿 童,90%在5岁前发病。
❖ 对食物和空气过敏原过敏,尤其尘螨和宠物。近1/3AD 儿童 被至少一种食物加重症状。
❖ 其他导致恶化的因素:感染、温度、湿度、刺激物(羊毛、 肥皂、清洁剂、被动吸烟)、情绪压力。
❖ 预后:近85%儿童5岁后就不会再食物过敏。但对 花生、坚果、海洋食品的过敏一般是一生的。1岁 内母乳喂养(母亲应限制高度过敏的食物,因为蛋 白会通过母乳),6个月后加固体食物,1岁后可吃 牛奶,2岁后吃鸡蛋,3岁后吃坚果、花生、海洋食 品。可每年测定1次PST。
Example: Milk Elimination
过敏性鼻炎
❖ 特征:鼻塞,打喷嚏,水样鼻涕,眼睛、鼻、上颚痒。 可伴结膜充血。
❖ 分型:季节性和全年性的。季节性(花粉或霉菌孢 子),间歇鼻症状。全年性的AR症状无季节变化, (尘螨、动物皮屑、蟑螂和霉菌孢子),可能周期性 加重,比如密切接触动物。
❖ 可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哮喘 患者很多同时有鼻炎。
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明显的个体差异。
I 型变态反应的发病机制:
变应原
机体
IgE
+
IgE 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
脱颗粒
释放活性介质
(组胺、5-羟色胺、白三烯、前列腺素、激肽、嗜酸性粒细胞、 活化因子)
(全身性) (皮肤) (呼吸道)
(胃肠道)
常见过敏性疾病
❖ 过敏性鼻炎 ❖ 哮喘 ❖ 特应性皮炎 ❖ 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 食物过敏 ❖ 药物过敏 ❖ 虫咬过敏
变态反应性疾病及其检验

8
临床常见的Ⅰ型变态反应疾病
◆过敏性休克 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 性休克
◆皮肤变态反应 皮肤寻麻疹、湿疹、血管性 水肿
◆消化道变态反应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呼吸道变态反应 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
9
◆Ⅱ型变态反应发病机制 ◆临床常见的Ⅱ型变态反应疾病
10
11
Ⅱ型变态反应 过程(图)
test, RAST) 载体-过敏原+待检血清 Ag-IgE+同位素标记的
抗人IgE 固相放射性计数与标本IgE含量成正比 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影响因素少、对患者安全、
与皮试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符合外率高、有助 于寻找过敏原 2.ELISA法 间接法
28
Ⅲ型变态反应疾病的诊断试验
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抗原特异性方法:不常用 非抗原特异性方法:常用 聚乙二醇法 补体相关测定法 抗球蛋白测定法 细胞技术测定法
种B细胞株,表面有C1q\C3b\C3d受体,能与带 有补体IC结合。
38
Raji细胞试验
固相Raji细胞 + 标本
离心沉淀
荧光标记抗人IgG或同位素标记抗人IgG
测沉淀细胞的放射活性
方法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但易 受血清游离IgG影响,且Raji细胞 培养较 困难。
39
CIC理想的检测方法应具备的特点 1.敏感性高 2.特异性强 3.可重复性好 4.适用面广
26
体外试验
◆总IgE测定 方法:双抗体夹心法、放射免疫吸附剂试
验(RIST)、ELISA、化学发光法等 影响总IgE水平的因素:年龄、性别、种族、
寄生虫感染等 总IgE水平高不一定是过敏 过敏者总IgE水平不一定高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与治疗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机体产生过度、不正常或者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免疫细胞攻击健康的组织或者受体,引起各种不适甚至生命威胁性的疾病。
这种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过敏、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病和染色体异常等。
这些疾病在病情轻重和适用的治疗方法不同,但它们都是由免疫过度反应引起的。
本文将探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
一、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当机体遭遇外来抗原或某些致病因子时,免疫系统会立即发动免疫应答以保护机体免受伤害。
这种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
然而,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过度反应,导致一系列的病变。
这些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等。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机体自身攻击健康组织和器官的疾病。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产生异常反应的情况下,其中自身抗体或T细胞攻击自身组织或器官或者产生混合免疫反应,导致疾病。
这些反应会导致弥漫性结缔组织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二)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是一种机体对某些外来物质产生异常反应的疾病。
这种反应是由某些过敏原物质作用于特定生物过敏原受体导致的,产生一系列的机体反应从而导致过敏,如哮喘、鼻炎、湿疹等。
(三)免疫缺陷性疾病免疫缺陷病是一种机体免疫能力不足的疾病。
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以及艾滋病等。
机体的免疫力因此受到削弱,容易感染、生病,严重时还可能激发自身疾病。
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避免疾病进展和控制疾病复发。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剂、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以及生物制剂和免疫治疗等。
例如,利用抗体特异性靶向治疗的正常生理系统来调节疾病机制,将符合原则的生物制品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已经成为了课题热点。
(二)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过敏性疾病的治疗目标是纠正机体妨碍正常生理功能的异常代价,并减轻由此产生的症状和疾病发展。
变态反应分类

(三)常见病型
1、对动物无毒的特点,皮内接种动物,如 该动物患过相应的慢性传染病,则在注射 局部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而用于传染病 的诊断和检疫。
2、接触性皮炎:当某些动物接触甲醛、植 物树脂等化学物质时,可引起以皮炎为主 要症状的Ⅳ型变态反应。
3、组织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变态反应 也属此型。
第四章 抗传染免疫 Anti-Infection Immunity
二、天然自动免疫
动物隐性传染或传染病康复而自动获得 的免疫力,称为天然自动免疫。
不同病原微生物使动物获利的天然自动 免疫力和免疫期不同,有的免疫力低、免 疫期短,有的免疫力坚强、免疫期长。
三、人工自动免疫
(一)概念 (二)人工自动免疫生物制品的种类 及特点 (三)疫苗生产及质量监测 (四)免疫方法 (五)免疫程序 (六)影响人工自动免疫的因素
(二)反应特点
1、由抗体介导,主要是IgG、IgM、IgA。 2、必须有补体参加。 3、抗原抗体在血循环中形成中等大复合物,
沉积于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来吸引 嗜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以及血小板 聚集,肥大细胞脱颗粒等而引起局部病变。
4、病变以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出血坏 死性炎症等特征。
(三)常见的病型
(4)缺乏干扰素或对干扰素不敏感。 (5)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被病毒持续性感染。
第五章 免疫学防治 (Immunologic prophylaxis and therapy)
一、概述 二、天然自动免疫 三、人工自动免Biblioteka 四、天然被动免疫 五、人工被动免疫
一、概述
免疫学防治就是应用免疫学知识对疾病 进行预防和治疗。
1、初次注射血清病:是由于动物注射异种动物血清一 定时间后,抗异种动物血清的抗体形成,但异种动物 血清未完全消除,二者结合成中等大复合物而发病。
变应性鼻炎疾病详解

疾病名:变应性鼻炎英文名:allergic rhinitis缩写:别名: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hyperesthetic rhinitis疾病代码:ICD:J30.4概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是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简称,一般又称过敏性鼻炎。
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出现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
过敏性鼻炎是鼻炎的一种,由于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而引起的鼻炎称做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并可以引起一系列过敏性症状出现。
流行病学:近年来变应性鼻炎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主要由于环境因素所致。
来自不同国家的调查提示,近年来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在 1.3%~52%之间,年长儿组患病率在26%~29%之间。
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0%。
本病常见于儿童和中、青年人,临床分为常年发作型和季节发作型,青少年以常年发作型变态反应性鼻炎多见。
据调查报告,过敏性鼻炎的初发年龄约9~10 岁,男女发病率无差异。
病因:1 岁以内最常见的变应原是来自室内的尘螨,温血动物的皮屑、毛发、唾液和尿,禽类的羽毛和食物。
屋尘中的螨及其粪床上最多,具有抗原性的尸体碎片和粪最后落入尘土。
屋内的死角、地毯等处也是尘螨最好的藏身之处。
小儿匍匐爬行于地毯上吸入大量变应原从而诱发或加重疾病。
在冬季婴儿经常感冒很可能是尘螨所致的变应性鼻炎。
在幼儿,食物可引起变应性鼻炎,以鸡蛋和牛奶最常见。
但进食过敏食物,一般伴其他器官系统症状,如荨麻疹、哮喘等。
偶尔,吸入食物气味可引起鼻症状。
由于花粉引起的症状至少需要几个花粉季节,通常在4、5 岁以后才逐渐增多。
但如婴儿居住地接近某种风媒花花粉的来源处,在生后最初2 年大量暴露于这些花粉,则可能较早出现症状。
真菌孢子的直径较小很容易逃过鼻的监视进入下呼吸道,因此,只有当真菌变应原过多时才会滞留少许于鼻黏膜引起本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课件

01
02
03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增强心肺功能和免疫力。
增加肌肉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等,提高 身体代谢水平。
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 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 升。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选择瘦肉、鱼、蛋、豆类等优质蛋白 质来源。
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
减少高糖和高盐食品的摄入,预防慢 性疾病的发生。
发病机制
总结词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环节,包括抗原的识别、抗体的产生、炎症反应和 组织损伤等。
详细描述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首先,抗原进入人体后 被抗原递呈细胞识别,并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后 ,会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不同类型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
设计科学合理的临床试验方案, 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试验实施
按照试验方案进行临床试验,对试 验数据进行严格管理和分析。
试验结果评估
对临床试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新 药或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基础研究进展
发病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 机制,为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法提
供理论支持。
免疫学研究
差异,但总体上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所致。
流行病学特点
总结词
变态反应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且与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详细描述
变态反应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且与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花粉过敏与季节变 化和环境中的花粉浓度有关,尘螨过敏则与室内环境卫 生状况有关。此外,遗传因素也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 的重要影响因素,家族中有过敏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发生 过敏反应。了解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助于 预防和治疗该类疾病。
变态反应

3、 变应/哮喘"生活卫生说"流行病学依据 1) 亲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变应发生的危险以第 一胎最高,以后几胎发生特应性的危险性逐一 下降。2)在儿童特应性的危险性与发生感染次 数成反比。3)多发性硬皮病病人患变应/哮喘 的患病率下降。4)寄生物感染的病人在用抗结 核治疗后血清IGE水平下降。5)出生在"人智 家庭的儿童特应性患病率教低。6)近50年"西 方化"生活环境卫生优良地区,变应/哮喘的患 病率急剧上升,数倍于卫生落后地区。
变态反应性疾病新观念、新进展
一、 概述: 1、 定义:变态反应-免疫机体-再 次接触相同变应原反应过强的病 理性免疫反应。生理功能紊乱 (或)组织损伤.是一全身性疾病。
1、 定义:变态反应-免疫机体-再次接触相同
变应原反应过强的病理性免疫反应。生理 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是一全身性疾病。
2、 抗体:抗原机体免疫系统B淋巴细 胞增殖分化与浆细胞分泌一类具有与 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Ig,即抗体. 多样性: IgG、A、M、E、D。 特异性:与特异性抗原结合。 亲细胞性:IgE的FC段与肥大细胞活嗜碱 细胞表面的IgE受体结合,使机体处于相应 致敏状态(维持半年至数年) 当再遇相同抗原à 过敏反应.
2、 临床意义与类型:常见性与多发性、 多样性。 常见性:涉及临床各科。内科种血清病、 哮喘、过敏休克、输血反应、药物过敏反 应、疫苗接种反应-发热,脑炎等,是十分 常见的。 多发性:发病率高,37.7%、 48.0%--国内;国外统计10-20%,近年 调查达40%。WHO变应性疾病列为 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治的疾病.
趋势:1)纯化标准化各种重要变应原-弄清其 (如花粉、螨等)致敏决定簇,以基因重组等 法制备更有效更安全的类变应原或聚合变应原。 2)深入进行遗传学研究阐明过敏体质的遗 传基因控制变态反应的发生与发展.3)研究 变态反应形成的影响因素和调节因素,以利对 此类疾病的防治.4)运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 和遗传学的知识与技术,从中西结合的途径, 生产细胞因子与介质的拮抗剂;以杂交瘤技术 研究抗IgE、抗IgG4,抗IgM单抗,以防治 各型变态反应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CK
变态反应性疾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免疫机理 药物过敏性口炎和接触性口炎 血管神经性水肿 多型渗出性红斑 本课小结
选择相应内容点击
一. 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机理
• Ⅰ型反应(速发型变态反应)
•
小部分药物过敏性口炎
•
血管神经性水肿
• Ⅳ型反应(迟发型变态反应)
•
大部分药物过敏性口炎
•
接触性口炎•Βιβλιοθήκη 多形渗出性红斑5.
大疱型红斑
6. 大面积口腔粘膜糜烂:好发于唇部
7. 斯-约综合征
多形渗出性红斑
多形渗出性红斑
3. 病理特征 4. 诊断和鉴别诊断
药疹、白塞病、天疱疮、类天疱疮
5. 治疗原则
• 抗过敏 • 控制继发感染和支持疗法 • 皮质类激素的使用 • 中药
本课小结
•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可能变应原 • 药疹、多型红斑的临床表现特征和
• 抗过敏 • 皮质激素 • 中药 • 局部处理
三.血管神经性水肿 ()
1. 临床表现 好发于头面部疏松结缔组织
2. 诊断和鉴别诊断(肉芽肿性唇炎、 根尖周炎、蜂窝组织炎)
血管神经性水肿
肉芽肿性唇炎
四.多型渗出性红斑 ()
1. 病因
2. 临床表现特点
3. 多种形态红斑性皮肤损害
4.
虹膜状红斑(靶状红斑)
二.药物过敏性口炎和接触性口炎 (& )
1. 病因:过敏原
2. 临床表现
3.
口腔粘膜:水疱,糜烂,溃疡,
假膜
4.
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糜烂,
痂皮
5.
固定性药疹
6.
其他部位和脏器:中毒性表皮坏
药物过敏性口炎
药物过敏性口炎
接触性口炎
接触性口炎
3. 诊断
4.
病因追问技巧
5.
激发试验
6. 治疗